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02眉山金象化工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如涉特殊工艺要求,在经有关主管部门认定后,工业建筑密度可下调5%。
2.建筑高度控制
本区内的工业用地内工业生产、厂房建筑等的特定结构不受限高规定控制,工业用地内的行政办公和配套服务设施需受限高规定控制。
高层住宅建筑不超过60米,多层住宅建筑不超过24米,住宅兼容商业用地建筑不超过24米。
幼儿园建筑不超过15米,派出所、社区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建筑不超过24米,农贸市场建筑不超过15米。
2.地块划分原则
规划的用地性质尽量单纯(允许小面积相容性质用地存在,但不允许不相容性质用地存在)。
地块以道路街巷、河道或院墙为界,地块至少有一边临路。
公园、绿地按专项规划要求单独划块。
3.地块编号
各地块统一编号,编号结构为:片区代码-控制单元-片区地块-地块。
本规划对河道水域及道路用地等不予编号。
规划共划分4个控制单元,27个片区地块,246个地块。
眉山金象化工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本
(规委会送审稿)
四川省新视野城乡规划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二O一二年八月
第一章
第一条规划目标
为了贯彻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眉山金象化工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统筹安排土地使用、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境容量提供技术依据和措施,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建设的相关法规、条例、技术规范;
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综合规划 (2)第三章控制指标解释与规定 (4)第四章图则说明 (5)第五章规划的实施管理 (5)第六章附则 (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三期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及统筹安排土地使用、道路交通、公共市政设施等提供规划依据和指导,制定本规划文本。
第二条规划目标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三期工业园充分利用岑河镇现有区位、交通与产业特色优势,发展以针织服装工业为主的轻型加工业,建设吸纳和服务于中小企业,集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现代化工业园区。
为荆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基地和平台,促进城市产业集聚,以产业拉动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4.《湖北省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5.《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7.《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总体规划(调整)》(1999〜2015年)8.《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国土资发(2004)232号9.其他与城乡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第四条规划原则1.园区建设和城市协调发展强调以产业拉动促进城市发展。
明确园区综合环境保护策略,严格限制各类污染项目用地, 明确工业项目准入条件。
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与城区的协调配套。
2.充分考虑土地使用的经济性园区规划建设中充分注重土地利用的经济性。
规划布局中采用适应园区招商引资特点和项目组合的用地组织方式,对园区道路、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和布局进行综合统筹安排。
3.统一规划和分期建设相结合采取滚动开发方式。
从区位条件较为成熟和经济效益较显著的地块着手,逐步推进创造高品质的园区环境,塑造现代化城市工业园区形象。
统一规划,兼顾各开发阶段的相对独立性和各建设阶段之间的相互协调,形成完整的园区环境。
第五条规划范围、性质与规模1.用地位置:本规划区位于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镇区北部,东起岑观路,西至渊岔排渠和西引渠,北与岑河原种场相邻,南至舒雅苑小区。
莆田市黄石工业园区首期控规文本及说明书

莆田市黄石工业园区首期控规·文本一、总则1.1 规划依据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莆田市城市总体规划》、《莆田市黄石工业园区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莆田市黄石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莆田市黄石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建议书》和《莆田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行编制。
1.2 规划范围黄石工业园区首期用地面积126.35公顷。
用地范围:东至道山路,西至兴业路,南至普连路,北至晴岚路。
1.3 适用范围在规划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应遵守本规划,除文本和图则有关规定外,未涉及的其它控制指标应参照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
1.4 使用原则本规划的文本和图则是莆田市黄石工业园区首期建设、改造的控制性文本,应同时使用,二者不可随意分解。
1.5 主管部门和管理权限本规划经莆田市城乡规划局批准后,即可执行。
解释权属莆田市城乡规划局。
二、规划设计要点2.1 规划原则2.1.1 规划应充分考虑并发挥园区的区位优势,处理好园区与黄石镇区总规关系及园区分期建设衔接问题。
2.1.2 在用地组织和空间布局方面,既要体现合理分区,又要考虑功能相近用地彼此间包容性。
确保园区功能整体协调、安全、运转高效,达到整体利益最大化。
2.1.3 力求规划富有弹性、可操作性。
特别在市政工程规划方面,应与总规对接,应适度超前。
2.1.4 注重原有环境,保留原有风貌,创造富有个性园区,同时还要注重环保,以利可持续发展。
2.2 规划期限、性质和规模2.2.1 规划期限:2001—2005年2.2.2 规划性质:轻型、低耗、无污染或轻微污染的市级工业园区。
2.2.3 用地规模:本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26.35公顷,建设总用地121.24公顷。
其中:工业用地76.94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63.46%。
2.2.4 人口规模:本区可提供11260个就业岗。
宁波望春工业园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宁波望春工业园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01、总则1.1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一步深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明确本编制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的要求,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1.2规划依据和参考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②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③《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④《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7.10.;⑤《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⑥《宁波市鄞州区集士港镇总体规划(2010-2030)》;⑦各类专项(专业)规划;⑧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的其它法律法规;⑨其他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划文件等。
1.3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位于望春工业园区,东起阳光南路,南至鄞县大道,西至六江口河,北至联丰路。
规划用地面积7.45平方公里。
1.4规划期限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至2030年,规划基准年为2013年。
1.5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技术管理文件和附件三大部分。
法定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件;技术管理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控制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文本、图纸和图则;附件是对规划内容和规划过程的必要补充和说明,包括研究报告、规划编制与修改情况说明等。
1.6法律效力本规划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本规划由宁波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1.7其他规定技术管理文件的所有内容应遵循法定文件的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应遵守《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
02、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控制规模和规划结构2.1功能定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现状分析、因素分析,确定本园区的功能定位为:集高新产业、空港物流、生活居住、生态休闲为一体的创新复合园区。
2.2发展目标根据功能定位及用地布局,确定本区的发展目标为:①高效的目标: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现代化和当地特色相结合,满足社会需求,美化城镇空间的原则,合理划分空间结构及优化结构布局,以组团为单元发展,建立区域内部工宿平衡,形成布局相对均衡、多层次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议TOD发展模式。
某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某⼯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录第⼀部分现状分析 (2)⼀、区位分析 (2)1、宏观区位分析 (2)2、中观区位分析 (3)3、微观区位分析 (3)⼆、建设⽤地现状 (4)1、现状居住⽤地 (4)2、现状道路 (4)3、⼯业⽤地 (4)4、市政公⽤设施 (4)三、建设⽤地评价 (4)四、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4)第⼆部分规划⽬标与定位 (5)⼀、规划设计依据 (5)⼆、规划原则 (5)1、结合实际,适应发展需求 (5)2、产业优先,聚集经济实⼒ (5)3、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5)4、以⼈为本,塑造⼈性化的空间 (5)5、合理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6)三、规划⽬标定位 (6)四、规划规模 (6)1、⽤地规模 (6)2、⼈⼝规模 (6)第三部分总体规划布局 (7)⼀、布局特点 (7)⼆、规划结构 (7)三、⼟地利⽤规划 (8)1、居住⽤地(R) (8)2、公共设施⽤地(C) (8)3、⼯业⽤地(M) (9)4、仓储⽤地(W) (10)5、对外交通⽤地(T) (10)6、道路⼴场⽤地(S) (10)7、市政公⽤设施⽤地(U) (10)8、绿地(G) (11)四、道路交通规划 (12)1、交通发展策略 (12)2、与周边的交通联系 (12)3、道路系统规划 (12)4、交通设施规划 (14)5、道路竖向设计 (14)五、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4)1、规划结构 (14)2、绿地类型 (15)六、城市设计导引 (15)1、公共绿地 (15)2、⼯业⽤地 (15)3、居住⽤地 (16)4、街道景观控制 (16)第四部分规划控制体系 (17)⼀、规划控制⽬的 (17)⼆、地块划分 (17)三、地块控制指标 (17)1、规定性指标 (17)2、指导性指标 (20)四、建筑控制规划 (21)1、建筑控制⽬的 (21)2、建筑控制⽬标 (21)3、建筑控制内容 (21)4、建筑物的风格与特⾊ (21)五、⼚区设计控制 (22)第五部分⼯程规划 (23)⼀、给⽔⼯程规划 (23)⼆、⾬⽔⼯程规划 (24)三、污⽔⼯程规划 (25)四、电⼒⼯程规划 (25)五、信息⼯程规划 (27)六、供热⼯程规划 (27)七、燃⽓⼯程规划 (28)第⼀部分现状分析⼀、区位分析1、宏观区位分析(1)宏观地理区位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宁蒙晋五省接壤地带。
某控规文本

某经济开发区某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科学合理地指导某经济开发区某工业区的开发建设(以下简称某工业区或工业区),促进工业区用地的合理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法规和《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制定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2条规划范围:某经济开发区某工业区位于某市区西南的某镇辖区,南至大溪,北至大溪;东至远期快速干道,西至进城连接线,规划总面积13.1平方千米(不包括绕城公路、远期快速干道以及进城连接线的建设用地)。
四都商住地块位于某市西部,某工业区的西北部。
东至绕城公路,南至大溪,西至大溪,北至大溪;规划总面积为2.3平方千米。
第3条本规划经某市人民政府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应,某工业区及四都商住地块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建设活动及管理措施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及意图,此外还应符合国家、地方的法规及规定。
第4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和规划图册三部分共同组成。
第5条本规划的解释权属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第二章规划依据、规划原则和规划目标第6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某市建设局;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07-90);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 B50180-93);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9.《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城建[1993]784号;10.《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公安部、建设部,(88)公(交管)字90号;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2.《某市某工业区路网规划专题会议纪要》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3.与本规划有关的国家、省、市颁布的规范、规定、标准;第7条规划原则:1.保持工业区的功能与结构完整工业区是整个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规划与建设必须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统一部署,以总体规划为依据,以现状及发展条件为基础,综合确定其规划结构、路网体系和大型设施的配置;同时,保证工业区中产业园区、居住区块及公共服务设施等功能的充分发挥。
某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温州市滨海新区龙湾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满足温州市滨海新区龙湾工业园规划管理的需要,保证龙湾工业园开发建设的顺利进行,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主要依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温州市龙湾永强南片分区规划》及《温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审批规定》(试行)编制而成。
第三条本规划是温州市滨海新区龙湾工业园开发建设的法定指导性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必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四条本规划的实施必须是文本和有关图纸同时使用。
第五条本规划涉及的指标是依照部、省、市有关规定和参考其他城市的经验确定,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浙江省和温州市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规划范围界定第六条本规划四至城市道路为:北至通海大道(道路红线宽度50米);南至滨海六路(道路红线宽度38米);西至滨海三道(道路红线宽度60米);东至经五支路(道路红线宽度24米),明珠路(道路红线宽度69米)东西向穿越本区。
规划总用地面积298.04公顷。
龙湾工业园位于本次规划用地范围内,总面积292公顷(以市规划局温市规函[2003]28号确定的用地红线图为准)。
第三章用地性质分类控制第七条规划中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分类代码采用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的规定。
混合用地如商/住混合用地视为商业用地。
第八条本区的功能定位为以一类工业为主,融居住、工业及各类服务设施于一体,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生态型工业园区。
产业特色上以发展机械阀门、不锈钢、电子、光机电一体化等机电类工业为主。
第九条本区用地布局:以周边道路为边界,形成一条教育科研服务带(位于下横河东侧、经四支路与经五支路之间);两条景观轴(明珠路景观轴和滨海五道景观轴);以及二个工业片和一个居住片。
第十条在以地块为整体进行开发时,区内干道所规定的街区不得进行变更。
次级道路所限定地块的变更,须经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批准,次级道路所限定地块内的细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允许调整,但其规模必须符合图则中所规定的指标总量控制要求。
03黄梅县经济开发区小池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在黄梅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与小池镇总体规划编制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促进黄梅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与开发,保证经济开发区和谐健康发展,科学合理地开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特编制《黄梅经济开发区小池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指导黄梅经济开发区小池工业园区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性文件,规划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必须遵守本规划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非经履行法定程序均无权随意更改。
第3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西至京九铁路、北至A1号规划道路、南至长江干堤,东至B4号规划道路;规划用地面积500.54公顷。
第4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3、《黄梅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4、《黄梅县小池镇总体规划(2006—2020)》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6、《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7、《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8、其他相关的国家、省、市政策和法律文件《湖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第5条规划原则1、优化园区空间结构整合现有用地布局2、适应弹性发展需要动态生长分步实施3、理顺新区道路骨架提高交通运行效率4、维护生态环境划定建设分区第6条文本中黑体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内容。
第二章规划发展目标与定位第7条规划发展目标更新发展观念,构筑增长平台启动经济引擎,打造产业基地实现双城对接,共建区域中心维护生态环境,营造宜居新区引导新村建设,建设和谐住区第8条规划发展定位鄂赣皖三省交界处,武汉城市圈、昌九工业走廊、皖江经济带接合部,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和物流业为主的临港型产业新区。
第三章产业发展规划第9条主导产业选择按照立足本地基础,合理区域分工、利于产业集聚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区主导产业选择重点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仓储物流、农副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和纺织服装业。
第10条重点项目发展现代化的临港物流业,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功能规模与布局 (3)第三章土地利用控制 (5)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6)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 (6)第六章市政工程规划 (7)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 (8)第八章城市设计导则 (9)第九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0)第十章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10)第十一章附则 (11)附表一土地利用汇总表 (12)附表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 (14)附表三地块指标控制一览表 (15)附表四:各类用地使用性质适建性规定表 (2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xx县xxxx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0-2025)和xx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适应xx县城镇和工业园区的发展需求,优化利用和合理配置城镇空间资源,指导园区合理高效的发展建设,特编制《xx县xxxx工业园(xx-xx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一)国家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实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6号, 2006.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建部令第七号、2010.13);《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二)xx地方法规、文件《xx省重点工业园区实施办法(暂行)》;《xx省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云政发[2004]号);《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三)其他现行法律法规、条例规范《x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xx县“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xx县xxxx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0-2025)》《xx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25)》;《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
第三条规划理念(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构筑xx-xx工业园区的总体框架。
(二)立足大经济区域,分析xx-xx工业区在xx县以及昭通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科学确定其职能和发展规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工业园区规划服从于上位总体规划。
(三)注重工业园区的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从有利于生态发展的角度出发,构成有现代xx的工业园区风貌。
(四)规划体现市场运作原则,提高土地利用率,强调规划管理的规范化,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工业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第四条规划原则(一) 因地制宜与生态优先原则规划在深入调查现状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统筹考虑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结合山水的自然肌理特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以体现规划区的山水文化品质,融山、水、城、林为一体。
(二) 整体协调原则从整体性出发,贯彻落实总体规划对规划区的相关要求,合理衔接周边区域的土地使用情况,创造功能配套、环境协调、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
本规划表现了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空间结构的具体要求,深化和落实了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绿地和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合理划分地块,确定通过各项规划控制指标,为综合开发和相关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三) 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原则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等控制性指标为刚性控制指标,其建筑形式、色彩等为弹性控制指标,规划采取刚性控制和弹性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土地使用的兼容性,以利于规划的实施。
遵循价值规律,适应市场变化需求,规划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用以适应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
(四) 以人为本的原则明确功能分区,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强化居住区与工业区的公共服务功能;完善人防工程、防灾等工程设施配建。
(五) 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强调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以合理、集约、经济的利用土地资源为重点,提高土地开发的综合效益;同时,注重营造物质环境,通过沿河、沿路布置绿化和控制地块绿地率,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 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建设。
综合考虑区域近远期发展需要,整体规划用地功能与结构,合理布局;在此基础上,根据发展建设情况,分步实施,近远结合,前后衔接;既考虑近期建设的问题,又考虑远期发展的多种可能,使规划具有整体性、前瞻性和延续性。
第五条规划重点(一)规划重点解决以下几点问题:(二)对xx-xx工业园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处理好工业生产与生活服务的关系。
(三)合理利用xx流域的复杂的山地地形,结合华电电厂因地制宜布局主次干道,并考虑xx、xx工、建材、居住等的生产服务不同功能的空间单位规模要求。
(四)预留和规划好市政基础设施廊道,合理安排水、电、气等市政设施以及科学配套商业等基础服务设施。
(五)结合xx景观与山地绿化带打造具有山水xx的工业园区。
第六条规划范围xx片区:位于xx县xx乡乡场以西约1km。
规划区位于xx畔,北至小擢魁村,南跨白鸟村,东接xx村,规划范围涉及三个行政村。
规划用地面积389.46公顷。
xx片区:位于xx县xx镇区以北约2km。
规划区位于xx河畔,北抵xx村,南至xx村、张基屯村,东跨xx村,西接xx村,规划范围涉及四个行政村。
规划总用地面积543.70公顷。
第七条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分图图则和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构成,规划文本与分图图则两者配合使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八条规划作用编制本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规划区实施城镇规划管理及在规划区内开展与城镇开发建设管理有关的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同时应符合国家及xx省其他有关法规要求。
第九条强制性和技术性内容本文本中加粗字体及加下划线的部分以及分图图则的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限高、绿地率、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建车位、禁止机动车道开口路段以及公共绿地面积为强制性内容。
其他一般技术性内容可根据按法定程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方案设计按相关规定程序优化调整。
第二章功能规模与布局第十条功能定位以xx和xx工为主体,配套建材、硫化工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工业聚集效应强的xx省xx工业园区。
第十一条规模(一)人口规模:xx片区总人口为0.85万人,xx片区总人口为1.17万人。
(二)用地规模:xx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389.46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为272.70公顷。
xx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43.70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为331.36公顷。
第十二条规划结构xx片区用地布局结构为“一心一园两组团”。
一心:打造居住办公综合服务中心,为整个园区的提供服务。
一园:是指华电发电厂产业园,为园区的核心。
两组团:是指北部xx及配套工业片区和南部建材工业及配套片区两个组团。
xx片区用地布局结构为“一心三片多组团”。
一心:是指居住办公综合服务中心,位于规划区西北部,为区域的门户。
三片:是指南部xx及配套工业片区、东部xx工工业片区以及西部建材工业及配套片区,三个片区构成了整个工业园区。
多组团:是指片区内形成不同的组团,包括物流、绿化等。
第十三条用地布局(一)xx片区1、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主要布置在规划区东南部。
总用地面积为22.51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8.25%。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总用地面积为1.40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0.51%。
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3.13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1.15%。
商业设施用地2.2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0.81%,位于C01-2/01和C02-2/01地块。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0.9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0.34%,位于C05-3/01和B12/01地块。
4、公用设施用地规划公用设施用地3.8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1.42%。
规划范围内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主要如下:供应设施用地(U1),用地面积为1.38公顷;环境设施用地(U2),用地面积为1.28公顷;安全设施用地(U3),用地面积为1.22公顷。
在规划区中部布置一处水厂,位于B01-4/01地块,占地面积为1.38公顷。
保留三座变电站,分别位于A04-3/01、A05-4/01和B06-1/01地块,用地面积分别为0.20公顷、0.21公顷和0.27公顷。
在规划区中部规划布置一座一级消防站,位于A07-3/01地块,用地面积0.67公顷。
在规划区东南部布置一座污水厂,位于C04-2/01地块,用地面积0.87公顷。
5、工业用地工业用地布置在规划区西部和北部,总用地面积为154.58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56.69%。
6、物流仓储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布置在规划区西南部,总用地面积为10.81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3.96%。
7、绿地与广场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由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广场用地组成。
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32.5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11.94%。
1)、公园绿地用地面积为15.80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5.79%。
2)、防护绿地用地面积为16.2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5.97%。
3)、广场用地广场用地0.48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0.18%。
8、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本规划区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总面积为43.8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16.07%,全部为城市道路用地。
(二)xx片区1、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主要布置在规划区西北部。
总用地面积为22.02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6.65%。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总用地面积为2.71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0.82%。
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1.73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0.52%。
商业设施用地1.5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0.48%,位于B03-1/01地块。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0.1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0.04%,位于A01-3/01地块。
4、公用设施用地规划公用设施用地8.6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2.60%。
规划范围内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主要如下:供应设施用地(U1),用地面积为5.76公顷;环境设施用地(U2),用地面积为2.51公顷;安全设施用地(U3),用地面积为0.34公顷。
在规划区北部规划布置一座水厂位于A01-1/10地块,用地面积3.48公顷。
在规划区南部规划布置一座变电站,位于E04-1/01地块,用地面积为1.50公顷。
在规划区东部规划布置一座天然气门站,位于C08-3/01地块,用地面积0.52公顷。
A04-1/01地块,用地面积0.34公顷。
在规划区南部布置一座污水厂,位于E03-2/01地块,用地面积2.02公顷。
在居住组团中心布置一座电信支局,位于B01-7/01地块,用地面积0.13公顷。
在居住组团中心布置一座邮政支局,位于B01-8/01地块,用地面积0.12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