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关于离别的诗句翻译赏析
古离别译文及注释

古离别译文及注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古离别译文及注释》古代诗歌中常常出现描写离别的主题,这体现了古人对离别的深切思念和留恋之情。
其中一首代表作就是《古离别》这首诗,下面将对其进行翻译并加上注释。
古离别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昼夜不离把君怨,无端嫁得金龟婿。
翻译:当两人相见的时候不舍难分,分离的时候也难以割舍情意。
东风渐渐衰弱,百花凋谢。
昼夜思念,对你的怨恨不曾离口。
明明无端受嫁,却娶了一个贵族。
注释:1. “相见时难别亦难”,此句表达了离别时的心情之难以言表。
在古代,男女之间的相见与别离都受到严格的道德规范约束,因此分别时的悲伤更是难以忍受。
2. “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表现出了诗人以自然现象来比拟心情的手法。
东风渐渐减弱,花朵纷纷凋谢,正如两心相离,感情逐渐变淡。
3. “昼夜不离把君怨”,描绘了诗人日夜思念心上人的场景,并因无法与其相聚而产生的怨恨之情。
4. “无端嫁得金龟婿”,这句表明了诗人对自己身不由己的嫁娶感到无奈和懊恼。
金龟在古代象征财富和权力,但嫁与金龟并不代表幸福,而是一种无奈和悲哀。
总结:这首《古离别》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古人对离别的哀思和不舍之情。
通过古代诗人的笔触,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离别的深切感情和对人生无奈的思考。
离别虽然难以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诗歌来抚慰心灵,珍惜眼前人,平凡的幸福。
第二篇示例:古离别译文及注释古离别是一种古代诗歌形式,常常表现出人们在分别时的深情与哀伤。
古代文人常以离别为主题,借助这种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感伤和思念。
古离别诗不仅在情感上表现出哀思,也在语言和结构上展现出独特的韵味。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古离别诗的翻译和注释。
《离别》迢迢牵掠初,缦缦将谁序。
离别经年伤,伤离何时止。
执手虽婉曲,犹胜琴上过。
相思不可道,怀念莫能许。
翻译:长久以来,牵手之初,纷纷扰扰,似乎要走向何方。
分别多年,伤痕累累,伤感之情又何时才能停歇。
纵然相拥的手势婉转曲折,却仍不如琴音一般动人。
离别古诗王维《送别》赏析

离别古诗王维《送别》赏析《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供大家阅读。
《送别》原文:年代: 唐作者: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别》译文: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王维《送别》赏析: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
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
惜别之情,自在话外。
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
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
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
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
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
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
10首经典的送别古诗赏析

导语: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
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
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
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送杜十四之江南这是一首送别诗。
揆之元杨载《诗法家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如果说这是送别诗常见的写法,那么,相形之下,孟浩然这首诗就显得颇为出格了。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译文(1)杜十四:杜晃,排行第十四。
之,到...去。
2)荆:今湖北省(3)征帆:指远行的船。
帆:帆船。
【译文】荆州和吴郡是接壤的水乡,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
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将要停泊在什么地方?抬眼向天的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至极。
[2]作品赏析诗题一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唐时所谓“进士”,实后世所谓举子(举进士)。
得第者则称“前进士”。
看来,杜晃此去江南,是落魄的。
诗开篇就是“荆吴相接水为乡”(“荆”指荆襄一带,“吴“指东吴),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
“荆吴相接”,恰似说“天涯若比邻”,“谁道沧江吴楚分”。
说两地,实际已暗关送别之事。
但先作宽慰,超乎送别诗常法,却别具生活情味:落魄远游的人是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的。
这里就有劝杜晃放开眼量的意思。
长江中下游地区,素称水乡。
不说“水乡”而说“水为乡”,意味隽永: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飘泊生活习以为常,不以暂离为憾事。
这样说来虽含“扁舟暂来去”意,却又不著一字,造语洗炼、含蓄。
此句初读似信口而出的常语,细咀其味无穷。
若作“荆吴相接为水乡”,则诗味顿时“死于句下”。
“君去春江正渺茫”。
此承“水为乡”说到正题上来,话仍平淡。
“君去”是眼前事,“春江正渺茫”是眼前景,写来几乎不用费心思。
但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
春江渺茫,正好行船。
这是喜“君去”得航行之便呢,是恨“君去”太疾呢,景中有情在,让读者自去体味。
《送别》古诗唐王维-王维《送别》古诗原文及赏析

《送别》古诗唐王维|王维《送别》古诗原文及赏析【诗句】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出处】唐·王维《送别》。
【翻译】你尽管放心地走吧!我也不必再向你详细追问究竟要到那里去?你只要知道那要去的地方,正有绵延不尽的白云,在天空中飘荡就可以了;另外一种说法是隐喻送别友人的交情,正如天上白云永无穷尽。
这是描写离别时落寞情怀的诗句。
相传这首诗是为送别孟浩然归襄阳而作,最后劝慰友人归隐山林,悠然自适。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一:“白云无尽,足以自乐,勿言不得意也。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一评这两句为“妙远”。
【全诗】《送别》[唐]·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赏析】这首诗,以浅白的语言,抒写送别的深情。
前两句,写置酒话别,殷殷相问,字里行间融进一片真情。
中间两句由问而答,转写归隐。
友人“不得意”的感喟看似寻常,实际表达了十分复杂的情绪。
他有心用世,但失意不满;心怀激愤,又无能为力。
正是这种极度的痛苦,这种难以排遣的愁绪,迫使他徜徉山水,隐逸终南,不得已而为之。
这两句,既点出别离的原因,也深化了诗的主题。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是诗人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发自内心的劝慰。
诗人的意思是说,只管去吧,朋友,何必为“不得意”伤怀生愁,功名利禄终有尽,只有隐逸的情趣如悠悠白云,无尽无休,足供你排遣享受。
这番话蕴含着丰富的感情。
作为朋友,他对友人的处境十分同情,友人的感慨也道出了他的难言之隐。
可在这临别的时刻,又说什么好呢?只好托出白云来宽解。
但愿那空明澄澈的云天,带来安宁闲适的慰藉;那白云飘忽的景象,送去前路珍重的祝福。
全诗以这动人的写景结句,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耐人寻味。
在这首诗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诗人的用力之处,看不到谋篇布局的匠心,看不到什么奇思妙想,仿佛是信手写来,不思而得。
但细细体味,它平中见奇,词浅情深。
特别是最后两句,诗人将外景与内情融为一体,以“白云无尽”的景象涵盖了复杂的感受,给人以无尽的联想,别情依依,余韵悠悠。
关于送别的古诗词及译文

关于送别的古诗词及译文题目:送别古诗词的情感共鸣与艺术鉴赏导语: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关于送别的作品,它们体现了作者深情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或亲人的告别之意。
本文将通过对几首脍炙人口的古代送别诗词及其中译文的赏析,探讨诗词在情感共鸣和艺术鉴赏方面的独特魅力。
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朗丽的送别诗词是王之涣所作,表达了作者离别友人时的意境。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离别的苦涩之情。
诗人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来寓意时间和命运的不可抗拒,而最后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象征着超越、进取的精神,寓意着向前迈进不断探索的勇气。
这种别离时的感慨和内心的力量,无论是在诗词古籍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之涣送别山东兄弟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绘异乡客人在佳节时思念亲人的孤独心情,以及兄弟间的分离之痛,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茱萸作为中秋节的象征,描述了远在山东的兄弟登高赏月,而自己却无法与他们共享这一美好时刻的苦闷感受。
这种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深切感情,使得这首诗词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三、《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送别好友董大的诗作之一,展示了送别时的愁绪和离别后的思念。
以黄云、北风、雁雪等自然景象为意象,表现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而最后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其出色才华的认同,表现了诗人的感激之情。
这首留声千古的送别诗为读者们提供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面对离别时的情感状态。
四、《别董大二首之二》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空负岳阳楼。
与离别有关的古诗词

与离别有关的古诗词1.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这就像是你要出远门了,朋友拉着你说:“再喝一杯酒吧,出了这地儿,就没有像我这样的熟人啦。
”比如小明要去国外读书了,小红送他的时候就可以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到了那边,可别忘了我这个朋友啊。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意思是说,只要有知心朋友在,就算远在天涯,也像近邻一样。
这就好像,两个人虽然隔得很远,但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就像小张和小李,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可他们经常联系,就像在彼此身边一样,真可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这是在安慰朋友,别担心前面的路上没有知己,这天下谁不知道你啊!就像小王要去一个新环境工作了,有点担心,他朋友就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这么优秀,肯定能交到新朋友。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桃花潭的水就算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
这情谊得多深啊!就像小周和小吴,小周要走了,小吴送他,那种不舍的感觉,就像李白和汪伦一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他们之间的情谊。
5.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是在送朋友走的时候,看到那茂盛的草,满满的都是离别之情。
就好像看到那草,就像看到了离别的愁绪。
小徐送小郑的时候,看着周围的景色,心里想着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那滋味不好受啊。
6.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看着朋友的船帆远去,在碧空下渐渐消失,只看到长江水向天边流去。
这孤独的感觉,就像你看着朋友的背影越来越远,心里空落落的。
就像小刘送小陈,看着小陈的车开远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李白《送友人》。
送别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送别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送别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送别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原文:谢亭送别唐代: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译文: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唱完送别之歌你就解开行舟远去,两岸是青山红叶,江水急急向东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傍晚酒醒人已远去,只有满天风雨送我离开那西楼。
注释:劳歌一曲解(jiě)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泛指送别歌。
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水急流:暗指行舟远去,与“日暮酒醒”、“满天风雨”共同渲染无限别意。
日暮(mù)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赏析: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
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
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
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劳歌一曲解行舟”句写友人乘舟离去。
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
“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红叶青山水急流”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
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
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古代离别诗句

古代离别诗句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释义: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主题: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及深深的眷恋,同时也体现出两人深厚的友情。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渭城曲》释义: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主题:这首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表达出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
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释义: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表现了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4、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释义:知己挚友不分远近,相隔万里如同邻居。
主题:这首诗是张九龄任职洪州时送别挚友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去的伤感,以及两人的交情,不会因为距离而变淡的思想感情。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岑参《别董大》释义: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主题:这首诗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既表达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释义: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主题: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唐·李白释义: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关于离别的诗句翻译赏析关于离别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朋友离别的诗句大全,整理后列表如下:《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
其古诗全文如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
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
其全文古诗如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翻译】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
其全文古诗如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别董大》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高适。
其全文古诗如下:千里黄云白日昏,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翻译】满天黄云,太阳被笼罩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
不必担忧您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普天之下谁会不敬重你呢。
《离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
其古诗全文如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翻译】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
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观。
我即使走到盛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
只希望余生能以修道来缓解对你的思念。
《芙蓉楼送辛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翻译】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
其古诗全文如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翻译】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春望》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古诗如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惊心。
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适。
古诗全文如下: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翻译】我叹息与二位作别,不知有何意想?请下马,我们把盏谈谈贬谪的地方。
李少府去巫峡,听到猿啼落泪数行,王少府到衡阳,多寄雁书是我所望/b/ibiehtm。
去长沙的可见到青枫江上远航秋帆;往巴东的可想象白帝城边古木疏黄。
如今盛世,朝迁恩泽有如雨露普降;别离总是暂时的,请别再犹豫彷徨。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
其全文古诗如下: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
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
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易水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骆宾王。
其全文古诗如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翻译】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山中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
其古诗全文如下:第一首: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翻译】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第二首: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翻译】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你说官场生活不得志,想要归隐南山的边陲。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九日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
其古诗全文如下: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翻译】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今日相会我们便一起饮尽杯中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
《谢亭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
其古诗全文如下: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翻译】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赤壁歌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翻译】两条英雄好汉在此处激烈战争,一决雌雄。
顿时间,赤壁的江面上楼船遮天盖地。
漫天的烈火把云海都映烧得通红,那是周愉用火攻把曹操击败。
你马上就要高飞远走,到那个世外桃源游山玩,你也会看到那场大战留下的残酷遗迹。
你要详细地把你看到的一切写信来告诉我,我想我肯定会被你的描述而壮怀激烈,万分感动。
《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翻译】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你要到哪里去?你说因为不甚得志,要到终南山那边隐居。
只管去吧,我不再多问,那白云没有穷尽的时候。
《送别出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子昂。
其古诗全文如下: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
言登青云去,非此白头翁。
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
君为白马将,腰佩骍角弓。
单于不敢射,天子伫深功。
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
【鉴赏】陈子昂在唐代诗歌史上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
他的诗歌开创了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先河,可以说,他是初步奠定唐诗风神体貌的先驱。
《金陵歌送别范宣》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
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
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
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
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
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
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
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
【翻译】石头山崖石高耸如虎踞,山下波涛汹涌,猛虎欲趁势凌波而去。
钟山宛如巨龙盘旋逶迤而来,山上树木葱茏,横江岸而下,在历阳县内蜿蜒延伸。
此地三百年来经历了四十多个皇帝,所有的功名事业都随流水东去。
那骑白马的是谁家的纨绔子弟?原来是侯景啊!吹着口哨,虎啸着登上凤凰酒楼。
往昔的金陵城多么壮观,几乎把天下英豪都席卷到了这里。
可如今,他们的皇冠都散为烟尘,他们的金玉宝座都变为冷灰。
我为之扣剑悲歌,空自叹息:梁陈朝代交替,战争残酷,白骨满地。
连皇帝也躲进了水井,最后被捕,谁还在咏唱多年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的曲子呢?在此听闻,真是伤心难言,眼前看到的只是离离的青草。
今日送你归山,我的心和江水一起陪你逆流万里,来年有机会一定去终南山看望你。
《九日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
其古诗全文如下: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翻译】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今日相会我们便一起饮尽杯中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
《灞陵行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翻译】送君送到灞陵亭,灞水浩荡似深情。
岸上古树已无鲜花,岸边有伤心的春草,萋萋蓠蓠。
我向当地的秦人问路,他说:这正是当初王粲南去走的古道。
古道的那头逶迤连绵通长安,紫色宫阙上浮云顿生,遮蔽了红日。
正当今夜送君断肠的时候,虽有黄鹂婉婉而啼,此心愁绝,怎么忍心听。
《河阳桥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中庸。
其古诗全文如下: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
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翻译】滚滚黄河从千里之外奔涌而来,宽阔的江面上架有河阳浮桥;在此送别友人到遥远的晋国故里去,路途一直延伸到茫茫的远方。
倚着栏杆,遥望千里之外的友人所住之地,但见北风萧萧,雨声淅沥,吹打着载着友人远去的马儿。
《火山云歌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
其古诗全文如下: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翻译】火山高高耸立在赤亭口,五月的火山上空火云厚。
火云铺山盖岭凝滞不开,方圆千里鸟儿不敢飞来。
火云清晨刚被胡风吹断,到傍晚又随着塞雨转回。
回环缭绕吞没了铁关树,蒸腾弥漫半掩了交河戍。
你迢迢征途在那火山东,山上孤云将随你向东去。
《江亭夜月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
其全文如下: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翻译】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
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