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短篇小说的诀窍!
如何写言情小说

首先要多看一些比较热门的言情小说,看故事的大纲,好的字,句,词要记,整体结构把握好,如果有作文基础的很快就会写。
第二要有决心,细心,大胆,不断创新,不拘泥固定写作模式,文字鲜明。
第三,看言情小说时要把自己融入到故事情节,细细品味,就像是第一人称,如果我是这个人会说什么,要怎样说才能让人感到耳目一心,又合情合理。
看完后要跳出故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冷静的分析,故事的开头,起因,经过,结果。
第四,要多试,多写,真正的学以至用,一开始会很枯涩,写写就好了。
这是大致的写作框架,要写好还需努力,不是言情小说这样写,我认为写任何小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别的不说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女主角。
她有一个非常雅致、非常美的名字,象什么小倩、梦婷、如眉之类,而她的容貌、身材、气质、修养、风度,门门都打一百分,决不会辜负这么一个诗意盎然的名字。
她的眼睛尤其出色,含羞带笑,似醉欲眠,不只妩媚动人,简直就会说话。
而她的职业,也与她的高雅气质相捋,可以是大公司秘书,也可以是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或者索性就是一个女学生或舞小姐,但决不可能去扫街运粪,或在红灯区操神女生涯,就象她的名字决不可能是张秀姑、马春花一样。
间或女主角也有是一个女强人的,女企业家、女总裁,赚钱的门槛比男人还精,但骨子里仍是一个柔柔媚媚的小女人也。
一见钟情。
故事一开始,女主角的平静生活陡起波澜,突然面临人生重大转折,可能是生白血病啦,可能是母亲亡故啦,或女强人事业危机啦,或与一个她并不爱的男人订婚啦,总之在这种事事都有不称心的情况下,偶然碰上一个有担当善体贴的男孩,自然而然,就会把全身心都倚靠上去了。
而男的本来就一瞥惊艳啦,再一深谈,发现这女孩子又柔又俏,善解人意,很有营养嘛。
女孩子听男的谈谈将来闯荡美利坚的远大志向,也不禁两眼发直,痴痴迷迷。
跟着马上挑明关系,这一般总是由男方主动出击,必要时还可采用粗鲁一点的手段,最多的是强吻,不由分说将女的一把拉过,捧起脸就亲。
写作文的12种技巧

写作文的12种技巧1开门见山落笔扣题所谓 " 开门见山 ",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直截了当地切入要旨。
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受很多同学所青睐。
2引用经典彰显底蕴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如下例几种常用的:1、诗词开头以诗句开头,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如:"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 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头,可是依然很平凡……2、俗语开头俗语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以此开头,倍感亲切,激发兴趣。
如:中国有句俗语说:" 三棒槌打不出一个屁来。
" 我的爸爸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3、名人名言开头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
如一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33962学生写《自信》: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 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4、故事导入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如一学生写《宽容》时,这样开头:" 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脸,由于周总理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这时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周总理会大发雷霆。
想不到,周总理却很抱歉地说:' 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的脸了。
'这样一句暖人的安慰,我们可以从周总理身上看到可贵的品质——宽容。
"5、声音开头对话、琴声、风声、雷声等等,都可以用来开头,信手拈来,渲染氛围。
如:"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 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怎样才会学会写作文

怎样才会学会写作文怎样才会学会写作文一、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
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
二、把重新认识结构做为作文的核心,包含自学科学知识,观测累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多样想象,培育情感,锻炼身体意志;从说至写下,斟酌修正,多读勤写下。
三、践行小作文观,听到、说道、念、写下有机融合一必须著重审题;二要明晰文学创作目的,立意必须崭新;三就是选材必须存有根据;四必须讲究谋篇技巧,精心安排不好篇章结构;五要特别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于小标题,作文小册子;六必须著重文章读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语言,用思想征调语言。
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标的逐年级分解:一年级字词,二年级句子,三年级片断,四年级篇章,五年级综合,六年级提高。
五、实行五项训练根据重新认识就是作文的核心这一原则,紧紧围绕这个发展学生心理机制的核心,扎扎实实地展开了五项训练:(一)、字词训练。
自学掌控大量字词。
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
运用“十引说”的方法,把字词学习与说话训练相结合。
“十引说”就是:1、分析字形;2、利用教具;3、凭图学词;4、组词扩词;5、选词填空题;6、词语配搭;7、调整词序;8、触景用词;9、词语分类;10、联词成句。
多样了骂人训练内容,并使自己累积大量可以说道会用的字词,为写作文奠定坚实基础。
(二)、句子训练。
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
可以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道一句话时,没较好凭借图画和事物,深入细致教导学生观测、重新认识、分析、抒发的方法,只是掏出一张图或一事物使学生说道写下一句话,学生不晓得为什么要说写下一句话,怎样说道写下一句话,说道写下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引致作文中语调单一、呆板、不活泼生动。
写作方法:非虚构写作的5种常用手法是什么?

写作⽅法:⾮虚构写作的5种常⽤⼿法是什么? “⾮虚构⽂学”概念的⽣成主要受到美国⾮虚构⼩说的启发。
中国的⾮虚构写作对此有所扬弃,⽐如“内⼼独⽩”“合成⼈物的性格”。
在中国当下的⾮虚构写作中很少采⽤。
来看看李娟的《⽺道》系列和梁鸿的《中国在梁庄》等优秀⾮虚构⽂学是如何创作的吧。
下⾯是店铺⼩编为⼤家收集整理的写作⽅法,⼀起来看看吧! ⾮虚构写作的五种常⽤⼿法 1959年美国堪萨斯州发⽣⼀起震惊全美的凶杀案,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受《纽约客》杂志之托到堪萨斯撰写报道整个谋杀案件的纪实⽂章, 卡波特与助⼿哈珀花了六年时间调查这起案件,跟踪调查了被害者的邻居、被害者的雇员的反应,还花了⼤量时间与精⼒与两位蹲在⼤牢⾥等待被处死的凶犯详细长谈。
杜鲁门·卡特波以独特的写作视⾓、全新的⽂学⼿法、厚重的社会良知,将⼀出真实的灭门⾎案的调查结果写成《冷⾎》。
这部作品取材于真实的案例,但作者使⽤⽂学的⼿法对之进⾏了改编,导致这⼀事件具备了新闻报道与法律陈词所⽆法表达的复杂性, 卡波特⼲脆称之为“⾮虚构⼩说”。
这⼀名称沿⽤⾄今,成为⼀种重要的⽂学类型。
美国⾮虚构写作研究者、作家沃尔夫总结了美国⾮虚构写作的常⽤⼿法,它们是:设置戏剧性的场景;充分记录对话; 注重记录情形的细节;观察的⾓度(着眼点)多元化;内⼼独⽩以及合成⼈物的性格。
中国的⾮虚构写作对此有所扬弃,⽐如“内⼼独⽩”“合成⼈物的性格”。
在中国当下的⾮虚构写作中很少采⽤。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李娟的《⽺道》系列和梁鸿的《中国在梁庄》等优秀⾮虚构⽂学是如何创作的吧。
01 设置戏剧性的场景 在⾮虚构写作中,不能只是通过对事件的概括和总结来记述故事,⽽应该通过⼀个个场景来展现情节的发展。
还原场景,是⾮虚构叙事具有可读性最重要的⼀个诀窍。
⽐如李娟的《⽺道》,此⽂虽然是对⽇常⽣活的记述,但不仅没有陷⼊流⽔账,反⽽⼗分吸引⼈,⼀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她的⽂字的着⼒点始终是放在对场景的描写之上。
很全很详细的语文答题技巧(1)

很全很详细的语文答题技巧一、环描写的方法1.修辞手法;2.动静结合、虚实结合;3.多角度描写(听觉、视觉、嗅觉、远近、高低等);4.从心里感觉出发来描写。
二、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景物特征等;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或品质;5.推动情节发展;6.深化作品主题。
三、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答题顺序:1.开端……;2.发展……;3.高潮……;4.结局……。
四、一篇传记在表现人物上的特点1.根据时间顺序;2.侧面烘托人物的形象特点;3.选取典型事例。
五、小说解题的诀窍人物、情节、环境、主旨(当问题涉及到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应尽力与其他两个要素尤其与主旨相联系思考)六、小说情节一波三折的好处1.设置悬念,增强文章的可行性、吸引力;2.层层铺垫、步步设疑、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七、标题作用1.线索作用;2.紧扣情节;3.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特点等);4.紧扣(揭示)主题;5.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构思);6.具有象征意味、寓意(内容)。
八、小说中的作用题常用答题方法1.制造悬念,埋下伏笔;2.巧妙地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3.推动情节的发展;4.增添情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九、分析小说的结尾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尾A.从结构安排上看,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B.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C.从内容安排上看,总结、深化、提升主题。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尾A.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B.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C.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分析令人喜悦的结尾A.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耐人寻味;B.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C.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写作文的技巧于方法

写作文的技巧于方法写作文的技巧于方法一、以引用开头。
就是引用古今中外的诗歌、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名言警句等作为文章的开头。
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权威性、知识性、文采性、深刻性,同时起到一种装点纹饰的作用。
如《江南的味道》的开头:"多情的江南,让多少文人墨客梦魂萦绕。
难怪郑愁予会说:'我打江南走过,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满腔的爱恋竟赋予那出水芙蓉。
"这是引用名家的散文作为开头,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以排比句式开头。
就是用一组能突出中心、句式整齐、气势恢宏、寓意深刻的排比句开头。
这能给读者一气呵成之感,有利于突出那种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起到以势凌人的震撼作用。
如《语文,我的挚友》的开头:语文,就像清凉甘甜的泉水,畅饮泉水会让我的心变得玲珑剔透。
语文,就像浩瀚无边的大海,倾听大海,会让我的心变得宽阔博大。
语文,就像纯洁无瑕的白雪,欣赏白雪,会让我的心变得高尚纯洁。
三、以直切主题开头。
这种形式又叫"开门见山"式,就是一开头就直截了当地切入主题,解除文章中心。
它的优点是入题快捷,不蔓不枝,利于读者把握文章中心、基调和思路。
如《生活中的一个好习惯》的开头:"我生活中有一个习惯,妈妈说这个习惯好。
我比较文静,从来不在外面乱闯,要是让我在'玩'和'看书'之间挑一样的话,我一定挑选后者,这是我生活中的好习惯。
"……高分作文写作技巧有很多,为了使孩子更科学的进行写作训练,更熟练的掌握写作技巧,教子有方微课堂联合高端教育机构小橙云教育,邀请名师推出了“语文作文专栏“,帮助孩子们学会写作!写好作文的技巧总结题目题目,犹如一个人的眼睛那样引人注目。
一篇好作文,如果配上个好的题目,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好的题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一般化的标题,容易在读者的阅览中被忽视,被淘汰,以致连累整篇文章。
写好作文的诀窍

写好作文的诀窍
1、有理想、不怕难,敢于“争强好胜”。
每个人从小都有对未来理想的向往,谁都想长大了,能出人头地,有所作为,那就离不开表达,表达就是作文呀!比如,你当了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国内外先进的设备,总得让人家知道设备的原理、功能、构造和用途吧!如果你不会说也不会写,怎么能让人家认可并大批量生产使用?你总得通过书面文字来阐述吧?为此,你必须打好作文基础,争做强者、胜利者、成功者。
2,在课内外阅读中培养兴趣。
当你读了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或一篇文章,当你观看了一部激动人心的电视电影,你都会被故事波澜起伏的情节和特色鲜明的人物所感染、所吸引的时候,你在羡慕和欣赏之余,不妨问一问自己:“人家为什么写得那么好?假如我也能用手中的笔,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好书,那该多好啊!别看现在不行,但只要肯努力,一定能行!”
3、多说多写多练,品尝成功的喜悦。
开始作文写不好,没关系,但在老师的指导下,多说多写多练,总会越写越好的。
写作文总会有一个从“不好”到“较好”再
到“好”、“很好”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当你写出了一篇老师说好、在同学面前交流的文章时,你就成功了。
写作文技巧归纳

写作文技巧归纳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要精雕细刻,要出彩。
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
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
写好结尾和过渡段。
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
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3、必须给自己充裕的构想时间,不要急于动笔,一旦构想已的定,就不要轻而易举发生改变。
4、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
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
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
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
结构方面不能修改。
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丧失了。
为避免跑题,可以从如下几点作出不懈努力:一是将材料、该词和话题联系出来思索,不容单看看话题;二就是看看自己奠定的观点若想用话题所给材料去证明;三就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播发在媒体上刊载就是必须达至一个什么效果的。
万一跑题了,必须考量逆挽,并使文章构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一定要完篇。
熟话说,好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
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
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7、特别必须特别注意无法缺题。
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搞标题。
拟题就是表明你才气的一个不好的平台,无法轻而易举退出。
缺题影响远不止2分后。
刚好给了评卷老师处罚的理由。
8、文章要有一至两个亮点。
学而思老师建议: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你的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
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有12个典型的论据,就应该有纵横捭阖,很深刻的见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喜欢短篇小说中有某种威胁感或危险感,我觉得一个短篇里有点危险感挺好,首先有助于避免沉闷。
得有紧张感,感觉什么在迫近,什么东西在不断逼来,否则很经常的是一个短篇不成其为短篇。
早在10年前,我发现我对叙事性长篇小说难以集中注意力。
有段时间,我不仅想写这种小说有困难,就连读起来也是。
我的注意力再难持久,不再有耐心写作长篇小说。
这件事说来话长,琐碎得不适合在这里谈。
可是我知道跟现在我何以写起了诗歌及短篇小说有关。
投入,放下,不拖延,写下一篇。
也可能在差不多同一时期,也就是二十七八岁时,我完全失去了野心。
如果真的这样,我倒觉得是件好事。
对一个写作者而言,野心和一点点好运气是好事。
野心太大,运气不好,要么根本不走运,那是能害死人的。
一定得有才华。
一有的作家才华横溢,我不知道有哪位作家毫无才华。
但是看问题独特而准确,并且能用正确的上下文表达那种看问题方式,就另当别论。
在约翰·欧文笔下,《盖普眼中的世界》里的世界不用说,是个精彩的世界。
在弗兰纳里·奥康纳笔下,还有另外一个世界,另外在威廉·福克纳和欧内斯特·海明威笔下,还有别的世界。
在契佛、厄普代克、辛格、斯坦利·埃尔金、安·贝蒂、辛西娅·奥齐克、唐纳德·巴塞尔姆、玛丽·罗宾逊、威廉·基特里奇、巴里·汉纳、厄秀拉·勒奎恩笔下,还有那么多个世界。
每位杰出的要么甚至每位很好的作家,都根据自己的具体要求重塑世界。
我所说的跟风格类似,但又不尽然。
我说的是一位作家在他的所有作品中,独特而不会跟他人混淆的特征。
这是他的世界,不是别人的,是让一位作家异于其他作家的原因之一,才华不能算,才华处处有之,但是如果一位作家看问题独辟蹊径,而且对此能够艺术性地表述,这位作家的作品就可能流传一段时间。
伊萨克·丹森曾说过,她每天都会写一点,不抱希望,亦无悲观。
哪天我要把这句话记到一张三乘五英寸大小的便签上,用胶布贴到我书桌旁边的墙上。
我的墙上现在就有几张那么大的便签。
“不折不扣地准确陈述,是对写作唯一的道德要求。
———埃兹拉·庞德。
”不管怎样,这并非一切,但是一位作家写起来如果能够“不折不扣地准确陈述”,至少他没有误入歧途。
我的墙上有张便签,上面写着契诃夫的某个短篇中一句话的片断:“……突然,他什么都看清楚了。
”我发现这几个字充满了奇迹与可能性。
我很喜欢这些字的明晰特点和言下之意指什么给揭露出来了。
另外还有个待解之谜:之前对什么不清楚?为什么只是刚刚看清楚了?发生了什么事?最重要的是,现在怎么样?这种突如其来的觉醒会产生一些后果。
我有种松了口气的强烈感觉,还有期望。
我曾无意听到作家杰弗里·沃尔夫跟一群写东西的学生说:“别耍廉价的花招。
”应该把这句话记到便签上。
我会稍微改成“别耍花招”,句号。
我讨厌花招,我在哪篇小说里看到好像是要耍花招或者把戏,廉价的花招或者甚至是巧妙的花招,我都想赶快躲开。
花招最讨厌人,我很容易就会厌烦,那也许跟我不怎么能长久集中注意力有关。
但是聪明绝顶的赶时髦作品或者普普通通的无聊作品都会让我昏昏欲睡。
作家不需要花招或者把戏,甚至也未必是一堆人里头最聪明的。
一位作家有时需要能够不管是否会显得愚蠢,站起来带着不容置疑而单纯的诧异,对这样那样的事物,一次日落或者一只旧鞋子,看得目瞪口呆。
二几个月前,在《纽约时报书评周刊》上,约翰·巴思说十年前,他的小说短训班上的学生大多对“形式创新”感兴趣,现在好像不是这样了。
他有点担心作家们到了近代,会写作传统风格的长篇小说。
他担心也许和自由主义一起,实验性写作正趋式微。
每次让我听到别人正儿八经地谈论小说创作中的“形式创新”,我都会有点感觉不自在。
很多时候说是“实验”,就无所顾忌地写得随便、愚蠢或者模仿他人。
甚至更糟糕的是,这也会让人无所顾忌地去粗暴对待读者或将其疏远,很多时候,这种写作根本不提供关于世界的什么新信息,要么描绘出一幅荒凉景象———几座沙丘,这儿那儿有蜥蜴,但是没有人:一个看不出任何有人居住迹象的地方,科学家才会感兴趣的地方。
应该指出,小说中真正的实验具有原创特点,是一番辛苦后才做到的,能够带来愉悦。
但是作家不应该去模仿别人的看问题方式,如巴塞尔姆的。
巴塞尔姆只有一个,别的作家要想打着创新的幌子,盗用巴塞尔姆独特的感受能力,就是在制造混乱,玩火,更严重的是自己欺骗自己。
真正的实验者必须如庞德所主张,“别开生面”,在此过程中,必须自己有所发现。
但是如果写作者没疯掉,他还是要跟我们保持联系,要把他们的世界里的信息传递给我们。
在写诗或者短篇小说中,有可能使用平常然而准确的语言来描写平常的事物,赋予那些事物,一张椅子,一面窗帘,一把叉子,一块石头,一个女人的耳环,以很强甚至惊人的感染力。
也有可能用一段似乎平淡无奇的对话,却让读者读得脊背发凉,这是艺术享受之源,就像纳博科夫能够做到的。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那种写作。
我讨厌拖泥带水或者随随便便的那种,无论它是打着实验的旗号,或者只是手法笨拙的现实主义。
在伊萨克·巴别尔的短篇小说《莫泊桑》中,关于小说写作,叙述者说了这么一句:“没有什么能像一个位置妥当的句号一样,带着如许力量直刺人心。
”这句也应该记到一张便签上。
埃文·康奈尔曾说过,在他发现自己修改一个短篇小说时去掉了些逗号,再次修改时又把那些逗号放回去时,他知道这个短篇算是定稿了。
我欣赏像那样用心对待手头的作品。
说到底,我们拥有的只是字词,最好是用得正确的字词,标点得当,好让它们最好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
如果字词中渗透了作者自己泛滥的情感,要么如果出于别的原因,这些字词用得不准确,有偏差;如果字词不管怎样用得模糊,读者的眼睛会对它们一滑而过,就完全不能唤起他们的艺术感觉。
亨利·詹姆斯称这种不幸的写作为“描述无力”。
如果我们做不到尽自己所能把东西写好,那干吗还要写呢?曾有朋友跟我说,他们不得不匆匆写完一本书,因为需要钱、他们的编辑或者妻子在依靠他们或者即将离开他们,在为作品写得不是很好找借口,辩解。
“我没赶时间的话,会好很多。
”听到一位写长篇的朋友这样说时,我目瞪口呆。
这件事我再去想,可是如果我们做不到尽自己所能把东西写好,那干吗还要写呢?说到底,我们已经尽力了的满足感和那番辛苦的证据,是我们可以带进坟墓的。
我想对我这位朋友说,岂有此理,去做点别的吧,世界上肯定有比这更容易、也许更诚实的谋生之路,否则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去写,然后不要辩护或者找理由。
不要抱怨,不要解释。
三在题为《短篇写作》的一篇随笔中,弗兰纳里·奥康纳提到写作就是去发现。
她说,经常是,坐下来写一个短篇时,她不知道会写到哪里。
她说她怀疑有很多作家在下笔写什么时,并不知道会写到哪里。
她以《善良的乡下人》为例,来说明她是怎样完成这样一个短篇的,直到快写完之前,她对该怎样收尾还根本没有一点概念。
我刚开始写那个短篇时,不知道会有一位装着木头假腿的博士。
只是有天上午,我不觉在描写我多少了解的两个女的时,不知不觉就给其中一个女的加了一个装木头假腿的女儿。
我还写了一个推销《圣经》的人,可是根本不知道怎样来处理他。
在写到他偷走那条木头假腿的前10或者12行字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他会偷走那条木头假腿,可是等我发现要发生这样的事,我意识到那是不可避免的。
几年前我读到这段话时,对她或者在这件事上任何人竟会这样写短篇感到震惊。
本来我还以为这是我的让我感到不自在的秘密,为此我还有点不踏实。
因为我当然觉得以这种方式写短篇,怎样都会暴露自己的缺点。
我记得我在读到她在此事上的看法时,感到欢欣鼓舞。
我有次坐下来写一个短篇,结果那个短篇写得很不错,但是我开始写时,自动跳出来的只是短篇的头一个句子:“他正在吸尘时,电话响了。
”我知道可以写出一个这样开头的短篇,只用抽时间来写就可以了。
我找到了时间,整整一个白天,甚至有12到15个小时,如果我想利用好这个开头的话。
我利用了,上午我就坐下来,写下了开头那句,其他句子马上自动接上了。
我写这个短篇正像我写一首诗那样:一句接一句。
很快,我就能看到一个短篇成型了,我知道这是我的短篇,一直想写的短篇。
我喜欢短篇小说中有某种威胁感或危险感,我觉得一个短篇里有点危险感挺好,首先有助于避免沉闷。
得有紧张感,感觉什么在迫近,什么东西在不断逼来,否则很经常的是一个短篇不成其为短篇。
在一篇小说中,能制造成紧张感的,部分是因为具体的用词环环相扣,来构成可见的故事发展。
然而还有未写到的方面,那些不言而喻的,就在平滑的(但有时断裂,不平整)的表面之下的风景。
V.S.普里切特把短篇小说定义为“路过时眼角所瞥到的”,注意里面的“瞥”这个字。
首先是一瞥,然后那一瞥变得生动,变得能够说明那一刻,如果我们走运的话,甚至有范围更广的后果及意义。
短篇小说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尽其所能投入这一瞥中,充分调动他的智力以及能够发挥的文学技巧(他的才华),调动他对事物的分寸感以及何为妥帖的感觉:那里的事物本质如何以及他对那些事物的看法,不同于任何其他人所见。
做到这一点,是通过使用清晰而具体的语言,这样使用语言,是要让细节变得生动,吸引读者来读这个短篇。
因为细节应当是具体的和表达意义的,语言必须用得准确无误。
那些字词有可能很准确,以至于甚至可能让人听着觉得平淡,然而它们仍然能够传递信息,如能使用得当,它们能够表达得淋漓尽致。
文章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