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概貌及特点

合集下载

宋元古代商业

宋元古代商业

宋元古代商业中国古代商业出现于商朝,商周时期商业为官府所控制,春秋战国时期自由商人迅速崛起,一些农民也开始把家庭手工业生产的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从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大商人的崛起,秦汉中外贸易获得发展,隋唐以长安的繁荣、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为代表出现商业繁荣。

带宋代时期,坊市界限的打破、夜市,早市的出现,纸币的产生,表面我国商业进入繁盛时期。

元代中外贸易的兴盛以及明清地域商人群体——徽商和晋商的出现,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二、宋元商业的繁荣1.两宋商业的空前繁荣两宋时期,中国的商业进入到空前繁荣时期。

主要表现有哪些呢?一是,坊与市的界限北打破。

唐都长安不仅将商业活动限制在东市、西市中,而且政府对营业时间也作了严格的规定,只限定在每天下午进行商业活动。

而北宋的东京却消除了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

这里不仅有繁荣的白天市场,也有热闹的夜市,还有五更后就活跃起来的早市。

可以说繁华的东京几乎是片刻喧嚣不停。

大大小小的商贩,日日夜夜的交易,也是北宋商业发展的一个特点。

东京城中还有娱乐场所“瓦肆”。

瓦肆中有戏曲、杂技和武术表演,还有艺人说书。

这样的娱乐场所在东京有几十处,大的瓦肆可容纳上千人。

二是,商品交换的品种迅速增加,贸易集市的发展。

大量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开始转向市场。

北宋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需求,于是就有许多城乡居民在城市周围和乡村的交通要道上进行商业活动,这就形成了集市。

随着贸易集市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工商业者和破产农民在这里长期居住,专门从事手工业和贩卖商品。

这样集市就变得人烟稠密,并且成为固定的商业区了。

北宋政府为了增加收入,在这里设立税收机构,集市就逐步发展成城镇了。

三是,最早纸币“交子”的出现。

什么是交子?请同学看课本《北宋纸币》插图,北宋的纸币称“交子”,可能是源于当地的方言,意思是“钱引”或“兑换券。

”北宋的纸币交子要用同一种颜色的纸印造,上面绘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案。

宋朝商业发展表现

宋朝商业发展表现

宋朝商业发展表现宋朝的商业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发展了中国城镇市场经济、实行货币系统、增强国家财政等一系列活动。

宋朝的商业发展表现体现了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

一、宋朝商业发展的起源宋朝的商业发展可以追溯到汉朝以前,宋朝如此蓬勃发展也离不开汉朝前期和晋朝间段的连续发展。

汉朝以前,中国有着发达的商业交易,在汉朝以后,由于统一的法律和政治秩序的保障,商业的发展更加迅猛,逐渐形成了宋朝商业发展的基础。

汉朝以后,商业发展又得到了明显的推动。

当时,对外贸易发达,进口技术和产品有所增加,增加了国内市场供应量,提高了生活水平。

同时,随着群众反抗的压力,政府改革逐渐变得宽松,大大减少了市场和人民的繁文缛节,市场价格也得到了很大的减少,促进了宋朝商业发展的发展。

二、宋朝市场经济的发展宋朝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市场定价、市场竞争和商业法律体系的形成,也是政府经济政策的形成。

早期宋朝的经济政策是主要依靠物资垄断来控制价格,所以市场经济发展一度受阻。

宋真宗时期,官方明确宣布,取消官方物资垄断,允许市场商品价格自由浮动,这打开了宋朝市场经济的大门,使市场经济发展蓬勃兴起,使经济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

三、宋朝货币系统的发展宋朝货币系统的发展是宋朝商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货币系统在宋朝前期就已经形成,但宋朝的货币制度仍然不够完善。

宋真宗重视货币的发展,增设货币制度,以改善货币流通的状况。

宋朝采取了大量的措施,逐步完善了货币系统,并为发展宋朝经济和商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宋朝增强财政能力宋朝大大增强了财政能力,对于发展宋朝经济和商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宋朝重视财政的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以税收来补充国家财政,大力发展经营政策,推广国外贸易,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大力发展货币制度,以便有效收缴财政收入,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地补充宋朝财政,支持宋朝经济和商业发展。

五、宋朝商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宋朝在商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中国历史上商业发展史上形成了一个辉煌的时期。

唐宋时期的商业与城市发展

唐宋时期的商业与城市发展

唐宋时期的商业与城市发展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商业与城市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以集市和市镇为核心的商业繁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时城市的规模和数量也大幅增长。

这种商业与城市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繁荣,也促进了人文与文化的繁荣。

本文将从商业贸易、城市建设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唐宋时期商业与城市发展的特点与影响。

一、商业贸易的繁荣唐宋时期的商业贸易繁荣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国内贸易的发展。

在唐宋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改善,商品的流通范围得到了拓宽,各地区的特产得以迅速流通。

同时,作为政治和经济中心的京城也成为各类商品的大集散地,形成了繁荣的商品交易市场。

其次是对外贸易的提升。

唐宋时期,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品种,与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进行了频繁的贸易往来。

这些贸易活动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外汇收入,也推动了国内生产和技术的发展。

此外,唐宋时期还出现了专门的商人群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积攒了财富,并成为社会中的重要人物。

这些商人在贸易活动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城市建设的兴盛唐宋时期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城市的规模扩大,数量增加,这与商业贸易的繁荣密切相关。

商业的繁荣使得各地的城市兴盛起来。

特别是唐朝,长安、洛阳、杭州等大型城市的繁荣程度一度超过了当时的西方首都罗马。

在城市建设方面,唐宋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城市地标建筑,如长安的大明宫、洛阳的洛阳城、杭州的西湖等等。

这些建筑物不仅是城市的象征,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学者前来交流、交易。

此外,城市的规划和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唐宋时期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城市矿场,用来处理城市垃圾和废物,保持城市的清洁和卫生。

同时,也有专门的城市管理机构,负责维护城市的治安和秩序。

三、文化交流的繁盛唐宋时期的商业与城市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繁荣,也促进了人文与文化的繁盛。

南宋的商业与城市发展

南宋的商业与城市发展

南宋的商业与城市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南宋时期(960年-1279年)被视为商业与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商业活动蓬勃发展,城市逐渐兴起,给南宋社会带来了繁荣与进步。

本文将从南宋商业的特点、城市的发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南宋商业的特点在南宋时期,商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商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农业和手工业基础南宋时期,农业和手工业仍然是经济的基础。

农业产品的种植和生产对于城市商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同时,南宋时期的手工业制造技术不断提高,各种手工艺品成为了商业交易的重要商品。

2. 市民商人的崛起南宋时期,市民阶层的兴起对商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富有的商人,他们以商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掌握了商业活动的主导地位。

3. 船舶运输的繁荣南宋时期,船舶运输成为了重要的商业手段。

由于南宋位于江南水乡,水运成为了重要的交通工具。

商人们通过内河、运河和海上航线进行商品的运输和交易,推动了商业的繁荣。

4. 市场贸易的兴盛南宋时期,市场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城市中的市场逐渐兴起,各地的商人慕名前来交易,商品的买卖活动不断进行。

这些市场成为了商业活动的中心,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二、南宋的城市发展南宋时期,城市逐渐兴起并发展壮大。

城市的发展与商业的繁荣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 城市规划和建设南宋政府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通过修建城墙、整治河道等措施来加强城市的防御和管理。

同时,南宋政府还加大了城市道路的修缮和拓宽,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2. 城市人口的增加南宋时期,城市人口逐渐增加。

商业的繁荣吸引了众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流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劳动力和消费能力。

3. 城市文化的繁荣南宋时期,城市文化得到了极大的繁荣。

许多文化名流聚集于城市,文化艺术活动频繁开展。

城市成为了知识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三、商业与城市的关系南宋时期的商业发展与城市的兴起密不可分。

北宋与南宋时期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商业繁荣

北宋与南宋时期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商业繁荣

北宋与南宋时期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商业繁荣中国历史上的北宋与南宋时期,是中国城市发展与商业繁荣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中国城市的规模扩大,商业活动蓬勃发展,为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城市文化与商业传统奠定了基础。

一、城市规模的扩大北宋与南宋时期,中国的城市规模得到了显著的扩大。

这主要得益于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的条件。

北宋时期,以首都开封为代表的大城市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城市规模空前庞大。

南宋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许多人口和商业活动转移到了南方,使得南方的城市如杭州、苏州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城市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人口的增长,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城市中的街道、桥梁、水利工程等得到了改善和扩建,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此外,城市中的住宅、商店、市场等也得到了繁荣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二、商业活动的繁荣北宋与南宋时期,中国的商业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商业发展。

例如,北宋时期,政府推行了“均输法”,通过统一物价和贸易制度,保障了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南宋时期,政府进一步推行了“市易法”,鼓励商人进行自由贸易,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此外,政府还积极发展水运和海运,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便利。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商业活动的繁荣提供了基础。

南宋时期,商业资本的积累和货币经济的发展使得商人们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交易和投资。

商人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进行市场调查,提高了商业活动的效率和规模。

商业活动的繁荣不仅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也为中国的文化与艺术的繁荣提供了支持。

北宋与南宋时期,由于商业的繁荣,许多文化人才涌现出来,书院、茶馆、戏院等文化场所成为了人们交流与娱乐的重要场所。

这些文化场所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推动了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三、城市文化的繁荣北宋与南宋时期,中国城市的繁荣也带来了城市文化的繁荣。

城市中的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丰富多样,成为了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朝的商业繁荣

宋朝的商业繁荣

宋朝的商业繁荣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一个商业兴盛的时期。

宋朝的商业繁荣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也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商业贸易、行商组织和市场发展的角度,探讨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和特点。

一、商业贸易的发展宋朝的商业贸易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重视,为商人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例如推行了市易法,降低了赋税和关税,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修筑了广泛的运河和铁路,方便了商品的运输;还设立了市舶司等机构,负责管理海上贸易。

此外,宋朝与世界各地也保持着广泛的贸易联系。

在陆上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宋朝进一步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中东等地进行了频繁的贸易活动。

同时,宋朝还通过与辽、西夏等国家的通商,进一步扩大了贸易规模。

二、行商组织的兴起宋朝商业繁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行商组织的兴起。

行商组织主要指商会和行会两种形式。

商会一般由同行业的商人自发组织而成,通过相互合作,共同经营和分担风险。

行会则以同一个行业的商人为成员,由政府承认和管理,负责行业内的组织和规范等事务。

商会和行会的兴起,有力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繁荣。

商人可以通过组织加强合作,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同时,商会和行会还在商品交易、金融信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商会可以提供交易场所和信息交流的平台,行会则在商品质量检验和维护行业声誉方面发挥了作用。

三、市场的发展宋朝的商业繁荣离不开市场的发展。

宋朝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大市和集市,其中最有名的是东京的开封府和南京的应天府。

这些市场不仅有着丰富的商品,还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商人和买家。

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的繁荣和人口的增长。

宋朝的城市有良好的规划和建设,有市政府的管理和维护。

城市里的街道宽阔整洁,市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吸引了大量的人流和货物流动。

同时,市场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的社会文化活动,如艺术表演、文化交流等。

总结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主要有政府的支持、贸易往来的拓展、行商组织的兴起和市场的发展。

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繁荣、商业发达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商业活动蓬勃发展,商人地位得到提升,商业贸易也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以下将从商业活动的范围、商业手段和商业组织等方面来探讨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宋朝商业活动的范围十分广泛。

除了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外,还涉及到丝绸、茶叶、瓷器、铁器等大宗商品的贸易。

丝绸是宋朝的特色产品之一,宋代的丝绸以其质地细腻、色彩丰富而闻名于世。

茶叶的种植和贸易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茶叶成为了宋朝的重要出口商品。

此外,宋朝的瓷器工艺也达到了顶峰,瓷器的生产和贸易成为了宋朝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宋朝商业手段的发展也为商业活动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宋朝,人们开始使用纸币进行交易,这在当时是一个重大的商业创新。

纸币的使用方便了商人们的交易活动,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此外,宋朝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商业法律制度,确保了商人们的权益。

商人们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利益,这为商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商业组织在宋朝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商业组织的出现使得商业活动更加规范和有序。

宋朝的商业组织包括行会和商行两种形式。

行会是由同行业的商人自发组成的组织,通过行会可以实现商人之间的互助和合作。

商行则是由一些大商人组成的贸易公司,他们在国内外都有自己的分支机构,通过统一经营和管理,提高了商业活动的效率。

总的来说,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在于商业活动的范围广泛,商业手段的创新和商业组织的完善。

这些都为宋朝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朝商业发展的繁荣不仅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中国的商业活动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更加紧密。

宋朝商业发展的经验和成就对后世的商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后来的商业活动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是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历史上的经济繁荣唐宋时期的商业与手工业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经济繁荣唐宋时期的商业与手工业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经济繁荣唐宋时期的商业与手工业发展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的时期,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时期,商业活动兴盛,手工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商业发展的背景与特点在唐宋时期,中国面临着经济市场的扩大和商业需求的增长。

这一时期,长安和东京(今天的西安和开封)成为了商业中心,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吸引了大量商人和商品。

由于隋唐大运河的开通,南北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物产丰富和技术进步也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二、商业交流与经济繁荣唐宋时期,中国的商业交流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点。

大运河和海上丝绸之路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得以繁荣。

中国所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广受欢迎,逐渐成为了对外贸易的主导产品。

与此同时,中国也从海外引进了大量的珍贵商品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手工业的发展与成就唐宋时期,中国的手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繁荣。

在农业基础上,中国手工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扩展。

钟表制造、陶瓷生产、纺织加工等行业都出现了较大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中国瓷器的制作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

同时,中国的织造技术和丝绸制作工艺也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四、商业与手工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唐宋时期的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商业活动的兴盛促进了物流和资源的流通,带动了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繁荣为就业提供了广阔的机会,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同时,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也激发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为中国历史上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商业发展的背景与特点、商业交流与经济繁荣、手工业的发展与成就以及商业与手工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都凸显了唐宋时期商业与手工业的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概貌及特点
古代中国社会以农业为本,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历代统治者为了束缚农民于田地,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安定,巩固统治,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却也经历了几次商业发展的高潮。

在我国的两宋时期,商业发展非常突出。

一、商业发展空前繁荣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长期战乱和分裂割据局面,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古代中国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商品和市场基础。

两宋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宋太宗曾下诏“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令官员们研究理财求富之道。

宋神宗则认为“尤先理财”,发过“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的诏令。

这些政策导向促使商业兴旺,高速发展。

同时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宋朝开始允许商人参加科举考试,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由于商业的空前繁荣,促进宋代的货币形式与种类丰富发展。

宋代的钱币无论是种类、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造诣最多最好的钱币。

商业的繁荣发展,引起货币形式的变化,在公元998年(咸平元年)前后在四川地区民间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朝政府先后印刷发行的纸币种
类有交子、钱引、关子、会子等几种类型形式。

二、政府对商业活动的控制逐渐减少
宋代的市已经突破了原先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视,商业管理较为宽松。

商业的发展,促使古典市制的瓦解与近代市制的确立。

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

市四周有围墙,与居民严格分开。

官府设立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市由坊、市分离转变为坊、市合一的格局。

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草市、夜市、晓市更加普遍,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北宋《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耍闹去处,通宵不绝。

”反映了宋朝夜市的繁荣。

这些宽松的商业限制,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与繁荣。

三、商业在城市发展较快,渗透到农村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宋朝时,商业在城市发展较快,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正是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繁荣的商业活动。

商业性市镇在农村和城郊地带的广泛兴起和发展,是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商品经济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较大的市镇就有十余座,汉口镇、佛山镇、朱仙镇、景德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场商品种类增多、行业分细,为一般人民所需要的主要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所生产的大小商品在整个流通界地位显著提高。

攀树志《国学十六讲》:“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2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

”体现了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商品化程度的加深,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

四、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宋朝时,不但打破了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市场交易繁荣,而且草市、夜市、晓市逐渐发展并繁荣。

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其余桥道坊巷,亦有夜市扑卖果子糖等物,亦有卖卦人盘街叫卖,如顶盘担架卖市食,至三更不绝。

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

”足见夜市的繁荣。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都城东京多见“当街列床登,堆垛冰雪”出售凉食的现象,反映了城市商业的多样性。

宋朝时,日用品成为商人经营的大宗,经营方式也从行商做贾的分类,按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形成收购、运输、仓储、批发、零售的不同商业流程和行业分类。

当时还出现“瓦子”、“勾栏”等固定的商业娱乐场所。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京瓦伎艺,“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百戏伎艺竞演,市民竞相观看。

五、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发达
两宋时期在边境设立榷场发展贸易。

例如:宋朝通过与西北吐
蕃部落通过边境贸易建立了密切的商业贸易关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共同市场,丰富了吐蕃经济生活,不仅使西北藏区成为一个繁荣兴盛的商贸区域,而且推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南宋时期在与金和大理的交界处设立榷场来互通有无。

宋朝出口药材、茶叶、棉花、犀角、象牙等,进口北珠、人参、毛皮、马匹等货物,民间也有大量的贸易往来。

对外贸易相当发达,两宋与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外贸收入成为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元丰三年,为了适应繁荣的对外贸易,宋朝政府制定了一部《广州市舶条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

而各个外贸港口还在城市设立“蕃市”,专卖外国商品;设立“蕃坊”供外国人居住;设立“蕃学”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

现在广州和泉州城内仍然有许多藩客墓,成为当时海外贸易繁荣的佐证。

此外,宋朝的商业交通也比较发达,宋朝发达的交通为人类封建史之最。

古代中国的经济以自然经济为主,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贯穿始终,对商业的限制始终存在,无法完全打破。

两宋的商业发展只能是在限制与突破过程中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