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基础知识小语段阅读

合集下载

《狼山观海》阅读题的答案

《狼山观海》阅读题的答案

《狼山观海》阅读题的答案篇一:阅读答案王安石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①仙人何处觅?灵槎②使者几时回?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注释①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②灵槎:古代神话中往来天上的木筏。

6.首联描绘了景物气势磅礴的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答:7.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6.首联使用想象、夸张等手法,用“凿破”“拍”等颇具表现力的词语描绘景物气势磅礴的特点。

解析:此题考查诗句语言的赏析。

完成时,要注意“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等概念,赏析时,可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首联”中前半句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后半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7.抒发了诗人面对浩瀚水面时眼界开阔、心胸豁然开朗的欣喜、赞叹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蕴含情感的把握。

此句中,作者面对大海发出了感慨。

自己面对的大多是江湖,现在面对大海才感觉眼界大开,所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豁然开朗的情感。

篇二:南通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南通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整理录入:青峰弦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22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4题(14分)青春,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它像彩霞一样灿烂,像花儿一样芬芳;它像蓝天一样明净,像大海一样péng pài,它充满激情,充满希望,充满力量它是人生之书 A (不可或缺不可理喻)的华彩篇章,是生活赐予我们的极其无限高贵的礼品站在青春的门槛上,我们懂得zhēn xī,懂得奋斗,也懂得感恩,让我们shí fàng活力,展现魅力,朝着梦想指引的方向,现在就出发!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A处的成语是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4.春晖中学学生会拟举行“青春励志”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9分)(1)出版一期校刊其中有一个栏目报道青年人拼搏的事迹,请你为这个栏目取一个名称(不超过6个字)(1分)⑵举办一次讲座上映后反响热烈,学生会拟邀请该片导演赵薇来校作一次讲座,希望得到学校团委的批准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给学校团委写一份申请书(5分)⑶阅读一本好书请你为这部书写一段推荐语要求:适当联系主人公的命运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60个字左右(3分)5.用课文原名填空(8分)(1)大漠孤烟直,(王维)(2)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3)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4),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5)苏轼中,最能表现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性格的诗句是:“,”(6)范仲淹中,抒发古代仁人宏伟抱负、表达作者高远志向的诗句是:“,”二(6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6分)王安石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阆苑①仙人何处觅?灵槎②使者几时回?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注释①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②灵槎:古代神话中往来天上的木筏6.首联描绘了景物气势磅礴的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答:7.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何陋轩记明王守仁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选自,有删节)注释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骂④郁:阻滞⑤莳:栽种⑥信:伸张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就其地为轩以居予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人以为陋:(2)于是人之及吾轩者:(3)因名之曰“何陋”:(4)记之以俟来者: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断线句子的意思(3分)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译文:11.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的目的(4分)答:12.阅读刘禹锡的中的文字,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两文是如何体现“陋室不陋”的(4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8分)莫言的清醒陈鲁民①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之前,在对莫言获奖传言飞扬的时候,莫言一直低调回应获奖以后,他接受采访时说:“说不激动那是在装蒜,心里还是高兴的,但也就是高兴”“很快就会过去,自己不要当作怎么了不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头脑清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热爱这块土地,感谢父老乡亲”②莫言在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就曾说过,希望“10分钟就忘掉获奖这件事”因为他深知,“得奖之后就会有各种好评和赞誉,要是没有定力,就容易头脑发昏,就容易犯错误,所以我就想快点忘记这件事,让自己轻装上阵”“忘掉所有的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这不是他故作姿态的矫情,而恰恰是一种理智与清醒③说到这里,我想到居里夫人,她获得过包括两度诺贝尔奖的许多荣誉,但她都看得很淡,是不是“10分钟就忘掉”不敢说,但有一个故事说明她对待荣誉的态度朋友来做客,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玩一枚奖章,忙问:“夫人,你应该知道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是多么高的荣誉,怎么能把它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说:“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④的确,获奖是令人高兴的事,你有理由“漫卷诗书喜欲狂”,“一日看遍长安花”,但切勿沉溺其中,乐不思蜀过分陶醉,会侵蚀你的斗志,涣散你的精神,模糊你的视线,阻挡你前进的步伐,你的人生高度可能就此无法超越⑤牛顿的功绩曾经无与伦比,但遗憾的是,晚年,他也被荣誉迷住了双眼,沉醉于鲜花掌声美酒佳肴中,终止了科学探索的历程60岁后,他开始频繁出入各种宴会,接受各种称号,佩戴各种勋章,担任各种职务,从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到制币局长,还忙于与科学界的其他头面人物争权夺利结果,在他人生的最后24年里,他几乎毫无建树⑥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过不少获奖的科学家、演员,获得过金牌的运动员,因为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忙于应酬,结果落后于飞速发展的时代,或被淘汰出局,或被边缘化,黯然失色,很快就淡出人们视野,成了天际转瞬即逝的流星⑦泰戈尔说:“鸟的翅膀绑上黄金,它还能高飞吗?”荣誉与奖励也是如此,我们希望得到它,也为得到它而欣慰,但绝不能当成沉重包袱背起来,背上它会迟滞我们攀登的脚步(有删改)13.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4分)答:14.作者为什么从莫言两度获奖的感言写起?(4分)答: &, nbsp;15.文章③⑤两段分别列举居里夫人和牛顿的例子,有什么作用?(4分)答:16.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对本文的阅读感悟,请谈谈你对莫言的“清醒”的理解(6分)答: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22分)与植物一同生长李晓①当我躺在乡村的草丛中,长久地凝视一滴露珠的时候,我会在一瞬间变成一株植物,失去了对人类生活的记忆在风中,我听见我的骨节都在响②而我真的对现实生活有过温存的记忆吗?走在回家的路上,远望那一节一节像火车车厢组成的楼房,我就感觉到自己的滑稽可怜我这一具一百多斤重的肉体,每天的生活都是被囚禁在这沉闷的车厢中,在那里排泄病毒和废气我仿佛看见,一幢一幢楼房的顶端,林立着一座又一座虚拟的烟囱,把喘息的废气飘散到天空中去,形成一团又一团阴云,将我们彻底覆盖和笼罩,让我们的身躯不断萎缩,可怜如蚁地在大地上艰难蠕动③许多年前,看到梭罗的,我就着迷似的寻找我的瓦尔登湖终于,在我老家的山梁上找到了一座群山环抱中的水库我在烟波粼粼的水库旁边,相遇了几间废弃的农屋夜里,躺在床上,听着稻花香里的蛙鸣、满山满坡昆虫的合唱,我的身体常常呈现一种羽毛的状态篇三:2013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2013(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22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4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4课《繁星》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4课《繁星》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课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繁星》选段,完成练习。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

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仰.望(yǎng yáng) 半昧.(wèi mèi)摇摇欲坠.(duòzhuì) 模.糊(mómú)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填空。

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3.海上的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虽是成人,有时候也有童趣,也渴求妈妈的怀抱。

B.妈妈的怀抱是温暖的,作者在海上感到丝丝凉意,所以想寻求温暖。

C.看到繁星,作者想到了家乡,想到了亲人。

思乡之情让他倍感温暖,他带着这份情感睡得踏实、沉稳,就像睡在母亲的怀里一样。

二、阅读训练。

长白山,与你相约那一秋的天池胡雪漫天池是中国最深的湖泊,为火山喷发后的火口积水而成,高踞于长白山主峰之巅。

远跳天池,呈椭圆形,周围长约13千米,水面海拔高达2150米,面积9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4米。

天池周围环绕着16个山峰,青铅一样的色泽,使得天池犹如镶嵌在群峰之中的一块碧玉。

湖周峭壁百丈,晴朗时,峰影云朵倒映万顷碧池之中,天水相连、()。

大部分是湛蓝,少许泛着黄绿。

天池水面偶尔有大风拂起的微波,煽动着一圈圈激情的涟,像绿色绒布上充满着巧克力般丝滑质感的纹理,如梦如幻,浮浮动在碧泉湖幽灵静谧的世界里。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按要求写句子课后专项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按要求写句子课后专项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按要求写句子课后专项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按要求写句子1.把下列词语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技术必将一个个科学创造出现代奇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星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

变换语序,使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它们是那样柔弱,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个句子采用了的修辞手法,请你也试着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爬上虎的脚》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平静的江面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下面任意两个词语描写一下放烟花的情景。

霎时顿时忽然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写句子。

1.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矗立在公路两旁。

(仿写比喻句)一棵棵白杨树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用动作描写把人物的心情得更加生动。

例: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

(害怕)看到满分的成绩单,我高兴得_______________。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30篇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30篇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30篇(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30篇)1、五月的田野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

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

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xián)静地微笑。

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忙碌起来。

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

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到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地,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

折一根柔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

——鸭子蹒跚(pán shān)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过的地里,把羊儿牵到河边去,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田埂上、豆地里,扯一小捧嫩青草,放进竹篮里。

累了,我们便往地上一躺,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和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问题】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没有能够比得上的。

()(2)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再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主要回忆了乡村五月_________和孩子们___________的田园生活;全文洋溢着作者对麦子和豆荚的__________之情及___________ 的心情。

4.大自然就是一顿色香味俱全的丰盛午餐,文中描写的“色”有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的“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麦子熟了,豆荚长大的时候,“我们”做的有趣的事有( )。

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名师学堂·阅读与训练》四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名师学堂·阅读与训练》四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对“我”“ 眨眼”, 又如在“ 小声说话”, 有一 温柔和力量。

������������������������������������������������������������������������������������������������������������������������������������������������������������������������������������������������������������������������������������������������������������������������������������������������������������������������������������������������������������������������������������������������������������������������������������������������������������������������������������
的既不保温, 又怕晒 在河水中浸泡, 把泥
课外拓展
浆涂满身体
1. 示例: 三心二意 一五一十 扬扬得 意 沾沾自喜
2. 风的形成及其好处、 坏处 3. 空气的流动、 地形的 高 低、 气 候 的 冷暖。 4. 好处: ①人们利用风的原理, 给船加 上风帆; ②利用风车磨面; ③用来发电。 害处: 形成风暴或者飓风, 给当地人民带来 灾害。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活。 4. 送花。 因为“ 送花” 更能表达出守墓
人和亚当夫人共同的心声。
6. 蝙蝠和雷达

2024年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及答案

2024年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及答案

有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尽头的。可这两座山却不会长高
了,我们总有一天会把它挖平的!”
后来,愚公挖山的事让上天知道了,他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派了大力神
下来,把两座山背走了。从此以后,愚公出门办事很方便,家门前再也没有那
两座大山了。
1.这篇故事讲述了一个叫____的老人坚持_______,后来他的精神感动了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课外阅读。
一分钟能干什么 5 / 13
4.“我看你呀。比我还笨呢。我是老了,可我有儿子,还有孙子,孙子又会生 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尽头的。可这两座山却不会长高了,我们总有一天会把 它挖平的!” 5.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最值得我们学习。 八、 1. 分 道 颗 个 双 件 2.过年存的红包,我可以买练习本,可以买铅笔,可以买书,还可以买礼物送 给爸爸妈妈。 3.(3)√ 九、 1. 深蓝深蓝 碧绿碧绿 2.瓦蓝瓦蓝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这些白云千姿百态:有的像羊儿在低头吃 草,有的像小兔在赛跑,有的像一群小猪在争吃食物…… 一只小鹿在散步 一只海马在睡觉。
4.小狗被他的小房子压得抬不起头来,这时小猫在干什么?( )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小猫在追蝴蝶。
B.小猫在钓鱼。
5.从画线的句子可以看出,这是一只( )的小猫。
A.爱发脾气、不关心朋友
B.活泼可爱、善解人意
三、 课内阅读。
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许多船工正拉着一艘大船。他们弯着腰,流着 汗,“嗨哟,嗨哟”喊着号子,可是船却走得很慢很慢。他急忙跑过去,对着 船帆用力吹了口气,船飞快地跑了起来。船工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 风娃娃表示感谢。 1.用部首查字法查“号”字,应先查部首________,除去部首还有________ 画,用“√”选择“号”在本文中正确的读音(hào háo),用“√”选择 “号”在文中正确的意思:①呼唤;②大声哭。 2.请你用“___”画出短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 3.看图写两个表示声音的词语。

四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含答案

四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含答案

四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

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当你流连于湖光山色之中,对大自然的斑斓色彩欣喜感叹之际,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

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单色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

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绿叶只反射绿光,看上去呈绿色;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的;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

当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

水晶和水晶般的冰都是这样。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

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的光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

当阳光通过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时,其他波长较长的光,不受大气中的碳粒、尘埃、水蒸气的影响,而蓝色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这篇短文围绕中心,主要从哪三方面来说明?(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给这则短文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修辞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飞翔”的蜘蛛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初一上学期课内文段阅读精选(附答案及课外)第三单元

初一上学期课内文段阅读精选(附答案及课外)第三单元

初一上学期课内文段阅读精选(附答案及课外)第三单元第三单元-一春阅读下列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文段一[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润山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1.选出下列判断有错的一项()A."盼望"写出盼春心切。

B."朗润"写出春山光泽。

C."涨"写出春水涣涣。

D."红"写出太阳十分猛烈。

2.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句中的"偷偷地"和"钻"用得好,为什么?答:_4."坐着,躺着,打两个滚…捉几回迷藏。

"表明什么?答:____5.第3自然段描绘的是一幅春草图,表现春草旺盛的生命力,由此你联想到哪些古诗句?答:文段二(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3)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6.文段描绘一幅___图,总的特征是____7.画线的句子①写出了____,②写出了____ ③写出了_______。

8.这部分由春花联想到什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是联想的?答:___9."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句中"闹"用得好,为什么?答:___文段三"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基础知识小语段阅读
导读:①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bìlǜ()的西瓜。

②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③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yí()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④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1)给②④句中的划线字注音。

(2)根据①③句中的拼音写汉字。

(3)结合②句语境,说说“厚障壁”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jìnshé
(3)指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