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的一般理论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复习材料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复习材料第一章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发展1、1942年英国发布的《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又被称为“贝弗里奇报告”。
2、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思想渊源包括:基督教教义、重商主义经济学。
3、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政策主要有:灾害救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农村贫困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特定人群救助、临时救助。
4、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从收容遣送变为救助管理,强化了自愿受助。
5、现行的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减免所得税,免征营业税,先征后返增值税。
第二章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中的基本关系1、在政府与社会关系问题上,有代表性的四大主义分别是: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2、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就要实行:社会职能社会化,社会事务社会办,社会福利社会化。
6、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主体多元化、福利设施向社会开放,服务对象公众化,社会福利社会办。
8、第三部门: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部门之外的“非营利部门”,它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其突出特点是志愿性、公益性和民间性。
在国外,第三部门为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部门的总称,在国内主要指非营利的民间组织。
12、对家庭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主要是通过社区、社团、社工以及志愿者和社区成员去实施的。
15、市场经济学说中的公平包括:机会均等、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和结果公平。
18、社会救助主要是满足受助者的生存需要,社会福利则主要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社会救助的一般理论1、社会救助:国家与社会向贫困人口与不幸者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生活保障政策。
社会救助时一种政府或社会行为;救助对象是容易遭遇生活困境的社会弱势群体;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
4、社会救助体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乡村贫困救助、农村五保制度、灾害救助、特殊对象救助等。
12、依据救助手段,社会救助可分为:现金救助、实物救助、服务救助、以工代赈。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 钱宁

福利:指能够使人们生活幸福的各种条件。
福利是社会政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社会政策和社会行政与社会工作构成了社会福利服务的主要领域。
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涉及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提供的福利设施及相关的服务。
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全民福利三个领域。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针对少数的穷人和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给予特殊照顾的人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
主要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
社会福利特征:①追求社会平等和公正。
②保障和服务对象的全民性。
③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性。
④非功利性和服务性。
社会福利思想:关于社会的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的思想理论表述。
托马斯·阿奎那主要观点①他反对奥古斯丁和早期基督教将天国和尘世相对立的宗教社会观,而主张缓和二者的对立。
②托马斯反对早期基督教关于天恩与人性相对立的原罪说和所谓赎罪的思想对人欲的否定。
③自然法赋予人自我保护的自然本能、性关系和抚养后代的本能、求知的欲望和希望过社会生活的自然倾向,这使人身上存有一种与一切实体共有的趋善向吉的自发倾向,肯定了世俗幸福的必要性。
④认为人是受神法、理性和政治权威这三重秩序的支配。
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颁布主要内容:①将贫民分为三类:体健的贫民;失去家庭依靠的儿童;老、病、残。
②政府主要是提供法律服务和监督,具体实施由地方教会组织实施。
③救助分为院内救济和院外救济。
意义:标志这社会福利制度由古代向近现代福利制度转变的开始,是社会救助出现的标志。
1834年通过《济贫法》的修正案:济贫措施更严厉、明确了济贫责任在社区和教会、取消院外救济、对接受救济的人的权利做了苛刻限制。
1911年英国《国民保险法》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施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
1883年到1889年《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与残疾保险法》德国是世界上最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社会福利理论(全套课件458P) ppt课件

PPT课件
1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社会福利概述 第二节西方社会福利 思想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社会福利基本 理念与实践模式
PPT课件
2
学习目标
了解社会福利的概念、类型及与其他概念的关系;
掌握福利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对社会福利的理论贡 献; 初步了解当今社会福利的主要理论流派。
PPT课件 18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
职工集体福利 特殊社会福利
社区社会福利服务
PPT课件
19
二、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历史性:发展历史构成思想的基本内容
多元性: 人的基本需要的多元性 思想的多元性:政治、经济、社会、伦理、哲学 意识形态性: 流派性:
PPT课件
20
三、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目的
22
第二节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阶段
一、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
15世纪-17世纪中:封建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兴 起,宗教神学统治地位受到动摇,人文主义的核心地位开始确 立,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西方近代史开始。 17世纪中-19世纪中: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 20世纪前期:西方资本主义面临新选择时期。英国采取国家干 预政策,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PPT课件
6
经济历史文化发展不同,各国界定也不同
英国: Social services
社会福利被确认为一种公共福利计划,目的在于保 护个人及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 收入上所受的损失,并通过免费医疗等公益服务和 家庭生活补贴以提高其福利,社会福利可以包括社 会保险计划、保健、福利事业和各种维护收入的计 划。(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弗里德曼社会福利思想简述-最新年文档

弗⾥德曼社会福利思想简述-最新年⽂档弗⾥德曼社会福利思想简述⽶尔顿·弗⾥德曼是美国著名的的经济学家,新⾃由主义经济学的代表⼈物。
1976年,他凭借对消费的分析和在货币的历史与理论等⽅⾯的成就以及对稳定经济的政策和复杂性的论证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弗⾥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以其经济学思想为基础⽽产⽣,积极研究他关于社会福利构建⽅⾯的理论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弗⾥德曼对福利国家的批判“福利国家模式是在“福利经济学”的指导下,以公民权利为核⼼,确⽴了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性的原则,它以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以国家为全体国民提⾼全⾯保障为基本内容,以充分就业、收⼊均等化和消灭贫困等为⽬标,以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责任关系取代了建⽴福利国家之前的雇主与雇员、领主与农奴及社团伙伴之间、家庭亲属之间的责任关系。
福利国家的基本理论和弗⾥德曼的理论具有很⼤的分歧。
现代福利国家根据家长主义的观点,对经济和社会进⾏全⾯的⼲涉,这在弗⾥德曼看来是在很⼤程度上⼲预了个⼈的⾃由。
此外,弗⾥德曼从道德和规范性⽅⾯否定了福利国家受集体主义影响⽽进⾏的收⼊再分配,赞同根据产品进⾏分配的⽅式,每个⼈应根据⾃⼰的爱好⽣产出来产品,⽤于交换并满⾜⾃⼰的需要,这样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的利⽤,弗⾥德曼反对福利国家垄断养⽼⾦,认为⼈们可以进⾏私⼈的医疗保险,以应付数额巨⼤的开⽀。
⼆、弗⾥德曼的主要福利思想(⼀)贫穷的减轻弗⾥德曼在《资本主义与⾃由》⼀书中,详细论述了关于减轻贫穷的问题。
他认为,从绝对的意义来说,在过去两个世纪⾥西⽅国家所经历的⾮凡的经济增长和⾃由企业的利益的⼴泛分配⼤⼤减少了西⽅资本主义国家贫穷的程度。
但是,在部分意义上,贫穷是⼀个相对的问题,甚⾄在这些国家⾥,显然存在着很多⼈⽣活于我们中的⼀些⼈所认为的这种贫穷之中。
⼀个解决途径,且在许多⽅⾯还是最理想的途径便是私⼈慈善事业。
另⼀个解决途径就是政府采取⾏动来减少贫穷。
强调通过政府的⽅法就是根据⼤多数⼈的意见,为了消除贫困,确定⼀个施加于国民⾃⼰的赋税,这就是稍后将介绍的“负所得税”。
第十七章 社会福利法

第二节 我国的社会福利
在我国,社会福利是指由国家、集体和社会兴 办的各种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和场所,即国家、 集体或个人为收养社会上丧失劳动能力,无依 无靠、无法定义务抚养人的孤老残幼和家庭无 力照管的老人、孤残儿童、精神病人而举办的 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它主要包括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 和残疾人福利,例如兴建的社会福利院、敬老 院、儿童福利院、疗养院、职工食堂、托儿所、 幼儿园和文化体育场所以及以安置残疾人就业 为主要目的的社会福利工厂等
星光计划”实施的目的是为家庭养老提供帮 助,为社区照顾提供依托,为老年人活动提 供场所。“星光计划”项目主体功能定位在 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福利服务上,至少要确保 80%以上的建筑面积用于为老服务,有条 件的可以兼顾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需要。 在“星光计划”项目的设施建设上要力求方 便老年人使用,同时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 规范》;在服务方式上要坚持无偿、低偿和 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在时间安排上要符 合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并严格执行时间安排, 不得随意更改、缩短服务时间
1999年5月,建设部和民政部联合下发了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2001年3月,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作为行业 标准予以公布实施。 此后的国家级职业标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 业标准》颁布实施,对养老护理员职业的活 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等 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老年护理的 进一步专业化、科学化
二、儿童福利
联合国在1959年公布的《儿童权利宣言》 中指出:“凡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与 正常生活为目的的各种努力、事业及制度等 均称之为儿童福利。” 美国的《社会工作年鉴》定义儿童福利为: “旨在谋求儿童愉快生活、健全发展,并有 效地发掘其潜能,它包括了对儿童提供直接 福利服务,以及促进儿童健全发展有关的家 庭和社区的福利服务。”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

第一章社会福利概论一、福利与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的目的:是满足社会中所有个人的社会、经济、健康和娱乐的需要。
社会福利旨在提升所有年龄群体的社会功能,无论他们是富裕还是贫穷。
(一)福利的概念(welfare )●人们通常将福利理解为“幸福”或“幸运”,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说,福利可以定义为能够让人们生活幸福的条件。
●联合国社会开发研究所这样来认识福利的,它首先把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营养、居住、保健等,这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第二类是基本的文化需求,包括教育、娱乐、休闲及人类生活的保全;第三类是在人的基本的生存需求和文化需求获得满足之后而向往的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它是在前两个需求获得满足的基础上,追求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过程,即是福利。
(二)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广义的社会福利,如联合国给社会福利下了这样的定义“社会福利是社会服务与机构间的有组织联系,在于协调个人和团体,在契合其家庭和社区学期的原则下,获得生活、健康及人际关系各方面的满足,使其能充分发挥潜能以增进福祉。
”●从社会制度或政府的政策措施的层面来界定社会福利的概念,认为社会福利就是“专门为弱者提供的服务”,此为狭义的社会福利。
陈良谨教授将中国社会保障体制下的社会福利制度定义为:“社会福利是作为国家的社会政策,由国家或社会立法或政策范围内的全体公民普遍提供的旨在保证一定的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综上所述,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狭义的角度给社会福利下一个定义:社会福利是国家的一项社会政策,是国家、集体和社会为保障立法和政策范围内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及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而提供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作为设置和专业的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有关项目、利益及服务的国家体系。
这种体系可以帮助人们满足其社会、经济、教育和健康的需要,这种满足了的需要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福利的另一种含义来源于学术专业的界定。
第四讲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四讲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和实践自由主义的(Liberalist)社会福利思想是西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流派。
在社会福利领域,传统的自由主义可以追溯到古典主义的亚当·斯密(Adam Smith)、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穆勒(John Stuart Mill)以及格林(Green Thomas Hill)、霍布豪斯(Hobhouse Leonard Trelawny)等人的思想。
而在当代的社会福利思想家中,举自由主义大旗者当以哈耶克(Friedrich A Von Hayek)与弗里德曼(Mildun Friedman)为代表。
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举“反集体主义”大旗,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积极主张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认为人的自由是不可侵犯的权利。
自由主义对现代西方工业社会之福利的影响体现在:对制度化的社会福利持否定态度,主张实行剩余式(residual)的社会福利,极力推行志愿主义(Voluntarism),并突出市场与职业福利的作用。
一、古典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从亚当·斯密、穆勒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学说是古典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典型。
他们关于自由的观点深深影响了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内容,即社会问题是个人责任的结果,它的解决当然应该依靠自己而不是社会和政府。
政府应承担有限的职能,对社会问题进行有限的干预。
他们的思想对19世纪前期的济贫制和19世纪晚期的社会保险制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的社会福利思想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
1776年,亚当·斯密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出版。
在福利思想上,亚当·斯密一直是自由主义的一面旗帜。
(1)自由放任的经济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贯穿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主线。
第九讲 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课堂PPT)

需要满足的方式与途径:市场与福利; 国家福利与社会福利
国家满足基本需要的责任模式:剩余责 任与基本责任
8
贫困和失业并不能完全归因于个人的无 能或懒惰,是由社会不合理结构造成的。 穷人和失业者是社会的受害者,理应由 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帮助
9
2、社会福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国家为那些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
23
(4)最低生活保障原则。 西欧福利国家是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
障体系,社会保险可以有效解决大多数国民的 社会保障问题,而对一些因收入低于贫困线而 被排除在社会保险和自愿保险体系之外的人口 和家庭,则以社会救济的形式为他们提供基本 生活保障,但要进行相对比较严格的财产审查, 这就是最低生活保障原则。
19
(2)强制保险原则
在西欧福利国家体系中,社会保险居于核心地 位,社会保险的本质含义在于它是一种社会契
约,是从国家、集体和个人筹集基金,当个人
或家庭遭遇如疾病、工伤、失业、老年等可能
引起收入减少甚至贫困的风险时,有权利从福
利基金中获得必要的资助和照顾。为了保障这
种现代社会契约得以健康运行,西欧各国都以
103社会福利是缓解社会不公维护社会安全的重要手段福利政策也是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缓和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安全的必要措4政府对经济的适度干预是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传统自由主义关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会自发地实现正常的经济秩序的理论是一个现代神话反对把国家仅仅看作保护自由竞争的消极工具主张国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实现公平的财富分配和充分就业缩小贫富差别保障下层群众起码的生活条件为全社会提供福利服务
28
表1980年西欧国家社会福利资金来源构成(占总资金 来源的比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福利模式的类型
1.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 社会福利提供的市场为主、国家为辅助原则,待遇给付上实行保 基本的原则,资格审核比较严格,“非商品化”程度最低。主要 包括美国、澳大利亚等实行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
在社会福利的待遇给付上,这一模式实行补救式或者说剩余式的 提供方式,带有济贫性质,国家提供少量的普惠式转移支付或有 限的社会保险计划,主要提供给那些收入较低、极端贫困的人员 。即算国家提供一定的普救式待遇,其水平也是十分低下的,而 且需要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查,甚至采取一些羞辱性的审查方式。
利的一部分,即是其中最重要或最受重视的部分。 另一种观点是将社会福利狭义化,并将社会福利作为社
会保障的一部分。 你赞成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路漫漫其悠远
(二)、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可以指社会福利状态,也可以指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状态是指人类社会,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 的一种正常和幸福的状态。
:“社会福利是一个宽泛的和不准确的词,它经常地被定 义为旨在对被认识到的社会问题作出反应,或旨在改善弱 势群体的状况的‘有组织的活动’、‘政府干预’政策或 项目……” 美国学者巴克尔认为,社会福利是指“一种由社会福利计 划、社会福利津贴和社会服务构成的,帮助人们满足对维 持社会运转必不可少的社会需要、教育需要和健康需要的 国民制度。”
东亚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福利模式,体现 出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经济的快速增长、福利制度的相 对落后、政治体制的集权制、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等特点。
社会福利 资源分配 方式
选择性社 会福利; 全民性社 会福利。
影响社会福 利服务的特 定人群
老年人社会 福利; 残疾人社会 福利; 妇女儿童社 会福利
路漫漫其悠远
蒂特马斯的三种模型
剩余型社会福利:认为家庭和市场是满足个人福利需求的自然 渠道,只有当家庭解体或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或个人发生意 外时,社会才承担向个人提供 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的福利责任 。
社会福利的一般理论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6
学习目标
了解社会福利的概念、类型及与其他概念的关系; 掌握福利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对社会福利的理论贡
献; 初步了解当今社会福利的主要理论流派。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一节 社会福利概述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界定 二、社会福利与其他概念辨析 三、社会福利的分类 四、福利模式的类型
在本书中,把社会福利看做与社会救助逻辑上并列的概 念,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津贴、实物供给和 社会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 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社会政策。
路漫漫其悠远
二、社会福利与其他概念辨析
(一)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关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关系问题: 一种观点是将社会福利广义化,将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福
这些国家主要采取社会保险型的福利模式,出于合作与整合的 目的,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福利制度,以满足不同群体差异 化的福利需求,造成了福利制度的严重碎片化。
路漫漫其悠远
3.斯堪的纳维亚模式
指处于或邻近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一些国家的福利模式,主要 包括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等国。在意识形态上实行社会民 主主义,强调平等地位的原则,尊重公民的社会权利,非商品 化程度较高,社会福利实行普惠制原则,覆盖所有阶层。
斯堪的纳维亚模式表现为高度的非商品化原则与普惠制原则, 合乎不同阶层的需求,普通的体力劳动者逐步享受有与白领或 公务员同等的福利权利,所有的阶层都被纳入到一个普惠型的 福利体系中。
非商品化程度最高,全体公民的社会权利消除了地位特权和市 场的影响。
路漫漫其悠远
4.东亚模式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东亚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所关 注,尤其是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印度等国的经济快速 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工业成就型福利:福利设施充当的只是经济的附属品,福利提 供的依据在于个人的工作表现和生产成果。具有激励和对勤奋 予以报偿的经济作用,也具有满足阶级或群体归属的社会心理 作用。
制度化的再分配型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现代 社会的制度结构 中必需的、永久性的组成部分,是在家庭和市场机制之外的利 益再分配机制,将福利对象从弱势群体扩展到全体公民。
路漫漫其悠远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福利?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看,“福利”一词常常指人们社会生 活的一种良好的状态和总体上的利益,包含富裕、幸福 、平等等人们追求的价值理想。
“福利”是一种物质的或者是货币的资源分配方式。 “福利”是指对特殊社会成员提供帮助或者特殊服务的
方式。
路漫漫其悠远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社会福利的界定是不同的 。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90年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
社会福利制度则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 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增进收入安全的社会保障的制 度安排。
路漫漫其悠远
三、社会福利的分类
依据 类别
社会福利的 作用方式
残补型社会 福利; 制度型社会 福利。
社会福利资 源提供方式
现金给付型 社会福利; 实物给付型 社会福利; 社会服务型 社会福利。
路漫漫其悠远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1991):“国家和社会 为增进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 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 平并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1994):“按其字义和一 般人的观念,通常被理解为有关改善社会成员物质、文 化生活的一切举措。”
注:非商品化就是指个人福利相对地既独立于其收入之外又不受其购买2.欧洲大陆模式
主要包括德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这一模式的国家 受保守主义或者说合作主义的影响较大,强调国家、社会、雇 主、个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结合,国家与市 场相结合,与就业相关联,非商品化的程度适中,比盎格鲁 ——撒克逊模式要高,但比斯堪的纳维亚模式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