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现手法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析《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现手法

专业:英语教育

学生姓名:周旭蕾

准考证号: 216713200423

指导教师:李师军老师

2015 年 1 月 17 日

摘要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为19世纪的英国文学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所表达的女性主义意识和思想影响至今。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生而不幸却又敢于与命运抗争的极富个性的新女性形象——简•爱。简•爱凭借其独立自主、提倡平等自由的新女性形象在文学史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辉与魅力。本文将从著作创作的背景谈起,一步一步地揭开作者创作背后的神秘面纱。

关键词:简•爱;夏洛蒂•勃朗特;人物刻画表现手法

目录

摘要 (2)

目录 (3)

一、夏洛蒂•勃朗特不平凡的一生 (4)

1.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4)

2.作品《简•爱》 (4)

二、《简•爱》——作者的真实写照 (5)

1.幼年 (5)

2.少年 (5)

3.青年 (5)

三、《简•爱》——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7)

1.作者对于人物的刻画 (7)

2.作者采用的表现手法 (7)

3.作者欲表达的思想感情 (8)

五、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一、夏洛蒂•勃朗特不平凡的一生

1.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1816年,夏洛蒂出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父亲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既艰苦又凄凉。但好在父亲是名校毕业生,学识渊博,他常常会教子女读书,指导他们看书报杂志,还给他们讲故事。这也给夏洛蒂以及两个妹妹带来最初的影响,使她们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在夏洛蒂•勃朗特5岁那年,母亲便罹患癌症去世。由于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就被送进豪渥斯附近的柯文桥一所寄宿学校去读书,当时,只有穷人的子女才进这种学校。那里的条件极差,校规却非常严厉,孩子们终年无饱食之日,又要受体罚,每逢周日,还得冒着严寒或者酷暑步行几英里去教堂做礼拜。由于条件恶劣,第二年学校里就流行伤寒,夏洛蒂的两个姐姐都染上此病,被送回家后没几天都痛苦地死了。于是父亲便赶紧把夏洛蒂和她的弟弟妹妹们接回家。之后,夏洛蒂便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

在夏洛蒂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由于生活所迫,她必须赚钱供弟弟妹妹读书,几年后便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又曾作家庭教师,但是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家庭教师这一职业并未得到世人的尊重。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她又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她也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利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2.作品《简•爱》

夏洛蒂热爱写作,早在14岁时已写了许多小说、诗歌和剧本,据她自己开列的书单,她共写了11卷之多,每卷60到100页。她曾鼓起勇气给当时的桂冠诗人RobertSouthey寄去了自己的诗作,渴望得到他的指点,然而却受到了Southey的训斥。夏洛蒂没有因此灰心,继续写作。她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写了第一部小说《教师》,妹妹Emily和Annie则分别写了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她们把三部小说一起寄给出版商。不久,出版商回复她们说,《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已被接受印刷,但夏洛蒂的《教师》将

被退回。她依然没有泄气,反而一鼓作气,开始写第二部长篇小说——《简•爱》。

皇天不负有心人,小说于1847年秋以柯勒•贝尔的笔名发表,随即在次年又相继两次再版。从此,夏洛蒂•勃朗特便如一颗灿烂的明星跃上英国文坛,光华四射。

在拜金主义严重污染的英国,金钱关系统治着人们的灵魂。而夏洛蒂的《简•爱》却一反当时的人情世态,高声唱出了人生的赞歌,重视人的价值,提示了人的灵魂美。这部小说自1847年10月问世以来,一直为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时代和不同阶层的人们争相传阅,视为杰作。

二、《简•爱》——作者的真实写照

小说中作者把描写的角度集中在第一人称“我”的身上,通篇的情节、对话、环境及行为描写,都是“我”的所感、所思、所见、所闻。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刻意塑造了孤女简•爱这一典型形象。她身材矮小、姿色平常、性格倔强、敏感多才、富于幻想、感情奔放,犹如一块棱角分明的金刚石,所经之处碰击出一串耀眼的火花,这些火花使作品发出迷人的光彩,也照出了阴暗中的丑恶和虚假,揭示出人的内心世界,痛快淋漓地鞭挞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世俗颓风。然而这么一个形象作者是如何构思出来的呢? 在我们了解了夏洛蒂·勃朗特的一生后, 便会得到答案—《简·爱》实际上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简·爱的身上有着作者的影子, 是作者一生的写照。

1.幼年

夏洛蒂·勃朗特出身于1816 年英国约克郡索恩托镇的牧师家庭, 在她五岁时母亲去世。而简·爱的父亲也是位牧师, 母亲是盖茨赫德府的小姐。不过她自幼父母双亡, 被姑妈收养。

2.少年

夏洛蒂·勃朗特有两次截然不同的寄宿生活经历。第一次是:1824年, 她和她的姐弟被送进了当地慈善机构创办的寄宿学校。这里的生活非常艰苦, 夏洛蒂·勃朗特的两个姐姐被传染上了肺病而早早的离开了人世。第二次是:1831年, 夏洛蒂·勃朗特的父亲把她送进了罗赫德寄宿学校。寄宿学校的老师和蔼可亲, 在这里夏洛蒂·勃朗特生活得十分愉快。而简·爱同样也有一段寄宿生

活的经历:简·爱十岁时被姑妈送进了罗沃德寄宿学校。她在这里的生活同样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她刚进罗沃德寄宿学校, 这里生活条件艰苦, 她

在肉体上和心灵上都受尽了摧残。第二阶段是:简·爱逐步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理解, 在这里愉快的生活, 并且留在这所学校做老师。由此可见, 简·爱在罗沃德寄宿学校第一阶段的生活是夏洛蒂·勃朗特在第一所寄宿学校生活的写照;而简·爱在罗沃德寄宿学校第二阶段的生活是夏洛蒂·勃朗特在罗赫德寄宿学校生活的写照。

3.青年

夏洛蒂·勃朗特在1838 -1842 年与妹妹们辗转各地, 以当家庭教师为生。而简·爱同样也有一段做家庭教师的经历, 也正是由于这段经历才使她认识了小说中的男主人翁—罗切斯特。简·爱在报上登了做家庭教师的广告, 得到了费尔法斯太太的回信。于是她便到桑菲尔德做家庭教师。

夏洛蒂拒绝好友的哥哥的求婚给好友的信中写到:我对他没有, 也不能有愿为他牺牲性命的强烈爱恋;假如我要结婚的话, 必须用这样崇敬的眼光看待我的丈夫。她曾对她的姐妹说:我要使你们看看, 一个像我自己一样矮小不美的女主角, 同你们所写的任何一个女主角一样引人人胜。她所写的简·爱就是如此。不过她说, 简·爱并不是她自己。但简·爱对爱情的态度明显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初到桑费尔德庄园, 简·爱不因出身低微、相貌平平而自惭形秽, 乞求怜悯。而是敏锐、自尊、倔强,像捍卫生命一样地捍卫自己的尊严。在富有、傲慢的人面前没有一丝媚态, 始终不卑不亢, 落落大方。当主人罗切斯特命令简·爱跟他多说话以博得他高兴时, 她坚定地回绝了。简·爱以她的勇敢、坚定和忠诚博得罗切斯特的爱, 而这种爱是以完全平等的地位、独立的人格为基础。罗切斯特对她平等相待, 尊重她的人格, 满足她的自由要求时才能接近她, 赢得她的爱。简·爱不顾门第观念, 大胆与罗切斯特相爱。在与圣约翰的交往中,简·爱也争取自由、平等、独立, 毅然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简·爱极力反对那种庸俗的以貌取人的爱情观;也反对以金钱地位为标准的功利主义的爱情观, 表示了她要求主动追求爱情的平等思想, 体现了作者心中追求的美好爱情是平等、互爱, 没有门第观念的。作者通过简·爱体现了自己心中的婚姻爱情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