混沌通信技术研究及其进展
现代信息安全与混沌保密通信应用研究的进展

际上就是技术实力的竞争 ,而技术 的保护关键就在 于网络
信息加密技术是为 了确保信息安全 并减少非法者获取
安全 ,在使用模拟方式工作时,数字技术 的安全 也会被考 和篡改信息的机会的能力 。随着技术的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
虑其 中;最后,现代安全技术是实现新型设备有 效应用 的 目前混沌通信的三大保密技术主要涉及混沌调制 、混沌开
[1]徐滨士 ,李仁涵 ,梁秀兵 .绿 色再制造 工程 的进展 [J].中 作者 简介 臧爱清 (1983一),男,大连航运职业技 术学院轮机 系,
国表 面工程 ,2001,14(2):卜4.
讲 师,轮机 系副 主任 ,硕 士,研 究方向 为航 海教育教 学和机 械
[2]臧 爱清,金 迪 .船机零件再 制造行业 问题 与对 策思考 [J]. 加工制造;金 迪 (1981一),女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4)信源编码 技术 信源编码技术是通过声音和 图像转化的方式对 电信 号 进行模拟 的一种技术类型 ,该技术可 以将模拟信号转化为 数字信号 ,从而提升解码难度,获得给我哪敢 为稳定 的传 输效果 。 3混沌保密通信在现 代信 息安全中的应 用
没记 ,同时也是 建立信息通信管理工作提升工作效率的关 关 、混沌遮掩三个主要方面 。
再制造后 曲轴整体性能 的试验来获得 的。对于批量化 曲轴 [3]李斌 ,等 .主推进动力装置 .[M].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 出版社 ,
应 以试验来检验是否达到要求,并进行各项指标采集监控 。 2O12.
中国建材 ,2Ol7(5)129—1 31.
讲 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技伦理 。
2
信 息记 录材料 2 01 8年 9月 第 1 9卷 第9期
非线性电路与混沌实验报告

非线性电路与混沌实验报告非线性电路与混沌实验报告引言非线性电路与混沌是现代电子学与控制理论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混沌现象的出现使得我们对于系统的行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在通信、密码学、图像处理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我们进行的非线性电路与混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背景非线性电路是指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不遵循线性规律的电路。
而混沌是指一种看似无序的、无法预测的动态行为。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是由于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导致的,通过合适的电路设计和参数调节,可以实现混沌现象的产生和控制。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搭建非线性电路,观察和分析混沌现象的产生和特性。
我们希望通过实验验证混沌现象的存在,并进一步了解混沌现象对于系统的影响和应用。
实验装置我们使用了一块实验板和一些基本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等。
通过搭建电路并连接到示波器,我们可以观察到电路的输出波形,并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电路的行为。
实验过程我们首先设计了一个基于二极管的非线性电路。
通过合理选择电阻和电容的数值,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混沌现象的产生。
接下来,我们调节了电路的参数,观察到了混沌现象的不同特性。
我们记录了电路输出的波形,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处理。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所设计的非线性电路确实产生了混沌现象。
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我们可以看到波形呈现出复杂的、无规律的变化。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电路的输出呈现出分形特性,即具有自相似的结构。
这一结果与混沌现象的特性相吻合。
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非线性电路与混沌现象之间的关系。
非线性电路的设计和参数调节对于混沌现象的产生和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混沌现象的存在使得系统的行为变得复杂且难以预测,这对于某些应用来说可能是不利的,但在其他领域中却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密码学中,混沌信号可以用于加密和解密,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设计和搭建了一个非线性电路,并观察到了混沌现象的产生和特性。
电磁信号传输中的混沌通信技术研究

电磁信号传输中的混沌通信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信号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其在通信、雷达、导航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混沌通信技术则是一种相对新兴的通信技术,其特点是具有高度的随机性、非线性、敏感性等特点,能够有效的抵御各种形式的窃听和截获攻击。
电磁信号的传输是信息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向外传播时信号会受到各种干扰和失真,这些因素在传输过程中会严重影响信息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因此,如何有效保障电磁信号的传输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信息技术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目标。
混沌通信技术就是基于现代动态系统中的混沌现象,通过引入混沌信号来保证通信信号的安全及其完整性。
具体而言,混沌信号的特点在于高度的不可预测性,能够有效的隐蔽和掩护通信信号,使其难以被截获和窃听。
同时,混沌通信技术中还有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混沌信号的发生和抽样。
传统的方式是通过电子器件或数学模型模拟混沌现象,但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需要复杂的电路结构,易受环境噪声的干扰等。
而近年来,一种新的方法——通过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效应来实现混沌信号的产生和抽样,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效应与通信信号耦合,形成混沌信号;然后再将混沌信号与原信号进行复合,以达到信息传输的目的。
由于该方法不仅具有高度的可信性和安全性,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方法中所存在的结构复杂、易干扰等问题,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混沌通信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以后的通信、网络安全等领域也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对混沌通信技术的持续研究和探索,将为保障信息安全和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
混沌在通信的应用

2.混沌在通信中的应用混沌在通信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是伴随混沌动力系统在数学,物理和电子工程中的研究产生的。
混沌同步现象的发现使得混沌在通信领域的应用的研究迅速的展开。
混沌信号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如表面的伪随机性,非周期性,相关特性,宽带白谱特性和长期不可预测性,这些性质满足了一些通信系统对通信信号的特殊要求,因此混沌在扩频通信,多用户和保密通信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混沌在通信中的应用潜力,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领域:(1)宽带特性由于混沌信号具有内在的非周期性,因此其谱分量在频带上连续分布,并且通过设计不同的混沌电路可以定制出具有一定谱特性的混沌信号。
在宽带通信常被用来抵抗信道的不良影响,特别是一些窄带的影响,如频率选择性衰落,窄带干扰等。
因此混沌信号有可能作为一种易于产生的宽带信号,如在扩频通信中。
(2)复杂性混沌信号具有非常复杂的内部结构,对初始条件和参数的敏感性,使得混沌系统能够很容易产生出不同的混沌轨道。
这使得估计系统的结构或长期预测混沌变得非常的困难。
混沌信号的这种复杂性和难于预测的特点,使其可应用于保密通信中。
(3)正交性混沌信号是非周期的,所以不同的混沌系统或相同的混沌系统采用不同的初始值或系统参数所产生出的混沌信号间具有迅速消失的互相关函数,这些信号可以看作是不相关的,满足一定意义上的正交性。
满足这种正交特性的混沌信号易于产生,并且数量巨大,因此在多用户通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些基于混沌的码分多址方式已经成功应用于CDMA系统中。
基于混沌的模拟调制系统有二种主要的技术:混沌掩盖和混沌调制。
混沌掩盖的一种途径就是直接将信号加在类似噪声的混沌信号上,解调时需要重建出发送端的混沌信号,再从接收到的信号中将其减去,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是如何在接收端重建与发送端同步的混沌信号还是学术界的热点。
混沌掩盖通信的基本原理是以混沌同步为基础,把小的信号叠加在混沌信号上,利用混沌信号的伪随机特性,把信息信号隐藏在看似杂乱的混沌信号中,在接收端利用同步后的混沌信号进行掩盖,从而解调出信号信息,以此达到保密。
混沌信号处理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混沌信号处理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混沌信号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产物,其表现出随机性,不可重复性,非周期性和灵敏度依赖性等特征。
由于这些特性,混沌信号在情报安全、保密通信、密码学和通信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混沌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混沌信号处理是将混沌信号进行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程度的稳定化,以方便实际应用。
混沌信号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其中常用的包括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相空间重构法、时间序列重构法、小波分析等。
相空间重构法是指利用混沌系统产生的混沌时序信号进行相空间重构,通过分析重构后的相空间轨迹来刻画混沌系统的特性。
时间序列重构法是指将原始混沌时序信号转化为一组离散的坐标并重构成新的时序信号。
小波分析法则是运用小波变换对混沌信号进行分析,通过进行不同尺度的分解和重构来实现对混沌信号的处理。
二、混沌信号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混沌信号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是以混沌密钥加密和混沌调制为主要手段,可以有效地防止信息的泄漏和窃听。
混沌密钥加密是指利用混沌时序产生的随机序列来对明文进行加密,以达到保密传输的目的。
混沌密钥加密技术具有密钥飘逸性和高度随机性等优点,可以有效地防止传统加密技术被破解的问题。
混沌调制是指使用混沌信号调制原始信号进行传输,利用混沌信号的复杂性来增强信号的安全性。
混沌调制技术具有抗窃听、高传输质量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保密通信领域。
三、混沌信号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除了保密通信领域,混沌信号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1.混沌通信技术在无线多用户接入系统中的应用。
混沌多用户接入技术能够提高多用户接入系统的干扰鲁棒性和平均吞吐量。
2.混沌振荡器在控制系统领域中的应用。
混沌振荡器模型能够模拟非线性系统的动态行为,为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3.混沌电路在信号发生器领域中的应用。
混沌电路能够产生高度复杂的混沌信号,并可应用于各种信号发生器和测试仪器中。
四、混沌信号处理的发展趋势混沌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地推进,未来的研究着重于如何克服混沌信号的灵敏度依赖性和非周期性问题。
2020年方锦清:混沌保密通信的研究概况与展望参照模板

致谢
赵耿、丁群和罗哓曙等教授多年在混沌及其应用 方面进行了合作研究. 陈关荣教授等经常提供宝贵的文献资料 李永和刘强等研究生协助专利调研, 广大网友在“复杂网络论坛”上经常交换最新信 息,在此一并谨表谢意。
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批准 号:60871087)。
1 数字化混沌通信
若 2 时空超混沌通信 干 3 频分复用混沌光通信
4 混沌通信中的噪声影响
重 5 混沌分形与高性能混沌流密码
要 课 题
6 宽带无线混沌通信系统 7 OFDM调制的宽带无线通信 8 超宽带高速全光混沌通信 9 混沌键控的超宽带通信
10 专利发展
展望
实 用 化
20年来混沌不仅在保密通信 正在接近实用化,而且在众 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 要继续加强向实用化进军! 与百余年传统现代通信比较 它还很年幼,发展前景美好!
欢迎批评指导!
我国作为量子传输初步实现的光纤宽带网技术本身, 已经超过了俄罗斯。随未来互联网的进展,密码肯定 将有本质的变化,不仅是光量子密码,而且包括纳米 密码等一系列课题都极具挑战性,任重而道远。
实际的密码技术应用,美国强调的是可编程技 术,而欧洲和以色列强调的是智能、自动化和 半自动化的应用。如果我国统筹计划好并加大 经费投入,我国不仅挤入宽带网较先进行列, 而且密码和密码应用技术研究也将挤入国际竞 争行列.
混沌通信研究的若干进展
方锦清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010、7、26
报告提纲
一.历史回顾及研究概况 二.若干主要课题和关键技术(10) 三.展望: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
保密通信简介
通信是国家的生命线,网络时代更需要保密通信
混沌同步和混沌通信研究的新进展与新尝试

相 干 通信 和混 沌 数字 扩 频通 信 的研 究 现 究 动 态 。但 自 2 0 0 0年
以后 本 领域 有 较 大 进 展 ,本 文 试 图 反 映 这 些 进 展 。 文 中先 对不 同的混 沌 同 步方 法 和混 沌 通 信 方 案分 别 做 一 个 比较 性 的评 述 ,然后 介 绍 几 个 较 重 要 的新 进 展 和 新尝 试 ,包 括混 沌非 相 干 通 信 的 F D S 技 M- C K
年共 出版 了三 个 专 辑 [ ] 2 ,最 近 ( 0 0年 1 20 2月 ) 再 次 出版 一期 关 于 混沌 非 相 干 通 信 的 专 辑 [ 。国外 发 4 ] 表 了好 几 篇 综 述 论 文 [ ;国内 发表 的综 述 论 文 见 5 叫]
术 [ 。 1 引,与 P M 系 统 结 合 的 相 干 保 密 通 信 方 。 C
Cuan ho r gz u Guanydon g 51 641, Chi 0 na;
. ;
2 .De .o pt fApp id Ph sc ,S uh C n i le y is o t hia Un v.o c f Teh.
Cu gz o an do g 4 0 4 , hi a ran h u Gu g n 5 6 C n ) 1 1
2华南理 工大学应 用物理 系 , 东 广州 5 04) . 广 16 1
摘
要
对 目前现 有 的几 种 混 沌 同步 方 法和 混 沌通 信 方 案及 其 最 新发 展 进行 较 全 面
的评 述 ,着重 于各 种 方案 的 比较 、 对要 点 的论 述 , 并且 介 绍 了一 些 以往 未 引起 普 遍 注
Absr c I hi e e p pe ,we gi e f r v e oft e s a e — he a toft e S a ta t n t s r viw a r v e i w h t t oft — r h O f r l pr os d c o s nc o z ton op e ha s y hr nia i m e hod a c a c t s nd h os omm u c ton c me r — ni a i s he s, e s e tve y,w ih m ph s z he dif r nt p ci l t e a ie on t fe e mai p nt nd t i o p r s n. I n oi s a he r c m a io n
混沌键控数字保密通信研究新进展

混沌键控)保密通信 系统 ,其性能要优于传 统的键控方法 。对 今后混沌键 控保密通 信技术 的问题作 了概括 ,对 混沌系统 中的同步与传输技术 以及混沌通信实用化需 解决 的若 干问题进 行了讨论 ,并展 望 了混沌 键控保 密通信
的发 展 趋 势 。
关键 词 :数字保密通信;混沌键控;相关延迟一差分混沌键控
s m ma ie u r d,ds u sn y c r nz to n r n miso e h oo y i h o y t m s wela o z ic sig S n h 0 iain a d ta s s in tc n lg n c a s s se a l s s me
中图分类 号 :T 98 N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29—0X 2 1)1 0 4 7 05 8 (000— 8— 0 0 0
Ch o h f y n g t lS c e mm u ia in Re e r h a sS itKe i g Di i e r tCo a n c to s a c
口
又可 以掩 盖数 字信 争 。 。 ,混 沌 掩 盖 的其 中一 种 途 径就 是直接 将信息 叠加 在噪声 般 的混沌信 号上 。解 调时 ,解调器 需要 重新产 生混沌 信号 ,这种 方法虽 然简单 ,但是 在重 建混沌 信号 的过程 中,需 要很好 的鲁棒性 同步 电路 , 同时 当受 外 界 的噪 声 干扰 时 ,
c n e r r n r d c d,i cu i g t e r e ty a sa eito u e n l d n h o y,d sg d a e e r h h t p t o ,s v r ls c e o e i n i e ,r s a c o s o s n w e e a e r tc mmu i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沌通信技术研究及其进展马义德,袁 敏,刘 勍,张新国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email:ydma@摘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和国内兴起了一种新的通信技术——混沌通信技术,目前该技术已逐渐进入实施应用阶段。
本文针对混沌通信技术中的混沌掩盖、混沌键控、混沌参数调制和混沌扩频等四大类混沌通信的研究现状、特点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并指出了混沌通信技术的最新研究方案及进展,最后对混沌通信技术进一步迈向实用及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混沌通信,混沌键控,混沌掩盖,混沌扩频,混沌参数调制,混沌同步0 引言混沌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它是确定性系统中由于内禀随机性而产生的外在复杂表现,是一种貌似随机的非随机运动。
混沌由于其独特的对初值敏感性、类随机性、不可预测性使其应用于保密通信中,能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1990年以来,混沌通信和混沌同步技术成为国际、国内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在保密通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利用混沌进行保密通信就是利用混沌信号作为载波,将传输信号隐藏在混沌载波之中,或者通过符号动力学分析给不同波形赋以不同的信息序列,在接收端利用混沌的属性或同步特性解调出所传输的信息。
混沌保密通信系统所发送的是复杂的混沌信号,因而具有很好的保密性。
混沌通信技术可分为混沌模拟通信技术和混沌数字通信技术,主要划分为四类:(1)混沌扩频;(2)混沌键控;(3)混沌参数调制;(4)混沌掩盖。
前三类属于混沌数字通信,后一类属于混沌模拟通信。
在这四类混沌通信体制中,CSK 等一大类混沌键控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较大发展前景与应用价值。
目前,如何围绕这四类混沌通信体制进行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研究已成为信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1 混沌掩盖技术混沌掩盖通信是利用具有近似于高斯白噪声统计特性的混沌信号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混沌掩盖,形成混沌掩盖信号在信道中传送。
在接收端则利用混沌同步信号进行去掩盖,除去混沌信号,从而恢复出有用信息s。
这种通信方式的实现依赖于混沌系统同步的实现程度,要求传输信号的幅值一般都较小,不至于使混沌信号偏离原有的混沌轨)(t x )(t s )(t s x )(ˆt 1迹。
由于传输信号的幅值较小,因而该方案容易受到信道噪声的干扰。
文献[1,2,3]先后提出了几种混沌掩盖通信的实现原理与方法。
混沌掩盖方式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方式:(1)相乘: ;(2)相加: )()()(t x t s t s x =)()()(t x t s t s x +=;(3)加乘结合:s 。
)()](1[)(t x t ks t x +=)(t s ))(t x )(1t )()()(2t s t x t )(ˆt )(t s +=−)(t s x 在收端用同步后的混沌信号进行相应的逆运算则可恢复出有用的信息。
用混沌信号对有用信号实现加减运算(即掩盖和去掩盖)的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
混沌掩盖通信的特点是:用混沌信号s 去驱动响应系统,只要s 的功率比x 的功率小得多(例如两者之比为1:100),则驱动系统与响应系统仍将维持同步,s可以从响应系统中近似地恢复出来,即:)(t (ˆs)]()([)21t x t x s t x ≈−=对安全通信来说,系统必须满足两个要求:一是保真度,接收端恢复的信号应和发端传送的有用信号相一致,使恢复信号的失真尽量小;二是安全度,使非法接收者难以从截获的信号中解调出发端信号。
然而,如图1所示的单级混沌掩盖通信系统信噪比低、保密性差、易破译且失真度大,不能很好地满足通信要求,为了提高此类通信系统的安全度,目前在单级的基础上已提出了多级混沌掩盖技术或多级调制系统[4],即系统的发送端与接收端均有两级混沌系统,对其性能进行改进。
实验表明,这种方案能有效地改善混沌掩盖通信的保真度,但又会导致系统的安全性能指标有所下降,同步的鲁棒性更差,且电路复杂度增加。
总之,现有的混沌掩盖通信方案存在着对信道噪声敏感、线路带宽限制及保密性低的缺点,还不能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难于构造混沌保密通信的实际系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
2 混沌键控技术混沌键控技术的实现主要是利用所发送的数字信号调制发送端混沌系统的参数,使其在两个值中切换,信息便被编码在两个混沌吸引子中,接收端由两个相同类型的混沌系统构成,其参数分别固定为这两个值之一,在每个信息发送间隔内,通过检测各混沌系统的同步误差,以判决出所发送信息。
在该技术中,解调一般是通过对误差信号的判别来实现的,而要得到最优的判决门限比较困难,但通过研究发现混沌系统在实现同步同相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反相同步,以及实现奇异非混沌吸引子的同步,这些成果对于混沌键控方式的实现是很有意义的。
2.1 CSK (Chaos Shift Keying)数字通信系统混沌键控(CSK)[5]的基本原理是用两个不同的混沌振荡电路的输出信号分别代表0和1,2通过要传输的二进制信息源来控制开关切换,决定其输出信号。
用开关切换,而开关由所要传输的信息源控制。
图2是CSK 调制器方框图,图中{ b i }为要传输的二进制信息源,{g i }为代表二进制信息的混沌信号。
1和E b2之间的差值可获得较好的抗噪声性能。
对CSK 解调有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两种方法。
相干解调是用待发送的二进制(或多进制)数字信号对发端混振电路进行混沌键控,根据单向耦合同步法对收发两端的混振电路实现同步,在收端按相关接收解调出原信号。
CSK 系统在发端把不同的数字符号{b i }分别映射到不同的混沌吸引子中,这些吸引子是由具有不同参数的混振电路所产生混沌信号。
吸引子的个数等于信号集的大小。
当b i =1时,s i ( t)=g 1(t);而b i =0时,s i (t)=g 2(t)。
在接收端则按相关接收原理判断其是属于哪一个混沌吸引子产生的信号。
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优于非相干解调,但要求收发端混振电路严格同步;非相干解调是通过比较混沌信号的比特能量来判决混沌信号代表的信息,其优点是对收发端混振电路同步不作要求,但抗噪声性能差,增大两个混沌信号的比特能量E b 2.2 DCSK(Differential Chaos Shift Keying)数字通信系统差分混沌键控技术(DCSK)是在每个信号发送间隔内实际发送两段混沌信号,第一段混沌信号作为同步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取决于所发送的数字信号,用于接收端进行相关解调。
第二段混沌信号代表所传输的数据,根据发送信号确定其是否与参考信号完全相同(或反相)。
如图3所示,图中T 为数据信息位{b i }的持续时间。
在接收端利用每个信息比特中的这两段混沌信号可以有效地解调出所传输的信号。
这种方案对抑制外界干扰是非常有效的,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降低了接收误差。
在差分混沌键控技术中,由于混沌信号是非周期的,因而相关输出的每个信息比特能量并不完全一致,即便是在没有噪声干扰的情况下,相关估计的结果也存在偏差,这会对系统的误码性能产生影响。
为了使每个信息比特的能量一致,Kolumban 等将调频技术引入到DCSK 中[9,10]( FM -DCSK ),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这是以实现电路的复杂化为代价的,即在FM -DCSK 的发送端增加了模拟锁相环(APLL)和FM 调制器来产生单位信息比特能量恒定的混沌信号。
同样,增强型DCSK 通信系统[11]虽然避免了估值误差干扰,但在接收端该系统要求有延时网络,并要求系统有良好的同步协调特性,文献[12]利用混沌多相序列(CPS-Chaotic Polyphase Sequence)具有良好的统计特性这一优点,采用CPS 产生单位比特能量恒定的混沌信号,解决了信号本身带来的估值误差干扰。
2.3 FM-DCSK 数字通信系统3CSK, COOK和DCSK系统都存在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它只能用于较低速码率的混沌数字通信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献[9,10]提出了FM-DCSK系统,其调制器的方框图如图4所示。
一般的蔡氏混振电路只能产生低通混沌信号,而图中使用了APLL,则能产生带通混沌信号,再将此信号输入到FM调制器中。
在[0,T/2]上传输参考信号,在[T/2,T]上传输同相混沌调频信号(或其反相混沌调频信号)。
通过适当地设计APLL,可以在FM调制器的输出端得到具有均匀功率谱密度的带限混沌信号,从而使收端相关器的输出(比特能量)保持为常数,不受码元速率大小的限制,而FM-DCSK的抗噪声性能与DCSK相同。
3混沌参数调制技术在混沌通信中,可以利用发送端所传输的模拟或数字信号来调制混沌系统的参数,在接收端利用混沌同步信号提取出相应的混沌系统参数,进而恢复出所传输的信号。
由于将所传输的信息隐藏在系统参数内,因而在保密性能上要优于混沌掩盖方式。
在混沌参数调制通信方式中,一般采用函数求逆法来对系统参数进行解调,因而对外界干扰也较为敏感。
为了提高通信效率,Elmirghani等[13]提出在一个混沌系统中同时对多个参数进行调制,这种多参数调制方式拓宽了混沌参数调制方式的应用范围,但调制参数数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在以上这些通信方式中,所采用的解调方式只能处理慢变化信号,对快变化信号或时变信号还不能很好地处理。
先后出现了利用局部李雅普诺夫指数跟踪、利用最小相位空间体积技术来估计混沌系统参数等方案,但对于快变化信号或时变信号依然不是很理想。
从目前的实验结果看,利用自适应滤波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14]。
4混沌扩频扩频通信最早应用于军用通信中,它的特点是传输信息所用的带宽远远大于信息本身带宽,具有很强的抗干扰和抗多径干扰能力,隐蔽性好,可以实现码分多址。
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与扩频序列有很大关系。
一般要求扩频序列具有以下理想特性:(1)易于产生;(2)序列平衡;(3)有足够多的序列数;(4)具有尽可能长的周期,使干扰者难以从扩频码的一小段去重建整个码序列;(5)扩频码应具有双值自相关函数和良好的互相关特性,以利于接收时的截获和跟踪以及多用户应用。
为了实现与解扩时的扩频序列同步,传统的扩频通信常采用伪随机序列(PN序列)作为扩频序列,目前应用最广的扩频序列是M序列、L序列、Gold序列和霍尔序列(孪生素数4序列)等。
扩频序列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扩频系统的抗噪声等性能。
PN序列虽然有较好的相关特性,但是这种序列具有周期性而且可用的正交PN序列扩频码个数不够多,这对于通信的保密、抗干扰以及码分多址复用系统用户数目等方面都是一个明显的不足。
因此,人们将研究的视线投到混沌扩频序列上来。
混沌扩频通信使用非线性映射的混沌序列代替扩频通信的伪随机序列。
从理论上讲,混沌序列是非周期序列,其概率统计特性和高斯白噪声相似,自相关函数为δ函数,互相关函数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