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判断和概括中心论点

合集下载

找论点的方法

找论点的方法
怎样找中心论点?
1、中心论点的形式要求 (1)完整的句子 (2)有明确的判断 (3)不能用疑问句(反问句要改成陈述句) (4)尽量不用比喻、拟人 特殊:2011年中考《君子之交淡如水》 (5)不能用否定句 (6)往往有主语
2、找中心论点的方法:
(1)形式上
①位置:标题、开头、中间、结尾、自己 概括 ②语言标志:“由此可见”、“我认 为”“这样看来”“因此”…… (2)内容上:①全文围绕它展开,是灵魂 和统率;②用论据排除和验证
(3)借助题目,找准论点
①是明确判断,就是论点
如:大兴二模《忍耐之人方能大器》
②是话题,找相应的明确判断
如:《谈骨气》“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③是比喻,恢复本义
如:东城二模《吹尽狂沙始到金》
④是问题,找出回答 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⑤是并列,找出关系 如:《怀疑与学问》 ⑥是动宾,补上主语(“说”“谈”“议” 除外) 如:《善于舍弃》
3、找分论点的部分问法 (1)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论点(话题) (2)怎样具体论述了论点(话题)

考点01 把握全文内容,概括中心论点-2021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特训专练

考点01 把握全文内容,概括中心论点-2021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特训专练

考点01 把握全文内容,概括中心论点“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是“课标”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也是议论文阅读考查的依据。

【考点知识讲解】一、考点解读中心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阅读议论文,最终要求读者能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论点。

准确地提炼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这既是议论文阅读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中心论点的识别一看题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四看论据证明的观点。

三、命题形式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本文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四、答题技巧准确判断一篇文章的论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标题入手:议论文多以论点或议论的话题为标题,也就是说,标题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看法和观点,抓住标题有助于正确把握文章论点。

以论点为题的议论文,标题就是论点;以论题为题的议论文,可以知道作者要讨论的范围,顺着这个思路,就很容易找到作者对这个论题的基本态度了。

2.从论据入手:因为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所以分析不同的论据分别证明了什么问题,再将其梳理、整合便可归纳出论点。

3.从结构入手:议论文非常注重段与段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常用总分总的结构。

作者往往在首尾段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论点前常有“总之”“综上所述”“所以”等词语作标志。

我们可以关注文中这些标志性词语。

4.从论证过程入手: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如过渡句、照应句、中心句,分析段与段之间、段与篇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作者扣住什么分析说理,如何分析说理(即分析哪一部分是提出问题,哪一部分是分析问题,哪一部分是解决问题),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论证思路,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追根寻源把握论点。

5.从关键词语入手:有些议论文虽然没有明确地点明中心论点,但是行文中反复地使用同一个词语来强调语意,这个词语一般就是中心论点的中心词。

当然,无论你侧重其中的一种方法还是几种方法综合运用,把握归纳论点都是建立在对整体内容的理解上的,因此无论何种方法都离不开我们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

中考语文议论文专题复习---如何找中心论点

中考语文议论文专题复习---如何找中心论点

(4)注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区别。
中心论点统摄全文,分论点是来补充或论证中心论点,是为 中心论点服务的。
中考阅读材料
成功来自勤奋 ……
古人说得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 苦作舟”这是对我们诉说着勤奋的重要性, 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最佳路径。虽然每一个勤 奋的人不一定都成功,但成功的人却一定出 自勤奋。在平常的生活中,总听到同学们抱 怨,“为什么我不是天才?”“为什么我不 能成功?”其实所谓的天才获得的成功,正 是出于他们的勤奋和努力。 (1)请你为文段选择一个道理论据。 (2)请你为文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通过————与————进行对比,更加突出地论 证了________,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慧眼识“珠”:判断语段所采用的论证方 法
4、古语说:“天下之事,必作于细。”科学研究尤 需如此。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就不能取得 任何科学成就。德国化学家维勒研究一种铝矿石, 漫不经心,自然无缘与钒结识;瑞典化学家肖夫斯 特姆抓住苗头不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
文体知识回顾: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2、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3、议论文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4、议论文的语言:准确 严密
一、论点: 阅读文本一,提炼中心论点。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
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 “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 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 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 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 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 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 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快速准确寻找中心论点的方法

快速准确寻找中心论点的方法

快速准确寻找中心论点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现在很多省市的语文中考题中都有议论文阅读与理解的考查,而“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就是一道常考的题型。

这种题目看似简单,但在平时议论文阅读的训练乃至中考中也是一个丢分点。

那如何才能快速准确寻找中心论点呢?一、明确论点与论题的区别。

1、从含义上看。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而论题是指议论的话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前者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后者如“敬业与乐业”。

2、从要求上看。

论点的提出要求正确、鲜明、有针对性,观点要明确,赞成或是反对,不能含糊其辞,态度要鲜明。

论题却不能表明作者的观点和主张,仅仅提供了一个阐释说理的对象或范围。

3、从形式上看。

论点的提出一般是一个主谓短语或动宾短语构成的结构较为完整的判断句,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题的出现常是一个词或短语,如《不求甚解》《谈读书》《敬业与乐业》等。

论题往往是一个短语,它是构成论点的基本要素。

而论点是对论题的一个明确的判断,必须是一个观点正确、鲜明的完整的表态性的句子,能够统摄全文。

所以,每读一篇议论文,我们要纵观全文,弄清作者是对什么问题生发议论的,然后再看看作者针对问题的看法是什么。

二、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

1、有时论点在文章的题目,我们称之为论点式题目,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有时论点在文章开头。

要么是所谓的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的亮出观点,如《敬业与乐业》一文的中心论点就在开头“我确信’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要么通过一个故事引出中心论点;要么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归纳出中心论点,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要么根据自己的经历归纳出中心论点。

3、有时论点在文章结尾,这就是所谓的归纳全文,揭示论述中心的写法。

论点的寻找与归纳

论点的寻找与归纳

论点的寻找与概括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和。

一、寻找论点1、观察论点的“体貌特征”:2、了解中心论点的“常驻地”:、、、,其中多数议论文的论点出现在文章的。

3、寻找论点的方法①分析题目,寻找论点;②阅读全文,根据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寻找论点;二、概括论点的方法①在论点明确给出的情况下,可直接找出论点。

②在论点不明确的情况下,需要分析提炼。

③在论点不集中的情况下,通过归纳段意的方法概括论点。

三、反馈练习请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方法找出所给材料的中心论点。

【选文一】失败是个未知数①你尝试过失败的滋味吗?②测验不及格,升学考试不进分数段,比赛取不上名次……这都叫失败,失败的滋味当然是苦的。

③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只不过有的人栽跟头栽得多些,有的人栽得少些罢了。

可以说,人生不断栽跟头,而又不断爬起来前行的漫长过程。

④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却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

这岔道口岔出两条路:一条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另一条是汲取教训,再接再厉的路,这条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反面--成功,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

因此,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

问题在于:站在"痛苦"这个岔道口的时候,自己选择的是哪一条路。

⑤十九世纪初,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吃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

茫然中,他忽见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次被吹断,但蜘蛛一次次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

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振旗鼓,终于在滑铁卢之役打垮了自己从前的对手拿破仑。

这位将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⑥威灵顿将军的故事,不正好说明失败并不尽是最终结果这个道理吗?⑦失败并不可怕,痛苦并不可怜;只有怯懦才是可悲的。

失败是一个未知数。

当我们在失败之余,勇于化痛苦为动力,那么,就有可能从"痛苦"这个"岔道口",找到通向成功之路。

概括中心论点的方法及举例

概括中心论点的方法及举例

概括中心论点的方法及举例一、根据题目来确定中心论点1、文章标题即是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论点。

例如有一篇议论文《宽容是美德》,作者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宽容是一种美德。

这个论点在题目中已经明示。

宽容是美德(22 分)①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

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②宽容是一种美德。

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

像周总理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

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

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总理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以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立相助的,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

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说秦王嬴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综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③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

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了老佛爷的马。

”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

”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

阅读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阅读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阅读分析的方法和技巧一、正确把握论点:论点的表述:论点一般是一个肯定的判断。

而且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它不能用疑问句式,不能用短语,不能用比喻等形式出现。

方法:提问中心论点时,在没建议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采用文段中的句子答题。

找中心论点的技巧:①在文题,标题就是论点。

如果题目为一句话,并且就是确实的推论,则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

如果题目由偏正短语、同列短语形成,则必须至文中找寻中心论点。

方式:偏正短语,例如“顺利的秘诀”,并列短语,如“敬业与乐业”,论点则是二者的关系:“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在结尾,开门见山明确提出论点。

③在文尾,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

寻找时可从语言标志入手,一些在结尾推出中心论点的文章,论点前常有“总之”“综上所述”“所以”等标志性词语。

④在文中,在初步进行议论后顺势明确提出中心论点。

⑤此外,也有些文章对论点表述不很集中需要通读全文后才能概括归纳出中心论点。

留心题目、结尾,看清中心论点和分后论点,看清论点和结论。

二、理解开头的作用( 一)常用题型文章开头(列举了…的事例,或引用了…,有何作用?( 二)解题技巧与答题模式:1.开头讲故事 ( 传说) : ①以…故事 ( 或的奇闻趣事 ) 作为文章的事实论据 ;②引出(证明) 论点或论题;③增强文章趣味性 ,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结尾提及格言警句 ( 诗词名句) : ①…这句格言 ( 警句 ) 带出了论证的话题 ;②明确提出了本文的论点 (或论题) ; ③做为文章的道理论据; ④引发读者写作兴趣。

3.开头引用诗词名句: ①引出论点或论题;②以名句中包含的哲理作道理论据; ③增添了文学性,提高读者阅读兴趣。

三、明晰文章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促进作用(一)常见题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文中有何促进作用?(二)答题套路:举例论证:这一段(一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握(归纳事例)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观点或中心论点(如果存有分论点,则写下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下中心论点),从而并使论证更具体内容、更存有说服力。

寻找议论文论点的五个技巧

寻找议论文论点的五个技巧

寻找议论文论点的五个技巧省考初中语文《考纲》对初中议论文阅读要求是这样的:“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概括作者的观点。

”这表明寻找议论文论点是中考的考点之一,考察的热度有四颗星,我们省内各地市最近六年平均考过四次,考频蛮大的,分值一般设置为3分。

有的师生可能认为3分不重要。

不,这看法会把你害惨的,有时0.25分就导致你上不了A等级,以至于上不了家长,学生梦寐以求的重点高中。

因此我们掌握寻找议论文论点的技巧是多么重要。

接下来,笔者以多媒体幻灯片,投影仪,荧光笔为辅助手段,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找论点的技巧:寻找论点技巧一:看句式,就是要注意捕捉表示作者观点,见解和主张的判断句,这个判断句可以是肯定,也可以是否定的,但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

如:2016深圳中考议论文阅读《兴趣是提升记忆的基础》论点“兴趣是提升记忆的基础”;《世上没有傻问题》论点“世上没有傻问题”。

为了让学生让学生印象深刻,在幻灯片上鼠标移到关键词“观点,见解,主张,肯定,否定,完整,陈述句”强调。

寻找论点技巧二:看标题,议论文标题分为论点型和论题型。

1.论点型标题揭示了文章论点,标题就是论点,是完整的判断句或陈述句,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世上没有傻问题》(为了让学生一目了然了解标题是论点的议论文,所举的这两篇文章,用幻灯片形式展示全文内容。

)2.论题型标题提示了文章论题,它只是一个议论话题,形式上是词语或短语,如人教版课文《谈骨气》、2016福州中考议论文阅读《最美的姿态》。

而这个标题不能作为论点(为了让学生一目了然了解标题是论题的议论文,所举的这两篇文章,用幻灯片形式展示全文内容。

)寻找论点技巧三:看首尾,即先浏览全文,再看开头,找和题目最接近的完整的陈述句:1.例如《谈骨气》这篇议论文的论点就是在开头第一段: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②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出题方式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二)论点的提出方式
1.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谈骨气》开篇即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
2.引述名言警句,引出论点
《宽容是一种美德》开头: ‚早在一千多年前,大文豪韩愈就说过:‚古之君子,其责己 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对自己要求严格,就不会倦怠懒散,对别人要宽容,这样大家就乐于 为善.如果对自己自由散漫,对别人却百般挑剔,这样的人就是所谓 的得理不饶人的那种人,这种人不但不懂得宽容,而且另人厌恶。所 以,宽容是一种美德。‛
——————————————————————————
中心论点在文章中间
文章中没有明确论点的句子,作者的观点
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要通过阅读“死”书与读“活”

蒋孔阳
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 “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 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 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 书。 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 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 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 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 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 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
你是否知道鲮鱼和鲦鱼的习性?鲮鱼喜欢吃鲦鱼, 鲦鱼总是躲避鲮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 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开始时, 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 璃板上,鲮鱼放弃了努力。当实验者将玻璃抽出来之后, 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放弃了努力。 中心论点 (人生不可放弃努力)
7.运用比喻,引出论点。
在文章的开头,运用一个或一组比喻,通过比喻的意思引出文章 的中心论点。
‚茫茫大海上,一船正劈风斩浪而行。目的地:彼岸。靠什么 才能不迷失方向?指南针。人生征途,遥不可知。人生目标的追求, 如何才能不迷路?理论,尤其是科学理论的指导。‛
9.题目本身就是论点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成功源于自信》 《诚信是一种美德》
中考议论文主要考点
1.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理解文中重要的词句
4.把握文段内容,根据需要搜集和处
理相关信息
考点一:准确(寻找)判断或概括文章的中心 论点
本考点重点内容:
1、复习巩固有关中心论点的基本知识.
2、新知识:掌握论题和论点的区分
3、新能力点: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例4
①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 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 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 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 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 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 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②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人际交往 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像 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 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 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 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睡在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 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 住他呀! 因为自已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 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 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 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 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 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 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 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 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 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
拥有爱的源泉
(6)爱是纯的,心是诚的,感恩是真实的, 感动是永恒的,感恩的心便是充实而幸福的。 感恩的心是一条悠远的小溪,滋润着爱你的 人和你爱的人,让爱和温情在你我心间流淌。 (7)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便拥有了爱的源泉。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结尾)
通过论据来找论点
通过论据找论点是最保险的方法。我们知道, 论据对论点起着证明的作用。因此,我们看文中的 论据是否能够证明我们所找的那个句子。如果能, 那这个句子就是中心论点。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关 注对论据进行简要分析的句子,因为这些分析都是 围绕论点进行的分析,通过这些句子就可以很容易 确定该句是不是中心论点了。
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 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 牛马一样。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 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
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 的办法。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 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 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 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 面做,一面想,所以人类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 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 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 埋头苦干,那是“死做”。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 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 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运用排比提出论点 选择善良是一块路标,在你迷失方向之 时,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选择善良是一口 清泉,在你士渴之时,给你生命的滋润;选 择善良是一又有力的手,在你无助之时,给 你巨大的帮助。因此心灵的选择,一定要选 择善良。
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 ,提出论点 一位孔繁森,光芒四射,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 是与正直、奉献、进步联系在一起。一位王宝森,臭 名昭著,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堕落、贪婪、黑 暗联系在一起。两个人都走完了人生,但一个永存, 一个早已被人唾弃。人生的价值,在两人的鲜明对比 中,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6.运用对照,引出论点。
即把生活中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在对比中提出自己 独到的观点。
《想和做》开头: 作者首先写‚只会空想,不会做事‛的一类人,然后写‚只顾 做事,不动脑筋‛的一类人,再把这两种人作对比,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中心论点:‚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 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 来。‛
10.放在结尾。往往是先提出分论点,层层论述,在结 尾处归纳出中心论点。
直截了当地摆出观点 我认为„„
自问自答,引出观点 什么是正确的心灵选择呢?我认为我们的心 灵应该选择博大、诚信与宁静。
先破后立提出中心论点
人们常用“得寸进尺“比喻欲望没有止境,贪婪 之心没有满足,明显是贬义。然而我却不这样理解。 诚然,不知满足地追求单纯的物质享受是不对的,其 结果多半不妙。但“得寸进尺”并不单指物质上的贪 婪,它的主要含义应该是一种可贵的向上精神,一种 不满足现状,不满足已往而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精 神,这往往是人类取得进步的原动力。
(三)如何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 寻找论点的顺序是:
看标题
开头部分
结尾
确定中心论点
论题
文章的论点
1、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2、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
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判断 句或祈使句)。 3、找论点的方法: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 尾,三看中间,四看论据(看论据用来证明 什么观点),五看分论点(将几个分论点合 并、提炼、分析并归纳)。 4、注意语言提示,文中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 语,提示词语一般是“总之”、“因此”、 “总而言之”、“由此可见” 等。
例3
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 “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嘲笑/蝌 蚪/那又黑又长的尾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 会有夏夜的蛙声。” 宽容是一种爱。 ———————————— 在激烈的竞争社会,在唯利是图的商业时代, 宽容同忠厚一样都成了无用的别名,让位于针 尖对麦芒的斤斤计较。但是,我还是要说:宽 容是一种爱。
例1
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 筋、多思考。这样才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上发 现新的东西,由此锻炼出我们敏锐而正确的观察判 断能力;这样才能在知识的学习上由浅入深,循序 渐进,由此丰富我们的头脑。
论点: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 都应该多动脑筋、多思考。
例2
不可放弃的努力
蒋光宇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东西是可以 放弃的,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在文章中 起支持、证明论点的作用。
⑴论据的类型: ①事实论据;②道理论据 ⑵论据的特点: 一是真实性。就是在议论中所用的人和事、景和 物以及经典名言等,都是真实的,确凿的,不虚假, 因为只有这样的论据才有说服力,才有论证力度。 二是典型性。就是所用的论据一定要有代表性, 要具有以少胜多,以一驭十的特点,要能代表某个方 面的主流,体现出时代精神。(学科、国别、古今 等)。
(一)看题目
议论文的题目有两种:一是论题 式的,一是论点式的。 例:《谈骨气》 题目是文章的论题:谈谈关于“骨气”。 文中对骨气做出判断表述的句子是: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例:《俭以养德》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题目就是文章的论点。
提示:论题与中心论点的区别
论题:议论的内容和范围中需要阐释、分析的问 题,通常出现的 形式是一个词语或短语。
中心论点:作者要阐明的或论证的观点、见解、主张。它 是对论题的解答、阐述、或证明。前者是确立 论文的“疆界”,后者是树什么“旗帜”。论 点是 对论题的答复。论题是对论点的限定。
请从下列标题中判别论题和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