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操作复杂的原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操作复杂的原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操作复杂的原因主要有:
1.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制备和操作需要精细的化学反应条件。
制备过程中,凝胶的浓度、交联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都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凝胶的质量和稳定性。
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过程中,蛋白质的迁移速度受到凝胶孔径大小、电荷、缓冲液pH值和离子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蛋白质的正确分离和鉴定。
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通常需要进行染色或检测,以便观察和鉴定蛋白质。
这些检测方法需要特定的试剂和设备,并且需要进行精确的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实验操作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操作者需要了解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能够正确地操作凝胶电泳仪、添加样品、进行染色或检测等步骤。
因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操作相对复杂,需要操作者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
同时,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操作者还需要对实验条件和操作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用途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用途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技术,包括蛋白质、DNA、RNA等。
其主要用途如下:
1. 分离和分析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分离和定量蛋白质。
在电泳过程中,蛋白质由于不同的电荷、大小和形状在凝胶中运动速度不同,可通过染色或免疫染色等方法进行分析和鉴定。
2. 分离和分析DNA和R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也可用于分离和分析DNA 和RNA。
在电泳过程中,核酸分子由于大小、电荷、结构等因素的差异对电场响应不同,从而可以分离出不同大小的DNA和RNA分子,也可通过染色或杂交探针等方法进行分析和鉴定。
3. 检测基因突变和基因多态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检测基因突变和基因多态性。
例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通过分析DNA中的不同基因型类型,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某种基因突变或多态性。
4. 用于药物研发和疾病诊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药物研发和疾病诊断。
例如,可通过分析各种蛋白质的表达差异来识别新型蛋白质标记物,辅助药物开发和疾病早期诊断。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子电泳分
离技术,它可以用来分离、鉴定、分析不同分子量的碱基链,以及抗
原和抗体。
PAGE是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分离层来分离和分析物质
的一种电泳技术,具有灵活性好、精密度高等优点,一直被应用于生
物学研究中。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作为生物分子电泳的基础技术,用
于分离纯化各种类型的微缩生物,包括蛋白质,核酸和糖苷。
由于这
种技术具有灵活性强、精密度高,一直广泛应用于多学科领域。
分离Pakage包括多个步骤,包括以下几种步骤:样品制备、电泳、高压灌注、凝胶固定等。
PAGE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相中分子在凝胶中受到质子交换效应、静电力场和电迁移矢量力的影响,使不同分子类型在空间上形成
不同分布,进而可以检测出不同分子类型的特征。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
特点是可以用来分离和分析多种组分,而且可以快速、灵活、有效地
分离出不同的分子,可以用来分析多种环境和生物样本中的物质。
PAGE技术在生物研究中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使用PAGE可以快速、精准地检测出各种生物体中不同类型的碱基链和抗原抗体。
另外,PAGE的质量控制指标相当严格,可以保证对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由此
可见,这种PAGE技术在分离物质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受到了生物
学研究的广泛应用。
核酸电泳方法

核酸电泳是一种分离核酸的方法,主要包括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以下是两种核酸电泳方法的介绍:
1.琼脂糖凝胶电泳:
(1)将琼脂糖在所需缓冲液中加热熔化成清澈、透明的溶胶,然后倒入胶模中,凝固后将形成一种固体基质,其密度取决于琼脂糖的浓度。
(2)将凝胶置电场中,在中性pH值下带电荷的核酸通过凝胶网孔向阳极迁移,迁移速率受到核酸的分子大小、构象、琼脂糖浓度、所加电压、电场、电泳缓冲液、嵌入染料的量等因素影响。
(3)在不同条件下电泳适当时间后,大小、构象不同的核酸片段将处在凝胶不同位置上,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4)凝胶的制备和电泳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琼脂糖、配制缓冲液、加热熔化琼脂糖、灌制凝胶、电泳、染色和观察。
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1)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和交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催化剂作用下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
该凝胶具有孔径大小适合核酸分离,且与样品间无反应的特点。
可通过改变基质的百分比来调整孔径大小,从而有效分离不同大小的核酸。
(2)凝胶电泳常用于分离蛋白质,例如SDS-PAGE技术是常用的蛋白表达分析技术之一。
它根据检体中蛋白质分子量大小的不同,使其在电泳胶中分离。
在大肠杆菌表达纯化外源蛋白的实验中,SDS-PAGE 是必不可少的操作步骤。
(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适用于分离同工酶及其亚型、大分子核酸等。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步骤

下面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步骤:
1.准备凝胶溶液:将丙烯酰胺和甲叉双丙烯酰胺混合,加入去离
子水并搅拌直至溶解。
加入TEMED(四甲基乙二胺)和过硫酸铵,混合均匀。
2.制作玻璃板:清洗两个玻璃板,加入适量凝胶溶液,用玻璃板
夹夹住,形成模具。
等待凝胶聚合。
3.准备电泳缓冲液:混合Tris 和甘氨酸,调整pH值。
4.准备样品:将蛋白质样品与loading buffer混合,煮沸3-5
分钟。
5.上样:将样品加入凝胶顶部,用移液枪或者吸管将样品加入凝
胶的梳子底部。
6.电泳:接通电源,调节电压和电流,进行电泳。
7.转膜:将凝胶和膜一起放入电转仪中,加入Tris甘氨酸电泳
缓冲液,接通电源,进行转膜。
8.染色:将膜放入染色液中染色,用保鲜膜将染色液表面覆盖,
轻轻摇动,直至膜完全染色。
9.洗脱:将膜从染色液中取出,用去离子水洗脱。
10.分析结果:观察膜的条带,进行数据分析。
以上是基本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对身体有害的试剂。
简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简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分析生物分子的技术。
它基于不同分子在电场中的
迁移率差异,从而实现对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聚合而成的三
维网状结构。
在电泳过程中,将待分析的样本加载到凝胶孔中,然后
在电场作用下,分子会根据其电荷性质和大小在凝胶中移动。
较小的
分子会穿过凝胶中的小孔,而较大的分子则被阻挡在凝胶中,从而实
现分子的分离。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根据凝胶的浓度和孔径大小来控制分离
的效果。
通常使用的凝胶浓度为 5%至 20%,孔径大小则根据待分析
的分子大小而定。
在电泳过程中,可以通过染色或荧光标记来检测分
子的位置和数量。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分离、鉴定和纯化。
它具有分辨率高、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是生物化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DNA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DNA实验材料:[1]. 30%聚丙烯酰胺单体贮液。
[2]. 10% 过硫酸铵:0.1 g 过硫酸铵溶解于1ml 双蒸水中。
过硫酸铵会缓慢分解,应每周新鲜配制。
[3]. TEMED(N,N,N′,N′-四甲基乙二胺):原液使用。
应使用电泳级TEMED。
[4]. EB类似物(10μl溶于50ml纯水中,可反复使用3-4次)实验步骤: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点样与电泳[1]. 电泳装置的准备:将聚丙烯酰胺垂直电泳槽中的凝胶玻璃板充分洗净,晾干后小心装入胶框;[2]. 配胶:确定凝胶浓度体积,按下表配制凝胶溶液。
按表中成分顺序加入50ml 离心管中配制(注意:AP最后加,以防止胶凝过快)。
[3]. 灌胶、点样:将胶混匀后快速倒入玻璃板夹层中,插入梳子,带胶凝固后(1h 以上),拔掉梳子,用水冲洗加样孔,然后用移液器或吸水纸吸取水分(目的是防止电泳后带不整齐),再点样,并加DNA marker;[4].电泳:向胶槽中倒入电泳缓冲液(1×TBE),150V电泳3-10min,使条带尽量压齐,再改成75V电泳2-3h(以400bp左右大小的产物以及附二电泳槽的大小为标准);[5].回收垂直电泳槽中的电泳液,卸下玻璃板,将其置于染色缸内,用薄钢勺或刀片小心地将上面的玻璃板从一角撬起,将上面的玻璃板平稳的拿开,凝胶仍附着在下面的玻璃板上,可连同玻璃板进行染色,很快凝胶即从玻璃板上脱落。
常规的EB溶液染色取10μl溶于50ml纯水中的染盒内,将胶放入该溶液中,在脱色摇床上摇15-30min 即可。
银染[1].加入10 倍凝胶体积的去离子水,在室温下平缓摇动5min。
[2].更换去离子水,再平缓摇动5min。
[3].染色:倾去去离子水,加入5 倍体积的0.2% 硝酸银溶液(0.1g AgNO3溶于50ml纯水),在室温下平缓摇动15-30min。
[4]. 倾去硝酸银溶液,用去离子水充分漂洗凝胶的两面,2-3次/20s。
RNA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

RNA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一、原理核酸(ribonucleicacid,RNA)分子在一定pH值的缓冲液中带有电荷,将其放入电场中,可向与其所带电荷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
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分子筛效应,核酸分子大小、形状不同,故在电场作用下,核酸分子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泳动速度不同,依此可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材料:RNA样品液。
(二)仪器设备:1. 电泳仪;2. 玻璃管;3. 试管架;4. 穿刺针头;5. 注射器。
(三)试剂:1. 20%的单体母液:取重结晶的丙烯酰胺19.0g及甲撑双丙烯酰胺1. 0g,蒸馏水溶解,稀释至100ml。
2. Tris-硼酸-EDTA(TBE)缓冲液:称Tris108.8 g,硼酸55.0g,EDTA-Na29.3g蒸馏水溶解,稀释至 1000ml,pH=8.3。
用于电极缓冲液时再稀释10倍。
3. β-DMAPN(二甲基氨基丙腈)4. 1.6%过硫酸铵溶液:称取0.16g过硫酸铵溶于10ml水中。
5. 20%蔗糖-0.2%溴酚蓝溶液:取蔗糖20g,溴酚蓝0.2g溶于100ml水中。
6.0.2%甲烯蓝染液:取0.2g甲烯蓝溶于100mlpH4.7的0.4mol/L Hac缓冲液中,过滤后使用。
7.6%Hac液:取HAc60ml加水至1000ml。
三、实验步骤(一)制胶:1. 取玻管(8cm×0.5cm)2支,下端用胶布封闭管口,垂直立在试管架上;2. 取单体母液3ml,缓冲液1.5ml,β-DMAPN0.06ml,水10ml混匀,再加过硫酸铵0.94ml,混匀后立即分装于各管至刻度处,沿玻管加几滴水封面,静置待凝固。
(二)加样:1. 取少量RNA样品液和RNA标准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的20%蔗糖-0.2%溴酚蓝;2. 剥去凝胶管下端胶布,倒出凝胶表面水,用电泳缓冲液洗涤凝胶表面三次,凝胶管内加满缓冲液,插入电泳槽中,上下槽加足电泳缓冲液,每支凝胶管加RNA样品 10~20μl(含RNA50~100μ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胶的配制(DNA电泳用)50ml体系:
丙烯酰胺有效分离
(bp)
丙烯酰
胺30%
(ml)
10×TBE
(ml)
ddH2O
(ml)
TEMED
(µl)
过硫酸铵
10%(µl)
3.5% 100-1000 5.83 5 39.17 25.0 250 5.0% 100-500 8.33 5 36.67 25.0 250 8.0% 60-400 13.33 5 31.67 25.0 250 12.0% 40-200 20.0 5 25.00 25.0 250 15.0% 25-150 25.0 5 20.00 25.0 250 20.0% 5-100 33.33 5 11.67 25.0 250 5ml体系:
丙烯酰胺丙烯酰胺
30%(ml)
10×TBE
(ml)
ddH2O
(µl)
TEMED
(µl)
过硫酸铵
10%(µl)
3.5% 0.583 0.5 3.917 2.5 25
5.0% 0.833 0.5 3.667 2.5 25
8.0% 1.333 0.5 3.167 2.5 25 12.0% 2.00 0.5 2.5 2.5 25 15.0% 2.50 0.5 2.0 2.5 25 20.0% 3.333 0.5 1.167 2.5 25
1、丙烯酰胺30%为29:1(质量比,丙烯酰胺:双甲叉丙烯酰胺)
2、TEMED 可以加到1ul/ml。
不同浓度丙烯酰胺和DNA的有效分离范围表
丙烯酰胺(%) 有效分离范围(bp) 溴酚兰* 二甲苯青*
3.5 100~2000 100 460
5.0 80~500 65 260
8.0 60~400 45 160
12.0 40~200 30 70
15.0 25~150 15 60
20.0 10~100 12 45
*表中给出的数字为与指示剂迁移率相等的双链DNA分子所含碱基对数目(bp). 凝胶的制备过程:
1、按要求装配好垂直电泳板,两块玻璃板的两侧及底部用1%的琼脂糖封边,防止封闭不严而使聚丙烯酰胺液漏出。
2、将装好的玻璃电泳板倾斜成45~60℃角。
3、按表3配制所需%浓度凝胶的毫升数。
4、加入TEMED后,立即混匀,缓缓倒入两玻璃板间的胶床中,直到液体接近溢出时为止。
5、立即插入适当的梳子,密切注意防止梳齿下产生气泡,用一有力的夹将梳子夹在一边的玻璃板上,然后将玻璃板斜靠在物体上,使成10°角,可减少液体泄漏的机会。
6、室温聚合一小时后,将玻璃板插入电泳槽中,上紧,倒入0.1XTBE缓冲液。
7、小心取出梳子,加样。
预电泳:
1.对于预电泳,有一种解释是为了除去没有聚合完全的丙烯酰胺分子和交联剂,其实最直接的理解就是预电泳会让胶跑的好看一点。
2.电压根据胶的长度来,是5~10V/cm,100V以下。
3.在预冷装置下电泳,防止局部温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