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硅钢片标准

合集下载

武钢硅钢片标准

武钢硅钢片标准

武钢硅钢片标准《一》武钢硅钢标准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片)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取向电工钢的牌号、公称厚度、叠装系数、磁特性等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合于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片)。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1987 金属拉伸试验方式GB/T 235-1988 金属反复弯曲试验方法(厚度等于或小于3mm薄板及钢带)GB/T 247-1988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的一般规定GB/T 2522-1988 电工钢(带)层间电阻、涂层附着性、叠装系数测试方法GB/T 3076-1982 金属薄板(带)拉伸试验方法GB/T 3655-1992 电工钢片(带)磁、电和物理性能测量方法GB/T 6397-19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T 13789-1998 单片面性电工钢片(带)磁性能测量方法3、牌号表示方法为了区别于GB/T2521-1996的同类产品牌号,本标准牌号中的各符号含义表述如下:4、技术要求4.1磁特性4.1.1磁感在5000A/m交变磁场,频率为50HZ时,规定其最小磁感值B5000(峰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磁特性和工艺特性产品尺寸、外形及其允许偏差电工钢产品可供规格注:其他尺寸需经供需双方协商。

尺寸及板形公差注:对于宽度>830mm的钢带,允许以不切变状态交货,基宽度允许偏差为+05mm;横向厚度差是指板中心与距边部15mm的厚度差。

典型电磁性能注:检测依据GB/T3655-92或JIS C2550-1986检测试样纵横向各半P15/50指频率为50HZ,磁通密度为1.5T时的损耗B50指磁场强度为5000A/m时的磁通密度,依此类推以上值为典型值而非保证值典型机械性能注:拉伸检测依据GB/T228-1987反复弯曲检测依据JIS C2550叠片系数是指涂敷A涂层时的值以上值为典型值而非保证值表面绝缘涂层表面绝缘涂层宝钢提供A、H、D三种类型的绝缘涂层,用户可根据层间电阻、冲片性、耐氟利昂性、耐热性及其他特性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涂层种类。

矽钢片国家标准

矽钢片国家标准

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的牌号、磁特性、尺寸、外形、力学性能、工艺特性和检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磁路结构中使用的、带有绝缘涂层的全工艺冷轧取向和无取向磁性钢带(片)。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修订,使用本标准和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28-87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35-88 金属反复弯曲试验方法(厚度等于或小于3mm薄板及带材)GB/T247-87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2522-88 电工钢片(带)层间电阻、涂层附着性、迭装系数测试方法GB/T3076-82 金属薄板(带)拉伸试验方法GB/T3655-92 电工钢片(带)磁、电和物理性能测量方法GB/T6397-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T13789-92 单片电工钢片(带)磁性能测量方法3、定义和牌号表示方法3.1定义3.1.1标准比总铁损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其峰值为某一标定值,变化频率为某一标定频率时,单位质量的铁芯在温度20℃时所有消耗的功率定为标准比总铁损(简称标准铁损或铁损),单位为W/kg3.1.2标准磁感应强度温度为20℃,铁芯试样从退磁状态,在标定频率下磁感应强度按正弦规律变化,当交流磁场的峰值达到某一标定值时,铁芯试样磁感的峰值为标准磁感强度(简称磁感应强度或磁感),单位为T3.1.3弯曲次数弯曲次数是用肉眼观察到基体金属上第一次出现裂纹前反复弯曲的次数,它代表了材料的延展性。

3.2牌号表示方法4、分类本标准中的磁性钢带(片)分为取向和无取向两大类,每类按最大铁损和材料的公称厚度分成不同牌号。

5、技术要求5.1磁特性5.1.1磁感取向钢在800A/m交变磁场(峰值),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小磁感值B800(峰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无取向钢在5000A/m交变磁场(峰值),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小磁感值B5000(峰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5.1.2铁损取向钢在磁感为1.7T、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大铁损P1.7应符合表1的规定。

硅钢片的介绍(普及知识)

硅钢片的介绍(普及知识)

硅钢(silicon steel)含硅量0.5%~4.8%的铁硅合金。

是电工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软磁材料。

电工用硅钢常轧制成标准尺寸的大张板材或带材使用,俗称硅钢片,广泛用于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电磁机构、继电器电子器件及测量仪表中。

硅是钢的良好脱氧剂,它与氧结合,使氧转变为稳定的不为碳还原的SiO2,避免了因氧原子掺杂而使铁的晶格畸变。

硅在α铁中成为固溶体后使电阻率增加,同时有助于将有害杂质碳分离出来。

因此,一般含杂质的铁加入硅后能提高磁导率、降低矫顽力和铁损。

但含硅量增加又会使材料变硬变脆,导热性和韧性下降,对散热和机械加工不利,故一般硅钢片的含硅量不超过4.5%。

硅钢片分冷轧、热轧两种,使用较多的是冷轧硅钢片。

冷轧硅钢片沿轧制方向有优良的磁性能,不仅在强磁场中具有高饱和磁通密度和低铁损,而且在弱磁场中也有良好的磁性(初始磁导率大)。

这是由于冷轧工艺过程使钢片中杂质含量降低,并在钢片中造成粗大晶粒,致使磁导率增大,磁滞损耗减小。

硅钢片的主要品质特性有铁损值、磁通密度、硬度、平坦度、厚度均匀性、涂膜种类及冲片性等。

以下针对各项品质特性加以说明。

1.铁损值硅钢片在某一特定频率的交流磁场下,磁化到特定的磁通密度时,每单位重量之硅钢片所损失的能量,称为铁损值。

通常所用的交流磁场频率为50或60赫兹,而所达到的磁通密度通常为1.5或1.7特斯拉。

常用的铁损值单位是每公斤或每磅硅钢片所损失的瓦特值,用Watt/kg或Watt/lb表示。

硅钢片的铁损值来源包括磁滞损、涡电流损和异常涡电流损三部份。

硅钢片在磁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磁滞的现象。

磁滞损即为B-H磁滞曲线所包涵的面积。

硅钢片的涡电流损起源于在交流变化的磁场,因法拉第定理的影响,硅钢片内部产生诱导电压,依照奥姆定律,电压在硅钢片内部引起诱导电流,进而造成硅钢片的焦耳热,这项能源损失称为涡电流损。

根据古典电磁学理论,涡电流损和钢片的厚度、电阻系数、磁通密度和频率有关。

硅钢片的性能及化学成分

硅钢片的性能及化学成分

硅钢片,英文名称是silicon steel sheets,它是一种含碳极低的硅铁软磁合金,一般含硅量为0.5~4.5%。

加入硅可提高铁的电阻率和最大磁导率,降低矫顽力、铁芯损耗(铁损)和磁时效。

硅钢片主要用来制作各种变压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铁芯。

世界硅钢片产量约占钢材总量的1%(见精密合金)。

对硅钢性能的要求主要是:①铁损低,这是硅钢片质量的最重要指标。

各国都根据铁损值划分牌号,铁损愈低,牌号愈高。

②较强磁场下磁感应强度(磁感)高,这使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体积与重量减小,节约硅钢片、铜线和绝缘材料等。

③表面光滑、平整和厚度均匀,可以提高铁芯的填充系数。

④冲片性好,对制造微型、小型电动机更为重要。

⑤表面绝缘膜的附着性和焊接性良好,能防蚀和改善冲片性。

⑥基本无磁时效。

典型电磁性能见表1。

硅钢片一般随硅含量提高,铁损、冲片性和磁感降低,硬度增硅钢片高。

工作频率愈高,涡流损耗愈大,选用的硅钢片应当愈薄。

冶炼和轧制硅钢主要用氧气转炉冶炼(也可用电弧炉冶炼),配合钢水真空处理和AOD技术(见炉外精炼,采用模铸或连铸法。

根据不同的用途,冶炼时改变硅(0.5~4.5%)和铝(0.2~0.5%)含量以满足不同磁性的要求。

高牌号硅钢片的硅和铝量相应提高。

碳、硫和夹杂物尽量减少。

冷轧硅钢片的磁性、表面质量、填充系数和冲片性比热轧硅钢片好,并可成卷生产,所以从60年始有些国家已停止生产热轧硅钢片。

中国采用约900℃低温一次快速热轧和氢气保护下成垛退火方法制造热轧硅钢片,成材率较高,成品表面质量和磁性都较好。

硅钢片冷轧无取向硅钢片冷轧无取向硅钢片是将钢坯或连铸坯热轧成厚度约2.3mm带卷。

制造低硅产品时,热轧带卷酸洗后一次冷轧到0.5mm厚。

制造高硅产品时,热轧带酸洗后(或先经800~850℃常化后再酸洗),冷轧到0.55或0.37mm厚,在氢氮混合气氛连续炉中850℃退火,再经6~10%小压下率冷轧到0.50或0.35mm厚。

硅钢产品知识

硅钢产品知识
2、日本牌号表示方法:
(1)冷轧无取向硅钢带由公称厚度(扩大100倍的值)+代号A+铁损保证值(将频率50HZ,最大磁通密度为1.5T时的铁损值扩大100倍后的值)。如50A470表示厚度为0.5mm,铁损保证值为≤4.7的冷轧无取向硅钢带。
(2)冷轧取向硅钢带由公称厚度(扩大100倍的值)+代号G:表示普通材料,P:表示高取向性材料+铁损保证值(将频率50HZ,最大磁通密度为1.7T时的铁损值扩大100倍后的值)。如30G130表示厚度为0.3mm,铁损保证值为≤1.3的冷轧取向硅钢带。
(2)冷轧取向硅钢带(片)表示方法:DQ+铁损值(在频率为50HZ,波形为正弦的磁感峰值为1.7T的单位重量铁损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有时铁损值后加G表示高磁感。如DQ133-30表示铁损值为1.33,厚度为0.3mm的冷轧取向硅钢带(片),现新型号表示为30Q133。
(3)热轧硅钢板热轧硅钢板用DR表示,按硅含量的多少分成低硅钢(含硅量≤2.8%)、高硅钢(含硅量>2.8%)。表示方法:DR+铁损值(用50HZ反复磁化和按正弦形变化的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5T时的单位重量铁损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如DR510-50表示铁损值为5.1,厚度为0.5mm的热轧硅钢板。家用电器用热轧硅钢薄板的牌号用JDR+铁损值+厚度值来表示,如JDR540-50。
HiB钢
一般取向硅钢
薄规格
取向硅钢
高牌号
无取向硅钢
中牌号
无取向硅钢
低牌号
无取向硅钢
厚度(mm)
0.23、0.27、0.30
0.27、0.30、0.35
0.15、0.20

武钢硅钢简介及产品大纲

武钢硅钢简介及产品大纲

1 武钢硅钢厂简介武汉钢铁股份限公司硅钢片厂是经毛主席、周总理批准从国外引进的一米七轧机工程主体厂之一,其成套设备(包括氢气发电站和水处理系统)及工艺技术全部从日本引进。

其后20余年来,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三代”领导人、社会各界及集团公司的关心扶持下,以“成本效益纵深行”和“对标挖潜”活动为载体,持续改进产品质量,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工艺技术,依靠管理水平提高和工艺技术进步稳步发展。

1997年,作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的优质资产之一,和冷轧薄板厂一起资产重组,成为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厂之一。

硅钢厂投产初期技术装备有13条作业线,1070台(套)设备,主体生产机组全部采用当时先进的连续话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手段。

设计生产能力7万吨/年,生产5个厚度规格27个牌号。

1992年后,为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供需的变化,在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设备引进和持续地工艺技术革新、设备装备改造后,技术装备增加到23条作业线(其中包括国内唯一、世界仅有5座的高温环行退火炉、采用先进的自动厚度控制技术的高精度森吉米尔轧机等),2066台(套)设备,装备水平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股份公司掌管核心技术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厂,为适应下游市场顾客需求的不断细分,有针对性地研制开发了一大批新产品,目前可生产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两大类共9个厚度规格75个牌号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发展到现在的40万吨/年。

“十五”期间将形成年产88万吨生产能力2 主要产品3 基本投资武钢硅钢总厂现有三个分厂,其中二、三分厂是最近几年建设的。

二硅钢投资50亿元,年产量80万吨;三硅钢投资57亿元,年产量56万吨。

4 基本设备按工艺流程的先后顺序,武钢硅钢总厂的主要设备如下:●常化酸洗线3条●森吉米尔轧机20辊7台●酸洗连轧机组2条●连退作业线:CA1-CA9;三硅钢4条,共13条●连续拉伸退火:CT1-CT4●环形炉ROF:3座●剪切精整线:CS1-CS8;三硅钢4条,共12条。

硅钢片检验标准

硅钢片检验标准

7.65
3.10
1.60
3
50W330
7.65
3.3.
1.60
3
50W350
7.65
3.50
1.60
5
50W400 0.50
7.65
4.00
1.61
5
97
50W470
7.70
4.70
1.62
10
50W540
7.70
5.40
1.65
10
50W600
7.75
6.00
1.65
10
50W700
7.80
7.00
牌号
50HZ
公称厚度 mm
理论密度 kg/dm3
最大铁损 W/kg
最小磁感 T
最小弯曲次数
最小叠装系数 %
P1.7
B800
35W230
7.60
2.30
1.60
2
35W250
7.60
2.50
1.60
2
35W270
7.65
2.70
1.60
2
35W300
7.65
3.00
1.60
3
0.35
95
35W330
P1.0/400 P1.5/400 不大于
-
-
-
-
21.0 19.0 17.0 16.0 15.0 14.5 22.0 19.0 17.0 16.0 15.0 14.5 19.0 18.0 17.0 16.5 12.0 11.0 10.0 9.0 8.2
P1.0/1000 24.0 22.0 20.0 19.0
1.20 1.80

硅钢片标准

硅钢片标准

硅钢片国家标准(GB11255-89)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的牌号、磁特性、尺寸、外形、力学性能、工艺特性和检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磁路结构中使用的、带有绝缘涂层的全工艺冷轧取向和无取向磁性钢带(片)。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修订,使用本标准和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28-87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35-88 金属反复弯曲试验方法(厚度等于或小于3mm薄板及带材)GB/T247-87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2522-88 电工钢片(带)层间电阻、涂层附着性、迭装系数测试方法GB/T3076-82 金属薄板(带)拉伸试验方法GB/T3655-92 电工钢片(带)磁、电和物理性能测量方法GB/T6397-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T13789-92 单片电工钢片(带)磁性能测量方法3、定义和牌号表示方法3.1定义3.1.1标准比总铁损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其峰值为某一标定值,变化频率为某一标定频率时,单位质量的铁芯在温度20℃时所有消耗的功率定为标准比总铁损(简称标准铁损或铁损),单位为W/kg3.1.2标准磁感应强度温度为20℃,铁芯试样从退磁状态,在标定频率下磁感应强度按正弦规律变化,当交流磁场的峰值达到某一标定值时,铁芯试样磁感的峰值为标准磁感强度(简称磁感应强度或磁感),单位为T3.1.3弯曲次数弯曲次数是用肉眼观察到基体金属上第一次出现裂纹前反复弯曲的次数,它代表了材料的延展性。

3.2牌号表示方法4、分类本标准中的磁性钢带(片)分为取向和无取向两大类,每类按最大铁损和材料的公称厚度分成不同牌号。

5、技术要求5.1磁特性5.1.1磁感取向钢在800A/m交变磁场(峰值),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小磁感值B800(峰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无取向钢在5000A/m交变磁场(峰值),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小磁感值B5000(峰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5.1.2铁损取向钢在磁感为1.7T、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大铁损P1.7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钢硅钢片标准《一》
武钢硅钢标准
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取向电工钢的牌号、公称厚度、叠装系数、磁特性等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合于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片)。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
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1987 金属拉伸试验方式
GB/T 235-1988 金属反复弯曲试验方法(厚度等于或小于3mm薄板及钢带)
GB/T 247-1988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的一般规定
GB/T 2522-1988 电工钢(带)层间电阻、涂层附着性、叠装系数测试方法
GB/T 3076-1982 金属薄板(带)拉伸试验方法
GB/T 3655-1992 电工钢片(带)磁、电和物理性能测量方法
GB/T 6397-19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GB/T 13789-1998 单片面性电工钢片(带)磁性能测量方法
3、牌号表示方法
为了区别于GB/T2521-1996的同类产品牌号,本标准牌号中的各符号含义表述如下:
4、技术要求
4.1磁特性
4.1.1磁感
在5000A/m交变磁场,频率为50HZ时,规定其最小磁感值B5000(峰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磁特性和工艺特性
产品尺寸、外形及其允许偏差
电工钢产品可供规格
注:其他尺寸需经供需双方协商。

尺寸及板形公差
注:对于宽度>830mm的钢带,允许以不切变状态交货,基宽度允许偏差为+05mm;横向厚度差是指板中心与距边部15mm的厚度差。

典型电磁性能
注:检测依据GB/T3655-92或JIS C2550-1986
检测试样纵横向各半
P15/50指频率为50HZ,磁通密度为1.5T时的损耗
B50指磁场强度为5000A/m时的磁通密度,依此类推
以上值为典型值而非保证值
典型机械性能
注:拉伸检测依据GB/T228-1987
反复弯曲检测依据JIS C2550
叠片系数是指涂敷A涂层时的值
以上值为典型值而非保证值
表面绝缘涂层表面绝缘涂层
宝钢提供A、H、D三种类型的绝缘涂层,用户可根据层间电阻、冲片性、耐氟利昂性、耐热性及其他特性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涂层种类。

A涂层
A涂层为半有机薄涂层,具有优良的冲片性、耐腐蚀性、耐氟利昂性以及高层间电阻,尤其是焊接性能,适应于中、小型电机、家用电器马达及小型变压器EI铁芯,相当于川铁的A1涂层及武钢的T4涂层。

H涂层
H涂层为半有机厚涂层,具有优良的冲片性、耐腐蚀性、耐氟利昂性以及高层间电阻,适应于中、小型电机。

相当于川铁的A1涂层及武钢
的T4涂层。

D涂层
D涂层为无机涂层,这种涂层具有优良的焊接性和耐热性,适应于中、小电机,尤其适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消除应力退火使用。

相当于AISI的C-4涂层及武钢的T3涂层。

除非特殊说明,钢种设计的表面绝缘涂层均为A涂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