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序(注音、译文、作者介绍等)
兰亭序原文及注音

(译文)的盛况,(可是)饮一杯酒,赋一首诗,也足够用来痛快地表达幽雅的情怀。
(译文)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有贤德的人都来(到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在这里)会集。
Yǒu chóng shān jùn lǐng,mào lín xiū zhú ,yòu yǒu qīng liú jī tuān,yìng dài
有 崇 山 峻 岭 ,茂 林 修 竹 ,又 有 清 流 激 湍 , 映 带
(译文)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我)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ﻫ wàng zuò ,hòu zhī shì jīn ,yì yóu jīn zhī shì xī ,bēi fū !gù liè xù shí rénﻫ 妄 作 ,后 之 视 今 ,亦 犹 今 之 视 昔 ,悲 夫 !故 列 叙 时 人
(译文)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会稽郡山阴县的
Yīn zhī lán tíng ,xiū xì shì yě 。qún xián bì zhì ,shào zhǎngxián jí 。cǐdìﻫ 阴 之 兰 亭 ,修 禊 事 也 。群 贤 毕 至 , 少 长 咸 集 。此 地
(译文)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辉映
zuǒyòu ,yǐn yǐwéi liú shāng qǔshuǐ,liè zuò qí cì ,suī wú sī zhú guǎnﻫ 左 右 ,引 以 为 流 觞 曲 水 ,列 坐 其 次 ,虽 无 丝 竹 管
兰亭集序原文注音

兰亭集序原文注音兰亭集序原文注音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告诉我们非常高贵的人生哲理,那就是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而是好好的珍惜现在的时光。
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兰亭集序原文注音,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兰亭集序(晋)王羲之yǒng h? jiǔ nián ,suì zài guǐ chǒu ,mù chūn zhī chū ,huì yú huì jī shān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译文)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 (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会稽郡山阴县的Yīn zhī lán tíng ,xiū xì shì yě 。
qún xián bì zhì ,shào zhǎng xián jí 。
cǐ dì 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 (译文)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
有贤德的人都来(到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在这里)会集。
Yǒu ch?ng shān jùn lǐng ,mào lín xiū zhú ,y?u yǒu qīng liú jī tuān ,yìng dài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译文)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辉映zuǒ y?u ,yǐn yǐ w?i liú shāng qǔ shuǐ ,lia zu? qí cì ,suī wú sī zhú guǎn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译文)环绕。
(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人们)在它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xián zhī shang ,yī shāng yī yǒng ,yì zú yǐ chàng xù yōu qíng 。
兰亭集序原文注音及翻译

虽然(人们的人生)取舍千差万别
,jìng zào bù t?ng ,dāng qí xīn yú suǒ yù ,zàn de yú jǐ ,kuài rán zì zú ,
, 静 躁 不 同 , 当 其 欣 于 所 遇 ,暂 得 于 己 ,快 然 自 足 ,
云 :“死 生 亦 大 矣 ”,岂 不 痛 哉 !
(译文)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 怎能不悲痛呢?
měi lǎn xī r?n xīng gǎn zhī y?u ,ru? h? yī qì ,wai cháng bù lín w?n jiē 每 览 昔 人 兴 感 之 由 ,若 合 一 契 ,未 尝 不 临 文 嗟 (译文)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
览 者 ,亦 将 有 感 于 斯 文 。
(译文)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兰亭集序》逐句翻译讲解
第一段: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翻译: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
讲解:“永和九年”是用年号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帝王确立的年号加上序数词纪年;“癸丑”是用干支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进行依次组合(甲子-乙丑-丙寅-等)来纪年;这一年为东晋穆帝确立“永和”这一年号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两种纪年方法一般单用,这里叠用有清晰纪年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要算是音韵上的作用。“暮春”是用孟仲暮纪月法纪月,即:三月。“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禊”为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兰亭集序》还有个别称叫“禊帖”。
兰亭集序原文注音及翻译

兰亭集序原文注音及翻译兰亭集序原文注音及翻译导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我们文言文阅读中最为经典的一部巨作。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兰亭序原文注音及翻译,欢迎借鉴!兰亭集序(晋)王羲之yǒng h? jiǔ nián ,suì zài guǐ chǒu ,mù chūn zhī chū ,huì yú huì jī shān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译文)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会稽郡山阴县的Yīn zhī lán tíng ,xiū xì shì yě 。
qún xián bì zhì ,shào zhǎng xián jí 。
cǐ dì 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译文)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
有贤德的人都来(到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在这里)会集。
Yǒu ch?ng shān jùn lǐng ,mào lín xiū zhú ,y?u yǒu qīng liú jī tuān ,yìng dài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译文)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辉映zuǒ y?u ,yǐn yǐ w?i liú shāng qǔ shuǐ ,lia zu? qí cì ,suī wú sī zhú guǎn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译文)环绕。
(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人们)在它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xián zhī shang ,yī shāng yī yǒng ,yì zú yǐ chàng xù yōu qíng 。
兰亭集序原文注音及翻译

兰亭集序原文注音及翻译导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我们文言文阅读中最为经典的一部巨作。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兰亭序原文注音及翻译,欢迎借鉴!兰亭集序(晋)王羲之yǒng h? jiǔ nián ,suì zài guǐ chǒu ,mù chūn zhī chū ,huì yú huì jī shān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译文)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会稽郡山阴县的Yīn zhī lán tíng ,xiū xì shì yě 。
qún xián bì zhì ,shào zhǎng xián jí 。
cǐ dì 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译文)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
有贤德的人都来(到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在这里)会集。
Yǒu ch?ng shān jùn lǐng ,mào lín xiū zhú ,y?u yǒu qīng liú jī tuān ,yìng dài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译文)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辉映zuǒ y?u ,yǐn yǐ w?i liú shāng qǔ shuǐ ,lia zu? qí cì ,suī wú sī zhú guǎn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译文)环绕。
(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人们)在它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xián zhī shang ,yī shāng yī yǒng ,yì zú yǐ chàng xù yōu qíng 。
兰亭集序原文注音及翻译

兰亭集序原文注音及翻译兰亭集序原文注音及翻译导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我们文言文阅读中最为经典的一部巨作。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兰亭序原文注音及翻译,欢迎借鉴!兰亭集序(晋)王羲之yǒng h? jiǔ nián ,suì zài guǐ chǒu ,mù chūn zhī chū ,huì yú huì jī shān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译文)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会稽郡山阴县的Yīn zhī lán tíng ,xiū xì shì yě 。
qún xián bì zhì ,shào zhǎng xián jí 。
cǐ dì 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译文)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
有贤德的人都来(到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在这里)会集。
Yǒu ch?ng shān jùn lǐng ,mào lín xiū zhú ,y?u yǒu qīng liú jī tuān ,yìng dài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译文)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辉映zuǒ y?u ,yǐn yǐ w?i liú shāng qǔ shuǐ ,lia zu? qí cì ,suī wú sī zhú guǎn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译文)环绕。
(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人们)在它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xián zhī shang ,yī shāng yī yǒng ,yì zú yǐ chàng xù yōu qíng 。
兰亭集序原文注音

兰亭集序原文注音兰亭集序原文注音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告诉我们非常高贵的人生哲理,那就是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而是好好的珍惜现在的时光。
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兰亭集序原文注音,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兰亭集序(晋)王羲之yǒng h? jiǔ nián ,suì zài guǐ chǒu ,mù chūn zhī chū ,huì yú huì jī shān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译文)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 (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会稽郡山阴县的Yīn zhī lán tíng ,xiū xì shì yě 。
qún xián bì zhì ,shào zhǎng xián jí 。
cǐ dì 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 (译文)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
有贤德的人都来(到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在这里)会集。
Yǒu ch?ng shān jùn lǐng ,mào lín xiū zhú ,y?u yǒu qīng liú jī tuān ,yìng dài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译文)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辉映zuǒ y?u ,yǐn yǐ w?i liú shāng qǔ shuǐ ,lia zu? qí cì ,suī wú sī zhú guǎn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译文)环绕。
(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人们)在它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xián zhī shang ,yī shāng yī yǒng ,yì zú yǐ chàng xù yōu qíng 。
兰亭集序原文注音及翻译

xìn kě la yě 。
信 可 乐 也 。
(译文)实在快乐啊!
fū r?n zhī xiāng yǔ ,fǔ yǎng yī shì ,hu? qǔ zhū huái bào ,wù yán yī shì
夫 人 之 相 与 ,俯 仰 一 世 ,或 取 诸 怀 抱 ,晤 言 一 室
云 :“死 生 亦 大 矣 ”,岂 不 痛 哉 !
(译文)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 怎能不悲痛呢?
měi lǎn xī r?n xīng gǎn zhī y?u ,ru? h? yī qì ,wai cháng bù lín w?n jiē 每 览 昔 人 兴 感 之 由 ,若 合 一 契 ,未 尝 不 临 文 嗟 (译文)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
讲解:“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品类”为名词“世间万物”;“所以”为固定结构“所用来??的景观”,“极”为动词“尽情享受”。
鉴赏:此为“游”,有景物、有游踪。
第二段:
原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翻译:人们彼此相处,俯仰之间(就是)一生。
讲解:“夫”为助词,不译。“之”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俯仰”用两个动作表示时间短暂。 鉴赏:所有的生命感悟实自一“夫”字始。
wàng zu? ,h?u zhī shì jīn ,yì y?u jīn zhī shì xī ,bēi fū !gù lia xù shí r?n 妄 作 ,后 之 视 今 ,亦 犹 今 之 视 昔 ,悲 夫 !故 列 叙 时 人 (译文)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朝代:魏晋
作者:王羲之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gu ǐ丑ch ǒu ,暮春之初,会于会hu ì稽j ī山sh ān 阴之兰亭,修xi ū禊x ì事sh ì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
竹;又有清流激j ī湍tu ān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li ú觞sh āng
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y ī觞sh āng 一y ī咏y ǒng ,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f àng 浪l àng 形x íng 骸h ái
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
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
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
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
本来
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
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
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入木三分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世上难得的才子。
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
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
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袒腹东床
16岁时,王羲之被郗鉴选为东床快婿。
郗鉴有个女儿,年长二八,貌有貌相,尚未婚配,郗鉴爱女故要为女择婿,与丞相王导与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其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
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
王丞相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
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
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
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
”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
”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
“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相聚兰亭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
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
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
作者因当时天时地利人效果发挥极致,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
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
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