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第23课孔子游春
苏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第二十三课孔子游春精品教案

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兴奋、快乐等)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的?(“竟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起来”)孔子为什么会这样的快乐?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去细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
可以设身处地地去想,可以有感情地去读,也可以在感受最深的语句旁作上批注。
二、合作学习,深化理解1.自学完的同学可以在组内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2.全班交流。
学生读出自己圈画的部分,并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按照三个阶段来品读课文。
①初步性认识——弟子言志A.孔子是听完子路和颜回的志向后,听着颜回的志向歌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的。
那么,子路和颜回的志向分别是什么?B.颜回的“志向歌”里会唱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合理想象将歌词补写出来。
C.孔子听了弟子们有福同享、不为自己表功的志向后能不高兴吗,请同学们想一想,子路和颜回为什么会有这样高尚的志向的?请大家认真研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②深层次认识——师生悟理A.子路和颜回之所以有这样高尚的志向,是因为他们听了孔子关于水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后,深受启发。
孔子望着水说了怎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呢,把它画出来读一读。
B.学生质疑:为什么孔子最后说:“水是真君子啊!”在孔子眼里,水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这实际上也是谁具有的特点?孔子和弟子们谈论水的目的是什么?C.大家请看“善施教化”的后面有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的其它特点,也就是君子的其它特点。
)谁能合理地补充一些其它的特点?(胸怀宽广、博学多才、孝亲敬长……)D.孔子教育弟子们做人,却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你觉得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E.孔子的确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对弟子循循善诱的好老师。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在读中体会孔子的语气,语调以及语言中蕴含的深意。
③升华性认识——自然馈赠A.孔子从泗水的绿波参悟出了做人的道理,说明了孔子是一位怎样的人?那到底是什么帮助了孔子悟出这个深刻的道理?请大家再次研读课文,想一想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课文23《孔子游春》苏教版

说课稿.《孔子游春》第课时高光贵一、说教材.教材简析:《孔子游春》系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师恩难忘”,旨在突显浓郁的师生情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单元前两课分别是《莫泊桑拜师》和《理想的风筝》,记叙了福楼拜教学有方,莫泊桑谦虚好学;刘老师乐观坚强,苏叔阳思师情切。
本课是一篇游记,描述了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动一课,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心,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情谊,文章辞章俱佳、意境深远,发人深省、回味无穷,将单元主题推向高潮。
.教学目标⑴学生能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⑵精读课文“论水育人”和“师生言志”片段,领悟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深情。
⑶培养学生敬师、立志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孔子“论水育人”而明白做人的道理。
⑵教学难点:领悟孔子循循善诱的育人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我所使用的教法有:情景教学法、读书自悟法和引导教学法;学法为:感悟法和合作探究法。
以课文第自然段为例,阐述教法和学法的设计理念。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
课文第八自然段孔子“论水”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教者首先以“你能找出孔子喜欢水的原因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文本,接着我又以“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引出“水是真君子的观点”,而后将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逐个解决(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使教化?→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省略号省略了其他什么特点?→孔子论水的用意)这样,由易到难、步步深入,重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
其中为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又有志向,善使教化?”这一问题,我鼓励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寻求共识,并利用媒体课件进行辅助理解,使学生通过自主探和教师点播索顺利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体验,提高探索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㈠开门见山,赏析春景.切题导入,师生赏春⑴质疑课题,引入春景①思考: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出了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找出来,读一读。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孔子游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孔子游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孔子游春》主要写了孔子借河水来教育他的弟子们做人的道理,店铺为六年级师生整理了苏教版语文课文《孔子游春》,希望大家有所收获!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孔子游春》课文原文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
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
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
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
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
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过了一会儿,弟子们三三两两散开了,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有的戏水,只有颜回和子路在陪伴着老师。
孔子说:“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
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3孔子游春

孔子真是我们的骄傲,值得我们崇 拜、敬仰。他到底有哪些智慧?让我们 带着这样的问题,学习《孔子游春》。
孔子周游列国图
《孔子游春》选自曹尧德、宋均平、 杨佐仁三人合著《孔子传》第十四章《泗水 观澜 泰山抒怀》。
课文主要记述了论水和言志。孔子论 水的出处见于《荀子 侑坐篇》,记述了子 贡和孔子濒临东流之水时的对话;言志出自 《论语 公冶长篇》。虽然这两件事在历史 上并非同一天发生,但这样的编排完全符合 孔子的教育方式,集中体现了孔子一生的教 育理念。可以说,《孔子游春》所表现的内 容是孔子四十多年教育生涯的一个缩影。
孔 子 游 春
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今山东省曲阜市)。中 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 晚年修订六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诗》 《书》《礼》《乐》《易》 《春秋》。
“人类要继续生存学习,必须要从
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宣言时讲的 话。
“水穿山岩,凿石壁”,水滴石穿,锲而不舍, 具有认准目标不放松的“韧”劲。孔子说过“三 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为了实现自己的 梦想,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这就是流水的志向。 同学们,难道我们不该有这样的志向吗?
水“荡涤污垢”,帮助别人把污垢洗刷掉,就 像老师净化了我们的心灵,帮助我们改正错误, 去掉恶习。水就是这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这一点又多么像孔子自己,不管是谁,无论他高 低贵贱,只要他肯学习,孔子都愿对其教化。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年 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1988年·巴黎·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的共同倡议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 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 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 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 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孔子说:“许多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 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加以改正。
(赛课课件)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孔子游春》(共56张PPT)

23 孔子游春
孔子对学生这么说水,其实他的目 的是什么?结合第八自然段说一说。
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 示弟子也要做个真君子 。
23 孔子游春
23 孔子游春
联系课文,说说你对水的认识。
水滋润万物,哺育众生,像君子一样无私仁厚。
水穿山岩、凿石壁,胸怀志向,多像君子般百 折不挠的坚贞情操。
句子品析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 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 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 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 天伴奏。
泗水河边的风 景,你的感受 是?
23 孔子游春
句子品析
大自然和母亲有什么 相似之处?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 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 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 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 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 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23 孔子游春
泗水春景
朗读第1、2自然段,说说孔子来到泗
水岸边,欣赏到的是怎样美丽的春景?
23 孔子游春
句子品析
春天到了,孔 子听说泗水正涨春 潮,便带着弟子们 到泗水河边游玩。
点我 “听说……便……”说明孔
子对“水”特别有兴趣,暗 示孔子要借“水”教导学生。
23 孔子游春
泗 水 岸 边
23 孔子游春
23 孔子游春
二、选词填空。
疑问 疑惑 疑虑 1.弟子们都用( 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2.同学们对他的悔过誓言心怀( 疑虑)。 3.李老师博学多才,所有的( 疑问)都 能解决。
23 孔子游春
三、填空。 丘 字_____ 仲尼 ,______ 春秋 时期____ 鲁 孔子名____ 国人。他是我国古代的______ 政治 家, ______ 思想 家,_____ 教育 家,是______ 儒家 学派的 创始人。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3孔子游春第一课时共28张PPT苏教版

回。
返回
谢谢观赏!
2020/11/5
29
jīn
dǎo
意味深长 情不自禁 手舞足蹈
lán
pí dí
波澜起伏 不知疲倦 荡涤污垢
shī
yǎ
lǜ
善施教化 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逸
凿
蹲
词语解释:
芳草如茵:指芳草像铺垫在地上一样,形 容绿草茂盛。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缺乏为奇。 意味深长: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情不自禁:感情冲动得不能控制。
返回
课堂小结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 乳汁,它好似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 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 它好似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 无惧色,它好似有志向。万物入水,必 能荡涤污垢,它好似善施教化……由 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返回
布置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正确、端正、整洁。 ɡuǎnɡ mào( 广袤 ) piāo yì( 飘逸 ) móu zi( 眸子 ) lǜ cǎo rú yīn ( 绿草如茵 ) wū gòu( 污垢 ) kāi záo ( 开凿 ) dànɡ dí( 荡涤 ) sī kōnɡ jiàn ɡuàn ( 司空见惯 )
二、把以下成语补充完整,再选两个造句。
桃( 红 )柳( 绿 ) 沉着( 不 )( 迫 )
情不( 自 )( 禁 )
深( 思 )熟( 虑 )
司空( 见 )( 惯 ) 手舞( 足 )( 蹈 )
温( 文 )尔( 雅 )
波澜( 起 )( 伏 )
意味( 深 )( 长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学习了这一课,我们认识了 博学多才 的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23 孔子游春》本课教材分析一、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风荡漾,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河水也涨起来了,泛起阵阵的微波,南来的燕子在水面上掠过,转眼间飞出去很远、很远。
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一切都显得富有生气,在这样的时节,到郊外的河边游玩,该是多么令人惬意的呀!两千多年前的一天,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孔子就带着他的弟子们来到泗水河边,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他们畅谈、高歌……享受着自然、人生的美好。
课文《孔子游春》由写景入手,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泗水边绚丽灿烂的春景图,仿佛让读者也身临其境,和孔子及他的弟子们在泗水河畔游赏,聆听孔子对弟子的教诲,为他们师生之间的亲和而感叹。
文章共1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是第1、2自然段,写在大好的春季,孔子和弟子们到景色宜人的泗水河畔游玩。
第二部分是第3~9自然段,写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从中看出深奥的道理。
第三部分是第10自然段,写孔子和弟子们在河畔抚琴歌唱。
第四部分是第11~17自然段,写孔子听弟子子路、颜回畅谈志向,兴奋之至。
这篇文章对泗水河畔景色的描写十分优美,讲孔子和弟子们在河畔游玩的其乐融融的景象表现得淋漓酣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智的启迪。
我们可以凭借这些词来记住文章的线索——泗水春景——观水悟道——河畔娱乐——畅谈志向本课教学设计23 孔子游春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教具准备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3.揭示课题:孔子游春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贯穿一个“读”字,瞄准一个“悟”字,紧扣一个“导”字。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材解析】《孔子游春》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这一单元共安排了四篇课文,且每一篇课文都流露出浓浓的师生情,流露出对老师的崇拜、眷恋、不舍。
《孔子游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
作者用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对孔子的无限敬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真挚的情谊。
全文以水为话题,叙物明理,内涵丰富、厚重,有利于激发学生了解其深层的人生哲理。
文章意境深远、发人深省、回味无穷,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陶冶情性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理解和运用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意味深长、司空见惯”等成语的意思并造句。
4、当堂背诵第8段。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懂得孔子借水喻人的用意,引导学生体会做人要做像水一样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真君子。
2、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感受师生间真挚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并背诵第8段。
【教学准备】学生:①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孔子的相关资料。
②熟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教师:①准备有关春景,水的图片并制成课件。
②准备孔子简介,及《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名言并制成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订栏
一
二
三
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精读课文:
1.交流: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1)自由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
(3) 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3.揭示课题: 孔子游春
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提出自学要求。
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②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笔顺)
③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 师生论志向)
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
学生说说对孔子的了解。
说说自己背过的孔子名言。
(4) 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
2.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让学生看水的目的是什么?
(2)对于大自然中的水你还有其它感受吗?
(3)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4)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
板书设计
23 孔子游春
有德行
有情义
看水议水 有志向 真君子
善施教化
弟子言志 有福同享
不好表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步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订栏
一
二
三
四
五、
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文字段落。
资料摘录
孔子:名丘,字仲尼。“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人们尊称为“至圣”。
指导造句:
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同桌交流、讨论,练习造句。
课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收集孔子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读《论语》。
教
学
反
思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读。
(2)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
(3)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4)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又有何评价?
小结:
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2.将第2、8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换成与上文有密切联系的具体句子。
反复轻读课文,找出感受深的句子。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是她()的()
()是她()的()
()是她()的()
齐读这一段话。
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齐读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
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指导造句:
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
司空见惯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1.指导造句,评议。
2.把句子写下来。
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
复习
指名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继续精读课文: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集体备课教案
单 元
第七单元
备课时间
主 备 人
课题
23 孔子游春
课时划分
三课时
课型
阅读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齐读这一段话。
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订栏
一
二
三
四
五
复习
指名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继续精读课文: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根据自学要求初读课文。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读成语,联系上下文说说成语的意思。
练习写字。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讨论、交流。
课后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读。
(2)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
(3)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4)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又有何评价?
小结:
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