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规范

合集下载

中药材全草类炮制规范

中药材全草类炮制规范

七、全草类千层塔QiancengtaHERBA HUPERZIAE【来源】本品为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 (Thunb.) Trev.的干燥全草。

【采收与加工】夏末、秋初采收全草,除去杂质、泥土,干燥。

7~8月间采收孢子,干燥。

【炮制】千层塔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千层塔为不规则的段,根、茎、叶混合。

根须状。

茎一至数回两叉分支,顶端常具生殖芽。

完整叶片披针形,长1~3cm,宽2~4mm,锐尖头,边缘有不规则的尖锯齿,基部渐狭,楔形,仅有主脉1条,纸质。

孢子叶和营养叶同形,绿色。

气微,微略苦、辛。

【性味与归经】苦、辛,平;有小毒。

归心经。

【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止痛,除湿,清热解毒。

用于跌打损伤,劳伤吐血,尿血,痔疮下血,白带,肿毒,溃疡久不收口,烫火伤。

【用法与用量】5~15g,煎汤或捣汁;外用适量,水洗、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处方应付】写千层塔、蛇足草均付千层塔。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伸筋草ShenjincaoHERBA LYCOPODII【来源】本品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干燥全草。

【采收与加工】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炮制】伸筋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伸筋草为不规则的段,茎、叶混合。

茎细圆柱形,略弯曲,315表面淡黄绿色;质柔软,切断面皮部浅黄色,木部类白色。

叶密生茎上,螺旋状排列,皱缩弯曲,线形或针形,黄绿色至淡黄棕色,无毛,先端芒状,全缘,易碎断。

无臭,味淡。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5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伸筋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Ⅷ)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4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炮制规范附录

炮制规范附录

附录Ⅰ中药炮制通则中药炮制方法是祖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材自身的性质以及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对中药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一项制药技术。

以适应医疗要求及临床配方和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中药炮制的制作方法按工序可分为净制、切制和炮制三大类。

一、净制净制是中药炮制第一道工序,是对中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即药材在切制、炮制或调配、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的纯度标准的方法。

根据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挑选、筛选、风选和水选等。

1.挑选主要是清除混在药物中的杂质及霉变品等,或将药物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档,以便使其洁净或进一步加工处理。

2.筛选根据药物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和罗,以筛去药物中的砂石、杂质,使其达到洁净。

或者利用不同孔径的筛分离药材大小和粉末粗细,使大小规格趋于一致。

3.风选利用药物和杂质的比重不同,经过簸扬(一般可利用簸箕或风车),借药材起伏的风力,使之与杂质分离,以达到纯净之目的。

4.水选是将药物通过水,将杂质选出或漂去杂质的常用方法。

有些药物常附着泥砂、盐分或不洁之物,用筛选或风选不易除去,故用水选或漂的方法,以使药物洁净。

根据药材性质,水选可分为洗净、淘洗、浸漂三种方法。

5.其他方法对少数药还要用刷、刮、碾、撞、火燎等方法,以达到去毛、去腐肉、去心、去壳、去核、去芦、去头足翅等非药用部位。

二、切制取净药材,经过软化处理后,根据其质地及调配、制剂要求,用手工或机械切制成一定规格的片、段、丝、块,或用锉刀、刨子,将坚硬木质类、角质类药材锉(刨)成粉末或极薄片(称镑片)。

(一)软化净药材用清水处理至软的方法。

常用水处理软化方法有淋法、抢水洗、浸泡、润、漂等。

6941.淋法适用于全草类药材。

将药材整齐地直立堆好,用多量清水自上而下浇淋,使其软化。

2.抢水洗适用于质地疏松、具芳香性和水分易渗入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材。

中药炮制标准

中药炮制标准

中药炮制标准
一、炮制工艺
1.1中药炮制应按照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进行。

1.2中药炮制必须选用质量优良、道地纯正的中药材,并符合药品标准的规定。

1.3中药炮制应注重工艺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尽可能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提高炮制质量和效率。

二、净制要求
2.1中药净制应除去泥沙、杂质、非药用部位及残留农药和重金属等,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

2.2中药净制应合理控制水处理、洗涤、切片、干燥等环节,保持药材的天然品质和有效成分。

三、水分及干燥要求
3.1中药炮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药材的水分,防止霉变和虫蛀,保证药品质量。

3.2中药炮制过程中应采用适宜的干燥方法,如晒干、烘干、烤干等,保证药材的干燥度和质量。

四、切制要求
4.1中药切制应按照不同药材的特性和药品标准要求进行,掌握正确的切制方法和刀工技巧,保证药材的形状和大小均匀一致。

4.2中药切制后应进行筛选和分级,确保药品的纯净度和质量。

五、辅料要求
5.1中药炮制过程中使用的辅料应当符合药品标准和国家有关质量安全的规定。

5.2中药炮制过程中应选用适当的辅料,如液体辅料、固体辅料等,并控制用量和使用方法,以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

六、卫生及安全要求
6.1中药炮制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和规定,确保药品不受污染。

6.2中药炮制人员应经过健康检查和培训,具备必要的药品知识和技能。

6.3中药炮制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如使用化学药品或加热等操作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饮片是中药炮制的常用剂型之一,具有用药方便、剂量易于掌握、质量稳定等优点。

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对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原料药的选择、炮制设备的要求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以下是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1.材料处理:对于采用炮制前需炭炙的中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炭炙或轻微炙烤;对于采用炮制前需处理成蒸制品的中药,要进行蒸制处理。

2.水量选择:中药饮片的炮制过程中,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品种,合理选择加水量,一般以保证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完全为原则。

3.炮制时间:中药饮片炮制的时间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品种,以及所要求的制品的质量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要求炮制时间不得少于规定的最短时间,同时要保证炮制后的中药饮片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4.炮后处理:中药饮片炮制后要将其取出,经过适当的晾凉处理,使其完全干燥,然后进行筛选和包装。

二、原料药的选择1.中药材的原产地:中药饮片的原料药应选用符合药典规定的中药材,且要求中药材的原产地符合药典的要求。

2.中药材的质量:中药饮片的原料药要求选用新鲜的药材,且质量应符合药典的规定。

3.中药材的配伍:中药饮片的配方要合理、科学,且配伍要符合药理要求。

三、炮制设备的要求1.炮制设备的选用:中药饮片炮制设备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和适应生产要求的功能,要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选用适当的设备。

2.炮制设备的维护:中药饮片炮制设备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炮制产品的质量检验中药饮片的炮制产品要进行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验、含水量测定、炮制时间测定、酸溶性挥发性物质检测、微生物限度检测等项目。

以上是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主要内容。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严格执行,可以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提高中药饮片的炮制水平,进一步推动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

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规程通则

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规程通则

中药饮⽚炮制⼯艺的规程通则1.⽬的本通则规定了饮⽚⽣产全过程的⼯艺技术、质量、物耗、安全、⼯艺卫⽣、环境保护等内容。

2.适⽤范围本通则适⽤于饮⽚⽣产的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3.引⽤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西中药饮⽚炮制规范》(2007年版)《中药饮⽚验收检查项⽬》2005年版《中药饮⽚质量标准通则(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药品⽣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本4.职责编写:技术员汇审:总经办、质量保证部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批准:总经理执⾏:各级⽣产质量管理⼈员及操作⼈员监督管理:质量部QA⼈员、⽣产管理⼈员5.产品概述项⽬要求如下,其内容按各品种项下规定。

5.1产品名称5.1.1品名5.1.2汉语拼⾳5.2来源5.3性状5.4性味归经5.5功能主治5.6⽤法与⽤量5.7贮藏5.8规格6.⼯艺流程图6.1清炒⼯艺流程图6.2加辅料炒⼯艺流程图6.3炙制⼯艺流程图6.4燀制⼯艺流程图6.5煮制⼯艺流程图6.6蒸制⼯艺流程图6.7烫制⼯艺流程图6.8煨制⼯艺流程图6.9⽔飞⼯艺流程图6.10煅制⼯艺流程图7. 操作过程及⼯艺条件7.1净制: 按照领料程序从库房领出原料,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西中药饮⽚炮制规范》2007年版及该品种《炮制⼯艺规程》进⾏净制⽣产。

7.1.1净选操作⼈员严格按照净制SOP进⾏操作。

7.1.1.1操作⼈员选⽤不锈钢筛⽹,筛除泥沙、杂质,⼿选去⾮药⽤部份及霉变药材。

7.1.1.2操作⼈员将净选后的药材在QA监控下转⼊洗药区。

7.1.2.1洗药前的检查,洗药间不得有上次⽣产剩余的物料,洗药池洁净度应符合⽣产要求。

7.1.2.2洗药操作:7.1.2.1检查为正常后⽅可将药材放⼊洗药池内,先打开排⽔阀,再打开进⽔阀将清洁⽔喷⼊洗药池内,使药材得到充分清洗(冲5分钟),清洗⼲净后起料,起料后放⼊洗药⽤料盘内滤去余⽔。

中药材炮制通则

中药材炮制通则

中药材炮制是指将生药材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以达到药理活性的最佳状态。

以下是中药材炮制的通则:
1. 清洗:将采集的中药材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尘土。

可以使用清水或适当的溶液进行清洗。

2. 晾干:清洗后,将中药材晾干。

可以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避免阳光直射。

3. 切片或粉碎:根据需要,将中药材切成片状或粉碎成粉末。

使用刀具或研磨器具进行切片或粉碎。

4. 炒制:炒制是常见的中药材炮制方法之一。

通过炒制,可以改善中药材的性味特点、增强药效,并降低不良反应。

炒制时需要掌握适当的温度和时间。

5. 蒸制:蒸制是一些中药材炮制的常见方法。

通过蒸制,可以改变中药材的性味特点、提高活性成分的含量,并增强药效。

6. 曝晒:一些中草药需要进行曝晒。

在阳光下曝晒,可以去除湿气、杀灭细菌和真菌,并增强药效。

7. 调配:根据具体方剂的需求,将经过炮制处理的中药材按照比例调配使用。

8. 包装储存:炮制完成后,将中药材进行包装和储存。

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保持干燥、通风和避光的环境,防止湿气、虫害等对中药材的影响。

这些通则是中药材炮制的基本步骤,不同的中药材可能会有特定的炮制方法和要求。

在进行中药材炮制时,需要严格遵循药典标准和相应的药材炮制规范,以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中药炮制规范是确保中药质量和疗效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介绍中药炮制规范的要点,包括选择、清洗、破碎、浸泡、煎煮等步骤。

一、选择选择中药材时应根据其外观、气味、质地等进行鉴别,避免选用有虫蛀、霉变、变质等问题的中药材。

同时,应选择产地正规、质量可靠、无污染的中药材。

二、清洗清洗是中药炮制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其目的是除去杂质、泥沙、灰尘等,保证中药煎剂的干净卫生。

在清洗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 漂洗法:将中药材放入盆中,用清水反复漂洗,直到洗净为止。

2. 牙刷法:对硬质中药材可以用软毛牙刷进行轻轻刷洗,以去除表面的污物和泥沙。

3. 管道冲洗法:对有管道构成的中药材(如乌药、大黄等)可用水冲洗,将管道中的杂质冲洗干净。

三、破碎破碎是将整个或部分中药材破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以利于溶解和煎煮。

破碎方法多样,如手工研磨、机械碾砂等。

在破碎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粉碎均匀:中药材的破碎程度应至少达到颗粒度均匀,避免出现过大或过小的颗粒。

2. 防止污染:使用破碎设备时,应注意设备的卫生状况,避免破碎机设备本身对中药材造成污染。

四、浸泡浸泡是将破碎后的中药材置于水中浸泡,以便提取药效成分。

在浸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浸泡时间:浸泡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具体的中药材来确定,一般为30分钟至数小时。

2. 用水量:一般来说,水量要比材料多,保证足够的水量可以充分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

3. 水质要求:使用优质的水源,避免使用含杂质较多的水源。

五、煎煮中药材煎煮的目的是提取中药材中所需的有效成分。

在煎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煎煮时间:煎煮时间根据中药材的不同而异,一般为20分钟至数小时。

2. 火候掌握:火候的掌握要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和要求,一般来说,起初火候热,后期温凉。

3. 提液法:根据具体中药材的要求选择提液法,如反复煎煮、炖煮、渗漉等。

六、炮制后处理中药炮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包括滤液、压干、烘干等步骤,以便制成药材粉末或制剂。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药炮制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环节,是中药材炮制成中药制剂的必经过程。

为了确保中药的质量和疗效,我国自古以来就建立了中药炮制的规范和标准,以保证中药材的炮制符合中医药学理论和药理学要求。

以下是全国中药炮制规范的主要内容:一、炮制方法:中药炮制的方法包括炒、炙、烘、晒、焙、煮、蒸、浸泡、蒸煮等。

每种方法都有特定的炮制工艺和时间要求,以确保药材的活性成分得到最好的保留和释放。

二、原料处理:在炮制药材前,必须进行原料处理。

包括去杂、洗净、除内外纤维、除皮、霉腐等。

原料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杂质、改善药材的性状和质量,提高药材的炮制效果。

三、炮制温度和时间:每种中药的炮制温度和时间都有具体的要求。

炮制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药材的有效成分被破坏,影响药材的药理作用和疗效。

炮制温度和时间的控制是中药炮制中的重点和难点。

四、炮制器具和燃料:中药炮制需要使用特定的器具和燃料。

器具要求无毒、无腐蚀性,以保证药材的炮制质量。

燃料要求纯净、无异味,以免影响药材的质量和炮制效果。

五、炮制环境和保质期:中药炮制需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如温度、湿度等。

同时,中药炮制的药材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保质期。

药材在炮制前需要存放一段时间,以保证药材内部的水分蒸发和有效成分的转化。

六、炮制前后的质量控制:在炮制前后,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药材的质量评估、炮制效果的评估等。

炮制后的药材要经过质量检验,确保符合国家的标准和要求。

中药炮制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中药炮制规范进行操作,才能保证中药材的活性成分的释放和保留,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中药炮制规范的实施也有助于规范中药炮制行业的发展,提高中药产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因此,加强中药炮制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规范第九批品名目录及内容根、根茎类豆蔻壳蒲包草根青果核胡颓子根南瓜子凌霄根草豆蔻蜘蛛香草果仁桃树根功劳子穿破石白胡椒桑树根朝天子铁包金地肤子酸模肥皂子果实、种子类白茄子曼陀罗子樟梨子广天仙子瓜蒌子万年青子桂丁香银花子桂花子大风子红豆蔻马蔺子莱菔子白平子- 棕榈子六轴子甜瓜子水苦荬甜石莲水蜈蚣芦子荜澄茄乌韭棉花子北瓜蒲种壳绿豆莳萝子榧子石仙桃桑椹光明子桃仁西青果荜茇蒲葵子豆蔻草类矿物类大金牛草咸秋石红旱莲草大青盐绒线草无名异百蕊草密陀僧牛筋草云母石酢浆草铅粉田字草银硝-灯笼草铁落点地梅银朱丁葵草腰黄肺形草铜绿狗舌草针砂狗尾草胆矾盒子草皮硝碎米荠雄黄苍耳草水银西小草青铅薄荷藤、木、茎枝类动物类萝藦藤龙骨锁阳龙齿豆蔻壳doukouke(讨论稿1)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的干燥成熟果壳。

【通用名称】白蔻衣、白蔻壳、白豆蔻壳、蔻壳。

【炮制】将原药除去残留种子等杂质,筛去灰屑。

【性状】本品呈多裂瓤瓣状或半圆形,长1~1.8cm。

外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三条纵向槽沟及隆起线,两端可见突起的柱基及圆形果柄痕。

内表面黄白色至淡黄色。

体轻,质脆,易纵向碎裂。

气芳香,味微辛凉。

【检查】杂质不得过2%(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A)。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0.0%。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

归肺、脾、胃。

【功能与主治】行气宽中,和胃止呕。

用于胸脘胀满,恶心呕吐。

【用法与用量】 3~5g。

【贮藏】置干燥处。

豆蔻壳质量标准起草说明参照原药典标准115页原规范176页豆蔻壳收载于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根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重新修订的要求,修订了白豆蔻壳的质量标准,并增订了白豆蔻壳的水分、杂质等检查项目。

具体结果如下:一、来源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二、炮制三、性状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四、检查项1、水分不得过10.0%。

拟订。

2、杂质不得过2%。

拟订。

五、其他性味、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项均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编写小组:根据药典在性味上增加了归经。

在文字上作了相应的修改。

白平子Baipingzi(讨论稿1)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成熟果实。

【通用名称】红花子。

【炮制】将原药除去黑粒等杂质,筛去灰屑。

【性状】本品略呈卵形,长5~8mm,宽4~5mm。

外表面白色至黄白色,稍具光泽,有4条棱线,上端四角鼓起,中心有圆形花柱基,基部较狭,歪斜一侧可见果柄痕。

果壳坚脆,剖开后,内有黄白色种子1粒。

子叶两片,肥厚,富油性。

气微,味微苦。

【检查】杂质不得过2%(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A)。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2.0%。

【性味】辛,温。

【功能与主治】解痘毒,活血。

用于痘出不快,妇女血气瘀滞腹痛。

【用法与用量】 3~9g,用时捣碎。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泛油。

白平子质量标准起草说明原药材标准83页原规范174页白平子收载于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根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重新修订的要求,修订了白平子的质量标准,并增订了白平子的水分、杂质等检查项目。

具体结果如下:一、来源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二、通用名称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三、炮制四、性状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五、检查项1、水分不得过12.0%。

拟订。

2、杂质不得过2%。

拟订。

六、其他性味、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项均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编写小组:根据中药材标准,在性状上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北瓜Beigua(讨论稿1)本品为葫芦科植物笋瓜Cucurbita maxima Duch.exLam.栽培品种鼎足瓜(金瓜)的新鲜成熟果实。

【炮制】用时,除去瓜蒂等杂质,洗净,切成块。

【性状】本品果形奇异。

上半部呈扁圆形,直径10~25cm;外表桔红色,光滑;可见自顶端中央向四周辐射的细腻花纹,有时可见大小不一、分布不规则的瘤状斑痕;中央下陷处具残留短柄,无柄座。

下半部小,略呈圆方形,显著突起成脐,并有十字形深沟,呈四足状,脐部灰白色。

果肉黄色或深黄色,厚约5mm;具液汁;种子多数,若南瓜子形。

气微,味甘。

【检查】不得有干瘪或霉烂。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与主治】用于治支气管哮喘。

单味应用或与其他药材配制成膏滋服。

【用法与用量】鲜果1只(约重500g),去蒂,加入冰糖、蜂蜜各50g,炖熟,其可食部分10次服用。

【贮藏】置阴凉处,防腐烂、干瘪。

北瓜质量标准起草说明药材标准79页北瓜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未于收载,根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重新修订的要求,修订了北瓜的质量标准,本品的药材标准收载于《上海市中药材标准》(p79)中,据此作出修订,具体结果如下:一、品名据《上海市中药材标准》订。

二、来源据《上海市中药材标准》订。

三、通用名称无。

四、炮制参照北瓜通常使用方法,起草本项。

五、性状本品依据《上海市中药材标准》药材性状描述,起草本项。

六、检查本项有“不得有干瘪或霉烂”检查,系据《上海市中药材标准》中内容修订。

七、性味与归经性味照《上海市中药材标准》。

归经待查。

八、功能与主治照《上海市中药材标准》录,但仅有主治内容,无功能内容;拟讨论。

九、用法与用量照《上海市中药材标准》录。

十、贮藏照《上海市中药材标准》,语句稍作修改和补充。

编写小组:在文字上作了适当的修改。

荜澄茄Blchengqie(讨论稿1)本品为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Lour.)Pers.的干燥成熟果实。

【通用名称】荜澄茄。

【炮制】将原药除去果柄等杂质,筛去灰屑。

【性状】本品呈圆球形,直径4~6mm。

外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具隆起的网状皱纹,基部可见圆形果柄痕,外皮油润;除去外皮,可见硬脆的果粒,种子1粒,黄棕色,有肥厚子叶2片,富油性,气芳香,味稍辣而微苦。

【鉴别】取本品粉末0.25g,加石油醚(60~90)10ml,超声处理15分钟,放冷,滤过,虑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荜澄茄对照药材0.2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醚(3︰2)为展开取出剂,展开,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检查】杂质不得过2.0%(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A)水分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H第二法)测定,不得过10.0%。

总灰分不得过5.0%(附录Ⅸ 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附录Ⅸ K)。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ⅨА)。

测定,以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8.0%。

【性味与归经】辛,温。

归脾、胃、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用于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小便浑浊。

【用法与用量】 1.5~3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荜澄茄质量标准起草说明荜澄茄收载于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根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重新修订的要求,并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修订了荜澄茄的质量标准,并增订了荜澄茄的鉴别、水分、杂质、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等项目。

具体结果如下:一、样品二、来源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三、炮制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四、性状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并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作了适当修改。

编写小组:根据大药典范,对性状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五、鉴别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

对性状进行了适当修改,六、检查项1、水分不得过12.0%。

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

2、杂质不得过1%。

拟订。

3、总灰分不得过4.0%。

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

编写小组:现改为不得过5.0%。

4、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

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

5、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XА)测定以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8.0%。

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

七、其他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项均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草豆蔻Caodoukou(讨论稿1)本品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1pinia katsumadai Hayata的干燥近成熟种子(种子团)。

【通用名称】草蔻。

【炮制】将原药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性状】本品为类球形的种子团,直径1.5~2.7cm。

外表面灰褐色,中间有黄白色的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数,粘连紧密,种子团略光滑。

种子为卵圆状多面体,长3~5mm,直径约3mm,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一端有种脐;质硬,将种子沿种脊纵部两瓣,纵断面观呈现斜心形,种皮没种脊向内伸入部分约占整个表面积的1/2;胚乳灰白色。

气香,味辛、微苦。

【鉴别】 (1)本品横切面:假种皮有时残存,为多角形薄壁细胞。

种皮表皮细胞类圆形,壁较厚;下皮为1~3列薄壁细胞,略切向延长;色素层为数列棕色细胞,其间散有类圆形油细胞1~2列,直径约50μm;内种皮为1列栅状厚壁细胞,棕红色,内壁与侧壁极厚,胞腔小,内含硅质块。

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方晶和少数细小簇晶。

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

粉末黄棕色。

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长条形,直径约至30μm,壁稍厚,常与下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下皮细胞表面观长多角形或类长方形。

色素层细胞皱缩,界限不清楚,含红棕色物,易碎裂成不规则色素块。

油细胞散列于色素层细胞间,呈类圆形或长圆形,含黄绿色油状物。

内种皮厚壁细胞黄棕色或红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厚,非木化,胞腔内含硅质块;断面观细胞1列,栅状,内壁及侧壁极厚,胞腔偏外侧,内含硅质块。

外胚乳细胞充满淀粉粒集结成的淀粉团,有的包埋有细小草酸钙方晶。

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ml,置水浴中加热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山姜素和小豆蔻明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 (1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于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