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知识点及习题

合集下载

中考生物显微镜知识点归纳

中考生物显微镜知识点归纳

中考生物显微镜知识点归纳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对于中考生物科目来说,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中考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的归纳:显微镜的结构1. 镜筒:显微镜的主体部分,包括物镜和目镜。

2. 物镜:位于镜筒下方,用于放大标本的镜头。

3. 目镜:位于镜筒上方,用于观察物镜放大后的图像。

4. 载物台:放置标本的平台,通常配有压片夹固定标本。

5. 调焦旋钮:用于调节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6. 光源:提供照明,使标本可见。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

2.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3. 放置标本:将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

4. 观察:左眼注视目镜,转动粗准焦旋钮,使物镜逐渐靠近标本,直到看到图像。

5. 调焦:转动细准焦旋钮,使图像清晰。

6. 清洁和收镜:观察结束后,用擦镜纸清洁镜头和载物台,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基于光学原理,物镜和目镜共同作用,将标本放大。

物镜负责初步放大,目镜则进一步放大物镜的成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例如,10倍物镜和10倍目镜的显微镜总放大倍数为100倍。

显微镜的分类1. 光学显微镜:使用可见光进行观察。

2. 电子显微镜:使用电子束进行观察,分辨率远高于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显微镜在生物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细胞结构观察、组织切片分析、微生物研究等。

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1. 避免强烈震动和高温。

2. 定期清洁镜头和载物台。

3. 存放时避免潮湿和直射阳光。

结束语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知识点,对于中考生物科目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可以提高观察和分析生物标本的能力,为生物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显微镜。

初二生物显微镜练习题

初二生物显微镜练习题

初二生物显微镜练习题
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它能够放大微小的生物样本,帮助我们观察细胞结构和微生物等微观世界。

为了提高初二生物学学生的显微镜运用能力,以下是一些显微镜练习题。

练习题一:显微镜的组成部分
1. 请描述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目镜、物镜、准直系统等。

2. 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何不同?
练习题二: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1.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之前,你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2. 如何正确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以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3. 请描述你观察细胞结构时应该采取的注意事项。

练习题三:显微镜图像的识别
下面是一些显微镜拍摄的细胞图像,请尝试识别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征。

1. 图像一:观察到的细胞呈现圆形,细胞质内有明显的细胞核。

练习题四:显微镜的应用
1. 请列举三种利用显微镜进行研究的实际应用领域,并简要介绍其意义。

2. 草地上有一种微小的生物样本,请说明你会使用何种显微镜来观
察它,并简要说明你的观察过程。

练习题五:显微镜维护与安全
1. 如何正确保养显微镜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2. 在使用显微镜时,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以上是初二生物学生练习显微镜的一些题目,通过这些练习,你将
能够更好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提高观察与分析生物样本的能力。

希望你能够认真完成这些练习题,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显
微镜技巧。

祝你学习进步!。

八年级物理上册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一: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物镜像投影仪一样成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像一个普通放大镜,以物镜成的实像为物,再成一个正立、放大虚像。

所以总的来说,显微镜成的是倒立、放大、虚像。

(物镜的实像被目镜又变成虚像了,而我们看到的是目镜成的虚像,而不是物镜成的实像)知识点二: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元出物体先实像,后虚像。

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相当照相机);目镜的作用像一个普通放大镜,以物镜成的实像为物,成一个正立、放大虚像。

【例题1】在玻璃板下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把一滴水滴在小物体正上方的玻璃板上,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着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凸透镜位于水滴正上方,调节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小物体。

此时看到的是小物体的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的(选填“放大”或“缩小”)像(选填“实”或“虚”),这个组合与(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的原理相同。

【答案】正立;放大;虚;显微镜。

【解析】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采用显微镜这个实例作为突破口,对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一个较高的应用,了解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因为小水滴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小水滴就相当于凸透镜,小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小水滴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相对于显微镜的目镜,它们的共同作用相当于显微镜,所以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

【例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60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天体,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B.1846年,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海王星”。

C.199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升空,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

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总结

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一、取镜和安放:1.为何要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答:防止目镜和反光镜脱落2.为何要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cm处,还得偏左答:防止显微镜掉落,为了方便观察二、对光:1.选一个较小倍数的物镜,一般都是10倍的2.用大拇指和食指转动转换器,而不能直接掰物镜否则,镜头容易松动,使得放大倍数不准确了,另外也容易污染镜头。

3.对光后的效果是什么答:调出白亮的圆形视野(A转动转换器,使得目镜、物镜、通光孔和反光镜在一条直线上B选择一个较大的光圈C 转动反光镜)4.光线太强为何不好该怎么办答:强光刺眼,对眼睛不好;可换用较小光圈和使用反光镜的平面镜一面。

反之,光暗时用较大光圈和凹面镜一面。

三、观察:1.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注意:是玻片上的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直到接近玻片标本。

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损毁物镜3.上升镜筒(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入怀”),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4.你知道为什么用左眼看目镜,而同时右眼也要睁开吗答:一般人都是用右手写字,以便写字、记录或绘图四、显微镜实验完毕后,应把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物镜和目镜,请问擦镜纸。

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或什么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小结一.逆时针(入怀)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是上升(逆升,顺降)二 1. 目镜没有螺纹,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

2. 物镜有螺纹,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

三、物象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四、显微镜成的是倒像,上下左右都倒。

若玻片上有一“b”字,你所看到的物像是“q”五、在观察生物标本时,发现视野中出现了个污点,想判断污点是在物镜上、还是玻片标本上或是在目镜上,你有何办法答:先转动目镜,若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目镜上。

若污点不动,再移动玻片,若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标本上。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以下是 7 条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1. 显微镜拿起来后,要先对光呀!就像你晚上回家得先开灯一样。

你想想,要是黑灯瞎火的,你能看清东西吗?对光的时候,要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呢,然后调整遮光器和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比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是光没对好,那可就啥也看不清啦!2. 把玻片标本放上去,哎呀,这可得轻点儿,别给弄碎了!就像你对待你最喜欢的玩具一样小心翼翼。

要把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这样才能看清哦。

就好比你看电视,得正对着屏幕看才清楚呀!3. 调整焦距可重要啦!你得慢慢地转动粗准焦螺旋,让镜筒下降,眼睛看着物镜哟,千万别压坏玻片啦!这不就好比你下楼梯,得慢慢地一步一步来,急不得呀。

然后再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哇,那感觉真神奇!比如观察细胞的时候,调好了焦距才能看清细胞的结构呀!4. 要是想更清楚地看,还可以换高倍物镜呢!这就好像你从普通眼镜换成了放大镜,一下子看得更仔细了呢。

但要注意哦,换了高倍镜后可能需要再微调一下焦距。

就像你换了新鞋子,可能得适应一下走路的感觉。

5. 观察的时候要有耐心哦,别着急!就像你等一朵花慢慢开放一样。

有时候可能需要你慢慢移动玻片,才能找到你想观察的目标。

比如找草履虫的时候,那可得仔细找找才行!6. 用完显微镜,可别忘了整理好呀!把物镜转开,把玻片拿下来,就像你玩完玩具要收起来一样。

不然下次用的时候可就乱套啦!而且要把显微镜擦干净,好好爱护它哟!7. 哎呀,用显微镜观察微观世界真的太有趣啦!你能看到好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那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你难道不想去探索一下这个神奇的微观世界吗?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能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精彩世界,一定要好好掌握这些知识点呀!。

七年级显微镜实验知识点

七年级显微镜实验知识点

七年级显微镜实验知识点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通过放大物体细微的结构可以观察到人眼所不能看到的细节。

在七年级的生物学实验中,显微镜的使用特别常见,本文将介绍七年级生物学教育中应掌握的显微镜实验知识点。

1. 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镜身、眼镜筒、物镜、目镜、鼓风机、聚光镜、支架。

镜身支持整个显微镜的重量,眼镜筒上有目镜,可以调整对焦,物镜位于镜身下方,用于放大样本,聚光镜可以控制光线的遮挡。

2. 显微镜的使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先调整物镜和目镜的距离,再使用聚光镜控制光线的强度。

注意在使用之前要清洗镜片,尽量避免指纹或者其他污渍。

3. 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通常是可变的。

物镜和目镜的不同组合可以产生不同倍数的放大效果。

通常,物镜的放大倍数在4x, 10x, 40x和100x之间,目镜的放大倍数则为10x。

一般来说,显微镜能够放大至少400倍。

4. 显微镜实验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显微镜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观察制片时要保持稳定,不要晃动显微镜。

(2) 注意物镜的距离,以免造成撞击。

(3) 切勿将显微镜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4) 在实验过程中要清晰标记长久保存的制片。

5. 显微镜的细节观察在显微镜实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细节观察:(1) 样本放置要正确,不能遮挡视野。

(2) 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调节焦距,保证清晰度。

(3) 不能超过聚焦深度,以免造成清晰度降低或者分辨率下降。

(4) 观察过程中需要了解样本的颜色和形状等特征,如不同颜色的细胞各自的形态等。

6. 显微镜实验的适用对象显微镜实验通常使用,于生物学相关领域,例如池塘水样、植物组织、动物细胞等等。

总之,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平常我们看不到的事物。

在七年级生物学教育中,学生应该全面了解显微镜的使用知识和实验规范。

显微镜十条重要知识点

显微镜十条重要知识点

显微镜的十条重要知识点1.结构:(1)支持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载物台(2)调节部分:转换器、遮光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3)光学部分:目镜、物镜、反光镜2.如何区分目镜和物镜?目镜:(1)安在镜筒上方;物镜:(1)安在转换器上;(2)靠近眼睛;(2)靠近装片;(3)没有螺纹;(3)有螺纹;(4)越长,放大倍数越小;(4)越长,放大倍数越大;3.粗、细准焦螺旋的异同点?相同点:都可以升降镜筒不同点:粗准焦螺旋:(1)镜筒升降幅度大;细准焦螺旋:(1)镜筒升降幅度小;(2)用来寻找物像;(2)用来调节物像的清晰度;4.光圈:(1)遮光器上面的大小不等的圆孔;(2)作用: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强弱;5.反光镜:反射光线,分为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

(1)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用于光线较强时;(2)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用于光线较弱时;6.调节视野明暗程度的结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

(1)当光线过弱,但视野要求比较亮时,应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2)当光线过强,但视野不要求太亮时,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7.光线通过的途径:光线→反光镜→遮光器(光圈)→通光孔→装片→物镜→镜筒→目镜→眼睛8.区分低倍镜和高倍镜?(1)低倍镜的放大倍数小,通过的光线多,视野范围大,视野亮,视野内物像数目多;(2)高倍镜的放大倍数大,通过的光线少,视野范围小,视野暗,视野内物像数目少;放大倍数越小,进入视野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观察到的视野范围越大,所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放大倍数越大,进入视野的光线越少,视野越暗,观察到的视野范围越小,所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进入视野的光线量变少,视野变暗,视野范围变小,看到的物像变大,细胞体积变大,细胞数目变少;反之,相反。

9.(1)显微镜的成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实像和成像上下、左右同时倒立。

例如:将字母“b”放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物像是“q”。

高中必修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识点汇总

高中必修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识点汇总

高中必修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识点汇总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简称“先低后高”;
高倍镜观察口诀:找、移、转、调:
①找: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②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③转: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④调: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注意事项:
①必须先用低倍镜找到物象,然后移到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②观察颜色深的标本时,光线应强;调节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观
察颜色浅的标本时,光线不宜太强,调节方法:缩小光圈。

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放大倒立的虚像
①显微镜成的像为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
②物像移动规律:偏哪往哪移
3、放大倍数与观察效果的关系
4、放大倍数与目镜、物镜的关系
①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的关系:
②目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物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正比;
物镜放大倍数与装片距离的关系:离装片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
③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④放大倍数的实质:指放大的长宽,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5、野范围中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若视野中的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需要考虑长度和宽度,则:细胞数量=,N为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2)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要考虑面积的变化,则:
细胞数量=,N为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6、污点位置的判断方法
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装片、物镜、目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目镜:放大物像(无螺纹,目长低)—靠近眼睛
镜筒:放置目镜
转换器:转换镜头,调换物镜
物镜:放大物像(有螺纹,物长高)—靠近被观察物体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
压片夹:固定玻片
通光孔:光线通过
遮光器:有大小不一的光圈,可调节光线强弱。

(光弱—大光圈,光强—小光圈,首先使用大光圈)
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

(光弱—凹面,光强—平面)粗准焦螺旋:调节镜筒升降,调节焦距,幅度大
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升降,调节焦距,幅度小,可使物像更清晰。

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焦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大物像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显微镜
取镜安放,对光观察(三转一看)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一看转动遮光器,使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转动反光镜,使凹面将光线反射
看物像,调节粗、细准焦螺旋
想一想,为什么对光时要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显微镜中的物像
显微镜中的物像和实物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

显微镜中物像的移动方向和实物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如果显微镜视野中有污点,这个污点有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载玻片()
A.向左上方移动
B.向左下方移动
C.向右下方
移动 D.向右上方有移动
2)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且偏左上方,则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的操作是()
A.换用小光圈,玻片向右下方移动
B.换用小光圈,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C.换用大光圈,玻片
向左上方移动 D.换用大光圈,玻片向右下方移动
3)将一个写有字母“b”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能
看到的物像是()
A.b
B.p
C.q
D.d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范围=目镜最小倍数X物镜最小倍数~目
镜最大倍数X物镜最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视野越暗,所看到的视野范围越
小,物像体积越大,结构越清晰。

1)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要使被
观察的物体放大50 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A.4和5
B.3和6
C.1和4
D.2
和6
2)图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
最大,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B.乙和丙
3)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X”和“10X”,如果将镜头换成“10X”和“40X”,则可以看到的细胞个数是()
A.1个
B.2个
C.4个
D.32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