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视神经萎缩的最好方法有哪些

合集下载

视神经萎缩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

视神经萎缩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

视神经萎缩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临床表现视神经萎缩是指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视神经退行性病变。

常见的原因有:视神经及视网膜炎症、视神经外伤、视神经缺血、遗传性疾病、营养代谢异常、中毒以及颅内压或眼内压升高等。

临床上根据病因及视盘的表现,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上行性三种。

视神经萎缩临床表现为程度不等的视力下降,严重者可致全盲;视野可有多种异常改变;瞳孔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

原发性者眼底视盘颞侧或全部颜色变淡或呈苍白色,视盘边界清楚,筛板显露,视网膜一般正常。

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视乳头色灰白,边界不清,生理凹陷不见,视网膜动脉变细,血管旁可伴有白鞘。

上行性视神经萎缩视盘多呈蜡黄色,边界清楚,同时有视网膜、脉络膜原发疾病的特征性表现。

本病的治疗,首先应尽早去除病因,并给予大剂量的维生素、血管扩张剂以及神经营养类药物。

本病属于中医学“青盲”之范畴。

多因肝肾不足,气虚血少,阴虚火旺,或肝气郁结所致。

治宜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滋阴降火,疏肝解郁之法。

治疗方剂1.驻景丸加减方【组成】楮实子15g,菟丝子15g,茺蔚子18g,枸杞子10g,车前子10g,木瓜15g,寒水石10g,紫河车粉10g,生三七粉3g,五味子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河车粉、三七粉用药汁冲服,勿入药煎。

【功效】补益肝肾,益精明目。

【主治】视神经萎缩证属肝肾亏损、精血不足者。

症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体倦乏力,舌淡少苔,脉细弱。

【方解】方中菟丝子、楮实子、枸杞子、五味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紫河车补益肝肾,填精补髓;寒水石以抑紫河车之温性;木瓜、三七粉调理肝气,祛瘀生新,再加茺蔚子、车前子活血利水明目,使全方补而不滞。

【加减】若有气血不通、郁遏经络之头痛、眼胀者,加丹参、郁金、五灵脂;病程日久,视力损害严重者,加麝香冲服;失眠多梦加枣仁、夜交藤、琥珀、朱茯神;耳鸣、记忆力减返者,加南沙参、远志、石菖蒲。

2.四物五子汤【组成】熟地12g,当归12g,白芍12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覆盆子15g,地肤子10g,车前子10g,川芎10g。

靳瑞教授运用传统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总结

靳瑞教授运用传统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总结

靳瑞教授运用传统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总结510407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系于海波 眼三针疗法是靳瑞教授发明的治疗视神经萎缩症的方法,总结如下。

一、定位取穴:采取局部与远道取穴相配合的方法。

靳老认为,视神经萎缩症,类似古医籍中记载的青盲、视瞻昏渺,原因“乃玄府幽深之源郁遏,不得发此灵明耳”(《审视瑶函》)。

故取眼三针k睛明、承泣、上明(眶上缘中点)为主穴,在眼周局部多针,以通目窍。

又依“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脏生成论》)的病理生理机转,根据肝肾同源、阳明多气多血的经典理论,远道配穴太冲、太溪(肝、肾经原穴)及合谷(手阳明经原穴)、足三里(足阳明经合穴),以滋补肝肾、调理气机,以利精微物质敷布而上达空窍,使清阳之气上注于目,而神光得养,视力可复。

因知原穴为主要配穴,而原穴《难经》称为“气之所留止”直接与五脏六腑沟通,可见其取穴之精当。

二、揆度深浅:靳老认为,视神经萎缩患者病气结聚深幽,常法难以导气于病处,但医籍经典均有眼部穴位不可深刺的禁忌。

以睛明穴为例,《针灸甲乙经》谓:“刺入六分”,《针灸大成》言:“刺一寸半”,而现代通用的腧穴学教材要求的针刺深度为0.3~0.5寸。

故靳老认为治疗视神经萎缩一病,要打破常规,根据现代解剖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睛明穴可深入2寸,承泣亦可直刺2寸,上明穴刺入可1.5寸,从而突破了前世医家所设樊囿,使临床运用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症取得明显进展。

三、准备进针:靳老认为,进针手法的关键是指力运用,故十分强调指力的运用技巧,并言《灵枢・九针十二原》:“持针之道,坚者为宝”的说法乃画龙点睛之笔,可谓一语中的。

具体说来,就是要求持针时,手指要如古人持笔,灵活而有力,即手指握牢针柄,才能使针坚而有力,达到“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的要求。

而且,临床治疗时务必要大胆心细,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言之“手动若务”,“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即只有精神集中了,才能有预期的治疗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分析

[ 2 】 李春, 温忠.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2 8 例[ J ] . 吉林中医
药, 2 0 0 4 , 2 4 ( 4 ) : 3 0 .
[ 3 】 周 涛, 荣文平, 陈柏 楠 , 等. 益气 活 血法 治疗 闭塞性 动 脉硬 化 症6 0 例 临床研 究 [ J ] . 中医杂 志, 2 0 0 2 , 4 3 ( 1 2 ) : 9 0 9 . 【 4 】 黄 晓钟 , 安峥, 张柏根 , 等. 前 列地 尔 脂微 球 载体 制 剂治 疗4 7 例 周 围血管 性疾 病 【 J 】 冲 日友 好 医院学 报, 1 9 9 9 , 1 3 ( 2 ) : 9 3 - 9 6 .
参、毛冬青)。③外用换药:对有溃疡和坏疽患者视病情酌情选用
祛 腐膏 、黄 连膏 、生肌 玉红膏 、生 肌散 换药 。 ④其 他治疗 :静点前 列 腺索E l O g 、1 次/ d 。肠溶 阿司 匹林1 0 0 ag r / 次 口服 ,1 次/ d 。有 高
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合并症者对症治疗 ,有感染者选用有效抗
6 5 例中,临床痊愈3 2 例 ( 4 9 . 2 %),显效1 8 例 ( 2 7 . 6 9 %),有效
1 2 例 ( 1 8 . 4 6 %),无效 和恶化3 例 ( 4 . 6 1 %)症状 改善情况 见表 1 ,治 疗前 后血液流变学变化见表2 。
3讨 论
管、增加血容量来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同时,前列腺素E 。( P GE 。 )
木 瓜 、丹参 、艾 叶 、赤 芍 、桂枝 、丝 瓜络 ) ,脉络瘀 热和 脉络 热毒 证 用外洗 3 号方 ( 金银 花 、公英 、地 丁 、大 青 叶 、大黄 、黄 柏 、苦
Ap r i l 2 0 1 3 , Vo 1 . 1 1 , No . 1 1

张怀安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

张怀安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

症 状 :视 物 昏蒙 ,渐 至失 明 ,眼底 见视 盘色 白 ,或 有 脾 ,配 夜交 藤令 心气 安 宁 ;牡 丹 皮 清 肝 经郁 热 ,决 明子
病 理性 凹陷如 杯 ,兼 情 志抑郁 ,胁 肋胀 痛 ,食 少太 息 ,口 清 肝 明 目;桑椹 、女 贞 子 、桑 寄 生补 益 肝 肾 ,滋 养 肾 精 。 苦 ,舌红 ,脉 弦或 弦细 。治法 :疏肝 解郁 ,健 脾 明 目。方 诸 药合 用 ,补 而 不滞 ,滋腻 而不 生湿 。
治疗 ,未 能控 制病情 ,视 力 从 0.6下 降 至 0.3。患 者 情 作 头脑 部 CT 未 发 现 异 常 。诊 断 为 视 神 经 萎 缩 (双
志抑 郁 ,月经 不调 ,胁肋 胀痛 ,食少 太息 ,口苦 。检 查 与 眼 ),予 维生 素 B 、维 生 素 B 肌 注 ;口服 :肌 苷 片 、三
子 10g,桑 寄生 10g,夜 交藤 15g,黄柏 10g,栀子 10g,甘 草 5g。水 煎服 ,每 日 1剂 。并 配合 针 灸 治疗 。原 方 先 后 去 黄柏 、栀 子 ,加 菊 花 、熟 地 黄 、女 贞子 、川 芎 、丹 参 、 青皮 、石 菖蒲 等 ,共 服 药 90剂 ,针 灸 45次 ,于 1985年 11月 25日检查 ,患 者 全 身 无 不 适 ,精 神 愉 快 ,视 力 右 眼 0.8,左 眼 1.0,但 双视 盘颜 色仍 苍 白。恢 复学业 ,改 服舒 肝 明 目丸 ,并 嘱其 定期 复查 。
关 键 词 视神 经 萎 缩/中 医药 疗 法 ;@ 张 怀 安
(双 眼 )。 中医辨证 为肝 郁 气 滞证 。治 以疏 肝解 郁 ,健
脾 明 目,方用舒 肝 明 目汤 加 减 :柴 胡 10g,当归 10g,白 张怀安 主任 医师 为湖 南望城 县 人 ,早 期从 事 眼科 、 芍 10g,茯苓 20g,白术 10g,牡丹 皮 10g,桑椹 20g,决 明

胞磷胆碱联合血栓通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效果观察

胞磷胆碱联合血栓通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效果观察

胞磷胆碱联合血栓通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效果观察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特征为眼压升高和视野缺损。

虽然青光眼主要是一种眼压性疾病,但其并发症之一是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神经细胞受损或死亡,从而引起视神经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近年来,胞磷胆碱和血栓通联合治疗被用于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对胞磷胆碱联合血栓通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总结。

胞磷胆碱(CPC)是一种抗胆碱酯酶药物,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减少胆碱的降解,从而增加胆碱的浓度。

胞磷胆碱具有增强神经元膜稳定性、促进神经元生长和再生的作用,可以改善神经细胞的功能,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

血栓通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为丹参苷酮、葡萄糖酸锌等,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强血液流动性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由于视神经萎缩与血液供应不足有关,因此联合应用胞磷胆碱和血栓通,可以改善视神经的血液供应和神经细胞的营养供应,从而保护视神经细胞、减轻视神经萎缩的程度。

观察对象为青光眼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胞磷胆碱联合血栓通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观察组共有50例,对照组共有50例。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5-70岁,男性25例,女性25例。

诊断为青光眼视神经萎缩,且具有不同程度的视野缺损。

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和性别分布与观察组相似。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进行了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眼压测量、视野检查、视神经萎缩程度评估等。

治疗期间,观察组接受胞磷胆碱和血栓通的口服治疗,每天3次,每次2片,疗程为3个月。

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药物治疗,包括降眼压药物和调节血液循环的药物。

治疗结束后,重新进行眼科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改善程度。

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视野检查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视野缺损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视神经萎缩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其特征是视神经纤维的退行性病变和死亡,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失明。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限,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而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治疗视神经萎缩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

本文旨在对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进行探讨,以期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视神经萎缩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视神经萎缩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性、外伤性、缺血性、中毒性、炎症性等。

例如,遗传性视神经萎缩通常由基因突变引起;外伤性视神经萎缩多由头部外伤、眼部直接损伤等导致;缺血性视神经萎缩常见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视网膜血管阻塞;中毒性视神经萎缩可由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乙胺丁醇、氯喹等)或接触有毒物质所致;炎症性视神经萎缩则与视神经的炎症反应有关。

从发病机制来看,视神经萎缩主要是由于视神经细胞的损伤和凋亡,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和纤维化。

这些病理变化导致视神经的传导功能障碍,进而影响视力。

此外,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因素也在视神经萎缩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视神经萎缩属于“青盲”范畴。

其发病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肝郁气滞、脉络瘀阻等有关。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理论基础主要基于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

经络学说认为,眼与经络密切相关。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眼部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功能。

例如,针刺睛明、攒竹、丝竹空等眼部周围的穴位,可以直接刺激眼部的经络,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脏腑学说认为,肝开窍于目,肾主藏精,精血上注于目而能视。

因此,通过针刺调理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可以充养精血,上荣于目,从而改善视力。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活血化瘀,消除脉络瘀阻,为视神经的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三、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穴位选择在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实践中,穴位的选择至关重要。

“调神通络明目”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30例

“调神通络明目”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30例
《 问. 素 风论 》 : 风 之 伤人 也 , 日 “ 或为 寒 热 。 为 热 中… …或 为偏 或 枯 ” “ 中五 脏 六 腑 之 俞 , 为 脏 腑 之 风 , 人 其 门户 所 中 . ,风 亦 各 则 为偏 风 。 ” 明 了风 邪侵 入 俞 穴 , 中于 脏 腑 经络 , 引起 半 身 说 偏 则
2 治 疗 方 法
05 1寸 ; .~ 肝俞 、 肾俞 , 斜刺 05 1寸 。 以上诸 穴 行 捻 .~
取穴 : 明, 后 , 睛 球 承泣 . 阳 , 太 百会 , 风池 , 府 , 转 补 法 。每 日 1 , 风 次 连续 6次 , 中间休 息 1 . d 4周为 1 太 溪 , 阴交 , 三 肾俞 、 俞 。除 眼 周穴 位外 , 肝 留针 2 ~ 疗 程 2个疗 程后 进行 疗效 评定 0 3 ri。操作 : 后 . 眶下缘 从 外下 向 内上 . 0 n a 球 眼 向视 神 3 疗 效 观 察 经 孔 方 向缓 缓直 刺 1寸 . 提插 . 捻 转 , 不 稍 以整 个 眼 31 疗效 标 准 参 照 1 9 . 9 7年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卫 生
复理 论 与 实践 , 0 4 1 ( 2 :4 2 0 ,0 1 )7 7

f1 全 国 第 四 次 脑 血 管 疾 病 会 议 . 卒 中患 3 脑 者 临 床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程 度 评 分 标 准 (9 5 . 1 9 ) 中华 神 经科 杂 志 , 9 6 2 ( ) 19 ,9 6 :
看 出 ,内经 》 中 风乃 由正 气 先 虚 , 《 论 外来 风邪 人 于 肌 腠 。 入 经 侵
脉, 以致 营卫 气 血 运 行 受 阻 , 而 内犯 脏 腑 , 气 血 运 行 失 常 . 进 使 气机 逆 乱 。 皮部 与 经 络 、 腑 联 系 密切 . 其 是 脊柱 正 中 的督 而 脏 尤 脉 和 其侧 旁 的膀 胱 经 。督 脉 为 阳 脉 之 纲 . 气 与任 、 其 冲两 脉 相

视神经萎缩中医治愈的案例

视神经萎缩中医治愈的案例

视神经萎缩中医治愈的案例视神经萎缩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等症状。

传统的中医治疗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位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中医治愈案例。

患者小李,女,45岁,因视力下降、眼球运动不灵活等症状前来就诊。

经过详细的中医诊断,发现小李患有视神经萎缩,中医认为是肝肾不足、气血不足所致。

针对小李的病情,中医师制定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案。

首先,中医师采用了针灸疗法。

通过在小李的穴位上施加适当的针刺,调节其肝肾功能,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改善视神经的供血情况。

针灸疗法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灶,还可以调节整个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其次,中医师还采用了中药疗法。

根据小李的病情特点,中医师为其调配了一剂具有滋肾益气、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

小李每天按时服用中药,不仅可以改善其肝肾功能,还可以促进视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除了针灸和中药疗法,中医师还为小李制定了一套针对性的调理方案。

这包括了饮食调理、起居调节、情志调摄等方面。

通过调整小李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中医师帮助其调整了身体的阴阳平衡,为疾病的康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经过数月的中医治疗,小李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她的视力逐渐恢复,眼球运动也变得更加灵活。

经过一系列的康复评估,小李的视神经萎缩症状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中医治疗在视神经萎缩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注重整体调理,强调阴阳平衡,能够从根本上调节患者的身体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因此,对于视神经萎缩患者来说,中医治疗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方式。

总之,通过这个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中医治疗在视神经萎缩方面的独特优势,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思路。

希望通过更多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中医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机制,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康复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视神经萎缩的最好方法有哪些
治视神经萎缩的最好方法有哪些一直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因为对于视神经萎缩的发病让很多人为之变色,对于视神经萎缩很多人也称为“青盲”,目前来说治疗的方法是非常之多的,但是中医治疗是目前被人们确认为最好的治疗方法。

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眼科专家介绍说视神经萎缩多见于视神经乳头炎和球后视神经炎的晚期,颅内及眶内占位性病变,颈内动脉硬化,颅骨发育异常及眼压升高,视神经的钝挫伤、穿刺伤、颅底骨折、视神经鞘膜内出血,奎宁、铅、酒精等外来毒素。

视神经萎缩究竟该如何治疗?
由眼科专家、教授,经过几十年的潜心钻研,刻苦研究,不断探索,反复实践,通过对比中西医治疗方法,分析眼病病因病理,辨证施治,首创眼病特效疗法—“视清光明疗法”,在治疗视神经萎缩上有显著的效果。

它以人体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凭借“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

全面调节脏腑气血功能,疏通经络,改善眼底缺血状态,扶助正气,提高新陈代谢能力,补益气血,修复激活视神经。

快速去除体内症候,以达到除表固本的功效。

中医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辩证过程:
1、肝肾亏虚型:外观端好,视力渐减,甚至失明。

眼底见视神经乳头色淡或苍白或蜡黄。

全身症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脉细。

[治法] 补益肝肾,通窍明日。

2、心营亏虚型:眼症同前,面白无华,头晕心悸,失眠健忘,舌淡脉细。

[治法] 养心宁神,开窍明目。

3、肝气郁结型:视物不清,目系淡白。

兼见情志不舒,头晕目胀,口苦胁痛,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法] 疏肝泄热,通络明目。

专家温馨提示:视神经萎缩患者在日常饮食上需要注意:
1、肉食类主要用于杂性眼底病,或者热性眼底病的恢复期辅助治疗。

牛肉和羊肉具有益气养血明目的功效,肝、鸡肉、鸭肉补肾益精血,猪肉、鸡蛋和鸭蛋滋肝肾养阴液,鱼类则具有补肾益气、滋阴养目的作用。

但这类食物应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

2、植物类多用于热性眼底病的辅助治疗,比如冬瓜、丝瓜、苦瓜、苋菜、芹菜、绿豆、赤小豆、海带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通络作用,而黄米、
高粱米、玉米、小米、黄豆、黑芝麻、木耳可益气养血明目。

这些食物虽然主要用于热性眼底病的辅助治疗,但杂性眼底病气血不足者也可以食用。

3、水果除了提供常见的维生素外,有些水果还非常适用于热性眼底病,如梨、苹果、桔子、菠萝、桃、杏、西瓜等。

对于杂性眼底病来说,最好多吃栗子、胡桃仁、莲子心、龙眼、红枣中医是怎样看先天性视神经萎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