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标准通用部分
EN1369-2012磁粉检测

UK 参加了 USE/111 钢铸造和锻造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制定工作。
代表该委员会的组织机构清单可向其秘书处索取。
本出版物不包括合同的所有必要条款。使用者有责任进行正确使用。
© 英国标准协会 2012。
由 BSI 标准有限公司于 2012 年出版
ISBN 978 0 580 74701 4
ICS 77.040.20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管理中心:Avenue Marnix 17, B-1000 Brussels
© 2012 CEN CEN 国家成员在世界范围内保留以 任何形式和方式使用标准的权利。
1
参考编号:EN 1369:2012: E
BS EN 1369-2012
目录
页码 前言..................................................................................................................................................... 3 序言..................................................................................................................................................... 4 1 范围.................................................................................................................................................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 磁粉检测条件................................................................................................................................. 5 4 检测方法......................................................................................................................................... 6 4.1 操作模式...................................................................................................................................... 6 4.2 操作人员资质.............................................................................................................................. 6 4.3 表面准备...................................................................................................................................... 6 4.4 测试条件...................................................................................................................................... 6 5 验收准则......................................................................................................................................... 6 5.1 不连续指示.................................................................................................................................. 6 5.2 磁粉指示的定义..........................................................................................................................7 5.3 不连续严重度级别...................................................................................................................... 8 6 不连续指示的分类和检验结果的解释.........................................................................................8 6.1 采用表 1 和表 2 对指示进行的分类..........................................................................................8 6.2 采用参考图形对不连续指示的分类..........................................................................................9 6.3 结果解释...................................................................................................................................... 9 7 检测后清洗和去磁.........................................................................................................................9 8 检测报告....................................................................................................................................... 1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线性(LM)和排列成行(AM)指示的严重度级别的转换......... 12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不连续性质和对应磁粉检测指示类型...............................................13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参考图形—非线性指示(标识为 SM)............................................14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参考图形—线性和排列成行指示(标识为 LM 和 AM)...............17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磁粉检测报告模板............................................................................... 21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本欧洲标准和 EN 1369 的先前版本之间的主要技术更改.............. 23 参考文献........................................................................................................................................... 24
JB4730.4-2005磁粉检测本分标准释义(释义版473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B/T4730.4—2005
代替JB4730—1994部分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Equipments
Part 4:MagneticParticleTesting
2005-07-26发布2005-11-01实施
4检测方法……………………………………………………………………………………………
5磁痕显示的分类和记录……………………………………………………………………………
6复验…………………………………………………………………………………………………
7退磁………………………………………………………………………………
7.增加了在用承压设备磁粉检测内容。
本部分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潘荣宝、范宇、宋志哲、陈建军、周志伟。
(5)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6)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
(7)行业反馈意见。
3一般要求
磁粉检测的一般要求除应符合JB4730.1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3.1磁粉检测人员
磁粉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并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3.2磁粉检测程序
磁粉检测程序如下:
a)预处理;
b)磁化;
ISO 9934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 1 部分-总则

ISO 9934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1 部分-总则ISO 9934-1:2001《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1 部分:总则》(中译本)范畴本欧洲标准规定了铁磁性材料磁粉检测总则。
磁粉检测要紧用于检测表面开口的不连续(专门是裂纹),也能检测近表面的不连续,但其灵敏度随深度而迅速降低。
本标准规定了被检工件的表面预备、磁化技术、检测介质的要求与施加、以及结果的记录与讲明。
验收准则未作定义。
关于专门项目的磁粉检测,由产品标准规定附加要求(见有关EN 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剩磁法。
规范性引用文件(引导语略。
)EN 473 无损检测NDT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总则(Non-destructi ve testing —Qualif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of NDT personnel —General principles)EN 1330-1 无损检测术语第1 部分:通用术语表(Non-destruct ive testing —Terminology —Part 1: General terms)EN 1330-2 无损检测术语第2 部分:无损检测方法专用术语(N on-destructive testing —Terminology —Part 2: Terms common to non-d 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s)EN ISO 3059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看条件(Non-des tructive testing —Penetrant testing and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Viewi ng conditions)(ISO 3059:2001)prEN ISO 9934-2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2 部分:产品特性(No n-destructive testing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Part 2: Characterisatio ns of produces)(ISO/DIS 9934-2:1999)prEN ISO 9934-3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3 部分:设备(Non-des tructive testing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Part 3: Equipment)(ISO/ DIS 9934-3:1998)prEN ISO 12707 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测用术语(Non-destructiv e testing —Terminology —Terms used in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术语和定义EN 1330-1、EN 1330-2 和prEN ISO 12707 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

磁粉探伤检验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叙述的是湿磁粉对铁磁性材料表面及近表面裂纹及其它不连续的一种检测。
适用于钻井工具表面和连接螺纹的磁粉检测。
2、引用标准、规范ASME 709 磁粉检测的标准推荐操作方法GB11522 标准对数视力表JB/T4730.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部分JB/T4730.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JB/T6063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JB/T6065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JB/T8290 磁粉探伤机ASNT-TC-1A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3、磁粉检测人员3.1 从业人员应按ASNT-TC-1A和《特种设备无损检查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取得相应无损检测资格。
3.2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的分级为:Ⅲ(高)级、Ⅱ(中)级、Ⅰ(初)级。
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和资格级别人员,只能从事于该方法和资格级别相应的工作,并负责相应的叫声责任。
3.3 磁粉检测人员未经矫正会经矫正的近(距)视力或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
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3.4 无损检测人员应根据ASNT-TC-1A的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不得有色盲。
4、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4.1 磁粉探伤机磁粉探伤机,在有效适用期内应良好的保养。
交流电磁轭应有45N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177N的提升力。
检测周期为6个月一次。
4.2 磁悬液磁悬液浓度应根据磁粉种类、力度、施加方法和被检工件表面状况等因素来确定。
用于完全润湿工件表面的油机介质,如出现不完全润湿,要从新进行清洗或添加更多磁粉或添加更多润湿剂。
4.3 退磁装置退磁装置应能保证退磁后,表面剩磁不大于0.3mT(240A/m)。
4.4 辅助设备磁场强度计标准试片A1(或CX)磁场指示器磁悬液浓度测试仪(管)2~10倍放大镜。
5、被检工件表面清洁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油脂、铁锈、氧化皮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
磁粉检测工艺规程

2.5 TSG 21-201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6 GB12337-2014
钢制球形储罐
2.7 TSG G0001-2012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8 TSG G7002-2015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2.9 TSG D0001-2009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2.10 GB/T20801-2006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丹东市特种设备监-2016-A-0 版 本 号: A 修 订 号: 0 页 次: 第 1 页 共 21 页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 本规程规定了磁粉检测人员应具备的资格、所用设备器材、检测工艺和质量分级等。 1.2 本规程依据 NB/T47013.4 的要求编写,满足引用标准中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适 用于铁磁性材料制板材、复合板材、管材、管件和锻件等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检测,以 及铁磁性材料对接接头、T 型焊接接头和角接接头等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检测,不适用 于非铁磁性材料的检测。 1.3 承压设备有关的支撑件和结构件,也可参照本部分进行磁粉检测。 1.4 本规程与工程所要求执行的有关标准、规范、施工技术文件有抵触时,应以有关标 准、规范、施工技术文件为准。 1.5 操作指导书是本规程的补充,由磁粉Ⅱ级人员按委托要求及本规程编写,检测责任 师审核,其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非导电表面反差增强剂(使用时) 具体要求见本规程“9.4 反差增强剂”
10
黑光辐照度(使用时)
具体要求见本规程“1 2.2 观察”
5.2 凡 5.1 中规定的相关因素的一项或几项发生变化,超出原检测工艺规程时,应重新修
订工艺规程并进行必要的验证。
5.3 操作指导书应根据工艺规程的内容和被检工件的检测要求编制,应该将操作指导书
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标准

磁粉探伤检验要求规范标准磁粉探伤检验规范1、适⽤范围本规范叙述得就是湿磁粉对铁磁性材料表⾯及近表⾯裂纹及其它不连续得⼀种检测。
适⽤于钻井⼯具表⾯与连接螺纹得磁粉检测。
2、引⽤标准、规范ASME 709 磁粉检测得标准推荐操作⽅法GB11522 标准对数视⼒表JB/T4730、1 承压设备⽆损检测第1部分:通⽤部分JB/T4730、4 承压设备⽆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JB/T6063 磁粉探伤⽤磁粉技术条件JB/T6065 ⽆损检测磁粉检测⽤试⽚JB/T8290 磁粉探伤机ASNT-TC-1A ⽆损检测⼈员得资格鉴定3、磁粉检测⼈员3、1 从业⼈员应按ASNT-TC-1A与《特种设备⽆损检查⼈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定》得要求,取得相应⽆损检测资格。
3、2 ⽆损检测⼈员资格得分级为:Ⅲ(⾼)级、Ⅱ(中)级、Ⅰ(初)级。
取得不同⽆损检测⽅法与资格级别⼈员,只能从事于该⽅法与资格级别相应得⼯作,并负责相应得叫声责任。
3、3 磁粉检测⼈员未经矫正会经矫正得近(距)视⼒或远(距)视⼒应不低于5、0(⼩数记录值为1、0)。
测试⽅法应符合GB11533得规定。
3、4 ⽆损检测⼈员应根据ASNT-TC-1A得规定,每年进⾏⼀次视⼒检查,不得有⾊盲。
4、检测设备、器材与材料4、1 磁粉探伤机磁粉探伤机,在有效适⽤期内应良好得保养。
交流电磁轭应有45N得提升⼒,直流电磁轭⾄少应有177N得提升⼒。
检测周期为6个⽉⼀次。
4、2 磁悬液磁悬液浓度应根据磁粉种类、⼒度、施加⽅法与被检⼯件表⾯状况等因素来确定。
⽤于完全润湿⼯件表⾯得油机介质,如出现不完全润湿,要从新进⾏清洗或添加更多磁粉或添加更多润湿剂。
4、3 退磁装置退磁装置应能保证退磁后,表⾯剩磁不⼤于0、3mT(240A/m)。
4、4 辅助设备磁场强度计标准试⽚A1(或CX)磁场指⽰器磁悬液浓度测试仪(管)2~10倍放⼤镜。
5、被检⼯件表⾯清洁被检⼯件表⾯,不得有油脂、铁锈、氧化⽪或其她粘附磁粉得物质。
ASTM E 1444 – 05 磁粉检测标准惯例

标准编号:E 1444 – 05磁粉检测标准1本标准出版编号为E 1444;紧随编号后的数字是最初出版或最后一次修订的年份。
括号里的数字标明了最后一次正式批准的年份。
上标(e)标明了自最后一次修订或再批准后的编辑改变。
本标准已被国防部门认可。
1.适用范围1.1本标准确立了磁粉检测能发现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最低要求。
和本标准一起的操作说明 E 709 可以作为检测的一个教程。
注释1:本标准替代MIL-STD-1949.1.2磁粉检测法可以用来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及近表面的裂纹,折叠,夹杂,切痕和其他不连续缺陷。
磁粉检测法可用于检测原材料,毛坯,成品和半成品材料,焊缝,以及在役检测。
磁粉检测法不适用于非铁磁性材料及合金如奥氏体不锈钢。
详见附录X6 .1.3本标准的各部分可由厂商和工程行业组织之间协商决定,或由工程行业组织特别指定。
1.4本标准并不涉及所有的安全领域。
本标准使用者有责任优先考虑操作者来改善并确立恰当的安全健康标准。
2.引用标准和文献2.1下列标准和文献的部分条文通过引用形成本标准的一个部份,在下面给于注明。
2.2ASTM 标准2 :A 275/A 275M Test Method for Magnetic Particle Examination of Steel ForgingsA 456 Specification for Magnetic Particle Inspection of Large Crankshaft ForgingsD 1966 Test Methods for Foots in Raw Linseed OilE 543 Practice for Evaluating Agencies that Perform NondestructiveTestingE 709 Guide for Magnetic Particle ExaminationE 1316 Terminology for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s2.3ASNT Documents:3SNT-TC-1A Recommended Practice No. “Personnel Qualif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in Nondestructive TestingANSI/ASNT CP-189 Standard for Qualif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of NDT Personnel2.4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SAE)-AMS Documents:4,5AMS 2641 Magnetic Particle Inspection VehicleAMS 3040 Magnetic Particles, Nonfluorescent, Dry MethodAMS 3041 Magnetic Particles, Nonfluorescent, Wet Method, Oil Vehicle, Ready-To-UseAMS 3042 Magnetic Particles, Nonfluorescent, Wet Method, Dry PowderAMS 3043 Magnetic Particles, Nonfluorescent, Wet Method, Oil Vehicle, Aerosol PackagedAMS 3044 Magnetic Particles, Fluorescent, Wet Method, Dry PowderAMS 3045 Magnetic Particles, Fluorescent, Wet Method,Oil Vehicle,Ready-To-UseAMS 3046 Magnetic Particles, Fluorescent, Wet Method,Oil Vehicle, Aerosol Packaged5AMS 5062 Steel, Low Carbon Bars, Forgings, Tubing,Sheet, Strip, and Plate 0.25 Carbon,MaximumAMS 5355 Investment Castings AMS I-83387 Inspection Process,AS 4792 Water Conditioning Agents for Aqueous Magnetic Particle Inspection AS 5282 Tool Steel Ring Standard for Magnetic Particle InspectionAS 5371 Reference Standards Notched Shims for Magnetic Particle Inspection 2.5 Federal Standards:4,6FED-STD-313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s, Preparation and the Submission of FED-STD-595 Colors2.6 Military Standards:4,6MIL-STD-1907 Inspection, Liquid Penetrant and MagneticParticle Soundness Requirements for Materials, Parts, andWeldmentsMIL-STD-2175 Castings, Classification and Inspection ofA-A-59230 Fluid, Magnetic Particle Inspection, Suspension2.7 OSHA Document:729 CFR 1910.1200 Hazard Communication2.8 ANSI Document:4,8ANSI/NCSL Z 540-1 General Requirement for CalibrationLaboratories and Measuring Test Equipment2.9 ISO Document:ISO 10012-1 Quality Assurance Requirements for MeasuringEquipment92.10 AIA Document:NAS 410 Certification and Qualification of NondestructiveTest Personnel102.11 DoD Contracts—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the editions of the documents that are DoD adopted are those listed in the issue of the DoDISS (Department of Defense Index of Specifications and Standards) cited in the solicitation.2.12 Order of Precedence—In the event of conflict between the text of this practice and the referenced documents cited herein, the text of this practice takes precedence.3.术语3.1 定义—在本标准使用的定义引自术语E 1316 中和磁粉检测有关的定义3.2本标准特殊术语的定义:3.2.1 工程行业组织—公司, 机构或其他权威的磁粉检测部门或组织。
JB4730.1通用部分标准讲解

结合动态波形观察对缺陷定性、采用聚焦探头对缺陷定量、以及各种成像技术等 等,但实际应用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
(6)检测结果无直接见证记录。 由于不能象射线照相那样留下直接见证记录,超声波检测结果的真实性、直 观性、全面性和可追踪性都比不上射线照相。超声波检测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
(4)检测成本很低,速度快。磁粉探伤设备不贵,压力容器常用的磁轭式磁粉 探伤机和用于荧光磁粉探伤的黑光灯都只有几千元,用于轴类工件直接通电检测 的固定床式大功率探伤机也就几万元。至于消耗材料费用更低,一台大型球罐探 伤所消耗的材料成本只有几十元。磁粉检测速度很快,例如使用交叉磁轭检测焊 缝,每分钟检测速度可达2米左右,轴类工件直接通电检测,完成磁化只需数秒。
有词典大小,重2-3公斤,与射线仪器相比,现场使用要方便得多。 (5)无法得到缺陷直观图象,定性困难,定量精度不高。 超声波探伤是通过观察脉冲回波来获得缺陷信息的。缺陷位置根据回波位置
来确定,对小缺陷(一般10mm以下)可直接用波高测量大小,所得结果称为当 量尺寸;对大缺陷,需要移动探头进行测量,所的结果称指示长度或指示面积。 由于无法得到缺陷图象,缺陷的形状、表面状态等特征也很难获得,因此判定缺 陷性质是困难的。在定量方面,所谓缺陷当量尺寸、指示长度或指示面积与实际 缺陷尺寸都有误差,因为波高变化受很多因素影响。超声波对缺陷定量的尺寸与 实际缺陷尺寸误差几毫米甚至更大,一般认为是正常的。
受检测人员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如果检测方法选择不当,或工艺制订不当, 或操作方面失误,有可能导致大缺陷漏检。而对超声波检测结果的审核或复查是 困难的,因其错误的检测结果不象射线照相那样容易发现和纠正,这是超声波检 测的一大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写通用部分的目的
1、将无损检测技术方面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内容,以及无
损检测管理方面的共性归纳一起,这样使整个标准结构更 加紧凑,各分章内容更加简练。 2、便于非无损检测专业人员,例如承压设备设计和管理 人员,快速了解和应用本标准。
1.范围
适用无损检测的种类:5种常规检测方法。除了常规检测
方法:射线RT、超声UT、磁粉MT、渗透PT和涡流ET外还有 声发射AT、目视检查 VT、泄漏试验LT等。 规定了这些检测方法的一般要求和适用原则 适用于在制和在用 规定了材料为:金属材料 规定了设备:承压设备 特种设备:包括承压设备和机电设备 承压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3.27 切线磁场强度 tangention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平行于被检工件表面的磁场强度分量。 3.28 交叉磁轭 crossed yoke 在同一平面(或曲面)上,由具有一定相位差(不等 于0º或180º)而且相互交叉成一定角度(不等于0° 或180°)的两相正弦交变磁场相互叠加而在该平面 (或曲面)上产生旋转磁场的磁粉检测设备。 3.29 环境可见光 environment visible light 在暗区,黑光照射下从工件表面测得的可见光照度。
05标准名称改变的原因
94版标准主要用于压力容器及部分管道的制造、安装 的无损检测,属于制造检验标准的范畴,当时锅炉制造、 安装、长输管道安装,涉及国家质检总局、电力部、建设 部、中石油等部门或系统,所选择的无损检测标准各不相 同,导致标准使用混乱,而且缺口比较大。 由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统称为承压设备, 有比较多的共性和同一性,而且国际发达国家也是将其一 同考虑的,例如美国ASME《锅炉压力容器规范》第Ⅴ篇就 是将其检测内容放在一起考虑的。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 察条例》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统称为承压类特 种设备。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统一是大势所趋。标准统 一后的好处是:一是检验检测单位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和明 确,二是安全监察机构管理起来比较清楚。
4.1.2适用检测的缺陷 UT 内部缺陷 RT MT 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PT
ET
非多孔性金属、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
导电金属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4.1.3 铁磁性材料表面检测时,宜采用磁粉检测。 1、磁粉检测即可以检测表面缺陷(开口缺陷和不开
口缺陷)也可以检测近表面缺陷。渗透检测只能检测 表面开口性缺陷。 2、磁粉检测灵敏度高于渗透检测灵敏度。可检出缺 陷尺寸比渗透的要小3~5倍。 3、磁粉检测成本低、速度快。渗透检测成本高、工 序多、速度慢。 所以对于铁磁材料应选用磁粉检测。
4、 使用原则
4.1.1无损检测方法
各种无损检测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局限性,为帮助承 压设备相关人员对标准的理解和使用,本标准对无损检测方法 的应用增加一些原则性要求。 应在遵循承压设备安全技术法规和相关产品标准及有关技 术文件和图样规定的基础上, 根据受检承压设备的材质、结 构、制造方法、工作介质、使用条件和失效模式,预计可能产 生的缺陷种类、形状、部位和方向,选择适宜的无损检测方法。
4、综合应用各种无损检测方法 任何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每种方法都有
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应尽可能多采用几种检测方法, 互相取长补短,取得更多的缺陷信息,从而对实际情况有 更清晰的了解,以保证承压设备的安全运行。 此外在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时,还应充分认识到,无损 检测的目的不是片面追求过高要求的“高质量”,而是应 在充分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着重考虑其经济性。只有这 样,无损检测在承压设备上的应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பைடு நூலகம்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1~12604.6是无损检测术语 3.24 相关显示 relevant indication 磁粉检测时由缺陷(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等)产生的漏磁场吸
附磁粉形成的磁痕显示,或渗透检测时由缺陷产生的渗透剂显示,通 常称之为相关显示。一般也叫做缺陷显示。 3.25 非相关显示 nonrelevant indication 由磁路截面突变以及材料磁导率差异等原因产生的漏磁场吸附磁粉形 成的磁痕显示,或是由于加工工艺、零件结构、外形或机械损伤等所 引起的渗透剂显示,通称为非相关显示。 3.26 伪显示 false indication 不是由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的磁痕显示,也叫假显示。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特点
无损检测在承压设备上应用时,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无损检测应与破坏性检测相结合。 无损检测的最大特点是在不损伤材料和工件结构的前
提下检测,具有一般检测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无损 检测不能代替破坏性检测,也就是说承压设备进行评价时, 应将无损检测结果与破坏性检测结果(如爆破试验等)进 行对比和验证,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就要求无损 检测应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部门有效的联系才能 发挥无损检测作用,才能有效利用无损检测结果。
4.1.4/4.1.5对同一部位采用不同检测方法或检测工艺评级要 求
采用不同方法
按各自的方法评定级别
例如:对某一部位采用RT/UT/MT进行检测,评级时应分 别评出RT、UT、MT的级别;如RTⅠ;UTⅡ;MTⅢ
检测结果不一致
同种方法按不同检测工艺
以危险度大的评定级别为准
例如判断题:采用同种检测方法按不同检测工艺进行检测时, 如果检测结果不一致,应重新检测。( )
2、正确选用实施无损检测的时间 在进行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时,应根据检测目的,结合
设备工况、材质和制造工艺的特点,正确选用无损检测实 施时间。 3、正确选用最适当的无损检测方法 对于承压设备进行无损检测时,由于各种检测方法都 具有一定的特点,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应根据设备 的材质、制造方法、工作介质、使用条件和失效模式及预 计可能产生的缺陷种类、形状、部位和取向,选择最合适 的无损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