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重金属污染与土壤修复研究报告

重金属污染与土壤修复研究报告

重金属污染与土壤修复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综述了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及其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提出了针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技术,并介绍了目前在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本文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1. 引言重金属元素是指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某些元素,如铅、汞、铬等。

然而,人类活动导致了大量重金属元素的释放,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因此,研究重金属污染与土壤修复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及危害重金属污染主要由于工业生产、燃煤、农药施用、废水排放等人类活动引起。

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对作物和水体产生毒害,甚至危及人类健康。

此外,重金属的生物富集和迁移还会破坏土壤的生态系统平衡,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

3. 土壤修复技术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挖掘、覆盖和固化等措施,化学方法主要采用络合剂、沉淀剂和还原剂等,生物方法则利用植物吸收和菌根菌修复来清除和修复重金属污染。

4. 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目前,许多研究已经探索了各种土壤修复技术,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一些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累积性能,如拟南芥、石蒜等;同时,一些生物技术也被应用于土壤修复,如菌根菌和微生物修复等。

这些研究与应用案例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经验。

5. 技术比较和发展趋势各种土壤修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都有其优劣势,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需要充分考虑重金属种类、土壤性质、修复成本等因素。

此外,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土壤修复技术,提高修复效率和降低成本,并探索新型修复材料和修复机制,以适应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结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针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综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以及已有的修复技术研究。

一、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在工业发达地区和农业密集地区。

其中,江苏、浙江、广东、河南等省份是我国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废弃物排放:工业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直接或间接排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重金属超标。

2.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许多农药和化肥中含有重金属成分,长期过量使用会导致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累积超标。

3. 农作物吸收: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并进入人体食物链中,造成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二、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研究当前,我国已经开展了很多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等生物体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还原、转化和稳定化等作用,减少重金属的毒性。

例如,菌根真菌可以与植物共生,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及转化。

2. 物理修复技术:采用物理手段改变土壤环境,减少或分离土壤中的重金属。

例如,利用电动力和超声波等技术分离土壤中的重金属。

3. 化学修复技术:通过添加适量的修复剂改变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态,减少重金属的毒性。

例如,添加石灰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促进重金属的沉淀和吸附。

4. 土地利用调整:合理调整农田的利用方式,减少重金属的暴露和迁移。

例如,将农田改为林地或湿地,减少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应加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提高修复效果和修复速度。

关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关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关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摘要】本文综述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及相关内容。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讨论了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与转化、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方法和治理技术。

在展望了未来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方向和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

本文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提供参考,希望能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关键词】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迁移与转化、生态环境、监测方法、治理技术、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超过环境容忍度而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重金属污染不仅会直接影响土壤质量,影响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了解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迁移规律、影响和治理技术对于有效预防和治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至关重要。

当前,国内外学者围绕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和解决。

开展本研究,深入研究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迁移与转化规律、影响及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影响,探索其来源、迁移与转化规律,揭示这种污染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

通过研究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方法和治理技术,为有效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展望和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为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性建议和指导,促进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

研究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促进土壤环境的健康发展和生态安全保障。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方法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方法

的健康 造成 危害 . 可通 过污 染食 物 、 还 大气 和水环境 间接影
响 城 市 环 境 质 量 . 害 人 类 健 康 [ 。 市 人 口与 土壤 直 接 或 危 ] 城 间 接 接 触 的 几 率 很 高 .相 比 于 自然 土 壤 或 农 人 体健康造 成危 害。 市化所 城 导 致的环境 恶化 已成 为影响居 民健康 的一 个重要 因素 。 因此
1 城 市 土壤 重金属 污 染的来 源
城 市 土 壤 重 金 属 的 来 源 分 为 自然 来 源 和 人 为 来 源 . 自然
圾在城 市近 郊和 远郊地 区则会 进一 步加 剧土 壤 中的重金 属
污 染 。 我 国上 海 , 汉 , 连 等 的 垃 圾 填 埋 场 重 金 属 研 究 表 对 武 大 明 城 市 生 活 垃 圾 中 C 、rP d C ,b和 Z n严 重 超 标 , 些 垃 圾 填 埋 这
关 注 城 市 土 壤 中 的重 金 属 污 染 来 源 及 危 害 . 针 对 性 采 取 污 有
有较高 的重 金属 . 这些城市 生活垃圾在燃 烧时 产生焚烧 飞灰
沉 降 也 会 形 成 城 市 土 壤 重 金 属 的 污 染 未 经 处 理 而 淹 埋 的 垃
染 治理措施 . 具有 重要 的科 学价值和 现实意义 。
中 图分 类号 : 5 X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2 9 6 (0 )3 0 6 — 2 1 7 — 0 42 1 0 — 0 2 0 1
( ) 通污染 源。 车尾气排放 和轮胎磨损 碎屑 、 3交 汽 粉尘使
公 路 两 侧 的 土 壤 受 到 P .rZ b C .n等 重 金 属 的污 染 。城 市 道 路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范文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范文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篇一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重金属污染不仅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还会对农作物生长及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对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进行综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土壤中镉、汞、铅、铬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

这些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生活垃圾等。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某些老工业区由于长期接受工业“三废”的排放,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

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这些污染物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导致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

2. 农业活动: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也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

例如,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以及不科学的灌溉方式等,都可能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升高。

3. 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垃圾若未经妥善处理而随意堆放或填埋,其中的重金属元素会通过雨水冲刷、地下水渗透等方式进入土壤,造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

四、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针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修复技术。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等。

1.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排土换土、客土覆盖等。

这些技术通过将受污染的土壤移除或覆盖新土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和展望

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和展望

收稿日期:2007-7-06;修订日期:2007-08-29基金项目: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05EFN216600446)作者简介:和莉莉(1982-),女,山西晋城人。

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土壤污染。

E-mail:ms.helili@gmail.com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和展望和莉莉,李冬梅,吴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比较国内主要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含量水平,综述了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化学形态、分布特点、生态效应等,并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城市化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64-3945(2008)05-1210-07Vol.39,No.5Oct.,2008土壤通报ChineseJournalofSoilScience第39卷第5期2008年10月城市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今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大约43%,即大约5.6亿城市人口[1],在今后的10 ̄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预期将超过50%[1],全国将增加1 ̄1.5亿城市人口。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也是一个极不稳定的人工生态系统[2],其中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生态系统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环节[3-5]。

城市土壤是指受人类活动强烈影响的、非农用的,并且由于土地的混合、填埋或污染而形成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0cm的城区或郊区土壤,广泛分布于公园、道路、体育场、城市河道、城郊、垃圾添埋场、废弃工厂、矿山周围,或被建筑和工业设施所覆盖[6-8]。

城市化过程中伴随大量含有重金属元素的工业“三废”、机动车废气和生活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这些污染物直接或间接进入城市土壤,造成城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9,10],而且重金属很难被生物降解,通过吞食、吸入和皮肤吸收等主要途径进入人体[11],对人特别是儿童的健康造成危害[12-14]。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解析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解析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解析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

本文旨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其解析方法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危害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接着,详细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如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畜禽养殖等)、交通运输(如汽车尾气排放、道路尘埃等)以及城市建设(如建筑垃圾、城市污水等)。

这些来源释放的重金属通过大气沉降、水体流动和生物迁移等途径进入土壤,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

在解析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文章综述了多种方法和技术,如污染源解析技术(包括同位素示踪、多元统计分析等)、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生物有效性评估以及风险评估等。

这些方法和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深入了解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布、形态、迁移转化规律和生物有效性,为制定针对性的污染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如加强重金属污染源头控制、发展新型污染治理技术、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等。

通过综合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有望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有力支持。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结为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大类。

自然来源主要包括成土母质的风化和侵蚀,以及火山喷发、森林火灾等自然事件带来的重金属元素。

然而,这些自然过程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贡献相对较小,通常不会超过土壤背景值。

相比之下,人为活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更为显著。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是主要的重金属污染源。

例如,矿山开采、冶炼、电镀、化工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含重金属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如果不经过妥善处理,就会对周边环境,特别是土壤造成污染。

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治理研究

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治理研究
种 工 程 措 施 主 要 是 用 于对 城 市 绿 化 带 以 及公 园 等 小 面 积 内 的 重 金 属 污 染 治 理 中1 2 1 。 2 . 2 治 理 城 市 土 壤 重 金属 污染 的生 物 措 施 生 物 措 施 主 要 是 指 利 用 自然 界 中 各 种 生 物 之 间存 在 的互 抑 性 来 进 行 城 市 土壤 重 金 属 污 染 治 理 工 作 。
保部门工作 的重 中之重 。下面我将 介绍几种对城市土壤重金属
国发展 的必然趋势 。 土壤作为城市复合 生态 系统 的基础环节 , 对
人 类 生 产 生 活 的方 方 面 面 都 具 有 重 大 的影 响 。然 而 随 着 城 市 化
污染防治工作十分有效的治理对策 。
2 . 1 治 理 城 市 土 壤 重 金 属 污染 的工 程 措 施
工 矿 类 产 业 是 为 了满 足 城 市 居 民 发 展 和 生 活 而 服务 的 。然 而. 工矿业所产生 的重金属污染物也是最多 的. 其 中 的一 部 分 污 染 物 也 是 通 过 大 气 沉 降 的方 式 渗 入 到 土壤 中 .另 一 部 分 的工 业
准. 对于生产 中产生 的废弃 物 , 在堆放之前要采取相应 的处理措 施, 以减少对城市土壤 的污染 。研发新 的动力 能源 , 使城市车辆 的重金属排放量 降低 ,从而达到减少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量 的 目的。 调整城市 的能源结构及其供给方式 , 用天然气或煤气 等污 染物较少 的能源来代替煤炭 , 减少重金属污染物 的排放量。 使城 市 土壤越来越 干净 ,为城市居 民的健康生活提供 良好 的生存环
积, 从 而 加 剧 了城 市 土 壤 的 重金 属污 染 程 度 『 1 _ 。 1 . 2 生 活垃 圾 造 成 城 市 重 金 属 污 染 城 市 人 民要 生 活 . 就必然 产生大量 的生 活垃圾 . 整 个 城 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综述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

本文从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来源、污染危害、污染空间特征、污染评价方法和治理方法等方面来对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评价;治理对策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剧了城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污染物的大量产生和转移上,很大一部分污染物都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土壤生态系统中[1]。

潘根兴在2002年初做过一个南京市各城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

结果表明[2-3],超过70%的采样区域存在重金属污染,测出的最高铅含量超过国家标准3倍以上。

1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如工矿业废物的排放、拥堵的交通、大量生活垃圾、农业生产等。

1.1工矿业污染工矿业污染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是工矿业活动所产生的废渣是重金属的重要载体,尤其是一些金属冶炼厂,废渣中的重金属含量极高,无处理堆放或直接混入土壤,对土壤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矿产冶炼加工、电镀、塑料、电池、化工等行业是排放重金属的主要工业源,它们以“三废”形式不断向城市土壤排放重金属[4-5]。

第二是的重金属一部分赋存在烟尘上,以气溶胶的形式进入大气,经过干湿沉降进入土壤。

第三是工矿业活动所排放的废水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在公园与花园绿化过程中使用污水、污泥堆肥也会明显影响城市土壤中的重金属组成与含量[6-7]。

1. 2交通污染汽车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尤其是Pb的含量最高。

各种车辆排放的废气携带固体粒子以播撒等方式将重金属粒子带入大气再经沉降进入土壤,引起了重金属污染。

通过对汽车尾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发现,Pb的含量为37% 、Ni、Cr、Cd、Mn含量分别为34.5%,22.6%,3. 2%,2. 6%。

杨文敏[8-9]等应用扫描电镜加X射线能谱技术分析了汽油尘表面巧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其中Pb最高达22.5%,Mn、Ni、Cr等重金属含量都低于3%。

交通运输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呈带状分布,污染强度以公路、铁路为轴向两侧逐渐减弱,随着时间的延氏,公路、铁路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很强的叠加性[10]。

1.3生活垃圾污染城市内大量垃圾的堆放,其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经常未经处理随意堆放,导致重金属元素向四周环境扩散渗漏释放到土壤中,使城市土壤局部重金属含量增加,部分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11]。

1.4农业污染化肥、农药、塑料薄膜、污水灌溉、污泥等物质的过量施用引起城市郊区农业土壤重金属的污染。

磷肥中重金属含量较多,其中Cd是磷矿中含量最多的重金属。

马耀华和刘树应以菜园土地和粮棉地的施肥研究发现,Cd的含量从0.134mg/kg升到0.316mg/kg、Hg的含量从0. 22mg/kg升到0.39mg/kg>Cu、zn增氏2 /3。

污灌引起土壤重金属Hg、Cd、Cr、As、Cu、Gn和Pl,等含量增加。

如沈阳市张士灌区因污灌使2533hmr农田遭受Cd污染,其中严重污染面积占13% .1. 5化石能源污染化石能源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成分,能源燃烧释放也是土壤重金属重要来源之一。

以煤炭为例,王起超等[12]的研究指出,1995年中国燃煤排放Hg302. 9t,其中向大气排放量为213. 8t,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排汞强度较高。

长期的燃煤所释放的重金属沉降至城市土壤中,会对城市生态系统、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长期效应。

2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会通过各种食物链,经过逐级生物富集,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危害,还通过影响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间接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据调查[13],中国儿童血铅超过国家标准(100g/L)者达三成,大城市超标率达60%以上,且市区普遍高于郊区。

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Pb、Cd、Ni、Hg、As、Cu、Gn等在人体中的积累都会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其中Pb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影响和损害人体许多器官和系统。

Cd可以破坏钙代谢,引起钙缺乏,导致骨质疏松、软骨症和骨折等症状。

Cu、Gn和Ni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但是当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过多的Cu、Gn和Ni时将损害人体健康。

3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特征城区内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城市不同的功能区,重金属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来说,工业区和商业区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居民区,风景娱乐区和新开发区重金属含量一般较低,污染也相对较轻[14]。

对中国南京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研究结果显示[15]:南京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表现为矿>老居民区>商业区>城市绿地(风景区)>新开发。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另一空间差异是沿交通干道两侧呈现出较严重的带状污染,公路两侧一般为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地带。

距交通干道距离不同、交通流量、地形路况等交通状况、盛行风向等气候条件、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方式等地理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着道路两侧重金属的分布格局,重金属含量也存在差异[16]。

有研究发现[17],汽车废气中铅污染公路两侧的土壤主要分布在0-50m内,在距离公路70-150m以外基本达到当地土壤的背景水平。

4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目前,人们采用了各种方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包括化学评价和微生物评价。

4. 1化学评价法在应用化学评价方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过程中,根据采用数学方法的不同分为不同类型,如综合指数法、物元分析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等等。

综合指数法(简称指数法):该法先根据实测值和评价标准求取污染分指数,然后由分指数计算综合指数。

计算综合指数的方法有叠加法、均方根法、权重法等。

在综合指数法中被应用最广的是内梅罗( Nemerow)综合指数法和地质积累指数法。

因为这两种方法不仅反映了重金属分布的自然变化特征,而且可以判别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区分人为活动影响的重要参数。

物元分析法:是我国蔡文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其理论支柱是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

在采用物元分析法进行上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时,首先建立上壤物元模型,确定评价区域节域、经典域对象物元矩阵,然后根据关联函数公式以及上壤各种重金属元素的权重,计算采样点分别对于各级上壤的综合关联隶属程度[18].徐理采用物元分析法以安徽省三种主要上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评价尝试,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是黄褐上污染>黄红壤>砂姜黑上.土作需等将以物元模型和可拓数学为理论基础开发的非线性可拓综合评价方法用于上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并和层次分析模糊决策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该方法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客观地反映了上壤的环境质量状况.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简称模糊法):此法是利用土壤质量分级差异中间过渡的模糊性,将土壤污染问题按照不同分级标准,通过建立隶属函数在闭区间[0-1]内连续取值来进行评价的方法。

在实践中发现,化学评价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只重视对所测得数据进行一定数学方法处理所获得的结果,而忽略土壤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因此这些测得的数据往往是静态的、简单的,不一定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土壤污染状况。

化学评价方法都是以土壤重金属含量为主,虽然与背景值或者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比,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土壤受污染的状况,但是不能反映重金属对土壤的毒性效应以及重金属对土壤生态系统潜在危害程度。

4. 2微生物评价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是最有潜力的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指标。

土壤微生物几乎参与土壤中的一切生物及生物化学反应,包括对动植物残体的分解、养分的储藏转化、有机物的合成及外源生物的降解等。

土壤重金属对微生物存在生化过程效应和微生物数量或群落效应。

采用微生物方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也存在不足。

因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使许多学者对同样因子研究的结果差别很大,甚至相互矛盾。

由此可以看出单纯的应用化学或微生物学法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质量评价都存在一些不足,可能的办法是将两者结合,具体怎样结合需要进一步研究[19]。

5治理对策和方法对于城市土壤的污染控制,目前还有很多知识空白,主要研究还停留在对于城市土壤污染的认识和调查,并且城市土壤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与己知的修复方法自身的限制,现有的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主要集中在采用化学方法来去除或降低重金属在城市土壤中的活性方面。

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大致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20-21]。

5.1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使用物理或物理化学的原理来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工程措施包括清洗法、客土法、换土法、翻土和去表土、淋洗法、热处理法和电解法等。

这类方法主要应用在城市重金属污染面积较小的应急治理中,如绿化带、公园等。

5. 2生物措施生物措施是利用某些特定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能够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22]。

包括动物治理、微生物治理和植物治理。

土壤中的某些低等动物(如蚯蚓和鼠类)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

因而能一定程度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微生物治理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对重金属具有吸附、沉淀、氧化和还原等作用,从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毒性。

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治理包含微生物吸附和微生物氧化还原技术。

植物治理是利用有些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累积某种或某些重金属特征来清除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如羊齿类铁角蔗属对土壤隔的吸收能力也很强,吸收率可达10%。

香蒲植物、绿肥植物如无叶紫花苕子对铅具有强的忍耐和吸收能力,可用于净化铅矿废水污染的土壤[23]。

生物治理的周期较长,主要应用在污染程度较轻的区域,如风景区和新开发区等。

5. 3农业措施农业措施是指施用改良剂或采取适当的农业耕作制度来消除或减少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施用改良剂、抑制剂等的作用是降低重金属的活性.这一措施能有效地降低重金属的水溶性、扩散性和生物有效性,从而降低它们进人植物体、微生物体和水体的能力,减轻它们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环境容量施用堆肥、厩肥、植物秸秆等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可增加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24]。

有机质又是还原剂,可促进土壤中的隔形成硫化隔沉淀,促进高价铬变成毒性较低的低价铬,而对低价铬未表现明显的解毒作用. 选种抗污染农作物品种改种吸收污染物少或食用部位污染物累积少的作物.研究表明:菠菜、小麦、大豆吸隔量多,不宜种植;而玉米、水稻吸隔较少.在中、轻度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不种叶菜、块根类蔬菜而改种瓜果类蔬菜或果树等,能有效地降低农产品的重金属浓度. 该方法主要应用在城郊农业区,在改善城郊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同时,促进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