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临床路径

肘管综合征临床路径一、肘管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肘管综合征(ICD-10:G56.205)行肘管松解术(ICD-9-CM-3:04.49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手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出现手部无力环小指麻木。
2.体格检查:夹纸试验阳性、手内在肌萎缩、Tinel征阳性。
3.辅助检查:肌电图、磁共振或者B超或者x线肘关节正侧位。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手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肘管直接切开减压术,或者尺神经前置,肘管扩大成形术,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5.经济情况耐可,可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56.205肘管综合征疾病编码。
2.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颈椎病、特发性周围神经炎、胸廓出口综合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粪常规;(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手外科肌电图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磁共振等。
(七)手术日为入院第1-5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或臂丛麻醉。
2.手术方式:肘管切开减压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
4.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
(八)术后住院恢复≤14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电解质、凝血功能、肝肾功能、CT。
肘管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肘管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肘管综合征是指肘关节内尺骨神经受压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疼痛,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提高关节活动度,并改善日常生活功能。
以下是肘管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方法:
1. 休息和活动调整:避免引起疼痛的活动,并适当休息。
根据疼痛的程度,可能需要使用肘关节支撑物或绷带来限制运动。
2. 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超声波治疗和电疗等。
热敷可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超声波和电疗可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减少炎症。
3. 拉伸和强化锻炼:进行肌肉拉伸和强化锻炼,以恢复肌肉的灵活性和力量。
常见的锻炼包括肌肉强化和稳定性练习,如手腕和手臂的屈伸运动,以及肌肉腱的牵拉。
4. 生活方式调整:改变不良姿势和动作习惯,避免过度使用肘关节。
使用正确的工作姿势、工作台高度和工具,以减少肘关节的负担。
5. 康复训练:进行功能性训练,包括日常生活动作的模拟训练,如握物体、抬重物和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这有助于肌肉和关节的适应性训练,提高日常生活功能。
康复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建议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1. 保守治疗:首选方法是初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静止或限制受损肘部的运动,应用止痛剂和非甾体类消炎药以缓解炎症反应和疼痛。
2.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媒介手段,如热敷、冷敷、超声波、电疗等可以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和疼痛缓解。
3. 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特别是疼痛无法控制,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等情况,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选项包括:
(1)肘关节镜下切开: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同时也能减轻疼痛,加速康复。
(2)近皮肌切断术:适用于肘部疼痛有抑制作用的病人,可以切断近皮肌协同作用,缓解疼痛。
(3)肘关节置换术:适用于病变严重的病人,置换病变组织,重建肘关节结构。
总之,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决定,早期保守治疗是首选,如果无法缓解症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肘管综合症

疾病名称:肘管综合症疾病别名:迟发性尺神经炎疾病概述肘管综合征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内的一种慢性损伤,过去又称为迟发性尺神经炎,为临床认识已有100多年历史,较为常见。
常见的病因:肘外翻程度轻者.可在数十年后发病,而程度重者一二年内即可发病。
尺神经半脱位,肱骨外上髁骨折,如骨折块向下移位,即可压迫尺神经;创伤性骨化,肘关节是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最易发生之处。
临床表现:麻木或刺痛,小指对掌无力及手指收展不灵活,尺神经沟处增厚或有包块等;尺神经前置术是基本治疗方法。
如术中发现该段尺神经较硬,则应切除神经外膜,并行束间松解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术后多能较快恢复正常感觉,但已萎缩的肌肉却较难恢复正常体积。
疾病描述肘管综合征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内的一种慢性损伤,过去又称为迟发性尺神经炎,为临床认识已有100多年历史,较为常见。
症状体征(查看内容)1、手背尺侧、小鱼际、小指及环指尺侧半感觉异常首先发生,通常为麻木或刺痛。
2、继发生感觉异常一定时间黑可出现小指对掌无力及手指收展不灵活。
3、检查可见手部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及环、小指正爪状畸形,前述区域皮肤痛觉减退,夹纸试验阳性及尺神经沟处Tinel征阳性。
4、电生理检查发现肘下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肌电图异常。
5、基础疾病表现如肘外翻、尺神经沟处增厚黑有包块。
X线片显示局部有移位骨块或异常骨化等。
疾病病因(查看内容)虽然肘管的的各种结构和形态异常均可使尺神经受到卡压,但以下几种原因临床较常见。
1、肘外翻这是最常见原因。
幼时肱骨髁上骨折或肱骨外髁骨骺损伤,均可发生肘外翻畸形,此时尺神经被推向内侧使张力增高,肘关节屈曲时张力更高,如此在肘管内反复摩擦即可产生尺神经慢性创伤性炎症或变性肘外翻程度轻者,可在数十年后发病,而程度重者一二年内即可发病。
2、尺神经半脱位此类是因先天性尺神经沟较浅或肘管顶部的筋膜、韧带结构松驰,在屈肘时尺神经易滑出尺神经沟外,这种反复滑移使尺神经受到摩擦和碰撞而损伤。
肘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一、肘管综合征的概述是尺神经在肘部受到卡压所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Parnas(1878)首先报道,又称迟发性尺神经麻痹、迟发性尺神经炎等,Feirtdel及Stratford(1958)将其称为肘管综合征。
二、解剖与病因尺神经起自臂丛内侧束,由颈7、8及胸1神经纤维组成,在腋窝,尺神经位于腋动脉与静脉之间,并在前臂内侧皮神经后面,在上臂中近段,位于肱动脉内侧肱三头肌前面,远端与肱动脉分开穿过内侧肌间隔,达到肘后肱骨内上课与尺骨鹰嘴之间的尺神经沟,在尺侧腕屈肌肱骨头与尺骨头之间进入前臂,沿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下行,尺神经在前臂远侧较为表浅,位于尺动脉内侧、豌豆骨外侧、腕横韧带浅面,经腕尺管进入手掌,再次处分成两个终末支:1、浅支分布于小指内侧缘掌面和环、小指相邻侧皮肤。
2、深支为运动支,穿过小指短屈肌、小指外展肌和小指对掌肌沿着钩骨沟转向外侧,与掌深弓伴行,沿途发出分支,支配全部骨间肌,第3-4蚓状肌,拇内收肌及拇短屈肌深头。
任何使肘管容积绝对或相对减小的因素均可引起尺神经的卡压,常见的原因有:1.慢性损伤:肱骨内、外髁骨折和髁上骨折以及桡骨头骨折都可因畸形愈合产生肘外翻或其他畸形,使提携角增大、尺神经相对缩短,从而使尺神经受到牵拉、压迫和摩擦。
2.肘关节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或类风湿病变侵及肘关节滑膜,使之增生肥厚,晚期引起肘关节变形、骨赘增生从而亦可引起肘管容积减小。
3.肿块:如腱鞘囊肿脂肪瘤等,但较少见。
4.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肘外翻、尺神经沟变浅而致的尺神经反复脱位、Struthers弓形组织等。
5.其他:长期屈肘工作,医源性因素引起的卡压。
枕肘睡眠引起的“睡眠瘫”。
三、病理肘管是一骨纤维性管道,尺神经伴尺侧副动脉通过肘管从肱骨后面至前臂屈侧。
肘管的底为肘内侧韧带,肘内侧韧带的深面即为滑车的内侧唇和肱骨内上髁后下方的尺神经沟;顶为联结肱骨内上髁和鹰嘴内侧面的三角形的弓形韧带,因而弓形韧带也就桥接于尺侧腕屈肌的肱骨头和尺骨头之间。
肘管综合征(优质荟萃)

14
治疗
少数患者经保守治疗有效,多数需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对初发和症状轻微者可先用神经营养 药物(如维生素B1等)、局部封闭治疗(肘管 内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用夹板维持肘关节屈 曲30-40度位。
专业分享
15
治疗
1.原位单纯减术 2.内上踝切除术 3.肘管加深及重建术 4.神经前置术
专业分享
16
专业分享
7
检查
下列检查有价值,检查时双侧对比:
➢尺侧一个半手指的掌、背侧感觉异常,通常为麻木或 刺痛
➢出现小指对掌无力及手指收展不灵活 ➢检查可见手部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及环、小指爪形指畸
形,前述区域皮肤痛觉减退,夹纸试验阳性及尺神经沟处Tinel 征阳性 ➢尺神经沟内尺神经压痛及尺神经增粗感 ➢电生理检查发现肘下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小鱼际肌及骨间肌 肌电图异常 ➢基础疾病表现:如肘外翻、尺神经沟处增厚或有包块 ➢X线片显示局部有移位骨块或异常骨化等
专业分享
8
1.Tinel试验:沿神经干由远及近地叩击,正常叩诊 时无感觉异常。若出现从肘关节远侧3cm处一直 放射到手的环指与小指的阵麻为阳性征象
2.Froment试验:亦称拇指夹纸试验。令病人拇指指 间关节伸直与示指中节侧方用力捏物(或纸)时, 若拇指末节屈曲即为阳性,说明拇收肌瘫痪而用 拇长屈肌来代替其功能
为主要表现,这与肘管综合症有相似之处,所以
经常会发生误诊。主要区别在于颈椎病时肘管区 无异常发现
3.胸廓出口综合征:是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受压迫 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也会出现手指和手的尺神 经分布区的感觉异常、麻木等。主要区别在于胸
廓出口综合征还会出现正中神经卡压的表现,于 前臂内侧发生感觉异常
专业分享
肘管综合征名词解释

肘管综合征名词解释
肘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理学疾病,通常是由于肘部周围的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引起的。
该病症通常表现为手臂、手指和手掌的疼痛、麻木、刺痛和失去感觉。
在严重的情况下,肘管综合征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手指失去功能。
肘管综合征的症状通常由于肘部周围的三条神经受到压迫或损
伤引起的。
这些神经是尺神经、正中神经和桡神经。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神经可以自由地通过肘部,向前臂和手部传递信号。
然而,当肘部周围的组织发生炎症、肿胀或损伤时,这些神经就会受到压迫,从而导致肘管综合征的发生。
肘管综合征的症状包括手臂、手指和手掌的疼痛、麻木、刺痛和失去感觉。
这些症状通常在夜间和使用手臂时加剧。
在严重的情况下,肘管综合征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手指失去功能。
如果不及时治疗,肘管综合征可能会导致长期的神经损伤和手部功能障碍。
肘管综合征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使用止痛药、抗炎药和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解除肘部周围压迫神经的手术,并在必要时修复损伤的神经。
预防肘管综合征的最佳方法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避免过度使用手臂和肘部。
此外,及时治疗肘部周围的炎症和损伤也可以减少肘管综合征的发生。
总之,肘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理学疾病,通常由于肘部周围的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引起的。
该病症通常表现为手臂、手指和
手掌的疼痛、麻木、刺痛和失去感觉。
预防肘管综合征的最佳方法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避免过度使用手臂和肘部。
此外,及时治疗肘部周围的炎症和损伤也可以减少肘管综合征的发生。
肘管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

保守治疗:如物理 治疗、药物治疗等, 适用于症状较轻的 患者
手术治疗:如肘管 松解术、神经松解 术等,适用于保守 治疗无效或症状严 重的患者
康复治疗:如功能 锻炼、日常生活活 动训练等,适用于 术后患者
心理治疗:如心理 疏导、支持治疗等, 适用于伴有心理问 题的患者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休息:避免过度使用 肘部,减少肘部活动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持 乐观,积极配合治疗
提供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 支持和关爱,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减轻焦虑情绪:帮助患者了解疾 病,减轻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
增强自信心:鼓励患者相信自 己能够战胜疾病,增强自信心
康复护理
定期进行康 复评估,调 整护理计划
指导患者进 行正确的关 节活动,避 症和疼
痛
药物治疗:使用非处 方抗炎药,如布洛芬
等
物理治疗:进行适当 的物理治疗,如热敷、
按摩等
护具:佩戴肘部护具, 保护肘部免受伤害
康复锻炼:进行适当 的康复锻炼,增强肘 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手术治疗
01
手术目的: 缓解症状, 改善生活质 量
02
手术方式: 肘管松解术、 肘管成形术、 肘管重建术 等
肘管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
演讲人
目录
01. 肘 管 综 合 征 概 述 03. 护 理 措 施
02. 治 疗 方 法
肘管综合征概述
病因及症状
01
病因:肘部神经受压,如肘部骨折、关节炎等
0 2 症状:手部麻木、疼痛、无力,手指活动受限,夜间症状加重
03
诊断: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肌电图检查等
04
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如充足的睡 眠和健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肘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是尺神经在肘部受到卡压所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Parnas(1878)首先报道,又称迟发性尺神经麻痹、迟发性尺神经炎等,Feirtdel及Stratford(1958)将其称为肘管综合征。
【解剖与病因】
尺神经起自臂丛内侧束,由颈7、8及胸1神经纤维组成,在腋窝,尺神经位于腋动脉与静脉之间,并在前臂内侧皮神经后面,在上臂中近段,位于肱动脉内侧肱三头肌前面,远端与肱动脉分开穿过内侧肌间隔,达到肘后肱骨内上课与尺骨鹰嘴之间的尺神经沟,在尺侧腕屈肌肱骨头与尺骨头之间进入前臂,沿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下行,尺神经在前臂远侧较为表浅,位于尺动脉内侧、豌豆骨外侧、腕横韧带浅面,经腕尺管进入手掌,再次处分成两个终末支:1、浅支分布于小指内侧缘掌面和环、小指相邻侧皮肤。
2、深支为运动支,穿过小指短屈肌、小指外展肌和小指对掌肌沿着钩骨沟转向外侧,与掌深弓伴行,沿途发出分支,支配全部骨间肌,第3-4蚓状肌,拇内收肌及拇短屈肌深头。
.任何使肘管容积绝对或相对减小的因素均可引起尺神经的卡压,常见的原因有:
1.慢性损伤肱骨内、外髁骨折和髁上骨折以及桡骨头骨折都可因畸形愈合产生肘外翻或其他畸形,使提携角增大、尺神经相对缩短,从而使尺神经受到牵拉、压迫和摩擦。
2.肘关节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或类风湿病变侵及肘关节滑膜,使之增生肥厚,晚期引起肘关节变形、骨赘增生从而亦可引起肘管容积减小。
3.肿块如腱鞘囊肿脂肪瘤等,但较少见。
4.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肘外翻、尺神经沟变浅而致的尺神经反复脱位、Struthers弓形组织等。
5.其他长期屈肘工作,医源性因素引起的卡压。
枕肘睡眠引起的“睡眠瘫”。
【病理】
肘管是一骨纤维性管道,尺神经伴尺侧副动脉通过肘管从肱骨后面至前臂屈侧。
肘管的底为肘内侧韧带,肘内侧韧带的深面即为滑车的内侧唇和肱骨内上髁后下方的尺神经沟;顶为联结肱骨内上髁和鹰嘴内侧面的三角形的弓形韧带,因而弓形韧带也就桥接于尺侧腕屈肌
的肱骨头和尺骨头之间。
肘管的大小随着肘关节的屈伸而有所变化:伸肘时,弓形韧带松弛,肘管的容积变大;屈肘至90°时弓形韧带紧张,而每屈曲45°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间的距离就会加宽0.5cm;另外,在加宽0.5cm状态下屈肘时,肘内侧韧带隆起也使肘管的容积减小,因而尺神经易受压迫。
有人测定,肘关节伸直时肘管内的压力为0.93kPa,屈肘至90°时为1.5~3.2kPa。
尺神经在经过肘关节时发出2~3个细支至肘关节;在肱骨内上髁以远4cm内,尺神经发出支配尺侧腕屈肌的运动支一般有2支,它们从肌肉的深面进入。
支配环、小指指深屈肌的分支在尺侧腕屈肌支稍远侧,从肌肉的前面进入并支配此二肌肉。
[1]
【诊断】
1.临床表现:尺神经在肘管中受压后的常见症状是前臂内侧及环小指的渐进性的感觉麻木与感觉迟钝,病情发展可出现手内部肌萎缩、无力。
临床检查可见小鱼际及骨问肌萎缩,环小指指深屈肌、尺侧屈腕肌、小指展肌、骨问肌肌力减弱,严重者有爪形手畸形。
尺神经沟内尺神经压痛、增粗,Tinel征阳性,小指及环指尺侧两点别觉增大,Froment征。
阳性。
有的病人可发现肘外翻畸形及尺神经半脱位。
肘关节屈曲试验阳性(肘管的Phalen征),当屈曲肘关节时,手部感觉异常加重。
运动:(1)尺神经在肘上损伤时,前臂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瘫痪、萎缩,不能向尺侧屈腕及屈环、小指远侧指间关节。
手指放平时,小指不能爬抓桌面。
手内肌广泛瘫痪,小鱼际肌萎缩,掌骨间明显凹陷。
环指和小指呈爪状畸形。
在肘上部损伤者爪形畸形较轻;(2)在指深屈肌机制的远侧损伤者,由于指屈肌和指伸肌无手内肌的对抗作用,爪状畸形明显,即环指和小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不能在屈曲掌指关节的同时伸直指间关节。
因为有第1、2蚓状肌的对抗作用,示、中指无明显爪状畸形。
各手指不能内收外展。
拇指和食指不能对掌呈“O“形。
由于拇内收肌瘫痪,故拇指和食指间夹纸试验显示无力,因手内肌瘫痪,手的握力减少约50%,手失去灵活性。
感觉:手掌尺侧、小指全部和患肢尺侧半感觉消失。
2.电生理检查: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
骨间肌及小鱼际肌肌电图检查可出现失神经电位。
3.影像学检查:肘部x线检查可发现有无肘外翻畸形,肘管区有无异常骨质增生。
【鉴别诊断】
需与肘管综合征鉴别的疾病很多包括其他部位的尺神经卡压、全身性疾病及肉芽肿样疾
病,如颈椎病(神经根型)、胸廓出口综合征、.
1.颈椎病(神经根型) 低位颈神经根卡压极易与本病相混淆,但颈椎病的疼痛、麻木以颈肩背部为主,疼痛向上臂及前臂内侧放射,椎间孔挤压试验多能诱发疼痛。
另外,颈椎X 线片及CT片上可见相应椎间隙狭窄、骨赘增生等改变。
2.Guyon管综合征(腕尺管综合征)为尺神经的手掌支在腕部的Guyon管受压引起,表现为小鱼际肌、骨间肌蚓状肌萎缩,爪形手,但支配小指短展肌的肌支多在Guyon管近侧发出,故尺侧屈腕肌及环、小指指深屈肌肌力正常,GuyOn管处压痛;
3.胸廓出口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伴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感觉障碍及锁骨下动脉受压的症状与体征,同时可能伴有其他神经损伤的表现。
【治疗】
1.非手术治疗:病程短、病情轻的肘管综合征病人可行保守治疗,包括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局部封闭、针灸等。
可调整臂部的姿势、防止肘关节长时间过度屈曲,避免枕肘睡眠,带护肘。
非类固醇抗炎镇痛药物偶尔可缓解疼痛与麻木,但不提倡肘管内类固醇激素封闭。
2.手术治疗:经2~4周的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有肌肉瘫痪,萎缩,肌电图检查有异常表现,应及早手术解除压迫,手术的方法可分为局部减压和神经前植两大类。
局部减压分肘管原位切开减压和内上髁切除,因分别有尺神经前脱位、术后复发肘关节不稳等缺点现已很少应用。
常见的有尺神经前植包括皮下肌间、肌下前植三种。
肌间前植因术后并发症少而应用最为广泛。
进一步还有显微技术作神经内减压松解术及带血管蒂深筋膜瓣下前置术等对同时伴有肘外翻者,还需进行肱骨髁上截骨矫正。
尺神经前移是目前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手术必须注意的细节】
1 皮肤切口应以肱骨内上髁后1.5厘米为中心纵行切开,切口12-15厘米,避免损伤前臂内侧皮神经。
2 切断或切除肱骨内上髁近端5-8厘米一段内侧肌间隔,防止前置神经被被其锐性卡压。
3 神经游离要适当,尽量保留神经伴行血管。
4 皮下前置时,深筋膜应与皮下悬吊数针,以免尺神经滑回肘管。
5 肌肉下前置时,避免损伤正中神经及旋前圆肌肌支。
6 在止血带下手术,缝合前严密止血,可在神经周围注入醋酸可的松5毫升或曲安缩松20毫克。
7 肘部有疤痕或曾做过手术,不要在肘部直接寻找神经。
【预后】
肘管综合征
1 术前手内在肌萎缩明显者,效果差
2 术前肘部能测出(诱发感觉电位)ESP的效果好,无ESP的效果差
3 术中见神经内纤维变性,术后效果差
4 症状持续时间长也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展望】
. 一些学者认为患者年龄大小、病程长短、症状轻重、临床等级高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快慢是影响术后效果的重要因素。
患者肘部解剖情况、患者的需求、手术医生的手术技巧是决定选择何种术式的重要因素。
故对于肘管综合征患者, 应尽早明确病因, 确定卡压部位, 采取有效治疗方案。
近年多采用创伤小的原位松解术、肱骨内上髁部分切除术、或对于将此两种术式结合起来治疗肘管综合征疗效理想, 这符合微创理念。
故对于无特殊病因病例, 宜采用简单而创伤小的术式。
内窥镜尚未普及, 有待推广。
尺神经松解深筋膜瓣下前置术, 具有松解彻底、新建的神经床柔软宽松, 能为神经提供较宽的基底和良好的血运, 尺神经稳定而不易形成新的卡压的优点, 适宜于对中、重度及术后复发病例治疗。
相信随着技术进步, 理念更新, 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会更合理有效。
2013年1月9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