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合集下载

中原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研究

中原经济区旅游业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研究
具 活 力 、 展 较 快 的 产 业 之 一 。 然 而 同 全 国 乃 至 世 发
定 阶段 的必然 趋 势 和选择 . 是产 业转 型 与 升级 的有
机结 合 .既包 括旅 游 产业 发展模 式 与发 展形 态 的改
变 . 包括 产 业结 构 的优化 与产 业要 素 的提 升 : 型 也 转
级 的重 大 问题 旅 游 产业 的转 型升 级是 其发 展 到一
口益 密 切 . 合作 交 流不 断加 强 . 步 形 成 了具 有 内 逐
在 联 系 的经济 区域1 2 1 2 0 1年 1月 . 中原经 济 区” ] “ 被
正 式 纳入 《 国主体 功 能 区规 划 》 上升 到 国 家 战略 全 ,
分析论证, 出只有不断提 高产业要素素质、 提 创新旅游业 态、 有序拓展客 源市场 、 构建企业集 团、 打造旅 游精 品 、 加快旅 游人才培养, 才能推进 中原经济 区旅 游产业的转 型升级, 促进旅 游业的持 续发展 。
关 键 词 : 游业 ; 型 升级 ; 构 优 化 ; 旅 转 结 中原 经 济 区
升 级是 一 个 由粗 放走 向集约 、由规 模 走 向效 益 、 由
单 一 功能 走 向综 合 功能 的渐 进 的过 程 : 结 果可 能 其 会 大大 促进 旅游 产 业 的发展 .也可 能使 产业 形态 发
生 某些 变 化或 形 成某 种 新 的业 态 : 目标 在 于 实现 其 旅 游产 业 的持续 、 健康 、 调发展 。[ 协 1 1
中图 分 类 号 : 5 27 1 F 9 .6
收 稿 日期 :0 1 2 5 2 1 —1 -1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9 2 ( 0 2 叭 一 0 8 5 1 7 — 1 31年 度 河 南省 政 府 决 策 研 究招 标 立 项 课 题 ( 0 1 7 ) 2 1 2 1 B5 1 :0 1年 度 河 南 省 社 科 联 、 团 联 调 研 课 题 经

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一中原经济区简介1)发展背景中原经济区是党中央确定的国家发展战略,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之后,又一经济发展区域,是带动中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大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题,还包括安徽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山东菏泽、聊城,河北邯郸、邢台,山西的晋城、长治、运城等周边省份约12个地级市。

建设大中原经济区以郑州为核心和龙头,以郑州、洛阳、开封为骨干,以中原城市群为依托,沿三线(陇海线、京广线、京九线)、两河(黄河、淮河)和高速路网推进。

依托中原经济区把郑州建设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把商丘、安阳、南阳分别建设为辐射豫鲁苏皖、豫冀晋、豫鄂结合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中原地处中国的心脏腹地、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

中原经济区地理位置重要,经济总量大,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京广通道纵轴的交会处,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于2010年由豫鲁苏皖冀晋鄂7省28市组成的经济区域,该区域定位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2)空间布局中原经济区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形成放射状、网络化空间开发格局。

核心带动:提升郑州交通枢纽、商务、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推进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发展,建设郑(州)洛(阳)工业走廊,增强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带动能力。

轴带发展:依托亚欧大陆桥通道,壮大沿陇海发展轴;依托京广通道,拓展纵向发展轴;依托东北西南向、东南西北向运输通道,培育新的发展轴,形成“米”字形重点开发地带。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旅游产业升级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旅游产业升级

Tourism旅游经济1802012年5月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旅游产业升级研究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袁海霞摘 要: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对中原经济区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中原旅游业面临新一轮的升级转型。

面对着充满战略机遇与发展空间的中原旅游业,旅游决策者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心,找准定位,积极谋划,大胆创新,从理念、创意、宣传、服务设施等方面完善自我,寻求突破,全面推进中原旅游产业跨越式前进,力争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承担更大的责任,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旅游 升级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b)-180-03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为支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诸方面都给予了明确和详细的论述。

自古以来,中原经济区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做出了突出卓越贡献,一大批文化资源丰富、规划发展合理的旅游项目不断涌现,展示出中原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和内涵。

《意见》指出:中原经济区要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黄河文化旅游带和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意见》对中原经济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翔实可行的宏伟蓝图,并对与此相关的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交通建设、对外开放等内容也做出了重要阐释,这为中原经济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面对着充满战略机遇与发展空间的中原旅游业,旅游实施部门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心,积极谋划,从理念、创意、宣传、服务设施等方面完善自我,寻求突破,全面推进中原旅游产业及早升级转型,力争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承担更大的责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体育旅游的发展研究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体育旅游的发展研究

旅游 业 的基础 和前 景 进 行分 析 , 体 育 旅游 对 河 南 对
经济 和社 会发 展 的功 能 与作 用 进 行论 述 , 出可 行 提
( 河 南省拥 有丰 富的旅 游 资源 一)
1 自然资 源十分 丰富 . 山体资 源方 面 , 河南 省地势 西 高东低 , 、 、 北 西 南 三面有 太行 山 、 牛 山、 伏 桐柏 山 、 大别 山 四大 山脉 环 绕 , 上 中岳嵩 山等 , 加 使河 南省 具有 巨大 的体育 旅游 资源开 发潜 力 。水 体 资源 方 面 , 河 流 经河 南 7 0 黄 0 多公 里 , 既有三 门峡水 库 的碧 波荡 漾 , 有黄 河游览 又
关 键 词 : 中原 经 济 区 ; 育 旅 游 ; 展 ; 策 体 发 对
中 图分 类 号 : F 9 . 1 5 0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 44 (0 2 0 — 0 9— 0 0 8 4 4 2 1 )4 0 4 3
21 年 1 01 0月 , 国务 院正 式 出 台《 国务 院关 于 支 持 河南 省 加快 建设 中 原 经 济 区 的 指 导 意 见》, 建设 中原经 济 区正 式上 升 为 国家 战 略 。河 南 地 域 广 阔 , 地貌 差距 大 , 旅游 景 点多 , 化 底 蕴 厚重 , 体 育 旅 文 对 游资 源进 行开发 必 将 促进 旅 游 业 的蓬 勃 发 展 , 为 成 新 的经济 增 长 点… 。笔 者 拟 对 河 南 地 区 发 展 体 育
中原 经 济 区建 设 中河 南 体 育 旅 游 的发 展 研 究
马 文 海 ,靳铁 军
( 南 大 学 体 育 学 院 ,河南 开 封 4 50 河 70 1)

中原经济区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向

中原经济区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向

研 究, 提 出 了 中 原 经 济 区建 设 条件 下 中原 乡村 旅 游 的 发 展 趋 向 , 即 以 中原 乡村 文化 为 核 心 , 以“ 现 代 化 立 体 农
业” 观 促 进 中原 乡村 旅 游发 展 。
关键词 : 中原 经济 区 ; 乡村 旅 游 ; 发展 趋 向 中图 分 类 号 : F 5 9 0 .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7 6 7 ( 2 0 1 3 ) 1 2 - 0 1 2 3 一 O 3
摘要 : 中原 乡村 旅 游在 中原 经 济 区 的 跨 越 式 发 展 下 面 临 着 诸 多机 遇 和 挑 战 。 为 了 快 速 推 动 中原 乡 村 旅 游 发
展, 通 过 对 乡村 旅 游 资 源 丰 富 , 文 化 底 蕴厚 重 , 交通便捷发 达 , 乡村 旅 游地 缘 协 作 基 础 等 中原 乡村 旅 游现 状 的
别致 新 颖 的生 活 经 历 , 拓 宽 视 野并 陶冶 情 操 。 中 原 乡村 旅游 是集 观光 游 、 猎奇游 、 生 态游 和体 验游
的 中原 文化 、 秀美 神 奇 的 自然 风光 、 浓郁 婀娜 的中
原 民俗风 情 和多 彩和 谐 的人文 景 观 。既具 备现代
农业 生存 发 展 的基 本 要 素 , 又 具 备 发 展 中原 乡村 旅游 的先 天 条件 。 自 2 0 1 2年 国务 院批 复《 中原 经
济 区规划 》 后, 中原 乡 村旅 游迎 来 了千载 难逢 的发 展机 遇 。然 而 , 在 推 动 中原 经 济 区实 现 跨 越式 发 展, 加 快新 型工业 化 、 新型 城镇 化 和农业 现代 化 的 进程 中, 中原 乡 村 旅 游 的发 展 面 临 着 诸 多 挑 战 。 在建 设 中原 经济 区的 新 形 势 下 , 该 文 立 足 于 中原

政协发言稿

政协发言稿

政协发言稿各位主席、各位委员,同志们:我的发言是《如何打造我县的旅游产业》,现就如何打造旅游县作简要发言,不当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

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效益好。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是无烟工业。

陵川县的旅游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关心下,在在座各位政协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好成绩。

我县旅游产业建设工作如何开展、全县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常委和政协委员在旅游产业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一、旅游产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覆盖带动面广、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朝阳产业,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也是惠及民生的富民产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

2009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产业列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给予了旅游产业更新、更高的定位。

从去年我市旅游业发展来看,成效十分显著:我县旅游接待游客累计达428.06万人次,同比增长7.3%,完成全年计划任务(440万人次)的97.3%;旅游总收入15.07亿元,同比增长53%,完成全年计划任务(16.27亿元)的93%。

其中:王莽岭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89万人次,综合收入390.93万元;凤凰欢乐谷景区接待游客1.36万人次,综合收入40.5万元;黄围山景区接待游客0.25万人次,综合收入11.08万元;武家湾、上云台、棋子山、红叶景区、西溪、崇安寺、石佛沟等无门票景区(点)接待游客20.26万人次。

从以上数据来看,旅游业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吃、喝、玩、乐”的普通服务行业,而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因此,发展旅游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产业政策选择,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一项必须完成的战略性任务。

中原经济区九市旅游经济发展分析与探讨

中原经济区九市旅游经济发展分析与探讨
第2 4卷第 6期
21 年 1 01 2月
河 南商业 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J un l fHe a u iesC l g o ra n n B s s ol e o n e
Vo . 4 N . 12 o 6 De . 0 l c 2 1
中原 经 济 区九 市 旅 游 经 济 发 展 分 析 与 探 讨
作者简介: 郑璇 (96 , , 16 一)女 河南封丘人 , 郑州旅游职业学 院宣传部高级讲师, 研究方 向为旅游管理。

3l・
2 1 年 第 6期 01
中原经济 区九市旅 游经济发展 分析 与探讨
园 2个 , 界地 质公 园和世 界文化 遗产各 1 。 世 处 焦作 : 自然 景 观 资源 独 特 且 丰富 。 中 国优 秀旅
中原 经济 区是指 以河 南省为 主体 , 包含 山西 、 河
18亿人次 , .8 旅游总收人 16 22亿元 , 分别 占河南全
省 的 7 % 和 5 % 。旅 游 业 成 为 经 济 发 展 的 重 要 3 5 力量 。 九市旅 游资 源现状 从地理位置看 , 九市以郑州为中心呈环形分布 ;
游城市 ; 以云台山水 、 峡谷奇观最为著名; 3 有 A级 以上景 区 4个 , 国家地 质公 园 1 。 个 济源: 然景观资源独特。以王屋山水 、 自 猕猴乐 园最为著名 ; 3 有 A级以上景区 2 。 个 新乡: 然景观资源丰富。以壮美太行 、 自 绘画天 堂 最为 著名 ; 3 有 A级 以上 景 区 7个 , 国家 地质 公 园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宋文化古都 ; 以北方水都 、 宋文
化之 乡 闻名 ; 3 有 A级 以上景 区 1 。 0个
洛阳: 自然 、 九 市全 年接 待 国 内外游 客

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旅游人才需求分析

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旅游人才需求分析

平、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提供源源不断的中坚力量。 最后是适应 时代发展的新型业态人才 。如会展 专业人员 、旅 2 0 1 2 年2 月, 河南省政府 在征求社会多方意见后 , 审慎 出台了 游信息管理人员 、旅游电子商务人员、旅游专业咨询师 、私人旅 河南省 “ 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 “ 规划” 中明确 指出 游顾问等。正所谓商机无限 , 多视角、全方位的展望未来, 把握行业 我省旅游人才支撑力不强。 发展只有十是新兴业态人才才能够实现的。 目前, 河南旅游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人才总量相对不足 。目前 , 河南旅游从业人员总量约为1 6 0 三 、新形势下旅游专业人才素质要求 结合历史的发展 , 旅游活动 的产生本身就是世界经济和社会进 多万人 , 占全省人 口比重的1 . 4 %, 比全 国平均水平的6 . 3 % 低近5 个百 步的必然结果, 是人们思想认识不断发展 、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要 分点。旅游 院校为我省旅游人才主要供给来源 , 但是 , 即便是旅游专 求。在未来 ,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旅游必将成为持续陛的消费需求 , 业的毕业生 , 真正能够进入投入到旅游行业工作的还不足六成 , 这远 旅游业必将成为具备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力量。 远不能满足旅游业 决速发展的需求 , 供需之间存在较大的缺 口。人 因此, 要适应中原经济区这一新形势下旅游行业的迅猛发展 , 旅 才总量 的不足 , 将在相当程度 匕 制约我省旅游业的发展。 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 ,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 、部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旅游业的入行 门槛要求很低 , 1 、端正的职业态度 。旅游从业者在工作中要与来 自四面八方 般接受过高级 中学( 中专) 或 以上学历教育 , 年满1 8 岁的成年人都 他们 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河南的荣 辱息息相 可以从事旅游行业。而在旅游企业 内的某些 岗位, 其从业要求甚至 的游客打交道 , 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必须有端正的职业态度。首先 , 要爱河 更低。在这种前提下 , 别说专业教育, 就连专业认知不清晰都不足 以 关, 用热 隋的服务吸弓 l 旅游者 , 用爱河南白 勺 J 隋绪感染旅游者; 其次 , 要 成为从事旅游行业的障碍。因此 , 这就造成部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 南 , 热爱旅游事业, 立足本职工作 , 热院的为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 ; 再次 , 质相对较低。 要有高 尚的情操 , 努力使个人的功利追求与河南利益、游客利益结 3 、人才培训机制不健全。专业教育培训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戒骄戒躁 , 自觉抵御各种精神污染 ; 最后 , 导游人员要 自觉地 的重要途径 , 它将为行业的发展随时提供动力和补充新鲜血液。但 合起来 , 遵守各项法律 、法规 , 严格执行与 自身工作岗位相关的服务质量标 是, 我省 的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相对滞 后, 制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 维护河南和旅游企业的利益。 陷, 还不能够真正的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 远远不能同旅游业高速发 准, 2 、必备的旅游专业知识。所谓专业知识是指一定领域内相对 展对人才的需求相 匹配。所 以, 旅游从业人员获得学 习深造 的机会 不多 , 前沿信息无法及时更新 , 专业知识得不到有效补充, 导致旅游 稳定的系统化 的知识 。对于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是指能够针 对 自己所从事的旅游工作岗位 的提供必要支撑的系统化的知识 内 专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较 慢。 这是胜任工作的重要基石 。例如 , 高星级酒店的高级管理人才 , 4 、从业人员流失严重。旅游从业人员流动 胜非常大。不完全 容 , 他必须要熟悉国际国内酒店业行业规定 、法规条文及相关操作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发展 的方向和重点
2020年5月24日星期日
•目录•Content s
•一、国务院指导意见关于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 • 战略定位 •二、“三个重点培育”与“七大战略转型” •三、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与建设中原历史文化 • 旅游区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五、休闲产业将快速成长为主导产业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一)乡村旅游发展进入黄金机遇期 游
• 2、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 新机遇
➢ 农业现代化的机遇 ➢ 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机遇 ➢ 生态建设的机遇 ➢ 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机遇 ➢ 信息化建设的机遇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二、“三个重点培育”与 • “七大战略转型”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二、“三个重点培育”与“七大战略 转型”
(一)三个重点培育
重点培育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保 健康复游。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二、“三个重点培育”与“七大战略 转型”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五、休闲产业将快速成长为主导产 业
• (四)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将助推服务业跨越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
• 休闲产业不仅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孕育新 型服务业态的重点领域,属于新兴产业、朝阳产业、低 碳产业,集资金知识劳动于一身,跨居生活与产业两大 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就业容量
•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四)保护城乡之间的互补性差异和地方特 色 大力发展特色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保护
极富地方特色的乡村风景。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五)乡村旅游的服务基础
➢ 简单卫生的床铺 ➢ 真诚朴实的微笑 ➢ 完美的信息服务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三)乡村旅游的游憩载体:乡土文化与大地景观相结


• 3、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精神原动力。随着城 镇化推进,越乡土,价值越高。避免被遗忘,避免 被消灭,避免被同化。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1、环城市乡村休闲度假带 •2、大型景区周边配套的乡村旅游 •3、典型村庄的休闲体验
、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三)乡村旅游的游憩载体:乡土文化与

大地景观相结合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三)乡村旅游的游憩载体:乡土文化与大地景观相结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六)乡河南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向和主要路径 游
•2、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和路径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六)乡河南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向和主要路径 游
•3、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几个着力点
•(一)乡村旅游发展进入黄金机遇期 •(二)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 •(三)乡村旅游的游憩载体:乡土文化与大地景观相结 合 •(四)保护城乡之间的互补性差异和地方特色 •(五)乡村旅游的服务基础 •(六)河南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向和主要路径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一、国务院指导意见关于中原经济 区 • 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一、国务院指导意见关于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
• 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 培育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保健康复游等特色产 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中原历史文化旅游 区、黄河文化旅游带和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 ,建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一)乡村旅游发展进入黄金机遇期 游
• 3、乡村旅游创造新的经济形态,提高农民 自主发展
➢ 给农民以新的生产方式 ➢ 给市民以新的生活方式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二)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
• (三)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将有力促进扩大消费需求 、转变发展方式
• 目前全国休闲消费规模已接近2万亿元,相当于GDP的 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14%。推进休闲产业的大发 展,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服务业发展;有助于优化形 成供需平衡、内外均衡的经济结构,适应未来发展需求;有 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我 们占据消费升级的制高点。
(二)七大战略转型
➢ 从以观光旅游为主导向观光、休闲、体验、度假并举 且逐步向以休闲度假为主导转变;
➢ 从点线组合向板块推进转变; ➢ 从以景区、景点开发为重心向依托中心城市和旅游集
聚区或风情小镇发展转变; ➢ 从资源依赖型向产品创新型转变; ➢ 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 从单一产业向产业融合发展转变; ➢ 从以外需为主导的向内需、外需双轮驱动转变。
•(三)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将有力促进扩大消费需求、

转变发展方式
•(四)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将助推服务业跨越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
•(五)发展休闲产业,应在继承、创新、建设、整合、

培育十个字上下工夫
•(六)创建国家、省、市三级旅游度假区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五、休闲产业将快速成长为主导产 业
•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 (二)建设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的重点领域
1、世界文化遗产 2、大遗址 3、大古都 4、古城、古镇、古村 5、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 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二)国民休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趋势
• 美国作家格雷厄姆.T.T.莫利托在 《未来千年全 球经济发展的五大推动力》一文中,将休闲业列于 首位。 • 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 意见》明确提出要制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五、休闲产业将快速成长为主导产 业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1)创造新的经济形态,改变农民收入模式 •(2)全面开展国土整治工程,解决乡村发展环境 •(3)加大力度引导农民改造乡村民居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五、休闲产业将快速成长为 • 主导产业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五、休闲产业将快速成长为主导产 业
•(一)什么是休闲
•(二)国民休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趋势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六)河南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向和主要路 径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六)乡河南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向和主要路径 游
• 1、把乡村旅游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三化 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三、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与 • 建设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与中原经济区在空间上对应
•(一)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与中原经济区在空间上对应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一)什么是休闲
• 休闲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从事的旅游度假、康 体娱乐、求知益智、愉悦身心等自由活动,是人 类发展的一种基本需求,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 志。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五、休闲产业将快速成长为主导产 •(一)什么是休闲 业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五、休闲产业将快速成长为主导产 业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五、休闲产业将快速成长为主导产 业
• (五)发展休闲产业,应在继承、创新、建设、 整合、培育十个字上下工夫
•一是继承 •二是创新 •三是建设 •四是整合 •五是培育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五、休闲产业将快速成长为主导产 业
• (六)创建国家、省、市三级旅游度假区


•1、核心要素(特色)为主体,多元素叠加。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三)乡村旅游的游憩载体:乡土文化与大地景观相结


• 2、保护乡村意象。
• 美丽的村舍、古老的庙宇、传统的作坊、幽静的 池塘、如丝的垂柳、悠游的鸭鹅、碧绿的菜畦,挺 拔的修竹、如盖的古槐,地域文化的气息、山野气 息、田园气息。这些都是无限的消费。
•(一)乡村旅游发展进入黄金机遇期
• 中原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
• 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大力发展乡村旅 •(一)乡村旅游发展进入黄金机遇期 游
•1、乡村旅游的定义
• 乡村旅游为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注入创意,可以营 造田园牧歌的环境;在新农村建设中,用传统文化元 素改善村容村貌,可以营造怀乡返朴的氛围;游客参 与农事活动,可以体验劳作和收获的愉悦。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