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精美解析版
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测评(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 )A.工业领域B.贸易领域C.农业领域D.金融领域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金融领域。
答案D2.导学号09504055“自大萧条以来,股市上下起伏很多次,但对收入趋势并未产生像大萧条那样的影响。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87年秋天的股市波动。
这和1929年的股市波动是极其相似的,股票市场下跌的量几乎相同,下跌的天数也几乎相同。
……但世界经济在1987年秋天并未陷入低迷。
”下列推论最符合作者意思的是( )A.股市起伏与经济危机没有关系B.证券业改革避免了经济危机发生C.单纯股市崩溃不足以引发大萧条D.股票市场日趋稳定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87年秋天的股市波动。
这和1929年的股市波动是极其相似的,股票市场下跌的量几乎相同,下跌的天数也几乎相同。
……但世界经济在1987年秋天并未陷入低迷”可知,作者认为单纯的股市崩溃不足以引发大萧条,故选C项。
A项表述错误,股市起伏与经济危机有关系。
B项错误,证券业改革并没有避免经济危机发生。
D项错误,股票市场仍有波动。
答案C3.下面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状况简表,表中数据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征是( )项目指数国家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易下降失业人数美国46.2% 75.5%1 700余万德国40.6% 70% 近600万日本8.4% 50% 近300万资本主义世界1/3以上2/33 000万以上A.来势特别猛B.波及整个世界C.持续时间特别长D.破坏性特别大解析材料中“表中数据”直观表明了破坏性,故D项正确。
答案D4.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2暑期衔接复习卷: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六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根据1933年经济法,罗斯福……加强了预算局的领导作用。
1939年4月,国会通过了《新政机构改组法》,规定许多小机构合并为大机构。
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新政违背了三权分立原则B.以机构调整保障新政推行C.加强了对国家经济的干预D.总统行政权力得到加强答案 B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总统和国会对国家行政体制进行了局部调整,目的在于为新政提供行政保障,克服经济危机,故B项的说法最符合题意。
2.1934年1月10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
当时美元贬值的直接因素是( )A.经济危机B.政府强制推行《全国工业复兴法》C.政治危机D.政府调整财政金融政策答案 D解析罗斯福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首先是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其内容之一是实行美元贬值。
3.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官员霍普金斯说:“我来华盛顿,就是要做到谁也不挨饿。
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
”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整顿金融B.兴办公共工程C.发放救济金D.调整农业政策答案 B解析材料显示霍普金斯要让人们有工作干,有钱消费。
罗斯福政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实现了上述目标。
4.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
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②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③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④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 A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不能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
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精美解析版

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精美解析版一、选择题,自学自测(本大题共12小题,)1.富兰克林·罗斯福指出:“并非追求利润的自由企业制度已在这一代人中失败,而是尚未承担磨练。
”这表明A. 新政颠覆了资本主义制度B. 罗斯福深信资本主义制度C. 新政鉴戒了社会主义制度D. 罗斯福坚定自由资本主义B本题考察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知识点,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质料中罗斯福深信“自由企业制度”实质是深信资本主义制度。
B正确;A与史实不符,消除;C在质料中没有表现;D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国度干预经济矛盾,消除。
故选B。
2.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改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A.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下作出政策性调解B. 既实行资本主义,又实行社会主义C. 政治上民主,经济上专制D. 沿用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A本题主要考察对罗斯福新政的明白和理解,考察学生阅读质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连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出发点在于缓抒难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本来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干系的局部调解,即质料“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故A相符题意;BCD 说法均不正确。
故选A。
3.罗斯福新政避免走上法西斯门路,捍卫了资本主义民主制,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 国度政权对经济举行了全面干预B. 接纳的措施适当、行之有效C. 征服了经济危机,维护了民主制度D. 生产干系调解可连续包容生产力DA项,罗斯福新政并不是国度政权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全面干预便是筹划经济了,消除;B项,接纳的措施适当、行之有效是一般原因,消除;C项,征服了经济危机,维护了民主制度,是作用并非根本原因,消除;D项,生产干系调解可连续包容生产力,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干系的局部调解,包括调解劳资干系等,正确.故选D.本题考察罗斯福新政,具体考察罗斯福新政成功的根本原因和实质.本题考察罗斯福新政成功的根本原因和实质,重点考察阅读和获取信息、变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究剖析汗青标题的能力.注意把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评价.4.邓小平在“南方发言”中指出:“筹划经济不即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筹划;市场经济不即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2(2)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今世资本主义专题检测 ( 六)( 时间: 100 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 每题 5 分,共 60 分 )1.(2018 ·北京西城区高一放学期期中 ) “他们过去常说,我在编织一个梦,梦见平和与繁华的前程。
为何我得排着长队,为领一份面包苦苦等候?我曾建一条铁路现在它建成啦,兄弟,你能恩赐一角钱吗?”这首歌1932 年在美国首演后宽泛流传。
这首歌主要反应了()A. 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B. 工业革命推动美国的铁路建设C.大冷清对公众的打击D.公众对罗斯福新政的极度绝望答案 C2. (2017 ·河北保定高一检测)1930 年 5 月,美国国会供给了对890 种商品提升收税的法案,到 1931 年末,有 31 个国家采纳报复举措,到 1932 年 4 月增添到76 国以上。
这类情况 ()A. 有益于缓解各国的经济危机B. 有益于国际贸易额的增添C.激化了各国的阶级矛盾D.在二战后有显然的改良分析二战后,跟着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系统的成立,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情况有显然改良,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7 ·广东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929 ~ 1933 年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 ()A. 开启了资本主义周期性发生经济危机的历史B.促进了自由听任经济政策的流传C.致使了国家干涉经济模式的流行D.造成了西方工业的阻滞和农业的中兴分析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后,特别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繁采纳国家干涉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故 C 项正确。
答案 C4.(2018 ·四川资阳高一放学期期中 ) 罗斯福以为:“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花费集团,但是今日他们却没法保持像样的生活水平,不可以购置食品、衣服和其余必要品。
”为此,政府实行了 ()A.整改银行,保障存款人的利益B.调整农业,增添粮食生产C.发展工业,降低生活用品价钱D.以工代赈,规定最低薪资分析A、 B、 C 项与解决低收入工人生活问题没关,故A、 B、C 项错误; D项有益于增添工人收入,解决其生活问题,故D项正确。
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测评(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今世资本主义测评( 时间 :60 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 共 15 小题 , 每题 4 分 , 共 6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切合题目要求 )1.1929 —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这场危机第一迸发于()A. 工业领域B. 贸易领域C. 农业领域D.金融领域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1929 —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一迸发于金融领域。
答案 D2.导学号 09504055“自傲冷清以来, 股市上下起伏好多次, 但对收入趋向并未产生像大冷清那样的影响。
最显然的例子就是1987 年秋季的股市颠簸。
这和1929 年的股市颠簸是极其相像的, 股票市场下跌的量几乎同样, 下跌的天数也几乎同样。
但世界经济在1987 年秋季并未堕入低迷。
”以下推论最切合作者意思的是()A. 股市起伏与经济危机没相关系B. 证券业改革防止了经济危机发生C. 纯真股市崩溃不足以引起大冷清D. 股票市场日益稳固分析依据资猜中的“ 1987年秋季的股市颠簸。
这和1929 年的股市颠簸是极其相像的, 股票市场下跌的量几乎同样, 下跌的天数也几乎同样。
但世界经济在1987 年秋季并未堕入低迷”可知 , 作者以为纯真的股市崩溃不足以引起大冷清, 应选 C项。
A 项表述错误 , 股市起伏与经济危机相关系。
B 项错误 , 证券业改革并无防止经济危机发生。
D项错误 , 股票市场仍有颠簸。
答案 C3.下边是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情况简表 , 表中数据反应了 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的特征是()对外项目指工业生贸失业人数国家产降落易下数降1 700余美国46.2%75.5%万德国40.6%70%近 600万日本8.4%50%近 300万资本主1/3 以3 000万2/3义世界上以上A.来势特别猛B.波及整个世界C.连续时间特别长D.损坏性特别大分析资猜中“表中数据”直观表示了损坏性, 故 D项正确。
高中历史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2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2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26年美国出售的汽车中大约有七成是美国人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
当时美国市民中流行的话语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这种消费现象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市场更加繁荣B.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C.银行信贷发达D.汽车制造业得到发展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市场的虚假繁荣,题目要求学生回答的是主要影响。
这种市场的虚假繁荣带来的主要影响是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答案: B2.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迅速大幅度下降,如下图所示。
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A.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C.殖民地人民的抵制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解析:题干强调的是“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说明世界已成为密切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故D项正确;A、C两项与“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无关,排除;B项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答案: D3.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 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
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反映的并不是罗斯福新政而是美国提高关税来保护贸易,所以美国的这种做法只能起到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的消极作用,而不能起到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的作用,也不能起到加快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和刺激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的作用,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整合课件 人民版必修2

❖ 1.原因:(1)从知识看,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都是高考命题的焦点。 ❖ (2)从现实(xiànshí)看,从当今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稳定社会
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等社会热点的角度切入,考查罗斯福新政中有关民 生问题的措施及对罗斯福新政经验的认识等。
第一页,共8页。
❖ A.罗斯福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 ❖ B.罗斯福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 C.罗斯福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 D.罗斯福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第二页,共8页。
❖解析:要真正读懂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全面深入地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 施。材料中“挽救了生命,损失了帽子”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罗斯福新政维 护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在特定(tèdìng)的时间内,是以牺牲资产阶级 的部分利益为代价的。 ❖答案:C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生产与销售(xiāoshòu)之间的 矛盾,当前的金融危机源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B说法正确。20世纪30年 代大危机后,各国设置贸易壁垒,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则促进了全球合作。故 本题选C。 ❖答案:C
第五页,共8页。
第六页,共8页。
第八页,共8页。
第三页,共8页。
❖ 1.错因:对两次经济(jīngjì)危机的起因认识不清。 ❖ 2.示例: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和当前的金融危机是人类历史上两次
影响较大的经济(jīngjì)危机。对这两次经济(jīngjì)危机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 ❖ A.都从美国开始,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其他国家 ❖ B.前者源于生产相对过剩,后者源于美国次贷危机 ❖ C.危机发生后各国都设置贸易壁垒,加强对经济(jīngjì)的干预 ❖ D.前者引发了世界大战,后者促进了国际合作
❖解题方法与技巧15 ❖关注程度(chéngdù)性词语 ❖程度(chéngdù)性词语既有可能出现在题干中,也有可能出现在备选项中。 解题时从带有程度(chéngdù)性词语的备选项入手可以缩小思考范围,提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练测练习: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1

专题六一“自由放任”的美国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A.金融领域B.工业领域C.农业领域D.贸易领域解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纽约的股票交易所,股票交易属于金融业,故选A项。
答案:A2.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
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可以得出A项正确;科技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供需关系,故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故D项排除。
答案:A3.1928年美国迪斯尼创造了足智多谋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而20世纪30年代末,“米老鼠”已经逐步让位于迪斯尼后来创造的另一个卡通形象“唐老鸭”。
据称,因为唐老鸭那呱呱乱叫的恐慌比米老鼠厚脸皮的个人主义更接近于时代精神。
这一现象()A.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B.体现了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C.说明了新政对美国自由主义的威胁D.表明了美国市场繁荣假象的幻灭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唐老鸭那呱呱乱叫的恐慌比米老鼠厚脸皮的个人主义更接近于时代精神”,根据20世纪30年代末有关史实,可知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尚未完全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开始了,西方社会出现了以现代主义为表现形式的文学艺术,精神危机在现代主义中表现出来,故选A项;B 项与题目时代不符,排除;30年代末新政的作用已经凸显,其不会让人们产生恐慌,C项错误;D项是在20年代末,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
答案:A4.1930年12月2日,胡佛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选择题,自学自测(本大题共12小题,)1.富兰克林·罗斯福指出:“并非追求利润的自由企业制度已在这一代人中失败,而是尚未经受考验。
”这表明A. 新政颠覆了资本主义制度B. 罗斯福坚信资本主义制度C. 新政借鉴了社会主义制度D. 罗斯福坚持自由资本主义B本题考查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材料中罗斯福坚信“自由企业制度”实质是坚信资本主义制度。
B正确;A与史实不符,排除;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国家干预经济矛盾,排除。
故选B。
2.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A.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政策性调整B. 既实行资本主义,又实行社会主义C. 政治上民主,经济上专制D. 沿用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A本题主要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出发点在于缓解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其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即材料“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故A符合题意;BCD第1页/共16页说法均不正确。
故选A。
3.罗斯福新政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捍卫了资本主义民主制,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 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了全面干预B. 采取的措施得当、行之有效C. 克服了经济危机,维护了民主制度D. 生产关系调整可继续容纳生产力DA项,罗斯福新政并不是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全面干预就是计划经济了,排除;B项,采取的措施得当、行之有效是一般原因,排除;C项,克服了经济危机,维护了民主制度,是作用并非根本原因,排除;D项,生产关系调整可继续容纳生产力,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包括调整劳资关系等,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具体考查罗斯福新政成功的根本原因和实质.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成功的根本原因和实质,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把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评价.4.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与邓小平的观点相印证的史实是A.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斯大林时期的“斯大林模式”、苏俄的新经济政策C. 斯大林时期的“斯大林模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D.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D略。
5.面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罗斯福总统一上台便立即实施“新政”……但罗斯福采取的政策遭到大资产阶级的反对。
大垄断财团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讽刺罗斯福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批判他是“本阶级的背叛者”。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罗斯福新政损害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B. 罗斯福新政不再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 罗斯福新政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D. 罗斯福新政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经验A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缓和社会矛盾而没有全力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故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资产阶级的利益;D项只是表面现第3页/共16页象,故A正确,排除D;BC两项说法明显错误,故排除。
故选A。
6.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评价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材料中社论把罗斯福誉为“民主巨星”的依据是()A. 罗斯福进行了民主改革,使得美国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B.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C. 罗斯福采取干预经济的政策,向社会主义靠拢D. 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B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主巨星”中“民主”与“专政”相对,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保留了民主传统,B项正确;AC两项错误,新政只是调整了生产关系,美国社会制度并未改变;D项本身正确,但与本题无关。
故选B。
7.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美国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A. 实行“新经济政策”B.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出现垄断资本主义D.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旨在考查准确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可知美国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即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故D项正确;A项错误,是列宁实行的政策;B项错误,是苏俄刚成立时的经济政策;C 项不符合题意,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出现。
故选D。
8.有学者说,罗斯福新政“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有管制的资本主义”。
该学者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 )A. 放弃了资本主义自由体制B. 开创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先河C. 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经济的关系D. 是照搬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C略9.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评价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材料中社论把罗斯福誉为“民主巨星”的依据是()A. 罗斯福进行了民主改革,使得美国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B.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C. 罗斯福采取了干预经济的政策,向社会主义靠拢D. 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B第5页/共16页A项,罗斯福并未进行民主改革,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正确;C项,罗斯福并未向社会主义靠拢,仍然坚持资本主义道路,排除;D项,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具体考查罗斯福的主要贡献和评价.本题考查罗斯福的主要贡献和评价,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把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评价.10.美国大垄断财团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讽刺罗斯福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攻击他是“本阶级的背叛者”。
这是因为罗斯福新政A. 保障工人的权益带有社会主义色彩B. 破坏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C. 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 放弃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A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本阶级的背叛者”是因为罗斯福新政实行了社会救济等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措施,故A正确; BC材料未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故D错误,排除。
故选A。
11.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指罗斯福政府——引者)挽救了它。
”这话集中体现了①罗斯福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②新政是在维护自由企业制度前提下的改革③新政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④新政的出发点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D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
由题目中的信息“罗斯福说……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坚强的信仰……是……罗斯福政府挽救了它”可知①②④项的表述均与此相符;题目中的“罗斯福新政”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所进行的深刻改造,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资本主义固有的经济危机,故第③项的表述错误,排除均含有第③项的ABC三项,故选D。
12.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曾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第7页/共16页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
”对以上评述理解不正确的是A.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本质变化B.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C. 罗斯福改变了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D. 罗斯福使美国率先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A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掌握,旨在考查准确解读材料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根据材料“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并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改变了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率先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综上可知,BC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均排除;罗斯福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A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A。
二、非选择题,自练自提(本大题共3小题,)13.所谓新政,是指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革新的运动。
比较著名的如中国清朝末年的新政、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等,这些新政均对当时以及其后的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阅读关于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下列是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
20世纪中期以前的部分书目:塔格韦尔的《为民主而战》;伊克斯的《新民主》;华莱士的《新边疆》;埃诺迪的《罗斯福革命》;戴格勒的《超越我们的过去》;比尔德与史密斯合著的《未来的到来》;珀金斯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时代》;戈斯奈尔的《竞选者的冠军:罗斯福》;麦克唐纳的《复兴的威胁》;托马斯的《法西斯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等。
——摘自胡国成《罗斯福新政研究状况简介》21世纪初的部分书目:托马斯·迪洛伦佐的《资本主义如何救了美国》;阿米蒂·什莱斯的《被遗忘的人:大萧条的新历史》(简介:19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年代。
罗斯福新政带领美国渡过难关——这是我们熟知的历史。
但那些“被遗忘的人”、那些新政下的牺牲者,他们的故事、诉说的,全然不是这么回事);布兰茨的《资产阶级的叛徒》;伯顿·佛尔森的《新政还是苛政:罗斯福的经济遗产如何伤害了美国》;小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等。
——摘自凤凰网《美国涌动经济政策反思潮“衰落”情绪笼罩美国》仔细阅读材料书目,指出从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关于罗斯福新政主流评价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变化:20世纪中期以前对新政的正面评价占主流,21世纪初对新政的负面评价占主流。
原因:20世纪中期以前: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破坏巨大,人们希望尽快摆脱困境,对新政寄予深切希望;②新政通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来缓解和摆脱经济危机,推动经济发展;第9页/共16页③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遏制了法西斯势力;④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二战后初期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模式,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