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学方法

合集下载

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

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

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
政治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历史分析法:这种方法着眼于政治现象的演变过程,通过分析过去政治事件的发展过程,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发展历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当前政治现象。

2. 社会科学方法:这种方法最初是由社会学家开发的,它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数据采集,对政治现象进行系统分析。

3. 比较分析法:这种方法比较不同时间和/或不同国家的政治现象和制度,以找出差异和共同点,并进一步研究原因、效果和潜在影响。

4.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使用人类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技术来发现关于政治现象的相关信息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依赖于让受访者自己描述他们的经历和看法。

5. 文本分析法:这种方法使用文本数据进行研究,例如领导文件、文件、议会辩论、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帖子等等。

这种方法可以揭示政治行动的内在动机和的实际效果。

这些方法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野,实际上,许多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得出相关结论和推断。

从比较方法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8页

从比较方法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8页

从比较方法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是研究当今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各国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依据和目标的变迁发展,各国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的制定以及教科书的内容和形式,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手段和措施,等等。

利用比较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往往能通过比较找到症结所在,从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和方法。

一、进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说,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当前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便根据本国的民族特点和其他的具体条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作用。

1 国家开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一定不要把中国搞成一个关闭性的国家,实行关闭政策的做法对我们极为不利”。

因此,我们对各国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是十分必要的。

2 时代进步,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它不能代替和取消政治斗争、社会革命,是配合政治斗争的重要方面,是社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此,各国政府在施政时,历来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统治、治理国家的作用。

3 社会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地位,并且有着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在学科构建和专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目前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寻找新的理论突破口和实践切入点。

二、进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方法1 横向比较法。

所谓横向比较,亦称区域比较法,是对同时并存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同一时期不同国度或不同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实践中的异同。

在比较中了解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特点、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加深对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了解和认识。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四章 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四章 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思考题
个案研究与变量研究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个案研究的主要特性是什么? 比较政治学的缺陷及其控制?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归 纳 法
40
10
20
30
40
10
20
30
40
100
3、肯定或否定假说
100
3、尝试性结论
50
50
10
20
30
40
10
20
30
40
学习时间-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
比较政治研究的推论类型:归纳两
种逻辑的交替使用。
演绎法是先推论后观
察;而归纳法是从观
察开始,逻辑和观察
都很重要。在实际研 归
的因素

个案性质 严格的、狭隘的 宽泛的,繁多的 相对狭隘的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研究的基本取向
取向 特性
个案研究取向
Case Study Orientation
个案研究
集中比较
变量研究取向
Variables Study Orientation
真伪对照
统计分析
数量特征 单一个案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研究的基本取向:变量研究
Variables Study 因变量:需解释的对象 自变量:导致其他变量发生变化的变量 干预变量: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中介物
自变量
因变量
干预变量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基本取向:个案与变量的过渡
发生变化的,这一变化是如何 导致和影响社会变迁的。
个体的人及其行为; 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 有关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数 据资料; 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动 机和行为选择; 自然科学的方法同样适用 于对人类的研究。

比较政治学导论全套课件 PPT

比较政治学导论全套课件 PPT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二章 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阅读: 张小劲和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章
比较政治学的历史演进
一、早期的比较研究 二、近代的比较研究 三、第二次大战后的发展
古典时期 经验研究 社会科学化 多元化发展
启蒙时代 理论思辨 行为主义 学科化发展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相对于政治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 复合性: ➢内容方面的统摄性 ➢方法层次的独特性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的价值:独特性质
➢ 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的渊源;政 治学本身就是比较的;
➢ 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学科领域内 惟一以方法论为依据的分支学科;
➢ 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基础知识、 特别是经验知识的主要来源;
CP as Methodology
比较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比较政治学的范式争论 比较政治学的方法论问题
作为理论知识的比较政治学
CP as Theoretical Knowledge
国家理论和系统理论 比较政治文化研究 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发展/不发展 社会-政治结构理论
发展中的比较政治学 新发展之一:新理论与新方法
➢ 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学科获得社 会科学其他学科理论滋养的主要 渠道;
的基 主础 要性 来知 源识
的 基 本 渠 道
沟 通 其 他 学 科
以方法论为
发展依据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的价值:基本功能
比较
➢是从对比和鉴别中认识事物的基本 方法;
➢是从经验事实中提炼理论命题的基 本方法;
➢规范性理解:从应当/就然角度给出的学科界定 ➢经验性理解:从实际/实然角度给出的操作性界定

新制度主义与行为主义研究方法比较

新制度主义与行为主义研究方法比较

新制度主义与行为主义研究方法比较摘要:行为主义和新制度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学主流研究方法。

而从一般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都只侧重于政治系统运行的不同环节或过程。

这两种分析方法在理论上和分析中的局限性都与它们在系统过程中的侧重点不同息息相关。

行为主义重视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就必然会忽视制度本身的作用;新制度主义立足于研究复杂制度的系统转换过程则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其研究的科学化程度。

关键词: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对传统政治学的批判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所谓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简要地说,就是以人类的政治行为作为基本分析单位,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各种类型的政治行为作经验的实证分析,使政治学成为一门可以用经验验证的、能预先用科学方法进行预测的学科。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体现为两个大的方面:第一,针对传统政治学的意识形态倾向,行为主义政治学提出了“价值中立”论,主张政治学研究必须“价值中立”,而且政治学研究可以达到“价值中立”。

第二,针对传统政治学方法思辩和抽象推演的特点,行为主义政治学提出了政治学唯实论的研究方法,实证方法是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第二面旗帜。

20世纪80年代,西方政治学有选择地吸收了传统政治学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兴起了一股新制度主义思潮。

新制度主义认为,虽然政治行为、政治选择受到了制度的约束,但制度只是影响人们行为的核心因素(或者重要因素),并非决定性因素。

新制度主义着重解释性理论研究,把制度变量纳入理论框架,研究变量呈现多元化,制度对个人、群体行为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层的考察和变量的分析,考虑路径依赖的因素,注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变化,通过归纳法的应用形成成熟的经验理论,再进一步应用到跨国研究或者别国的比较研究中去。

特别是新制度主义还做了将制度科学化的工作,主张提出新理论,对新理论进行验证,并且要构建新框架来验证新理论。

新制度主义拓宽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新制度主义和行为主义是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的两种主流研究方法。

政治学概念知识:政治手段

政治学概念知识:政治手段

政治学概念知识:政治手段政治手段是指政治行为者为了达成一定的目的而运用的各种手段。

政治手段是政治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配套措施,在建设和推动政治事业中充当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治手段大致分为四类:强制手段、威慑手段、激励手段以及协商手段。

强制手段是指国家利用暴力和武力手段,通过制定法律和实施暴力措施强制群众服从国家的政策、规定和法律。

比如,封闭公共场所、批量逮捕、打压示威游行等等。

强制手段的使用符合国家应对社会动荡、保障政局稳定的需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公众反感。

威慑手段是通过种种手段来制止他人的不当行为,向对方发出威胁,唤醒对方保持戒备。

这种政治手段可以将威慑力量分为自然威慑和人为威慑力量,其中人为威慑力量较为复杂,包括各种道德、法律、信仰等手段,通过追究责任、曝光丑态、法律惩戒来达到威慑效果。

激励手段是通过赢得个人、群体的支持来完成目的。

这种政治手段可以通过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名誉激励、承诺激励等方式来实现。

比如,实施减税政策、加薪保障、多种福利措施等等。

协商手段是指利用各种会谈、交流、协商等方法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跨领域、跨界别的协商与谈判,双方得以积极了解、体现立场、磨合利益,找到达成共识的方案。

协商手段是现代民主决策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政治手段。

以上提到的四种政治手段归纳起来,体现了不同的文明、理念和秉性。

要想把政治手段进行有效运用,则必须对国情、社情、民情进行全方位的把握。

政治手段的使用应该本着合法、合情、合理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各种政治手段可以相互转换,但在使用过程中,一旦政治手段偏离了合法性原则的导向,将会给社会带来重大的损害。

因此,政治实践者必须谨慎使用这些政治手段。

最后,在现代社会中,政治手段的利用是不可避免的。

通过政治手段,政治实践者可以完成各种任务,实现自身目标。

然而,政治手段是多方面的,使用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始终保持对民众的意愿和权益的尊重,相信可在合适的时候排除一切弊端。

政治学结构主义

政治学结构主义

政治学结构主义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学科。

在政治学的研究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其中结构主义是政治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种。

本文将介绍政治学结构主义的主要流派和观点。

1.政治结构主义政治结构主义是一种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它强调对政治现象进行静态的、宏观的和整体的研究,关注政治现象之间的结构关系和相互作用。

政治结构主义认为,政治现象是由一系列的结构所组成的,这些结构包括权力结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等。

通过对这些结构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揭示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政治文化主义政治文化主义是一种以文化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它强调对政治现象进行动态的、微观的和个体层面的研究,关注政治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对政治的影响。

政治文化主义认为,政治现象是由一系列的文化所构成的,这些文化包括价值观、信仰、习俗等。

通过对这些文化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理解政治现象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

3.政治功能主义政治功能主义是一种以功能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它强调对政治现象进行功能的、动态的和比较分析的研究,关注政治现象的功能作用和在不同社会中的适应性。

政治功能主义认为,政治现象是由一系列的功能所组成的,这些功能包括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公正等。

通过对这些功能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比较不同社会中政治现象的功能作用和适应性。

4.政治精英主义政治精英主义是一种以精英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它强调对政治精英进行研究和关注政治精英对政治的影响,关注政治精英在决策和政策制定中的重要作用。

政治精英主义认为,政治现象是由一系列的精英所组成的,这些精英包括统治者、政客、商人等。

通过对这些精英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理解精英对政治的影响和作用。

5.政治制度主义政治制度主义是一种以制度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它强调对政治制度进行研究和关注政治制度对政治的影响,关注政治制度的形成、演变和作用。

论比较政治学的定量研究方法

论比较政治学的定量研究方法

论比较政治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游腾飞(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上海201620)摘要:在比较政治学领域,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数学方法,以政治现象的测量指标为数 据来源,并从具体数据中抽象出规律或检验研究假设。

比较政治学定量研究方法常包含四种基本处理技巧和七个操作步 骤。

其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个案研究、小样本案例集中比较、真伪对照分析和统计分析。

定量研究方法的思维逻辑来自于 科学哲学中的实证主义。

在检验三原则的影响下,比较政治学中的定量研究出现了三种研究学派的分野,即数量描述型 定量研究、认知解释型定量研究和假设验证型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方法的研究者们难以消弭上述学派间的内部争论并不 断与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者们进行争辩。

此种方法论的讨论一方面促使定量研究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则导致了新 的混合研究方法的出现。

关键词:比较政治学;定量研究方法;科学哲学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18)04-0065-07从目前来看,定量研究方法在国内比较政治学研究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实际上,在比较政治学 研究领域内,有众多研究对象适宜用来进行定量研究,如抗议事件、社会运动、公民的政党身份、民主转型 等。

本文试图探讨比较政治学定量研究方法的哲学起源,并在介绍这一方法的学术史和基本操作步骤的 基础上,指出其可能的发展趋势。

1比较政治学定量研究方法的哲学起源定量研究方法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其思维逻辑来自于科学哲学中的实证主义学派。

英文的定量研究 “Quantitative冶一•词的词源来自于拉丁语“Quantitativu”和“Quantitas”。

比较政治学定量研究中存在的三 种研究路径与科学哲学的三原则密切相关。

首先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传统”和“伽利略-牛顿传统”将科学研究方法分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前者通过对经验事实归纳实现理论知识生成和检验,其分析工具包括案例研究和统计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案例类型
①原创个案 该类代表性的个案的研究会对此后同类现 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②典型个案 即因其代表性而具有意义、属于某种更加 宽泛类别的标准例证。 ③变异个案 因其异于或悖于常规而选择的案例。这类 研究关注例外和非典型,有助于加深对例 外和异常的理解。
⑵案例研究的类型
⑴非理论型(Atheoretical)或描述型案例 研究。 这是传统的单个国家或单个案例分析,完全 是描述性而非理论性的,既缺乏既有理论 或假说的指导,也不图谋建构一般假说。 ⑵解释型(Interpretative)案例研究。 明确使用已建立的理论命题,归纳被用于具 体案例,目的在于考察案例而不是以任何 方式改进归纳,属于“应用科学”研究。
第三讲 比较政治学方法
一、研究领域和研究前提
两个基本领域:对方法论的研究;个案的研 究。 可比性问题: ⑴存在着各种类型的被认为具有统一性的 体系。 ⑵体系间有明确的相似点和差异点。 ⑶这些相似点和差异点可通过参照系的价 值,或体系的组成部分的状态,或者它们 的类型构成,做出解释。 因变量:我们试图做出解释的现象。 因变量:Fra bibliotek⑴知识
发现知识的层次:①把现象作为果、事实,去发 现导致现象的原因。②关注资料、证据。③通过 案例引出新的问题,为寻找新资料提供路径。 ⑵定性研究的作用:关键是案例的代表性,更关 注:存在一种有特点的事件,可通过案例的对照、 比较进行,在差异性方面有优势,重视历史、制 度、文化等事件,有可能提出新的东西。 定量研究则假定所有现象的共同性原理,是普遍 主义标准。 Lili Cai, Accountability without Democracy。 , 定性研究的棘手问题:目的引导倾向,受作者思 想、目的的影响。
⑴选择的原因 ⑵冲突的理论 结构决定论 经济决定论 价值观、认同 动员网络、结识网络
五、比较方法的缺陷与优势
比较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变量多、案例少。 “传统的引用/图示方法论,为了与假说 一致精心挑选案例,发现一个异常的案例 就拒绝假说”。 控制方法和手段: 1、尽可能增加案例数量。 2、缩小分析的“特征空间(propertyspace)”。 3、把比较分析集中于“可比较的”案例。 可比较的案例容许在少数变量之间建立关 系,而许多其他变量是受控制的。
㈡研究步骤
三个步骤:⑴单纯的描述; ⑵整理资料; ⑶探求各种可变因素中的关系。 1、概念的形成 问题: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和范畴究竟是普适的 (universalistic)还是特殊的(particularistic)? ⑴概念的基本要素 概念指词语(由一个或几个词所组成的语言标 签)、要界定的现象(概念所指的事物、范围 或概念的意义)、解释这些现象的特性或属性 (一个概念的定义、外延或内涵)的一致性 (an alignment)。
案例:人口与国家命运
㈡比较政治学的具体方法
1、实验方法 、 实验方法最简单的形式是,设定两个相同的组, 对其中一组(实验组)施加刺激,而对另一组 (控制组)不施加刺激。然后把两个组进行比 较,它们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归功于这种刺 激。 2、统计方法 、 统计分析意在考察适用于多个案例的政治变量 间的关系。 因变量是我们试图加以解释的因素;其他一些 因变量 变量是我们相信能够影响因变量的因素,称为 自变量或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自变量由此能够影响因变 自变量 解释变量 量的中介因素称为干预变量 干预变量。 干预变量
四、从故事到知识:社会事件案 从故事到知识: 例的采集与写作
一个好的叙事可以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反 复“咀嚼”的素材,叙事本身往往是接近社 会生活的实践层面、凸显其内在“隐秘”的 最好方法。 (一)把案例作为研究资料与新闻案例的 差别 新闻、文学案例是讲故事,重感人、兴趣, 带有感性;研究型案例,强调立场理性, 追求知识的产出,牵涉政治经济制度,其 知识要点需要证据,但并非无意识形态、 价值观,而是将其嵌入案例中。
4、集中比较
属于小“N”数的研究,意在对极少数的 案例的某一个方面的政治因素展开详尽的 比较。 具有明确的比较框架和比较维度,个案之 间必须建立共同的比较变量或参数,其类 似和差别必须在同一层次且具有明确的分 类和对比,因而这种比较具有更强的明确 性、直接性和理论化色彩;与更多个案的 宽泛比较研究相比,不仅强调相对静态的 比较和变量的识别,而且对历时性的比较 因素有着高度的敏感性,有助于探究个案 间类似与差别的历史根源。
比较政治学可以运用其他方法,比较方 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和学科。 罗斯诺的“定量的历史比较”方法。
要先阅读有关研究文献,发现争辩的焦点, 往往会发现原则性、实质性的问题。 (二)案例研究的入手关键 ⑴选择案例的原则 ⑵如何达到一般化的理解? (三)案例研究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 ⑴把关键证据、事实与观点区分开来。 ⑵访谈前准备。 ⑶案例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⑷要区分政策研究和学术研究。
(四)案例:群体性事件研究 案例:群体性事件研究
3、理论框架的确定
比较政治学理论可作为提出假设、整理 数据、提出正确问题的方法。 宏大理论是指那种提出了大问题、甚至 是终极问题的研究,而且个案涵盖了世 界上所有的政治体系。 中层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它可能关 注单一地区、某个地理区域或逻辑上相 互关联的国家集团;二是关注更容易把 握的、更加独立的问题。 4、方法的选择。
常见的比较战略分为两类:
最大相似的研究设计:对那些在历史、 最大相似 文化和政治局势方面最为相似的两、三 个个案进行集中比较,以清晰地区分哪 些因素导致了我们所感兴趣的特定差别 的出现。 最大差别的研究设计:试图通过发现若 最大差别 干不同个案(国家)的可辨识的差别, 分析一系列相反的环境条件,而寻求特 定联系的有效性(检测其中的相关性)。
⑶制造假说型(Hypothesis-generating)案例研究。 意在通过对具体个案的精细研究而提炼出新的理 论假说的案例研究。 ⑷理论证实型(Theory-confirmconfirming)与理论 证伪型(Theory-infirming)案例研究。 在已建立归纳的框架内、在既有理论框架的指导 下,对单个案例进行的精细分析。案例研究是对 命题的检验,这些命题最终可以被检验所证实或 证伪。 ⑸异常型(Deviant)案例研究。 对单个案例的研究,这些个案背离了已建立的归 纳。选择它们是为了揭示这些案例为什么会异常, 即揭示以前没有考虑到的其他有关变量,或提炼 部分或所有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二、比较政治学的任务、研究方 比较政治学的任务、 法与比较步骤
㈠任务和优势 在研究取向上,比较政治学是从事实和 经验出发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理解政治 的途径是对事实的描述、解释和预测。 比较政治学的预测功能,更多是一种 “趋势陈述”。 社会科学主要探讨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 即是规律。 比较政治学研究始终面临着事实与价值 的紧张关系。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差异方法包括“把[某个]现象发生的情 况与该现象没有发生的情况(二者在其 他方面都相似)进行比较”。 共生变化方法不是只观察操作变量的存 在或不存在,而是观察并度量操作变量 的数量变化,揭示其相互关系。
具有可比性的方法:
(1)地域分析(area approach)。 (2)历时分析。 (3)通过集中于国内比较而非国际比较 来提高可比性。 特别有效的分析是把国内比较与国际比较 相结合。 4、把比较分析集中于“关键”变量。 简化——在极其重要的刻度上简化——因 为人类知识和科学方法完全不能处理大量 的变量、众多的概念和堆积如山的资料
㈢研究手段
1、接触性研究:直接的经验性研究或 狭义的经验研究。 2、非接触性研究(定性分析)。 问题: 问题:托克维尔在政治社会学中首创的 访谈法对比较政治学研究有何意义? 访谈法对比较政治学研究有何意义?
三、比较方法
㈠比较方法的含义 比较方法(comparative method)与实验 方法、统计方法和案例方法构成四种基本 的科学方法。它通过保持所有其他变量为 常数(不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 之中建立经验关系,可用于检验一般经验 命题的有效性。 科学解释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1)在 两个或更多的变量之间建立一般经验关系, 此时(2)其他变量被控制,即保持不变。
⑵概念的目的与层次 ⑶概念形成常遇见的问题:术语、翻译、不同 文化形态的概括 ⑷概念框架 2、确定比较的战略 共时的和历时的比较; 几种不同的战略: ⑴最大相似体系的设计(Most Similar Systems Design/Mill‘s Method of Difference); ⑵最大差异体系的设计(Most Different Systems Design/Mill‘s Method of Similarity)。
统计方法可以利用偏相关(partial correlations)来方便地处理控制问题。 如果可用于分析的案例很少,以至于无 法把它们交叉列表以进一步建立可信的 控制,那么我们就应该采用比较方法。
3、案例(个案)研究方法 案例(个案) studies) (Case studies)
案例研究方法适用于一个案例。 利用案例研究和比较方法,应该就合乎某一宽泛 类别的若干案例提供详尽的描述。 案例研究法特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一个团体 或组织、抑或一个事件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的方 法。案例是属于某个更加宽泛类别中的一个案例, 案例研究就是要研究其意义超出其边界之外的某 个对象,从而非常有助于建立一般命题,建立政 治科学理论。 由于科学是一种归纳活动,基于单个案例的研究 既不能进行有效归纳,也不能反驳已建立的归纳, 因而案例研究方法的科学地位多少有些模糊。但 是,在缺乏总括性理论的情况下,个案研究是构 建我们对于政治世界之理解的基本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