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认识图形。
1. 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2. 用同样的图形拼基本图形,如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1. 计算方法: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法等。
2. 解决问题:根据已知条件,求还剩多少、还差多少等。
三、分类与整理。
1. 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 能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和表示,用象形统计图或简单的统计表呈现。
四、100 以内数的认识。
1. 数数: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 数的组成: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 读数和写数:从高位起,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
4. 数的顺序:知道 100 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5. 比较大小: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先比十位,十位大的数大,十位相同再比个位。
五、认识人民币。
1.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 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3. 简单的计算:单位相同直接相加减,单位不同要换算成相同单位再计算。
六、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3.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七、找规律。
1. 图形的规律:颜色、形状等的重复出现。
2. 数字的规律:通过计算相邻两个数的差或和找到规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1. 数字的认识和写法- 0~100的数字认识和写法-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2. 四则运算初步- 加法和减法的意思和运算- 两个数字的加法和减法3. 基本度量单位- 长度的基本度量单位——米- 重量的基本度量单位——千克4. 时钟和日历- 读取时钟和日历上的时间- 时间的概念和分类5. 分类和排序- 物品的分类和归类- 数字的大小排序6. 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区分- 图形的名称和基本特点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概念和定义- 同分母分数的比较8. 数字游戏和益智题- 通过游戏加深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解决数学益智问题,提高思维能力9. 计数、票数和货币认识- 数字的顺序读数和记录- 票数统计和货币认识10. 应用数学- 采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1. 数字的认识和写法数字的认识和写法是数字学习的起点,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以零散的数字认识和写法开始。
例如:“13是多少?”“13的写法是1和3”等等。
2. 四则运算初步四则运算初步主要涉及到加法和减法,学生需要掌握数字的意思和运算法则。
例如:“2+3=?”“3-1=?”等等。
3. 基本度量单位基本度量单位包括长度的基本单位——米,和重量的基本单位——千克,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度量单位和大概的大小。
例如:“多长的距离是一米?”“一千克等于多少克?”等等。
4. 时钟和日历时钟和日历的学习主要涉及到时间的认知,学生需要能够读取时钟上的时间和日历上的日期。
例如:“现在是几点?”“今天是几号?”等等。
5. 分类和排序分类和排序是认知能力的提升训练,学生需要分类和归类物品,并将数字排序。
例如:“把这些东西分成两类?”“把这些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等等。
6. 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学生需要认识几何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学习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例如:“这个图形是什么?”“这个图形有几条边?”等等。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4、比较数的大小,两位数比,十位上的数大的数大;十位相同,个位上数大的数大;两位数一定比一位数大。
5、根据数从前往后的顺序数,后面的数大于前面的数。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同一个数在不同数位上表示不同的意义,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开始,即从左边第一位开始。读数是用汉字表示出来,如:九十八;写数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出来,如:98。写数时,哪一位上什么也没有,就要用0占位。
10、解决这部分的实际问题,可以用连加、连减、数一数、圈一圈、列表等方式。
11、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相加满十的,十位上的数应该比原来多1,个位上就看加了凑够十外还有几个一了。
七、找规律:
1、颜色、数量、大小、形状、数字关系、方向及其他性质等方面表现出的特点叫规律。有些规律的核心是重复,有的则是发展。一组实物依次不断地重复排列(至少重复出现两次以上),可以成为有规律地排列。
7、整十数减一位数,把被减数分解成几十和10后,用10减个位数后的差和几十相加就行。
8、几次加、几次减或加减混合算式中,一般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必须先算小括号中的。小括号起到了改变运算顺序(就是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的作用。
9、求几个相同数的和是多少,可以用连加的方法;求一个数中含有几个某数,可以用连减的方法。
7、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如:95—5=90,73—3=70,即十位照写,个位为0;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如:63—60=3,48—40=8,即十位为0,个位是被减数的个位。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钟表1、认识钟面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
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如:8时或8:00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
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
(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一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几何类图形试题1、认形状:有圆形,六边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圆柱体,还有几个形状。
专家解析:考查认图能力。
家长可以拿几何教具让孩子观察,让孩子根据这些图形拼图,在这个拼接的过程中给孩子讲这些图形的特色;也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这些图形的影子,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图形。
2、一个正方形是四个角,问:在角上切了一个角之后还剩几个角?专家解析:考查观察能力。
家长可以拿一张纸,用手折起一角,让孩子自己观察还有几个角。
相类似的体型,一般需要先从实物展示做起,慢慢培养孩子空间想象能力。
3、四根牙签摆出3个三角形。
专家解析: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一、加法和减法1. 数字的认识:从0到100的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2. 加法的基本概念:加法的符号和含义,加数、和的概念。
-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 加法的实际应用:用场景模拟加法运算,如小猫捉老鼠、小鸟叼食物等。
4. 减法的基本概念:减法的符号和含义,被减数、减数、差的概念。
- 减法的特殊情况:相减得0或负数。
5. 减法的实际应用:用场景模拟减法运算,如小鸟吃掉虫子、小汽车回家等。
6. 各种运算符号的运用:用加号、减号等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数的比较和顺序1. 数的比较:使用大于、小于或等于符号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 比较数字的方法:根据数字的个位数、十位数进行比较。
2. 数的顺序:依据数字的大小将数字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
- 数的顺序关系:数字的大小决定了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
三、简单的宽度和长度量度1. 长度的认识: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 对比长度:用直尺等工具比较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 长度的比较:使用“较长”、“较短”等词语进行对比。
3. 宽度的认识:宽度的概念与测量方法。
- 使用非标准单位测量宽度,如手指宽度、笔宽度等。
四、简单的图形认识与分类1. 扁平图形: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扁平图形。
- 图形的边数和角数: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属性。
2. 图形的分类:根据边数和角数对图形进行分类和归类。
- 能正确将图形归类,如将所有三角形放在一起等。
五、简单的数据统计1. 数据的获取:通过实物、图片等获取有关数据。
2. 数据的统计: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并制作简单的图表。
- 数据的分类和计数:将数据根据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并统计各类的数量。
- 数据的图表表示:用柱状图、折线图等方式直观地表示数据。
六、时间的认识和应用1. 时刻的认识:认识钟表的时、分、秒针,学习读取时间。
- 以小时为单位认识时间:根据时针的位置读取整点时间。
2. 时间的计算:用钟表模拟日常活动的时间,并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一、整数与小数1. 整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整数是由0、正整数和负整数组成,用整数线表示。
正整数通常表示为"+n",负整数表示为"-n"。
2.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整数的加法:同号两个整数相加,保持符号不变,异号两个整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整数的符号。
- 整数的减法:a-b,可转化为a+(-b)的形式,然后按整数的加法规则进行运算。
3. 小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的实数,用小数点表示。
4.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加法:先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相加,再将得到的结果合并。
- 小数的减法:可以通过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的方式进行运算。
二、长度、重量、容积和时间1. 长度- 厘米、米和千米的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
- 长度的加法和减法:同单位的长度相加或相减,保持单位不变。
2. 重量- 克、千克的换算:1千克=1000克。
- 重量的加法和减法:同单位的重量相加或相减,保持单位不变。
3. 容积- 毫升、升和立方米的换算: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
- 容积的加法和减法:同单位的容积相加或相减,保持单位不变。
4. 时间- 秒、分钟、小时和天的换算:1分钟=60秒,1小时=60分钟,1天=24小时。
- 时间的加法和减法:同单位的时间相加或相减,保持单位不变。
三、图形与几何1. 点、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概念- 点: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只有位置的概念。
- 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线段,是有长度的有限部分。
- 直线:没有端点的线段,可无限延伸。
- 射线:有一个起点的线段,可无限延伸。
2. 平面图形的分类及性质- 三角形:有3条边和3个内角的图形。
- 四边形:有4条边和4个内角的图形。
- 正方形:具有4条相等边和4个直角的四边形。
3. 圆的概念及性质- 圆:由与圆心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 圆的直径、半径和圆周:直径是通过圆心的一条线段,半径是圆心到圆周的距离,圆周是圆的边界。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下数学知识点汇总一、认识图形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角是直直的。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边相等,有一对边是斜斜的,角不是直直的。
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角是直直的。
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2)常见拼组:① 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 2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 4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8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3】分一分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一个正方形可以分成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或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一个长方形可以分成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或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或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2、七巧板七巧板是由(7)个平面图形组成,其中有(3)种平面图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
里面有两个相同的大三角形和两个相同的小三角形,七巧板中的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想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如:12—— 9 = 3 把12分解成10和2过程:想先算:10-9=1则再算:1+2=3★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13-4= 13-5= 12-4= 10-4=三、分类与整理1、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学会自主分类,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2、学会单一标准的分类和按不同标准的分类,特别是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分类卡片形状数量水果种类数量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最好是十个十个的数)。
一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1.认识图形:学习区分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和平面图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
了解平面图形是描、画、印、拓立体图形得出的。
2.认识人民币:学习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如1元=10角,1角=10分等。
3.认识位置与方向: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方位名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
境中。
4.退位减法:学习减法运算中需要向高位借位的退位减法,例如20以内的数字
之间的退位减法。
5.比较数的大小:学习如何比较数字的大小,通常先比较高数位上的数字,再按
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6.读数与写数:掌握基本的读数和写数技巧,例如知道从高位开始读写,理解个
位、十位、百位的概念。
7.分类与整理:学习按形状、颜色、用途、种类等方式进行分类,并初步体验数
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数学结束的关键点知识归纳(新教育版)
第一个焦点:知道图形(b)
首先,图形可以分为(1)平面图形; (2)三维图形
平面: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
立体声:立方体,立方体,圆柱体,球体
二,图形组
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制成平行四边形;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打
进入平行四边形,你也可以拼写一个矩形,你也可以拼写一个大三角形。
2.组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4个小正方形,拼写一个大正方体,至少8个小正方体。
两个矩形可以制成一个大的矩形。
(两个特殊的矩形可以制成一个大的正方形)
4个立方体可以拼写一个大的长方体。
第二个焦点:分类和整理
分类方法:一般(1)按形状; (2)颜色; (3)使用; (4)。
在分类的同时,初始经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过程中,将使用简单的方法收集,组织数据,初步了解条形图和统计表,根据图表中提供的统计数据回答简单问题。
第三个重点:理解人民币
人民币单位为(元),(角),(点)。
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 10角; 10角= 1元; 1角= 10点; 10点= 1角; 10角= 100点; 1元= 100点。
3.主要类型:
填写正确的单位。
(注意实际接触寿命)
计算:元元角全角10以上记1元
元 - 元角 - 角度不足,人民币1元时,10角度计算
如:(1)2元8角6角= 2元14角= 3元4角
(2)65元-3元7角
= 64元10角-3元7角
= 61元3角
4.解决问题:先绘批,识别数据,重列计算。
当列有:几美元几个角几个美元来表示形式,而不是十进制形式的列。
更改钱:1 10元可换5元。
1 100元可换5元20元。
1 100元可换
2 50元。
1元50元可换10元5元。
6. $ 2.00元= 2元; 0.50元= 5角; 59.90元= 59元9角; 9.25元= 9元2角5分。
第四个焦点:100个在认知的数量
从右边,第一个是一个位,第二个是十,第三个是一百。
读,写方法:从高位读写。
2.自然数的数量为1,3,5,
3.数字数:0 0,4,4,8,自然数(0除外)。
4.整数:自然数的数目(0除外)。
5. 5十,五一,组成为55.(十五,五为五,五为一)。
阅读:五十五(书写汉字)写作:55(写数学)
6. 10一是十,十十是一百(一,十,一百是计数单位汉字)
数字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题)
示例:68由六个十八个组成; 68由八个一和六十组成
68有(6)一个十和(8)一个,有(68)一个。
68上十位数为6,即六十(写汉字),位数为8,即8位(写汉字)。
7.比较两位数字大小的方法:先看看十,这是大的大。
如果十个是相同的,再看一遍
位,其中大数字大。
(向大数开口,朝十进制尖锐。
)
当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异可以使用得更多,更少描述;当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异可以使用更多,更少描述。
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大两位数为99;最小两位数为10;最大单位为9;最小一位为1。
注意:
位数为7,位数为十位数,数目为3,数字为()。
(写完成再次记住测试检查的含义)
第五优先级:在100的加减法
一,十加十,十,加一点,一点。
非进位的增加20 30 = 50 67 2 = 69 68 30 = 98
减去非放弃80 - 50 = 30 69 - 2 = 67 98 - 30 = 68
二,进位加法(Minato法)
1. Minato十首歌:一个Minato二,两个Minato八,三个Minato七到四六,五五一起十。
(注:Minato的数字相互互补)
(2 8 = 10,2是8的补码)和比特数
3. 100以下进位加362 8 = 44精炼方法:一位有曲线,十位加1,位数减少数。
(同样的方法和20)
第三,放弃减法
1.20内的减号:破十律:161-9 = 7位加号
2. 100内部由:361-9 = 27精炼方法:一个带有曲线的位,十位乘以1,位加号。
第六个重点:括号 1.在公式中有一个括号,第一个在括号内,然后计算在外面的括
号。
2.公式中没有括号,从左到右,接着是计算。
第七个焦点:找法律
1,法律复发:○□□○□□○?○□□(每组法律向上圆)
2,变更规律:2 5 8 11 14□□
□18 15 12□
3 4 6 9□□
3,法则数量:写入两个相邻数字之间的差值,然后观察两个数字之间是否有规则的间隔,这三个数字之间是否有链接。
标记每一组规则,然后按照法律填写。
注意发展良好的习惯:
1.认真研究问题,仔细绘制关键词,找出主题,让我们做几件事。
2.仔细阅读问题,识别数据,圈出或标出,然后一步一步回答。
3.为了标准化写作,仔细检查后(特别是结合生活实际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