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合集下载

设备更新的工程经济分析教材

设备更新的工程经济分析教材
第六章 设备更新的工程经济分析
学习要点:
(1)了解设备更新方案比较的特点和原则; (2)熟练掌握设备的经济寿命的概念; (3)熟练掌握设备更新方案比较的方法。
第一节 设备的磨损及其补偿
设备:指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器物、生产工具等。 ①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是企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③是企业技术水平的体现。 设备的技术经济问题----是企业如何正确的选择和使用设备 的问题。 设备选择的原则: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技术:生产性、维修性、可靠性、耐用性、通用性、节能性、 成套性、适用性、安全性、环保性等。 经济:寿命周期费用最低、净现值最大、投资回收期最短等。 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会逐渐发生磨损。磨损是设备陈 旧落后的主要原因,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形式。
=T C1+ { λ+ 2λ +… +(T-1) λ} =T C1+ T(T-1)λ / 2 那么T年内运行成本的年平均值将为:
C
C T
C1
1 (T 2
1)
除运行成本外,在使用设备的年总费用中还有每年分摊的设
备购置费用,其金额为:
K0 Kl T
年均总费用的计算公式为:
C年均总
K0 Kl T
的费用年值比较。 ⑤当旧设备处于继续保留使用的情况下,计算保留2年的费用
年值,并与新设备的费用年值进行比较,比较原则同第4步,如 此循环直至旧设备被更新淘汰。
例:某设备目前的净残值为8000元,还能使用4年,保留使用 的情况见下表。新设备的购置费用为35000元,经济寿命10年, 第10年年末的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平均年使用费用为500元, 设基准收益率为12%,问旧设备是否需要更新?如果需要,应 何时进行更新为宜?

第六章-设备更新与租赁的经济分析PPT课件

第六章-设备更新与租赁的经济分析PPT课件
解:ACX=6000(A/P,15%,6)-2000(A/F,15%,6)
+7500
=6000 0.26424-2000 0.11424+7500=8856.8(元)
ACY=24000(A/P,15%,10)-3000(A/F,15%,10) +4000
=24000 0.19925-3000 0.04925+4000=8635.3(元)
44392 .35 方案3:如果设备A使用2年,然后更换使用设备B,则其产生的效益为:
NPV 3 100000 30000( P/F,10%,2) (80000 30000)( P/A,10%,2)
[-300000 240000( P/F,10%,1) (150000 50000)( P/A,10%,1)]( P/F,10%,2)
49000
7000
可编辑
动态:
年 设备 份 原值
ab
设备 (P/F, 残值 残值 i,t) 现值
d
c
e=c
×d
年使 用费
f
使用 费现

g=f× d
使用费 总使用
累计现 成本现 (A/P, 年均

值 i,T) 成本
h=∑g k=b- l m=k×
e+h
l
1 16000 10000 .909 9090 2000 1818 1818 8728 1.1 9601
2.动态
n
Cn Sn M n K0 ( A / P,i, n) Ln ( A / F,i, n) [ M t (P / F,i,t)](A / P,i, n) t 1 n
[K0 Ln (P / F,i, n) Mt (P / F,i,t)](A / P,i, n) t 1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更新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重要决策,它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对未来效益的预测。

设备更新通常意味着企业正在寻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保持竞争力。

在进行设备更新之前,企业需要进行经济分析,以确保这项投资能够为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首先,设备更新需要考虑的成本包括设备购买及安装费用、员工培训费用、运营和维护费用等。

这些成本需要与更新后预期的效益做出权衡,以确定实际投资的回报周期。

此外,还需要考虑设备更新前后的生产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改善、能源消耗降低等因素,以评估更新对企业整体效益的影响。

其次,经济分析还需要考虑市场环境和竞争状况。

如果竞争对手已经进行了设备更新,企业没有更新可能会导致市场地位下降,甚至失去市场份额。

因此,设备更新可能是维持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技术更新迅速的行业。

最后,设备更新也需要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法规的影响。

有时,政府可能会出台鼓励企业更新设备的政策,或者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可能可以获得一定的税收优惠或补贴,进一步降低了设备更新的经济成本。

综上所述,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平衡、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

只有通过充分的分析和预测,企业才能做出正确的设备更新决策,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工程经济学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工程经济学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时间(年) T*
经济寿命
2024/7/22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29
最小年费用法*(续1)
使用期
原值
不考虑资金的时间的价情值况下,计算公式为
年使用费
T
Cpt K0 LT
余值
年费用
CT t1
T
,T 1,2,n
考 虑 资 金 的 时情 间况 价下 值, 的计 算 公 式 为
ACT
K0
LTP/F,i,T
34000
15000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49000
7000
32
使用年数T
1
2
3
4
5
6
7
年运行费Cp
2000
2500 3500 4500 5500 7000 9000
设备余值LT
10000 6000 4500 3500 2500 1500 1000
解: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I=10%)根据公式计算如下表:
时间(年)
经济寿命
2024/7/22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18
三、设备的寿命(续3)
4.折旧寿命
折旧寿命是指设备开始使用到其投资通过 折旧的方式全部回收所延续的时间。一般设备 的折旧寿命现行财务制度中规定了一个最高限 和最低限。
2024/7/22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19
第二节 设备大修理的经济分析
设备修理: 1)事前维修 计划维修:小修、中修、大修
25
一、设备的原型更新
由于受到综合磨损,设备的年平均费用越来越 高,达到一定程度后,用新的原型设备更换在 经济上更合算。一般通过分析设备的经济寿命 来进行更新决策。
➢低劣化数值法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引言设备更新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的重要决策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快速变化,设备更新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然而,设备更新也是一个涉及到巨大经济投入的决策,因此需要进行经济分析来评估其潜在的收益和风险。

本文将深入探讨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及其重要性,以及分析设备更新对企业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决策要点和建议。

1. 设备更新的定义和目标设备更新是指将旧的设备替换为新的设备的过程。

设备更新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并保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设备更新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 新设备的购买成本 - 旧设备的报废和拆除成本 - 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成本 - 新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成本2.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为了评估设备更新的经济效益,可以采用以下经济分析方法:2.1 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投资回收期是指从设备更新的投资开始到收回投资的时间。

计算投资回收期的公式如下:投资回收期 = 设备更新总投资 / 年净现金流入投资回收期的较短表示设备更新的投资回报较快。

2.2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净现值是指将未来现金流通过贴现的方法,计算出现值总额与初始投资之间的差异。

计算净现值的公式如下:净现值= ∑(每年现金流入 - 每年现金流出) / (1 + 折现率)^年数 - 设备更新总投资净现值为正表示设备更新项目具有净现值收益。

2.3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内部收益率是指使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

计算内部收益率的公式为:内部收益率 = 折现率使得净现值 = 0较高的内部收益率表示设备更新的投资回报较好。

3. 设备更新的重要性和影响设备更新对企业的经济和竞争力具有显著影响:3.1 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新设备通常具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和效益。

同时,新设备还能够改进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错误率,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技术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技术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技术设备更新是指对已经使用一段时间的设备进行升级或更换,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维修成本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设备更新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运用一些经济分析技术来评估设备更新的可行性和经济效果。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设备更新经济分析技术:1.投资评估技术:投资评估是设备更新经济分析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评估设备更新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直接投资包括设备购置成本、安装费用和培训费用等;间接投资包括生产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改进和降低维修成本等。

投资评估技术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用以评估设备更新对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影响。

2.成本效益分析技术:成本效益分析旨在从整体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评估设备更新,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包括设备购置费用和增加运营成本等;间接费用包括产品质量改善所带来的销售增加、维修费用减少以及员工生产效率提高等。

通过对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比较,可以评估设备更新是否具有经济效益。

3.效率评估技术:效率评估是评估设备更新对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常用的评估指标有生产能力增加、比产值率提高、能源消耗减少和排放减少等。

通过对设备更新前后的效率进行比较,可以评估设备更新对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影响。

4.敏感性分析技术:敏感性分析是为了评估设备更新方案的风险性,通过改变关键参数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

敏感性分析可以探索设备更新方案对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帮助企业在制定决策时考虑不同情况下的经济效果。

5.技术评估技术:技术评估是为了评估设备更新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技术收益。

技术评估包括设备更新后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改善能否符合企业的需求,并以此评估设备更新的技术收益。

综上所述,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技术是为了评估设备更新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投资评估技术、成本效益分析技术、效率评估技术、敏感性分析技术和技术评估技术等技术在设备更新经济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技术经济学》第6章

《技术经济学》第6章
化变形。——它与管理好坏、闲置时间长短有关。 3.有形磨损的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段 (二)无形磨损 无形磨损:由于社会经济技术环境发生变化所导致的设备价值的下降与性能的相对降
低。——无形磨损引起使用价值降低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 1. 第Ⅰ种无形磨损:是指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制造工艺不断改进、成本不断下降、
方案1 : AC A 700 ( A / P,10 %,10 ) 100 ( A / F ,10 %,10 ) 20 5( A / G ,10 %,10 )
700 0.1627 100 0.0627 20 5 3.725 146 .25(万元 ) AC B [6000 ( A / P,10 %, 20 ) 1000 ( A / F ,10 %, 20 ) 10 ]( F / A,10 %,7)( A / F ,10 %,10 )
基准折现率为10%,试比较方案一和方案二的优劣,设研究期为10年。
解:方案 1 和方案 2 的现金流量见下图。 方案 1
100
0
线路 A
10 年
20 65
700
3年
10 年
线路 B
10
方案 2
6000
线路 C 0
8
8000
现金流量图
现金流量单位:万元 1000 20 年 1200
30 年
设定研究期为 10 年,各方案的等额年总成本计算如下:
第n年末
1 2 3 4
设备使用 到第n年末
的残值
12000
8000
4000
0
年度运营 成本
8000 13600 19200 24800
等额年资 产恢复成

14880

工程经济学-6

工程经济学-6
P MVN t 1 t P MV e 2e 3e ( N 1)e ACN E0 N N N N P MV N 1 E0 e N 2
AC P MV e 2( P MV ) 0 N N N2 2 e
1 2
10000 12000
10000 22000
10000 11000
30000 15000
30000 22500
40000 33500
3
4 5 6 7
14000
18000 23000 28000 34000
36000
54000 77000 105000 139000
12000
13500 15400 17500 19857



1
一、设备更新的原因
即在自然力作用下(生锈、腐蚀、老化等)造成的磨损。 伴随有形磨损而来的是一系列费用的增加
2
一、设备更新的原因
3
一、设备更新的原因
(3)原有设备生产能力不足 当企业产品销路好、需要增加生产能力时,可 能出现设备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 解决办法:挖掘生产潜力、改变现有产品品种 结构、调整生产能力分配;主要靠新增机器设 备和对原有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4)出于财务的考虑 为了减少所得税的支出,企业可能更新或租赁 设备,以增加折旧。
设备的资金恢复费用,随使用年限的增长而逐渐变小;而年 度使用费用一般随使用年限的增长而变大。所以,设备的年 度费用曲线如图。
图中:n年的年度费用最小,故n年即为设备的经济寿命 。设备使用到其经济寿命的年限时,更新是最为经济的。
17
如果不考虑时间价值,年度使用费用每年递增一个e值,各 年的净残值MV保持不变,则可利用微分求极值的方法推出 设备的经济寿命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1.12+840+25000 =28080元〈29088元 (3)保留两年费用 AC(12)旧2=(7000-5000)(A/P 12,1)+5000*( 12%)+27000
=29840〉29088
[练习]假定某企业在4年前以原始费用
22000元购买了机器A,估计还可以使用 6年,第6年末估计残值为2000元,年度 使用费为7000元。现在市场上出现了机 器B,原始费用为24000元,估计可以使 用10年,第10年末残值为3000元,年度 使用费为4000元。现有两个方案:
设备的年费用曲线
年度费用
年平均成本
年运行成本
年资本消耗成本
N0
使用年限
3、静态模式下决策
• 原理:假定每年运行成本的劣化增量是均等的,即运行 成本随线性增长。随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每年分摊的设 备费用是逐年下降的,综合两方面因素,设备使用年均 总费用的变化规律是先降后升,呈∪形曲线,年均总费 用公式为:
两方案现金流图:
-
200
01 2 3 456
3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750 A
2400 B
方案一:
AC(A)=(600-200)(A/P,15%,6)+200(0.15)+750 =885.68元
或:AC(A)=600(A/P,15%,6)-200(A/F,15%,6)+750 =885.68元
方案甲:不做更新,继续使用设备A;
方案乙:卖掉设备A,目前的售价是8000元 ,然后购购置设备B。
已知:ic=15%,试对甲、乙两方案进行比较 。
解—1:

2000
0 1 2 3 45 6
7000

8000
甲方案的现金流量
图-2
30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4000
4000
• 24000
其中: AC—年等额总成本 P—设备的现值 LN—设备处理时的残值 N—设备使用年数 Ct—第t年运营成本 λ—每年运行成本增加额 NE—经济寿命 (第二个公式:经营成本呈线性 增长时)
4、动态模式下决策
• 原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年总费用的公式为 :
二、设备更新决策方法
1、设备更新是设备综合磨损的补偿方式,设备更 新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用相同的设备去更换有形磨损严重, 不能继续使用的旧设备。 ➢二种是用较经济、较完善的新设备,及技术 更先进结构更完善、效率更高、性能更好的 新设备。
第六章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 分析
第六章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主要内容
6.1 设备更新基础理论 6.2 设备更新决策 6.3 设备租赁决策 6.4 大修理及其经济分析
6.1 设备更新基础理论
一、设备的损耗 1、有形损耗
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发生的实体上 的磨损成为有形损耗,也叫物质磨损这种磨损 叫第Ⅰ种有形损耗。 2、无形损耗
形成原因可分为两种: Ⅰ: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Ⅱ:技术进步
二、设备补偿方式
见下图:
-
设备磨损形式
可消除性的有形磨 损
修理
不可消除性的有形磨 损
更新
第二种无形磨 损
改造
设备磨损的补偿方 式
三、设备折旧
• 1、固定资产
–使用年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在生产过程 中为多个生产周期服务,经反复使用仍能维 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
方案二:这时相当于或是如方案一花600元购买一台 机器A或花2400购买新机器B进行新旧设备比较
AC(B)=(2400-300)(A/P,15%,10)+300(0.15)+400 =863.53
因费为用:2A2C.1A5>元AC。B,所以采用2方案,平均每年节约
3、计算方法
• 1)旧设备年总费用三部分:
3)双倍余额递减法
• 概念:按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 方法,它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 用固定资产账面上每期期初的折余价值乘以双 倍直线折旧率计算确定各期折旧额的。
• 特点:前期折旧多,以后逐年减少。
• 适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 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生产“母机 ”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化工生产企业以 及其他经财政部门批准的特殊行业的企业,其 机器、设备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 和法。
–固定资产效益的降低是时间消逝的函数,而不是使 用状况的函数。
–利息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把利息因素考虑进去 ,按直线法计算的企业收益,会给人们以投入资产 总额收益率在不断提高的假象。
–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中,修理、维修费用、操作效 率等基本不变。
计算公式
净残值按固定资产原值的3%~5%确定,净 残值率低于3%或者高于5%的,由企业自行确定 ,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 特点:将折旧视为随固定资产使用程度而成正 比增减的变动费用。
• 适用的条件:
–固定资产价值的降低是使用状况的函数,而不是时 间消逝的函数;
–各个期间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不很均衡。 –固定资产效用受时间因素的影响很小,有形磨损是
折旧的主要因素。 –固定资产的修理、维修费用和收入均与其使用状况
正比。
计算公式
(1)新机器经济寿命时的年度费用 AC(12)新=(42000-10000)(A/P 12,5)+10000 (12%)+19000
=32000*0.2774+1200+19000 =29088元
(2)保留旧机器继续使用1年 AC(12)旧1=(9000-7000)(A/P 12,1)+7000( 12%)+25000
计算公式
注意
• 按此逐年计算,每年计提折旧,不可能在固定 资产使用年限终了时,账面价值会恰巧与固定 资产的估计残值相符。
• 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后期计算折旧时,如用双倍 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金额小于这一年用固定 资产账面价值扣除估计残值后在剩余耐用年限 内用直线计算的折旧时,因固定资产价值的大 部分已经收回,改用直线法计算折旧。
• 简化:最后两年用直线折旧。

• 某设备的原值为10000元,预计使用年 限为5年,第五年末预计净残值为800元 ,试求:年折旧率、年折旧额。
4)年数总和法
• 概念:将固定资产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 一个年折旧率(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 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 年折旧率: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 ;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 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 +1)/2。由于这个分数逐年递减,所以折旧 金额也逐年递减。
• 2、折旧
–固定资产的价值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而逐渐 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这部分转移到产 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3、影响折旧的因素
• 1)固定资产原值包括取得固定资产的购价和使固 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时为止已经发生的一切必要 和合理的支出。
• 2)折旧年限通常有两个标准,一个是物理耐用年 限,另一个是经济耐用年限。在国家规定的折旧制 度中对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作了明确的规定, 企业应按规定的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计算公式

• 某设备的原值为10000元,预计使用年 限为5年,第五年末预计净残值为800元 ,试求:年折旧率、年折旧额。
6.2 设备更新决策
一、设备的经济寿命
1、概念: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继续使用不经 济而被更新所经历时间。
2、原理:使用年限越大,每年所分摊的设备购置费 越少,设备操作成本及能源耗费会增加,这就存在 着使用到某一年份,其平均综合成本最低。称从设 备开始使用到其等值年成本最小(或年盈利最高) 的使用年限为设备的经济寿命。
设备B的经济寿命期为6年,经济寿命时年度费用为:23141 元。
所以选择设备B
[例]某医院正在考虑其人工肾机器的更新。这 种机器是在4年前花35000元购置的。假如将现 有机器保留使用1年、2年、3年,其年度使用费 分别为25000元,27000元,29000元。机器的 目前残值为9000元,每保留使用1年贬值2000元 。当前,新的人工肾机器的购置费为42000元, 年度使用费固定为19000元,经济寿命为5年,5 年末的残值估计为10000元,i=12%,旧机器是 否应该更换?如果应更换,以何时更换最经济?
2、设备更新决策应遵守下面两个原则
1)不考虑沉没成本 如某设备3年前原始成本15000元,目前帐
面价值5000元,现在净残值仅为3000元,在设 备更新时15000元沉没成本,与现在决策无关 。目前设备价值3000元。 2)不要从方案直接现金流量进行比较分析,应从 客观介入的立场上比较分析。 • 例:1、继续使用机器A;2、把A出售,然后购 买B,i=15%。比较两个方案的优劣。
• 3)固定资产残值是指固定资产被处置时的残值收 入,往往根据经验估计确定。
• 4)折旧计算方法应依据国家规定和企业的实际情 况。
4、折旧的计算
1)平均年限法 • 概念: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方
法,又称直线法。 • 特点:只着眼于资产使用时间的长短,不考虑
资产的使用强度,每期的折旧费都是相等的。 • 适用条件:
年金 等值 1.08 0.5608 0.3880 0.3019 0.2505
年度 等值 2000 5608 6984 7849 8517
资金 恢复 43200 22432 15520 12076 10020
等值年 费用 45200 32432 33520 38076 44020
设备A的经济寿命期为2年,经济寿命时年度费用为:32432 元。
年末
1 2 3 4 5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