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山东省青岛二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二中2024学年语文高三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二中2024学年语文高三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二中2024学年语文高三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幕下找猫的人[美]夏·麦克劳德“咪咪,咪咪,咪咪。

”[1]约翰逊小姐说:“是她在那儿。

准是她那只老猫又溜出拴它的颈圈儿跑啦。

你别以为她会长脑子,不在夜里这时候出门去找猫儿。

”麦克格非小姐叹口气道:“我求过她一百次。

我告诉她:‘昆特太太,无论多么好的猫儿都不值得你把命搭上。

今年已经有五个人被勒死啦。

天黑以后你不要上街。

否则你就是第六个。

’我这样对她说的。

可是她哪里肯听?”约翰逊小姐说:“她不可理喻。

我上个星期四还对她说过同样的话呢。

我说,如果你真那么惦记你那只宝贝猫儿,为什么不让它待在家里呢?可是她只是用她特有的方式傻笑说,她不能那样做。

若是不能小小地兜一圈儿,汤米会很不开心的。

”麦克格非小姐道:“依我说,该把它关起来。

自己吃面包喝茶,居然给那只散发着臭味儿的老猫吃鸡肉和罐头三文鱼。

真是不像话。

”约翰逊小姐说:“哼,总有一天,她会被人在有雾的夜里勒死的。

”她用力扯下套在茶壶上的保温罩,又说:“那时候她会在哪儿呢?”这会儿她在哪儿呢?昆特太太自以为她知道,其实并不很清楚。

她裹紧穿在佝偻的身上的破旧的黑外衣。

一股刺鼻的潮气从湿滑的石子儿路上袅袅升起。

“咪咪,咪咪,咪咪!”[2]她已走到距离她那狭小的地下室公寓很远的地方,但是那影子般轻盈的猫儿仍未从垃圾箱后的朦胧夜色中一跃而出。

山东省青岛市2020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2020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20.01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关于青蒿素的研究,正是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方”所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启发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最终发现了青蒿素,应用于世界特别是非洲地区,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有着“人民科学家”荣誉称号的吴文俊关于数学机械化思想方法的研究,受启发于《隋书·律历志》的记载:祖冲之领先世界千年之久的圆周率π值源于刘徽《九章算术注》“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对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是有积极影响并有现代意义的。

中国传统科技基因,完全可以古为今用。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儒学的开门祖师孔子,是开创“私学”的大教育家,他以“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培养“博学通才之士”为方针和目标,对学生进行礼、乐、书、数、御、射“六艺”教育。

其中,数即数学,乐和声学有关,御和力学有关,射和机械有关。

儒家的“六艺”教育具体付诸教材,即古代经典,这其中遍布古代科学的因子,如《易》,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力;《诗经》中包含有大量虫鱼、鸟兽、草木,以及天文、地理、农业生产等知识;《礼记》中有农业与季节相关的知识;《考工记》则是有关手工业技术的专门著作。

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麻痹.(bì) 悭.吝(qiān) 亲.家母(qìn) 毁家纾.难(shū)B.讣.告(fù) 关卡.(kǎ) 入场券.(quàn) 余勇可贾.(gǔ)C.龋.齿(qǔ) 内讧.(hòng) 和.稀泥(huò) 自怨自艾.(ài)D.巨擘.(bò) 窥伺.(sì) 捋.袖子(1uō) 抵.掌而谈(zh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疏浚天然气囿于成见口惠而实不至B.振撼照相机改弦更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肖像萤火虫披肝沥胆百尺杆头,更进一步D.募捐冷不防知情达礼毕其功于一役3.下列语句中,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皇帝的新装”,则成了一个事实上的_____,从皇帝出发,每个人都有“新装”,每个人都有人性的弱点,而这些弱点必将被_____人性的骗子抓住,一旦我们不能______这些人性的弱点,我们就只能上当受骗。

“新装”,因其具有普遍意义、教育意义和警世意义而广为人知。

A.象征洞察减少B.比喻洞察剔除C.比喻感觉减少D.象征感觉剔除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台湾民进党立法采用夜晚宿在“立法院”等非理性的闹剧来牵绊国民党,如果国民党任凭他们三人成虎....,岂不是只能处于被民进党钳制的状态?B.很快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枝加叶....,投一些哥们所好,故意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

C.朗读就有这么种奇的功能—它既展现了课堂上已经学到的东西,更展现了课堂上还没有学到但已经呼之欲出....的东西,它让语文课堂学习走向了无限。

D.冉阿让饱受压迫、损害与屈辱,多舛的命运让人不忍卒读....,而他的经历与命运带有悲怆性,使得《悲惨世界》成为劳苦大众挣扎与奋斗的悲怆性史诗。

山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三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丛书”虽然为申遗工作做了大量前期学术准备,但它研究的范围与目的绝不仅仅局限于此。

全书建树颇多,至少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②丛书第一次以系列专著的形式对永顺土司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军事制度、建筑布局等展开了系统研究,称得上是“永顺土司的百科全书”,并且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内容丰富、勇于创新的”土司文化研究丛书”。

从20世纪40年代第一部研究土司制度的专著——余贻泽先生的《中国土司制度》问世后,数十年来已有上百部土司研究的专著出版。

尽管有些专著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准,但毕竞只是一个人的研究成果,其研究范围以及涉及面相对有限。

“丛书”则是以集团式的研究团队进行的综合研究,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各书之间有着有机联系和内在的逻辑关系,无疑为《中国土司制度通史》《中国土司大辞典》等土司制度研究的重大课题启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例。

③“丛书”的价值,还在于作者始终把通过个案研究来揭示土司制度的本质特征作为研究的宗旨,这是难能可贵的。

“丛书”以永顺老司城为研究区域。

以永顺土司为切入点。

在对永顺土司建立、发展,以及改流的历史进程进行探究的同时,也对土司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阐释,如书中涉及的永顺土司之授职、承袭、朝贡、纳赋、升降、赏罚、征调等诸多方面,作者都是先从土司制度入手,阐明相关制度及其变化、调整,进而结合永顺土司的具体情况做分析。

同时,“丛书”主要探讨对象虽然是永顺土司,但涉及的空间范围却覆盖了整个大西南,并与全国的历史演变历程息息相关,从中折射出数百年来土司制度的兴衰过程。

④土司制度的存在与消亡,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问题,但对于土司问题的研究却涉及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考古学等许多学科。

以往的研究者,由于受学术背景的限制。

大多是进行单一学科的研究,而“丛书”在研究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将永顺土司与国内外相关制度现象进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这不仅深化了对土司制度实质的剖析,而且拓展了土司研究的理论视野。

2020届青岛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青岛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青岛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黄花绣刘庆邦庆婶子打着一把黑伞到格明家来了,推开院门就问格明在家不在。

院里的积雪很厚,把庆婶于包了塑料袋的两只脚都抱住了。

三大娘快不中了。

叫格明去,是让格明给三大娘送终的鞋上绣花儿。

格明的娘说:“格明这妮子手笨得像猪脚一样,哪里会绣什么花儿呀!你别看格明长了个傻大个子,她连虚岁还不到十四呢!”庆婶子说:“绣花儿的事儿找的就是童女儿,超过十六岁就不用了,咱这儿的规矩你又不是不懂。

”按当地的规矩,给将要远行的老奶奶鞋上绣花儿要用童女儿,而且指到谁就是谁,不许有半点推辞。

让格明深感为难的是,长这么大,她从来没捏过绣花儿针,不知绣花针多轻多重,是横拿还是坚拿。

娘呢从来没教地绣过花儿。

冷不丁地让她去绣花儿,这不是要她出丑嘛!庆婶子说:“不会绣不要紧,一教就会了。

人不管做啥事,都是先有第一回。

”格明要绣的花儿并不复杂,一根花梗,四片花叶,一朵花儿。

花梗绣揭色,花叶绣绿色,花朵绣黄色。

格明认出来,她所绣的花儿应该是菊花。

庆婶子把一根绣花针和缠了各色丝线的线轴给了格明,格明把黄丝线往针鼻子里纫时,手指哆嗦得怎么也纫不进去。

从听说要她给三奶奶绣花儿,她的哆嗦一直都没止住,这会儿又加重了,她越用力,越着急,就哆嗦得越厉害。

她在心里骂自己没用,眼泪几乎要落下来。

庆婶子说,谁第一次绣花儿都这样,绣得多了,自然就熟练了。

格明背过身子,把心稳了稳,果然把针纫上了。

①透过玻璃。

她看见桃花雪仍在下。

有一朵盛开的雪花从窗口上方下来。

眼看要飘进窗内。

格明在记忆里寻找她所见过的菊花。

在自家院子的东南角,一个用矮花墙圆起来的小园子里,每年秋天。

菊花都会不失时机地迎霜开放。

菊丛高过了矮墙,数不清的黄色线菊的花朵簇拥在墙头上,让人欣赏不尽,恰惜不尽,感叹不尽。

心中的莉花开了,格明手上的菊花就可以绣了。

2020届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届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届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第一卷将面世,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

据悉,英文版《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以三部、九卷的形式陆续出版。

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

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西方文学、影视作品,传入我国后亦常被冠以“侠”的称号——《三个火枪手》变成《侠隐记》,《巴黎圣母院》变成《钟楼驼侠》……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

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

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

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

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

侠,是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

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

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

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山东省青岛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山东省青岛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20.0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关于青蒿素的研究,正是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方”所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启发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最终发现了青蒿素,应用于世界特别是非洲地区,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有着“人民科学家”荣誉称号的吴文俊关于数学机械化思想方法的研究,受启发于《隋书·律历志》的记载:祖冲之领先世界千年之久的圆周率π值源于刘徽《九章算术注》“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对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是有积极影响并有现代意义的。

中国传统科技基因,完全可以古为今用。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儒学的开门祖师孔子,是开创“私学”的大教育家,他以“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培养“博学通才之士”为方针和目标,对学生进行礼、乐、书、数、御、射“六艺”教育。

其中,数即数学,乐和声学有关,御和力学有关,射和机械有关。

儒家的“六艺”教育具体付诸教材,即古代经典,这其中遍布古代科学的因子,如《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力;《诗经》中包含有大量虫鱼、鸟兽、草木,以及天文、地理、农业生产等知识;《礼记》中有农业与季节相关的知识;《考工记》则是有关手工业技术的专门著作。

2020年青岛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青岛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青岛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学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似乎有些“平淡”,一个表征就是能够引起公众广泛热议的作品并不多见。

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情形。

因为无论是传播手段还是营销方式,当下都要远胜历史上任何时期,并且伴随着高等教育渐趋普及,读者受众群体也大幅度增加。

按照常理,如果品质过硬的作品出现,不敢说产生轰动效应,至少在某个阶段会成为引发公众热议的话题。

然而,这样的情况并不多。

是我们时代的文学作品数量衰减、质量衰退了吗?显然也不是。

情况可能恰恰相反,当代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汲取现代以来各种文学流派、思潮、方法与观念的滋养,较之20世纪文学,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从手法更新上都已取得长足进步乃至超越。

在纸质出版和网络介质上,作品的发表数量更是呈指数级攀升。

那么,为什么文学热门作品反倒少了呢?这意味着一定有某种文化格局和结构发生变化。

我们可以从文学的内部、外部以及文学与生活之间的交互作用探讨此种现象的原因。

从文学内部发展而言,新时期文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向内转”之后,逐渐形成一套“纯文学”话语,倡言文学的自律性和主体性。

这本来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至其极致和新世纪以来的末流,则出现三种较为突出的特征:专事注重技巧的形式主义,与公共性脱离的个人主义以及娱乐取向的消费主义,它们共同指向思想性和主体性价值的缺失。

这无疑会导致对重大社会议题的忽视乃至无视,使一部分创作者日益走向半封闭的圈子,自然不可能产生广泛影响。

从小说创作、流通与接受的外部环境来看,它们无疑也在发生持续性裂变。

以媒体而言,从口头文学形态的人际互动,到超越地域和时间限制的书面印刷文学,再到全媒体时代全球范围内“全民写作”式的即时交互,传统认知中的“小说”在这种语境中只是人类抒情、达意、叙述、反思的诸多方式之一,不再处于审美艺术形式的中心地带,更多新型表述方式已经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