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 人口增长模式与合理容量 (共29张)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1 人口的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湘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1 人口的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湘教版
第五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一讲 人口的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
【考纲解读】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
的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掌握不同人
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理解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掌握
人口年龄构成图的判读,理解世界不
同国家和地区人口问题的成因、后果 及对策。 3.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
(2)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 资源 、 ______ 环境 并 获 得最 大 经济 用 ______
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
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
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 经济规模 人口规模 容纳的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的大小。
思维升华 1.不同时期人口增长一样快吗? 答案:不一样,人类社会的农业革命 和工业革命,使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 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 1.“高—高—低”模式 人口 原始人口增 增长 长模式 模式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奴隶 社会、封建社 _______ 资本主义 社 会和___________ 社会 原始 ______社会 会 时期 初期
资增大,____________ 水体污染 ,导致短缺 源 ____________ 大面积毁林导致 水土流失,土壤肥力 下降, 森林 ___________________ 耕地沙化 加快,__________ 大气污染 加剧, 资源 __________ 气候反常
思维升华 3.广东资源不丰富,但人口容量大的 原因是什么? 答案:广东的矿产、耕地等资源条件 并不丰富,但它经济发达,对外开放 程度高,因此人口容量大。
考点串讲课堂互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练习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练习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读某国196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完成1~2题。

1.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 ) A.1963~1972年 B.1975~1986年C.1985~1990年 D.2000~2010年2.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就业压力大 B.城市人口比重大C.国内人口迁移量大 D.人口老龄化严重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1990年人口死亡率超过出生率,总人口数量减少。

第2题,目前该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均较低,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答案 1.C 2.D读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示意图,回答3~4题。

3.1982~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 A.一直持续增长 B.增速在不断减慢C.增速在不断加快 D.呈现波动增长4.下列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是( )①制造业②建筑业③家庭护理④食品服务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2008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在持续增长,在2009年有所下降。

第4题,制造业和建筑业所需要的男性劳动力比重大,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会引起人们对男性的重视,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而家庭护理和食品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女性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会引起人们对女性的重视,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

答案 3.A 4.D5.(2015·某某二模)下图为我国中部省份某村落人口年龄构成,其成因最可能是当地( )A.出生率下降 B.医疗水平进步C.乡镇企业发展 D.劳动力输出解析该地20~40岁的人口较少,说明劳动力大量向外迁移。

答案 D(2016·潍坊四县一区期中)读某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状况图(A图)、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坐标图(B图),回答6~7题。

6.A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7.B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增长特点与A图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的是( ) A.①—甲 B.②—乙 C.③—丁 D.④—丙解析第6题,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就会增加。

高考湘教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模块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高考湘教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模块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贫困和不平等
这些国家还存在普遍的贫困和不 平等现象,需要加大减贫力度,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为人
口合理容量创造有利条件。
生态环境压力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生态 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发展中国家 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推广可持续 发展模式,实现人口、经济和环
境的协调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合作共同应对人口问题重要性
03
高度的城市化水平
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非常高,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人口集
聚效应明显,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劳动生产率。
印度、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挑战与应对策略
人口快速增长
印度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面临人 口快速增长的挑战,需要采取有 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包括推广 计划生育、提高妇女地位、加强
教育等。
社会文化因素
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传统、价 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也会对人
口合理容量产生影响。
04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与合理容量现状及挑战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和死亡率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逐 渐提高。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高低高”模式(过度型)
发生在产业革命以后,以欧洲为代表。这种类型的人口转 变,带有普及和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性质,带有强制性的 干预。
“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主要分布在发达 国家以及少数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转变原因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 逐渐认识到控制人口的重 要性,国家政策的调整等
05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1节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中图版 (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1节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中图版 (2)

第1节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判断
(对应学生用书第99页)
[识记—基础梳理]
人口增长模式
[盲区扫描]
[理解—要点突破]
1. 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高高低”模式;工
业化初期属于过渡模式;后工业化时期属于“三低”模式。

②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过渡模式;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
巴等属于“三低”模式;发达国家则属于“三低”模式。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考向1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018·成都诊测)读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回答1~2题。

一轮复习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轮复习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 经济的发展;医疗卫 生事业的进步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高—高—低”模式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原 始型)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传 统型)
“高—低—高”模 式
“低—低—低”模式
基本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高出生率、低死亡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率、高自然增长率 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数量的增长与人口基数大小、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有关。 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相同的情况下,人口基数越大,人口增长的数量越多。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 人口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减少
(=0:人口数量不变) >0:人口数量增多 人口迁移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 ⇒<0:人口数量减少 (=0:人口数量不变) >0:人口数量增多
性别比失衡会 。国家应采取加大思想教
育力度等措施,严谨非医学需要鉴别胎儿性别。
人口文化 素质结构 与人口问 题
人口文化素质总体水平过低(人口文化素 质)→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要 加大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影响
对策及今后 变化趋势
发展中国家
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 、就业问题突出;③人民 生活贫困化;④人口素质 偏低;⑤产生持久的环境 压力等
看区域消费水平:区域消费水平越高,区域环境人 口容量越小。
人口数量增减情况的相关计算
必须明确两个要素: 。其涉及的计算主要有以下三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学霸笔记专题08 人口的变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学霸笔记专题08 人口的变化

专题08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1.世界的人口、国家与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先快后慢,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明显加快,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2.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1)人口增长特点: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2)原因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受教育的年限长,初婚年龄大,生育率低。

教育投入大,人口成长成本高。

社会保障好,人们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淡薄。

②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

国家面临发展,劳动力需求多,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影响。

(3)变化趋势①发达国家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②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3.世界的居民(1)人口分布不均。

①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亚洲东部,b亚洲南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

②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人种分布。

①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北非、西亚、南亚、大洋洲等地。

②黄色人种:亚洲东部等地。

③黑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大洋洲等地。

(3)世界三大宗教。

①基督教:发源于亚洲西部,主要分布欧洲、美洲、大洋洲。

②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③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4.我国的人口和民族(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

①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②政策:计划生育政策。

主旨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③分布: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①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5%,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②民族分布特点:汉族和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高考一轮复习课件人口增长人口问题与人口合理容量

高考一轮复习课件人口增长人口问题与人口合理容量
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鼓励 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 高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未来人口问题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 的不断加速,未来人口增长的速度可 能会逐渐放缓,但人口总量仍将持续 增加。
人口迁移和流动将更加频繁和复杂, 需要加强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 ,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和社会融入。
社会因素
文化传统、教育水平、医疗卫 生条件等也是影响人口增长的
重要因素。
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资源条件、气候变 化等也对人口增长产生一定影
响。
政策因素
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等直 接作用于人口增长过程,对人 口数量和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02
人口问题类型与表现形式
人口数量过多带来问题
资源短缺
人口数量过多导致对自然资源的 过度需求,如水资源、土地资源 、能源等,进而引发资源短缺问
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合理容量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异
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高、科技发达、资源利用效率高等原因,其人口合理容量相对较高;而发展中 国家则相对较低。
不同地区差异
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也存在较大差异。
实现人口合理容量途径和措施
控制人口数量
探讨了人口过多或过少所带来的问题,以及通过政策调控、社会宣传、
国际合作等途径来寻求解决方案。
03
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与意义
阐述了人口合理容量的内涵,以及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反馈
通过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和小测验等方式,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人口增长和人口 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原因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案例分析和政策解读方面 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轮复习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合理容量

一轮复习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微专题五
人口爆炸
含义
指数增长
用来描述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反映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猛增的现象
开始时数量比较小, 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
环境人口 容量
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通常是某一种资源的持续供养能力
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那么某种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就是一块木板
60亿 世界人口合理容量
9亿 中国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
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2)关于江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四边形人口统计Fra bibliotek的判读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课重温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 必修二第一章 1、2节)
考点1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人口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经济因素 ,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相反,经济落后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对
人口会产生排斥力和离散力,人口机械增长一般为负值
文化因素 这一因素主要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
C.产业结构
D.自然灾害
(2)该国最可能位于( )
A.北美
B.西亚
C.西欧
D.南美
知识体系
考点梳理
典例解析
巩固训练
【答案】(1)C (2)B 【解析】 (1)读图可知,该国青壮年男性人口比重异常偏大,说明该 国产业对男性劳动力需求大,从而导致男女性别比严重失 衡。故选C。 (2)北美和西欧的老年人口比重大,南美洲青少年人口比重 大,且三地的男女性别比较均衡;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 富,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从而导致青 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故选B。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老龄人口数量逐来自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答案】(1)C (2)B 【解析】 (1)读图可知,该国2000年和205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都约为18% ,中国人口在200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20%,美国和俄罗 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占世界人口比重远低于18%,所以可以判断该 国最可能为印度。 (2)印度在2000年人口增长模式已经是传统型,故A项错误;结合上 题结论可知印度2000年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保持稳定,说明该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故B正确;根据题干提示, 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60亿增长到90亿,则印度的人口数量也会同步 增长,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故C、D项错误。
【2017·海南高考】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
亿增长到90亿。如图所示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可能是(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
(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鼓励生育、吸纳移民
考点6 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问题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 人口素质较低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人口流动规模大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解决措施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 会经济条件
影响
劳动力紧缺 老龄化严重
资源利用 兵员不足 社会负担 生活孤单
发展中国家出生率较高,人口增长快 。 这种状况对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 有何主 要影响 ? 应采取何种对策?
影响
物资供应 环境问题
生活质量 社会安定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经济发达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条件
济 基
妇女就业状况

战争
影响因素
决定
自然灾害
婚姻生育观念

宗教信仰
层 建
风俗习惯

人口政策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最高值16亿左右; 合理容量7亿~10亿。
坚定不移地执行 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假设在中国, 其资源量可以……
其它矿产可供21亿人 能源可供18亿人
空气可供120亿人
淡水可供19亿人
结构趋势 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
人口问题
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 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
问题和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 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 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 等问题
解决措施 大力实行计划生育


①不确定性: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
特征相同 不确定性②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可对人口
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考点5 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 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 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 机会等
知识体系
考点梳理
典例解析
巩固训练
例1.【2018·江苏高考】如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
(1)~(2)题。(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
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
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 ,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家 庭生育观念发生变化
考点3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项目
不 同
内涵 体现意义
点 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
最大人口数量 生存

人口合理容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发展(生活)

制约因素 与资源状况、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
相 相同
程度呈正相关;与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高自然增长率
低自然增长率
慢,波动较大
快,表现为前期加速而 慢,呈现出新的平衡状
后期降速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加
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 零增长或负增长
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 卫生条件差
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 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 高
粮食可供16亿人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中国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其它矿产可供21亿人
医疗卫生 因素
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
政策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育政策和移民政策直接影响该国或该地区的人口增长 率,如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会促进人口的自然增长
考点2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人口增 长状况
速度 数量
原因
“高—高—低” 模式 “高—低—高” 模式 “低—低—低” 模式
A
B
C
1、A 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 高-高-低 ; 2、B 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 高-低-高 ,其特点
是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主要分布 于 发展中国家 。 3、C 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 低-低-低 ,现主要分布 于 发达国家 。
发达国家为“三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缓慢。 这种状况对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有何主要影响? 应采取何种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