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合集下载

让孩子快乐成长读后感

让孩子快乐成长读后感

让孩子快乐成长读后感
书里那些生动的例子就像我身边发生的事儿一样真实。

比如说,有个孩子被父母逼着学各种特长,钢琴、画画、书法,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就像一个小陀螺,被鞭子抽着不停地转。

结果呢,孩子不仅没变得多才多艺,反而变得很压抑,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这就好比你硬要把一朵花扭成你想要的形状,最后花可能就枯萎了。

而那些快乐成长的孩子呢,他们的生活就充满了乐趣。

家长允许他们在泥地里打滚,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孩子可能会因为发现一只小蚂蚁搬家而兴奋不已,也可能会在雨后的水坑里踩水踩得满身是泥,但那又怎样呢?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快乐的光芒。

这就像给孩子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阳光和新鲜空气都能进来了。

我还特别赞同书中说的关于尊重孩子想法的部分。

咱们大人总是觉得自己吃过的盐比孩子吃过的饭还多,就想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孩子。

可孩子也有自己的小脑袋瓜啊,他们的想法有时候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小星星,虽然小,但是独特又有趣。

如果我们总是忽视他们的想法,那孩子的自信心就像气球被扎了个洞,一点点地瘪了下去。

读完这本书,我就想啊,以后我要是有孩子,或者对待身边的孩子,一定得让他们快乐成长。

要做一个像园丁一样的家长或者大人,给孩子修剪那些歪枝败叶,但更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自由生长。

可不能像个独裁者一样,只让孩子按照自己画的路线走。

我要让孩子的成长充满欢笑、充满探索的惊喜,就像一场有趣的冒险旅程,而不是一场枯燥的马拉松比赛。

这书真的就像一个贴心的朋友,在我耳边悄悄地告诉我,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怎么才能让他们真正地快乐成长。

寓教于乐,快乐成长

寓教于乐,快乐成长

寓教于乐,快乐成长快乐成长是每个孩子都应该享受的权利。

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应该让他们在玩乐中学到知识,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这样的教育方式被称为“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是一种注重孩子主动探索和学习的教育方法。

它通过游戏、艺术、音乐等多种方式,将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孩子喜欢的活动中,让孩子在玩中学、在乐中教。

这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合作意识。

在寓教于乐的教育中,游戏起着重要的作用。

游戏是孩子学习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通过游戏,孩子可以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和想象力。

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到语言、数学等基本技能。

而且,游戏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和竞争。

艺术和音乐也是寓教于乐的重要手段。

通过参与绘画、手工制作、音乐演奏等艺术活动,孩子不仅可以培养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而且,艺术和音乐还可以激发孩子的情感,启发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

寓教于乐还可以通过故事和演讲等形式传递知识。

我们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让他们在故事中学到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而演讲则可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公众演讲技巧。

寓教于乐并不意味着严禁孩子进行正经学习。

学习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我们不能忽视其重要性。

过于功利主义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容易造成学习压力过大。

所以,我们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启发孩子的思考和创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快乐成长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快乐成长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快乐成长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因为这不仅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还能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以促使他们快乐成长。

一、从早期开始培养兴趣爱好孩子的兴趣爱好在早期形成,因此家长应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例如,给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并从中找到他们最感兴趣的玩具类型。

同时,也可以为孩子提供多样的读物,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二、提供多样的体验机会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兴趣爱好的乐趣。

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如艺术展览、体育比赛等,让他们亲眼见到各种不同的兴趣爱好,并从中体验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同时,家长也可以给孩子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如报名参加舞蹈班、音乐课等,以培养他们在特定领域的兴趣爱好。

三、理解并尊重孩子的选择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要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爱好,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并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无论孩子选择的兴趣是什么,对他们来说都是有意义的,家长应该给予正面的反馈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兴趣是被认可和鼓励的。

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器材,如乐器、画笔等,以便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同时,也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宽敞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可以专注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这样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并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五、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时,可以适当地给予他们引导和支持。

比如,当孩子遇到困难或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时,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克服困难并取得进步。

此外,家长还可以为孩子寻找一些同好者或参加相关的社交团体,以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

总之,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促进他们快乐成长的重要途径。

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孩子的成长,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需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的成长。

快乐和健康的成长可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生活。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第一,鼓励孩子多运动。

运动有助于强壮孩子的身体,增强体能和免疫力。

同时,运动也可以让孩子身心放松,缓解压力。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与各种运动活动,比如游泳、跑步、爬山、跳舞等。

另外,可以组织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如野营、郊游等。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增强孩子的体力,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享受自然的美好,增强对生命的感悟。

第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通过创造安全、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家里应该保持整洁卫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陪伴,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他们共同成长。

另外,避免太多的电子产品和电子游戏,鼓励孩子多和家人相处,多进行亲子互动。

第三,让孩子接触艺术和文化。

艺术和文化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素养。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机会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等文化场所,还可以鼓励孩子学习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

通过艺术和文化的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第四,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孩子日后的发展和成就。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与同龄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社交,孩子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并且不断的与社会接轨,开拓视野。

第五,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孩子面临的考验也越来越多。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倾听他们的情感表达,帮助他们处理压力和情感问题。

鼓励孩子寻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让孩子更好地面对生活的压力。

希望小孩健康快乐的成长的句子

希望小孩健康快乐的成长的句子

希望小孩健康快乐的成长的句子1. “宝贝呀,你可得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长大,就像小太阳一样闪闪发光。

”例子:看着孩子在公园里欢快地奔跑,我心里满是欢喜。

我对旁边的老公说:“你看咱孩子,多有活力,肯定能一直这么快乐健康下去。

”老公笑着点头:“那是,咱孩子棒着呢。

”2. “嘿,小家伙,你要一直这么活力满满,像小超人一样强壮,快乐得像只小鸟。

”例子:孩子生病好了后,又开始活蹦乱跳。

我感慨道:“这一好起来就又跟个小超人似的,真好。

”孩子冲我做个鬼脸:“我厉害吧。

”3. “宝贝,你一定要平平安安长大,快乐得像朵盛开的小花。

”例子:送孩子去幼儿园,看着他开心地和小伙伴打招呼。

我心里想:“这孩子就像朵小花,希望一直这么快乐地绽放。

”4. “小家伙,你得健健康康的,快乐得像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风筝。

”例子:一家人去放风筝,孩子笑得合不拢嘴。

我对孩子说:“你就像这风筝,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

”孩子拉着风筝线:“我要飞得高高的。

”5. “宝贝,愿你一直强壮如小牛,快乐似小精灵。

”例子:孩子在草地上玩耍,跑来跑去。

我笑着说:“这孩子,跟小牛一样壮实,跟小精灵一样快乐。

”孩子停下来,喘着气说:“我不累。

”6. “嘿,小可爱,你要健康得像棵小树苗,快乐得像在森林里唱歌的小鸟。

”例子:带着孩子去郊外,看到小树苗。

我对孩子说:“你要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快快乐乐的。

”孩子摸摸小树苗:“我会的。

”7. “宝贝,你一定要健健康康,快乐得像在海里畅游的小鱼。

”例子:去海边玩,孩子在水里嬉戏。

我看着他说:“你看你,快乐得跟小鱼似的。

”孩子拍着水:“好玩。

”8. “小家伙,你得健康得像个小勇士,快乐得像在舞台上表演的明星。

”例子:孩子参加学校活动,很勇敢。

我夸他:“你就是个小勇士,还这么快乐,真棒。

”孩子挺起胸膛:“我最厉害。

”9. “宝贝,愿你一直健康,快乐得像在花园里跳舞的蝴蝶。

”例子:看到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孩子很兴奋。

我对他说:“你也要像蝴蝶一样快乐地飞舞哦。

亲子互动的五大好处让孩子快乐成长

亲子互动的五大好处让孩子快乐成长

亲子互动的五大好处让孩子快乐成长亲子互动是指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有意义的交流和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

这种互动不仅可以加强亲子关系,还能给孩子带来许多好处,促进他们快乐成长。

本文将探讨亲子互动的五大好处。

第一,亲子互动可以增强亲子关系。

通过与孩子共同参与各种活动,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兴趣,同时孩子也能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

这种亲密的互动有助于建立起家庭中积极和谐的氛围,增强亲子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第二,亲子互动可以促进孩子的情感发展。

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体验各种情感,例如快乐、悲伤和惊喜等。

这种情感共鸣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第三,亲子互动可以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

在互动中,家长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和玩游戏等方式,促使孩子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种亲子互动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第四,亲子互动可以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互动中,孩子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和集体活动等方式,激发孩子的社交需求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使他们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更加自信和融洽。

第五,亲子互动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互动中,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这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明确目标、规划未来,并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以上五大好处的亲子互动,孩子能够在快乐成长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因此,家长应该重视亲子互动,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环境,与他们一起度过宝贵的时间,共同成长。

让孩子快乐成长读后感

让孩子快乐成长读后感

让孩子快乐成长读后感这本书首先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孩子成长认知的新大门。

以前我总觉得,孩子嘛,吃饱穿暖,学习成绩好就万事大吉了。

可这本书告诉我,快乐才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事儿。

这就好比你种一棵小树苗,你不能光想着它长得直、长得高,还得让它在阳光雨露下开开心心地长,不然它就算长高了,那也是一棵不快乐的树,说不定哪天就蔫儿了。

书里有好多真实又有趣的小故事。

就说那个讲小男孩和他的宠物狗的故事吧。

小男孩因为学习压力大,整个人都变得闷闷不乐的。

可是他一和他的小狗玩,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脸上笑开了花。

这小狗就像小男孩的快乐魔法盒,只要打开,快乐就全跑出来了。

这让我想到,咱们大人总是给孩子安排这个、安排那个,却忘了孩子也需要自己的小天地,就像小男孩需要他的小狗朋友一样。

我还特别赞同书里说的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现在好多家长都喜欢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什么自己没当成画家,就想让孩子成为画家;自己没考上好大学,就逼着孩子拼命学习考名校。

这就好比你喜欢吃苹果,可非让孩子吃梨,孩子能乐意吗?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就像鸟儿有自己喜欢的天空一样。

要是孩子喜欢跳舞,那就让他尽情地跳,说不定将来能成为一个舞蹈大师呢。

在让孩子快乐成长这事儿上,家庭氛围也特别重要。

书里有个家庭,爸爸妈妈整天吵架,孩子在这种环境里,就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整天战战兢兢的,哪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啊。

相反,那些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孩子就像在温暖的港湾里的小船,自由自在又快乐无比。

所以啊,咱们做家长的,可不能在家里搞那些乌烟瘴气的事儿,得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

读完这本书,我就像得到了一本育儿秘籍一样。

我知道了,孩子的快乐就像一颗珍贵的种子,我们要用心去浇灌,用爱去呵护,让它在孩子的心田里茁壮成长。

不能总是把孩子困在学习的笼子里,要让他们像自由的小鸟一样,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美好,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快乐地成长。

我决定以后就按照书里说的去做,让我家的小宝贝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成为一个快乐的小天使。

寓教于乐,快乐成长

寓教于乐,快乐成长

寓教于乐,快乐成长寓教于乐,快乐成长是指通过愉快的方式,使孩子能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

这个理念强调了教育的轻松和愉快性,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和发展。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并理解知识,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寓教于乐,快乐成长的理念源自于对孩子成长的深刻理解。

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学习的压力,容易使孩子感到压力过大,即使学会了知识,也往往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而寓教于乐的方式,则是通过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更容易吸收知识,增强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这种方式下,孩子可以在快乐中学习,通过自己的发现,学到更多有趣的知识,这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还能够让他们从小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除了寓教于乐,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也强调了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在快乐的氛围中,孩子可以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不仅仅是学业表现,还有社交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自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这全都需要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相比传统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更多的东西,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会更愿意自觉地学习,拥有更为综合的素养。

寓教于乐,快乐成长的理念,无疑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

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成长,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全部潜能,获得全面的成长。

我们希望更多的教育者和家长能够关注这一点,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找到更好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字数:70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吕拥军
2007年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五园”创建,市第二实验小学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结合普、特实际,开展以“建设快乐环境,开展快乐活动,构建快乐课堂”为主要内容的“快乐校园”创建工作,搭建环境育人、快乐育人的平台,满足孩子对快乐、轻松的学习生活的渴望与需求,老师变“苦教”为“乐教”,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让孩子身心愉悦,“学中有乐,乐中会学”,学乐结合,健康成长”。

一、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快乐和生态环境。

校园环境是一种物质隐形教育,也是学校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优美文明、快乐高雅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想品格、道德素养和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早在建校初期,我们针对聋哑孩子耳不能听,口不能言,但是眼睛可以感知世界万物;普小学生爱动、好玩等特点,在建设上着重突出“童趣化”,从校园景点的布置到快乐园地的设计与安装,都使用孩子们喜欢的图案色彩和造型,让孩子置身在一个新鲜、有趣的充满“童话般”的世界里,接受高尚的道德熏陶,感觉新鲜的快乐春风,触摸时代的脉搏。

进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造型新颖的“飞跃式”大门,直插云宵,让人产生进取的力量;水泥地面上用油漆画上太极八卦图、楚汉阵、五子棋等娱乐设施;绿树白墙掩映下的乒乓球台、羽毛球场,别致的盆栽,新颖的花坛,无不彰显着校园建设的和谐快乐之美;教学楼后的小树林全部铺上塑胶,安装了孩子喜爱的秋千、滑梯、蹦蹦床、转转椅、跑步车、攀爬架等一系列游乐设施。

孩子走进校园,看到的是优美的环境,听到的是动听的名曲,个个像放飞的小鸟玩的乐不可支。

小树苗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必须要有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壤,适度的水分。

同样,孩子要想成长,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要给孩子
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不要一天到晚搞“题海战术”,将孩子搞的身心俱瘁,疲惫不堪,应多鼓励,少埋怨,让孩子每天带着微笑进校园、进课堂;二要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娱乐环境,设计和制作一批能激发学生锻炼兴趣和热情,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可供他们跑、跳、踢、踏、钻、爬、滑、投的快乐器材和设施,充分利用校园墙壁、地面、空地绘制学生喜闻乐见的壁画和游戏图案,让孩子动静结合,在活动中体验快乐,感到学校就是幸福的港湾、成长的摇篮。

二、尊重孩子天性,开展快乐活动。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动、好玩,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学校不能一味地只抓学习,而忽视、抹煞孩子的天性,应通过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把天真活泼还给孩子,把童心、童趣还给孩子,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锻炼,学会娱乐,学会成才。

(一)组建兴趣小组,让孩子在快乐中学有所成。

结合孩子的爱好及特点,我们成立了舞蹈、合唱、器乐、篮球、乒乓球、绘画、作文、书法等兴趣小组,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快乐育人活动。

课间和课外活动让孩子或挥毫泼墨、或载歌载舞、或吹拉弹唱、或球场竞技、或棋盘争盟,在乐意融融的活动中益智增才,健康成长。

崔雨薇同学在上三年级的时候喜爱写作,经常向报社投稿但不见刊登,为此她情绪低落,气的将作文本撕毁从教学楼扔下。

看到小雨薇一撅不振的样子,语文老师张袆洁便宽慰、鼓励她,经常把她喊到办公室,对她的作文逐字逐句进行推敲、修改,在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小雨薇经常在灯下苦思觅想,构思作文。

上四年级时她的作文开始频现报端,先后有二十余篇作文在全国获奖。

因写作成绩显著,2008年她获得了全国第八届宋庆龄奖学金,当拿到荣誉证书和奖金的时候,她哭了,流下了辛酸的泪水,但更多的是付出后的喜悦。

特殊学校的孩子由于身体有缺陷,长期住校远离亲人,生活单调乏味,如何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这是我校特教老师研究的一个课题。


对聋生喜爱舞蹈,我们将有舞蹈特长的聋生每晚集中在操场上用录音机练习舞蹈,但是聋生们却个个呆若木鸡,愁眉苦脸。

舞蹈讲究韵律和节奏,两耳失聪的聋哑学生听不见音乐,舞蹈动作与音乐不合拍,尽管老师教的口干舌躁,可聋生们仍无动于衷。

经过分析、外出考察,我们给聋哑孩子配置了专用律动室,地面上全部铺上木制地板,配备大鼓等打击乐器,让学生通过脚下地板的振动感受音乐的节拍,配合老师的手语和敲打的鼓点,聋生们渐渐感知到了音乐的节拍,舞蹈的魅力,个个乐不可支,翩翩起舞。

六年级张雯靓由于舞技精湛,被推荐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幕式演员选拔赛。

以良好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在活动中让聋哑孩子性格开朗,精神愉快,体验人生的乐趣。

(二)开展快乐活动,让孩子欢快无比。

课间休息时,学生们像小鸟似的从教室里飞出来,在八卦图里你追我赶,乐不思疲;有的围成一团跳绳、踢毽子,打球,跳集体舞,舞得开心,踢得精彩;在老师的带领下,低年级的孩子在快乐活动园地里兴趣盎然的做着游戏,荡着秋千;操场上,高年级的足球健儿们正在绿茵场上奋力拼搏;舞蹈室里伴着悠扬的歌声,孩子们正翩翩起舞;书画室里,各班的小书画家们正泼墨挥毫,潜心钻研书画艺术,孩子们都在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增强了体质,得到了熏陶。

(三)开展养花种草活动,让孩子陶冶性情。

让孩子从家里带一盆花,集中放在教室里种养,校园变成了大花园,学生变成了小园丁。

孩子们不仅在校园里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还能体会到当“园丁”的快乐和辛劳,课间之余,孩子们给花浇浇水、松松土,闻闻花香,郁闷、烦躁的心情就会得到缓和、调节,顿觉身心愉悦。

不经一番寒霜苦,哪得百花扑鼻香。

通过养花种草,孩子们增强了责任感,体验了生命的伟大、劳动的价值、人生的幸福。

三、构建快乐课堂,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快乐教育的主战场应该在学校,在课堂,因此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渊
博的学识,精湛的技能,还要有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变“苦教”为“乐教”,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气,让学生学习情绪稳定,学习动机高涨,变“苦学”为“乐学”,用快乐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乐中有获。

(一)开展“轻松一节课”活动。

朱艳老师是一名年轻女教师,从教时间不长,但是教学严谨、新颖,善于将书本上的死知识与现实生活事例相结合。

例如:她在四(3)班讲授《生命,生命》一课时,结合“5.12”汶川大地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母亲在临死的时候,将孩子紧紧压在身下,如同一只展翅护雏的雄鹰,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在教学楼坍塌时的一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扑向一张课桌紧紧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获救了,谭千秋老师却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老师通过讲述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要让生命发出耀眼的光芒。

孩子们静静听着,求知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感觉一节课的时间是那么的短暂,一节课的内容是那么的贴近,受到了震撼心灵的教育。

老师用“爱”贯穿课堂教学,用“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将常规教学和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完全打破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使学生感中有获。

(二)开展趣味数学活动。

小学数学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写数学作业又慢且错题较多,学生苦恼,家长头痛。

四(1)班罗元元老师就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小市场购物”活动,要求孩子自带一些小物品,如:玩具、食品、文具、书籍等,然后在教室里开店经营,有的孩子当老板,有的孩子当顾客,通过钱物交易,让学生学会换算,启发他们的思维;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到超市、菜市场购物、买菜,由孩子自己交钱算账,在实践中学习数学,体现趣味性和实用性。

(三)用“心灵之约”架起师生友谊之桥。

去年冬天,普小六(3)班有个女生,一次上厕所突然来月经,当她看到自己的下体流了很多血,便非常恐惧、害怕,一个人躲在洗手间偷偷地哭。

班主任吴永艳老师得知后,及时地将这位女同学请到“心灵之约”咨询室,将音乐打开,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吴老师及时跟她面对面地沟通,当掌握这名女生的生理变化后,便轻柔地对她讲:“下体突然流血,这是来月经了,是女孩子成长后生理上的正常现象,不必害怕,要做好月经期间的卫生,不要沾凉水,要勤换内裤,心情愉悦,不要有心理包袱。

在吴老师的谆谆善诱下,这位女生消除了紧张心理,下课经常参加各项娱乐活动,昔日的笑容重现脸庞。

教师只有以平和、包容的心态掌握了解每一位孩子的身理心理情况,“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只有师生之间建立快乐、平等、朋友式的关系,孩子才能向你敞开心扉,接受你的教育和帮助;反之则易产生逆反心理,跟老师对着干,走向极端。

为了确保“快乐校园”创建活动科学有序开展,我们将“快乐校园工程建设”研究作为科研课题专门立项,指定专人担任课题负责人,全体教师参与,力争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过去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道德情操、价值取向的培养;二是由过去对孩子成长漠不关心,转变为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三是由过去简单、粗暴的说教,转变为善于结合现实事例,以情感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通过扎实的“快乐校园”创建,我们试图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健康的快乐活动和轻松的学习氛围,支撑和引领孩子的发展,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开启智慧、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