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更新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重要决策,它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对未来效益的预测。

设备更新通常意味着企业正在寻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保持竞争力。

在进行设备更新之前,企业需要进行经济分析,以确保这项投资能够为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首先,设备更新需要考虑的成本包括设备购买及安装费用、员工培训费用、运营和维护费用等。

这些成本需要与更新后预期的效益做出权衡,以确定实际投资的回报周期。

此外,还需要考虑设备更新前后的生产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改善、能源消耗降低等因素,以评估更新对企业整体效益的影响。

其次,经济分析还需要考虑市场环境和竞争状况。

如果竞争对手已经进行了设备更新,企业没有更新可能会导致市场地位下降,甚至失去市场份额。

因此,设备更新可能是维持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技术更新迅速的行业。

最后,设备更新也需要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法规的影响。

有时,政府可能会出台鼓励企业更新设备的政策,或者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可能可以获得一定的税收优惠或补贴,进一步降低了设备更新的经济成本。

综上所述,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平衡、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

只有通过充分的分析和预测,企业才能做出正确的设备更新决策,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工程经济学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工程经济学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时间(年) T*
经济寿命
2024/7/22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29
最小年费用法*(续1)
使用期
原值
不考虑资金的时间的价情值况下,计算公式为
年使用费
T
Cpt K0 LT
余值
年费用
CT t1
T
,T 1,2,n
考 虑 资 金 的 时情 间况 价下 值, 的计 算 公 式 为
ACT
K0
LTP/F,i,T
34000
15000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49000
7000
32
使用年数T
1
2
3
4
5
6
7
年运行费Cp
2000
2500 3500 4500 5500 7000 9000
设备余值LT
10000 6000 4500 3500 2500 1500 1000
解: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I=10%)根据公式计算如下表:
时间(年)
经济寿命
2024/7/22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18
三、设备的寿命(续3)
4.折旧寿命
折旧寿命是指设备开始使用到其投资通过 折旧的方式全部回收所延续的时间。一般设备 的折旧寿命现行财务制度中规定了一个最高限 和最低限。
2024/7/22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19
第二节 设备大修理的经济分析
设备修理: 1)事前维修 计划维修:小修、中修、大修
25
一、设备的原型更新
由于受到综合磨损,设备的年平均费用越来越 高,达到一定程度后,用新的原型设备更换在 经济上更合算。一般通过分析设备的经济寿命 来进行更新决策。
➢低劣化数值法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引言设备更新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的重要决策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快速变化,设备更新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然而,设备更新也是一个涉及到巨大经济投入的决策,因此需要进行经济分析来评估其潜在的收益和风险。

本文将深入探讨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及其重要性,以及分析设备更新对企业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决策要点和建议。

1. 设备更新的定义和目标设备更新是指将旧的设备替换为新的设备的过程。

设备更新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并保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设备更新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 新设备的购买成本 - 旧设备的报废和拆除成本 - 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成本 - 新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成本2.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为了评估设备更新的经济效益,可以采用以下经济分析方法:2.1 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投资回收期是指从设备更新的投资开始到收回投资的时间。

计算投资回收期的公式如下:投资回收期 = 设备更新总投资 / 年净现金流入投资回收期的较短表示设备更新的投资回报较快。

2.2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净现值是指将未来现金流通过贴现的方法,计算出现值总额与初始投资之间的差异。

计算净现值的公式如下:净现值= ∑(每年现金流入 - 每年现金流出) / (1 + 折现率)^年数 - 设备更新总投资净现值为正表示设备更新项目具有净现值收益。

2.3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内部收益率是指使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

计算内部收益率的公式为:内部收益率 = 折现率使得净现值 = 0较高的内部收益率表示设备更新的投资回报较好。

3. 设备更新的重要性和影响设备更新对企业的经济和竞争力具有显著影响:3.1 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新设备通常具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和效益。

同时,新设备还能够改进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错误率,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工程经济学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工程经济学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租赁的经济性分析
1 2 3
租金构成及支付方式
租金是承租人使用设备的费用,包括设备购置成 本、利息、手续费等。租金支付方式有一次性支 付、分期支付等。
租赁期限及续租条件
租赁期限是设备租赁的重要条款,长短直接影响 租金总额和承租人的经济负担。续租条件通常在 租赁合同中约定。
租赁设备的折旧与维修
租赁设备的折旧与维修费用通常由出租人承担, 承租人只需关注设备使用状况和维护要求。
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使用年限下的年平均费 用来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 值。
动态模式
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通过计算不同使用年限下的等额年费用 来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这种方法更为精确,但计算相对复杂。
03
综合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的优点,综合考虑设备的
经济合理性分析
需要对设备技术改造的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包括投资回 报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经济指标的计算和评估。
社会效益分析
除了经济效益外,还需要考虑设备技术改造的社会效益, 包括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等。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设备更新经济分析的重要性
工程经济学设备更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经济分析可 以评估设备更新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新设备往往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
品质量。
适应市场需求
03
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企业需要更新设备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设备更新的意义
01
02
03
提升企业竞争力
新设备能够提高企业的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 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技术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技术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技术设备更新是指对已经使用一段时间的设备进行升级或更换,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维修成本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设备更新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运用一些经济分析技术来评估设备更新的可行性和经济效果。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设备更新经济分析技术:1.投资评估技术:投资评估是设备更新经济分析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评估设备更新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直接投资包括设备购置成本、安装费用和培训费用等;间接投资包括生产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改进和降低维修成本等。

投资评估技术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用以评估设备更新对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影响。

2.成本效益分析技术:成本效益分析旨在从整体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评估设备更新,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包括设备购置费用和增加运营成本等;间接费用包括产品质量改善所带来的销售增加、维修费用减少以及员工生产效率提高等。

通过对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比较,可以评估设备更新是否具有经济效益。

3.效率评估技术:效率评估是评估设备更新对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常用的评估指标有生产能力增加、比产值率提高、能源消耗减少和排放减少等。

通过对设备更新前后的效率进行比较,可以评估设备更新对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影响。

4.敏感性分析技术:敏感性分析是为了评估设备更新方案的风险性,通过改变关键参数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

敏感性分析可以探索设备更新方案对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帮助企业在制定决策时考虑不同情况下的经济效果。

5.技术评估技术:技术评估是为了评估设备更新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技术收益。

技术评估包括设备更新后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改善能否符合企业的需求,并以此评估设备更新的技术收益。

综上所述,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技术是为了评估设备更新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投资评估技术、成本效益分析技术、效率评估技术、敏感性分析技术和技术评估技术等技术在设备更新经济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1. 引言设备更新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压力,企业需要定期更新旧设备以保持竞争力和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设备更新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因此企业需要进行经济分析来评估设备更新的可行性和预期收益。

本文将对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并探讨一些相关的经济指标和决策因素,以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设备更新决策。

2. 经济分析方法2.1 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投资回收期是指企业从设备更新投资开始到累计净现金流量等于初始投资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较短的投资回收期被认为是较好的选择,因为这意味着企业能够更快地收回投资成本并开始获得利润。

然而,投资回收期并未考虑时间价值,可能会忽略了长期收益的影响。

2.2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净现值是通过将设备更新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到当前值,减去初始投资得出的结果。

正值的净现值表示设备更新项目具有盈利能力,而负值则表示亏损。

计算净现值时,需要考虑预测的现金流量、折现率、设备维护及运营成本等因素。

2.3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内部收益率是指使得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

该指标可以看作是设备更新项目的年均收益率,是衡量项目可行性的重要指标。

一般而言,内部收益率越高,意味着设备更新项目的收益越大。

2.4 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敏感性分析是通过改变某些关键变量的值来评估设备更新项目的风险和可行性。

常见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包括变动成本、销售量变动、折现率变动等。

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评估这些关键变量对项目利润和投资回收期的影响,有助于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决策。

3. 相关经济指标和决策因素3.1 生产效率设备更新通常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包括生产速度、产量和品质等方面。

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收益。

3.2 维护与运营成本设备更新还需要考虑维护与运营成本,包括设备维修、能源消耗和人力资源等成本。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摘要: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磨损为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必须对受磨损的设备进行补偿。

在设备磨损补偿方式中,设备更新是一种重要的完全补偿方式。

结合输送带制造企业,阐述了原型设备更新和新型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关键词: 设备磨损; 设备更新; 经济寿命; 经济分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企业效率的提高、顾客对产品日益增长的价值需求以及企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必然要求企业加强设备管理,对现有设备进行经济的维护与维修和必要的更新与改造。

对输送带企业而言,大部分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只重复“故障-维修”这一简单过程,直到有的设备不能使用时,才购置新设备;在日常维护时,企业时常为“维修的台次多、维修的速度快、维修的质量好”自诩,而没有分析设备修理的经济性和确定设备的最佳更新时间,忽视了“维修的费用省”这一重要方面;在设备更新时,没有对多方案进行经济分析与比较。

凡此种种,导致了设备过度修理和更新与改装方案不具有经济性而引发相关费用的增加。

鉴于此,输送带企业必须掌握设备更新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此指导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使之达到经济合理。

1 设备磨损设备磨损是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发生的实物形态的变化及技术性能的相对落后。

设备磨损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磨损,另一类是无形磨损( 亦称经济磨损) 。

其中:(1) 有形磨损是设备在外力或自然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有形磨损。

有形磨损的技术后果是降低或完全丧失了设备的使用价值。

有形磨损的经济后果是设备的原始价值部分贬值或全部丧失。

( 2) 无形磨损是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一是由于设备的制造企业改进了工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从而降低了该设备的市场销售价格,导致原有设备的原始价值贬值,但其技术性能没有改变,本身的使用价值也没有发生变化,不影响其继续使用; 二是由于市场上出现了结构更先进、技术更完善、效率更高、耗能更低的同类设备,致使原有设备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受到双重贬值,原有设备显得相对落后与陈旧。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技术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技术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技术设备更新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替换老旧设备,引进新的设备或技术。

设备更新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经济分析。

本文将从成本效益、投资回报率和现金流分析等方面介绍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技术。

一、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设备更新的基本经济分析技术之一,它主要通过比较新旧设备的运营成本来评估设备更新的经济效益。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本比较:1.设备购买成本:新设备的购买成本比较旧设备的残值和市场价值,确定是否需要更新设备。

2.运营成本:运营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能源成本、维护费用等。

比较新旧设备的运营成本可以计算出设备更新后能够实现的成本节约。

3.报废成本:旧设备在报废后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处理成本,包括拆卸、回收和处理费用等。

对新旧设备进行报废成本的比较可以评估更新设备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上述各项成本的比较,可以得出设备更新后的成本效益。

如果新设备的运营成本明显低于旧设备的运营成本,报废成本可以有效控制,那么设备更新就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投资回报率分析投资回报率是设备更新的另一个重要经济分析技术。

它可以通过对投资、收益和回收期的计算,评估设备更新的投资回报率。

1.投资额计算:投资额包括设备采购成本、安装费用、培训成本等。

将投资额与设备更新后的成本效益进行比较,可以评估是否值得进行设备更新。

2.收益计算:收益通常包括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等多方面因素。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新设备可以带来的收益,将其与投资额进行比较,可以评估投资回报率。

3.回收期计算:回收期是指从设备更新投资开始,到取得全部投资回报所需要的时间。

通过计算回收期,可以评估设备更新的投资回报周期。

通常情况下,投资回报率越高,说明设备更新的经济效益越好。

三、现金流分析现金流分析是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技术之一,用于评估设备更新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

现金流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初始现金流:设备更新时,首先要进行投资,导致企业现金流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摘要: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磨损为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必须对受磨损的设备进行补偿。

在设备磨损补偿方式中,设备更新是一种重要的完全补偿方式。

结合输送带制造企业,阐述了原型设备更新和新型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关键词: 设备磨损; 设备更新; 经济寿命; 经济分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企业效率的提高、顾客对产品日益增长的价值需求以及企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必然要求企业加强设备管理,对现有设备进行经济的维护与维修和必要的更新与改造。

对输送带企业而言,大部分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只重复“故障-维修”这一简单过程,直到有的设备不能使用时,才购置新设备;在日常维护时,企业时常为“维修的台次多、维修的速度快、维修的质量好”自诩,而没有分析设备修理的经济性和确定设备的最佳更新时间,忽视了“维修的费用省”这一重要方面;在设备更新时,没有对多方案进行经济分析与比较。

凡此种种,导致了设备过度修理和更新与改装方案不具有经济性而引发相关费用的增加。

鉴于此,输送带企业必须掌握设备更新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此指导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使之达到经济合理。

1 设备磨损设备磨损是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发生的实物形态的变化及技术性能的相对落后。

设备磨损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磨损,另一类是无形磨损( 亦称经济磨损) 。

其中:(1) 有形磨损是设备在外力或自然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有形磨损。

有形磨损的技术后果是降低或完全丧失了设备的使用价值。

有形磨损的经济后果是设备的原始价值部分贬值或全部丧失。

( 2) 无形磨损是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一是由于设备的制造企业改进了工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从而降低了该设备的市场销售价格,导致原有设备的原始价值贬值,但其技术性能没有改变,本身的使用价值也没有发生变化,不影响其继续使用; 二是由于市场上出现了结构更先进、技术更完善、效率更高、耗能更低的同类设备,致使原有设备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受到双重贬值,原有设备显得相对落后与陈旧。

2 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要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必须对磨损的设备进行补偿。

通常情况下,设备磨损的补偿形式可分为局部补偿和完全补偿,若设备有形磨损不严重可以通过修理进行局部补偿; 若设备受到严重的有形磨损,则要通过更新的方式进行完全补偿;若设备的无形磨损致使设备的使用价值降低,则可以通过设备现代化改装进行局部补偿或通过设备更新进行完全补偿。

3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设备更新是设备在受到有形磨损且此磨损不可消除和设备受到无形磨损使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受到双重贬值的情况下而进行的补偿方式,故是一种重要的完全补偿方式。

设备更新有两种形式: 一是用相同的设备去更换有形磨损设备,此更新不具备更新技术的性质,不能促进技术进步;二是用技术更先进的设备更换技术上不能继续使用或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旧设备。

设备更新的时机通常取决于设备的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 1) 技术寿命是指从设备开始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所持续的时间期限。

( 2) 经济寿命是指设备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的年数,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

设备年使用成本包括设备的折旧额和年运行费用( 操作费、维修费、材料费及能耗费等)。

因此,适时的更新设备可以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促进技术进步; 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1 设备原型更新的经济分析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市场上还没有出现较之先进的新型设备,随着设备的有形磨损,其大修理费用和其它运行费用不断增加,设备更新已成必然。

此时,从经济的角度看,选择原型设备更新是合理的。

对设备进行原型更新的经济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而实现的。

设备的经济寿命是设备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的年数。

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使用设备的年平均总费用计算公式为:AC=K0(A/P,i0,n)-V L(A/F,i0,n) + C1+[( P/F,i0,n) ]( A/P,i0,n)]式中: W j-第j年运行成本劣化值。

若运行成本劣化值是呈线性变化的,设每年的劣化值增量为λ,即:W j=(j -1)λ,则:AC = K0(A/P,i0,n)-V L(A/F,i0,n)+ C1+λ(A/G,i0,n)式中:(A/P,i0,n)-资金回收系数; (A/F,i0,n)-偿债基金系数;(A/G,i0,n)-等差序列年值系数;K0-设备原始价值;V L-设备处理时的残值;C1-运行成本的初始值,即第一年的运行成本;λ-每年劣化值的增量。

举例1:某输送带企业A设备原始价值为1280000元,自然寿命为10年,运行成本初始值为8960元,各年运行初始成本和劣化值及年末残值见表1,假设基准折现率i =10%,求该设备的经济寿命。

(注:设备自然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直到因有形磨损而不能继续使用直至报废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

)表1 输送带生产 B 设备基础数据表元使用年限/年运行成本初始值运行成本劣化值年末残值1 8960 0 9216002 8960 12800 6784003 8960 19200 4480004 8960 32000 2816005 8960 51200 1408006 8960 76800 1152007 8960 108800 896008 8960 147200 640009 8960 192000 3840010 8960 256000 12800解答: 根据设备的年平均总费用计算公式:AC = K0(A/P,i0,n)-V L(A/F,i0,n)+C1+λ(A/G,i0,n),计算该设备的各年平均总费用,计算过程及结果见表2。

通过表2可知:该设备的年平均总费用在使用年限第9年时最低,数值为285064.0(元),则该设备的经济寿命为9年。

表 2 经济寿命计算表元使用年限运行成本劣化值运行成本初始值现值系数(P/F,i,n)运行陈本劣化值现值运行成本劣化值现值累计资金回收系数(A/p,I,n)运行成本劣化值的年平均值年平均设备费用年末残值偿賃系数(A/F,I,n)年平均残值回收年平均总费用1 08690 0.9091 0.0 0.0 1.10000 0.01408000.921601.00000921600.495090.2 128008690 0.826410577.910577.9 0.57619 6094.9 737523.2678400.47619323047.3429260.83 192008690 0.751314425.25002.9 0.4021110053.9514700.8448000.30211135345.3398099.44 320008690 0.683021856.46858.9 0.3154714782.6403801.6281600.21547 60676.4366597.85 512008690 0.620931790.178649.0 0.2638020747.6337664.0140800.1638 23063.0344038.66 768008690 564543353.6122002.60.2296128013.293900.8 115200 0.12961 14931.1315672.77108800 869513255836.2177838.70.2054136529.9262924.8 89600 0.10541 9444.7298699.98147200 869466568668.8246507.50.1874446205.4239923.2 64000 0.08744 5596.2289222.29192000 869424181427.2327934.70.1736456942.6222259.2 38400 0.07364 2827.8285064.1 0 25600869385598688.426622.70.1627569432.8208320.0 12800 0.06275 803.2285639.6注: 折现系数为10%3.2 新型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当设备未到其经济寿命之前,市场就出现了工作效率更高和经济效果更好的设备。

这时企业就要在继续使用旧设备还是购置新设备之间做出选择。

同时,当设备到达经济寿命时,如何比较选择新设备,这些都是企业必须做出决策的问题。

3.2.1 设备未到经济寿命时的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当新设备出现时,常用年费用比较法对设备更新进行分析。

年费用比较法是分别计算旧设备再使用一年的总费用和新设备在其预计合理的使用年限内的年均总费用,然后比较两者,选择年费用最小者为可行方案。

3.2.1.1 旧设备年总费用的计算旧设备再使用一年的总费用可用下式计算:AC0=V00-V01+ i +△C式中:AC0-旧设备下一年运行的总费用;V00-旧设备在决策时可出售的价值;V01-旧设备在一年后可出售的价值;△C-旧设备继续使用一年在运行费用方面的损失(即使用新设备相对使用旧设备的运行成本节约额和销售收入的增加额);i -最低收益率;i-因继续使用旧设备而占用资金的时间价值损失,资金占用额取旧设备现在可售价值和一年后可售价值的平均值。

3.2.1.2 新设备的年均总费用的计算新设备的年均总费用可用下式计算求得:+式中:AC n-新设备的年均总费用;K n-新设备原始价值;V L-新设备T年后的残值;T-新设备预计合理的使用年数;i-最低收益率。

举例2:某输送带企业欲将B设备更换一台新设备,更换新设备后能使产量与质量明显提高,费用降低。

经测算,更新后第一年收入增加200000元,直接工资节约13000元,间接工资节约5300元,材料损耗减少3000元,维修费节约2100元,使用新设备动力消耗比B设备多5000元。

新设备预计合理使用年数为15年,使用过程中劣化呈线性,新设备价值850000元,估计15年后可出售30000 元。

B设备现在可出售50000元,B设备一年后可出售35000元。

当年利率8%时,分析用新设备更新B设备是否经济。

(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解答:根据资料可知:V00=旧设备(B设备)在决策时可出售的价值= 50000(元);V01=旧设备(B设备)在一年后可出售的价值= 35000(元);△C =旧设备(B设备)继续使用一年在运行费用方面的损失( 即使用新设备相对使用旧设备(B设备)的运行成本节约额和销售收入的增加额)= (更新后第一年收入增加200000元)+(直接工资节约13000元)+ (间接工资节约5300元)+ (材料损耗减少3000元)+(维修费节约2100元)-(使用新设备动力消耗比B设备多5000元)= 218400(元);i =收益率= 8% = 0.08;Kn=新设备原始价值= 850000(元);V L= 新设备T年后的残值=30000(元);T = 新设备预计合理使用年数= 1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