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序》书法大字字帖 (1)

合集下载

《兰亭序》--附历代名家摹本与评述

《兰亭序》--附历代名家摹本与评述

《兰亭序》--附历代名家摹本与评述《兰亭序》--附历代名家摹本与评述--附局部图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之执笔作者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神龙本兰亭》工艺品王羲之的行书有如行云流水,其中又以兰亭序为最极品。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右军宦游山阴,与孙统承、谢安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修袚褉之礼。

饮酒赋诗,由王羲之以特选的鼠须笔和蚕茧纸,乘兴而书写了一篇序,记序盛会,此帖下笔有如神助,有「遒媚劲健,绝代所无」之誉。

兰亭序临摹本鉴赏兰亭序的结构特点传说王羲之将《兰亭序》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

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

后来被唐太宗「骗」入内廷,唐太宗对他的字着迷不已,曾命搨书人赵模等各搨数本赐给王、臣、真迹则陪他殉葬在昭陵了。

武后时,韫桓掘发,真迹又复出,收入玄宗内府,且刻石置于学士院,称为「定武兰序」,经历宋、金而亡。

但此本和今天流传下来的墨本各不相同,很难确定究竟原来是什么样子。

传说这一被视为"神品"的稀世珍宝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陪葬品,也有的说被王羲之的第七代子孙大书法家僧人智永密藏,众说纷纭,它到底在哪里,我们还能见识到这一书法上的奇迹吗?关于《兰亭序》的真伪之争,在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有过大场面,争论到最后竟至要挖唐太宗的陵寝,亦可见激烈程度之一斑。

《兰亭序》的真伪之谜与两汉、西晋相比,《兰亭序》书风的最明显特征即是它的用笔细腻和结构多变。

王羲之以前的墨迹如陆机《平复帖》、吴皇象《急就章》都走古拙一路,有内敛之功无清雅之姿。

存世汉简用笔潇洒飞动,但在间架上却又飘散而乏媚趣。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历代临摹本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历代临摹本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历代临摹本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兰亭序》有多种版本,其中冯承素的《神龙本》最为贴近原作。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之兰亭修“拔禊”之礼,举行盛大的风雅。

当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名士们饮酒赋诗,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兴乐而书,完成一篇《兰亭诗序》。

《兰亭序》手稿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遒媚飘逸,纵横变化,气韵完美,雄秀之气,出于天然。

当时王羲之已醉,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原稿终莫能及。

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命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钩摹数本,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原迹摹成了副本。

唐太宗把摹本分赐亲贵近臣,真迹则被他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

【魏晋南北朝】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释文】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ài jī)山阴之兰亭,修禊(qì)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shāng)曲(qǔ)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che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王羲之行书字帖-田字格版-兰亭序(红字)

王羲之行书字帖-田字格版-兰亭序(红字)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练习字帖“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 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 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 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 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 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 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 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 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 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 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 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 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 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第 1 页 共 2 页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练习字帖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 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 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 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

岂不痛 ” 哉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 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 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 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 夫 !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 有 感 于 斯 文 。

”第 2 页 共 2 页。

故诗词临摹字帖-兰亭集序-王羲之-硬笔钢笔行书字帖

故诗词临摹字帖-兰亭集序-王羲之-硬笔钢笔行书字帖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 丑,暮春之初,会于 会稽山阴之兰亭,修 禊事也。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此地有崇 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 左右,引以为流觞曲 水,列坐其次。虽无 丝竹管弦之盛,一觞
一咏,亦足以畅叙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是日也,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仰观宇 宙之大,俯察品类之 盛,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 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 一世,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或因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
外。虽趣舍万殊,静 躁不同,当其欣于所 遇,暂得于己,快然 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 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 间,已为陈迹,犹不 能不以之兴怀。况修 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 死生亦大 矣。 ”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未尝不 临文嗟悼,不能喻之 于怀。固知一死生为 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
之视昔。悲夫!故列 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 怀,其致一也。后之 览者,亦将有感于斯 文。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王羲之.pdf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王羲之.pdf
共 28 页第 5 页 5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6 页 6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7 页 7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8 页 8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9 页 9 / 28
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共 28 页第 28 页
28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8 页 18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9 页 19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20 页 20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21 页 21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0 页 10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1 页 11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2 页 12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3 页 13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 页 1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2 页 2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3 页 3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4 页 4 / 28

王羲之《兰亭序》全文单字放大字帖

王羲之《兰亭序》全文单字放大字帖

王羲之《兰亭序》全⽂单字放⼤字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雅⼠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

全篇写的从容娴和,⽓盛神凝。

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天下第⼀⾏书”。

《兰亭序》共计三百⼆⼗七个字,逸笔天成,⽽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独运⽽⼜不毫⽆安排造作的痕迹。

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深厚的作品,被评“为天下第⼀⾏书” ,确实是当之⽆愧的。

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不华、质⽽不野、不激不厉、温⽂尔雅”。

“内恹”的笔法偏重⾻⼒,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数变化之道,仅⼀个“之”字就有⼗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

千余年来,历代⽂⼈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

⼈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的尺度。

《兰亭序》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赏其书、品其趣,是⼀种⾮凡的艺术享受。

兰亭集序原⽂及翻译原⽂: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峻岭,茂林修⽵,⼜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列坐其次,虽⽆丝⽵管弦之盛,⼀觞⼀咏,亦⾜以畅叙幽情。

是⽇也,天朗⽓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骋怀,⾜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之相与,俯仰⼀世。

或取诸怀抱,悟⾔⼀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快然⾃⾜,不知⽼之将⾄;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云,“死⽣亦⼤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兴感之由,若合⼀契,未尝不临⽂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

译⽂: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之初,(名⼠们)在会稽郡⼭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边进⾏消灾求福的活动。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A4版28页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A4版28页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A4版28页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A4版28页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
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