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药食两用食物教学文案
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肴享受健康与滋味

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肴享受健康与滋味作为传统的饮食文化,药食同源是指通过食材的选择和烹饪方法的合理搭配,以达到药食兼顾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肴,让您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获得健康与滋味的双重享受。
一、芝麻糊在中医学中,芝麻被视为具有补肝肾、润燥滋阴的作用。
它不仅富含丰富的油脂、蛋白质、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亚油酸、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
制作芝麻糊的方法简单,只需将芝麻炒熟磨成细粉,再加入适量的水和糖搅拌均匀即可。
二、枸杞炖鸡汤枸杞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富含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滋养肝肾等功效。
将枸杞与鸡肉搭配炖煮,不仅可以增加菜肴的颜色和口感,还能使鸡汤更加滋补。
制作枸杞炖鸡汤时,先将鸡肉用开水焯水去腥,再放入锅中与其他配料一同炖煮,最后加入适量的盐和调味料调整口感。
三、蜜汁山药山药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具有补脾益肺、健脾益肾的功效。
蜜汁山药是以山药为主要食材,搭配适量的蜂蜜和调味料,制作成的一道美味佳肴。
制作蜜汁山药时,先将山药切成块状,再用蜂蜜、酱油和料酒等调料腌制片刻,最后入锅烤炙而成。
四、苦瓜炒蛋苦瓜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降血糖的中药食材,而鸡蛋则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将苦瓜和鸡蛋搭配炒制,不仅能减轻苦瓜的苦味,还能使菜肴更加美味可口。
制作苦瓜炒蛋时,先将苦瓜切片并去籽,再将鸡蛋打散,最后用适量的油炒制即可。
五、红枣糕红枣是一种常见的保健食材,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活血养颜、益气补血的功效。
将红枣与粘米一同蒸煮,制作成红枣糕,不仅能增加菜肴的甜味,还能使糕点更加美味可口。
制作红枣糕时,先将粘米浸泡,再与红枣一同蒸煮,最后加入适量的糖搅拌均匀,冷却后切成块状即可。
结语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肴既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又兼顾了身体健康的需求。
本文介绍了一些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肴,如芝麻糊、枸杞炖鸡汤、蜜汁山药、苦瓜炒蛋和红枣糕。
在品尝这些美食的同时,我们不仅可以享受到健康和滋味的双重盛宴,更能感受到传统的药食同源文化的魅力。
幼儿园药食同源教案《美味的红薯》

药食同源活动:美味的红薯
活动目标:
1.了解红薯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2.学习制作红薯粥。
3.知道好东西要和大家共享。
活动准备:
视频、红薯、小米、削皮刀、餐刀、盘子、电锅
活动重点难点:
1.学习制作红薯粥。
2.知道好东西要和大家共享。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不同品种的红薯,引导幼儿讨论:
1.红薯都有什么品种的?你最喜欢吃哪种?
2.吃红薯有什么好处?
3.我们都可以用红薯做什么美食?
二、教师播放视频,学习制作红薯小米粥。
1.清洗红薯,把红薯去皮切成小块,放入电锅。
2.取适量小米淘洗干净,放入电锅。
3.锅内放入适量清水。
4.大火烧开,转入小火,炖煮半小时,中间注意搅锅,防止粘底。
三、教师带小朋友把熬好的红薯粥分享给其他班级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
红薯可以做好多创意美食,小朋友可以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制作。
活动反思:
红薯味道甜美,是小朋友喜欢的粗粮,小朋友们亲手参与其中,既锻炼了他
们的动手能力,又丰富了饮食结构。
******幼儿园
202*年11月26日。
药食同源食物介绍

药食同源的渊源以及发展
“药以祛之,食以随之” “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
食之为药物”
药食同源的渊源以及发展
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种籽、植 物根茎果腹,才有区分对人有易或者有害动植物 的初步认识;
氏族社会:神农尝百草,才有医药; 夏商周时期:农耕技术进步,有了谷物,发明了
温性食物:韭菜、葱、大蒜、辣椒、姜、胡椒等辛辣调 味料,南瓜、大头菜、荔枝、番石榴、木瓜等;
凉性食物:芹菜、菠菜、白菜、空心菜、番茄、萝卜、 丝瓜、苦瓜、黄瓜、海带、西瓜等;
注:平时可以选择适合之蔬果适量食用,但需注意任何 一种食物不宜过度或缺乏。
人参——百草之王
人参被医学界誉为“滋阴补生, 扶正固本”之极品,含有丰富 的锗元素,能全面有效地调节 人体细胞的阴阳平衡,改善细 胞代谢水平,增强机体功能, 提高免疫力,防治各类疾病, 恢复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功能。
营养成分:每100克牡蛎内含有水分83克,蛋白质 5.3克,脂肪2.2克,碳水化合物8.2克,维生素A27 微克,酸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13毫克,钾、钠、 钙、镁、铁、锰、锌、铜、磷、硒等多种微量元素 和矿物质。
牡蛎的主要功效
牡蛎含18种氨基酸、肝糖元、B族维生素、牛磺酸和钙、 磷、铁、锌等营养成分,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药食同源食物目录
44 胖大海 胖大海 45 茯苓 茯苓 46 香橼 枸橼 香圆 47 香薷 石香薷 江香薷 48 桃仁 桃 山桃 49 桑叶 桑 50 桑椹 桑 51 桔红(橘红) 橘及其栽培变种 52 桔梗 桔梗 53 益智仁 益智 54 荷叶 莲 55 莱菔子 萝卜 56 莲子 莲 57 高良姜 高良姜 58 淡竹叶 淡竹叶 59 淡豆豉 大豆 60 菊花 菊 61 菊苣 毛菊苣 菊苣 62 黄芥子 芥
药食同源的食物组合打造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

药食同源的食物组合打造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营养均衡的饮食对于维持健康和预防多种疾病至关重要。
药食同源是指一些食物和草药具有相似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
通过合理地组合这些药食同源的食物,我们可以打造一个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
以下是一些药食同源食物组合的示例,可以帮助您实现饮食的平衡和健康。
一、山药与枸杞子山药和枸杞子都具有益气养阴、滋补肝肾的作用。
将山药切片,加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枸杞子,隔水炖1-2小时,即可食用。
山药和枸杞子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活性物质,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对养肝护肾有益。
二、黑木耳与核桃黑木耳和核桃均富含植物胶原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将黑木耳泡发后,切成丝,与核桃一同炒熟,可以增加菜品的口感。
这种药食同源的组合有助于补血养颜、滋养肝肾,同时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
三、金针菇与豆腐金针菇与豆腐是药食同源中的经典组合。
金针菇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增强免疫力、清热解毒。
豆腐是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
将金针菇和豆腐一起炒制或做成汤,可以提供均衡的营养和健康的药理作用。
四、绿茶与柠檬绿茶和柠檬均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
将绿茶冲泡后,加入柠檬汁,能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促进身体对铁质的吸收。
这种药食同源的组合有助于降糖、降脂,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
五、海带与白木耳海带和白木耳都具有清热、润燥、滋阴的药理作用。
将海带和白木耳一同炖煮,可以增加菜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海带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碘,有助于保护甲状腺功能;白木耳富含植物胶原蛋白,能够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综上所述,药食同源食物的组合可以帮助我们打造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
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地选择和搭配这些食物,我们可以同时获得药食同源的药理作用和营养价值,有效地改善健康状况并预防疾病的发生。
所以,让我们积极地尝试药食同源的食物组合,为自己的健康加分吧!。
药食两用食物

药食两用食物药食两用食物即既可以作为可口的食品食用,又能够当做药材治病的食物。
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
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单84种,这84种中药,既可以作为食品用,也可以作为药品用,是进行食品或保健食品开发的重要原料。
目录1药食同源2药食两用3保健中药4保健食物5分类▪板蓝根▪薄荷▪槟榔▪半夏▪蚕茧▪柏子仁▪败酱草▪半边莲1药食同源编辑中药与食物的关系是――药食同源。
大家知道,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手段是中药和针灸。
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
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饮食物。
但其中的少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
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
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
知道了中药和饮食物的来源和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就不难理解药食同源的说法了。
中药与食物的共同点:可以用来防治疾病。
它们的不同点是:中药的治疗药效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劲大”,用药正确时,效果突出,而用药不当时,容易出现较明显的副作用;而食物的治疗效果不及中药那样突出和迅速,配食不当,也不至于立刻产生不良的结果。
但不可忽视的是,药物虽然作用强但一般不会经常吃,食物虽然作用弱但天天都离不了。
我们的日常饮食,除供应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会因食物的性能作用或多或少的对身体平衡和生理功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这种影响作用就变得非常明显。
盘点10大药食两用的食物!

盘点10大药食两用的食物!关于《盘点10大药食两用的食物!》,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些食物,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而有些食物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饮食物。
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
以下是就是10种药食两用的食物。
NO1.大蒜——杀菌抗癌大蒜又称葫蒜,葫,大豆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
大蒜性味温辛,具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解毒,散痈等功效,可用以治疗腹泻,吐血,水肿等疾病,所含的大蒜素,具有杀菌作用,而且还有抗癌作用,蒜辣素则可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大蒜油能降低血脂,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是有益的。
NO2.小白菜——清热解烦,利尿解毒小白菜又称青菜,长梗菜,鸡毛菜,油白菜,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青菜的幼株茎叶。
小白菜性味甘平,微寒,具有清热解烦,利尿解毒等功效,可用以治疗便秘,消化道溃疡出血等疾病,内含矿物质能够促进骨胳的发育,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胡萝卜素,菸碱酸等营养成分,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而大量的粗纤维可促进肠壁蠕动,帮助消化,保持大便通畅。
NO3.落花生——健脾和胃,润肺化痰花生又名长生果,万寿果,落花生,千岁子。
为蝶形花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
花生性味甘平,有健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等功效,可用于燥咳,反胃,脚气等疾病,所含脂肪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和使肌肤润洁细腻之功用,并含有卵磷质和脑磷脂,这是神经系统所需的重要物质,可使人聪明不健忘,花生衣中还有较多的维生素B1,B2等物质,对眼病,口唇炎等症均有疗效。
NO4.莲藕——通便止泻,健脾开胃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
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中药饮食文化的经典药食组合

中药饮食文化的经典药食组合中药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中药饮食文化强调药食同源,认为食物有药用价值,合理的使用药食组合可以起到预防疾病和健康养生的作用。
下面介绍几种经典的中药饮食组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启示。
1.桂圆红枣薏米粥桂圆红枣薏米粥是一种常见的养生粥品,以桂圆肉、红枣、薏米为主要材料熬制而成。
桂圆具有补气养血、益肾补脑的作用;红枣有健脾养胃、补血调气的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肿、清热健脾的作用。
这种药食组合能够调理脾胃,益气养血,适合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食用。
2.黄芪炖鸡汤黄芪炖鸡汤是一道常见的中药炖汤,将黄芪和鸡肉一同炖煮,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固表的功效;鸡肉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
这种药食组合适合体弱多病、气虚血虚的人食用。
3.枸杞山药粥枸杞山药粥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养生粥品,以枸杞和山药为主要材料熬制而成。
枸杞具有滋阴补肾、明目养颜的功效;山药具有益气健脾、润肺止咳的作用。
这种药食组合对于肾虚、脾虚、肺虚的人有较好的滋补作用,尤其适合青少年和中老年人食用。
4.当归煮鸡蛋当归煮鸡蛋是一种简单的药食组合,将当归与鸡蛋一同煮熟,能够起到补血养颜的作用。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养颜的功效;鸡蛋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含有的优质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对身体有益。
这种药食组合适合女性朋友食用,尤其是经期血虚的女性。
5.茯苓猪蹄汤茯苓猪蹄汤是一道常见的中药炖汤,以茯苓和猪肉蹄筋为主要材料炖煮而成。
茯苓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安神的功效;猪肉蹄筋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对皮肤有益。
这种药食组合适合患有水肿、脾胃湿热的人食用。
总结起来,中药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许多经典的药食组合。
这些药食组合运用中药的药用价值,结合食物的营养价值,能够起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作用。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都有所差异,所以在选择药食组合时,应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搭配。
(完整word版)药食互补配方(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药食互补配方(word文档良心出品)药食互补配方简介药食互补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理念,在配餐中使用药材和食材相互补充,以达到预防疾病和改善健康的目的。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药食互补配方,帮助人们养成健康的饮食惯。
1. 枸杞 & 黑豆配方:- 枸杞:15克- 黑豆:50克方法:将枸杞和黑豆一起煮熟,可以做成汤或者加入其他菜肴中。
药食互补效果:- 枸杞具有滋补肝肾、明目、强身健体的功效,适合经常熬夜、眼睛疲劳等人食用。
- 黑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和矿物质,有助于补充能量、促进肠道蠕动,并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2. 蜂蜜 & 橙子配方:- 蜂蜜:适量- 橙子:1个方法:将橙子榨汁,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
药食互补效果:- 蜂蜜具有滋养肺脾、润肠通便的功效,适合患有咳嗽、便秘等问题的人食用。
- 橙子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和排毒。
3. 法国鳕鱼 & 姜丝配方:- 法国鳕鱼:200克- 姜丝:适量方法:将鳕鱼蒸熟后,撒上姜丝即可。
药食互补效果:- 鳕鱼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保护心脏血管。
- 姜具有温中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寒、食欲不佳的人尤其适宜。
4. 红枣 & 黑芝麻配方:- 红枣:适量- 黑芝麻:适量方法:将红枣和黑芝麻一起磨成粉末,可以撒在粥、饼干或者面食中。
药食互补效果:- 红枣具有养血安神、健脾益胃的功效,适合贫血、失眠、脾胃虚弱的人食用。
- 黑芝麻富含维生素E、B族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延缓衰老、保护皮肤和促进大脑活力。
总结药食互补配方通过合理搭配药材和食材,既可以满足饮食的口感需求,又能起到药补的作用。
食用药食互补配方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改善身体状况,帮助人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建议在选择配方时,根据自身体质和需求进行合理搭配,并咨询专业医师或中医师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齿苋
【性味】酸、寒。归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 【应用】湿热泻痢,热毒痈疖,赤白带下,崩漏,血淋, 热淋
凉拌,炒食,煮粥 【注意】脾胃虚弱、寒性腹泻及孕妇忌食
薏苡仁
【性味】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湿健脾,利湿除痹,清热排脓 【应用】水肿,脚气,淋病,湿温,痹症,肺痈,肠痈
豉
果
清热解毒:马齿苋、金银花、 清热利咽:余甘子、罗汉果、
鱼腥草
胖大海
化痰软坚:牡蛎、昆布
健脾化湿:茯苓、扁豆、薏 苡仁
驱虫:榧子、乌梅、花椒
消导:山楂、麦芽、鸡内金
芳香化湿:砂仁、藿香 宁心安神:酸枣仁、莲子心 活血:红花、桃仁、玫瑰花
祛风湿:忍冬藤、木瓜、乌 梢蛇
通便:蜂蜜、火麻仁、黑芝 麻
止血:小蓟、槐米、白茅根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收涩:白果、肉豆蔻、莲须 补血:阿胶、龙眼肉、当归
养肝明目:枸杞、决明子、 桑椹
滋阴:玉竹、百合、黄精
补气:人参、甘草、大枣
助阳:覆盆子、丁香、益智 仁
几种常见的药食两用食物
生姜
【性味】辛,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应用】外感风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解鱼蟹毒
常见的药食两用食物
部分药食两用食物功能分类
祛风散寒:生姜、香薷、苏 叶 清热利湿:栀子、淡竹叶、 赤小豆 化痰止咳:橘皮、白芥子、 杏仁 健脾益肾:山药、莲子、芡 实 温里:茴香、胡椒、丁香…
利水消肿:椒目、赤小豆、 郁李仁 行气:佛手、香櫞、苏梗
疏风清热:菊花、桑叶、豆 清热生津:葛根、芦根、青
炒食、炖食、蒸食,百合粥、馅、汤 【注意】体质虚寒、腹泻者忌食
蜂蜜
【性味】 甘,平。归脾、肺、大肠经 【功效】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滑肠通便,解毒 【应用】中虚腹痛,肺虚咳嗽,燥邪犯肺,肠燥津亏, 疮疡,烫伤及目疾
直接饮用,掺入其他食物食用 【注意】会助湿滞气,令人中满,痰湿较盛者忌服
龙眼(桂圆)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泡姜、佐料,生姜汤、汁、茶、粥,外用 【注意】表虚自汗及阴虚内热,或热盛之症均应忌用
葛根
【性味】甘、辛,性平 【功效】解表退热,生津止渴,止泻 【应用】外感发热,无汗口渴,头痛,颈强,麻疹不透, 泄泻,痢疾 ,心脑血管疾病
葛粉羹,葛粉粥,葛根茶 【注意】体寒湿重及血压、血糖低者不宜
白菊花
【性味】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 【应用】感冒风热及温病初起,肝经风热或肝阳上亢之 目疾、头晕,疔疮肿毒
炒食、炖食,山药粥、汤、羹、泥、糕、汁 【注意】湿盛中满或有积滞者不宜单独用,实热邪实者 忌用
黑芝麻
【性味】甘,平。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精血,润燥滑肠 【应用】精血亏虚之脱发、发白、皮肤干燥,便秘
芝麻糊、糕、粥、露 【注意】慢性肠炎、便溏腹泻者忌食
百合
【性味】甘、寒。归肺、心经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应用】肺热久咳,痰中带血,劳热咳血;热病之后余 热未清,虚烦不安,失眠多梦等症
【性味】甘、温。归心、脾经 【功效】补心脾益气血 【应用】心脾两虚,气血双亏
嚼服、水煮、炖食,桂圆干、汤、粥、羹 【注意】内有郁火、痰饮气滞及湿阻中满者忌服
阿胶
【性味】 甘,平 。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肺,润肠通便 【应用】血虚,出血,阴虚,虚劳喘咳,虚秘
炖服,阿胶粥、汤、膏、酒、浆、糕 【注意】脾虚纳呆、痰湿呕吐及泄泻者不宜
枣干、泥、脯、汁、茶、酒,熏、焦、蜜枣 【注意】会助湿滞气、生痰蕴热,令人中满
枸杞
【性味】甘,平。归肝、肾、肺经 【功效】滋肾补肝明目,润肺 【应用】肝肾阴虚诸症,阴血亏虚,消渴,阴虚劳嗽
嚼服,枸杞茶、酒、粥、汤 【注意】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多食易上火
山药
【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益气养肺,补脾肺肾 【应用】脾胃虚弱,肺虚,消渴(肾阴虚症)
薏似仁粥、羹、汤、茶、沙、浆 【注意】脾胃虚寒、阴虚口干及孕妇不宜
赤小豆
【性味】甘、酸,平。归 心、小肠经 【功效】利水消肿,利湿退黄,解毒排脓 【应用】水肿,脚气,黄疸,热毒痈肿,丹毒
赤小豆粥、羹、汤、沙、糕 【注意】阴虚且无湿热者及小便清长者忌食
大枣
【性味】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应用】中气不足,血虚,脏躁,与峻烈药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