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每日积累与练习11
(完整版)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推荐文档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竞赛模拟测试班别:姓名:分数:1、请你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3分)A、缠绕rào 澄清chéng 可鄙bǐ瑟缩sèB、穹隆qióng 应和hé屏风píng 蛮横mánC、隧道suì聊叙liáo 颤动chàn 测试chèD、宽敞chǎng 私塾shú水藻zǎo 弥漫ní2、下面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3分)A、小心翼翼庞然大物B、玲珑惕透头晕目眩C、曲径通幽盘虬卧龙D、灰心丧气巴山夜雨3、下列词语解释不对的是( D )(3分)A、苦心孤诣:形容煞费苦心地去钻营或经营。
B、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C、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D、满不在乎:骄傲自满,不把别人的意见当一回事。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D )(3分)A、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B、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开通了“诗韵玲珑”“思想芦苇”等小栏目。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5、下列几句话中应依次填入的一项词语是( B )(3分)(1)这两个骗子说,他们能织出人类想得到的最________的布。
(2)"这布是________的!精致的!"大臣们都附和着。
(3)"这样,皇帝就在哪个________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4)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________的骑士们来了。
A.美丽富丽华丽高雅 B.美丽华丽富丽高贵C.华丽美丽富丽高雅 D.华丽富丽美丽高贵6、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①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
语文天天练11 君讳源,

语文天天练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太常博士尹君墓志铭欧阳修君讳源,字子渐,姓尹氏,与其弟洙师鲁俱有名于当世。
其论议文章,博学强记,皆有以过人。
而师鲁好辩,果于有为。
子渐为人刚简,不矜饰,能自晦藏,与人居,久而莫知,至其一有所发,则人必惊伏。
其视世事若不干其意,已而榷其情伪,计其成败,后多如其言。
其性不能容常人,而善与人交,久而益笃。
自天圣、明道之间,予与其兄弟交,其得于子渐者如此。
其曾祖讳谊,赠光禄少卿。
祖讳文化,官至都官郎中,赠刑部侍郎。
父讳仲宣,官至虞部员外郎,赠工部郎中。
子渐初以祖荫补三班借职,稍迁左班殿直。
天圣八年,举进士及第,为奉礼郎,累迁太常博士,历知芮城、河阳二县,签署孟州判官事,又知新郑县,通判泾州、庆州,知怀州,以庆历五年三月十四日卒于官。
赵元昊寇边,围定川堡,大将葛怀敏发泾原兵救之。
君遗怀敏书曰:“贼举其国而来,其利不在城堡,而兵法有不得而救者,且吾军畏法,见敌必赴而不计利害,此其所以数败也。
宜驻兵瓦亭,见利而后动。
”怀敏不能用其言,遂以败死。
刘涣知沧州,杖一卒,不服,涣命斩之以闻,坐专杀,降知密州。
君上书为涣论直,得复知沧州。
范文正公常荐君材可以居馆阁,召试,不用,遂知怀州,至期月,大治。
是时,天子用范文正公与今观文殿学士富公、武康军节度使韩公,欲更臵天下事,而权倖小人不便,三公皆罢去,而师鲁与一时贤士多被诬枉得罪。
君叹息忧悲发愤,以谓生可厌而死可乐也,往往被酒,哀歌泣下,朋友皆窃怪之。
已而以疾卒,享年五十。
至和元年十有二月十三日,其子材葬君于河南府寿安县甘泉乡龙涧里。
其平生所为文章六十篇,皆行于世。
子男四人,曰材、植、机、桴。
呜呼!师鲁常劳其智于事物,而卒蹈忧患以穷死。
若子渐者,旷然不有累其心,而无所屈其志,然其寿考亦以不长。
岂其所谓短长得失者,皆非此之谓欤?其所以然者,不可得而知欤!铭曰:有韫于中不以施,一愤乐死其如归。
岂其志之将衰?不然,世果可嫉其如斯?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师鲁好辩,果于有为果:有决断 B.至期月,大治治:治理C.君上书为涣论直直:伸雪 D.往往被酒,哀歌泣下被酒:醉酒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尹源“能自晦藏”的一项是()①与人居,久而莫知②其视世事若不干其意③其性不能容常人④召试,不用,遂知怀州⑤君叹息忧悲发愤⑥有韫于中不以施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⑥D.②④⑥7.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尹源无论是言论文章,还是广博的学问,都有过人之处,后来考取进士科,担任了奉礼朗,逐步升迁至左班殿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及答案11 .邓稼先【积累·感知】一.给加点字注音可歌可泣___鲜为人知___鞠躬尽瘁___锋芒毕露___热泪满眶___马革裹尸___层出不穷___风悲日曛___二.据拼音写汉字至死不xiè___妇rú___皆知平沙无yín___péng ___断草枯家喻户xiǎo___兽tǐng___亡群燕然lè___功常fù___三军三.词语填空当之无___死而后______然不同知人之___盖世无___德高望___公而忘___两___清风四.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例:“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仿写: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3.邓稼先的伟大贡献和崇高品质有哪些?4.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体验·探究】六.课内语段阅读“两弹”元勋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
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
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日子!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标准化试题含答案(共4套)

新部编版四语上标准化试题+课内阅读(附答案)(标准化试题内容与本课所编知识点梳理同步)11、蟋蟀的住宅一、标准化试题:(提醒:第1~5题,根据拼音或积累,在相应位置书写相关内容。
)1.读拼音,写词语:zhù zhái lín shí xuǎn zé dì zhǐ yōu liánɡ( ) ( ) ( ) ( ) ( )dònɡ xué dà tīnɡ wò shì zhuān jiā gōng fu( ) ( ) ( ) ( ) ( )shèn zhòng píng zhěng qīng jié wèi shēng pí láo( ) ( ) ( ) ( ) ( )chǐ cùn wèi shēng bǐ jiào suí yùér ān( ) ( ) ( ) ( )2.《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国的法布尔,他创作了《》一书。
3.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是,内部特点是。
4.蟋蟀又名,古诗中“促织”就是指。
有关“促织”的诗句:,。
5.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A.隐.蔽(yǐn)慎.重(zhèn)倾.斜(qīng)B.搜.索(sōu)骤.雨(zòu)放置.(zì)C.毫.米(háo)挖掘.(jué)抛.出(pāo)D.优良.(liánɡ)尺寸.(chùn)洞穴.(xué)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临街B.夜幕降临C.光临D.身临其境7.依次填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我的新房间很 ,屋子旁边是一条的马路,直通的大河。
A.宽广宽敞宽阔B.宽大宽广宽敞C.宽敞宽广宽阔D.宽阔宽大宽广8.用“___”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全册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1.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
(纳兰性德《浣溪沙》)(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5)《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9)__________________,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10)__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
(纳兰性德《浣溪沙》)(11)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12)二十余年如一梦,__________________。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1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14)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练习题及答案11与朱元思书二[00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练习题及答案11与朱元思书二[001]](https://img.taocdn.com/s3/m/1ac41a2431b765ce04081437.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练习题及答案11与朱元思书二第二课时课时训练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概括了全文描写的富春江景色。
B.第2自然段写水的颜色、清澈、深度、静态和动态,都突出表现一个“异”字。
C.第3自然段中,“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给本是静止的山赋予了奋发向上的无穷的生命力。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超然尘世的归隐之心。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2自然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3自然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4.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第二课时课时训练答案1.B2.D3.D4.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5.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这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1.《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练习题一、填空题。
1.我能看拼音写汉字。
pì jìng yú lèkǒng bùmó guǐfěi t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shū jíchōu tìjù lièmián páo jú sh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划去加横线不正确的读音。
勉强(qiáng qiǎng) ___待会儿(dài dāi) ___书籍(jíjì) ____含糊(húhu) ___ 涌入(rōng yǒng) ____夹袄(jiájiā) __3.选出恰当的音节和字。
①父亲保持着他那________(A.贯 B.惯)有的严________(A.俊 B.峻)________(A.zùn B.jùn)态度。
②他仍________(A.rēng B.réng)旧穿________(A.着 B.这)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________(A.带 B.代 C.戴)眼________(A.境 B.镜)。
4.按原文填空。
________的父亲________的枪声 ________的手枪________的小屋 ________的眼光 ________的长头________地回答 ________地喊叫 ________地跳动5.选词填空。
平静安静宁静沉痛沉重沉着①在那________的夜晚,孩子________地睡在摇篮里,是那么香甜。
②李大钊同志被捕了,全家人心情________。
面对敌人,李大钊表现得________冷静。
李大钊被杀害了,亲人和同志们________万分。
2022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11 语用+文常+默写(教师版+学生版)

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选精练11(语言文字运用+古代文化常识+情景默写)【教师版在前,学生版在后】一、补写出下列两组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文末用“好古文”点出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同时还以“___________”一句,交代了作者写作此文的直接原因。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当年刘义隆草率北伐,希望能够“___________”,但结果却是“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琵琶女在正式演奏前调弦试音的过程就已经“___________”,在她弹奏之后,“___________”道出听者仍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让大感慨“此时无声胜有声”。
【答案】(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2)余嘉其能行古道(3)封狼居胥(4)赢得仓皇北顾(5)未成曲调先有情(6)东船西舫悄无言(1)小张阅读经典时,只摘抄词句,不注重领会思想,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用《师说》中“______,_________”来评价。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
(3)“鹧鸪”是古代诗词中的常用意象,其所含的意蕴也十分丰富,比如抒贬谪失意之情、托闺阁相思之怨、寓漂泊寂寞之苦、含家国兴亡之思、寄闲情逸致之趣等,比如宋人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学而大遗(2)吾未见其明也(3)间关莺语花底滑(4)幽咽泉流冰下难(5)江晚正愁余(6)山深闻鹧鸪(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江渚春风澹荡时,斜阳芳草鹧鸪飞)二、完成下边两道古代文化常识题。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男女成年时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而“弱冠”就是还没有成年。
B.“释褐”通常是指脱去平民衣服,开始担任官职;有时也指新考中的进士被授予官职。
C.“人爵”是与天爵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尘世人们所封的爵位,例如国君所赐的公、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每日积累与练习
【每日背诵】
【原文】: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bǎi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
【注释】:
蜀相:指诸葛亮。
锦官城:成都。
柏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
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
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
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空:白白地。
频烦:犹“频繁”,多次。
开:开创。
济:扶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出师:出兵。
【译文】: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主旨】:
写诸葛亮主要是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出师未捷身先死”由惋惜写出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
【每日积累】
1.好素材:苦难浇灌写作的土壤
童年时期,严歌苓经历了狂热的文革运动与嗜血的饥饿,学校停课,父亲参加劳改,自己还亲眼目睹大院的人因熬不过饥饿而自杀……早年间晓得的绝望与人性残暴,为她有深度的创作埋下了种子。
而她对生命的感悟爆发于其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担任战地记者的经历——在野战医院里,她看着上千名伤员在死亡线上挣扎。
这段看似灰色的经历,促成了她首部长篇小说《七个战士和一个零》的诞生。
适用主题:苦难磨练人的意志,跌宕人生的礼物等主题
2.好句子:枫叶经霜艳,梅花透雪香。
——邓石如
适用主题:磨难与成长,逆境与忍耐
【每日习题】
一.文言句式专题练习
1.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B.何厌之有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以其无礼于晋2.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彼且恶乎待哉
A.田园将芜胡不归B.都督阎公之雅望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D.今臣亡国贱俘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悟已往之不谏D.莫之夭阏者
5.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报任安书》
A.请辞于军B.姜氏何厌之有C.大王来何操D.则告诉不许
6.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燕国见陵之耻除矣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邻之厚,君之薄也D.沛公安在
7.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彼且奚适也
A.莫之夭瘀者B.屈原既放
C.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二.实词积累
鄙:
晋之鄙()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
”居久,则鄙()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人。
”
【每日习题】答案
1.文言句式专题练习
1.B只有B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余三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2.C(A项的“行李”、B项的“东道主”、D项的“夫人”都是古今异义词,其中,“行李”是“使者”之意;“东道主”即“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夫人”是两个词,“夫”作代词,那个,“夫人”即“那个人”。
)
3.C 例句为宾语前置句,选项C也是。
例句是疑问代词作宾语,选项C 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4.C (ABD都是宾语前置句,只有选项C没有任何特殊形式。
)
5.D (A项是状语后置句,介宾结构“于军”翻译时应放至动词“辞”字前。
BC两项为宾语前置句,B项“之”字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何厌”为“有”的宾语;C项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动词“操”的宾语。
D项“告诉”本身含有被动之意。
)
6.D (A为被动句;B为定语后置句;C为判断句;D为宾语前置句。
所以选D。
)
7. A (A宾语前置句,与例句相同;B被动句;C判断句;D定语后置句。
)
2.实词积累(在括号内填写实词翻译,抄写在读书笔记上)
鄙: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
”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
译:晋国的边疆有两个人,来到秦地就说:“我们是浅陋粗俗的人,希望求得他们的谅解。
”居住久了,就轻视秦人说:“秦人也不过如此,都像蛮夷一般浅陋粗俗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