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和眼镜练习题5
眼睛和眼镜 习题(含答案)

眼睛和眼镜习题(含答案)体变______(选填“扁”或“圆”);要看近处物体,晶状体变______(选填“扁”或“圆”).14.老花眼是由于晶状体______(选填“变形”或“老化”)引起的,可用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来矫正.15.近视眼的眼镜片是用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的眼镜片是用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答案:一、1.C 2.B 3.A 4.C 5.A 6.B 7.B 8.B 9.D 10.C二、A、B、C三、12.后、凹;13.圆、扁;14.老化、凸;15.凹、凸;16.增大。
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需要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来聚焦光线,形成像在视网膜上.近视眼、远视眼、老花眼等屈光不正都需要进行矫正,以保证视力的清晰度.隐形眼镜是一种便捷的矫正方法,但需要注意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在照相机中,镜头和底片的距离也非常重要。
这个距离被称为焦距,它决定了照片的清晰度。
解: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组成了凸透镜,视网膜则是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会聚能力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远视眼则是因为晶状体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图示的四个图分别表示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的光路图,明确这些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眼睛的视物原理和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掌握。
解:近视眼的成因是眼球的前后轴过长,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形成模糊的图像;远视眼的成因是眼球的前后轴过短,晶状体的曲度过小,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形成模糊的图像.故答案为:过长、过大、前;过短、过小、后.本题考查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需要掌握眼球的前后轴长度和晶状体曲度对光线聚焦的影响,以及聚焦位置对视力的影响.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分别是凹透镜和凸透镜.。
眼睛和眼镜(课堂练习)

第4节眼睛和眼镜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眼睛里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小C.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2.某同学向窗外张望,再低下头来看书,晶状体形状()A.不变B.变薄C.变厚D.无法确定3.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C.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4.如图所示,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观看节目表演时,演员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5.对于正常的眼来说,外界的物体不管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在视网膜上成像后,所成的像都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6.暑假期间,小明走进电影院观看《一出好戏》,刚走进电影院时和寻找到最前1排18号座位时,眼球内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A.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B.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C.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D.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7.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疫情期间,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导致视力下降,其眼睛成像原理如图所示,那么()A.他患上近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B.他患上近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C.他患上远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D.他患上远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9.如图是患有近视眼的小明检查视力时的情景,小明通过观察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来完成检查。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视力表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比实际视力表小C.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弱D.近视眼应该用度数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10.矫正近视和远视眼的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薄镜片,有凸片和凹片两种。
精品练习(附答案)《眼睛和眼镜》(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每课自检第5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一、单选题1.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是近视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凹透镜做的B.小明妈妈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C.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爷爷的老花镜度数比爸爸的小D.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爷爷的老花镜度数比爸爸的大2.图是一位同学眼球成像的示意图,他所患眼疾及矫正视力应配戴的透镜类型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3.人的眼睛就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后所形成的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4.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明显B.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为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5.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分别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6.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
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若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或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7.图所示的是眼睛的结构图,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和角膜所成的像是虚像C .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D .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8. 当一个正常的眼睛要看清一个远处的物体,晶状体要( )A .变厚B .变薄C .不变D .无法判断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成像规律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凊晰的像。
眼睛和眼镜练习题

眼睛和眼镜练习题1.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2. 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眼睛里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C.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变小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3. 如图所示是人眼看近处和远处物体时的光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B.甲图中的眼睛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C.乙图中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D.乙图中的眼睛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4.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D.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5. 下面四个图中,哪个是正常人的眼睛()A. B.C. D.6.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近视眼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D.远视眼看近处景物所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7.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用来矫正远视眼视力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D.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后方8. 人身上的许多器官其工作原理与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有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视网膜上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像C.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D.远视眼看报时把报纸拿远才能看清9. 下面四个图中,哪个是正常人的眼睛()A. B.C. D.10. 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C.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11. 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A.凸透镜、凹透镜B.凹透镜、凸透镜C.都是凸透镜D.都是凹透镜12. 现在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患有近视眼,而许多老人,患有远视眼。
《眼睛和眼镜》练习题

《眼睛和眼镜》练习题一、填空题1、如右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__________ ,视网膜相当于 ________,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填“正立” 或“倒立”)的 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 )_____像(填“实”或“虚” )。
小明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他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由此可知小明是近视眼,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面” ),如果小明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明的视网膜上,他应该配戴 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矫正视力。
2、右图是小磊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__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 )眼,如需矫正视力,他应选用的镜片是__________透镜。
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的综合作用使得眼球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的折光能力变 _______了(填“强”或“弱” ),焦距变 ______了(填“长”或“短” )。
3、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约为_____cm;根据近视眼的结构,近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______(选填“大” 、“小”或“相等” )。
4、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
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
张老师的眼睛属于 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应戴_______镜加以矫正。
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 A 区厚薄均匀, B 区可以矫正视力。
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______看远处同学(填“A 区”或“ B 区”),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
5、童话世界里也有很多物理知识。
如右图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一些。
5.4眼睛和眼镜练习题(含答案)

第4节、《眼睛和眼镜》练习题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一、填空题1. 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填“实”或“虚”)像.2.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近点在大约 cm处,明视距离大约是 cm.3.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l)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导致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填“前”或“后”)面;(2)近视眼只能看清处的物体,看不清处的物体;(两空均填“近”或“远”)(3)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用(填“凸”或“凹”)透镜做镜片的眼镜.4.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l)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导致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填“前”或“后”)面.(2)远视眼只能看清处的物体,看不清处的物体;(两空均填“远”或“近”)(3)矫正远视眼应配戴用(填“凸”或“凹”)透镜做镜片的眼镜.5.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到医院检查视力时左眼所看到视力表的情形,这只眼睛存在的视力问题是,应利用镜来矫正.第5题图第6题图6.如图所示是近处物体在某人眼睛成像的示意图,该人的眼睛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应该用透镜进行矫正.二、选择题7.下列四种光学仪器中,与人的眼球形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显微镜8.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C.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9. 下列关于远视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B.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大强C.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D.远视眼看物体时,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10. 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的眼镜的镜片类型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第11题第13题图11. 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 ( )A.患上近视眼,需要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患上近视眼,需要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 患上远视眼,需要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患上远视眼,需要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12.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醇丙烯酸羟(HEMA)制成,边缘厚度0.05mm,近视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中心厚度 ( )A.小于0.05mm B.等于0.05mm C.大于0.05mm D.任意值13. 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若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或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三、作图题14. 如图甲是远处物体在某人眼睛中成像的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的虚线框内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使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第14题图第15题图三、探究题15. 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l)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的像.(2)当向水凸透镜内(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①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填“前”或“后”).②若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逶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是透镜.参考答案1.凸透镜;会聚;实2.极远处;10;253.(1)前(2)近;远(3)凹4.(1)后(2)远;近(3)凸5.近视;凹透6.远视;凸7.A 8.B 9.B 10.D 11.B 12.A 13.D14.15.(1)缩小;实(2)注入;前;凹。
眼睛和眼镜 习题(含答案)

眼睛和眼镜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如图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远视眼(老花眼)成像规律和矫正做法的是()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关眼睛说法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D.可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视力4.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表示矫正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A. B. C.D.5.小明的眼睛近视,应用图中的哪种光学元件来矫正视力()A. B. C. D.6.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7.如图所示,某同学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下列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中,与上述实验情形一致的是()A. B. C.D.8.如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A.近视凸透镜B.近视凹透镜C.远视凸透镜 D.远视凹透镜9.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关于老花眼的成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B.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C.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D.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10.如图所示,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①②B.③①C.②④D.③④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1.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眼睛相当于凹透镜B.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C.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D.近视眼镜片就是凸透镜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2.近视眼是因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之______ (选填“前”或“后”).为了能看清远处物体,可佩戴用______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13.正常的眼睛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靠改变晶状体的焦距长短;要看远处物体,晶状体焦距变______ .近视眼的同学如果摘去眼镜后会看不清远处物体,这是因为物体的像在视网膜的______ .(填“前方”或“后方”)14.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选填“前”“后”)______ ,这就是老花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 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____ .15.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______ ,应该配戴______ 透镜,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而远视眼正好相反.16.近视眼看不清______ (填“近”或“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凸,折射能力太强,使远方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 面(填“前”或“后”),而远视眼正好相反.近视眼应用______ 镜进行矫正,远视眼应用______ 镜进行矫正.17.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mm,近视眼对光的会聚能力比正常眼______ (选填“强”或“弱”).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8.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______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眼睛.(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 图,其矫正做法是______ 图.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9.天天的爸爸戴着一副眼镜坐在办公桌前看报纸,正好有人敲门和他打招呼,这时爸爸立即摘下眼镜来回应对方,由此你可以判断爸爸是眼睛是患了什么症状,他戴的是眼镜是什么透镜?倘若爸爸不带眼镜再想看清报纸,他通常会将报纸离自己更近还是更远?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0.人的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 .它是通过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改变______ ,从而获得清晰的像.【答案】1. C2. D3. D4. C5. B6. B7. C8. B9. A10. B11. BC12. 前;凹13. 长;前方14. 后;凸;大15. 前;凹16. 远;前;凹透;凸透17. 大于;强18. 将蜡烛靠近透镜移动;靠近;B;C19. 答:由题意“天天的爸爸戴着一副眼镜坐在办公桌前看报纸,正好有人敲门和他打招呼,这时爸爸立即摘下眼镜来回应对方”,这说明爸爸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爸爸患的是远视眼(老花眼),所以需佩戴凸透镜矫正.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像同侧,若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越小,所以他通常会将报纸离自己远一些.20. 镜头;底片;焦距【解析】1.解:图①中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图②中光线在视网膜后方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图③中凸透镜表示远视眼的矫正;图④凹透镜表示近视眼的矫正.因此,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①④.故选C.(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近视眼的成像特点、矫正措施.2.解:在以上四个图中,①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①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也是老花眼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③图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情况;②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②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选④图表示近视眼的矫正做法.故选D.(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图示的四个图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解:A、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故A错误;B、物体通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故C错误;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所以要佩戴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在视网膜上.故D正确.故选D.①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的视物原理,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4.解:(1)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C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因此A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B图表示远视眼的成像情况,D图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情况.故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图示的四个图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5.解:近视眼是眼睛的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选B.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由于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矫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6.解: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D错误故选B.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7.解:若能看到清晰的像,则说明像成到了视网膜上,显然,A、B选项不符合要求,故排除;而近视镜片是凹透镜,观察C、D只有C选项符合上述要求.故C是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故选C.解答此题应抓住两个关键点:①近视镜是凹透镜;②若能看到清晰的像,那么像必须成到视网膜上.可根据上述分析进行判断.此题并不难,只需把握近视眼的成因和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就能准确的做出判断.8.解:由图可知,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面,所以患的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选B.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戴一个凹透镜来矫正,戴上凹透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9.解: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要看清近处的物体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此题考查了远视眼的成因,是中考的热点,属于易错题目.10.解: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③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①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故选B.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11.解:A、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故说法错误.B、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厚,折光能力太强.故说法正确.C、近视眼看近处的物体清晰,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晰.故说法正确.D、由于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强,提前会聚,所以矫正近视应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说法错误.故选BC.①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是人用眼过度,晶状体的弹性减弱,不能自己调节曲度;③近视眼的矫正:应戴凹透镜.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的办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12.解: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厚,物体成像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为了能看清远处物体,应佩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使像推迟会聚在视网膜上.故答案为:前;凹.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不能看清物体.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像错后会聚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要注意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若像不成在视网膜上,这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13.解: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要看远处物体,晶状体焦距变长,要看近处物体,晶状体焦距变短,;而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晶状体无法自动调节,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所以近视眼的同学如果摘去眼镜后会看不清远处物体,这是因为物体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故答案为:长;前方.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正常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是如何调节的.①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应该戴凹透镜.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14.解:如果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这是远视眼或老花眼,因此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佩戴眼镜的“度数”越大.故答案为:后;凸;大.通过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还是后方,可以确定眼睛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根据眼睛的矫正方法,可以确定带什么眼镜.像离视网膜越远,矫正时眼镜的“度数”应该越大.本题主要考查对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需戴凸透镜矫正.15.解: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故答案为:前;凹.解答本题需掌握:①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②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此题考查了近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注意二者的区分,是一道基础题.16.解:(1)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当他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之前,需要用凹透镜的镜片进行矫正.(2)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近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后,可以用凸透镜的镜片进行矫正.故答案为:近;前;凹透;凸透.(1)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2)远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对远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进行纠正.本题主要考查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17.解: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是我们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近视眼患者戴的是凹透镜,凹透镜的四周的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厚,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所以对光的会聚能力与正常的眼睛相比要强一些.故答案为:大于;强.透镜分为两种: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本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能够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18.解:(1)拿走眼镜后,就是近视眼的成因: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要想成清晰的像,应减小物距.(2)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B图,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是C图.故答案为:(1)将蜡烛靠近透镜移动靠近;(2)B;C.(1)在有眼镜时能成清晰的像,可看做是近视眼已矫正了,拿走后,就是近视眼的成因了,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2)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分析.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19.(1)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2)成虚像时,物像同侧,物距越大,成的像越大,像距也越大;虚像都是正立的.本题考查了远视眼矫正方法.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逆向思维.20.解: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故答案为:镜头;底片;焦距.人眼的成像原理同照相机一样,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其焦距调节功能很强,所以物体的像总能成像在视网膜上.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或生活的体验很好理解.。
眼睛和眼镜 习题(含答案)

眼睛和眼镜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2. 如图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远视眼(老花眼)成像规律和矫正做法的是()A. ②④B. ①④C. ②③D. ①③3.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关眼睛说法正确的是()A.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 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D. 可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视力4. 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表示矫正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A. B. C.D.5. 小明的眼睛近视,应用图中的哪种光学元件来矫正视力()A. B. C. D.6. 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B.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7. 如图所示,某同学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下列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中,与上述实验情形一致的是()A. B. C.D.8. 如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A. 近视凸透镜B. 近视凹透镜C. 远视凸透镜 D. 远视凹透镜9.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关于老花眼的成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B.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C.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D.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10. 如图所示,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 ①②B. ③①C. ②④D. ③④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1. 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的眼睛相当于凹透镜B. 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C.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D. 近视眼镜片就是凸透镜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2. 近视眼是因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之______ (选填“前”或“后”).为了能看清远处物体,可佩戴用______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13. 正常的眼睛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靠改变晶状体的焦距长短;要看远处物体,晶状体焦距变______ .近视眼的同学如果摘去眼镜后会看不清远处物体,这是因为物体的像在视网膜的______ .(填“前方”或“后方”)14. 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选填“前”“后”)______ ,这就是老花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 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____ .15.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______ ,应该配戴______ 透镜,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而远视眼正好相反.16. 近视眼看不清______ (填“近”或“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凸,折射能力太强,使远方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 面(填“前”或“后”),而远视眼正好相反.近视眼应用______ 镜进行矫正,远视眼应用______ 镜进行矫正.17.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mm,近视眼对光的会聚能力比正常眼______ (选填“强”或“弱”).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8. 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______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眼睛.(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 图,其矫正做法是______ 图.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9. 天天的爸爸戴着一副眼镜坐在办公桌前看报纸,正好有人敲门和他打招呼,这时爸爸立即摘下眼镜来回应对方,由此你可以判断爸爸是眼睛是患了什么症状,他戴的是眼镜是什么透镜?倘若爸爸不带眼镜再想看清报纸,他通常会将报纸离自己更近还是更远?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0. 人的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 .它是通过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改变______ ,从而获得清晰的像.【答案】1. C2. D3. D4. C5. B6. B7. C8. B9. A10. B11. BC12. 前;凹13. 长;前方14. 后;凸;大15. 前;凹16. 远;前;凹透;凸透17. 大于;强18. 将蜡烛靠近透镜移动;靠近;B;C19. 答:由题意“天天的爸爸戴着一副眼镜坐在办公桌前看报纸,正好有人敲门和他打招呼,这时爸爸立即摘下眼镜来回应对方”,这说明爸爸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爸爸患的是远视眼(老花眼),所以需佩戴凸透镜矫正.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像同侧,若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越小,所以他通常会将报纸离自己远一些.20. 镜头;底片;焦距【解析】1.解:图①中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图②中光线在视网膜后方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图③中凸透镜表示远视眼的矫正;图④凹透镜表示近视眼的矫正.因此,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①④.故选C.(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近视眼的成像特点、矫正措施.2.解:在以上四个图中,①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①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也是老花眼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③图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情况;②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②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选④图表示近视眼的矫正做法.故选D.(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图示的四个图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A、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故A错误;B、物体通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故C错误;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所以要佩戴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在视网膜上.故D正确.故选D.①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的视物原理,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4.解:(1)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C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因此A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B图表示远视眼的成像情况,D图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情况.故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图示的四个图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5.解:近视眼是眼睛的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选B.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由于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矫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6.解: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D错误故选B.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解:若能看到清晰的像,则说明像成到了视网膜上,显然,A、B选项不符合要求,故排除;而近视镜片是凹透镜,观察C、D只有C选项符合上述要求.故C是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故选C.解答此题应抓住两个关键点:①近视镜是凹透镜;②若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必须成到视网膜上.可根据上述分析进行判断.此题并不难,只需把握近视眼的成因和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就能准确的做出判断.8.解:由图可知,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面,所以患的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选B.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戴一个凹透镜来矫正,戴上凹透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9.解: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要看清近处的物体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此题考查了远视眼的成因,是中考的热点,属于易错题目.10.解: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③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①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故选B.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11.解:A、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故说法错误.B、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厚,折光能力太强.故说法正确.C、近视眼看近处的物体清晰,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晰.故说法正确.D、由于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强,提前会聚,所以矫正近视应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说法错误.故选BC.①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是人用眼过度,晶状体的弹性减弱,不能自己调节曲度;③近视眼的矫正:应戴凹透镜.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的办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解: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厚,物体成像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为了能看清远处物体,应佩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使像推迟会聚在视网膜上.故答案为:前;凹.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不能看清物体.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像错后会聚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要注意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若像不成在视网膜上,这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13.解: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要看远处物体,晶状体焦距变长,要看近处物体,晶状体焦距变短,;而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晶状体无法自动调节,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所以近视眼的同学如果摘去眼镜后会看不清远处物体,这是因为物体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故答案为:长;前方.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正常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是如何调节的.①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应该戴凹透镜.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14.解:如果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这是远视眼或老花眼,因此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佩戴眼镜的“度数”越大.故答案为:后;凸;大.通过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还是后方,可以确定眼睛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根据眼睛的矫正方法,可以确定带什么眼镜.像离视网膜越远,矫正时眼镜的“度数”应该越大.本题主要考查对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需戴凸透镜矫正.15.解: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故答案为:前;凹.解答本题需掌握:①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②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此题考查了近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注意二者的区分,是一道基础题.16.解:(1)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当他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之前,需要用凹透镜的镜片进行矫正.(2)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近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后,可以用凸透镜的镜片进行矫正.故答案为:近;前;凹透;凸透.(1)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2)远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对远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进行纠正.本题主要考查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17.解: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是我们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近视眼患者戴的是凹透镜,凹透镜的四周的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厚,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所以对光的会聚能力与正常的眼睛相比要强一些.故答案为:大于;强.透镜分为两种: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本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能够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18.解:(1)拿走眼镜后,就是近视眼的成因: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要想成清晰的像,应减小物距.(2)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B图,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是C图.故答案为:(1)将蜡烛靠近透镜移动靠近;(2)B;C.(1)在有眼镜时能成清晰的像,可看做是近视眼已矫正了,拿走后,就是近视眼的成因了,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2)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分析.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19.(1)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2)成虚像时,物像同侧,物距越大,成的像越大,像距也越大;虚像都是正立的.本题考查了远视眼矫正方法.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逆向思维.20.解: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故答案为:镜头;底片;焦距.人眼的成像原理同照相机一样,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其焦距调节功能很强,所以物体的像总能成像在视网膜上.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或生活的体验很好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眼睛和眼镜
达标自查
1. 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它们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形成物体的像。
2. 物体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立的(填“正”或“倒”)。
3.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
折光能力太强。
使远方某点的光会聚在的________面(填“前”或“后”)。
而远视眼正好相反。
所以,近视眼应用镜进行矫正。
远视眼应用镜进行矫正。
4. 人眼的晶状体可以凋节。
如图所示。
在A、B、C、D四种光路中,描述正常眼的成像情况的是;描述近视眼的成像情况是。
描述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5. 人上了年纪以后,一般容易产生老花眼。
那是因为睫状体的调节能力下降,不能有效使晶状体收缩,所以不容易看清近处的物体。
所以老花眼应该算是视眼的一种。
6. 人眼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
A. 正立放在的虚像
B. 倒立放大的虚像
C. 正立缩小的虚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
7. 老奶奶患有近视眼,看报时要用放大镜。
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楚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A. 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
B. 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
C. 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些
D. 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能力提高
8. 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的倒数乘100。
小红爷爷的老花镜戴着正合适,但不知道老花镜的度数,你能帮小红设计一个测老花镜度数的最简单的方法吗?
所用器材:
操作步骤:
计算公式:
9. 小午在学习了“近视眼及其矫正”后,知道了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远处物体射来的光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如图甲所示。
小午想能否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这套装置模拟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模糊的情景呢?请你帮小午完成这一实验的设计并描述实验现象。
在实验中增加什么器材可以进一步模拟近视眼的矫正?说出你的方法和操作步骤。
10. 小红的妈妈带小红到医院去做了治疗近视的准分子手术,已戴了几年眼镜的小红一下子就把眼镜取掉了。
根据你的知识,你能猜想一下准分子手术是怎么做的吗?和同学一起查阅有关资料并到医院现场调查,看一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
11. 社会调查:
结合近视眼的特点——睫状体紧张无法放松,晶状体变厚无法变薄,想一想生活中导致眼睛近视的行为中包含的科学道理。
并将导致近视的原因在这里做一个归纳。
12. 阅读材料:
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
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正常人的远点在极远处。
眼睛所能看清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人的近点约距眼10 cm。
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 cm。
从眼的光心向物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
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1)人眼能看到的像是的像,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
(2)正常眼睛观察的最近距离为,最佳距离为。
【试题答案】
(一)眼睛和眼镜
1. 凸透镜;视网膜
2. 倒
3. 视网膜;前;凹透;凸透
4. AC;D;B
5. 远
6. D
7. B
8. 以米为单位用刻度尺测量镜面到地面上光点的距离,用f表示计算公式:镜片度数D=l00/f
9. 略
10. 略
11. 略
12. ①倒立;实;人眼是通过调节焦距,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清晰
②10 cm ;25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