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3、4

第五章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3、4
第五章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3、4

第五章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

教学目的:了解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社会理论观点,掌握其社会福利思想。掌握福利国家的理论,并能够分析福利国家危机的原因。

教学重点:马歇尔的社会福利思想,与福利国家的理论。

教学难点: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社会理论观点,福利国家危机原因的分析。

第三节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

一、马歇尔生平简介

托马斯·汉弗莱·马歇尔(Thomas Humphrey Marshall,1893—1981)生于伦敦,1914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历史学考试,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他作为平民战俘在德国度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那里,他曾经做过一个短期的研究。返回英国后,他于1919年被选为剑桥历史学会特别会员。1925年,马歇尔进入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一直呆到1956年。在那里,他成为一名著名的社会学教授。他本来是一位经济史学者。1925年加入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后,首先作为社会工作讲师,1929年转到社会学系,1930年成为社会学高级讲师。后来他曾回忆说,当他开始教授社会工作时,他对这个专业什么也不懂,而后来转到社会学系,他在专业观念上对社会学几乎是同样的无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放弃了作为一个经济史学者的工作以后。

马歇尔是《英国社会学杂志》的主要创刊人,曾经编辑了大量有关社会分层和人口方面的出版物。二战期间,他一度被安排到英国外交部任职。1944年马歇尔回到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被任命为社会学研究所的教授。这个研究所就是今天的社会政策系。这期间他所作的关于阶级冲突、社会分层以及人口问题的研究为他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9年,马歇尔作为英国高级委员会的教育顾问又一次去了德国。1951年回国以后继续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工作,直到1956年。这期间,他担任过社会学系系主任。以后他被任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社会科学部主任。1960年正式退休。1981年,马歇尔在他剑桥的家中去世。

马歇尔的学术生涯分为两个时期。他的大部分社会学著作完成于1945—1960年间,而他的大部分关于社会政策的研究则是在他退休后发表的。1949年,在纪念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的一次会议上,马歇尔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公民权利与社会阶级》(Citizenship and socialclass)。这篇演讲第一次从社会学的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公民权利理论,他进一步提出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论,从而成为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第一个社会学理论(亚诺斯基,2000)。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为英国建成福利国家制度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二、公民权利的理论

(一)公民权利的构成

公民权利理论是现代福利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也是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基石。马歇尔按照社会发展历史将公民权利划分为三种:即民事权利(civil Right)、政治权利(politicaldght)和社会权利(social right)。

所谓民事权利也可以称作市民权,它是个人作为独立个体自由地支配自己、所必须拥有的权利。用马歇尔的话来说,民事元素是由个人自由所必须的权利组成:人身自由,言论、思想和信仰自由,拥有财产和签署有效契约的权利,以及法律权利。民事权维护的是个人的自由和一个人在权利上与其他人的平等地位,它通过约定的法律程序来捍卫人们所拥有的这些权利。

政治权利,意指参与行使政治权力的权利,作为带有政治权威的团体的一名成员,或者是作为这样一个团体成员的选举者。这些权利是通过议会和地方政府的委员会实现的。公民政治权利的作用就在于它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平等地拥有了选举权,因而使公民能够参与到社会政治事务中,不仅承担起对社会的政治义务,而且有了更多的权利。

社会权利,意指从少量的经济福利和保障的案例,到完全分享社会遗产,并且根据社会中流行标准过一种文明生活的权利的所有范围。社会权利是以成员资格为基础,它把改善所有社会的福利状况、保护并增加人民在教育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福利看作是国家行动的目标。社会权利是实现民事权和政治权的前提。从本质上讲,社会权利就是把实现公民的福利和社会保障看作是一种公共责任。在马歇尔看来,如果没有社会权利的实现,公民权利将是不完整的,民事权和政治权也不能真正实现。正像马歇尔指出的那样,受教育权利基本上不应看作是儿童上学的权利,而应看作是成年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对于民事权的实现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就在于“民事权利是旨在为通情达理之人和知识分子使用而设计的,他们学习阅读和写作。教育是民事自由所必需的前提。”进一步说“政治民主需要有教养的选民,而且科学的制造业需要有教育的工人和技术员”。“提高和使自己文明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责任……依据这个认识,公共基础教育在19世纪的发展是迈向20世纪重建公民权的社会权利的决定性第一步。”换言之,只有在社会权作为公民权利确立起来之后,公民权利才获得了它完整的意义。因此,从构成公民权利的这三个部分的情况来看,公民权利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它是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以及个人自由的条件的阐述。在马歇尔看来,公民权利首先是和个人自由相联系的概念,民事权利的元素保证了每一个公民都能够有充分的自由来处理个人事务。而自由作为民事要素要能够发挥作用,必须要有平等的政治权利来保障公民有机会、有条件参与到与他的生活直接的或间接的关联着的政治事务中去;要对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不仅对自己、也要对他人或所有社会成员负责,并通过参与政治事务而不断发展和扩大自己的政治权利。而社会权利则是保障性的权利,它关系到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幸福,实现社会福祉的障碍能否消除,以及由民事权和政治权所规定的个人权利能否实现的问题。社会权利的实施,最终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扫清障碍,并使公民权利的其他元素真正能够发挥作用。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权利作为社会福利权,它将社会福利的元素作为具有社会战略意义的要素确定下来。没有社会权利或社会福利权的公民权利,将是不完整的公民权利。

(二)公民权利的历史演变

公民权利不是一蹴而就地形成的,它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马歇尔于1949年提出公民权利理论,被称为关于公民权利的第一个社会学理论(托马斯·亚诺斯基,2000)。在其著名论文《公民权利与社会阶级》(Citizenship andS‘·cialclass)一文中,他指出,在古代社会,公民权利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混合在一起的,“权利是合而为一的,因为机

构是混合的”。这里所谓的机构混合是指古代社会里将立法、行政和法院混合在一起的状况。但是,马歇尔澄清古代的公民权利与现代社会的公民权利的不同。其最基本的差别在于古代社会里,人们实现公民权利的前提是不平等的,公民权利是与个人特定身份(status),密切相连的。“身份则是阶级的标志和不平等的尺度。并不存在所有人拥有的统一集体权利和义务——贵族和普通人,自由人和农奴——是依据他们的社会成员资格授予权利的。’’也就是说在古代社会里,人们所拥有的权利是由人们所拥有的身份来决定的。而身份是世袭的,不会因个人的因素而发生改变,常常也是个人能力无法改变的。这也是古代社会公民权利与现代社会公目权利的根本不同。

马歇尔指出,在英国直到18世纪公民权利的三个部分才开始分化。民事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形成的时期分别是18世纪、19世纪、20世纪。马歇尔公民权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但在古代社会里,公民并不享有平等的身份,享有公民权利的人群范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随着公民权利的扩大,享有权利的公民阶层也随之增加。公民权利仅限于那些拥有财产的、信仰新教的白色人种所拥有,甚至还限于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事权利和政治权利逐渐地向妇女、,工人阶级、犹太人、天主教徒、黑人和其他以前被排除在外的群体延伸。这个过程是随着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而发生的。

封建社会的解体,对个人来说,逐渐解除了人们的身份限制,享有公民权利的人群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在民事权利得以实现的基础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投票权和政治参与为标志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得以实现。但是,马歇尔认为,完整的公民权利只能在自由民主的福利国家中才能实现,因为在自自由民主社会里,人民才是平等的,公民才能平等地享有权利,公民身份才能得到最完整的体现。福利国家通过保障所有公民的民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从而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感到自己十足地是社会的成员,并能够充分参加和享受社会的共同生活。一旦这些权利中的任何一种被限制或侵犯,人民都将被边边缘化并且不再能参加共同生活。换句话说,人民作为公民的意义也就将因公民权利受到侵犯而变得不完整。

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公民权利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才获得其完整的意义。而福利国家也正是在公民权利发展的基础上,才获得了社会的合法性。因此,当我们进入到福利国家的发展来看待公民权利的社会福利思想,通过对全民性普遍福利制度的事实来考察马歇尔的思想时,它的理论的和社会政治的意义才会得到充分的显示。

三、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福利理论

马歇尔从历史的角度对公民权利的论述,揭示了公民权利的社会福利观追求普遍平等和人的自由的实质和价值。从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角度看,公民权利的社会福利观的形成是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历史发展标志。它把早期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福利思想提高到以权利和人的需要为基础的福利思想,并且使社会福利的性质,由安抚性的救济和策略性的社会控制与统治手段,变成了人们值得为之奋斗的幸福事业和社会政治追求的基本目标。因而,具有重要的社会进步意义(钱宁,2003)。

而我们知道,在公民权利的社会福利思想没有确立之前,社会福利的理念是慈善救济,社会福利的政策是以《济贫法》为象征的所谓社会救济。其实质是把向穷人提供某种形式的福利照顾当作稳定社会、平息穷人不满的手段。因而,在《济贫法》的实施过

程中,穷人常常处于一种屈辱和受排斥的状态。而“济贫”的结果也没有真正消除社会不平等。在某种程度上,《济贫法》还发展了社会不平等。因此,马歇尔指出,20世纪以前公民权利的发展,并没对社会不平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从公民权利的内容来看,由于社会权利还没有形成,人们还不能平等地享有社会权利,人们不可能对改善社会福利有任何的要求权,因而,在社会福利的发展中,人,特别是穷人,只能是被动的福利施舍的对象。他们只能处在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中,按照主流社会或富人的意志生活。所以,尽管《济贫法》也试图作消除社会不平等的工作,但它却不可能在实际的意义上对改变社会不平等起积极的作用。

马歇尔以布思(Booth)教授对伦敦市民的生活状况调查为例,认为公民权利平等原则真正发展的标志是布思对伦敦人劳动与生活的调查和皇家委员会对老年穷人的调查为标志。马歇尔指出,之所以将布思的调查作为公民权利平等原则的重大发展,是相对于《济贫法》来说的。在《济贫法》时代,“贫民”是一个具有道德判断的称谓。“贫民”意味着“酗酒、懒惰、不良生活习惯”等,“贫民”只是施舍的对象,他们没有权利要求国家或富有的人帮助他们解除贫困。救济贫民的直接目的不是促进平等,而是出于稳定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考虑。甚至可以说贫民救济的直接目的是保护某些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的权利,是对不平等公民权利的维护。因为济贫活动本身就具有标签作用,标明接受救济的穷人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低下的。马歇尔认为布思教授的调查贯穿了平等的思想,所以把它称之为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大发展的标志。

然而,布思教授的调查报告更多的是对公民权利平等原则的反映,至多不过是公民权利平等原则在观念上的反映。而公民权利平等原则的真正发展更多的还是因为社会及经济资源分配模式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经济关系,进而推动了人们社会关系的改变。公民的社会权利通过失业保险、教育和健康服务的提供等社会政策在制度层面上获得了保证。马歇尔认为以公民的社会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可以提高公民的福利水平、减少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制度产生的内在的社会不平等。

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政治观念,公民权利则是这样的资格:在一个政治地组织起来的社会或民族国家中,公民身份(thestatusofcitizenship)使个人有资格要求社会或国家对他承担责任,使他能够享用各种社会进步带的好处(钱宁,2003)。公民权利首先是共同体对个人的成员资格的认可,个人在共同体中可以像其他任何成员一样对共同体负有责任,同时享有共同体的成果。而公民权利实现的最终标志是人的社会权利的实现。再进一步来说,公民权利的接直表达是个人福利权利的实现。因此,我们可以说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为现代社会福利理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从而也成为福利国家的重要理论支柱。

马歇尔的公民权利为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而社会福利的发展则直接与社会权利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任何法定的权利都会与福利必然具有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性质存在着关联,因为权利存在于那些可以被期待带来福利的利益,以及就平均的计算而言,那些将会带来福利的利益”(T.H.Marshall,1976)。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权利的实现是以福利的实现为基础的。英国学者皮尔森(Pierson)提出福利国家的三个指标之一就是公民权利的普及化。根据皮尔森的界定,公民权利普及化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福利与社会保障的提供不再被单纯地视为对贫穷无依者的施舍,也不再

被单纯的视为保持社会的控制;第二,对社会保险/保障的提供被视为国家与公民权利责任关系的一部分;第三,基于以上两点,福利领受不只是同公民身份的象征,而是成为全面行使公民权利的重要步骤。公民权利理论是马歇尔社会福利理论的基础。人人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则是马歇尔社会福利理论的基本原则。公民权利的平等原则体现在社会福利体系中就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有权利享有国家所提供的福利。国家所提供的福利不能以人们的身份为依据,否则就意味着平等的原则被打破。例如,1834年的新《济贫法》(New poor law):在马歇尔看来就不是一部真正的福利法案。因为新《济贫法》强调的是鼓励个人自己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公共援助并不被看作是公民的权利,政府也不需要对失业负责(RoberL.Barker,1987)。新《济贫法》“放弃了对工资体系的干预,也放弃了对自由市场力量的干预。它只对那些因年龄因素或疾病而无法进入市场打拼的人,以及对那些放弃努力、承认失败以及悲悯自怜的弱者提供救济”。这在马歇尔看来就违背了人人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的原则,与社会保障的理念是相悖的。

公民权利的理论推动了全民福利制度的建立,为福利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政治道德根据。在公民权利的理念下,福利成为公民在国家中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公民有权利要求国家为其提供共同的福利保障。国家则有义务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以履行其对公民的福利责任。公民权利理论使社会的弱势群体拥有了向国家要求福利的基本权利。这就与过去的把福利当作恩赐的社会福利理念有了本质的区别。当福利是国家或有钱人给穷人的一种恩赐时,施与受双方被置于完全不平等的地位上。接受恩赐的穷人不仅在经济上与恩赐者是不平等的,由经济关系的不平等又进一步导致社会关系的不平等。因此,接受恩赐的穷人难免被贴上道德标签,他们在接受福利援助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人格的侮辱和道德上的强制,甚至是人身的束缚。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福利理论让福利的享有者避免了被标签化,接受福利援助不再伴随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第四节福利国家社会福利理论分析

在西方国家里,对于福利国家的定义和内容有颇多争议,但是,对于将公民权利作为福利国家的核心概念却有着很大的一致性。马歇尔提出通过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使底下阶层和贫困者都能真正享有公民权利,包括政治上的选举权、言论、结社、罢工等公民权利。马歇尔对公民权利与福利国家的关系的论点,在西方社会所谓“福利共识”年代,成为福利国家的指导思想是直不争的事实(赵维生,1999)。分析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对我们了解现代社会福利理论问题,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一、福利国家与国家的功能

福利国家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它是一种国家形态(周弘,2001),是国家功能在现代民主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关于国家功能,有很多不同的理论作了千差万别的解释。但是,一般来讲,几乎所有政治理论家都将国家的功能分为对内维护秩序和对外保障国家安全的功能(猪口孝,1989)。对内维护秩序指的是保护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之不

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侵害,并制止由于私人纠纷导致的公民间的暴力冲突;同时,还要镇压社会成员对国家意志表现出的超过允许限度的反抗。对外保障国家安全指的是防御敌对国家的攻击以及为了国家利益而组织的对外战争。

国家的这两方面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国家的三个关键要素:强力、权力和权威。强力表现为对保障国家安全的军事力量,权力表现为对内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统治力量,而权威则表现为国家行使这些力量的合法因素,或政治责任。这三个要素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关联性。对外的强力有赖于对内统治权力的顺利实现,而对内统治权力的实现又有赖于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组织的合法性。在国家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权力和权威交互滋养共同发挥作用,实现对社会的控制,维护着社会秩序。国家可以通过强制手段维护社会秩序,也可以通过获得人民的认同达致良好的社会秩序。但是,权力和权威从来都不可能单独地成为支撑社会秩序的力量。权力和权威在维护社会秩序过程中消长,反映所维护的秩序的不同。麦基弗认为,政治秩序的实质内容从来都是不同的,正如秩序在学校和监狱中具有不同意义一样,政治秩序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也有不同的含义。它对于奴隶国家意味着统治,而对于民主国家则意味着社会福利(麦基弗,1966)。在专制国家里,国家通过强权压制被统治者的需求,将统治者的意愿强加给被统治者。当国家机器具有足够的力量压制人民时,社会可以表现出稳定的秩序。但是,强权之下必定孕育着随时可能爆发的反抗。一旦国家机器不足以压制人民时,就会导致政权的更迭,甚至国家的解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在专制国家里,权威也并非消失得无影无踪,统治者也会通过为人们提供福利的方式来获得人民的支持。

在现代民主国家里,统治者集团则更多地通过建立权威来实现社会控制。建立权威最好的选择是给人民提供更多的福利。迈克尔·罗斯金等在《政治科学》一书中提出,建构国家过程五个阶段所可能面对的五种危机:认同性、合法性、渗透性、参与性和分配性,其中分配性在现在民主国家是民众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它的一个经典性问题是“谁得到什么”?一般来说多数劳动阶级会把选票投给许诺高工资、增加受教育机会和更多福利待遇的政党。因为无论是在专制社会里还是在民主社会里,普通大众在社会分配过程中总是处于劣势地位。在专制社会里,普通大众的需求遭到强制权利的压制;而自启蒙时代以来,人逐渐站到历史舞台的中心地位上(迈克尔·罗斯金等,2002)。人不再是国家的工具,而是国家的目的。国家成为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组成自己的国家。这就凸显了国家的福利功能,这就使福利既成为建构国家的手段,同时又是国家功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使国家的社会福利功能越来越得到强化。在欧洲一些国家里,国家的社会福利功能的强化最终表现为福利国家。英国的福利国家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体系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生长的。工业化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不仅冲击来自农业社会的人们的生活秩序,同时也威胁到国家的合法性。贫穷是工业化过程中的英国首先面对的一个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贫穷成为一把双刃剑,既威胁着贫困者的安全,又威胁着国家的安全。社会福利责任成为国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如果国家不承担社会福利责任,国家安全就将面临威胁。因为在工业化的同时,劳动阶级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进行政党斗争和议会斗争(周弘,2001)。这对有产阶级的统治不能说不是一个威胁。统治者必须通过为劳动阶级提供一定的福利,才能稳定自己的统治。

另一方面,工业化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税源,使国家有了足够的财力用于为人民提供社会福利。J.D.马歇尔把国家对社会福利的承担看作是国家职能的转变,而不是简单地由国家提供福利。在英国,福利国家的发展被看作是与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同步的(周弘,2001)。传统社会网络无力应付市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确定性危机,只有国家有能力运用手中的权力保护人民免于社会风险。这成为国家政权获得合法性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建构国家权威的重要途径。国家功能的福利化转向成为工业化以来国家功能发展的基本趋势,这。也成为福利国家重要的政治基础。

二、福利国家与社会需求

工业化为福利国家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财力基础,国家的福利化转向则为福利国家的形成提供了政治基础。那么什么是福利国家?一般教科书的定义是“福利国家有责任保障其公民某些基本的福利水准”。福利国家的核心理念是人民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在公民权利理念之下,由国家为公民提供必要的福利保障,就可以使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去商品化(de—commodification)的地位以对抗市场的力量”(GostaEsping—Andersen,1999)。市场社会里,决定个人地位及福利的一个首要因素是个人成就,甚至人本身也被商品化。人的商品化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人性的否定。去商品化则保证了个人生存的基本权利,保证个人可以免受市场风险的困扰,而维持一般生活水平。福利国家的基本理念就是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利获得国家的福利保障以免除市场社会的风险对个人生活的冲击。在这一点上人们对福利国家的概念基本上取得了一致。但是,国家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向公民提供福利,又应该提供多大程度的福利,在不同国家乃至不同社会福利思想家那里则有很大的差别。

埃平·安德森(1999)将福利国家分为三类,即自由福利国家、组合主义福利国家、社会民主福利国家。自由福利国家是以资产调查式的救助、有限的普遍性转移或有限的社会保险规划为主。福利给付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市场竞争中失败或没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的人群。国家所提供的救助的依据是个人需求调查。而且这种需求调查必须是可实证的,通常又是建立在人们痛苦需求的基础上。这种需求调查的背后实际上仍然暗含着对个人在市场竞争中个人成绩的评估。并且,国家提供社会福利的基本原则是让福利低于一般工作所得,以避免人们用福利代替工作,产生对福利的依赖。福利给付标准十分严格,甚至是苛刻的,并且带有一定的社会烙印。同时,政府一方面是消极地为那些依赖人群提供最低水准的社会救助,另一方面则积极地鼓励人们从私人部门通过契约的方式获取福利。因此,这种类型的福利国家并没有从根本上去除市场风险对人们的威胁,特别是对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威胁。安德森甚至认为这种类型的福利国家反而鼓励了市场的力量。

第二类是组合主义福利国家。这类国家实行的是强制保险,并且实施严格的资格审查。尽管国家和雇主都要分担社会保险的保费,但是,国家和雇主所给付的保费是以个人缴付的保费为前提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这类福利国家的基本理念是要求公民要对自己的安全负责,而不是由国家来负责。购买社会保险成为公民的责任。安德森批评这种模式过分依赖于保费的缴付,因此强制社会保险的给付就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市场和就业,也就间接地依赖个人的市场成就。个人的工作表现和所缴纳的保费成为社会保险的依据。因此也就没能达到去商品化的作用,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也就变得不是很彻底。

第三类是社会民主体制。社会民主论者不容许在国家与市场之间以及劳工界给予中产阶级之间的二分情形。他们追求促进最大程度的福利国家,而不是其他体制所追求的最小需求的平等。这种体制的一个直接的做法就是提高给付水平,甚至提升到中产阶级的偏好水平。这种体系直接来源于贝弗里奇普遍性公民权利原则。在这类福利国家中,福利的实现主要考虑的不是公民的需求和工作表现,而是公民的资格或者是否具有该国长期居住权利的人。这种福利模式依据的是均一给付原则,因此这种福利也就获得了“人民福利”(people’s welfare)称誉。这种福利体制具有强烈的去商品化潜能,影响去商品化程度的唯一因素是给付标准的高低。

安德森对这三种类型的福利国家基本上与蒂特马斯的三分法是一致的。蒂特马斯的三分法是残补式的、工业表现成就的、制度的三类福利国家。这种分类只是一个大致上的划分,实际上并没有哪一个国家非常典型地属于哪一个类型。而一个国家是否是福利国家,人们的标准也并不是非常确定的。安德森则是从三个具体社会福利项目来确定福利国家,即年金、疾病和失业保险。他认为这是确定一个劳动者独立于市场之外的程度的最重要指标。表5—1是安德森列出的18个先进工业国家在老年年金、疾病给付、失业保险三个方面的去商品化程度(埃平斯—安德森,1999)。

┌──────┬─────┬───────┬─────┐

│国家│年金│疾病│失业│

├──────┼─────┼───────┼─────┤

│澳大利亚│5.0 │4.0 │4.0 │

├──────┼─────┼───────┼─────┤

│奥地利│11.9 │12.5 │6.7 │

├──────┼─────┼───────┼─────┤

│比利时│15.0 │8.8 │8.6 │

├──────┼─────┼───────┼─────┤

│加拿大│7.7 │6.3 │8,0 │

├──────┼─────┼───────┼─────┤

│丹麦│15.0 │15.0 │8.1 │

├──────┼─────┼───────┼─────┤

│芬兰│14.0 │10.0 │5.2 │

├──────┼─────┼───────┼─────┤

│法国│12.0 │9.2 │6.3 │

├──────┼─────┼───────┼─────┤

│德国│8.5 │11.3 │7.9 │

├──────┼─────┼───────┼─────┤

│爱尔兰│6.7 │8.3 │8.3 │

├──────┼─────┼───────┼─────┤

│意大利│10.5 │9.4 │5.1 │

├──────┼─────┼───────┼─────┤

│日本│10.5 │6.8 │5.0 │

├──────┼─────┼───────┼─────┤

│荷兰│10.8 │10.5 │11.1 │

├──────┼─────┼───────┼─────┤

│新西兰│9.1 │4.0 │4.0 │

├──────┼─────┼───────┼─────┤

│挪威│14.9 │14.0 │9.4 │

├──────┼─────┼───────┼─────┤

│瑞典│17,0 │15.0 │7.1 │

├──────┼─────┼───────┼─────┤

│瑞士│9.0 │12.0 │8.8 │

├──────┼─────┼───────┼─────┤

│英国│8.5 │7.7 │7.2 │

├──────┼─────┼───────┼─────┤

│美国│7.0 │0.0 (a) │7.2 │

├──────┼─────┼───────┼─────┤

│平均数│10.7 │9.2 │1.9 │

├──────┼─────┼───────┼─────┤

│标准差│3.4 │4.0 │1.9 │

└──────┴─────┴───────┴─────┘

周弘则用国家的社会转移支付占平均所得税的比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职能的大小,见表5—2(周弘,2001)。

一般来讲瑞典、英国被看作是典型的福利国家,而美国则不是福利国家。这一点从以上两个表中也可以得到证实。当然,我们必须清楚的是,以上两个测量福利国家的方法只是对福利国家的实证指标的测量,而可实证的方面又常常只是经济方面的福利。所以,实证的测量只能作为确定福利国家的参考。

┌──────┬─────┬──────┬──────┬─────┐

│国别│年份│平均税率│转移支付率│%│

├──────┼─────┼──────┼──────┼─────┤

│瑞士│1982 │26.0 │7.3 │28.0 │

├──────┼─────┼──────┼──────┼─────┤

│西德│1984 │36.0 │19.8 │55.0 │

├──────┼─────┼──────┼──────┼─────┤

│爱尔兰│1987 │29.5 │20.5 │69.5 │

├──────┼─────┼──────┼──────┼─────┤

│芬兰│1987 │36.9 │27.7 │75.0 │

├──────┼─────┼──────┼──────┼─────┤

│澳大利亚│1985 │32.2 │11.3 │35.1 │

├──────┼─────┼──────┼──────┼─────┤

│荷兰│1987 │67.2 │28.3 │42.1 │

├──────┼─────┼──────┼──────┼─────┤

│加拿大│1987 │24.8 │12.4 │50.0 │

├──────┼─────┼──────┼──────┼─────┤

│瑞典│1987 │45.0 │35.5 │78.9 │

├──────┼─────┼──────┼──────┼─────┤

│挪威│1986 │32.5 │15.1 │46.5 │

├──────┼─────┼──────┼──────┼─────┤

│英国│1986 │31.0 │24.3 │78.4 │

├──────┼─────┼──────┼──────┼─────┤

│美国│1986 │30.6 │9.4 │30.7 │

└──────┴─────┴──────┴──────┴─────┘英国学者皮尔森则归纳了福利国家的三个指标:第一,社会保险制度的确立。社会保险制度是福利国家的一个共同特征。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人们缺乏对抗社会的结构性转变所带来的风险的应变能力,如果国家、社会不能在制度上予以保障,人民就可能陷入困境之中,而且最终也必将危害社会本身;第二,社会开支的增长。皮尔森认为,无论福利范畴与提供模式如何差异,西方福利国家的另一个特征就是社会开支(特别是社会保障与其他福利服务开支)均占国家预算的相当大的比例。皮尔森从欧美17个工业国家的社会开支作综合统计,发现通常福利国家的社会开支一般都会在CDP的5%以上。第三,公民权利的扩大。公民权利的扩大包括三个层次,首先,福利与社会保障的提供不再是对人们的施舍,更不是社会控制,而是公民的权利;其次,对于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的提供,是国家与公民权利、责任关系的组成部分;第三,福利的获得不只是公民身份的象征,也是公民行使公民权利的一个重要步骤(Pierson,1991)。

福利国家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福利提供多少,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涉及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公平等诸方面的问题。二战以后,福利国家制度对欧洲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福利国家制度给欧洲各国造成了越来越重的负担。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福利国家的危机。

三、福利国家的危机

福利国家制度是欧洲发达国家颇引以为自豪的创造,几十年来,它对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劳资合作以及人类自身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福利国家制度使人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免于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的不可预测的风险。但近年来欧洲的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严重危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辉煌之后,福利国家陷人了全面的危机之中。

首先是福利国家的财政危机。调查表明:早在1990年,欧共体12国在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方面的亏空就达7.5万亿欧洲货币单位,相当于同年欧共体国内生产总值的145%。1995年,法国社会保障总赤字达1 200亿法郎。瑞典政府1994年的财政赤字为1 900亿克朗。比利时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累计亏损350亿法郎。意大利全国社会保障公司1994年底累计亏损达59万亿里拉。社会保障财政状况一直较好的德国从1995年起也出现了医疗保障赤字(吴晓玲,2000)。

第二个表现是福利国家的财政危机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过高的福利标准,让欧洲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欧洲各国向人们提供的高标准的福利是通过向企业和个人征

税维持的,因此也就给企业造成了沉重负担,导致其竞争力下降。所以,沉重的社会福利负担增加了欧洲生产的成本,束缚了它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使欧洲难以和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竞争。更重要的是福利国家开始违背其本来目标。在许多国家,福利国家制度逐渐成为官僚化机构,还产生了奖懒罚勤的后果。一些人看到,多工作并不能使生活改善多少,甚至还不如领取补助和失业金合算。因此,人们的工作动机下降,形成了所谓的养懒人现象。“我们的公民不再有能力和意愿承担税收的负担,缺少了它,福利国家就无法运转”(K.0.Feldt,1996)。

福利国家危机的第三个表现是失业危机。失业危机与财政危机和经济危机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财政危机和经济危机直接导致了失业危机,而失业危机又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危机和经济危机。近些年来,欧洲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许多国家的失业率都在两位数以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盟在其政策性文件中就开始用醒目的文字提醒人们注意“失业率10.3%”。当然,应该指出的是造成失业的原因并非只是高标准的福利一项,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导致失业的一个直接原因。但是,这也并不能掩盖高额福利开支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失业人数的增加导致失业保险规模的扩大,而同时纳税人却越来越少。失业保险赔付总量的增加,税源的减少,从两个方向给福利国家带来强大的压力,可以说危机重重。

在失业率高居不下的同时,人口老龄化也进一步加剧了福利国家的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生活稳定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普遍提高。欧盟成员国人均寿命从二战结束后的66岁上升到50年后的76岁。这就意味着个人平均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增加了10年,平均享受医疗照顾的时间也相应多出10年。与人口寿命延长相对应的是出生率的下降。出生率的下降意味着在职工作的人口数与领取养老金的人口数在不断接近。1990年欧盟在职人口数与领取养老金的人口数的比例是15:1,而50年后这个比例可能会达到1:1.5。以德国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出现纳税人相对于退休人员的比例下降的趋势。德国劳工部的测算是90年代退休人口的比例是35%,2000年是40%,2020年是50%,2035年是68%,此后才会开始回落。医疗保险的支出增长更快,德国医疗保险支出从1960年的人均约330马克增至1985年的大约3 000马克,整整增长了8倍(周弘,1998)。人口老龄化加重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压力。·福利国家的危机使改革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改革的道路却是异常艰难。福利国家已经积重难返,改革的道路障碍重重。福利国家改革中最大的障碍来自与福利国家制度相伴的普选制度。各政党在选举中心态极为矛盾。一方面每个希望赢得大选的政党都在试图改变福利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但是要赢得大选,又要取悦于选民。政治家们深知要取得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削减福利支出,但是要赢得选举,由不得不向选民承诺更多的福利。这就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怪圈,高额的福利支出成为套在各福利国家政府脖子上的绞索,越拉越紧。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间的竞争使福利国家处于异常不利的地位上。经济全球化首先是产品价格的竞争,而福利国家由于高额的福利支出,使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因而许多跨国公司不断地将资本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这更进一步减少了福利国家的税源,造成了更大的困难。这又成为福利国家的另一个怪圈,高额的福利支出要求有高额的税收作为保证,而高额的税收造成的资本转移又减少了税收总额,使高额福利支出难以为

继。危机的形势逼迫福利国家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福利改革是必由之路,但是怎样改革,各国都在探寻自己的道路。在有些欧美国家出现了福利缩减的现象,而在南欧和部分东欧国家则出现了福利国家继续完善的迹象,在另外一些东欧国家,福利国家正在经历着解体与重组(周弘,2001)。

总之,福利是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如何在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控制与公民权利和社会公正之间取得均衡,这是每一个国家的政府都必须解决,但却永远不可能一劳永逸得到解决的问题。福利国家的发展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证。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公民权利与福利国家制度的关系?

2、福利国家危机的根源是什么?怎么才能解决福利国家的危机?

第五章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3、4

第五章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 教学目的:了解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社会理论观点,掌握其社会福利思想。掌握福利国家的理论,并能够分析福利国家危机的原因。 教学重点:马歇尔的社会福利思想,与福利国家的理论。 教学难点: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社会理论观点,福利国家危机原因的分析。 第三节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 一、马歇尔生平简介 托马斯·汉弗莱·马歇尔(Thomas Humphrey Marshall,1893—1981)生于伦敦,1914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历史学考试,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他作为平民战俘在德国度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那里,他曾经做过一个短期的研究。返回英国后,他于1919年被选为剑桥历史学会特别会员。1925年,马歇尔进入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一直呆到1956年。在那里,他成为一名著名的社会学教授。他本来是一位经济史学者。1925年加入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后,首先作为社会工作讲师,1929年转到社会学系,1930年成为社会学高级讲师。后来他曾回忆说,当他开始教授社会工作时,他对这个专业什么也不懂,而后来转到社会学系,他在专业观念上对社会学几乎是同样的无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放弃了作为一个经济史学者的工作以后。 马歇尔是《英国社会学杂志》的主要创刊人,曾经编辑了大量有关社会分层和人口方面的出版物。二战期间,他一度被安排到英国外交部任职。1944年马歇尔回到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被任命为社会学研究所的教授。这个研究所就是今天的社会政策系。这期间他所作的关于阶级冲突、社会分层以及人口问题的研究为他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9年,马歇尔作为英国高级委员会的教育顾问又一次去了德国。1951年回国以后继续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工作,直到1956年。这期间,他担任过社会学系系主任。以后他被任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社会科学部主任。1960年正式退休。1981年,马歇尔在他剑桥的家中去世。 马歇尔的学术生涯分为两个时期。他的大部分社会学著作完成于1945—1960年间,而他的大部分关于社会政策的研究则是在他退休后发表的。1949年,在纪念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的一次会议上,马歇尔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公民权利与社会阶级》(Citizenship and socialclass)。这篇演讲第一次从社会学的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公民权利理论,他进一步提出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论,从而成为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第一个社会学理论(亚诺斯基,2000)。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为英国建成福利国家制度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二、公民权利的理论 (一)公民权利的构成 公民权利理论是现代福利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也是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基石。马歇尔按照社会发展历史将公民权利划分为三种:即民事权利(civil Right)、政治权利(politicaldght)和社会权利(social right)。

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浅析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未来发展 专业:09 社会工作班级:(2)班学号:1311209047 姓名:陈开富文章摘要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9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战略”首次研讨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此次会议的召开是对我国过去发展社会福利的一种肯定和认可,也为继续、加强社会福利在中国的发展确立了方向、指明了道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本篇论文简略的概述了社会福利在传统中国以及现代的发展,并从过去和现在发现一些社会福利发展的弊端、不足之处,同时找出相对应解决措施。从社会福利的前世今生分析,更好、更全面的为社会福利制度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关键词:社会福利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传统福利现状分析未来发展 正文 一、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英文写作“Social Welfare”,是国家或社会为其成员提供某些物质或服务,以期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保证其生活质量的代名词。其目标是“抵消市场出于种种原因给那些难以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一种处理人们在一生中遇到的如生病、残疾、失业以及年老等危机的方法。 国际上,社会福利的体系分成两大部分; 1、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安全体系),它包括 a:社会救助体系 b:社会保险体系 2、其他的社会福利体系; a:公共福利(国家提供给公民的福利如教育、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的设施和服务)b:地方公共福利和社区服务(公益性和便民性) c;职业福利(劳动安全及保证劳动力的持续使用)

d:公司的集体福利(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忠诚度) e: 国际社会的捐助(教育、医疗、环保、救灾等) 在中国,与国际化社会福利制度相比,中国的社会福利覆盖面有限,社会福利制度尚不成熟。 研究中国这样一个转型过程中国家的福利问题是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的,它可以从一个缩微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福利社会的发展和变更,对于一国制定和改善的福利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中国社会福利发展进程的分析: 第一阶段为计划经济时期,从1956年到1978年。这一阶段我们建立起的是低水平的全民福利制度。 第二阶段为包产到户与生产扶贫时期,从1978年到1992年。在农村,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人民公社制度被废除,原有公社体制中包含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被废除了;公积金、公益金也逐步减少;五保户费用的承担变得日益困难;合作医疗制度日益荒废;农村公共养老制度基本回归到家庭赡养为主的历史传统。在城市,效率主导型的国企改革砸烂了工人的铁饭碗,城市就业制度逐步放开,无保险体系的农民工制度开始兴起。 第三阶段为全面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从1992年到2001年。市场经济全面推开后,我们国家的各个领域都以市场为导向来开展改革。但当时所有救济制度的试验都由地方承担费用,覆盖人口相当少。 第四阶段为普及城乡最低保障时期,从2001年到2008年。从2001年9月开始的全面普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行动,要求社会救济要变阳光雨露型为社会责任型,全面普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五阶段为普惠型教育福利和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时期,从2008年至今。这一阶段,义务教育开始免费,大学教育开始增加对贫困生的资助。同时也完善了医疗、劳动者权益、农村养老保险和最低保障等方面。 社会福利的发展在传统中国经历从不完善到相对完善的一个过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还没完整,还未成型: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有限、各项制度安排的融资机制远未合理定型。 三、中国社会福利现状的分析: 一般而言,不同的社会福利发展模式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

中国与美国社会福利制度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简介 普遍福利的崇高目标 “普遍福利”是一个“大福利”概念,它是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的多方面福利需求的,其中包括:就业保障、生活保障、安全保障、养老福利、健康福利、教育福利、住房福利等。我们现在熟悉的是“小福利”,即特殊群体享有的福利: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妇女福利、贫困救助、优抚安置等。 老年社会福利 在城镇,我国养老保险主要覆盖城镇全民所有制单位以及一部分集体单位,覆盖面正在积极扩大。在农村,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它采用自愿参加的原则,缴费可多可少,采取个人账户基金累积制度,养老保险缴费由有关部门管理和运营,受保人达到规定年龄后就可以按照其缴费的年数和数额领取养老金等。传统的家庭养老与家庭福利: 家庭养老,是指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来完成的一种养老方式。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养老的费用与大部分服务都由其家庭成员了提供,它是我国传统的养老形式。 儿童社会福利 (一)儿童与儿童社会福利 1、儿童的界定——我国法律将儿童期规定为0~14周岁。 2、儿童社会福利的含义 ※我国是从狭义的角度来定义儿童社会福利的。具体来说,儿童社会福利是指由社会福利机构向特殊儿童群体——孤儿与弃婴提供的一种福利服务。 ※在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的享受对象主要是处于不幸境地的儿童,这类儿童包括残疾儿童、孤儿、弃婴和流浪儿童等。 ※儿童社会福利的功能主要倾向于救助、矫治、扶助等恢复性功能。 残疾人社会福利 残疾人生活收入性福利 1.供养与救济 国家和社会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三无”残疾人进行供养、救济。2.伤残抚恤 伤残抚恤是国家队现役军人因战、因公负伤致残,根据其丧失劳动能力及影响生活能力的程度,以现金津贴形式给予的抚慰保障。国家队革命残疾军人实行终身抚恤。 3.残疾人劳动就业 残疾人就业的方式 (1)集中安置(2)分散安置(3)自谋职业 社会福利事业 1.社会福利企业: 靠社会力量,得以迅速发展,它在解决残疾人就业,改善残疾人生活,提高残疾人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为国家创造财富。 2.公办社会福利机构 绝大多数孤残儿童或流落社会或由家庭抚养。公办社会福利机构是社会福利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国家担保发展社区服务,填补社会福利机构之不足。因此,要发展社会福利机构最根本的是增强国力,这是一个长期任务。 3.社会福利有奖募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3.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统治的发展表现在( ) A.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现 B.金融寡头的统治 C.国际垄断同盟的兴起 D.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 5.金融资本是由( )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 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7.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 ) 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8.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 ) A.国有垄断资本 B.资产阶级国家 C.私人垄断资本 D.资本输出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11.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 ) A.发展缓慢不稳定 B.发展迅速且持续稳定 C.发展迅速但不稳定 D.时而削弱,时而发展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 ) 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 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 ) 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 B.国家调节经济

福利思想概论

福利思想概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社会福利制度是在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才正式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和思潮, 其发生源头却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公社时期。 2、广义的社会福利覆盖的对象是全体国民。 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变革的时代,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原典时代”。奠定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基 本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 4、孔子提出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概念,并初步构建了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5、孔子社会福利主张的理论依据是其仁学思想体系。其思想体系主要是由“重礼”“贵仁”两个方面组成。 6、孔子所强调的“礼”,实际是要求人们从各方面恢复或遵循“周礼”。 7、韩非根据“贫富分化合理论”的论点直接导出“反足民论”的反社会福利主张。 8、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从“道论”出发,对现实社会的不平等进行了抨击,提出了“损有余以补不足”的主张。 9、放贷指政府贷给灾民种子、粮食、牲畜、农具生活和生产必需品以维持生产和生计。 10、徙流民指政府将因灾荒而外出求生的流民有组织的迁往某地就食以减缓灾区的压力。 11贾谊和晁错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提出了灾荒成因论。 12贾谊和晁错从社会治乱安危看待社会的储蓄问题,提出了“积粟备荒论”。13董仲舒生活在西汉中期,提出了使贫者“足以养生”的社会福利思想。14、董仲舒认为,百姓贫穷空虚的原因虽然非常复杂,但官僚地主依仗特权“与民争利”,是最主要的原因。 他提出了“限民名田”论。 15、王符把“天心”与“民心”统一起来,提出了“天以民为心”的思想。 16、董煟的代表作是《救荒活民书》。 17、董煟的救荒论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18、李贽的观点有“童心说”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19、唐甄认为统治者的掠夺是百信陷于贫困的重要原因。 20、龚自珍是封建时代最后一位和近代时期第一位思想家。 21、洪仁玕积极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中国福利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具有近代意义的社会 福利思想。 22、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最为系统和深刻。“民生论”是其社会福利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 23、孙中山认为革命党人还应致力于以“平均地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革命”。 24、顾炎武设计的理想社会构图是:“寓封建于郡县之中”。 25、范蠡以农作物收获循环为依据,提出了谷物平粜思想,成为中国救荒史上平粜理论的鼻祖。 26在平粜救荒理论的发展史上范蠡是首倡者,李悝是发展者。 27、耿寿昌创立了“常平仓”。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1.民政福利事业的改革 (1)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①社会福利改革的指导思想 我国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指导思想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供养方式上坚持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发展方向,探索出一条国家倡导资助、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新路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②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目标 a.投资主体多元化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等多渠道投资方式,形成社会福利机构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 b.服务对象公众化 社会福利机构除确保国家供养的特困群体的需求外,还要面向全社会老年人、残疾人,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和覆盖面,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实行有偿、减免或无偿等多种服务。 c.服务方式多样化 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除集中养老、助残外,应发挥多种服务功能,为家庭和个人提供支持。 d.服务队伍专业化。 (2)社会福利机构改革 ①社会福利机构改革的要求 a.国家将社会福利机构及床位数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基本建设计划中统筹安排社会福利设施建; b.各地在制定城市居住区规划时,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区改造,都应按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将社会福利设施特别是老年人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进行统一规划; c.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处理好社会福利工作中政府职能和社会化的关系,抓紧制定社会福利事业的有关法规,研究制定社会福利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措施,使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与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d.要按照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 ②国家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a.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用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要划拨供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有偿方式供地的,在地价上要适当给予优惠;属出让土地的,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应适当降低。 b.对社会福利机构及其提供的福利性服务和兴办的第三产业,安置残疾人的福利企业,以及单位和个人捐赠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按照现行国家税法规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5章练习参考答案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根源在于() C A.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B.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竞争的结果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C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3.垄断的形成是( ) A 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B.生产输出的结果; 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 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 ) C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5.垄断利润是( ) D A.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B.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 C.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 D.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6.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 A A.垄断统治;B.垄断利润; C.自由竞争;D.资本主义私有制 7.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 C A.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 B.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C.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D.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是( ) A A.垄断统治; B.资本输出; C.国际垄断同盟; D.占领殖民地 9.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 ) D A.避免两败俱伤; B.联合起来共同发展; C.相互之间竞争; D.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10.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 C A.银行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 C.金融寡头; D.商业资本家 11.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垄断地位的资本是() B A.产业资本;B.金融资本;C.银行资本;D.商业资本 12.垄断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 ) B A.规定垄断价格; 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C.掌握国家政权; D.避免两败俱伤 13.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 ) C A.内容变化; B.作用性质; C.作用形式; D.作用力度 14.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 A.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15.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合作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16. 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B

浅谈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浅谈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摘要】从20 世纪50 年代起,中国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福利体系,对 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可谓至关重要。建立普惠型基本福利,注重社会公正与公平,促进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增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需要着眼改变的几个方面。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还处于摸索和探索阶段,转型任务尚未完成,需要长时间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福利制度以人为本普惠型福利合理分配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为了消除计划经济下福利主体单一、平均主义和低效率等种种弊端,主张福利与服务的主体多元和民间运作,政府和企业纷纷将福利保障职责推向市场,忽略了社会公正。反思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正确认识改革中的存在的问题,确定未来福利制度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将是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创新与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社会福利的概念 社会福利是一个与福利有着紧密联系的社会学名词,可以将它看成是“社会”与“福利”的合成词。至于什么是社会福利?对此有多种回答,可以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场合,有不同答案。从现有的资料看,各方面对“社会福利”一词的理解主要有五种不同的看法: 一是“社会政策”研究中的社会福利概念,大致与社会资源同义,它包括一切有形无形的收入、财产、安全、地位、权利等等。而所谓社会政策是“将我们在社会福利的生产、分配与消费中的社会的、政治思想的和制度的内容,放入到一个我们所期望达到的具有活力的道德与政治结合的标准框架中进行的探索。”这种对社会福利的界定是各种看法中意义最为宽泛的一种。 二是针对市场经济带来的不公正采取的一切维护社会公平的制度和措施,大致与我们目前使用的“社会保障”一词同义。按照这种理解“社会保障”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而不是相反。“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福利”的一种手段,它的资金来源于专门的社会保障税的收入,而社会福利的资金则来自一般的国家的财政。 三是一切形式的由政府、社会、单位和他人提供的高于基本生活水平的经济、政策和服务保障,在词义上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相对应,指享受型而非生存型的社会利益。我国理论界所谓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在含义上正是指这个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三大部分或三大支柱。 四是由政府和社会提供的一切低于或高于基本生活水平的经济收入、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等。以我国目前的政策为例,除了指通过民政部门提供的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孤儿、优抚对象的收入保障、政策优惠、福利服务以外,也包括建设、教育、卫生、司法部门提供的住房、教育、医疗、司法方面的救助,以及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社会团体采取的保护弱势群体的各种措施和服务等。 五是民政部门代表国家提供的针对弱势老人、残疾人、孤儿和优抚对象提供的收入和服务保障,保障标准主要是基本生活,近年来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推

中国的老年人福利制度

中国的老年人福利制度 正如我们所知晓的,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避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着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无可厚非我国老龄化问题不容乐观,目前,我国老龄化的基本特点是老龄人口多,发展数度快,地区间老龄化程度和比重不一,疾病谱发生改变,患病人数增多。老龄化问题带来的不仅仅是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比重的提高,也意味着一系列的老年人问题的出现,更关乎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解决老年人问题,缓和老龄化带来的矛盾,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老年人福利制度的出台是极为必要的。 在党和政府的积极支持以及各级民政部门的努力探索下,我国形成了以政府、集体兴办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以社会组织与团体兴办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集资兴办的老年社会福利服务,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对缓和和解决老年人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物质保障大幅提高,老年福利水平获得根本改善。一系列关于老年人问题的惠民制度与工程大大改善了老年人的生存状况,总体上实现了“老有所住、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对于政府所给予的优惠、补贴政策,大多数老年人基本满意,体现了惠民政策,深得民心。2、精神保障始受重视,老年福利制度建设内容趋向全面化。2011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第十八条新增内容“赡养人与老人分居的,应该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将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提升到法律层面上,这在中国的社会保障史上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3、服务保障的社会化进程加快,老年福利制度可持续性增强。各地针对老年人口日益突出的问题,除了大力发展机构养老外,还纷纷为老年人开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养老服务,是社会福利从单纯的院内走向社会大众,拓宽了社会化的路子,也保证了老年福利制度的可持续性。总体来说,国家的老年福利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利有弊,我国的老年福利制度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1、老年福利社会化程度有待提升,一方面投资主体上,政府仍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过度依赖政府的资助,既有可能导致有限的福利公共支出与日益增长的老年福利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制约老年福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方向(1)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方向(1) 摘要首先提出对社会福利涵义及特征的界定,然后总结了我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及其改革进程,最后根据上海、香港和其它国家的经验,提出笔者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构想。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呈现出制度化再分配与补缺型并存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 关键词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发展方向 1社会福利的涵义及本质特征 社会福利的内涵及外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从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社会福利的重心经历了从社会救助到社会保险再到普遍性的社会服务的过程。时至今日,在发达国家,各种名目繁多的社会补贴和社会服务项目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福利项目。在我国,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福利已逐渐脱离了社会救济的范畴;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发达国家社会福利观念的影响,对于社会福利的看法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且同时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观点和主张。笔者把它界定为,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上的需求,运用社会互助的机制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的活动。在现实中,社会福利通常包括满足人们在生活照顾、护理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的活动,此外在广义上亦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等内容。社会福利有

三个本质特征: 脆弱群体优先。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脆弱群体,他们存在一些特殊的需求,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需要来自社会的保护和满足,其中主要是生活照顾服务,也包括身体康复、教育、就业、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需求。国家和社会应该首先满足这个群体的需求,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福利性。对受益者个人来说,社会福利具有福利性。面向脆弱群体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因为他们的经济收入和支付能力有限,常常是免费或者是象征性的收费,这无疑具有福利性。即使收取的费用比较高,但只要未达到该项服务的市场价格,则仍然存在着福利性,属于社会福利的范畴。“市场价格是判断是否存在社会福利的标尺。”如果按照市场价格收费,就超出了社会福利领域而属于经济领域。 服务性。“社会福利侧重于满足社会成员较高水平或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障需求”,这些需求大多是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的,因此社会化的服务是社会福利主要的实现方式和表现形式。社会福利的特点是为个人提供服务,以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因此,福利服务的主体和资源是社会化的,但服务的对象和方式却是个体化的,必须针对每个服务对象具体的特点和情况,灵活多样、因地制宜地开展福利服务。 2我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及其改革

社会福利法

第十四章社会福利法 第一节社会福利法概述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 社会福利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社会福利是指为解决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及减少社会病态和预防社会问题恶化所采取和发展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事业。 社会保障是各种国民生活保障措施的最高级概念,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过去专指民政部门负责的各种福利事务和传统的由单位包办的职业福利以及价格补贴等。这已经成为约定成俗的概念。 社会福利的主要特征: 1、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社会福利是公民的一项法定权利,特别是以所有公民为对象的项目,公民无须履行任何义务,其他项目也只是法定范围上的限制。 2、社会福利的普惠性。有些项目以不特定所有公民为对象,有些内容以法定范围内的公民为对象。社会福利向低所得层倾斜。 3、社会福利待遇标准一致性。 二、社会福利法的种类 根据享有社会福利对象范围的大小,社会福利可以划分为下列类型:公共福利、职业福利、特殊人群福利等。 公共福利包括住房福利、卫生福利、教育福利、文化康乐福利等。 职业福利包括最低工资、职工福利、单位福利等。 特殊人群体福利主要包括未成年人福利、妇女福利、残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军人福利。 我国社会福利立法概况 1990年《残疾人保障法》(2008年修订)

1991年《未成年人保护法》(2006年修订) 1992年《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年修订) 1994年《母婴保健法》 1996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2004年《军人抚恤优待条例》(2011年修订) 2007年《残疾人就业条例》 2012年《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二节公共福利法 ?公共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要兴办的公益性设施和提供的相关服务。 ?(一)福利住房供给制 ?1998年7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通知要求,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具体时间、步骤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原则上只售不租。职工购房资金来源主要有:职工工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以及有的地方由财政、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转化的住房补贴等。要全面推行和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二、住房福利 住房问题的解决路径:自购和租赁;保障性住房;“自由放任”;“既不给自由又不给福利”。 住房福利的特性 (1)住房是一种复杂的商品 (2)住房的空间固定性 (3)住房价格昂贵

社会福利制度对我国未来发展的影响(精)

社会福利制度对我国未来发展的影响 09经济班黄鹤萍 0903005 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在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点,早在二战结束后,世界上的各主要发达国家就意识到了。在欧洲,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的思想与实践有着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的社会经济根源。战后,为了实现稳定国内人心和同社会主义国家争夺世界民心的目的,西欧国家比较广泛地实行了“福利国家”政策,它不仅涉及到“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社会保障,几条街夫人与穷人之间关系的问题,还涉及到调节雇主与雇员之间关系的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通过保障和改善民商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现阶段我国社会福利政策包括: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包括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同时,要加快保护劳动者的各种立法,包括最低工资发、最高工时法以及环境保护法、食品和医疗卫生法等。除此之外,要加快各种福利设施和公共工程的建设,包括住房建设、教育与文化等各种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安排达7284.63亿元,增长29.4%。在已经下达的4批中央投资中,用于民生工程的投资占比超过50%。 社会福利政策的建立健全对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质量改善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扩大消费品的需求,转变以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单一经济增长模式;而且可以改善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尤其是为中下层人民提供了基本生活的保障;最根本的是可以减轻社会各阶级和各阶层之间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紧张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和确保稳定的社会条件。 扩大消费需求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历史和展望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历史和借鉴 ————福利社会学文献综述社会学系2011300110058 孙瑞 前言:在中国,社会福利是一个处于社会保障这个一级层次概念之下的次级层次概念。社会福利是指提高素质,为社会弱势群体实施补以国家或通过单位为主体,为帮助全体社会成员改善生活条件、采取的措施和举办的各项公益性事业的统称。它是在劳动报酬之外的资助和服务。贴而实行的制度、在新中国60 年的发展进程中,尽管它在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曲折发展、逐渐转型。但一直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制度安排。而在进入十一五计划后,我国福利制度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为了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我们非常有必要对于福利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进行考究,然后作为未来发展的借鉴。而目前的研究通过不同的研究方向来分析中国福利制度的发展,而多方面的对于未来的发展提供经验。 主题:在这一主题部分将展示我所查阅的文献内容,对其进行一个整理和对比 首先根据时间发展及其福利制度根据时间经济发展的过程进行划分和归纳 第一阶段是传统福利制度创建时期(1949—1956年)。这一阶段在改造旧中国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的基础上,形成了国家负责、官方包办的民政福利和单位包办的职工福利等组成的传统福利制度,其最大的特征是与社会救济紧密结合,统称“救济福利事业”。第二阶段是传统福利制度巩固和发展时期(1957—1983年)。这一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形成了以职工福利为核心,包括民政福利、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以及其他福利在内的比较完整的福利制度框架,板块分割的封闭体系、“国家—单位”运行模式、补救性保障制度是其明显的特征。第三阶段是传统福利制度向新型福利制度变革与转型时期(1984年以后)。这一阶段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社会背景下,其改革步伐虽较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要滞后一些,但正在进行制度重塑并逐渐向社会化、现代化福利发展。表现在:职工福利逐步向其原本的性质、地位和功能回归,民政福利逐步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社区服务成为重要的具有社会福利性的服务行业。 这是对于福利制度在时间上的发展情况一个鸟瞰式的了解,但是对于其在历史发展阶段中精神的内涵表现并不明确,而且无法理解其组成的划分。福利的内容包括许多对于不同对象的政策和内容,所以在时间划分之后需要首先需要对于机构的发展有所了解。 建国初期,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民政福利和职工福利两大板块。民政福利的初步形成。府包办的民政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要面向无依无靠的城镇孤寡老人、精神病或弃婴和残疾人等。它分为社会福利事业与社会福利企业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各种福利院、院等收养性机构。后者过建立福利企业吸收残疾人就业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由于内务部,民政部前身以及各级民政部门一直是这项工作的主要指导和管理部门。项事业后来便被称为民政福利. 职工福利的基本确立在民政福利只覆盖极少数特殊人群的情况下,城镇绝大多数居民的福利保障则主要是通过各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职工福利的方式来获得。职工福利由职工所在单位举办。它以职业为依托、以城镇职工为主体只要凭本单位的正式职工的身份即可享受是消费基金分配的一种形式。职工福利作为新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体可分为三类: 1 为职工生活提供方便、减轻家务劳动而举办的集体福利设施如宿舍、浴室、食堂、理发室、托儿所、幼儿园等。2.减轻职工生活费用开支而建立的福利补贴如生活困难补助,探亲补贴,冬季宿舍取暖补贴等。3.为丰富职工生活建立的文化福利设施和组织的活动如文化宫、俱乐部以及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等。(1957~1983计划经济下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通过二十多年的摸索,在曲折中发展不断扩充,形成了国家负责板块分

北京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作业含标准答案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社会福利思想的是()。(教学视频第五章第一节) A. 孙中山 B. 龚自珍 C. 郑观应 D. 洪仁玕 标准答案:C 2.社会福利制度只扮演常态社会结构——家庭和市场功能失效后的补救角色是()社会福利。(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三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A. 剩余性 B. 补救性 C. 制度性 D. 福利国家 标准答案:A 3.职业福利的特点不包括下面哪一项()。(教材第八章第一节) A. 以业缘关系为标志 B. 受到单一因素的影响 C. 具有功利性 D. 普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为原则 标准答案:B 4.下列哪一项不是儿童社会福利的需求()。(视频教学课件第七章第一节,教材第六章第一节) A. 满足休闲和娱乐需求 B. 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求 C. 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求 D. 无障碍的需要 标准答案:D 5.一些身体健康的老人,他们还希望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属于老年人的()。(视频教学课件第六章第一节、教材第五章第一节) A. 经济需求 B. 社会需求 C. 健康需求 D. 生活需求 标准答案:B 6.下面哪项是职业福利中政府规定的法定福利()。(教材第八章第一节) A. 工伤事故补偿 B. 企业年金

C. 教育资助 D. 带薪休假 标准答案:A 7.下面实行高福利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一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新加坡 标准答案:A 8.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一章第二节、教材导论) A. 广义的社会保障 B. 狭义的社会保障 C. 广义的社会福利 D. 狭义的社会福利 标准答案:C 9.对于残疾人,特别是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将他们供养起来从而表示对残疾人的责任和爱。这是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哪一种理念()(教材第七章第一节) A. 供养理论 B. 回归社会论 C. 增能理论 D. 活动理论 标准答案:A 10.德国实行的社会保障模式属于()。(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一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A. 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 B. 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C. 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D. 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标准答案:C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1.计划经济时期出现了员工福利的失序、失衡、失范问题。(教学视频第九章、教材第八章)标准答案:错误 12.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均是残疾人的特殊福利需要。(教学视频第八章第一节)标准答案:正确 13.生活收入性福利、医疗福利、家庭养老与家庭福利、社会福利服务、老年人优待以及救助保护均是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内容。(视频教学课件第六章第三节,教材第五章第一节)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在社会保障学界,人们往往把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两个概念混同使用。在这里,我们将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之下五个项目中的一个项目来使用。 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中,社会保险旨在为人们的例如生老病死这些一般生活风险提供保护;社会补偿旨在为人们在遭遇例如战争、暴力行为这些特殊的生活风险而受到损害时提供保护;社会救济旨为那些不能从社会保险或者社会补偿中获得待遇或者从社会保险或社会补偿中获得的待遇不能维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人们提供的保护。而社会福利旨在为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人们的全面发展而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设施,例如住房津贴、教育津贴、青少年津贴、老年公寓、博物馆等。 (一)我国传统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内容 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1951年8月发布了《关于城市救济福利工作报告》,报告由政府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保障对象主要是无依无靠的城镇孤寡老人、孤儿或弃婴、残疾人等。民政部门通过设立福利机构为这些孤老残幼人员提供保障。福利机构分为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福利企业两类。福利事业机构包括各种收养性的福利院、精神病院等;福利企业主要是通过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解决残疾人的生活保障问题。民政部主管的这些福利只覆盖了城镇极少数特殊人群(占总人口1%不到)。1950年6月颁布的《工会法》、1953年劳动部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对企业职工的生活困难补贴、探亲补贴、取暖补贴作了规定,还规定企业应设立食堂、托儿所,所需费用由企业行政或资方负责。1953年5月财政部、人事部发布《关于统一掌管多子女补助与家属福利等问题的联合通知》、1954年3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福利费掌管使用办法的通知》、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企业单位1956年职工冬季宿舍取暖补贴的通知》、1957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职工生活方面若干问题的指示》,这些法规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冬季取暖、生活困难补助、职工住宅、上下班交通、职工家属医疗补助、生活必需品供应等问题作了全面的规定。由此,绝大多数企业职工以及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需求按规定由其所在单位提供,并且是我国社会福利的主体(占城市居民的95%以上,占总人口的25%以上)。企业职工的福利由劳动部负责和管理,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由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福利是由民政福利、企业职工福利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三部分组成。 从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社会福利制度至90年代末期的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城镇居民能够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在不断增加,从职工的生活困难补助、冬季取暖补贴、探亲补贴、交通补贴、休假疗养,到为职工建立托儿所、幼儿园、食堂、洗澡堂、医务室、阅览室、体育场,再到为所有城镇居民提供粮油以及副食品价格补贴,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单位就是一个无所不管、无所不包的小社会。此外,教育和住房分配也是福利待遇。在教育方面,从小学到高中教育是免费的,高等教育不仅免交学费、住宿费等费用,而且学生还可以享受到能够解决吃饭问题的助学金;在福利分房方面,企业或者单位按照职工的工龄和年龄等条件以及家庭人口数目,为职工分配住房。总之,计划经济时代的50年,我国的社会福利是以职业为依托、以城镇职工为主体、关怀职工生活方方面面、所需经费几乎全部由国家财政提供的福利制度。我国的福利制度自建立以来,尤其是在建国后的十来年,在解决城乡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社会成员的生存问题上,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据民政部门的统计,1959年民政部门管理的福利院收养了64454位孤老、27964位孤儿和14627位“三无”精神病患者。[1]在农村,按照1960年4月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1956-197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第30条确立的对农村中的孤老残幼实行“五保”的制度,许多地区建立了养老院,收养农村中的孤寡老人。到1994年,全国已有33584个乡镇统筹供养了273万“五保”人口,农村敬老院约4万所,收养56万老人。[2]民政福利制度的实施就使得那些社会上最脆弱群体的生存有了保障,由此极大地显示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障了社会稳定。

社会福利与保障概述

课程简介 社会保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是建立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学科。 社会保障的萌芽或开端——1601年英国颁布的《济贫法》(标志着国家干预和政府介入了对弱势人群的保护) 社会保险的起点——1883年德国颁布的《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这种保障活动变成了由政府强制实施的制度安排)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专业设置、学科研究、实践探索……(代表人物:我国著名学者、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功成教授) 课程性质: 《社会保障概论》是高等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作为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可面向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开设。 第一章绪论 §1·1 社会保障的含义、特征与构成 一、概念————是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功成教授:)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概念涵盖的层义:中心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对象: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保障责任主体:主要政府(国家) 社会保障目的:稳定、发展 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政府财政支出;企业、个人缴纳;社会成员捐助。 受保障者收益:有的取决于投保和缴费的多少;有的取决于社会保障待遇水平。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1)保障性:国家给予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经济制度。 (2)强制性:通过立法强制确立国家和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关系。 (3)社会性:保障的覆盖围是全体社会成员。 (4)互济性:社会保障的统筹和管理,充分体现了人类互助互济的原则。 (5)公平性:社会保障的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公平分配。 (6)福利性:社会保障事业是社会福利事业,它不以盈利为目的。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容 1.层次划分法 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 2.容划分法 国际上: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 我国: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 广义围:另有社会互助保险、个人储蓄积累保险、商业保险等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容——社会保险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