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技术
液晶显示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液晶显示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液晶显示技术(LCD)是一种非常广泛应用于电子显示领域的技术。
它采用液晶分子来控制光的传输和阻断,从而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像。
LCD显示器已经成为现代电子设备中最常见的显示设备之一,如手机、电视、电脑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液晶显示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液晶显示的原理液晶是一种在液体和晶体之间的物质状态,具有晶体和液体的一些性质。
在液晶显示器中,液晶体的分子结构被控制,通过调节液晶分子的方向和位置来控制光线通过的状态。
液晶材料通过外部的电场来调节液晶分子的方向,从而控制光线通过液晶体时的光程差。
根据光线传输和阻断的原理,液晶显示器能够根据需要控制像素的亮度和颜色。
液晶分子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会影响像素的亮度和颜色。
当液晶分子的方向是横向,光线可以透过整个像素,并显示为白色;而当液晶分子的方向是纵向,光线被完全阻挡,并显示为黑色。
根据这个原理,液晶显示器可以通过调节液晶分子的方向,来控制像素的亮度和颜色。
同时,液晶显示器中还有一层透明的电极板,可以对液晶体中的分子施加电场,调整液晶分子的方向。
液晶材料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TN型、IPS型和VA型,每种液晶材料都有其优缺点。
TN型液晶技术TN液晶技术是最常用的液晶技术之一。
TN液晶是一种基于连续色调的显示技术,其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较低。
在TN液晶显示器中,液晶分子的方向垂直于面板平面。
TN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非常快,价格也比其他液晶技术更为便宜。
理论上,TN液晶技术能够支持的颜色深度为6位或18位。
虽然TN液晶技术的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不太理想,但其在游戏和其他具有高速图像变化的应用中表现出色。
IPS型液晶技术IPS(In-Plane Switching)液晶技术是最早的液晶技术之一。
与TN技术不同,在IPS液晶技术中,液晶分子的方向在平面内。
IPS液晶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比TN技术更高,显示效果更为真实。
IPS液晶显示器还拥有较广的视角,这意味着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看屏幕,并仍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液晶原理及技术

液晶原理及技术液晶显示原理及技术液晶显示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显示技术,液晶显示器利用液晶分子的光电性质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在液晶显示器中,液晶分子的位置和排列方式可以通过外界的电场控制,进而调节光的传播路径,从而完成图像的显示。
液晶分子是一种能在非晶体和晶体状态之间切换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具有一定的电导性。
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改变光的透过或阻挡程度。
液晶显示器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在液晶屏的后面加上控制电场,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在不同的状态下,将光线透过或者阻挡,从而呈现出各种图像。
液晶显示器由液晶层、透过型滤光片、背光源等组成。
当没有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处于杂乱无序的状态,光线经过液晶层时会发生散射,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
而当有电场作用于液晶层时,液晶分子会排列成规则的结构,光线经过液晶层时不再发生散射,可以透过液晶层形成清晰的图像。
在液晶显示器中,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透过型滤光片后,会射向液晶层,液晶层根据电场的作用来调节光的透过或者阻挡程度。
然后,光线再经过色彩滤光片和透过型滤光片,最后形成可见的图像。
根据控制液晶层电场的方式不同,液晶显示器可以分为主动矩阵和被动矩阵两种。
液晶显示技术具有功耗低、重量轻、可视角度大等优点,在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主流的显示技术,包括电视、电脑显示器、手机等电子产品都广泛采用了液晶显示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技术也在不断改善和创新,例如引入了IPS(In-Plane Switching)技术、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技术等,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显示效果。
光电显示技术

光电显示技术1. 简介光电显示技术是一种将电子信息转化为光信息,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的技术。
它是现代科技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方向,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电视、手机等各种电子设备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电显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不同的光电显示技术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电显示技术,并对其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领域进行分析。
2. 液晶显示技术(LCD)液晶显示技术(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光电显示技术之一。
它利用液晶分子的光学特性,通过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来控制光的透过与阻挡,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显示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能耗低:液晶显示器只需要消耗较小的能量来显示图像,可以大大节省电力。
•可视角度大:液晶显示器可以实现较大的可视角度,图像在不同角度下都能保持清晰。
•显示效果好:液晶显示器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图像显示。
然而,液晶显示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响应速度较慢: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液晶显示器的响应速度较慢。
•视角限制:虽然可视角度较大,但是在观看角度大于某个特定角度时,图像的亮度会下降。
•无法完全实现真实的黑色:液晶显示器在显示黑色时会有一定的透光现象,无法实现完全的黑色显示。
3. 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是一种基于有机材料的光电显示技术。
OLED可以通过正向电流激发有机材料发光,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
OLED显示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色彩鲜艳:由于有机材料的发光特性,OLED显示器能够实现更鲜艳、更逼真的色彩显示。
•发光面板薄:OLED显示器可以制作得非常薄,适用于需要轻薄设计的产品。
•视角较大:OLED显示器在各个角度下都能够保持亮度和色彩的一致性。
然而,OLED显示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易损性:有机材料相对较脆弱,容易受到机械损伤。
液晶显示器的技术参数

液晶显示器的技术参数1.分辨率:液晶显示器的分辨率是指屏幕上能够显示的像素数量。
常见的分辨率有1920x1080(全高清)、2560x1440(2K)、3840x2160(4K)等。
分辨率越高,显示效果越清晰。
2. 尺寸:液晶显示器的尺寸通常以英寸(inch)为单位计量,比如15英寸、27英寸等。
尺寸越大,显示内容越多,但同时也会占用更多的空间。
3.刷新率:液晶显示器的刷新率是指屏幕上每秒重新绘制的次数。
一般来说,刷新率越高,画面的流畅度越高。
目前常用的液晶显示器刷新率为60Hz。
4.反应时间:液晶显示器的反应时间是指液晶分子在从一个状态切换到另一个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短的反应时间可以减少图像残影和模糊现象,提升显示的清晰度和响应速度。
5.对比度: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是指显示器在最亮和最暗的地方之间的亮度差异。
对比度越高,画面中的颜色和细节就会更加鲜明。
6.亮度:液晶显示器的亮度是指显示器发出的光的强度。
一般来说,亮度越高,画面越明亮,但也会对用户的眼睛产生一定的刺激。
7. 色域:液晶显示器的色域是指其能够显示的颜色范围。
常见的色域有sRGB、Adobe RGB等。
色域越宽,则可以展示更多的颜色,画面的还原度越高。
8.视角:液晶显示器的视角是指用户在不同角度观察屏幕时,仍能够观察到清晰图像的范围。
普通液晶显示器的视角为水平与垂直各约170度。
9.驱动方式: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式包括传统的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和新型的AM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
AMOLED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但价格较贵且易烧屏。
10.耗电量:液晶显示器的耗电量与其尺寸、亮度等因素相关。
一般来说,尺寸较大、亮度较高的显示器耗电量也较高。
11. 连接接口:液晶显示器常用的连接接口有VGA、HDMI、DisplayPort等。
不同接口的分辨率和传输速率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这些是液晶显示器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不同型号和厂家的液晶显示器可能会有所不同。
液晶显示技术原理

液晶显示技术原理液晶显示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的显示技术,例如电视、手机、电脑等。
它的原理是利用液晶分子的各种物理特性来实现信息的显示。
本文将介绍液晶显示技术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一、液晶的基本原理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
液晶分子具有两种特性,即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
在高温下,液晶分子会呈现各向同性,即分子方向是无规则的。
而在低温下,液晶分子会呈现各向异性,即分子方向呈现有序排列的状态。
二、液晶的结构液晶显示器由液晶层、驱动电路和光源等部分组成。
其中液晶层是核心组成部分,液晶分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改变其排列方向,从而控制光的透过和阻挡。
液晶层通常由两块玻璃基板和中间的液晶分子层构成。
三、液晶的工作原理液晶显示技术主要基于两种类型的液晶,即向列型和向列型液晶。
向列型液晶的分子是垂直排列的,而向列型液晶的分子是水平排列的。
通过对液晶层施加电场的方式,可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进而控制光的透过和阻挡。
四、液晶的驱动原理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主要涉及到主动矩阵驱动和被动矩阵驱动两种方式。
主动矩阵驱动通常采用薄膜晶体管(TFT)技术,每个像素点都有一个对应的晶体管进行控制,实现高速刷新和高分辨率的显示效果。
而被动矩阵驱动则主要采用传统的电阻式网络,对于较低分辨率和刷新率要求的应用场景更为适用。
五、液晶的色彩原理液晶显示器的色彩主要是通过控制液晶分子旋转的角度和光的偏振特性来实现的。
一般来说,彩色液晶显示器会使用RGB(红、绿、蓝)三原色的光源,通过调节不同颜色的光的透过程度来实现各种颜色的显示。
六、液晶显示的优缺点液晶显示技术相比于传统的CRT显示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例如体积小、重量轻、节能环保等。
然而,液晶显示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对角度的视角限制、响应速度较慢等。
总结:液晶显示技术是一种基于液晶分子特性的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通过调节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和光的透过程度,实现信息的显示。
液晶显示技术的原理及发展趋势

液晶显示技术的原理及发展趋势液晶显示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一种显示技术。
它通过液晶分子的排列来实现图像的显示,具有高清晰度、低功耗、薄型化等特点,因此在电视、电脑显示器、手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液晶显示技术的原理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了解液晶显示技术的原理。
液晶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它具有介于液体和晶体之间的性质。
液晶分子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呈现无序状态,但是当电场加在液晶上时,液晶分子会发生重排,形成特定的排列结构。
这种排列结构会改变光经过液晶层时的光的偏振方向,从而实现显示。
液晶显示技术一般由液晶屏幕和背光模块组成。
液晶屏幕由两片玻璃基板夹持着液晶分子构成,两片基板上均布有驱动电极,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会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进而调节光的透过量。
而背光模块则用于提供背光,使液晶屏幕上的图像能够显示出来。
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分辨率的提升。
随着高清晰度影像的兴起,人们对显示器的分辨率要求也越来越高。
液晶显示技术通过提升像素的数量来提高分辨率。
目前,4K分辨率已经成为主流,而8K分辨率也逐渐进入市场。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屏将会出现。
其次是色彩的还原。
液晶显示技术在色彩还原方面一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显示黑色和对比度方面。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液晶显示技术不断进行改进。
例如,引入了全阵列微透镜(FALD)技术和局部区域变暗(Local Dimming)技术,可以提升黑色显示效果和对比度,使影像更加逼真。
此外,WLED、OLED等发光材料的应用也使更加广色域和更高饱和度的色彩成为可能。
第三是灵活性和透明度的提升。
近年来,弯曲屏幕和透明屏幕成为液晶显示技术的热点研究领域。
弯曲屏幕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体验,透明屏幕则可以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
通过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和使用更柔性的基板材料,可以实现弯曲屏幕和透明屏幕的制作。
最后是高刷新率和低功耗的追求。
液晶与led的区别

液晶与led的区别液晶与LED的区别导言:液晶(LCD)和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两种常见的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显示器和移动设备等各种电子产品中。
尽管液晶和LED都属于显示技术,但它们在原理、性能和应用方面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
本文将重点探讨液晶与LED的区别,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一、液晶技术1. 工作原理液晶是一种具有液态和固态特性的物质。
在液晶显示屏中,两片玻璃面板之间夹有液晶材料。
通过施加电压,可以改变液晶材料的分子排列,从而控制光的透射和反射,实现图像的显示。
2. 优点液晶显示屏具有以下优点:- 能耗低:相比传统的显示技术,液晶显示屏的能耗更低,可以节省能源和延长电池寿命。
- 高清晰度:液晶屏幕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和清晰度,使图像更加细腻和逼真。
- 视角宽:液晶显示屏的视角宽广,可以使多个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相同的图像,而不会出现颜色失真或偏移。
3. 缺点但是,液晶显示屏也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对比度较低:液晶显示屏的对比度相对较低,黑色不够深和色彩饱和度不足。
- 刷新率较低:相比其他显示技术,液晶显示屏的刷新率较低,容易出现拖影或运动模糊的现象。
二、LED技术1. 工作原理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发出可见光的固态光源。
LED 显示屏使用多个LED组成的像素阵列,通过控制各个LED的亮度和颜色来生成图像。
2. 优点LED显示屏具有以下优点:- 高对比度:相比液晶显示屏,LED显示屏的对比度更高,黑色更深,白色更亮,颜色更鲜明。
- 高刷新率:LED显示屏的刷新率较高,能够呈现流畅的动画和视频效果。
- 长寿命:LED显示屏的寿命较长,通常可以达到几万小时以上。
- 环保节能:LED显示屏使用的是固态光源,能耗较低,没有汞和其他有害物质,对环境友好。
3. 缺点然而,LED显示屏也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价格较高:相对于液晶显示屏来说,LED显示屏的价格通常较高,造成成本较高。
TFT-LCD显示技术

详细描述
TFT-LCD显示屏的响应速度取决于液晶分子 的运动速度。为了提高响应速度,可以采用 新型液晶材料、优化驱动电路等方式。此外, 采用动态背光调节技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改善响应速度问题。
色彩表现力不足
总结词
相对于OLED等其他显示技术,TFT-LCD显 示技术在色彩表现力方面存在不足。
详细描述
视角限制
总结词
TFT-LCD显示技术的视角限制是其固有 缺点之一。
VS
详细描述
由于TFT-LCD显示屏的视角限制,从不同 角度观看时,色彩和亮度可能会发生变化 ,影响观看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 以采用广视角膜或者广视角技术,如IPS 、VA等,以扩大可视角度。
响应速度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结词
TFT-LCD显示技术的响应速度慢可能会影响 动态图像的显示效果。
厚度薄、体积小
厚度薄、体积小
轻便易携带
TFT-LCD显示器采用了薄型化和集成化的设 计,使得显示器在厚度和体积上都相对较小。 这种设计使得TFT-LCD显示器在空间受限的 环境中具有优势,如移动设备、便携式电脑 等。
由于TFT-LCD显示器体积小、重量轻,用户 可以轻松地将它携带到不同的地方。这种便 携性使得TFT-LCD显示器在移动办公、远程 会议等场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功耗低
功耗低
TFT-LCD显示器采用了高效的背光调节技术 ,能够在不同亮度下保持较低的功耗。此外 ,TFT-LCD显示器还具有智能电源管理系统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动调节背光亮度,进 一步降低功耗。
节能环保
低功耗的特性使得TFT-LCD显示器在节能环 保方面具有优势。用户在使用这种显示器时 可以节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负担。这种环 保特性使得TFT-LCD显示器受到了许多用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lid line Dashed lines
胆固醇液晶显示
特点: 特点 双稳态记忆/低功耗 双稳态记忆 低功耗 不需要偏振片) 高亮度(不需要偏振片 不需要偏振片 宽视角 挑战: 挑战 1. 驱动电压高 2. 对比度:颜色纯度 对比度: 3. 全彩色问题 (3-片叠在一起 → 8 颜色 颜色) 片叠在一起
• • • • • • • • 动态散射模式: 宾主模式: 1974年,不需要偏振片 扭曲向列模式:TN模式不适合大容量显示 超扭曲向列模式:1984年瑞士的Scheffer发 表了关于270度的超双折射效应的研究成果 双折射控制模式(ECB): 高分子分散液晶:利用液晶与高分子聚合物的光散射现象 的液晶,不需要偏振片 存储功能突出的相变模式:适用于功耗低、电池驱动的便 携式终端 高速响应性突出的铁电液晶。
90o
φ=0o
宽视角 有旋转位移线 反响摩擦; 反响摩擦 光取向
Chen et al, SID’95, p.865; Nam et al, SID’97, p.933
Fujitsu 4个范畴的垂直取向 个范畴的垂直取向
加电压的情况下,电场是对称的 加电压的情况下,电场是对称的. 补偿膜: 多范畴 + 补偿膜 视角 > ±70o 高对比度; 高对比度 孔径率 ~60%
展曲
E or B
K11
扭曲
E or B
K22
弯曲 E or B
K33
液晶的物理性质
• 液晶是抗磁体,又是介电材料,介电各向异性依材 料而定,并与频率有关
液晶的电光效应
• 电光效应:通过点穴方法,产生光变化的现象称 为液晶的电光效应 1)液晶的双折射现象:液晶的重要特征之一。 2)电控双折射效应:对液晶施加电场,使液晶的 排列方向发生变化,因为排列方向的改变,按照 一定的偏振方向入射的光,将在液晶中发生双折 射现象。 3)动态散射: 4)旋光效应: 5)宾主效应:
A. Takeda, SID’98, p.1077, 1998.
第二代多范畴垂直取向( 第二代多范畴垂直取向(MVA) )
锥体物 + 狭缝
K. Okamoto, IDRC’03: 07-01
视角的改善
普通的 MVA CR=10 优化的MVA 优化的 在所有的角度CR>10 在所有的角度
色彩位移的改善
IPS: 2D 模拟结果
液晶分子取向分布
VT 曲线
Iso-contrast contour
Response time
Hitachi’s 超(Super) IPS )
Yellow Blue
LC
E
Color shift at Φ=50o
Aratani et al. JJAP 36, L27 (1997)
液晶技术的新进展
• • • • • • • • 采用TFT型active素子进行驱动 利用色滤光镜制作工艺创造色彩斑斓的画面 低反射液晶显示技术 先进的连续料界结晶硅液晶显示技术 超宽视角技术 超黑晶技术 超高开口率技术 反光低反射技术
主要任务
1.提高对比度 提高对比度 2.提高亮度:亮的背光源,高的光利用率 提高亮度: 提高亮度 亮的背光源, 3. 降低功耗 4. 提高响应速度 5. 提高视角宽度 6. 开发可折叠的电子报纸
液晶晶相
(2)液晶的晶相 向列相:丝状相,由长、径比很大的棒状分子组成。 分子大致平行排列,质心位置杂乱无序。光学上 单轴正性 胆甾相:螺旋相,在向列液晶中加入炫光材料。可 看做是有向列相平面重叠而成的,一个平面内的 分子相互平行,逐次平面的分子方向呈螺旋式, 光学上 单轴负性 近晶相:层状相,脂状相,分子分层排列,层内分 子互相平行,其方向可以是垂直于层面,或层面 倾斜,层内分子质心可以无序、能自由平移、似 液体;或有序成二维点阵
透射式和反射式显示
透射式
A LCD P
反射式
A bient m P LCD A Diffuser
+ High contrast + Low power; light weight + Full color + Sunlight readability ? Power consumption ? Brightness @ dark ambient ? Sunlight readability ? Low CR; Parallax
LED为背光源
• 以前用在液晶显示的背光源是:冷阴极荧光灯管 (CCFL) • LED背光荧屏采用的是发光二极管 LED做背光源的优点: 1.屏幕可以做的更薄 2.画面效果更好 3.不会发黄变暗 。 4.更加省电 。 5.更加环保 。
手性列向液晶
一般的列向液晶
CN
director
手性列向液晶
CN
n
pitch
P
胆固醇液晶
R S
Black Paint V = 0; Bragg R ~ 50%(circular) λo= nP; ∆λ=100nm V ~ 15Vrms Focal Conic Scattering V ~ 30Vrms Homeotropic Optically Clear
胆固醇反射带宽
Doane et al, APL 48, 269 (1986)
反射式聚合物液晶显示
Dye-doped(2 wt%) TPDLC LC/monomer= 60/40 Contrast ratio~10:1
液晶显示技术
液晶晶相
• 液晶分类 (1)溶致液晶:有些材料在溶剂中,处于一定的浓 度区间时便会产生液晶。即有机分子溶解在溶剂 中,是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增加,溶剂的浓度减小, 有机分子的排列有序而获得液晶 (2)热致液晶:把某些有机物加热溶解,由于加热 破坏了结晶晶格而形成的液晶称为热致液晶。当 采用降温等方法,将熔融的液体降温到一定程度 后分子的取向变得有序化,从而获得液晶态
液晶显示器的特点
• 低压微功耗:3-5V,几µA/cm2 • 平板型结构 • 被动显示型:本身不发光,靠调制外界光进行显 示 • 显示信息量大:没有CRT阴罩限制,像素可以做 得很小,LCD可以进行投影显示及组合显示 • 易于彩色化 • 无电磁辐射 • 长寿命:可达50000小时
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史
Kent Displays Inc.
可折叠电子报纸
聚合物液晶
IO IO
ne
no np
ne E= 0 no np
→
E
IT
1. 60-70% 液晶 + 30-40% 聚合物单体 相位分离 聚合物单体: 2. 微米量级的液晶球 光散射 微米量级的液晶球: 3. 不需要偏振片 高亮度 不需要偏振片: 4. 制备简单 可折叠基板 制备简单: 5. 对比度取决于接受的角度
A. Lien, EuroDisplay, p.21, 1993; K.H. Kim et al., Asia Display, p.383, 1998.
平面内开关( 平面内开关(In-Plane Switch) )
V=0
演
示
IPS: 视角(iew Angle) 视角( )
宽视角; 颜色变化? 宽视角 颜色变化
dT
dR
LCs Reflector Passivation layer Glass Broadband λ/4 film Polarizer
Backlight
投影式显示
• • • • 光写入方式 热(激光)写入方式:由相变而来 电写入方式 TFT-LCD型 TFT-LCD
液晶显示器的技术参数
• 对比度:人眼能接受的对比度为250: 1 • 分辨率: • 外观
Predicting reflection peak λ = 2<n>d = nP Predicting reflection band
∆λ
∆λ = P∆n
λ Wavelength
均匀螺距胆固醇液晶
∆λ = P∆n
螺距连续变化的胆固醇液晶
Plinear = Po ⋅ (1 + 0.458 ⋅ z / d ) Pexp = Po ⋅ e 0.377 ⋅ z / d
R-mode 偏振片 宽带 λ/4 波片
LCs
dT
dR
玻璃 偏振片
dR
LCs 反射镜 玻璃
背光源
T/R LCDs: Comparison
Indoor Outdoor
T
R
R
T
T-LCD: 适合室内 R-LCD: 适合室外
透反射式显示方式
透反射式兼用显示方式
T-mode R-mode Polarizer Broadband λ/4 film
液晶晶相
• A相:双分子层结构 • B相:层片内的分子质心排列成面心六角形, 分子垂直于层面 • C相:分子与层面倾斜,在光学上是双轴的 由手性分子组成 近晶相液晶粘度大,分子不易转动,响应速 度慢,不易做显示器件
液晶的物理性质
• 曲率弹性:液晶受扰动时,分子取向有恢 复平行排列的能力,通常很小 向列相和胆甾相: 展曲 扭曲 弯曲 近晶相: 展曲和层面位移引起的混合弹性
响应时间的改善
Conventional MVA Average: 29.3 ms New MVA + overdrive Average: 11.6 ms
三星的专利
Off-State (Black) On-State (White)
VA (∆ε ∆ε<0), High CR; Rubbing free ∆ε Fringing field→ multi-domains → Need biaxial films (diagonals) Disclination lines?
液晶显示器件的显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