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萎缩怎么治疗

合集下载

治疗视神经的最新方法

治疗视神经的最新方法

治疗视神经的最新方法视神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神经之一,它负责将眼睛接收到的光信号传输到大脑中进行处理,从而使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世界。

然而,视神经疾病却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因此,治疗视神经疾病的方法备受关注,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努力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视神经疾病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其中,最新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可以修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

研究表明,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视神经疾病,例如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等。

通过将干细胞移植到受损的视神经部位,可以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改善患者的视力。

除了干细胞治疗,光学矫正手术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视神经疾病的方法。

通过激光技术对眼部进行微创手术,可以有效地改善视神经疾病患者的视力问题。

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视神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提高,针对性治疗视神经疾病的药物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针对视神经炎的药物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视力问题。

总的来说,治疗视神经疾病的最新方法涵盖了干细胞治疗、光学矫正手术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

这些方法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为视神经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治疗视神经疾病的最新方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谨慎选择,遵医嘱进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能够有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为视神经疾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靳瑞教授运用传统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总结

靳瑞教授运用传统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总结

靳瑞教授运用传统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总结510407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系于海波 眼三针疗法是靳瑞教授发明的治疗视神经萎缩症的方法,总结如下。

一、定位取穴:采取局部与远道取穴相配合的方法。

靳老认为,视神经萎缩症,类似古医籍中记载的青盲、视瞻昏渺,原因“乃玄府幽深之源郁遏,不得发此灵明耳”(《审视瑶函》)。

故取眼三针k睛明、承泣、上明(眶上缘中点)为主穴,在眼周局部多针,以通目窍。

又依“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脏生成论》)的病理生理机转,根据肝肾同源、阳明多气多血的经典理论,远道配穴太冲、太溪(肝、肾经原穴)及合谷(手阳明经原穴)、足三里(足阳明经合穴),以滋补肝肾、调理气机,以利精微物质敷布而上达空窍,使清阳之气上注于目,而神光得养,视力可复。

因知原穴为主要配穴,而原穴《难经》称为“气之所留止”直接与五脏六腑沟通,可见其取穴之精当。

二、揆度深浅:靳老认为,视神经萎缩患者病气结聚深幽,常法难以导气于病处,但医籍经典均有眼部穴位不可深刺的禁忌。

以睛明穴为例,《针灸甲乙经》谓:“刺入六分”,《针灸大成》言:“刺一寸半”,而现代通用的腧穴学教材要求的针刺深度为0.3~0.5寸。

故靳老认为治疗视神经萎缩一病,要打破常规,根据现代解剖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睛明穴可深入2寸,承泣亦可直刺2寸,上明穴刺入可1.5寸,从而突破了前世医家所设樊囿,使临床运用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症取得明显进展。

三、准备进针:靳老认为,进针手法的关键是指力运用,故十分强调指力的运用技巧,并言《灵枢・九针十二原》:“持针之道,坚者为宝”的说法乃画龙点睛之笔,可谓一语中的。

具体说来,就是要求持针时,手指要如古人持笔,灵活而有力,即手指握牢针柄,才能使针坚而有力,达到“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的要求。

而且,临床治疗时务必要大胆心细,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言之“手动若务”,“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即只有精神集中了,才能有预期的治疗效果。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

·论著·4中国处方药 第15卷 第2期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纤维变性、坏死,而导致视神经传导功能丧失的一种疾病,常见原因有炎症、退变、缺血、压迫、外伤、中毒及遗传性疾病等[1],是眼科的疑难疾病之一,病情后期可导致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我科自2010年开始在常规治疗视神经萎缩患者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肌肉注射,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2016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视神经萎缩患者共30例(共45眼),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33~82岁,平均53岁。

其中青光眼患者22眼,高度近视眼底改变患者10眼,颅内占位病变术后患者3眼,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患者2眼,眼部外伤患者8眼。

患者视力情况如下:4眼为光感,6眼为手动,5眼为数指眼前,6眼为0.01~0.1,16眼为0.1~0.4,5眼为0.4~0.6,3眼为0.6~1.0。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视野、视神经纤维分析、电生理检查、眼部B 超、眼眶和视神经管CT检查等,均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电生理表现为P100潜伏期延长和振幅减低表现。

所有入选本研究患者符合视神经萎缩诊断标准:不存在试验药物禁忌证,患者依从性好,连续治疗3周,按要求进行各项检查,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如下:①有影响药物吸收的疾病;②患有全身重要脏器严重疾病;③合并感染、肿瘤、精神疾患等;④在哺乳期或孕期的女性。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16例,共23眼;对照组患者14例,共22眼。

两组对象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于观察组患者,使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舒泰神(北京)药物有限公司生产,每瓶30 μg,生物活性≥15 000 AU)30 μg im qd,联合维生素B1100 mg im qd、维生素B12 0.5 mg im qd,并给予血栓通500 mg静脉输液每天1次以改善眼部微循环治疗。

胞磷胆碱联合血栓通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效果观察

胞磷胆碱联合血栓通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效果观察

胞磷胆碱联合血栓通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效果观察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特征为眼压升高和视野缺损。

虽然青光眼主要是一种眼压性疾病,但其并发症之一是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神经细胞受损或死亡,从而引起视神经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近年来,胞磷胆碱和血栓通联合治疗被用于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对胞磷胆碱联合血栓通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总结。

胞磷胆碱(CPC)是一种抗胆碱酯酶药物,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减少胆碱的降解,从而增加胆碱的浓度。

胞磷胆碱具有增强神经元膜稳定性、促进神经元生长和再生的作用,可以改善神经细胞的功能,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

血栓通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为丹参苷酮、葡萄糖酸锌等,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强血液流动性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由于视神经萎缩与血液供应不足有关,因此联合应用胞磷胆碱和血栓通,可以改善视神经的血液供应和神经细胞的营养供应,从而保护视神经细胞、减轻视神经萎缩的程度。

观察对象为青光眼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胞磷胆碱联合血栓通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观察组共有50例,对照组共有50例。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5-70岁,男性25例,女性25例。

诊断为青光眼视神经萎缩,且具有不同程度的视野缺损。

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和性别分布与观察组相似。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进行了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眼压测量、视野检查、视神经萎缩程度评估等。

治疗期间,观察组接受胞磷胆碱和血栓通的口服治疗,每天3次,每次2片,疗程为3个月。

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药物治疗,包括降眼压药物和调节血液循环的药物。

治疗结束后,重新进行眼科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改善程度。

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视野检查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视野缺损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视神经萎缩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其特征是视神经纤维的退行性病变和死亡,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失明。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限,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而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治疗视神经萎缩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

本文旨在对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进行探讨,以期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视神经萎缩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视神经萎缩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性、外伤性、缺血性、中毒性、炎症性等。

例如,遗传性视神经萎缩通常由基因突变引起;外伤性视神经萎缩多由头部外伤、眼部直接损伤等导致;缺血性视神经萎缩常见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视网膜血管阻塞;中毒性视神经萎缩可由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乙胺丁醇、氯喹等)或接触有毒物质所致;炎症性视神经萎缩则与视神经的炎症反应有关。

从发病机制来看,视神经萎缩主要是由于视神经细胞的损伤和凋亡,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和纤维化。

这些病理变化导致视神经的传导功能障碍,进而影响视力。

此外,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因素也在视神经萎缩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视神经萎缩属于“青盲”范畴。

其发病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肝郁气滞、脉络瘀阻等有关。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理论基础主要基于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

经络学说认为,眼与经络密切相关。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眼部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功能。

例如,针刺睛明、攒竹、丝竹空等眼部周围的穴位,可以直接刺激眼部的经络,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脏腑学说认为,肝开窍于目,肾主藏精,精血上注于目而能视。

因此,通过针刺调理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可以充养精血,上荣于目,从而改善视力。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活血化瘀,消除脉络瘀阻,为视神经的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三、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穴位选择在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实践中,穴位的选择至关重要。

体外反搏治疗视神经萎缩

体外反搏治疗视神经萎缩

体外反搏治疗视神经萎缩
李目英;刘梅;赵博军;刘真
【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
【年(卷),期】1997(007)004
【摘要】视神经萎缩为眼科一难治疾病,现国内外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近3年来对我院视神经萎缩患者23例27眼行体外反搏治疗,多数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页数】1页(P251)
【作者】李目英;刘梅;赵博军;刘真
【作者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2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4.63
【相关文献】
1.体外反搏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与分析 [J], 李目英;李春敏
2.体外反搏治疗视神经萎缩的初步报告 [J], 吴雪虹;陶雁亭;杨培良;金萍茜;罗其中
3.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体外反搏治疗视神经萎缩 [J], 牟肇Bi;姜思青
4.丹参液静脉滴注联合体外反搏治疗视神经萎缩 [J], 夏顺寅
5.体外反搏治疗视神经萎缩 [J], 陈建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调神通络明目”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30例

“调神通络明目”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30例
《 问. 素 风论 》 : 风 之 伤人 也 , 日 “ 或为 寒 热 。 为 热 中… …或 为偏 或 枯 ” “ 中五 脏 六 腑 之 俞 , 为 脏 腑 之 风 , 人 其 门户 所 中 . ,风 亦 各 则 为偏 风 。 ” 明 了风 邪侵 入 俞 穴 , 中于 脏 腑 经络 , 引起 半 身 说 偏 则
2 治 疗 方 法
05 1寸 ; .~ 肝俞 、 肾俞 , 斜刺 05 1寸 。 以上诸 穴 行 捻 .~
取穴 : 明, 后 , 睛 球 承泣 . 阳 , 太 百会 , 风池 , 府 , 转 补 法 。每 日 1 , 风 次 连续 6次 , 中间休 息 1 . d 4周为 1 太 溪 , 阴交 , 三 肾俞 、 俞 。除 眼 周穴 位外 , 肝 留针 2 ~ 疗 程 2个疗 程后 进行 疗效 评定 0 3 ri。操作 : 后 . 眶下缘 从 外下 向 内上 . 0 n a 球 眼 向视 神 3 疗 效 观 察 经 孔 方 向缓 缓直 刺 1寸 . 提插 . 捻 转 , 不 稍 以整 个 眼 31 疗效 标 准 参 照 1 9 . 9 7年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卫 生
复理 论 与 实践 , 0 4 1 ( 2 :4 2 0 ,0 1 )7 7

f1 全 国 第 四 次 脑 血 管 疾 病 会 议 . 卒 中患 3 脑 者 临 床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程 度 评 分 标 准 (9 5 . 1 9 ) 中华 神 经科 杂 志 , 9 6 2 ( ) 19 ,9 6 :
看 出 ,内经 》 中 风乃 由正 气 先 虚 , 《 论 外来 风邪 人 于 肌 腠 。 入 经 侵
脉, 以致 营卫 气 血 运 行 受 阻 , 而 内犯 脏 腑 , 气 血 运 行 失 常 . 进 使 气机 逆 乱 。 皮部 与 经 络 、 腑 联 系 密切 . 其 是 脊柱 正 中 的督 而 脏 尤 脉 和 其侧 旁 的膀 胱 经 。督 脉 为 阳 脉 之 纲 . 气 与任 、 其 冲两 脉 相

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

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针灸疗法,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常用的针刺穴位有睛明、球后、风池、养老、肾俞、肝俞、臂臑、足三里、足光明、三阴交等,远近配合,每次选用3—4个穴位,中等刺激,每天1次,留针30分钟,15次为1疗程。针灸疗法还包括梅花针、耳针、头针、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众多内容。梅花针可扣打背脊两侧的膀胱经及头颈部位的相关穴位,每天1次,15次为1疗程;耳穴可选用眼、目1、目2 、肝、肾、皮质下、交感等针刺或贴药,针刺每天1次,15次为1疗程,耳穴贴药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头针取枕区,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疗程;穴位埋线取肝俞、肾俞、臂臑、光明等穴,埋入羊肠线,2—3周1次,3次为1疗程;穴位注射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等作球后注射,肝俞、肾俞、臂臑、光明等穴均可选用,每次取双穴,轮流进行,15次为1疗程。
视神经萎缩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而是指任何疾病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其轴突发生病变,致使视神经全部变细的一种形成学改变,为病理学通用的名词,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病损的最终结果。表现为视神经纤维的变性和消失,传导功能障碍,出现视野变化,视力减退并丧失。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针灸主要治疗原发性和炎症引起的继发性视神经萎缩。除上述症状外,眼底检查尚可见视乳头颜色为淡黄或苍白色,境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血管变细等。视神经萎缩的病因,包括外感六淫、七情郁结、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热病久病、头目外伤及先天禀赋不足等。
该病多见于视神经乳头炎和球后视神经炎的晚期,颅内及眶内占位性病变,颈内动脉硬化,颅骨发育异常及眼压升高,视神经的钝挫伤、穿刺伤,颅底骨折,视神经鞘膜内出血,奎宁、铅、酒精等影响以及糖尿病、妊娠、贫血或维生素缺乏等引起。局部营养障碍如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动脉硬化、缺血性视乳头病变、青光眼以及急性失血等,遗传性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遗传性家族性视神经萎缩等亦可发生视神经萎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神经萎缩怎么治疗
*导读:视神经萎缩怎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是很多患者都会担心的。

因为我们知道视神经萎缩是眼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如果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会引起其他严重的情况,所以,视神经萎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视神经萎缩究竟能不能治好呢,眼科专家和您一起了解。

……
视神经萎缩怎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是很多患者都会担心的。

因为我们知道视神经萎缩是眼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如果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会引起其他严重的情况,所以,视神经萎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视神经萎缩究竟能不能治好呢,眼科专家和您一起了解。

眼科专家介绍说,治视神经萎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普通康复疗法
由于视神经萎缩病程长,疗效慢,治疗宜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

患者应保持乐观情绪,忌躁怒,戒烟酒,静养息,积极治疗原发病。

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二、病因治疗
如果因颅内肿瘤压迫者,可采取手术去除肿瘤,炎症继发本病者可配合抗生素、皮质激素治疗,青光眼高眼压继发者,必须有效控制眼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所致者,宜尽快疏通网膜血
液循环。

三、针刺穴位疗法
可选睛明、球后、上明、太阳、风池、养老、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足光明、三阴交等,每次局部取1-2穴,远端配1-2穴。

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四、中医疗法
是目前治疗视神经萎缩最佳的方法。

它是以人体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果。

再凭借“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

全面调节脏腑气血功能,疏通经络,改善眼底缺血状态,扶助正气,提高新陈代谢能力,补益气血,修复激活视神经。

快速去除体内症候,以达到除表固本的功效。

眼底神经萎缩究竟能不能治好,相信您都已经有了了解。

接受治疗之外,视神经萎缩患者还应该注意日常护理,这样能够很好的加速病情好转:
一、每天在太阳未出来之前(不强求这点)早起后到室外,然后面向西方,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舌头自然的挨着上牙床,凝神静气站好,这是开始这个运动护理视神经萎缩的预备姿势。

二、双目轻闭,先呼气一口,后吸气,然后再呼再吸,总共两口之后要屏住呼吸,然后按照先左上、左下、右下、右上的顺序向左侧旋转眼睛,向左侧旋转眼睛7圈之后就可以稍停。

然后
按照同样的方法再向右旋转眼睛7圈。

三、猛然睁大眼睛,看着远方,尤其站在高处看着远处的树木最好,如果视力已经看不到远方的树木,就要尽量的想象远方有树木,睁眼的同时要轻轻将气呼出,呼出第一口气要轻轻抬起脚跟,同时两臂向正前方轻轻抬起,注意手掌伸直,手指并拢,拇指微微弯曲。

然后再吸气、呼气、吸气。

呼吸要保持均匀。

四、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如此共做7次或5次。

视神经萎缩的日常护理办法,视神经萎缩患者的这些护理办法您可以参考使用,如果你还有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在线咨询眼科医院的专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