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基础习题解答(林福宗).doc
第七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参考答案见最后页)

第七章多媒体技术基础(参考答案见最后页)一. 单项选择题1. 请根据下列多媒体的特性____属于多媒体的范畴。
(1)交互式视频游戏(2)有声图书(3)彩色画报(4)彩色电视A.仅(1) B.(1),(2) C. (1),(2),(3) D.全部2. 一般说来,要求声音的质量越高,则____。
A. 量化级数越低和采样频率越低B. 量化级数越高和采样频率越高C. 量化级数越低和采样频率越高D. 量化级数越高和采样频率越低3. 在动画制作中,一般帧速选择为____。
A.30帧/秒 B. 60帧/秒 C. 120帧/秒 D. 90帧/秒4. 下列要素中,____不属于声音的三要素。
A. 音调B.音色C.音律D. 音强5. 下述声音分类中,质量最好的是____。
A.数字激光唱盘 B.调频无线电广播 C.调幅无线电广播 D.电话6. 下列(1)--(4)中,____需要多媒体创作工具。
(1)简化多媒体创作过程。
(2)降低对多媒体创作者的要求,创作者不再需要了解多媒体程序的各个细节。
(3)比用多媒体程序设计的功能、效果更强。
(4)需要创作者懂得较多的多媒体程序设计。
A.(1) B.(1)(2) C.(1)(2)(3) D.全部7. 下列____是Authorware的功能特点。
(1)跨平台体系结构(2)高效的多媒体集成环境(3)面向对象的脚本语言Lingo (4)灵活的交互方式A.(1)(3)(4) B.(1)(2),(4) C.(1)(2)(3) D.全部8.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____。
(1)多样性(2)集成性(3)交互性(4)实时性A.仅(1)B.(1)(2)C.(1)(2)(3)D.全部9. 一般认为,多媒体技术研究的兴起,从____开始。
A.1972年,Philips展示播放电视节目的激光视盘B.1984年,美国Apple公司推出Macintosh系统机C.1986年,Philips和Sony公司宣布发明了交互式光盘系统CD-ID.1987年,美国RCA公司展示了交互式数字视频系统DVI10.位图与矢量图比较,可以看出____。
多媒体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

第6章多媒体技术基础一.是非题1. MIDI具有生成文件较小、容易编辑、音乐效果好等优点。
A.对B.错2. CD-ROM和DVD存储数据的原理是一样的。
A. 对B. 错3. MIDI文件保存的是MIDI设备演奏的乐曲波形数据。
A. 对B. 错4.就合成乐曲的音质而言,FM合成器比波表合成器合成的音质好。
A. 对B. 错5.通常的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的光电转换元件都是CCD。
A. 对B. 错6.触摸屏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程序三部分组成。
A. 对B. 错7.语音的频率范围主要集中在100〜10kHz范围内。
A. 对B. 错8. MP3数据压缩比可以达到12:1左右。
A. 对B. 错9. NTSC制式使用的颜色空间YUV。
A. 对B. 错10.人的视觉敏感程度对颜色比对亮度更敏感。
A. 对B. 错11.音频、视频的数字化过程中,量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损压缩编码过程,必然带来信息的损失。
A. 对B. 错12.在目前的MPC中,触觉媒体基本上没有得有效的利用。
A. 对B. 错13. Fireworks和Flash都可以在同一个文档中创建和编辑位图与矢量图两类图形。
A. 对B. 错14. Flash由于使用了矢量方式保存动画文件,并采用了流式技术,特别适合于网络动画制作。
A. 对B. 错15.视频是一种动态图像,动画也是由动态图像构成,二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A. 对B. 错二.单选题1.其表现形式为各种编码方式,如文本编码、图像编码、音频编码等的媒体是。
A.感觉媒体B.显示媒体C.表示媒体D.存储媒体2.动画和视频都是利用快速变换帧的内容而达到运动效果的。
帧率为30fps的电视制式是_____ 制式。
A. PALB. NTSCC. SECAMD. FLASH3.下列哪项不是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
A.实时性B.交互性C.集成性D.动态性4.声音是一种波,它的两个基本参数为。
A.振幅、频率B.音色、音高C.噪声、音质D.采样率、量化位数5.下述声音分类中质量最差的是。
福建多媒体技术基础形考试题及答案

2016 年福建7899_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形考一试题及答案客观题共20题(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第1题.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
A.多样性、集成性、智能性B.智能性、交互性、可扩充性C.集成性、交互性、可扩展性D.交互性、多样性、集成性第2题.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属于多媒体范畴的是()。
A.立体音乐、彩色电视B.彩色电视、彩色画报C.交互式视频游戏、有声图书D.立体音乐、彩色画报)、计声卡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数字声音处理器、混合信号处理器、算机总线接口和控制器。
A.音乐合成器MIDI控制器B.功率放大器和音乐合成器C.功率放大器和MIDI控制器D.功率放大器、音乐合成器及MIDI控制器第4题.AC-3数字音频编码提供了五个声道的频率范围是()。
A.20Hz至U 2KHzB.100Hz至U 1KHzC.20Hz至U 20KHzD.20Hz至U 200KHz第5题.通用MIDI标准的音乐设备支持16个通道,最多可以同时演奏出()。
A.16位量化精度的声音B.16个复音C.16首乐曲D.第6题.以下有关数字音乐合成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调频(FM方法合成的音乐音质要优于波表(Wavetable )合成方法B.波表(Wavetable )合成方法使用的素材来源于真实声音采样C.MIDI是规定数字音乐合成技术标准D.一个MIDI合成器有128复音,表示可以同时合成128种不同的音色第7题.声音信号采用8位量化精度数字化,其最好的信号量化噪声比(SQNR约为()。
I A.32dBB.48 dBC.64 dBD.96 dB第8题.CD音质数字音频信号的数据率是()kB/s。
A.44.1B.C.176.4D.352.8A.3B.5C.10D.17第10题.图像子采样在数字图像压缩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比例中,()不是标准的子采样格式。
A.4:2:1B.4:2:2C.4:2:0D.第11题.NTSC制式的彩色全电视信号使用的颜色模型是()。
大学_多媒体技术基础第三版(林福宗著)课后答案下载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三版(林福宗著)课后
答案下载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三版(林福宗著)课后答案下载
第1章多媒体技术概要
1.1 多媒体的概念
1.1.1 多媒体是什么
1.1.2 超文本的概念
1.1.3 超媒体的概念
1.1.4 多媒体系统的结构
1.2 多媒体数据压缩与编码
1.2.1 为什么要压缩
1.2.2 两种类型的压缩
1.2.3 三种类型的编码
1.2.4 压缩与编码
1.3 多媒体与光盘
1.4 多媒体与网络
1.4.1 因特网是什么
1.4.2 万维网是什么
1.5 多媒体国际标准
1.5.1 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三版(林福宗著):内容提要
点击此处下载多媒体技术基础第三版(林福宗著)课后答案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三版(林福宗著):图书目录
在第2版的基础上,本版教材对部分章节的内容做了更新,增加了MPEG-4 AVI/H.264和多媒体传输方面的内容。
为保持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多媒体技术基础》仍由四个部分组成: 一是多媒体压缩和编码(第2~13章),主要介绍声音、图像和数字电视媒体的基本知识、压缩和编码方法;二是多媒体存储(第14~16章),主要介绍CD、DVD、HD?-DVD和Blu-ray Disc存储器的存储原理和存储格式;三是多媒体传输(第17~20章),主要介绍多媒体网络应用、服务质量(QoS)、因特网.。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_答案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练习与思考题参考答案林福宗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8-2-15linfz@第1章多媒体技术概要1.4 无损压缩是什么?无损压缩是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也称还原或解压缩),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完全相同的数据压缩技术。
无损压缩用于要求重构的数据与原始数据完全一致的应用,如磁盘文件压缩就是一个应用实例。
根据当前的技术水平,无损压缩算法可把普通文件的数据压缩到原来的1/2~1/4。
常用的无损压缩算法包括哈夫曼编码和LZW等算法。
1.5 有损压缩是什么?有损压缩是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有所不同,但不影响人对原始资料表达的信息造成误解的数据压缩技术。
有损压缩适用于重构数据不一定非要和原始数据完全相同的应用。
例如,图像、视像和声音数据就可采用有损压缩,因为它们包含的数据往往多于我们的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所能感受的信息,丢掉一些数据而不至于对图像、视像或声音所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
第2章无损数据压缩2.4 现有5个待编码的符号,它们的概率见练习表2-2。
计算该符号集的:(1) 熵;(2)霍夫曼码;(3) 平均码长。
(1) 熵21()()log()niiiHapapa==−Σ =-0.4×(0.4)-2×0.2*(0.2)-2×0.1(0.1) 2log2log2log =0.4×1.3219+0.4×2.3219+0.2×3.3219=0.5288+-0.9288+0.6644=2.1220 (位) (2) 编码树和霍夫曼码练习图2-1 编码树代码分配不唯一 (3) 平均码长L=0.4+0.4+0.6+0.4+.04=2.2(位/符号)第3章数字声音编码3.1 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大约多少?话音信号频率范围大约多少?(1) Audio: 20~20000 Hz(2) Speech: 300~3400 Hz3.4 采样频率根据什么原则来确定?奈奎斯特理论和声音信号本身的最高频率。
多媒体技术基础试题附带答案

多媒体技术基础试题附带答案《多媒体技术基础》试题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D )。
(1)多样性(2)集成性(3)交互性(4)实时性A.仅(1)B.(1)(2)C.(1)(2)(3)D.全部2.一般认为,多媒体技术研究的兴起,从(B )开始。
A.1972年,Philips展示播放电视节目的激光视盘B.1984年,美国Apple公司推出Macintosh系统机C.1986年,Philips和Sony公司宣布发明了交互式光盘系统CD-ID.1987年,美国RCA公司展示了交互式数字视频系统DVI3.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哪些属于多媒体的范畴(B )。
(1)交互式视频游戏(2)有声图书(3)彩色画报(4)彩色电视A.仅(1)B.(1),(2)C.(1),(2),(3)D.全部4.超文本是一个(B)结构。
A.顺序的树形B.非线性的网状C.线性的层次D.随机的链式5.两分钟双声道、16位采样位数、22.05kHz采样频率声音的不压缩的数据量是(A )。
A.10.09MBB.10.58MBC.10.35KBD.5.05MB6.什么时候需要使用MIDI,(B )。
(1)没有足够的硬盘存储波形文件时(2)用音乐伴音,而对音乐质量的要求又不是很高时(3)想连续播放音乐时(4)想音乐质量更好时A.仅(1)B.(1),(2)C.(1),(2),(3)D.全部7.下述声音分类中质量最好的是(A )。
A.数字激光唱盘B.调频无线电广播C.调幅无线电广播D.电话8.在数字视频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中,下述顺序(C )是正确的。
A.A/D变换、采样、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B.采样、压缩、A/D变换、存储、解压缩、D/A变换C.采样、A/D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D.采样、D/A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A/D变换9.下列关于Premiere软件的描述(C )是正确的。
(1)Premiere软件与Photoshop软件是一家公司的产品(2)Premiere可以将多种媒体数据综合集成为一个视频文件(3)Premiere具有多种活动图像的特技处理功能(4)Premiere是一个专业化的动画与数字视频处理软件A.(1),(3)B.(2),(4)C.(1),(2),(3)D.全部10. 下列多媒体创作工具(B )是属于以时间为基础的著作工具。
多媒体技术基础习题解答(林福宗).doc

多媒体技术基础习题解答(林福宗).doc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2版)》练习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章多媒体技术概要1.1 多媒体是什么?多媒体是融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
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电视图像(video)。
1.2 超文本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超文本系统和超媒体系统有什么差别? (1) 超文本是通过复杂的、非顺序的关联关系连接在一起的一种文本,其真正含义是“链接”的意思。
(2) 超文本系统是以文本为主并使用超链接构成的信息系统;超媒体系统除文本外还包含图像、音乐、动画或其他元素构成并使用超链接构成的全球信息系统。
1.3 超媒体是什么?多媒体与超媒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1) 使用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和电视图像等媒体任意组合的一种交互式信息传播媒体。
(2) 多媒体是超媒体系统中的一个子集。
1.4 SGML是什么语言?HTML是什么语言?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1) 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用的一个信息管理标准。
该标准定义独立于平台和应用的文本文档的格式、索引和链接信息,为用户提供一种类似于语法的机制,用来定义文档的结构和指示文档结构的标签。
(2) HTML是万维网上的文档所用的标记语言。
(3) HTML是SGML的一个子集。
SGML使用标签来标志文档中的文本或图形之类的元素,并告诉Web浏览器该如何向用户显示这些元素,以及应该如何响应用户的行为,例如当用户通过按键或鼠标单击某个链接时该如何响应。
1.5 有人认为“因特网就是万维网”,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1) 不对。
(2) 因特网是专指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基于TCP/I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万维网是指分布在全世界所有HTTP服务器上互相连接的超媒体文档的集合。
1.6 多媒体、万维网和因特网之间有何关系? 多媒体构成了超媒体系统,超媒体系统构成了万维网,万维网是因特网上使用TCP/IP协议和UDP/IP协议的应用系统。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多媒体技术基础习题与答案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基础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多媒体技术的特点?A. 可以同时处理多种媒体信息B. 可以实现信息的交互与共享C. 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D. 只能支持文本和图像的处理答案:D2. 在多媒体技术中,声音是通过哪种方式进行存储和表示?A. 模拟信号B. 数字信号C. 二进制信号D. 脉冲信号答案:B3. 下列哪个不属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A. 娱乐与游戏B. 广告与宣传C. 医学与健康D. 农业与农村答案:D4. 在多媒体技术中,视频是通过哪种方式进行存储和表示?A. 模拟信号B. 数字信号C. 二进制信号D. 脉冲信号答案:B5. 在多媒体技术中,图像是通过哪种方式进行存储和表示?A. 模拟信号B. 数字信号C. 二进制信号D. 脉冲信号答案:C二、填空题1. 在多媒体技术中,声音在计算机中以 ______ 形式进行存储和表示。
答案:数字信号2. 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 ______ 与共享。
答案:交互3. 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 ______ 传输。
答案:实时4.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娱乐与游戏、广告与宣传、医学与健康等,但不包括 ______ 与农村。
答案:农业5. 在多媒体技术中,视频在计算机中以 ______ 形式进行存储和表示。
答案:数字信号6. 在多媒体技术中,图像在计算机中以 ______ 形式进行存储和表示。
答案:二进制信号三、判断题1. 多媒体技术可以同时处理多种媒体信息。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 多媒体技术只能在计算机领域应用。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交互与共享。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4. 多媒体技术不能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5.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娱乐与游戏、广告与宣传、医学与健康等。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答: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和分享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2版)》练习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章多媒体技术概要1.1 多媒体是什么?多媒体是融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
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电视图像(video)。
1.2 超文本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超文本系统和超媒体系统有什么差别?(1) 超文本是通过复杂的、非顺序的关联关系连接在一起的一种文本,其真正含义是“链接”的意思。
(2) 超文本系统是以文本为主并使用超链接构成的信息系统;超媒体系统除文本外还包含图像、音乐、动画或其他元素构成并使用超链接构成的全球信息系统。
1.3 超媒体是什么?多媒体与超媒体之间有什么关系?(1) 使用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和电视图像等媒体任意组合的一种交互式信息传播媒体。
(2) 多媒体是超媒体系统中的一个子集。
1.4 SGML是什么语言?HTML是什么语言?它们之间有何关系?(1) 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用的一个信息管理标准。
该标准定义独立于平台和应用的文本文档的格式、索引和链接信息,为用户提供一种类似于语法的机制,用来定义文档的结构和指示文档结构的标签。
(2) HTML是万维网上的文档所用的标记语言。
(3) HTML是SGML的一个子集。
SGML 使用标签来标志文档中的文本或图形之类的元素,并告诉Web浏览器该如何向用户显示这些元素,以及应该如何响应用户的行为,例如当用户通过按键或鼠标单击某个链接时该如何响应。
1.5 有人认为“因特网就是万维网”,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1) 不对。
(2) 因特网是专指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基于TCP/I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万维网是指分布在全世界所有HTTP服务器上互相连接的超媒体文档的集合。
1.6 多媒体、万维网和因特网之间有何关系?多媒体构成了超媒体系统,超媒体系统构成了万维网,万维网是因特网上使用TCP/IP 协议和UDP/IP协议的应用系统。
第2章数字声音及MIDI简介2.1 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大约多少?话音信号频率范围大约多少?(1) Audio: 20~20000 Hz(2) Speech: 300~3400 Hz2.2 什么叫做模拟信号?什么叫做数字信号?(1) 幅度或频率发生连续变化的一种信号。
(2) 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有无或者高低的一种信号。
2.3 什么叫做采样?什么叫做量化?什么叫做线性量化?什么叫做非线性量化?(1) 采样: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对模拟信号进行测量的过程。
(2) 量化:幅值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化成为幅值离散的数字信号的过程。
(3) 线性量化:在量化时,信号幅度的划分是等间隔的量化。
(4) 非线性量化:在量化时,信号幅度的划分是非等间隔的量化。
2.4 采样频率根据什么原则来确定?奈奎斯特理论和声音信号本身的最高频率。
2.5 样本精度为8位的信噪比等于多少分贝?48 分贝2.6 声音有哪几种等级?它们的频率范围分别是什么?见表2-01。
2.7 选择采样频率为22.050 kHz和样本精度为16位的录音参数。
在不采用压缩技术的情况下,计算录制2分钟的立体声需要多少MB(兆字节)的存储空间(1MB=1024×1024B)(22050×2×2×2×60)/(1024×1024) =10.09 MB2.8 什么叫做MIDI?它有什么特点?(1) 音乐合成器、乐器和计算机之间交换音乐信息的一种标准协议。
(2) 文件比较小;容易编辑等2.9 用自己的语言说明FM合成声音和乐音样本合成声音的思想。
(1) 把几种乐音的波形用数字表达,用计算机把它们组合起来,通过数模转换器(DAC)来生成乐音。
(2) 把真实乐器发出的声音以数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播放时改变播放速度,从而改变音调周期,生成各种音阶的音符。
第3章话音编码3.1 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下面3种话音编译码器的基本想法。
①波形编译码器,②音源编译码器,③混合编译码器(1) 波形编译码器:不利用生成话音信号的任何知识而企图产生一种重构信号,它的波形与原始话音波形尽可能地一致。
(2) 企图从话音波形信号中提取生成话音的参数,使用这些参数通过话音生成模型重构出话音。
(3) 企图填补波形编译码和音源编译码之间的间隔。
波形编译码器虽然可提供高话音的质量,但数据率低于16 kb/s的情况下,在技术上还没有解决音质的问题;声码器的数据率虽然可降到2.4 kb/s甚至更低,但它的音质根本不能与自然话音相提并论。
3.2 列出你所知道的话音编译码器的主要指标(至少2个)音质,数据速率3.3 试说混合编译码器的发展过程为了得到音质高而数据率又低的编译码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形式的混合编译码器,但最成功并且普遍使用的编译码器是时域合成-分析(analysis-by-synthesis,AbS)编译码器。
这种编译码器使用的声道线性预测滤波器模型与线性预测编码(linear predictive coding,LPC)使用的模型相同,不使用两个状态(有声/无声)的模型来寻找滤波器的输入激励信号,而是企图寻找这样一种激励信号,使用这种信号激励产生的波形尽可能接近于原始话音的波形。
AbS编译码器由Atal和Remde在1982年首次提出,并命名为多脉冲激励(multi-pulse excited,MPE)编译码器,在此基础上随后出现的是等间隔脉冲激励(regular-pulse excited,RPE)编译码器、码激励线性预测CELP(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ve)编译码器和混合激励线性预测(mixed excitation linear prediction,MELP)等编译码器。
3.4 什么叫做均匀量化?什么叫做非均匀量化?(1) 均匀量化:采用相等的量化间隔对采样得到的信号进行量化。
它是线性量化的另一种说法。
(2) 非均匀量化:采用非相等的量化间隔对采样得到的信号进行量化。
例如,对大的输入信号采用大的量化间隔,对小的输入信号采用小的量化间隔。
它是非线性量化的另一种说法。
3.5 什么叫做μ率压扩?什么叫做A率压扩?(1) 在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中,一种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进行转换的CCITT 压(缩)扩(展)标准。
在北美PCM电话网中,使用μ率压扩算法,详见“3.2.4 μ律压扩”。
(2) 在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中,一种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进行转换的CCITT 压(缩)扩(展)标准。
在欧洲电话网,使用A律压扩算法,详见“3.2.5 A律压扩”对于采样频率为8 kHz,样本精度为13比特、14比特或16比特的输入信号,使用μ律压扩编码或使用A律压扩编码,经过PCM 编码器之后每个样本的精度为8比特,输出的数据率为64 kb/s。
3.6 G.711标准定义的输出数据率是多少?T1的数据率是多少?T2的数据率是多少?(1) G.711使用μ率和A率压缩算法,信号带宽为3.4 kHz,压缩后的数据率为64 kb/s。
(2) T1总传输率:1.544 Mb/s。
(2) T2总传输率:6.312 Mb/s。
3.7 图3-23是DM编码器的原理图,如果你已经学过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技术基础,请分析该电路是如何完成增量调制编码的。
(略)3.8 自适应脉冲编码调制(APCM)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根据输入信号幅度大小来改变量化阶大小的一种波形编码技术。
这种自适应可以是瞬时自适应,即量化阶的大小每隔几个样本就改变,也可以是音节自适应,即量化阶的大小在较长时间周期里发生变化。
3.9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利用样本与样本之间存在的信息冗余度来进行编码的一种数据压缩技术。
这种技术是根据过去的样本去估算(estimate)下一个样本信号的幅度大小,这个值称为预测值,然后对实际信号值与预测值之差进行量化编码,从而就减少了表示每个样本信号的位数。
它与脉冲编码调制(PCM)不同的是,PCM 是直接对采样信号进行量化编码,而DPCM 是对实际信号值与预测值之差进行量化编码,存储或者传送的是差值而不是幅度绝对值,这就降低了传送或存储的数据量。
此外,它还能适应大范围变化的输入信号。
3.10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的两个基本思想是什么? ADPCM 综合了APCM 的自适应特性和DPCM 系统的差分特性,是一种性能比较好的波形编码。
它的核心想法是:① 利用自适应的思想改变量化阶的大小,即使用小的量化阶(step-size)去编码小的差值,使用大的量化阶去编码大的差值。
4.1 4.2 字符流的输入如练习_表2所示,使用LZW算法计算输出的码字流。
如果对本章介绍的LZW 算法不打算进行改进,并且使用练习_表3进行计算,请核对计算的输出码字流是否为: (1) (2) (4) (3) (5) (8) (1) (10) (11) . 并将码字流中的码字填入练习_表2对应的位置。
4.3 LZ78算法和LZ77算法的差别在哪里?(1) LZ77编码算法的核心是查找从前向缓冲存储器开始的最长的匹配串(4.4.2 LZ77算法)(2) LZ78的编码思想是不断地从字符流中提取新的缀-符串(String),通俗地理解为新“词条”,然后用“代号”也就是码字(Code word)表示这个“词条”。
这样一来,对字符流的编码就变成了用码字(Code word)去替换字符流(Charstream),生成码字流(Codestream),从而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
(4.4.4 LZ78算法)4.4 LZSS算法和LZ77算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1) LZ77通过输出真实字符解决了在窗口中出现没有匹配串的问题,但这个解决方案包含有冗余信息。
(4.4.3 LZSS算法)(2) LZ77编码算法的核心是查找从前向缓冲存储器开始的最长的匹配串(4.4.2 LZ77算法)4.5 LZW算法和LZ78算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1) LZW算法和LZ78算法的核心思想都是不断地从字符流中提取新的缀-符串(String),通俗地理解为新“词条”,然后用“代号”也就是码字(Code word)表示这个“词条”。
这样一来,对字符流的编码就变成了用码字(Code word)去替换字符流(Charstream),生成码字流(Codestream),从而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
(4.4.4 LZ78算法)(2) 在LZW算法中使用的术语与LZ78使用的相同,仅增加了一个术语—前缀根(Root),它是由单个字符串组成的缀-符串(String)。
在编码原理上,LZW与LZ78相比有如下差别:①LZW只输出代表词典中的缀-符串(String)的码字(code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