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乡村地区节能减排路径及保障措施
辽宁省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药的使用 ; 全省保护性耕作示范 区达到 3 个 , 0 保护性
耕作 的实施 面 积达 到 2 . 40 7万 h m ;配方 施 肥 推广 面 积 246 1. 7万 h 肥 料 利 用率 提 高 3 5 , m, %~ % 减少 不 合
1 辽 宁 省 农 业 和 农 村 节 能 减 排 现 状 抓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 是推进社会主义
济水 平还 不是 很 高 ,农 民生 活用 能设 施 也 比较 落后 ,
能源利用率较低 , 生活节能潜力太 ; 农业机械 的性能
差、 能耗 高 , 产 节能 潜力 大 ; 生 全省 每 年生 产 农作 物 秸
秆 20 0万 t只 有 3 %被 利 用 , 0 , 0 还有 很 多 农 户适 宜 发
可 持 续 发 展 ・ U T N L DE E OP S S AIAB E V L
辽宁省农 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现状 、 发展趋 势及对策
董淑萍
( 宁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 辽 辽宁 沈阳 10 3 ) 10 4
摘
要: 通过对辽宁省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 现状 、 农业 和农村节能减排发展趋势的分析 , 明确节能减排思路 , 实施具有
针对性 的措施 , 出辽 宁省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对 策。 提
关键词 : 辽宁 ; 农业和农 村 ; 节能减排 ; 对策
文 章 编 号 :0 5 4 4 (0 8 0 — 0 4 0 10 — 9 4 2 0 )6 0 3 —4
近 年来 ,辽 宁 省农业 和 农村 经济 的快速 发展 , 能 源消耗 急 骤增 加 , 生态 环 境 日益 恶化 。这种 对 自然无 序 的 、 夺 性 索取 的发 展 模 式 已难 以 为继 , 成 不 可 掠 造 逆转 的后 果 。抓 好农 村节 能 减排 , 仅 有 利 于优 化农 不
农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

农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一、能源节约措施1.推广高效灌溉技术,如滴灌和喷灌技术,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量。
2.引进节能型设备,如高效节能的水泵、农机具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3.加强能源管理,对农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测和评估,制定合理的能源使用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温室气体减排措施1.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2.鼓励农户进行粪便处理,如建设沼气池,减少甲烷的排放。
3.积极推广农田水管理技术,如精确农田灌溉和排水系统,减少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
4.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结构,增加碳汇功能,如发展森林农业、果树种植等。
三、农田管理措施1.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如有机覆盖和集水保肥技术,减少土壤侵蚀和土壤有机质流失。
2.进行合理施肥,减少化肥的使用,提高农田肥力,同时减少氮肥和磷肥的温室气体排放。
3.优化农田排水系统,减少污水排放,降低水体和土壤污染。
四、农业废弃物处理措施1.收集并利用农作物秸秆、果皮等农业废弃物,作为发电、制热和生物质制品的原料。
2.推广农村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如堆肥、沼气等,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五、政策支持和宣传教育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节能减排的实施,为农民提供相应的补贴和奖励。
2.加强相关部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施农业节能减排的能力。
3.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农业节能减排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形成共同参与农业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同时,农业节能减排还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因此,农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是可行、必要的。
优化农业环境的七十个措施

优化农业环境的七十个措施一、引言农业环境的优化对于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七十种措施来改善农业环境,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系统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二、土壤健康管理措施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科学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避免施肥过量造成土壤污染。
2. 轮作休闲:合理进行轮作休闲,可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
3. 灌溉节水:采用滴灌和喷灌技术,减少水分蒸发,降低灌溉水的使用量。
4. 复合作物种植:适当进行复合作物种植,增加作物间的生态互补作用,降低土壤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5. 保护自然栖息地:保护农田周边的湿地、林地等生态系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合适的栖息地。
6. 无农药管理:逐渐减少或停止使用农药,采用生物防治、植物提取物等无农药管理方法来控制病虫害。
7. 种植花卉:在农田周边种植花卉,吸引有益昆虫,提高农田的生态平衡。
8. 建立生态廊道:在农田间和周边建立绿化带,形成生态廊道,增加动植物的迁徙通道。
9. 保护农作物的天敌:保留农田中的天敌,如蜻蜓和蚂蚁,以帮助控制害虫数量。
四、水资源管理措施10. 采用水分利用效率高的作物品种:选择适应性强、抗旱性好的作物品种,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
11. 减少灌溉水流失:采用地膜覆盖、渗灌等方式,减少灌溉水在土壤中的流失。
12. 收集雨水:建设集水池、蓄水塘等设施,收集雨水供农田灌溉使用。
13. 环境友好农业排水处理:处理农业废水,减少对地下水和水域的污染。
五、节能减排措施14. 秸秆资源利用:将秸秆用作生物质燃料或有机肥料,减少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15. 推广节能设备:使用节能农机具,如太阳能灯具、高效节能农机等,降低能源消耗。
16. 农田畜禽粪污利用:建设生物气体发酵池、沼气池等设施,将畜禽粪污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17. 减少化肥施用:采用有机肥料替代化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农村节能减排与碳中和实践

农村节能减排与碳中和实践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农村地区也不能置身事外。
农村节能减排与碳中和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话题。
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虽然相对于城市较低,但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影响。
因此,农村节能减排与碳中和的实践变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现状及问题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炭、柴油、天然气为主,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和碳排放问题。
传统的燃煤取暖方式不仅造成了空气污染,还浪费能源。
另外,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孕育了一定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如甲烷等。
二、发展清洁能源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开发清洁能源来减少碳排放。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成为农村地区的主要能源之一。
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利用清洁能源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不仅能够降低碳排放,还能够节约能源成本。
三、提升农村建筑节能水平农村地区的建筑多为传统砖木结构,保温性能较差。
提升农村建筑的节能水平可以通过加装外墙保温材料、更换节能窗户等方式来实现。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能提高居住舒适度。
四、推广节能家电农村地区的家电设备更新换代相对较慢,很多家庭还在使用老旧的电器设备。
推广节能家电可以有效降低家庭的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村家庭购买节能家电,并提供相应的补贴。
五、发展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可以广泛用于农村地区的生活和生产。
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来发展生物质能源,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污染,还可以替代传统的燃煤等能源,减少碳排放。
六、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实现节能减排。
比如减少不必要的开车行为,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步行或骑行;减少单次用水量,倡导水资源节约,多利用雨水收集等方式。
七、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农村地区往往存在着垃圾乱倒乱扔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
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将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处理或气化利用,减少垃圾焚烧带来的碳排放,推动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
“双碳”战略背景下农业与农村减排技术路径分析

DOI: 10.12357/cjea.20210599谢立勇, 杨育蓉, 赵洪亮, 郭李萍, 靳泽群, 杨扬, 何雨桐. “双碳”战略背景下农业与农村减排技术路径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英文), 2022, 30(4): 527−534XIE L Y, YANG Y R, ZHAO H L, GUO L P, JIN Z Q, YANG Y, HE Y T. Technical pathways of mitigating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from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under double-carbon strategy[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22, 30(4): 527−534“双碳”战略背景下农业与农村减排技术路径分析*谢立勇1, 杨育蓉1, 赵洪亮2, 郭李萍3, 靳泽群1, 杨 扬1, 何雨桐1(1.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沈阳 110161; 2.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沈阳 110161;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 100081)摘 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这不仅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客观需求,也是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
必须从高耗能、高污染向高质量的发展模式转变, 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农业与农村领域蕴含着巨大的减排潜力和减排需求。
本文梳理了农业与农村领域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 包括农田系统、畜牧业系统、垃圾废物以及日常生活。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是这个领域的排放重点, 并且排放量相对稳定。
着重分析了农业与农村温室气体源汇关系和减排潜力。
汇总了农业与农村领域温室气体的主要减排路径, 包括农田系统减排、畜牧系统减排、二次资源减排及绿色生活减排, 其中稻田甲烷减排、旱地氧化亚氮减排以及反刍动物甲烷减排是关键。
《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

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既是重要举措,也是潜力所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一)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农业具有“绿色”属性和多重功能,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农业资源高度消耗的经营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种养业绿色生产和低碳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一些地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生产生活使用散煤造成的大气污染和碳排放问题突出。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将农业农村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生态屏障”,是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二)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发展和安全,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实现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构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形成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条件相协调的总体布局,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促进农村生产生活节能降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的关键所在。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进一步推广循环利用、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让低碳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节能减排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途径

一
、
积 极 开 展 植 树 造 林 活动 ,加 强 生 态 绿 化 建 设
在 农 业 生 产 中 ,推 广 节 肥 节 药 ,提 高 化 肥 农 药 利 用
全 区现 有林 地面 积22 万h ( 4 . 8 m 3 万亩 ) ,其 中有林地 面积 19 万 h ( 83 亩 ),森林 覆盖 率达 到 5 . ,林 0 m 2 . l 万 08 % 木绿化 率达 5 %,其 中国有6 0 m 1 万亩 ) 体 1 3 37 7 h (. 4 ,集 . 6
全 区渔农村 共安 装真 空管 太 阳能热水 器22 m ,17 .万 .万 户渔 农 民受益 ,在 1 0 艘 渔 船 上推 广 太 阳能 光伏 照 明灯 , 00
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排泄物处理
全 区已对 1 0 以上 的1 个 畜牧 场按 省政 府 “ 1 ” 工 0头 8 8 1 程 的部 署 ,进 行 了能 源生 态 型 排泄 物 治理 工 程 ,建沼 气 池
l ≯
蠢 e C u ty ie E e g \ 态 N w o n r sd n r y
下 降 到 1 4 g,利 用率 提 高 14 ,农 药 减 量 控 害 增 效 40 k .%
1 7 h ( 万亩 ) 6 5 m 25 ,从00 7 m 每 亩 ) 药0 2 g 6 h ( 用 k T降 到 0 1 5 g,利 用率提 高 25 ,减 少 了农 药 化肥 污 染 ,改 善 9 k .% 了农 业生 态环境 。
提 高城 市 旅 游 品位 相 来自 合 ,以清 除 废物 排 放 、合理 减 少 成
本支出、减少物质能量投入、提高资源 利用 、保护 和改善 渔农村 生态环境、提高渔农民生活质量 ,使普陀区的天空
甘肃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 作者 简介 ] 袁凤香 , 副研 究员, 州区人。现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从事政 治、 凉 党建理论 , 区域经济发展 等问题研 究。
XN I GS A EF R S£ o ,^ 1l IJ N T T M - ^ f I A A c D y
厂]
“ 农 ”问 题 三
新 疆
学发展 观 的具体 表现 。 文拟 以甘 肃农业 农村 节 能减排 工作 的现 状和 潜 力为切入 点 , 点介绍 本 重 近 几年 农 业农村 节能 减排 所采取 的技 术模 式及 取得 的成功 经验 , 出今后 发展 的 重 点 , 而推 提 进 进 甘 肃农业 农村 节 能减排 的跨越 式发展 。
10 0 0万亩 , 增加 玉米 秸 秆 2 0万 吨 , 0 同时 , 这项技
术 又促 进 了草 食 畜牧 业 发展 , 量 玉米 秸秆 为 发 大 展 畜 牧 业 提供 了丰 富 充 足 的 原料 , 成 “ 形 玉米 制
种一 秸 秆 饲 草 一 养 殖 业 —粪 便 生 产 沼气一 沼 渣 肥 田一 沼液 防虫 一 果蔬 ” ,改 变 了过 去 以牺 牲生
境 内有 腾格 里 、 巴丹 吉 林 、 库姆 塔 格 三 大 沙 漠 以及 大 面积难 以开发 利用 的戈 壁 , 沙 线 长达 风
14 6 0公 里 , 风 沙 口 8 0多 处 ; 省 天 然草 地 面 有 4 全 积 19 7 0万公 顷 , 中重度 “ 化 ” 其 三 草原 面积 达 5 3 5 万 公 顷。土壤 侵 蚀 总面积 3 . 86万平方 公 里 , 占国 土 总 面 积 的 9 %,全 省 现 有 湿 地 面积 1 8万 公 1 3 顷 , 中人 造 湿地 面 积 5万公 顷 , 其 由于气 候 干旱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路径及保障措施张诗雨2012-11-14 09:45:10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2年第7期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主要是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在保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把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为关键环节,以节肥、节药、节水、节能和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为工作重点,通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对于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在《“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农业部《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15年,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10年降低8%,氨氮排放总量比2010年降低10%,并对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减少高耗能低效率、农村沼气开发、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老旧农机和渔船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并对乡镇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农村生产用能效率得到提高。
这将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的节能减排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本文对我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实施路径及保障措施进行了解读及探讨。
一、我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已卓见成效“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并制定出台一系列具体措施,不断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
我国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技术,稳步推进农村生产生活节能、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为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农业部还专门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领导小组,负责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统筹协调。
印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发布了《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
农业部专门建立重点流域农业面源防治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协调指导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
共组织编制和修订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相关标准105项。
与此同时,农业部还专门下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机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并发布了《农机维修节能减排十项技术》,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进入《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
这些措施不仅有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当前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任务指标明确为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农业部出台了《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力争到2015年,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10年降低8%,氨氮排放总量比2010年降低10%;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60%,化肥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力争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30%;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淘汰一批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节能减排型种植制度,减少高耗能低效率的种植环节;50%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农村沼气用户达到5500万户,年用沼气216亿立方米,形成年开发3400万吨标准煤的能力;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老旧农机和渔船,对乡镇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农村生产用能效率得到提高。
三、农业与农村节能减排的实施路径研究针对“十二五”我国农业与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任务指标来看,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任务较重,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其关键是抓好落实,寻求适合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路径。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农业部《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意见》指出,“十二五”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关键是做好农村生产生活节能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1.做好农村生产生活节能的大文章一是推进农业机械的节能。
随着农业机械化作业的现代化,能源消耗成为农村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之一,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设备投入到生产建设中来,也不乏存在一些设备严重耗能、排放不达标、使用效率低等现象,因此,要加强节能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的推广应用,加快落后农业机械和渔船及其装备的更新换代。
与此同时,推广应用复式联合作业农业机械,减少作业环节和次数,降低农业机械单位能耗等。
二是推进节能高产的种植模式。
加强农作物高产种植措施的集成配套,减少高能耗、低效率的种植环节,建立节能型高产高效种植制度。
建立并推广区域性农作物种植标准模式,优化农作物布局,实现农作在节能的前提下增产。
三是推进乡镇企业节能。
乡镇企业是农村的耗能大户,加强对乡镇企业能源消耗管理和节能设备更新改造,潜力巨大,依法关闭高耗、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进一步更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引导和督促乡镇企业严格遵守资源利用标准和能源消耗标准,对新上的乡镇项目,要严格遵守节能减排的原则,尽量将能耗水平降至最低。
四是推进农村生活节能。
推广高效低排省柴节煤炉具,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产品,鼓励农民使用太阳热水器、太阳灶。
推广应用保温、省地、隔热的新型建筑材料,引导农民建设节能型住房。
2.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大力推广节肥、节药、节水技术。
要逐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精准农业,适度发展有机农业。
推广减排种植制度和节水农业技术,实施保护性耕作,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实行统防统治,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提高综合防治水平。
大力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
二是倡导推广畜禽生态养殖技术。
要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推行农牧结合和生态养殖模式。
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发展草食畜牧业,大力推进秸秆养畜。
加快品种改良,提高饲料和能源利用效率。
积极推进畜禽适度规模养殖,加强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在粪污相对集中的规模化养殖场或养殖小区,补贴养殖企业(户)建设粪污处理利用设施,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和设施化处理技术,减少化学需氧量和氮、磷排放。
三是加快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
加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和养殖证核发工作,根据环境容量,合理调整养殖布局,科学确定养殖密度,优化养殖生产结构。
加快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改进进排水系统,配备水质净化设备,改善养殖环境和生产条件。
加强标准化水产示范场(区)建设,积极发展生态健康养殖。
推广应用节水、节能、减排型水产养殖技术和模式,大力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推广高效安全配合饲料,减少养殖污染排放。
3.做好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一是要大力开展农村沼气建设。
我国是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大国,尤其在农村,环境承载力有限,发展农村经济不能以消耗农业资源、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充分发挥农村沼气处理利用人畜粪便、生产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料方面的作用,在适宜地区加大户用沼气建设力度,在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及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治理的双重目标。
采取沼气提纯罐装、专用燃料、发电上网等方式,实现沼气高值利用。
沼气开发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富民工程。
二是要大力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建设。
在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中,生活垃圾、污水、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造成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逐步扩大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规模和范围,以村为基本单元,集成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能等实用技术,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工程,因地制宜建设秸秆、粪便、生活垃圾、污水等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建立物业化服务体系,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污水的资源化利用,进而,构建垃圾处理的生态循环系统,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是大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
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覆盖免耕等技术,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秸秆固化成型和秸秆生物碳生产技术示范点,为农村居民提供生物质商品燃料,推进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
发展秸秆青贮、氨化,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
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食用菌产业,推进秸秆基料化利用。
四是大力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利用。
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市场运作的方式,推广应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产品。
加快废旧地膜捡拾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对农民回收利用废旧地膜进行补贴,鼓励和引导农民回收利用地膜,建立健全废旧地膜回收加工网络,同时,争取国家财政支持,逐步建立废旧地膜、废弃包装的回收利用和处理机制。
四、促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保障措施1.统一思想认识,明确领导责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要建立目标责任制,把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目标分解到各层级、各单位,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完善政策法规,健全考核机制加快研究制定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政策法规体系,修订和完善农业各产业节能规范,制定和完善农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
研究制定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建立完善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监管考核机制。
3.加大资金投入,实现低碳发展继续安排农村沼气、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保护性耕作等项目资金,不断增加资金总量,扩大实施范围。
争取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生产生活节能、农村清洁工程、老旧及高耗能农机报废更新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把农业清洁生产列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范围,逐步形成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合力。
4.依托技术支撑,实现创新发展整合优势科技力量,强化农业节能减排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转化,努力攻克节能减排的关键性技术,打破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技术瓶颈。
重点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清洁生产、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尽快形成一整套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
5.加强舆论宣传,营造美好环境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农村大力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提高农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实现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目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把节能减排技术列入“阳光工程”培训的重要内容中,加强对农民的节能减排技术培训。
6.加强村企合作,共建和谐家园政府要鼓励有规模的企业集团参与新农村建设,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美丽的乡村需要有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共同建设,使乡村更加美丽,农民更加富裕,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节能减排环境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投入,但关键是要植入先进的运营思路和理念,寻求部分有实力的企业一同参与新农村建设,用企业的管理思维去参与新农村建设,将企业和村镇建设相融合,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