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

合集下载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在解决超长混凝土温度收缩裂缝及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时,常采用施工后浇带方法。

施工后浇带对防止结构出现变形裂缝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一般用来解决高层主楼及低层裙楼沉降差异、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及减少温差应力等同题。

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一般来讲是越迟越好,但又不可能无限期推迟。

因此设计上一般要求混凝土在主体结构完成60d后在予以浇筑。

此时,主体结构的变形量基本达到70%左右,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其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足以由建筑物自身承担,使结构不至于产生裂缝或少产生裂缝。

某些建筑物的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还要求“浇筑时的气温应尽量低于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时的气温”,这对工期的要求就更严格了。

一些工程招标时尤其是那些中小型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常常忽视混凝土结构这些特点,他们以市场需要为名,不顾科学规律,一味强调缩短工期。

例如,某住宅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3层,建筑物长160m,宽13m,建筑面积约为6250m2。

由于建筑物较长设计时设置了一道沉降缝、二道后浇带;设计单位在结构总说明中特别强调:“后浇带混凝土捣制必须在60d后进行。

这些说明和要求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

可是,建设单位对这些合理要求视而不见,在招标时不顾设计要求,将工期确定为90d,比建设部《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规定的该类住宅的定额工期235d少了61.7%。

若按该工期要求实施,建成的住宅恐怕会留下许多质量隐患。

现实生活中就有类似的教训。

由于主体混凝土的浇龄期太短,主体混凝土的收缩大部分尚未完成就仓促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使后浇带失去了应有尽有的作用,在强大的结构与收缩应力作用下,梁板被拉裂。

招投标工作中,有关单位忽视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这一特点,盲目强调工期,给建筑物留下难以治愈的质量隐患,这个教训应该记取。

对于一般的建筑工程,其合理的施工工期还是以建设部《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规定的工期为准。

在该定额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后,适当提前3%-5%还是允许的。

后浇带规范

后浇带规范

8.2.1一般规定本工艺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外墙、内墙、顶板、楼层的楼板、房屋及大型构筑物的基础以及大型设备基础的后浇带;不适用于工程竣工后仍有可能存在变形的结构工程。

1.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两侧混凝土。

2.后浇带的接缝处理应符合施工缝的处理要求;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3.后浇带的留置必须依据设计要求的位置与尺寸,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宜为30~60m,宽度宜为700~1000mm。

4.后浇带可做成平直缝,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若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45倍主筋直径,接头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并应按设计要求设附加钢筋。

5.后浇带需超前止水时,后浇带部位混凝土应局部加厚,并增设外贴式或中埋式止水带。

8.2.2施工准备1.技术交底(1)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2)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的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3)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本施工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4)其具体要求为:针对后浇带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现场情况,编制满足设计规范和工艺要求的施工技术措施。

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其主要内容为: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应注意的事项和操作要求、细部构造及技术质量要求。

2.材料要求(1)品种规格:1)后浇带混凝土所用碎石应根据所浇后浇带的钢筋密度确定,一般为5~31.5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2)后浇带的砂子应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

后浇带的一些规范要求

后浇带的一些规范要求

一、后浇带的定义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临时施工缝。

二、后浇带的设置条件1、伸缩后浇带: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当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

1.1、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采用有效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小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

1.2、后浇带是避免施工期收缩裂缝的有效措施,设置后浇带可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但不能代替伸缩缝。

1.3、在超长结构混凝土施工中,采用留后浇带法施工是防止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之一。

2、沉降后浇带: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

2.1、当筏形与箱形基础的长度超过 40m,不设置永久性的沉降缝和温度收缩缝时。

2.2、当“影响建筑物”的平均沉降大于 40cm时,相邻建筑基础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12m,当相邻建筑物较近时。

3、温度后浇带:当筏形与箱形基础的长度超过 40m,不设置永久性的沉降缝和温度收缩缝时。

4、板间后浇带:装配式楼盖(包括屋盖)加强整体性的构造措施。

4.1、对后张楼板为减少约束力,使其与约束柱或墙暂时分开。

后浇带的设置1、伸缩后浇带:每隔30m~40m设置,贯通顶板、底部及墙板。

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在结构同跨内。

底板及外墙宜增设附加防水层。

1.1 后浇带应从受力影响小的部位通过(如梁、板1/3跨度处,连梁跨中等部位),不必在同一截面上,可曲折而行,只要将建筑物分开为两段即可。

2、沉降后浇带:后浇带的宽度不宜小于 800mm。

宜在裙房一侧设置用于控制沉降差的后浇带。

当高层建筑基础面积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时,后浇带宜设在与高层建筑相邻裙房的第一跨内。

当需要满足高层建筑地基承载力、降低高层建筑沉降量,减小高层建筑与裙房间的沉降差而增大高层建筑基础面积时,后浇带可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此时尚应满足下列条件:地基土质应较均匀;裙房结构刚度较好且基础以上的地下室和裙房结构层数不应少于两层;后浇带一侧与主楼连接的裙房基础底板厚度应与高层建筑的基础底板厚度相同。

伸缩后浇带浇筑时间.doc

伸缩后浇带浇筑时间.doc

伸缩后浇带浇筑时间结合最新基础后浇带浇筑施工情况,现阶段,我国对基础后浇带浇筑施工有什么规定?以下是后浇带浇筑时间基本介绍: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伸缩后浇带浇筑时间基本规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为施工后60d;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

在一些工程中,设计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

后浇带在设计和作用上分为两种:一种叫伸缩后浇带,一种叫沉降后浇带。

伸缩后浇带在混凝土浇筑后2个月以后浇筑。

沉降后浇带在主体结构封顶以后2个月浇筑。

柱和墙板的后浇带模板在浇筑后2至3天就可以拆模,梁和顶板的后浇带底模一般不准拆除。

后浇带处第一次浇筑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性措施,顶部覆盖,围栏保护,防止缝内进入垃圾、钢筋污染、踩踏变形,给清理带来困难。

后浇带两侧的梁板在未补浇砼前长期处于悬臂状态,所以在未补浇砼前两侧模板支撑不能拆除,在后浇带浇筑后砼强度达85%以上一同拆除,砼浇筑后注意保护,观察记录,及时养护。

养护时间规定不一致,有7天、14天或28天等几种时间要求,一般小工程常用的是用14天左右,赶工或工程要求才7天,大工程自建民房常用28天或者一个月左右。

伸缩后浇带浇筑时间相关延伸:1、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防兼备,以防为主的设计原则。

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

2、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后浇带设置的规范依据及施工工艺

后浇带设置的规范依据及施工工艺

2、后浇带施工工艺标准
2.1总则
为使建筑工程的后浇带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施 工规范,满足建筑功 能要求,确保结构受力安全和后浇带 处无渗漏现象,避免不可预见因素对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影 响,杜绝后浇带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工艺标准 。
2、后浇带施工工艺标准
2.1总则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的适用范围为:可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外墙、 内墙、顶板、楼层的楼板、房屋及大型构筑物的基础以及大型设备基础的 后浇带; 不适用于工程竣工后仍有可能存在变形的结构工程。
止水钢板处箍筋做法
2、后浇带施工工艺标准
2.6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后浇带的留置
3.楼板面后浇带施工 后浇带模板支承(应独立支撑)→楼板钢筋绑扎→焊短钢筋应于板
面筋和 底筋上→绑扎双层钢丝网于钢筋头上,钢丝网放置在先浇砼一侧 →后浇带两侧 砼浇筑→后浇带处砼余浆清理→后浇带两侧砼养护→后浇 带盖模板保护钢筋。
侧先用短钢筋头(钢筋间距 400)与板筋点焊→绑扎双层钢丝网于钢筋头上, 钢丝 网放置在先浇砼一侧→钢板止水带安置→钢板止水带上侧短钢筋头点 焊及绑 扎双层钢丝网于钢筋头上→后浇带两侧砼施工→后浇带处砼余浆清 理→后浇 带两侧砼养护→后浇带盖模板保护钢筋。 注:若采用止水条时,模板采用木模支撑侧模,保证砼侧面平整、密实, 以使止水条与砼表面粘贴牢固,更好发挥止水条的止水效果。
1、后浇带设置的规范依据
1.2后浇带设置的若干要求:
1、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 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 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 衡残余应力。 2、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 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 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 可。 3、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 为 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 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 700 ~1000mm 为宜。

伸缩后浇带浇筑时间

伸缩后浇带浇筑时间

伸缩后浇带浇筑时间
伸缩缝是为了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引起的线状裂缝而设置的,通常为混凝土浇筑时在地面或结构中预定的一条槽口或腔室。

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在伸缩缝周围设置浇带,以防止混凝土在伸缩缝处的位移、裂缝和失稳。

伸缩后浇带浇筑时间是关键的一步,应当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

具体的浇筑时间取决于伸缩缝的长度、深度、宽度以及所在的结构和地面条件。

一般情况下,伸缩后浇带应在混凝土浇筑后的48小时内进行,以确保浇带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和强度,防止混凝土在浇带周围出现裂缝和失稳现象。

此外,伸缩后浇带的浇筑应遵循以下步骤:
1. 对伸缩缝进行清理处理,确保伸缩缝的表面干净、平整、无积水、油迹和杂物。

2. 在伸缩缝周围设置浇带模板,模板应与地面相平且垂直,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在模板内倒入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振捣和棒压等方法,使混凝土密实、均匀、无气泡。

4. 混凝土表面应光滑、平整、水平,待混凝土表面集气后,进行拓平和打磨处理。

5. 在混凝土刚刚凝固时,用平整器将表面进行处理,以消除浇
筑痕迹和不平整部分。

6. 在混凝土完全凝固后,拆除浇带模板并进行必要的后处理,如涂刷防水、加固金属板等。

总之,伸缩后浇带浇筑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遵循规范操作步骤,确保浇带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和强度,以维护结构和地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后浇带的设置

后浇带的设置

后浇带的设置:后浇带是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施工过程中,抑制由于温度、收缩等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

后浇带通常根据设计要求留设。

并保存一段时间〔假设设计无要求那么至少保存28天〕后再浇筑,将构造连成整体。

后浇带的做法:后浇带是作为超长建筑不留温度伸缩缝及高层建筑高层局部与裙房之间不留沉降缝的技术措施。

因后浇带的缝宽与墙、板的厚度密切相关,在设计后浇带的缝宽时应作如下考虑,对墙板厚度小于200mm的缝宽取800mm;大于200mm的,缝宽取不超过1000mm,对地下室的底板,缝宽一般取1000mm,当底板厚度超过1000mm,小于1500mm时,缝宽取1000mm,底板厚度大于1500mm时,缝宽取1200mm即可。

对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应根据墙板厚度具体情况进展处理。

一般对厚度小于300mm的墙板可做成直缝;对厚度大于300mm(但不超过600mm)的墙板,可做成阶梯形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对厚度大于600mm的墙板,可做成凹形或多边凹形的形式。

后浇带内的钢筋处理,钢筋断开贯穿与否,在于后浇带(缝)的类型。

对于沉降后浇带,钢筋应贯穿,对伸缩缝浇带,钢筋应断开,对梁板构造,板筋断开,梁筋应贯穿。

如果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将受到约束,板筋断开,梁筋应贯穿,如果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将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后出现在规定部位以外的裂缝,从而降低了构造抗拉承载的能力。

根据标准对钢筋的接头容许断面百分率,要设置后浇带应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断面上,不同断面上的后浇带应曲折连通。

同时,后浇带宜设置在构造内力较小的部位。

后浇带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应使用无收缩混凝土灌实。

无收缩混凝土可以采用膨胀水泥拌制,也可以采用掺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的普通水泥拌制,混凝土强度至少与先浇混凝土一样或提高一级。

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的浇灌时间,按不同类型的后浇带选择不同的浇灌时间。

伸缩后浇带——根据先浇灌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时间而定。

后浇带浇筑时间规范

后浇带浇筑时间规范

温度影响:后浇带浇 筑时间应考虑温度变 化的影响,以避免因 温度变化导致的结构 开裂。
沉降差异:后浇带浇 筑时间应考虑沉降差 异的因素,以避免因 沉降差异导致的结构 开裂。
后浇带浇筑时间确定方法
根据混凝土收缩曲线确定后浇带浇筑时间,通常在混凝土浇筑后的2-3个月内进行。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确定后浇带浇筑时间,确保后浇带施工不会影响其他工序的进行。
后浇带的含义
后浇带是一种混凝土施工 缝
后浇带用于解决沉降差和 收缩差
后浇带可以消除温度收缩 影响
后浇带在构件中预留一定 时间后浇筑
后浇带的作用
减少收缩应力 解决沉降差 缓解温度应力 方便施工
后浇带的分类
时间后浇带:用于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低层裙房的沉降差异 收缩后浇带:用于解决混凝土收缩开裂问题 温度后浇带:用于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应力 沉降后浇带:用于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低层裙房的沉降差异
根据后浇带的位置和跨度确定浇筑时间,跨度较大或位置重要的后浇带应尽早浇筑。 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确定后浇带浇筑时间,避免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浇筑,以免影响混 凝土质量。
后浇带浇筑时间规范要求
混凝土浇筑时间规范要求
后浇带浇筑时 间应在主体结 构施工完成后
进行。
浇筑前应确保 后浇带两侧混 凝土达到设计
强度等级的 70%以上。
工程概况: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层高度为20层。
后浇带设计:为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应力问题,设计采用后浇带技术,将楼层划 分为若干个施工段,各施工段之间设置后浇带。
浇筑时间规范:根据规范要求,后浇带应在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且需满足一 定的养护时间。具体实施时,需根据工程进度和混凝土试块强度确定浇筑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
钢筋商品混凝土结构设计在解决超长商品混凝土温度收缩裂缝及建筑物不
均匀沉降时,常采用施工后浇带方法。

施工后浇带对防止结构出现变形裂缝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一般用来解决高层主楼及低层裙楼沉降差异、钢筋商品混凝土收缩变形及减少温差应力等同题。

后浇带商品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一般来讲是越迟越好,但又不可能无限期推迟。

因此设计上一般要求商品混凝土在主体结构完成
60d后再予以浇筑。

此时,主体结构的变形量基本达到70%左右,后浇带商品混凝土浇筑后其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足以由建筑物自身承担,使结构不至于产生裂缝或少产生裂缝。

某些建筑物的后浇带商品混凝土浇筑还要求“浇筑时的气温应尽量低于主体结构商品混凝土浇筑时的气温”,这对工期的要求就更严格了。

一些工程招标时尤其是那些中小型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常常忽视商品混凝土结构的这些特点,他们以市场需要为名,不顾科学规律,一味强调缩短工期。

例如,某住宅工程系钢筋商品混凝土框架结构,3层,建筑物长160m,宽13m,建筑面积约为6250m2。

由于建筑物较长,设计时设置了一道沉降缝、’二道后浇带;
设计单位在结构总说明中特别强调:“后浇带商品混凝土捣制必须在60d后进行。

这些说明和要求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可是,建设单位对这些合理要求视而不见,在招标时不顾设计要求,将工期确定为90d,比建设部《全国统一建筑安装
工程工期定额》规定的该类住宅的定额工期235d少了61.7%。

若按该工期要求
实施,建成的住宅恐怕会留下许多质量隐患。

现实生活中就有类似的教训。

由于主体商品混凝土的浇筑龄期太短,主体商品混凝土的收缩大部分尚未完成就仓促浇筑后浇带商品混凝土,使后浇带失去了应有尽有的作用,在强大的结构与收缩应力作用下,梁板被拉裂。

招投标工作中,有关单位忽视商品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这一特点,盲目强调工期,给建筑物留下难以治愈的质量隐患,这个教训应该记取。

对于一般的建筑工程,其合理的施工工期还是以建设部《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规定的工期为准。

在该定额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后,适当提前3%-5%还是允许的。

如果抛开建设部《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的规定,别出心裁地另搞一套工期,,而且还要投标单位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缩短工期”,其结果,只会给建筑物留下质量隐患。

有些施工企业为了揽得施工项目,也违心地接受建设单位的工期要求,竣工后往往会因工期问题引起合同纠纷,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商品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

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

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L: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商品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通常在设计中,我们是写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作法如下:后浇带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商品混凝土,水中养护14天的商品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大于等于0.015%.后浇带中梁、板钢筋跨内均增加20%,后浇带应待主体结构完成60天且沉降稳定后再用较相邻砼强度等级高一级的膨胀砼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