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PPT文档资料

第一节 农民群众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斗争风暴的起落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出第 路二 的章 早 期对 探国 索家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 的兴起和夭折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北 伐
1853年太平天国攻陷南京后,5月派林凤祥、李开芳 率兵二万多人北上,当时目标是占领天津,然后等待援军, 再取北京。北伐军从扬州出发,途经安徽、河南,在年中 渡过黄河,但少量部队因清军攻击而无法渡河,被迫南归。 渡河的北伐军进入山西,再进入直隶,向北京进军,京城 震动。清廷一方面增强北京周围的兵力,也作了必要时撤 出北京的准备。年底时,北伐军约四万人停留在天津附近。 由于北京一带清军比北伐军多出数倍,加上北伐军以南方 人为主,未习惯北方寒冬,令北伐军处于劣势。1854年 初北伐军被迫南退至连镇(今河北东光县内).
永安建制
指太平天国在永安分封诸将和确立军政制度的史事。太平军 占领永安(今蒙山)后,1851年12月17日,洪秀全下诏封杨秀 清为东王,九千岁;肖朝贵为西王,八千岁;冯云山为南王,七 千岁;韦昌辉为北王,六千岁;石达开为翼王,五千岁。各王受 东王节制。正式封杨、萧、冯、韦为军师,封秦日纲为天官丞相, 胡以晃为春官丞相,罗大纲为总制。其余有功将士800多人皆授 官职。天王颂行《令各军记功罪诏》、《严禁犯第七天条杀不赦 诏》、《命兵将杀妖取城所得财物尽缴归天朝圣库诏》;颁刻 《太平条规》、《太平军目》,重颁《天条书》,整肃军纪;颁 刻《太平礼制》,规定从诸王到两司马的森严等级,各头领子女 亲属都规定不同的称谓与礼节,官爵封号世袭,又颁行天历,创 立正朔。太平天国的建制初具规模。
林凤祥闻知天京派来的援军到达山东,派李开芳分兵迎接 援军。在李开芳会合援军前,援军已经溃散,李开芳只好 固守山东高唐州.清军分别在连镇和高唐州围困北伐军,两 地的北伐军无法联络,坚守多月后,因粮尽而逐渐不支。 期间天京曾经派了第二支援军,但在安徽被清军所阻而放 弃北上。1855年3月,清将僧格林沁攻下连镇,林凤祥受 伤被俘,不久被押到北京处死。僧格林沁率兵到高唐州, 李开芳知道林凤祥已全军覆没,从高唐州突围至冯官屯, 又被清军围困,不久被俘,6月在北京被处死。 北伐失败,最主要原因是孤军深入,缺乏后方支援。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单项选择题1.C2.B3.A4.A5.C6. B7.B8.C9.D 10.A11.D 12.A 13.D 14.C 15.B16.A 17.C 18.B 19.A 20.D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 BC4. AD5.ABCDE6.ABDE7.ABCDE8. ABC9. BCD 10.ACDE三、简答题1.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2.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哪些类型?参考答案:主要有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等。
3. 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创办?参考答案:多数是官督商办的方式,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的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官督商办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虽然受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4.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由维新派主办的影响较大的报纸有哪些?参考答案: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湖南的《湘报》等。
5. “戊戌变法”时期颁布的政令中有关军事方面的规定主要有哪些?参考答案: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
四、辨析题1. 参考答案:对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2. 参考答案:对《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第二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单项选择题: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领导人是(B )。
A、林则徐B、洪秀全C、李鸿章D、康有为2、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宗教组织是( C )。
A、白莲教B、基督教C、拜上帝教D、天地会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历时( B )。
A、10年B、14年C、18年D、20年4、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文件是( B )。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救亡决论》5、太平天国运动面临的以往农民运动从未遭遇的新情况是( C )。
A、领导阶层的迅速腐化B、流动作战没有固定根据地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D、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C )。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救亡决论》7、洋务运动发端于(B )。
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80年代D、20世纪20年代8、洋务派代表的社会阶层是( A )。
A、地主阶级B、官僚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9、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B )。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自强、求富D、托古改制10、洋务派最先兴办的是(B)。
A、民用工业B、军事工业C、新式学堂D、新式军队11、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大多数采用( C )。
A、官办B、商办C、官督商办D、官商合办1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 A )。
A、资产阶级改良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运动C、地主阶级改良运动D、地主阶级革命运动13、戊戌维新运动的核心领导人是( A )。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14、1895年,康有为组织发动了( B )。
A、金田起义B、公车上书C、百日维新D、广州起义15、戊戌维新运动的高潮是( C )。
A、金田起义B、公车上书C、百日维新D、广州起义16、百日维新发生于( B )时期。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大纲》课后习题及答案-第2章: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①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重要事件,其重要性体现在: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秩序,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b.反抗并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捍卫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利益。
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和禁止鸦片走私,并与外国侵略势力勇敢作战。
c.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瓦解了封建思想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力量。
②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历时14年、转战18省,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具体体现在:a.《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b.《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
因此,太平天国起义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对日后反帝反封建的启迪和鼓舞,具体体现在:a.在19世纪中叶的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一道,有力地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b.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启示和激励。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就以“洪秀全第二”自居,赞扬和宣传太平天国的斗争精神,决心武力反清。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然而,其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深刻的。
主要体现在:①主观原因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

第二, 天朝田亩制度》 第二,《天朝田亩制度》力图将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 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并反映了一种 天下皆一式”的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 “天下皆一式”的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制度 所设计的社会, 所设计的社会,还是一个平均的自给自足的小 农社会。 农社会。
资政新篇》 (三)《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2)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等人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实力派 即所谓清王朝的“四大中兴名臣” (即所谓清王朝的“四大中兴名臣”)
2、洋务派的指导思想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
所谓“中学” 特指“ 所谓“中学”,特指“中国的文武制 也就是封建制度; 西学” 度”,也就是封建制度;“西学”特指西方 的船坚炮利和其它先进科学技术, 的船坚炮利和其它先进科学技术,主要的是 所谓“长技”。 所谓“长技” “中体西用”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中国 中体西用”可以简要概括为: 封建制度作为根本,利用西方“长技” 封建制度作为根本,利用西方“长技”,为 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服务。 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服务。即“以中国伦常 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
太平天国天王府模型
建立政权:
1853年 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 1853年,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
封王: 封王:
前期: 前期:5 东王: 西王: 东王:杨秀清 西王:萧朝贵 南王: 北王: 南王:冯云山 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翼王:石达开。 后期: 后期:8 干王:洪仁玕 英王: 干王:洪仁玕 英王:陈玉成 忠王: 遵王: 忠王:李秀成 遵王:赖文光 扶王: 启王: 扶王:陈德才 启王:梁成富 文王:蓝朝柱 燕王:秦日纲 文王: 燕王: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单选题1、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爆发的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是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C. 台湾高山族人民抗日斗争D. 义和团运动2、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并建号太平天国是在A. 1851年1月B. 1853年3月C. 1856年9月D. 1864年6月3、洪秀全在1851年领导发动的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农民运动是A. 天地会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 捻军运动D. 义和团运动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 金田起义B. 小刀会起义C. 惠州起义D. 黄花岗起义5、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是A. 《资政新篇》B. 《原道觉世训》C. 《十款天条》D.《天朝田亩制度》6、太平天国在1853年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A. 《原道觉世训》B. 《十款天条》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7、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是A.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B. 以发展资本主义为中心C. 以反对封建的等级制度为中心D. 以废除儒学的纲常伦理为中心8、太平天国在后期提出的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A. 《原道觉世训》B. 《十款天条》C. 《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A. 《海国图志》B. 《盛世危言》C. 《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10、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统筹全局方案的是A. 洪秀全B. 杨秀清C.洪仁玕D. 李秀成11、在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在《资政新篇》是A.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B.以发展资本主义为中心C. 以反对封建的等级制度为中心D. 以废除儒学的纲常伦理为中心12、标志太平天国由盛到衰转折点的历史事件是A. 长沙战役B. 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 安庆失守13、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B.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C. 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D. 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二、多选题1、在1951年金田起义前,洪秀全写作了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提供思想基础的A.《原道救世歌》B.《原道醒世训》C.《原道觉世训》D. 《天朝田亩制度》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在早期的主要领导人除洪秀全外还包括A.杨秀清B.冯云山C.韦昌辉D.石达开3、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颁布的主要文件是A. 《原道觉世训》B. 《十款天条》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4、太平天国领导人希望通过《天朝田亩制度》方案建立的理想社会是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B.有衣同穿,有钱同使C.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D. 无处不平等,无人不欢乐5、1956年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为挽救危局而提拔的年轻将领包括A. 石达开B. 韦昌辉C.陈玉成D.李秀成6、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包括A.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B.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C.缺乏对外国列强侵华的理性认识D.缺乏对列强侵华野心的足够警惕三、简答题1、《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二章PPT课件

10
西征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夺取皖、赣,进 图湘、鄂,控制安庆、九江等军事要地,屏蔽天京,决定 在北伐的同时发动西征。6月3日,太平天国命夏官副丞相 赖汉英等率军二三万、战船千余艘,开始由天京朔江西征。 6月10日占领长江北岸重镇安庆,赖汉英率万余将士继续西 进,连克沿江诸镇,进围南昌。攻城三月不克,撤围北上。 石祥祯、韦俊西援,克九江,败清兵于田家镇,乘胜二克 汉阳、汉口。之后,胡以晃、曾天养从安庆出兵,北占集 贤关、桐城、舒城。1854年1月,克庐州(今合肥),清巡 抚江忠源败亡。2月,石祥祯、韦俊、曾天养再度西进,在 堵城大败清湖广总督吴文镕,三占汉阳。复分兵为三:曾 天养经略鄂北,韦俊渡江围武昌,石祥祯夺取湖南。
3、钟相、杨么:等贵贱,均贫富 (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提出“等贵贱”的口号 )
14
4、李自成:均田免粮 (李自成起义在中国历史中 有着深远的影响。“均田免粮”的口号已触及到封 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当时农民起义达到了一个新 的水平 ) 5、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这个口号继承了先前“等 贵贱,均贫富”的具体内容,又用基督教的形式为 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的蓝图,确实是进步了 )
从金田起义 到定都天京
4
5
攻占武昌
北伐 建都天京
西征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6
金田起义
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这一天,拜上帝 会众在金田村「恭祝万寿」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颁军纪五条:
遵条令; 别男行女行; 秋毫莫犯; 公心和傩; 同心合 力,不得临阵退缩。 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13日东出大湟江口, 开始了轰轰烈烈规模空前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因金田起义发生在广西,故有大量壮族人民参 加了金田起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试题集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解1、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永安封王:1851年3月,洪秀全在东乡宣布称天王。
后永安建制封五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皆受东王节制。
3、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
4、天京事变: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
5、《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是天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和社会改革方案。
6、《资政新篇》:1859年颁布,洪仁玕拟定的带有资本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为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7、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1864年失败。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换言之,缺乏先进的阶级的领导。
8、洋务派及综理洋务的中央机构:奕是首领,还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1861年成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9、洋务派举办洋务事业的目标:“求强”“求富”。
10、洋务派举办洋务军事工业目的:直接目的是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同时有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
11、举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早由冯桂芬概括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2、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形式和性质:形式:官办、官督商办(采用最多的形式)、官商合办。
性质: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13、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
14、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旗手)、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15、“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等在京赶考的举人(由各省派公车送京赶考)向皇帝上书,要求拒绝与日本议和并变法。
16、宣传变法的理论文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梁启超《变法通义》,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17、宣传组织变法的著名“三会三报三学堂”: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军入湘后,曾国藩组建湘军抵抗。4月,石祥祯于靖 港大败湘军水师。5月初,林绍璋部兵败湘潭,损失战船 约两千艘。6月,韦俊二克武昌。7——8月,两军在湘北 会战,因骁将曾天养于城陵矶阵亡,太平军连续败退。 10月,武汉三镇相继失守。12月,秦日纲兵败田家镇, 湘军直逼九江。1855年1月,石达开等率军西援,组织 九江、湖口会战,痛歼湘军水师,乘胜大举反攻,败清湖 广总督杨霈,四占汉阳,三克武昌。11月,太平军弃守 庐州,皖北形势逆转。这年底,湘军围攻武汉,石达开率 师西援鄂,因湘军堵截,遂转进江西。1856年3月,石 达开在樟树镇大败湘军周凤山部,占据江西50余州县, 围困曾国藩于南昌。但武汉仍被湘军围攻,遂致相持战局。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同时,它传入国外新的知识,打开了人们 的眼界。洋务运动冲击了封建观念,有利 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
政治改革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 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 旧势力的反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 新派的势力非常弱小,他们只能把自己实行 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 皇帝身上,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
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理论,不能正确知道斗 争 未能正确对待儒学 不能把西方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分别开来 敌人力量强大
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农民阶级 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 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 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戊戌维新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一、戊戌维新运动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19世纪90年代以后,新兴的民族资产 阶级要求进一步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 传播开来,逐步形成变法维新的思潮。
永安建制
指太平天国在永安分封诸将和确立军政制度的史事。太平军 占领永安(今蒙山)后,1851年12月17日,洪秀全下诏封杨秀 清为东王,九千岁;肖朝贵为西王,八千岁;冯云山为南王,七 千岁;韦昌辉为北王,六千岁;石达开为翼王,五千岁。各王受 东王节制。正式封杨、萧、冯、韦为军师,封秦日纲为天官丞相, 胡以晃为春官丞相,罗大纲为总制。其余有功将士800多人皆授 官职。天王颂行《令各军记功罪诏》、《严禁犯第七天条杀不赦 诏》、《命兵将杀妖取城所得财物尽缴归天朝圣库诏》;颁刻 《太平条规》、《太平军目》,重颁《天条书》,整肃军纪;颁 刻《太平礼制》,规定从诸王到两司马的森严等级,各头领子女 亲属都规定不同的称谓与礼节,官爵封号世袭,又颁行天历,创 立正朔。太平天国的建制初具规模。
江 南 制 造 总 局
北洋水师正督统(舰队司令)旗帜
北洋水师副督统旗帜
北洋水师协督统旗帜
南洋水师督统旗帜
清商务水师旗帜
清 海关军旗
京 师 同 文 馆
容 闳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均平”思想的发展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太平天国农 民战争爆发 的历史背景
封建地主的地租剥削 封建政府的沉重赋税 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在维新派的积极活动下,1898(戊戌) 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宣布“变法自强”。实行新政。至9月21日止, 在103天里维新派通过光绪皇帝发布了一百多 件新政命令,宣布了一系列的新政措施,史 称“百日维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发动政变,变法维新运动顷刻失败。
《天朝田亩制 度》,实际上是起 义农民提出的一个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 中心的比较完整的 社会改革方案。它 集中反映了广大农 民要求获得土地的 强烈愿望。
《资政新篇》 是太平天国后期颁 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它试图按照西方资 本主义模式来改造 中国,发展资本主 义工商业。
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发生于中国清朝后期的1856年,是 一次太平天国领导层的严重内讧,地点在首都天京 (即今南京),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 在此事件中被杀,另有约二万人丧生。 “天京事变” 被视为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亦 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林凤祥闻知天京派来的援军到达山东,派李开芳分兵迎接 援军。在李开芳会合援军前,援军已经溃散,李开芳只好 固守山东高唐州.清军分别在连镇和高唐州围困北伐军,两 地的北伐军无法联络,坚守多月后,因粮尽而逐渐不支。 期间天京曾经派了第二支援军,但在安徽被清军所阻而放 弃北上。1855年3月,清将僧格林沁攻下连镇,林凤祥受 伤被俘,不久被押到北京处死。僧格林沁率兵到高唐州, 李开芳知道林凤祥已全军覆没,从高唐州突围至冯官屯, 又被清军围困,不久被俘,6月在北京被处死。 北伐失败,最主要原因是孤军深入,缺乏后方支援。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希望通过 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 让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代表参加政权,逐 步实现君主立宪。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 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 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 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 会制度。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历史意义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 府的统治根基 把中国旧式农民战争发展到最高峰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西 征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夺取皖、赣,进 图湘、鄂,控制安庆、九江等军事要地,屏蔽天京,决定 在北伐的同时发动西征。6月3日,太平天国命夏官副丞相 赖汉英等率军二三万、战船千余艘,开始由天京朔江西征。 6月10日占领长江北岸重镇安庆,赖汉英率万余将士继续西 进,连克沿江诸镇,进围南昌。攻城三月不克,撤围北上。 石祥祯、韦俊西援,克九江,败清兵于田家镇,乘胜二克 汉阳、汉口。之后,胡以晃、曾天养从安庆出兵,北占集 贤关、桐城、舒城。1854年1月,克庐州(今合肥),清 巡抚江忠源败亡。2月,石祥祯、韦俊、曾天养再度西进, 在堵城大败清湖广总督吴文镕,三占汉阳。复分兵为三: 曾天养经略鄂北,韦俊渡江围武昌,石祥祯夺取湖南。
太平军西征历时近三年,控制了天京上游 安庆、九江、武昌三大重镇,据有赣、皖 和鄂东,成为太平天国主要战略基地,有 效地屏蔽了天京,保证了粮源,为太平天 国坚持斗争创造了条件。
“均平”口号的发展
1、黄巢:天补均平 (“均平”的提出,在农民 起义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 2、王小波、李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随着历史经验的总结,农民起义口号的迷信色 彩逐渐淡化,所提问题逐渐指向封建制度本身, 而且越来越明确、具体和系统 ) 3、钟相、杨么:等贵贱,均贫富 (中国历史上 第一次提出“等贵贱”的口号 )
第二章
第一节 农民群众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斗争风暴的起落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出第 路二 的章 早 期对 探国 索家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一、戊戌维新运动
第二节 洋务运动 的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 的兴起和夭折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公车 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随 后,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制 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而重点则放 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 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 主张。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4、李自成:均田免粮 (李自成起义在中国历史中 有着深远的影响。“均田免粮”的口号已触及到封 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当时农民起义达到了一个新 的水平 ) 5、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这个口号继承了先前“等 贵贱,均贫富”的具体内容,又用基督教的形式为 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的蓝图,确实是进步了 )
洪秀全
从金田起义 到定都天京
北伐 建都天京 攻占武昌 西征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金田起义
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这一天,拜上帝 会众在金田村「恭祝万寿」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颁军纪五条: 遵条令; 别男行女行; 秋毫莫犯; 公心和傩; 同心合 力,不得临阵退缩。 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13日东出大湟江口, 开始了轰轰烈烈规模空前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因金田起义发生在广西,故有大量壮族人民参 加了金田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