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理综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2018届高三5月二诊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青岛市高考模拟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 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n 1、n 2和,n 3、n 4分别是升、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已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一定。
用电高峰时,某同学发现当他家的大功率电器开启后,家中的自炽灯变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同学家开启大功率电器后,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减小B .若减小降压变压器原线圈n 3的匝数,可能会使白炽灯正常发光C .若减小降压变压器副线圈n 4的匝数,可能会使自炽灯正常发光D .若减小升压变压器副线圈n 2的匝数,可能会使白炽灯正常发光15.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为1.62eV ~3.11eV ,金属钠的逸出功是2.25eV ,现有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原子跃迁时最多可发出6种可见光B .氢原子跃迁时发出的可见光均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C .氢原子跃迁时发出的可见光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77eVD .氢原子跃迁时发出的可见光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98eV 16.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它们各自的卫星轨道也可看作是圆形的。
已知木星的公转轨道半径约是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5倍,木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1倍,木星质量大于地球质量。
某同学根据地球和木星的不同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与周期T ,作出如图所示图象(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地球的半径为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密度为33a dR Gπ B .木星密度为3325b cR G π C .木星与地球的密度之比为25bd acD .木星与地球的密度之比为121bd ac17.如图,在xoy 平面内,虚线y x =左上方存在范围足够大、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在A(0,l )处有一个粒子源,可沿平面内各个方向射出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带电粒子,速率均为2m ,粒子重力不计,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A .mqB π B .4mqB π C .3mqB π D .6mqB π18.如图,电路中A 、B 、C 、D 是完全相同的金属极板,P 是AB板间的一点,在CD 板间插有一块有机玻璃板。
山东省青岛市2018届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副本 (2)

山东省青岛市2018届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综物理试题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射性原子核经2次α衰变和3次β衰变后,变为原子核B. 在核反应堆中,为使快中子减速,在铀棒周围要放置镉棒C. 比结合能越小,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D. 玻尔理论认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答案】D【解析】A:设经过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后变为,则,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可得、,解得、。
即经过3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后,变为。
故A项错误。
B:在核反应堆中,为使快中子减速,在铀棒周围要放置石墨作为减速剂。
镉棒的作用是吸收中子,控制反应速度。
故B项错误。
C: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故C项错误。
D:玻尔理论认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
故D项正确。
点睛:α衰变,新核比旧核质量数少4,电荷数少2;新核中质子数、中子数与旧核比均少2。
β衰变,新核与旧核质量数相等,电荷数多1;新核中质子数比旧核多1,中子数比旧核少1;β衰变的本质是原子核中一个中子变成质子的同时立即从核中放出一个电子。
2.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已知在该区域内,一个带电小球在竖直面内做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小球带正电荷,则小球的电势能减小B. 若小球带负电荷,则小球的电势能减小C. 无论小球带何种电荷,小球的重力势能都减小D. 小球的动能可能会增大【答案】C【解析】带电小球在重力场、电场、磁场的复合场中,只要做直线运动(速度与磁场不平行),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若速度变化,洛仑兹力(方向垂直速度)会变化,合力就会变化;合力与速度就不在一直线上,带电体就会做曲线运动。
A:小球受的重力竖直向下,若小球带正电荷,小球受的电场力水平向右,则洛仑兹力斜向左上方,三力才能平衡;由左手定则可知,小球的速度向左下方,则电场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成钝角,电场力做负功,小球的电势能增大。
2018山东青岛二模理综试题(高清精校版)

2018山东青岛二模理综试题(高清精校版)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7页,第Ⅱ卷8至18页,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 —14 O—16 Cu—64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页(共18页)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但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无关B.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C.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植物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D.神经元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2.近期,斯坦福大学公布了一项新的癌症治疗研究成果,他们发明的两种药物可直接注射到肿瘤组织中,激活T细胞增强其杀伤能力,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页(共18页)A.细胞中的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的不正常增殖B.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引起的,因此该项成果不能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C.杀死肿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免疫发挥了重要作用D.对肿瘤病理切片的显微镜观察和癌基因检测可以作为癌症诊断的依据3.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mRNA中碱基数量越多翻译形成的多肽链就越长B.胰岛素基因和RNA聚合酶基因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表达C.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一种tRNA 可与多种氨基酸结合D.mRNA的密码子序列直接控制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4页(共18页)4.独脚金内酯是近年发现的新型植物激素。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无答案)片划曲.r^l 7,弔巧E护和卄c/Fb叮切力話柯牛矗;冲寓片*十啊如儿州林.川川卅供帕趴i打川加|的笔紬%黑.g *心心艸级盈1(佻鑰字勒4桃竹彳iAtJM・号试站朝柠稚"彷瞥朕总楓龄恳I片竹札、砒腕:“仙■毎MX*耐耐岀蚀也如忆M J "处孑頼朋孔"处伽伽II羽权加初伽4仏勺的斜2爪勺蠣他的得。
拜.)I f列紆戌"确的Mf ,A H伽H;门口叽场纯播加也场的川)_「勺核規(h仙I加你H弟.严”沖屮細毗y仙対hf)才V / A /:;■几氓■if伫川比媲心的物咖钏物叶m価忙的比怀蚀*卜卜卫牡2,加用用* F耶址护川比川"汗/笛山足融门线逐型c 匀诩脚卅"•妙«-嚨做雌U动上时的动臆先吊大后碱小c fiffr(川的也峥能宜大M "的电加: D勺势耐的翊恥「鸽势血的亦’’罰牡如图所示・开口-向下的“穴椎架.沥侧竖宜杆光渦硯定,上面水平横杆中点固迄一定 滑轮・两侧杆上套著的两滑块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并址于静止状态叩「 此时连接滑块冲的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D 连接滑块日的绳与水平方向 的夹角为2乩则儿B 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A. 2血& : IB.. 1 : 2cos0 C+ 2cos 0 :- .1D, I : 2sih^氐尸的速率为両D.纯的拉力大于呻翊上.F 净 .-Rk a i.直到停止.下列穗 &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_项 有 1• r-然后刹车傲匀减速直线运动,度V 和位移X 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1 T■ + * J-A.、 5.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竭固定「小球也'. 齢;」■' • 从高处自由落下匚-落到弹簧上端,将彈簧压缩至最低点・..能正确反映上述过程申小球的加邃医 f 的大小随下降位移工变牝关系的图象是帀列图中的,).r” — ■—「::$"• >•' L' Z 站沖)d0 cA弦C7.质量为战的物体尸置于倾角为也的固定光滑斜而上’ 着P 与小车,P与滑轮间的细绳平行于斜面' “卄口希垦( :滑轮间的细绳和水平方向成夹解时(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P 的速率为v :: ■■/.小车以速率 D•‘ J__轻细绳胯过光滑定滑轮分别连接i /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山东省青岛二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初试题

青岛二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段期初考试高三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题至第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9题-第14题有多项符合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牛顿运动定律适合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B.在国际单位中,“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D.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关系时采用了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2.小船横渡一条河,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
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河水的流速( ) A.越接近B 岸水速越大B.越接近B 岸水速越小C.由A 到B 水速先增后减D.水流速度恒定3.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
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4.如图所示,一小车的表面由一光滑水平面和光滑斜面连接而成,其上放一球,球与水平面的接触点为A ,与斜面的接触点为b 。
当小车和球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球在a 、b 两点处一定都受到支持力B.球在a 点一定受到支持力,在b 点处一定不受支持力C.球在a 点一定受到支持力,在b 点处不一定受到支持力D.球在a 点处不一定受到支持力,在b 点处也不一定受到支持力5.如图所示,一个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上用力F 水平向右推箱子,长木板、人、箱子均处于静止状态,三者的质量均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0C.长木板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D.若人用斜向下的力推箱子,则长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会增大6.如图所示,两根直棍AB 和CD 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一根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匀速滑下,若保持两个木棍的倾角不变,将两棍间的距离减小后( )A.匀加速滑下B.匀减速滑下C.仍匀速滑下D.可能静止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 、B 两端相距s =3.5m ,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青岛二模,物理部分,含解析)

高三自评试题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 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 l O 16 F 19 Na 23 Mg24 S 32 K 39第I 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第I 卷共20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粤。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在科学发展史上,很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 .法拉第提出电和磁的作用是通过“场”产生的观点B .万有引力定律是开普勒的一项著名的科学成就C .牛顿传承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物理思想,提出了关于物体惯性运动的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D .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的发现,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答案】AD【解析】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的一项著名的科学成就,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行的三定律,牛顿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物理思想,提出了关于物体惯性运动的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选项BC 错误,选项AD 符合物理学史实,本题选AD 。
l5.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在研制“萤火二号”火星探测器,假设其发射过程为:先让运载火箭将其送入太空,以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飞行,再调整速度进入地火转移轨道。
最后再一次调整速度以线速度v 在火星表面附近环绕飞行.若认为地球和火星都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地球和火星的半径之比为2:l ,密度之比为7:5,则v 大约为A .6.9km /sB .3.3km /sC .4.7km /sD .18.9km /S【答案】B【解析】探测器绕地球表面运行和绕月球表面运行都是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2G Mm m v R R =,v = ①,M 为中心天体质量,R 为中心天体半径.M=ρ•43πR 3 ②由①②得:v =2:1,密度之比为7:5,所以探测器绕地球表面运行和绕月球表面运行线速度大小之比为:v v 地火第一宇宙速度大小是环绕星球表面飞行的线速度大小,地球第一宇宙速度v=7.9km/s ,所以探测器绕月球表面运行的速度大小是3.3km/s ,故选B .16.如图所示,一只半球形碗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球的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蚂蚁从碗底缓慢上爬,爬升的最大高度不超过离桌面的高度15R 时,才能停在碗上,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那么蚂蚁和碗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35 B. 45 C.34 D.122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知识。
2018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物理试题2017.12 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7年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获得“物质科学奖”.对于有关粒子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铀核的裂变中,当铀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时,不能发生链式反应B.铀元素的半衰期为T,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铀元素的半衰期也发生变化C.轻核聚变的过程质量增大,重核裂变的过程有质量亏损D.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裂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吸收能量2.某物体质量为1kg,受水平拉力作用沿水平粗糙地面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A.在0~3s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5.5mB.第2s内拉力为零C.第2s内的拉力比第3s内的拉力一定大1ND.第2s内的拉力比第1s内的拉力一定小2N3.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最先尝试用“线”描述电场,有利于形象理解电场的强弱分布.如图所示为一对等量正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实线)和等势线(虚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电荷连线的中垂面上,所有关于O 点对称的点场强相同B .如果给某一试探电荷适当的速度,该电荷可能在连线的中垂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C .图中M 、N 两点电场强度大小E M >E N ,负电荷q 在两点的电势能E pM >E pND .图中M 、N 两点电场强度大小E M <E N ,负电荷q 在两点的电势能E pM <E pN4.2017年11月6日报道,中国的首批隐形战斗机现已在一线部队全面投入使用.演习时,在某一高度匀速飞行的战机在离目标水平距离s 时投弹,可以准确命中目标.现战机飞行高度减半,速度大小减为原来的23,要仍能命中目标,则战机投弹时离目标的水平距离应为(不考虑空气阻力)A .13sB .23sC .3sD .3s5.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在周围某一点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与电流大小成正比,与导线到这一点的距离成反比.如图所示,两根长直导线电流大小I 1>I 2,方向如图所示,且垂直于纸面平行放置,纸面内有M 、N 、O 、P 四点,其中M 、N 在导线横截面连线的延长线上,O 在导线横截面的连线上,P 在导线横截面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这四点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是A .M 点B .N 点C .O 点D .P 点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左端紧靠竖直墙壁但不固定,其左侧AB 部分为14光滑圆弧轨道,半径为R ,轨道最低点B 与水平粗糙轨道BC 相切,BC=2R .将质量也为m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 点无初速释放,只考虑物块与BC 间的摩擦,其动摩擦因数为23,其余一切摩擦不计,则物块相对BC 运动的位移大小为A .34RB .RC .43RD .2R7.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E 、0ν为已知量.由图线信息可知A .逸出功W 0=EB .图象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的倒数C .图中E 与0ν的值与入射光的强度、频率均无关D .若入射光频率为30ν,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3E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开关S 闭合后,平行板电容器中的带电液滴M 处于静止状态,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则A .带电液滴M 一定带正电B .R 4的滑片向上端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C .若仅将电容器下极板稍微向上平移,带电液滴M 将向上极板运动D.若将开关S断开,带电液滴M将向下极板运动9.2017年10月16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等机构联合宣布首次发现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事件.如图为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若A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星的轨道半径,双星的总质量M,双星间的距离为L,其运动周期为T,则A.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B.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B的线速度C.L一定,M越大,T越大D.M一定,L越大,T越大10.如图,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斜面上的小物块B通过轻质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块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对A施加一水平力F使A缓慢地运动,B与斜面体C均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A.水平地面对斜面体C的支持力减小B.轻质细绳对物块B的作用力不变C.斜面体C对物块B的摩擦力一直增大D.水平地面对斜面体C的摩擦力一直增大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11.(6分)为了探究动能定理,某同学在实验室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1)该同学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是__________;A.平衡摩擦力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C.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D.钩码的质量远大于小车的总质量(2)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所示,则打B点时的速度v B=____;(3)该同学经过认真操作后,发现小车动能的变化量总是略小于拉力做的功,他猜想是由于小车所受拉力小于钩码重力造成的.若钩码质量为m,小车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车受到的实际拉力F=________.12.(8分)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实验中.(1)在正确调试后,选用“×10”挡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发现指针偏转角度极小,正确的判断和做法是__________;A.被测电阻值很大B.被测电阻值很小C.为了把电阻值测得更准一些,应换用“×1”挡,重新欧姆调零后再测量D.为了把电阻值测得更准一些,应换用“×100”挡,重新欧姆调零后再测量(2)调换合适挡位后,按正确的实验操作再次测量该定值电阻,指针停在如图所示位置,则该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__Ω,此挡位时欧姆表的内阻为__________Ω;(3)若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此表仍能调零,按正确使用方法再测上述电阻,其测量结果与原结果相比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100N/m的轻质弹簧水平放置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右端与质量为m=3kg的小物块相连,小物块另一侧与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当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53°时,小物块处于静止状态且恰好对水平地面无压力.(g取10m/s2,sin53°=0.8,cos53°=0.6)求:(1)此时细线的拉力大小;(2)若小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3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剪断细线瞬间小物块的加速度;(3)剪断细线后,经过一段时间小物块获得最大动能,则此过程因摩擦产生的内能.14.(12分)如图所示,空间内有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竖直平行直线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知),现有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负电的粒子,从O点以某一初速度垂直电场方向进入电场,A、B为运动轨迹上的两点,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空气的阻力.(1)若OA连线与电场线夹角为60°,OA=L,求带电粒子从O点到A点的运动时间及进电场的初速度;(2)若粒子过B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求带电粒子从O点到B点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15.(16分)如图所示,水平光滑轨道OA上有一质量为m=0.25kg的小物块甲正向左运动,速度为v=40m /s,小物块乙静止在水平轨道左端,质量与甲相等,二者发生正碰后粘在一起从A点飞出,恰好无碰撞地经过B点,B是半径为R=10m的光滑圆弧轨道的右端点,C为轨道最低点,且圆弧BC所对圆心角θ=37°,C点又与一动摩擦因数μ=0.2的粗糙水平直轨道CD相连,CD长为15m,进入另一竖直光滑半圆轨道,半圆轨道最高点为E,该轨道的半径也为R,不计空气阻力,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取g=10m /s2,sin37°=0.6,cos37°=0.8,求:(1)小物块甲与小物块乙正碰粘在一起后的速度大小;(2)AB的高度差和甲、乙两物块在C点的动能;(3)通过计算分析甲、乙两物块能否经过E点?。
山东青岛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

山东青岛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理综物理试题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
闭合电键S,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时发生了光电效应。
图是该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图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a,0),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0,-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普朗克常量为h=a bB. 断开电键S后,电流表G的示数不为零C. 仅增加照射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D. 保持照射光强度不变,仅提高照射光频率,电流表G的示数保持不变2.一长木板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长木板上一人用力推长木板上物块,使物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刚好为零,已知人、物块、长木板的质量均为m,人、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斜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mgsinθB. 斜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3μ2mgcosθC. 长木板对人的摩擦力为2μ1mgcosθD. 长木板对人的摩擦力为2mgsinθ3.如图所示,ABDC和CDFE是空间竖直的两个边长均为L的正方形.在B点,小球甲以初速度v甲向左做平抛运动;在C点,小球乙以初速度v乙向右做平抛运动.甲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C点,乙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F点,两小球同时落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v甲=v乙B. 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C. 甲小球落地点到F点的距离等于2LD. 甲小球运动到C点时,乙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4.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A和B.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m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设细绳对A 和B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1和T2,已知下列四个关于T1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 )A. T 1=()()2112m 2g m 2m m m m +++ B. T 1=()()1212m 2g m 4m m m m +++ C. T 1=()()2112m 4g m 2m m m m +++ D. T 1=()()1212m 4g m 4m m m m +++5.2018年1月12日7时1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6、27颗北斗导航组网卫星,两颗卫星属于中轨道卫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二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理综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C-12 O-16 Ni-59 Ce- 140第Ⅰ卷二、选择题:本小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8题-第21题有多项符合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
闭合电键S,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时发生了光电效应。
图乙是该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图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a,0),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0,-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普朗克常量为h= B.断开电键S后,电流表G的示数不为零C.仅增加照射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D.保持照射光强度不变,仅提高照射光频率,电流表G的示数保持不变甲乙15.一长木板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长木板上一人用力推长木板上物块,使物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刚好为零,已知人、物块、长木板的质量均为m,人、,长木板与斜面间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斜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mg sinθmg cosθB.斜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3μ2mg cosθC.长木板对人的摩擦力为2μ1D.长木板对人的摩擦力为2mg sinθ16. 如图所示,ABDC和CDFE是空间竖直的两个边长均为L的正方形.在B点,小球甲以初速度v甲向左做平抛运动;在C点,小球乙以初速度v乙向右做平抛运动.甲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C点,乙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F点,两小球同时落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v甲=v乙B.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C.甲小球落地点到F点的距离等于2LD.甲小球运动到C点时,乙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17.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A和B.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m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设细绳对A和B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1和T,已知下列四个关于T1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2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A.T1=B.T1=C.T1D.T=118.2018年1月12日7时1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6、27颗北斗导航组网卫星,两颗卫星属于中轨道卫星。
运行于半径为10354km的圆形轨道上。
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55°倾角。
关于该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运行速率相等B.两颗卫星均为通讯使用,故均为地球同步卫星C.两颗卫星从地球上看是移动的,但每天经过特定的地区上空D. 两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19.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1 ,原线圈接交流电源和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副线圈通过电阻为R的导线与热水器、抽油烟机连接.已知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副线圈上的电压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现闭合开关S接通抽油烟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水器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220sin100πt VB.电压表示数为1100VC.电流表示数变小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20.如图所示,固定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内的两根平行长直光滑金属导轨的间距为d=1 m,其底端接有阻值为R=2Ω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垂直斜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T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1 kg(质量分布均匀)的导体杆ab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两导轨保持良好接触.现杆在沿斜面向上、垂直于杆的恒力F=10N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运动距离L=6m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运动过程中杆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设杆接人电路的电阻为r=2Ω,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0m/s2.则此过程()A.杆的速度最大值为5m/sB.流过电阻R的电量为3CC.在这一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8.75 JD.流过电阻R电流方向为由c到d2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xoy坐标系中分布着与水平方向夹45°角的匀强电场,将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它的轨迹恰好满足抛物线方程y=kx2,且小球通过点p(,).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B.小球初速度的大小为C.小球通过点P时的动能为D.小球从O点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动能定理”,得到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O点为第一个点,并在纸带清晰段依次标记了A、B、C三个点,用毫米刻度尺测得各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重物质量m=1.00 kg。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应选择以下哪种电源______。
A .4~6 V 、50 Hz 交流电源B .220 V 、50 Hz 交流电源(2)从O 点到B 点,重物的重力做功W 重=______J ,动能的增加量ΔE k =______J 。
(g 取10 m/s 2,以上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3.(9分)金属丝ab 由两段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的金属拼接而成,但仅从外观上看不出拼接点的位置。
为找到拼接点的位置、同时测出两种材料的电阻率,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时如图1所示,则d = mm 。
(2)将欧姆表的选择开关拨至“×1”倍率挡,进行欧姆表调零后测量金属丝的电阻,表盘指针如图2所示,则金属丝的电阻为 Ω。
(3)将金属丝ab 拉直后固定在绝缘米尺上,其中a 端点固定在米尺的0刻度上,测得金属丝的长度为99.00cm 。
在金属丝上夹上一个可移动的小金属夹P ,用图3的电路进行测量。
闭合开关S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保持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0.450A 不变,理想电压表U 的示数随aP 间距离x 的变化如下表:利用描点法在图4中绘出U-x 图象(图中已描出30.0040.00 50.00 60.00 0.78 1.04 1.30 1.45了部分数据点)。
并根据图像确定两种材料的拼接点与a 的距离为 cm 。
两种材料中,较大的电阻率是 Ω·m 。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4.(14分)如图所示,一颗质量为m =0.1kg 的子弹以v 0=50m/s 的水平速度打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0.9kg 的木块中,并随木块一起沿光滑半圆环AB 运动到最高点B ,以后又落回地面。
要使木块下落的水平位移最大(g 取10 m/s 2)(1)半圆环的半径R 应是多大?(2)最远落点离A 多远?(3)木块经环顶B 点时,对环的压力多大?25.(18分)在xoy 平面内,直线OM 与x 轴负方向成45°角,以OM 为边界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如图所示.在坐标原点O 有一不计重力的粒子,其质量和电荷量分别为m 和+q ,以v 0沿x 轴正方向运动,粒子每次到x 轴将反弹,第一次无能量损失,以后每次反弹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减半、方向相反.电场强度 E=、磁感应强度B =.求带电粒子:⑴第一次经过OM 时的坐标;⑵第二次到达x 轴的动能;⑶在电场中运动时竖直方向上的总路程.(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
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33.(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两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5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B.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现C.一定质量的00C 的水的内能大于等质量的00C 的冰的内能 D .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相互排斥而产生的E .一些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2)(10分)如图甲所示的玻璃管上端开口,管内有一部分水银封住密闭气体,上管足够长,上、下管的截面积分别为S1、S2; S2>S1.封闭气体初始温度为27℃,乙图带箭头实线为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过程中气体压强随体积变化的图线.(І)若缓慢升高气体温度,升高至多少方可将所有水银全部压入细管内.(ІІ)根据图乙求出带箭头实线所对应全过程气体对外做的功(设1cmHg=1.3×103Pa).34.【物理—物理3—4】(略)物理答案:答案14.B 15.D 16.A17.C 18. AD 19.BD 20. ABC 21.AC22.解析:(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 V、50 Hz的交流电源,所以选项B正确。
(2)从O点到B点,重物的重力做功W G=mgh=1.00×10×0.7776 J≈7.78 JB点的速度v B=h AC2T=(85.76-70.18)×10-22×0.02m/s=3.895 m/s,B点的动能E k B=12m v B2≈7.59 J动能的增加量ΔE k=E k B-0=7.59 J答案:(1)B(2)7.787.5923、答案:(1)0.490(2)6.0(3)55.00(54-56之间均可),1.1×10-624、解(1)子弹木块动量守恒:mv0=(m+M)v1v1=5m/s设木块到达顶端速度为v2则:(m+M)v12=(m+M)v22+(m+M)g.2R平抛过程:x=v2t2R=gt2由以上三式得x=根据均值不等式得:R= =m时水平位移最大(2)最大水平位移为x=4R==1.25m(3)顶部对木块的弹力向下,设为F则:F+(m+M)g=(m+M)解得:F=3(m+M)g=3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压力大小为30N25、解:⑴粒子进入磁场,根据左手定则,粒子做3/4的圆周运动后经过OM,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1m故第一次经过OM时的坐标为(-1m、1m)(5分)⑵粒子第二次进入磁场,速度不变,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也为R,故进入电场时离x轴的高度为2R,根据动能定理,粒子到达x轴的动能有:(5分)⑶因粒子第二次进入电场做类平抛运动,故到达x轴时的水平分速度为v0,竖直方向:所以从类平抛开始,粒子第一次到达最高点离x轴的竖直高度为第二次到达最高点离x轴的竖直高度为……第n次到达最高点离x轴的竖直高度为故从类平抛开始,在竖直方向上往返的总路程为:故在电场中运动的竖直方向上总路程:(6分)33.(1)ACE(2)解析:(Ⅰ)初始状态封闭的气体体积为:V1= 48cm3由图示图象可知,此时气体压强:p1=82cmHg p2=86cmHg,体积:V2=56cm3从状态1到状态2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其中=27+373=300K代入数据解得:T2=367.1K(Ⅱ)W=W1+W2=ΔV1+P2ΔV2=1.77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