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 语文 23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ppt课件(完美版)

四年级下 语文 23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ppt课件(完美版)

❖ 供 gōng : ①准备东西给需要的人用。 ②提供:~读者参考。
❖ 供 gòng : ①从事,做:~职。 ②祭祀用的东西;~品。 ③被审问时在法庭上的述词:口~。
供耕织 gòng gēng zhī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 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 些什么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 中,他指:兴致;“杂兴”就是— —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 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 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 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 很多的感想。《四时田园杂兴》共 60首。分“春日”“晚春”“夏 日”“秋日”“冬日”五组。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白天 除草
搓麻线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各人有自己的活干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不懂得,不会 做,从事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靠近
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v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v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 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 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 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 的下面学习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音乐
歌咏田园生活的诗 歌,多以农村景物 和农民、牧人、渔 夫等人的劳动为题 材,风格清新淳朴。
理解诗意
未解:不懂。供:从事。
傍:靠近。
也童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精选优质PPT课件3 新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精选优质PPT课件3 新人教版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 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 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 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 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后两句 写的意趣横生,意味深远。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 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诗情画意。
欣赏比较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张松龄
乐是风波钓是闲, 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此世 翁人 取哪 适得 非识 取深 鱼意
拓展活动
本组课文把我们带到了风光优美的田园,让 我们踏着乡间的小路,再次到乡村去领略美丽的 田园风光,感受那独特迷人的田园风情吧!将各 种资料整理好在展示台里展出,办一期乡村生活 为主题的黑板报或手抄报。
乡村四月 [宋] 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景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人
才了蚕桑又插田。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意思是: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 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蹄 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景色: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摇摇头。"历史,地理怎样?"青年还是摇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父亲的朋友接连发问,青年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那你先把住址写下来吧。"青年写下了自己的住址,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你的名字写的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要一些小优点,但由于自卑常被忽略了。其实,每个平淡的生命中,都蕴涵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就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爱因思念而美丽 我曾以为,爱一个人 可以是在心里暗暗的 并不需要对方清楚 我发誓,要把这份美好的感情 珍藏在记忆中,只是记忆 若不是,想到可能永远失去你 永远失去,这份自已如此看重的感情 若不是,又一次在梦中呼喊你的名字 并且从梦中惊醒,或许 这份感情会永远是一个秘密 在默默地想念和为你祝福之中 我从来都是幸福的 等待,我不清楚这样的结果是什么 或许,根本就没有去考虑什么结果 我一直希望 能以一种默默等待的姿势告诉你 我对你的感情是认真的 可以经受时间和距离的考验 那些过往的曾经共同拥有的细节 一一变得无比清晰 仿佛触手可摸,却明明相隔万里 是不是藏得越久 感情就会更加浓呢? 你不在的日子里 思念象野草一般疯狂生长 也许是因为终于不甘这样失去可能的机会 终于不甘刻骨铭心的思念和等待 会随岁月的流逝而染上灰尘 我鼓励自已说,释放自已 我不相信 从物理的距离到心灵的距离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我不相信 经过岁月沉淀以后的爱依旧不堪一击 我不相信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ppt课件3新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ppt课件3新人教版
意思是: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 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与赞美之情。
乡村四月 江南农村初 夏美景 紧张繁忙的劳 动景象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欣赏比较
渔 歌 子
张志和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张松龄
乐是风波钓是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此 翁 取 适 非 取 鱼
世 人 哪 得 识 深 意
拓展活动
本组课文把我们带到了风光优美的田园,让 我们踏着乡间的小路,再次到乡村去领略美丽的 田园风光,感受那独特迷人的田园风情吧!将各 种资料整理好在展示台里展出,办一期乡村生活 为主题的黑板报或手抄报。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 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其诗题材 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 反映,词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 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昼:白天。 耘:除草。 耘田:在田里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未解:不懂。 供:参加。 耕织:耕田织布。 傍:靠近。 桑阴:桑树下。
课文简说
乡 村 四 月 [宋] 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意思是: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 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蹄 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景色: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ppt课件3新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ppt课件3新人教版



四 月 [宋 ] 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景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意思是: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 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蹄 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景色: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意思是: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 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与赞美之情。
乡 村 四 月 江南农村初 夏美景 紧张繁忙的劳 动景象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 村 童 也 出 庄 孙 傍 耘 儿 未 桑 田 女 解 阴 夜 各 供 学 绩 当 耕 种 麻 家 织 瓜 , 。 , 。
单击页面即可进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随作者领略了中 外的田园风光,体会到了自然、质朴、和 谐、静谧的乡情。今天,我们再来走进古 代诗人为我们描绘的田园美景,学习《乡 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你一定会陶醉其中的。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 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 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 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 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 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后两句 写的意趣横生,意味深远。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 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诗情画意。
欣赏比较
渔 歌 子
张志和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解释
• 山原:山陵和原野。 •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
平地。 • 子规:杜鹃鸟。 • 了:(读liǎo)结束。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意思是:山陵和原野一片绿色, 稻田里的水色映照着天空的光辉, 只听见杜鹃鸟不停地在蒙蒙细雨中 叫着。
描写的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板书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意思是: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 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 的事又要插秧了。
生动描绘了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 劳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之心与赞美之情
板书
分析句子用词
• 前两句重在写景,绿原、白川、子 规、烟雨,作者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 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有静有 动,优美和谐。
理解词语 理解句意 句子赏析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表达感情 补充赏析
杂兴:各种兴趣。 昼:白天。 耘: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儿女:男男女女
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未解:不懂。 耕织:耕田织布。 傍:靠近。 桑阴:桑树下。
“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指: 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 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田园:田地 和园圃,泛指农村。
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
结合想象诵读,注意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 天真 勤劳 不怕苦
好学 可爱 爱劳动 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 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 自己的喜爱之情。
青箬“桂笠鱼,” 绿蓑衣,
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不想 回去,回家。
【自由读词】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同学们读《渔歌子》有什么 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九种景物:
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 箬笠、蓑衣、斜风、细雨,构成了 一幅美丽的春雨垂钓图。
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 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 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四时田园杂 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 日”“秋日”“冬日”五组。
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
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白天
除草
搓麻线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最初的词,是歌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按照一定的曲谱 填写的。曲谱又称词牌。它规定某一词 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
◆《渔歌子》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 另有题目,但这首《渔歌子》只有词牌 没有题目。
◆常见的词牌有:如梦令、忆江南、卜算 子、浣溪沙、采桑子
渔歌子简介:
词牌名。《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 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 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 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 后两句重在写“人”。“才”“又” 平实地用词,充分地说明了农民劳动的 紧张繁忙,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 赞美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乡村四月
江南农 村初夏 美景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
江南农 村初夏 美景
紧张繁 忙的劳 动景象
【词句赏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图
“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 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 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 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 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渔父的生活环境。
【译文】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析
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
名词人和诗人,十六岁时 “游太学”,向唐肃宗献策, 深受赏识和重用,又赐名 “志和”。后来因事贬官。 但他并没有去上任,而是托 词亲丧回到了老家,并且从 此以后不再作官,长期过着 隐逸的生活,悠然徜佯于太 湖一带的山水之间。因常以 扁舟垂钓,超然不在尘世中, 唐肃宗曾派人寻找与他,但 是都没有找到。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江上一位老翁头 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悠 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 了,久久不愿回家。
感情朗读
【词句赏析】
青箬笠 绿蓑衣
【词句赏析】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 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 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 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 月桃花盛开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 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 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各人有自己的活干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不懂得,不会 做,从事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靠近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线,农家男女各 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己的拿手 本事。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着 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 瓜。
张志和的《渔歌子》,还影响了日本的词创作呢!
• 《渔歌子》写成四十九年后,传到了日本。 当时的嵯峨天皇读后非常喜欢,也效仿《渔 歌子》填了几首词。据说,嵯峨天皇的《渔 歌子》成为日本词学的开山。其中一首是:
• 青春林下渡江桥, • 湖水翩翩入云霄。 • 烟波客,钓舟遥, • 往来无定带落潮。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词简介】
词:文体名,是一种文学体裁,是诗 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 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源于五代 与唐,流行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 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 一般分上下两阕。
【词牌简介】
儿童歌曲、儿童歌曲 - 渔歌子.lnk
借助拼音跟读诗歌,初步了解这首诗。
渔歌子
sa i
ruo li
张志和
lu
西塞山前白鹭飞, gui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suo
渔 歌 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桃花流水鳜鱼肥。
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俗称“花鱼”或
【词人简介】
张志和(730?-810?),唐代诗 人。字子同,本名龟龄,金华(今属 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 诏翰林。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 居江湖间。自号玄真子,又自称烟波 钓徒。著书《玄真子》,今流传《渔 歌子》五首。
古词精选 张志和 渔歌子.lnk
渔歌子 张志和 儿童学唐诗.lnk
朗读古诗,思考全诗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田园生活广泛、生动、 真切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赞美农 民勤劳,喜欢孩子天真的思想感 情
补充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越长越大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析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西塞山附
近,白鹭展翅高飞,桃花夹岸的溪水 中,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 鳜鱼是那样肥美。
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描绘这 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 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 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 出迷迷蒙蒙的意境。
学习古诗的方法
•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23、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渔歌子
乡村四月
[宋] 翁 卷 介
词语义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

诗句义1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人 乡村四月闲人少, 诗句义2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作者简介:翁卷 生平:翁卷,字续古,一字 灵舒,南宋诗人,一生没做过官。 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 嘉四灵”。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释题

范成大
范成大,字致能, 号石湖居士。他的诗, 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 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 《四时田园杂兴》, 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 品。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小声自读,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 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村庄儿女——耘田 织布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童孙——学种瓜
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 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 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
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 落落。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晴蜓蛱蝶飞。 夏天白天很长,篱笆墙外无人走过,四
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 来飞去。
读过了,学过了,让我们了解一下寓意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