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培训井控管理

合集下载

井控培训(井控管理)

井控培训(井控管理)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9、在可能含硫化氢地区钻井,应对含硫化氢的层位、埋藏 深度及含量进行预测,并在设计中明确应采取的安全和 技术措施。 10、欠平衡钻井应在地层情况等条件具备的井中进行。欠 平衡钻井施工设计书中应制定确保作业安全、防止井喷、 井喷失控或着火的安全措施。 11、对探井、预探井、资料井应采用地层压力随钻检(监) 测技术;绘制本井预测地层压力梯度曲线、设计钻井液 密度曲线、dc指数随钻监测地层压力梯度曲线和实际钻 井液密度曲线,根据监测和实钻结果,及时调整钻井液 密度。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6、根据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岩性 剖面及保护油气层的需要,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和 套管程序,并满足如下要求: • 探井、超深井、复杂井的井身结构充分估计不可 预测因素,留有1层备用套管; • 在地下矿产采掘区钻井,井筒与采掘坑道、矿井 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00m,套管下深应封住开 采层并超过开采段100m;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5、根据地质提供的资料,钻井液密度设计以各裸眼井 段中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为基准, 再增加一个附加值: 油井、水井为0.05g/cm3~0.10g/cm3或控制井底压 差1.5MPa~3.5MPa; 气井为0.07g/cm3~0.15g/cm3或控制井底压差 3.0MPa~5.0MPa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8、钻井工程设计应明确钻开油气层前加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 的储备量,以及油气井压力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 第一类井:加重钻井液的储备量为井筒容积的1~2倍, 加重钻井液的密度应大于在用钻井液密度0.2 g/cm3以上, 加重料储备量为在用钻井液总量密度提高0.2g/cm3用量。 • 第二类井:加重钻井液的储备量为井筒容积的0.5倍~ 1.5倍,加重钻井液的密度应大于在用钻井液密度 0.1g/cm3以上,加重料储备量为在用钻井液总量密度提高 0.1g/cm3用量。油区内部第二类井,在交通便利的情况 下,现场可只储备加重浆,加重料可就近集中存放。

井控工作管理制度(3篇)

井控工作管理制度(3篇)

井控工作管理制度一、井控分级责任制度1、井控工作是井下作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队长是井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队里成立井控领导小组,组长由井控工作第一责任人队长担任。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贯彻执行井控规定,制定和修订井控工作细则和整个井控工作的开展。

3、小队领导小组负责好本小队的井控工作。

4、各级负责人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应各尽职守,做到有职、有权、有责。

5、工程处每月进行一次井控工作检查,作业队每班次要进行井控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杜绝井喷事故发生。

二、井控操作证制度应持证人员经考核取得井控操作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否则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无权指挥生产,工人不得上岗操作。

三、井控设备定岗定人制度作业队应定岗、定人、定时对井控装置、工具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并认真填写好运转、保养检查记录。

四、作业队干部值班制度1.作业队干部必须坚持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

2.值班干部应检查监督井控各岗位执行、落实制度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遇试压、溢流、井喷、井下复杂情况,必须有干部在场组织指挥处理。

五、防喷演习制度1.在起下油管时,旋转作业时,空井时发生溢流的三种工况分岗位、按程序进行防喷演习。

2.作业班每月进行一次不同工况下的防喷演习,并做好防喷演习讲评和记录工作。

演习记录包括:班组、日期和时间、工况、演习速度、参加人员、存在问题、讲评、组织演习人等。

六、井喷事故逐级汇报制度1.发生井喷要由下向上逐级上报,发生井喷要立即报告工程处,____小时内要上报到勘探局和油田分公司主管领导。

2.一旦井控或井喷失控应有专人收集资料。

资料要准确。

3.发生井喷后,随时保持各级通信联络畅通无阻,并有专人值班。

七、井控例会制度1、作业队每月召开一次由队长主持的以井控为主的安全例会,总结井控工作经验,布置下步工作。

2、作业班长上岗前召开一次班前、安排与布置井控工作会议;班后会上,班长必须总结当班井控工作和井控实际演练、岗位练兵情况。

井控技术培训

井控技术培训

lg 0.0547Vm 0 n
lg 0.0684W 0 D
p Pb Pp
四、dc指数法
d 指数与钻速 Vm 的变化关系:
∴ Vm
lg 0.0547 Vm n
∴ Vm
d
Vm
d
分析: 在基本假设的条件下,有:
Pp↑
△P↓
Vm↑
d↓
p Pb Pp
四、dc指数法
Po [r g H (1) h g H ] Pr Ph
式中:
Po 上覆岩层压力 千帕 ( MPa )
r 基岩密度 克/厘米3 ( g/cm3 ) h 流体密度 克/厘米3 ( g/cm3 )
地下各种压力概念
八、上覆岩层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关系
Po Pp
地层空隙不连通时,在外力(Po)的作用下,地
层压力大于正常地层压力,即: p h
异常高压成因及地层压力检测
通过以上分析,形成异常高压的成因为: 1、地层有储存流体的空间(孔隙度) 2、地层不连通(圏闭) 3、外力的作用(沉积、构造运动等)
二、异常高压的种类 (略)
异常高压成因及地层压力检测
即: p h
那么,为什么经常出现地层压力大于地层水静液 压力,也就是地层压力当量密度大于地层水密度的情 况。即:
p h
其原因的根本是:
地层岩石的空隙被阻断,不是连通的 。
分析:
异常高压成因及地层压力检测
地层空隙连通时,在外力(Po)的作用下,地层 压力为正常地层压力,即: p h
井喷是钻井施工过程中危害极大地灾难 性事故。
绪论
二、井喷失控的原因及危害
3.井底压差太大造成的危害

井控技术培训教程

井控技术培训教程

井控技术培训教程井控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井进行控制和管理,以保证井的安全稳定运作。

井控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石油钻井工程,也包括水井、煤矿井等其他工程中的井。

井控技术的培训教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井控技术的基本原理井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井的稳定性分析和水平方向的平衡控制。

井的稳定性分析包括对井壁稳定性的分析和井筒稳定性的分析。

而在井的水平方向上,需要通过井筒内部的管柱和套管系统来控制井的平衡。

2.井控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井控设备包括钻井控制系统、测量仪器、检测装置等。

对于每种设备,需要详细介绍其安装和使用方法,特别是那些需要特殊操作的设备,比如井控阀、井控栅栏等。

3.井控操作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井控操作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和事项。

比如在进行井下作业时,需要注意安全措施,防止发生各种事故。

在井控系统故障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井的安全。

4.井控技术的技巧和方法井控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井控效果。

比如,在进行井内压力平衡时,可以通过调节钻井液的密度和体积来达到平衡。

在进行井筒稳定性分析时,可以使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计算。

5.井控技术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井控技术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井控技术。

案例分析可以包括井控设备的故障案例、井壁塌陷案例、井漏案例等。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可以总结出一些井控技术的经验和教训。

在进行井控技术的培训教程时,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理论讲解、幻灯片展示、实地演示等。

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和讨论,以提高学员对井控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井控技术培训教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学习和培训过程,需要涵盖井控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操作的注意事项、技巧和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的培训教程,可以帮助学员全面了解和掌握井控技术,提高井控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井控知识培训

井控知识培训

井控知识培训井控(Well Control)是指在油气井钻探、完井和生产过程中对井眼压力进行监控和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井控能够有效地防止井的喷流和井喷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井的连续生产。

井控知识培训旨在教育和培训工程师、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掌握井控技术和方法,提高其应对井控突发事件的能力。

1.井控基础知识1.1井控的概念和意义井控是指有效控制井压,防止井喷事故发生的技术和方法。

井控的意义在于保障井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保证油气生产的连续进行。

1.2井控的原理和基本流程井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井底压力和井眼压力进行监测和控制,维持井眼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井控的基本流程包括井底压力预测、压井液设计、井筒压力监测和控制等环节。

1.3井控相关设备和工具井控相关设备和工具包括压井液泵、压井液储备罐、井筒压力监测仪、井眼防喷器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在井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2.井控的关键技术2.1井斜井控技术井斜井控是指在井斜井钻探和井眼方向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进行井控的技术。

井斜井控技术需要考虑井底压力、井深、地层情况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2流体性质对井控的影响井控涉及到使用压井液控制井眼压力,而压井液的性质对井控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压井液对井控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压井液以实现有效的井控。

2.3井控参数的监测和调节井控参数包括井底压力、井眼压力、压井液密度、泥浆重度等,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

掌握井控参数的监测方法和调节技术是保障井控效果的关键。

3.井控案例分析3.1压井液失效导致井喷通过对压井液失效导致井喷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失效原因及应对措施,加深对井控技术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3.2井底压力突然升高引发井控事件通过对井底压力突然升高引发井控事件的案例分析,总结应对措施和井控技术的改进方向,提高井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4.井控模拟训练4.1井控操作流程训练安排实际操作环境和设备进行井控操作流程的模拟训练,让工程师、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熟练掌握井控操作流程。

井控知识培训

井控知识培训

井控知识培训一、井控设备概述井控设备在钻井作业中的重要性井控设备是钻井作业中用于控制和防止井喷等事故的关键设备。

通过有效的井控设备操作和维护,可以保障钻井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井控设备的组成和功能井控设备主要包括防喷器、控制箱、管线等,用于在钻井过程中控制和释放压力,防止井喷等事故的发生。

防喷器是井控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封闭和释放井口的功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住井内的压力。

控制箱则是控制防喷器的关键设备,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等多种操作方式。

管线则是连接和控制井控设备的管道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耐压和耐腐蚀性能。

二、井控设备操作规程操作前的准备和检查在进行钻井作业前,应认真检查井控设备的完好性,确保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需要检查的内容包括防喷器的密封性能、控制箱的操作性能以及管线连接的紧固程度等。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在进行钻井作业时,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井控设备的操作。

操作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熟悉设备的各项功能和参数。

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钻井参数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三、井控设备维护保养日常维护保养的重要性井控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保障其正常运转的重要措施。

通过定期的维护保养,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存在的隐患和问题,防止因设备故障而引发的事故。

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方法在进行井控设备的维护保养时,需要按照规定的保养计划进行保养。

保养的内容包括对防喷器、控制箱和管线等进行清洗、检查、更换密封件等,确保设备的各项性能处于正常状态。

同时,也需要对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定期校准,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井控技术之井控管汇专题培训ppt课件

井控技术之井控管汇专题培训ppt课件
40
节流与压井管汇的组合型式
◆ 14MPa的节流压井管汇 ◆ 21MPa的节流压井管汇 ◆ 35MPa的节流压井管汇 ◆ 70MPa和105MPa的节流管汇
41
14MPa节流压井管汇组合
42
21MPa节流压井管汇组合
43
35MPa的节流压井管汇
44
70MPa和105MPa的节流管汇
45
三、节流管汇、压井管汇的正确使用
蓄能器(或直接由油泵来)出来,经速度调节阀(控制流量
的针阀)到手动三位五通换向阀,经该阀进入液动节流阀
的开启和关闭腔,使节流阀阀芯前后推进,以达到平衡
钻井工艺的要求。
27
进入空气滤清器的另一路,又经一空气滤清器, 进入空气减压阀,减压后的空气(小于0.35Pa)经 输气管进入立管压力变送器,管汇压力变送器、 阀位变送器,经比较变送后的压缩空气返回控制 箱到立管压力表、管汇压力表和阀位开度表,让 操作人员在控制箱上就能知道压力及阀的开启度 以便按平衡钻井工艺的要求来适时的操作节流阀
8
工作原理
利用节流元件改变流体通孔大小,从而达到节流的 目的。即液体经由狭小通道时,形成较大的局部阻力, 使流阻加大而造成回压。通孔越小,回压越大;通孔 越大,回压越小。
(1)液动节流阀
该阀可以遥控。其阀芯为筒形,为整体硬质合金; 阀座内圈镶硬质合金;阀盖与介质接触端堆焊有硬质 合金,使之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在阀的出 口通道上嵌有尼龙的耐磨衬套,以保护阀体不受磨损.
2
(一)主要部件结构及原理
主要结构
3
1.节流阀
节流阀的功能是在实施油气井压力控制技术时, 借助它的开启和关闭维持一定的套压,将井底压力 变化稳定在一定窄小的范围内。节流阀是节流管汇 核心部件,节流阀的节流元件,其结构有多种,它 们的原理都是利用改变流体通孔大小,从而达到节 流的目的。即液体经由狭小通道时,形成较大的局 部阻力,使流阻加大而造成回压。通孔越小,回压 越大;通孔越大,回压越小

井控培训

井控培训

第二章 井下各种压力 2、英制表示法:G=0.052ft/s2,
其静液压力公式为:
P= 0.052 ρ H
ρ-液体的密度 (ppg)
H-液体垂直高度 (ft)
P -静液压力 (psi)
1g/cm3=8,33ppg
因此:压力梯度
1m=3.048ft
G= 0.052 ρ
G-压力梯度 (psi/ft)
第二章 井下各种压力
静液压力。
第二章 井下各种压力 2、静液压力计算公式为: p=9.8ρH p-液体的静液压力(KPa) ρ-液体密度(g/cm3) H-垂直深度(高度)(m)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 : 液柱压力的大小 ,
与液体的密度和垂直深度成正比。
第二章 井下各种压力 3、钻井液静液压力计算公式为: pm=9.8ρmH pm-钻井液静液压力(KPa) ρm-钻井液密度(g/cm3) H-垂直井深(m)
第二章 井下各种压力
[例题]某地区3500m以上为正常地层压力,测得地层 深度为2500m处的地层压力为26.215MPa,求该地区 的正常地层压力梯度。 解:G=P/H=26.215/2500=0.0105(MPa/m)。 答:该地区的正常地层压力梯度为0.0105MPa/m。 [例题]某地区地层水密度为1.05g/cm3,求该地区正常地 层压力梯度。 解:G=0.0098ρ=0.0098×1.05=0.0103(MPa/m)。 答:该地区正常地层压力梯度0.0103MPa/m。
第一章 绪 论
(5)井喷失控 井喷发生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 口而出现敞喷的现象称为井喷失控。这是 钻井过程中最恶性的钻井事故。 总之,井侵、溢流、井涌、井喷、井 喷失控反映了地层压力与井底压力失去平 衡以后井下和井口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及事 故发展变化的不同严重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12、在调整区钻井,甲方应提供邻井注水、注气(汽) 井分布及注入情况,提供分层动态压力数据;以正 钻井井眼轨迹为中心,半径300m范围内与设计井钻 遇层相对应的所有井,在钻达该层前 48h,由甲方落 实相应的停注、泄压和停抽等措施,直到相应层位 套管固井候凝完为止。
副队长、党支部书记、钻井工程师 、技术员、安全 员、钻井技师、大班司钻、泥浆工程师、司机长、 正副司钻和井架工。钻井的所有现 场工作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 ? 井控设备管理制度。
井控管理
三、井控管理基本制度
? 开工检查验收制度。 ? 井控及硫化氢防护演习制度。钻井队按钻进、起下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6、根据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岩性 剖面及保护油气层的需要,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和 套管程序,并满足如下要求: ? 套管下深考虑下部钻井最高钻井液密度、溢流关 井时井口安全关井余量; ? 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高压气井的油 层套管、有害气体含量较高的复杂井技术套管, 其材质和螺纹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
4、井场布局和钻前工程应满足井控、安全和环保要求, 在江河、干堤附近钻井应标明干堤、河道位臵,同 时符合国家安全、环保规定。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5、根据地质提供的资料,钻井液密度设计以各裸眼井 段中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为基准, 再增加一个附加值: 油井、水井为0.05g/cm3~0.10g/cm3或控制井底压 差1.5MPa~3.5MPa; 气井为0.07g/cm3~0.15g/cm3或控制井底压差 3.0MPa~5.0MPa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7、每层套管固井开钻后,要求测定套管鞋下第一个 3m~ 5m厚的易漏层的破裂压力(碳酸盐地层只做承压试验, 不做地层破裂压力试验)。
井控装臵配套: ? 井控装臵压力等级选择不小于裸眼井段最高地层压力; ? 防喷器组合按分类选择; ? 节流管汇、压井管汇的压力等级和组合形式应与全井防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9、在可能含硫化氢地区钻井,应对含硫化氢的层位、埋藏 深度及含量进行预测,并在设计中明确应采取的安全和 技术措施。
10、欠平衡钻井应在地层情况等条件具备的井中进行。欠 平衡钻井施工设计书中应制定确保作业安全、防止井喷、 井喷失控或着火的安全措施。
11、对探井、预探井、资料井应采用地层压力随钻检(监) 测技术;绘制本井预测地层压力梯度曲线、设计钻井液 密度曲线、dc指数随钻监测地层压力梯度曲线和实际钻 井液密度曲线,根据监测和实钻结果,及时调整钻井液 密度。
钻杆、起下钻铤、空井时发生溢流的四种工况分岗 位、按程序定期(正常情况下,每班每月每种工况 不少于1次,确保每口井至少1次)进行防喷演习; 钻开油气层100m前,应进行由全体人员参加的防喷 演习,不合格不得打开油气层。目的层钻进期间, 作业班每月不少于1次(确保每口井至少1次)不同 工况下的防喷演习。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8、钻井工程设计应明确钻开油气层前加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 的储备量,以及油气井压力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 第三类井:现场储备加重料,不储备加重钻井液。加重 料储备量为在用钻井液总量密度提高 0.1g/cm3用量。油 区内部第三类井,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加重料可就近 集中存放。 ? 在易漏地区钻井,现场储备与井筒容积等量、与在用钻 井液密度相同的钻井液,现场储备能够配制一次堵漏浆 的堵漏材料。
喷器最高压力等级匹配; ? 有抗硫要求的井口装臵及井控管汇应符合SY/T5087中的
相应规定。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8、钻井工程设计应明确钻开油气层前加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 的储备量,以及油气井压力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 第一类井:加重钻井液的储备量为井筒容积的 1~2倍, 加重钻井液的密度应大于在用钻井液密度0.2 g/cm3以上, 加重料储备量为在用钻井液总量密度提高 0.2g/cm3用量。 ? 第二类井:加重钻井液的储备量为井筒容积的 0.5倍~ 1.5 倍,加重钻井液的密度应大于在用钻井液密度 0.1g/cm3以上, 加重料储备量为在用钻井液总量密度提高 0.1g/cm3用量。油区内部第二类井,在交通便利的情况 下,现场可只储备加重浆,加重料可就近集中存放。
13、完井转入原钻机试油(气)时,设计人员要对试 油队、钻井队进行技术交底;射孔、测试、起下油 管、换装井口等作业都必须有防喷、防火、防毒安 全措施,并纳入试油(气)设计中。
井控管理
三、井控管理基本制度
? 井控工作安全检查制度。 ? 井控工作安全例会制度。 ? 井控培训取证制度。( 取证岗位要求:平台经理、正
井控管理
一、井控管理机构建立
二级单位及基层单位要建立井控工作的组织机构,要 成立由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为组长,职能部门(单位) 参加的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的井控管 理工作;各钻井队成立由队长为组长的井控工作小组。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1、所有施工井必须设计安装防喷器。江苏油田钻井井控 实行分类管理。
2、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他永久性设施不小于 75m, 距民宅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 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 不小于500m。含硫化氢油气井应按照规定制定含硫油 气井应急撤离措施。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3、对井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 (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矿业单位)、国防设施、高 压电线和水资源情况以及风向变化等进行勘察和调 查,并在地质设计中标注说明。特别需标注清楚诸 如煤矿等采掘矿井坑道的分布、走向、长度和离地 表深度。
井控管理
二、钻井井控相关设计规范
6、根据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岩性 剖面及保护油气层的需要,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和 套管程序,并满足如下要求: ? 探井、超深井、复杂井的井身结构充分估计不可 预测因素,留有1层备用套管; ? 在地下矿产采掘区钻井,井筒与采掘坑道、矿井 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00m,套管下深应封住开 采层并超过开采段1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