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义县新区详细控制性详细规划
区域概况

区域概况2.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1.1社会发展概况2.1.1.1区域位置新建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下游西岸,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南面,是江西省会南昌市市辖县。
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1'至116°25',北纬28°20'至29°10'。
东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接壤,隔赣江与南昌市老城区和南昌县相望;南与丰城市毗邻;西与高安市、安义县、南昌市湾里区交界;北、西北与永修县相连;东北濒鄱阳湖与都昌县、波阳县、余干县为邻。
县域呈长条状,东西宽约23km,南北长约112km,总面积为2337.84km2,占南昌市区域面积的31.6%(生米镇划归红谷滩新区管辖之后,县域总面积为2197.24km2)。
县域中间被南昌市(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所隔断,使全县按赣江河流走向分为上新建和下新建。
县城长堎镇与南昌市区隔赣江相望,随着南昌市“一江两岸”发展格局的推进和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建设,已成为南昌市的新城区。
长堎工业园位于新建区西南部和石埠镇之间,南与城市快速道为界,东起京九铁路西线和昌樟高速,西至城市西外环高速,北至梅岭山脚。
2.1.1.2交通条件南昌市已经基本形成水陆空立体式交通,南昌水路可通赣江、抚河、锦江和鄱阳湖沿岸城镇及长江各口岸。
陆路有105、316、320三条国道和浙赣、京九等铁路,初步形成了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等周边省省会“5小时经济圈”。
民航已开辟了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30多个城市的航线。
望城地处西南部交通要冲,昌樟高速公路位于其东侧、320国道贯穿南北、规划城市外环——南二环在其北侧,城市高速外环环抱其西侧和南侧。
浙赣铁路线从规划区的北侧穿过;南昌铁路西客站位于其东北角,该地区对外交通极其便利。
长堎工业园依托南昌市通畅便捷的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为南昌长堎工业园开拓全国市场,发挥辐射和聚集作用提供了强大支撑。
江西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江西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江西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3月前言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赣发〔2019〕23号)要求,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本级政府对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细化落实,是对本行政区域开发保护作出的具体安排,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详细规划的依据。
为指导各地开展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保证规划成果科学、规范、有效,遵循科学、简明、可操作的原则,江西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编制了本指南。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赣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目录1总则 (1)1.1适用范围 (1)1.2地位作用 (1)1.3规划期限 (1)1.4规划范围 (2)1.5规划层次 (2)1.6编制原则 (2)2编制要求 (3)2.1工作组织 (3)2.2编制程序 (4)2.3成果审查 (5)2.4规划基数 (5)2.5基础研究 (6)3编制内容 (6)3.1现状分析与形势研判 (6)3.2战略目标与协同发展 (7)3.2.1战略定位与目标体系 (7)3.2.2区域协同发展 (7)3.3全域国土空间格局 (7)3.3.1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7)3.3.2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8)3.3.3控制线划定 (9)3.3.4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 (11)3.4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 (11)3.4.1水资源利用与湿地保护 (11)3.4.2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 (11)3.4.3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11)3.4.4矿产资源保护与利用 (12)3.4.5自然保护地体系 (12)3.4.6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12)3.5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12)3.5.1国土综合整治 (12)3.5.2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13)3.6城乡功能结构优化提升 (14)3.6.1产业体系布局 (14)3.6.2综合交通体系 (14)3.6.3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14)3.6.4绿色空间网络与山水格局 (14)3.6.5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15)3.6.6乡村振兴发展策略 (15)3.6.7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15)3.6.8安全韧性城市建设 (15)3.7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16)3.7.1中心城区范围划定 (16)3.7.2城市用地布局 (16)3.7.3居住与住房保障 (16)3.7.4公共服务设施和社区生活圈 (16)3.7.5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 (17)3.7.6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 (17)3.7.7城市风貌引导与管控 (17)3.7.8城市更新 (17)3.7.9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17)3.7.10城市道路交通组织 (18)3.7.11城市基础设施布局 (18)3.7.12综合防灾设施布局 (18)3.7.13城市“四线”管控 (18)3.7.14乡镇发展指引 (19)4规划实施 (19)4.1规划传导 (19)4.1.1对下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传导 (19)4.1.2对相关专项规划的传导 (19)4.1.3对详细规划的传导 (20)4.2分期实施与行动计划 (20)4.3信息化建设 (20)5成果要求 (20)5.1报批成果 (21)5.1.1规划文本 (21)5.1.2规划图件 (21)5.1.3 数据库 (23)5.1.4 附件 (23)5.2技术成果 (23)5.2.1规划说明 (23)5.2.2专题报告 (24)5.2.3分析图件 (24)5.2.4其他材料 (25)5.3公众读本 (25)5.4乡镇规划指引成果要求 (26)5.4.1报批成果 (26)5.4.2技术成果 (27)6 附录 (29)附录1:规划指标体系 (29)附录2: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32)附录3:规划文本附表 (33)表1规划指标表 (33)表2国土空间用途结构调整表 (33)表3基本规划分区统计表 (33)表4规划约束性指标分解表 (34)表5镇村体系规划表 (34)表6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结构表 (34)表7历史文化资源统计表 (35)表8自然保护地名录表 (35)表9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 (36)表10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安排表 (36)表11(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结构平衡表 (36)表12(中心城区)“四线”汇总表 (37)附录4:专项规划编制任务表 (38)附录5:基础资料清单(参考) (39)1总则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赣发〔2019〕23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的要求,加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县级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提高规划科学性、协调性与操作性,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本技术指南。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南昌绿谷“两区一廊”现代农业与秀美乡村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南昌绿谷“两区一廊”现代农业与秀美乡村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9.09•【字号】洪府厅发〔2015〕108号•【施行日期】2015.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南昌绿谷“两区一廊”现代农业与秀美乡村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洪府厅发〔2015〕108号各有关县(区)人民政府,桑海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部门:《南昌绿谷“两区一廊”现代农业与秀美乡村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5年9月9日南昌绿谷“两区一廊”现代农业与秀美乡村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赣发〔2015〕15号)精神,策应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抢占制高点、聚焦增长极、提升首位度、共筑‘四强’梦”总任务,谋划好“十三五”农业农村工作,通过南昌绿谷“两区一廊”现代农业与秀美乡村示范工程建设(以下简称“南昌绿谷”),引领全市农业转型升级和秀美乡村建设,助推全市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规划范围“南昌绿谷”规划范围东至昌九高速,西至昌铜高速,包括以南安公路-万赤公路为中轴的沿线两侧“6镇(乡)、1场”,即新建县溪霞镇,湾里区罗亭镇,安义县长均乡、万埠镇、长埠镇、石鼻镇;桑海集团四分场,总规划面积约40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域规划建设面积约45.7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两区一廊”即国家级溪霞现代农业示范区、石鼻现代农业示范区及罗亭-长埠都市现代农业休闲观光走廊。
二、基础条件1.区位优势明显。
“南昌绿谷”地处昌九新区和临空经济区两大全省战略新区核心及辐射区域,与梅岭风景名胜区相连,距离南昌中心城区20公里、昌北机场6公里、庐山景区90公里,昌九高速、昌铜高速、105国道(南安公路)、万赤公路贯穿其中,交通十分便利。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昌市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洪府厅发[2014]74号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昌市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洪府厅发[2014]74号](https://img.taocdn.com/s3/m/a5f1262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71.png)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昌市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昌市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洪府厅发〔2014〕7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南昌市新建住宅项目供配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7月4日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照此执行。
2014年7月29日南昌市新建住宅项目供配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南昌市新建住宅项目供配电设施的建设、管理、维修,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满足住户正常用电需求,根据《城乡规划法》、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江西省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DB36/J001-2011/T)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南昌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住宅项目供配电设施的建设、管理、维修。
但新建住宅项目内设计容量大于100千伏安的大型公建项目所需供配电设施除外。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新建住宅项目,包括新建的商品住房以及与住房共用供配电设施的配套设施用房和经营性用房。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供配电设施,是指从上级公共电源网接入点起,至新建住宅住户电能计量装置处(电能计量装置应分层、分户设计安装),及住宅项目公用配电房内公共设施和经营性用电电能计量装置处的所有供配电设施,包括:住宅供配电设施外部电源进线、住宅小区配电通信、配网自动化、住宅开闭所、环网柜、配电变压器、分支箱、电表箱及以上部分进线电缆、架空线、平行线等供配电设施。
关于推进城镇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

关于推进城镇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为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存量城镇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47号)、《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5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健全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1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节地增效”行动的指导意见》(赣府发〔2019〕5号)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现就我市促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统筹引导(一)明确再开发的原则。
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工作应遵循“符合规划、市定政策、区负主责、企业协商、依法依规”的原则。
强化市级统筹力度和发挥土地储备在盘活低效产业用地的主渠道作用,积极稳妥推进存量低效产业用地的再开发利用。
(二)明确再开发的范围。
城镇低效产业用地是指城市规划区内,重点是经开区、高新区、罗亭工业园、青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青云谱新经济产业集聚区、原民营科技园等工业园区或集中区范围内的经2009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已确定为国有建设用地中的布局散乱、设施落后、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且权属清晰、无法律纠纷的存量产业建设用地(含工业、仓储、物流、科研等用途),但闲置土地不得列入改造开发范围。
以下土地可列入城镇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范围:1、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禁止类、淘汰类产业用地;2、不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产业用地;3、建筑物和构筑物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产业用地;4、“退二进三”的产业用地;5、其他经市政府同意列入的改造项目。
二、稳妥有序推进再开发(三)调查摸底。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字号】赣府发[2012]第21号•【施行日期】201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2】第2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赣发〔2010〕7号)印发以来,我省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功能更加完善,城乡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城镇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但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发展质量不高、中心城市综合实力不强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城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坚定不移实施加速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速全省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进一步明确城镇化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奋斗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快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为重点,以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为核心,以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为手段,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加速发展。
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3%以上,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以上,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南昌市城区常住人口达到300万左右;赣州市、九江市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以上,进入特大城市行列;上饶市、吉安市、新余市、萍乡市、景德镇市、抚州市、宜春市等7个设区市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万,进入大城市行列;鹰潭市、南康市、瑞金市、乐平市、丰城市、高安市、樟树市、鄱阳县、兴国县、于都县、信丰县、上高县、进贤县等13个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达到20万-50万的中等城市规模,全省县城平均城市人口达到12万以上;示范镇和中心镇人口吸纳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初步构建起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集约高效的城镇体系。
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

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2.07.29•【字号】•【施行日期】2022.07.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为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近期国土空间规划有关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183号)等文件要求,依照《江西省城市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规范详细规划编制,持续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做好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做好控规工作的重大意义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传导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有效抓手,是指导和约束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城市空间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控规是统筹各类专项规划的重要平台,是实质性保障城市各业用地、各类设施空间落位的直接抓手,对于推动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控规是法定规划,对具体地块用途、开发建设强度和管控要求等作出实施性安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统筹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法定依据。
各地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做好控规工作的重大意义,系统、规范、有序推进控规的编制、实施和管理。
二、规范有序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一)开展既有控规评估维护工作。
要对既有控规进行实施评估,与在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无冲突、适应目前城市发展和土地供应需求的,可继续沿用;既有控规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或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布局不相适应的,应对既有控规进行调整修编。
南昌城市规划展厅观后感

南昌市城市规划展示厅之旅观后感在我没有来到江西,没来到南昌之前,听到南昌——江西的省会城市这个名字时,大脑中只有“南昌起义”这个与之相关的话题。
不知道是南昌起义的名头太大还是南昌发展的还不够强势,为何一个中部的红色省会城市,在众多人心中还不如一个偏远的拉萨、乌鲁木齐出名。
当我乘火车从重庆来到南昌,下火车看到陈旧的火车站,心中不免有些失望: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整洁的环境,没有明亮的站台。
这究竟是如何一个城市,能容忍自己的脸这么不整洁?作为一个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时刻不是观察留意着身边建筑及地块规划。
就南昌火车站而言,穿越了城市,割断了城市应有的完整性,所带来的噪音污染是周边居民整夜的失眠。
或许是自己见识还不够,这样的火车道兴许可以让其他游客看见美丽南昌的景色,以吸引旅客前往旅游。
就鄙人浅薄的见识,火车站设立在城市中心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带去了资金,刺激了消费,但总的来说,这样会给交通带去很大的压力,会给周边环境的安全、卫生、空气等带去极大的危害。
南昌的公路安排得极不合理,在一些交通要道车道明显不够,在上下班时期会造成长时间的拥堵,八一大桥附近几乎每天都会堵好久。
南昌的城市规划不合理性让我联系到了重庆,重庆作为山城,在地理条件上是没有南昌好的。
南昌作为平原地带,没有太大的山坡和沟渠,因而在城市布置上应该更加合理。
开始,南昌给我的印象是很乱,建筑与公路之间没有关系,好像是有人随意扔弃在地上的积木。
后来,我看到了红谷滩,那里有种新世纪的感觉,干净的布置及合理的安排,让我认识到了新兴南昌。
城市是一个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为了让我们能更清楚的了解城市的基本构建与组合,冷清波老师带我们前往南昌市城市规划展厅参观。
在去之前,我并不看好本次参观,因为原来没有参观过类似的城市规划展厅,认为不过是一些文字类的介绍:南昌市的建立到如今的历史故事,一些简单的南昌市地理位置特征及人物传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节点景观”指居住区以及居住小区景观节点、门户景观节 点、公园节点以及广场景观节点,同时各层级的景观节点与 各景观片区相结合,构成富有地域特色、体现现代城市形象、 多层级的城市景观系统。
功能分区:
根据安义县新城区用地环 境条件及总体规划的要求, 为新区建立了“三心、四 片、五轴”的规划结构。
景观系统分析:
以总体规划中景观系 统规划为依据,规划 地段将形成“片区景 观+廊道景观+轴线景 观+节点景观”的景观 系统。
• 其中“片区景观”指城市中的商贸景观片区、居住景观片区、 文化娱乐景观片区、科研文教景观片区、体育景观片区以及 公园景观片区;
• “廊道景观”指依托生态廊道形成的绿化景观通廊;
区位分析图:
安义县地处江西省西北部, 居潦河中下游,西山以西,
云山之南。域东境与南昌 市湾里区相邻,南接高安 市,东南部与新建县交界, 西南与奉新县相连,西北 与靖安县接壤,东北与永 修县毗邻。
规划背景:
随着近年经济迅速发展, 城市建设面貌也日新月异, 旧城区的用地规模难以满 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 将老城区的部分职能疏解 出去成为必然,依据总体 规划定位新城片区是安义 县的行政文化主中心,要求在新城片区发展新的集中行政办公用 地,并结合行政中心,建设县级文化中心。本次规划是在上轮城市 总规基础上向东扩大用地规模,重新确定新的片区的地位是未 来安义县中心城区。
性质与规模:
安义县新城区的功能定位 为:集商业、金融、办公、 文化娱乐、中高档居住为一 体的城市综合功能区片区, 是集中体现安义县新城区风 貌的重要标志性地区。
安义县新城区控制性详细 规 划 总 用 地 面 积 669.67 公 顷 , 其中城 市建设 用地 669.67 公 顷。
现状图:
中小学托幼用地 市属办公用地 高等学校用地 一类工业用地 防护绿地 二类住宅用地 住宅用地 文物古迹用地 灌溉水田
办公:容积率2.5、建 筑密度35%、建筑限 高60米、绿地率35%
住宅:容积率1.2、建筑密 度26%、建筑限高24米、 绿地率40% 邮电:容积率0.5、建筑密 度25%、建筑限高12米、 绿地率40% 医院:容积率1.5、建筑密 度25%、建筑限高24米、 绿地率35%
商业:容积率3、建筑密 度40%、建筑限高45米、 绿地率30% 住宅:容积率1.2、建筑 密度26%、建筑限高24米、 绿地率40% 中小学托幼:容积率0.8、 建 筑密度25%、建筑 限高12米、绿地率40% 办公:容积率2.5、建筑 密度35%、建筑限高60米、 绿地率35%
• “线状绿化”是指依托各防护绿地高压线的防护廊道所形成的线 性绿化渗透以及依托规划范围内城市主干道的线性绿化所形成的 绿化轴;
• “面状绿化”是指规模较大的防护绿地、公共绿地、公园等,通 过生态廊道和线性绿化的渗透作用将城外生态环境引入城市内部, 并结合内部点状绿地最终构成规划地段内的绿化系统骨架。
城市支路:区内其它道
路(红线15米或者16米)。
道路横断面:
路网结构、道路线型 与断面的设计考虑城 市设计要求,有利于 塑造优美而有特色的 城市景观。组织步行 交通系统,与绿地结 合,联系主要的公共 活动场所。
绿地系统分析:
规划地段内的绿化系 统形成“点、线、面” 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 统。
• “点状绿化”指城市内部居住区以及居住小区中心的公共绿地, 同时包括现状城区内部两处广场置换成的绿地以及各门户区设置 的绿地;
规划设计原则:
1 .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 2 . 以人为本 3 . 协调自然环境、保护生态 4 . 混合发展、布局合理
规划目标:
1.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结构,提升城市功能。 2. 构筑快速、便捷、安全、宜人的城市交通网络。 3. 建设高品质的城市人居环境,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 4. 社区单元规划管理和规划设计相结合。
“三心”指安义县新的行 政中心、文化中心、商务 中心。 “四片”指新城区的生活 片区、行政科研片区、文 化娱乐片区、工业片区。 “五轴”是指过境道路南 安公路、在北面新建的新 南安路组成两条的城市发 展主轴;凤凰西路、前进 路、由大宇学院隔断的新 建道路组成的三条城市发 展次轴。
规划道路红线及建 筑退后红线:
土地利用图:
住宅用地 办公用地 影剧院用地 灌溉水田 中小学托幼用地 商业用地 体育馆用地 文物古迹用地 工业用地 医院用地 园林生产绿周边形 成有机衔接,并与土地使用 规划相协调。 道路分级:主干道:红线 46米; 次干道:红线28米和20米;
商业:容积率3、建筑 密度40%、建筑限高45 米、绿地率30% 公园:绿地率90% 中小学托幼:容积率0.8、 建筑密度25%、建筑限 高12米、绿地率40% 居住:容积率1.2、建筑 密度26%、建筑限高24 米、绿地率40%
商业:容积率3、建筑 密度40%、建筑限高 45米、绿地率30% 影剧院:容积率2.5、 建筑密度30%、建筑 限高24米、绿地率 35% 体育场馆:容积率2、 建筑密度30%、建筑 限高24米、绿地率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