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份百题精练(1)语文试题
2012年4月份百题精练(1)语文试题剖解

2012年4月份百题精练(1)语文试题(一)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
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
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
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
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三足鼎立等等。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栽体。
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
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
清代出土的大孟鼎、大克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
鼎和其它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刺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
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至今。
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国昌盛、稳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
2012年三月联考语文试题卷

九年级三月联考语文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为宣传“世界环境日”,班级召开“建绿色家园,享美好自然”主题班会,设置了属对环节。
请根据所给上联,写出下联。
(3分)青山外早莺争树上联:下联:2.下列各项中字词的音、形、义无误的一项是:( )(2分)A .抽噎.(y ē) 花姿招展 红装素.裹(本色,白色) B .脂.粉(zh ǐ) 通霄达旦 无与伦.与(同等,同类) C .营.生(y íng) 妄自菲薄 冥思遐.想(宽广) D .慨.叹(k ǎi) 一代天骄不可名状.(描绘) 3.古诗文默写。
(6分)(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报君黄金台上意, 。
(3)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堪称“壮词”:既有“沙场秋点兵”的壮阔场面,更有“ , 。
”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也有“可怜白发生”的悲壮情怀。
(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巧用典故希望自己能得到重用的句子是: , 。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按音乐性质分风、雅、颂,《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做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区别。
B .《曹刿论战》选自国别体史书《左传》,文章写的是齐鲁之间的一次战役,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过程。
C .《出师表》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表,是古代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 .《故乡》以作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作者通过故乡二十年前后的变化,揭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进一步破产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
5.下列各项中加点文言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汝心之固.(顽固)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治) B .万钟于我何加.焉(益处) 私.我也(偏爱) C .望其旗靡.(倒下) 一厝.朔东(通“措”,放置) D .饿.其体肤(忍受饥饿) 朝服.衣冠(穿戴)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福建省福州市2012届高三3月质量检查试题 语文 答案word版

2012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6分) (1) 君子生非异也 (2)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3) 银瓶乍破水浆迸 (4) 憔悴损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6)落红不是无情物 (每空1分,凡错、漏、添字,该处不得分。
) 2.(3分) D(率:大致、大都) 3.(3分)B(②句是肯定乱世中有清醒者。
④句是批评那些献媚于世俗的人。
) 4.(3分)C(不是反对孩子做官,而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凭借一些小技艺向权势者献媚而做官”。
) 5.(1)(3分)倘若通过这些本领能使自己做到卿相,我也不愿你们这样干。
(主要赋分点:若、致、汝曹) (2)(3分)边疆局势的败坏,岂有不从贪求财货开始的吗?(主要赋分点:边、反问句、状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五代史·冯道传·论》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妙啊,管子的善于立论!礼义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
人到了这种地步,那便灾祸、失败、逆乱、死亡,也就都随之而来了;何况身为大臣而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么天下哪有不乱,国家哪有不亡的道理呢?然而在这四者之间,耻尤其重要。
因此孔子论及怎么才可以称为士,说道:“个人处世必须有耻。
”孟子说:“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那些搞阴谋诡计耍花样的人,是根本谈不上耻的。
”其所以如此,因为一个人的不廉洁,乃至于违犯礼义,推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
因此士大夫的无耻,可谓国耻。
我考察自三代以下,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礼义被抛弃,廉耻被掼在一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
但是凛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风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鸡鸣,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实在未尝没有独具卓识的清醒者啊!最近读到《颜氏家训》上有一段话说:“齐朝一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一个儿子,年已十七岁,颇能写点文件书牍什么的,教他讲鲜卑话,也学弹琵琶,使之稍为通晓一点,用这些技能侍候公卿大人,到处受到宠爱。
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2012届高三下学期3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2012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2012年3月本试卷共 9 页, 150 分。
考试时长 150 分钟。
考生务势必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共27分)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以下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下功夫池鱼之殃棕榈(l ǘ)载( zǎi )誉回来..B.锦标赛老声常谈肩胛(ji ǎ)骨条条框框( kuāng)..C.拉锯战无以覆加扉 (f ěi) 页余勇可贾 (g ǔ)..D.大排档首屈一指供( gōng)暖书声琅琅 (l áng)..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习武与悟性有关,悟者为侠,不悟者终究一介武夫。
河北省的夏云飞颖悟非凡,师傅一点,心头便灵光一闪,昭然若揭。
....B.戴维斯被捕后,自称开枪是为了自卫;而巴基斯坦的一些官员则公然表示,戴维斯开枪是在履行任务,而非自卫。
戴维斯的杀人动机成了一个谜,人们对此莫衷一是。
....C.一些跨国公司的产品问题被曝光后,有关公司在外国市场马上采纳挽救举措,但在中国却以“产品切合国内标准”为由不了了之,还有一些跨国公司则对中国维权呼声置若罔...闻。
.D.近期煤炭价钱一涨再涨,网友戏称继“蒜你狠”、“豆你玩”以后演出的“煤超疯”将会进一步推进花费品价钱水涨船高。
....3.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针对滥用“特供”、“专供”表记,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知,要求严查商场、商场、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场所所售商品,表记中不得出现“特许”、“专用”等词语。
B.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其主要根源是来自觉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焚烧排放的残留物。
C.最近几年来,跟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停加强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对于“中国速度”、“中国兴起”和“中国模式”的议论渐渐增加。
2012届高三语文下册百题精练考试题(附参考答案)2(一)

2012届高三语文下册百题精练考试题(附参考答案)2(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5~49题。
上辇过郎署,问郎署长冯唐曰:“父家安在?”对曰:“臣大父赵人,父徙代。
”上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
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上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之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上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①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
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当是之时,赵几霸。
其后会赵王迁立,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私养钱②五日一椎牛,自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终日力战,用命前驱,斩首捕虏上功③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臣愚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
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④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说。
是日,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十五,有删改。
)[注]:①阃:外城之门;②私养钱:私人赡养家属的俸钱;③上功:呈报功劳;④首虏:砍下的首级和俘虏。
4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辇过郎署过:拜访B.鄙人不知忌讳鄙:见识少C.皆自用飨士飨:犒赏D.用郭开谗,卒诛李牧用:听从4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余不忍为此态也B.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C.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同心而离居,D.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之用也项伯杀人,臣活之47、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之用也莫知我哀B.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C.父家安在大王来何操D.复以为云中守佚之狐言于郑伯曰4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匈奴为患,孝文帝希望能得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名将来辅佐自己,但冯唐认为廉颇、李牧这样的人才难以得到孝文皇帝的重用。
江苏省2012年5月份百题精练(3)(语文)含答案

2012年5月份百题精练(3)语文试题(一)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各有一处错误的一组是()A.角.色(jiǎo)刽.子手(guì)山青.水秀(qīng)引吭.高歌(háng)B.噱.头(xué)吊.书袋(diào)潜.移默化(qián)杀一儆.百(jǐng)C.论.语(lún)歼.击机(jiàn)关关雎.鸠(jū)篷.荜生辉(péng)D.琥珀.(bó)压轴.戏(zhòu)流觞.曲水(shāng)力能扛.鼎(ká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受师资、管理、资金等因素影响,网络大学的办学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已很突出,家长学员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了“银子”又折了孩子。
B.这俩“混混”,一个是惯偷,一个是骗子,凑到一起惺惺相惜....,恶胆也膨胀起来了,竟谋划起趁着夜黑抢劫出租车的勾当。
C.我们谈农民工问题时为什么总是隔靴搔痒,观点多、实践少,感受多、经历少?就是因为身边缺乏真正的农民工代表。
D.优柔的性格使她面对复杂多变的行情时,总是朝令夕改....,犹豫不决,不仅没有赚到钱,还把本钱也赔进去不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这部小说卓越的地方,就在于作者作为世界疯狂时期的受害者,面对风雨飘摇的未来,仍然坚定地维护人类文明的价值。
B.不少保健品企业组织老年人市郊一日游,不仅提供免费大巴,还提供免费午餐和免费赠品,哄得老年人花许多钱买了一堆没用的“保健品”C.紧紧盯着“酷讯”的两个竞争对手,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在垂直搜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打造出核心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D.专家提醒患者及家属注意论夜里2点到4点这个时间段,因为在这段时间内,病人血压下降,血流速度减慢,行动迟缓,很容易发生意外情况。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三月阶段性试卷及答案

2012年七年级语文(下)三月阶段性检测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1.根据拼音琯出汉字(4分)啊,黄河!母亲河!你bǔ()育了一个伟大的民族,繁yǎn()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
涛声里回荡着多少可歌可qì()的英雄故事,浪花中翻卷出多少色彩斑lán()的历史画卷。
2.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把相应的字母填在横线上(3分)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只有真正懂得,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泉水的甜美;收获的时候,感激播种的人,深谙的艰难历程,我们才会更加明白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支持并帮助过自己的人,心中能永远铭记,这也是一种。
A.投桃报李B.饮水思源C.春华秋实3.修改下列病句(2分)(1)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2)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4.诗文名句填空(1---4题必做,5、6任选一题做)(7分)(1)《木兰诗》中描写边塞艰苦(阴冷苦寒)的军旅生活的句子是:,。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3),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4)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5)有关黄河的诗句很多,请写出相应的两句:,。
(6)“扑朔迷离”原句出自《木兰诗》“,”这句话中。
5.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义连贯。
(2分)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
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6.名著阅读:(4分)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了样儿,说:“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清净,分吧!”“住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放光。
真怪,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耳朵。
2012年3月九年级语文一模联考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2012年3月九年级一模联考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c àn 的明珠。
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她如清澈的甘泉,滋润干涸的心田。
①c àn ② 似2.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
站起来,是一种 的境界, 的气概, 的精神, 的美丽。
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庄严的冷峻。
一个有志气从困境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
让我们站出自己不羁的性格!站出自己累落的襟怀!A.凛然 昂然 超然 嫣然B.超然 凛然 昂然 嫣然C.凛然 超然 嫣然 昂然D.超然 昂然 嫣然 凛然 3.下面划线句有一个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在人生的赛场上,信心就是力量。
是它,让我们相信自己,超越自己;是它,让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它,让我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决心。
修改意见: 4.名著阅读。
(4分)①《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_______的著名喜剧,剧中人物 _________是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典型的“吝啬鬼”形象。
②《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 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___ ___;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庭中,只能凄婉地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人就是_____ __。
5.填空(5分)① 山水花鸟,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心意的象征。
国都沦陷之时,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抒悲痛之情的句子是:“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3月份百题精练(1)语文试题(一)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茶道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
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
“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
“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
陆羽在《茶经》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
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
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怡”有和悦愉快之意。
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
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
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
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
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
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
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1.下列不能作为为“中国茶道”下正面定义的证据的一项是()(3分)A.“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B.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
C.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
D.“和”是中国茶道思想的核心和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
2.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按照中国茶道的说法,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字真谛的境界。
B.中国饮茶可分两类,一类是“混饮”,就是根据个人的口味,在茶中加入其他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混喝;另一类是“清饮”,为了不损茶的本味、真香,而不加入任何其他配料,只用开水泡喝。
C.中国茶道发源于道家的“真”,它有三个具体要求:一是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二是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互见;三是在品茗过程中放松自己,达到“全性葆真”。
D.本文借“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认识中国茶道和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按中国人的观点,茶道的文化品位更高罢了。
B.文章阐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个特点,实际上也是个人见解,主要是从中国哲学儒、佛、道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
C.中国茶道之所以与日本茶道有区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茶道特别古板严肃,讲究“清寂”,而中国茶道更加重视雅俗共赏,不拘一格。
D.中国茶道追求的“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的“保合大和”,后来经过中国“茶圣”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
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
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
建隆二年,景迁南都,立煜为太子,留监国。
景卒,煜嗣立于金陵。
大赦境内。
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三年,泉州留从效卒。
景之称臣于周也,从效亦奉表贡献于京师,世宗以景故,不纳.。
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己,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
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
乾德二年,始用铁钱,民间多藏匿旧钱,旧钱益少,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
拜韩熙载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
封长子仲遇清源公,次子仲仪宣城公。
五年,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
煜尝以熙载尽忠,能直言,欲用为相,而熙载后房妓妾数十人,多出外舍私侍宾客,煜以此难之,左授熙载右庶子,分司南都。
熙载尽斥诸妓,单车上道,煜喜留之,复其位。
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是岁,熙载卒,煜叹曰:“吾终不得熙载为相也。
”欲以平章事赠之,问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对曰:“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
”遂赠熙载平章事。
熙载,北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
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至正阳,酒酣临诀,熙载谓谷曰:“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
”谷曰:“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及周师之征淮也,命谷为将,以.取淮南,而熙载不能有所为.也。
开宝四年,煜遣其弟韩王从善朝京师,遂留不遣。
煜手疏求从善还国,太祖皇帝不许。
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王师南征,煜遣徐铉、周惟简等奉表朝廷求缓师,不答。
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
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其后事具国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作者欧阳修)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A.善属文,工.书画工:擅长B.世宗以景故,不纳.纳:接受C.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克:完成D.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赦:赦免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煜勤于政务的一组是()(3分)①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
②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③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
④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
⑤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⑥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A.①③④B.①⑤⑥ C.②③⑥D.②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煜为人仁而且孝,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他额头很宽,前齿两个并成一个,有一只眼睛两个瞳人。
因为他的五个哥哥都早死,李煜幸运地被封为吴王。
B.李煜向周朝称臣的时候,留从效也奏表章贡品献到京师,宋世宗不接受。
留从效怕李景来袭击,于是派他儿子留绍基到金陵去纳贡,而留从效已病死,泉州人将他的族人一并送到金陵,另推立副使张汉思。
C.在乾德二年时,开始使用铁钱,民间多私藏旧钱,旧钱更加少了,商人很多用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带出州境,官家无法禁止,李煜因此下令以一枚铜钱当十枚铁钱用,客观上有利于商业流通。
D.李煜曾因韩熙载尽忠,能率直说真话,想起用为宰相,而韩照载后房有侍妾数十人,李煜因此觉得难以为相,于是降而授予韩熙载右庶于之职,分司南都。
后韩熙载将众妓女尽行斥逐,李煜很高兴,恢复他的职位。
但韩熙载反复无常,李煜最终没让韩熙载为宰相。
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译文:(2)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译文:(二)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平民慈善”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汶川特大地震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灾难发生以后,全国人民捐赠热情如潮。
“守望相助、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灾难袭来,13亿人与灾区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再次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胸怀、坚毅的精神。
这次灾难将中国的平民慈善推向高潮。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慈善,似乎是“达官贵人”们的事。
确实,慈善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
可是,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尽管有人捐赠5000万元,但也有乞讨老人把讨来的零钱换成整钱捐了105元,还有更多的人自发地从全国各地赶往灾区做志愿者,认领孤儿的热线电话也被打爆……可见,慈善并不是富人的专利。
民政部救济司司长王振耀曾说:“中国人的风尚,为何不能用金钱表现?平民慈善不开发,中国的慈善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平民的慈善,是最可贵的慈善。
每增加1块钱的慈善支出,对于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来说,它的边际效用是不一样的。
一个家产只有100块钱的穷人,如果他能捐出1%,他就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而一个有数百亿资产的大富翁,即使捐出了一半,谁敢说他就一定比那个穷人更有爱心呢?从理性角度来看,一个乞丐是绝对不会去施舍的;相同的道理,也只有充分盈余的人才会有能力在经济上去帮助别人。
但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慈善作为一种以爱心为基础的道德事业,尽管受经济规律影响,但同样与社会和道德风尚紧密相连。
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上有不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行为。
可是,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通过慈善救助,营造出了一种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
显然,从个体来讲,平民捐助的钱并不多,但是,平民慈善超越了施舍和恩赐的狭隘含义,而具有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