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声带息肉手术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输注在声带息肉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

制剂联合应用 ; ④瑞 格列 奈可 与二 甲双胍 联合应 用 ; a葡 ⑤ .
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与添加磺脲类或二 甲双胍联合应 用。
3 口服 降 糖 药 物服 药指 导
[ ] 薛春生. 2 新药临床指南. 民卫生 出版社 , 0 :8. 人 2 07 1 0
[ ] 魏丽丽. 3 沟通技 巧在护理工 作 中的应用. 国外医 学护理分 册 ,
( ) 1 4 4 :5 .
中, 过沟通达 到指 导“ 全、 效、 理” 药 , 高患者 的 通 安 有 合 用 提
用 药 依 从 性 , 生 良好 的心 理 药 效 。 产
雷 米 芬太 尼 复合 丙泊 酚 静 脉 输 注 在 声 带 息 肉切 除 术 麻 醉 中的应 用
张艳杰 冯红 艳 张 守江 贺文霞 连广 宇 郑 美
C :分别记录 患者 麻醉诱 导前 ( 1 、 管前 ( 2 、 O; T)插 T ) 插管 后
要用 ; 降糖药治疗就不用控制饮食 了。这些错误 的认 识如 服 果得不到及时 的纠正 是相 当危 险的 , 药师要 多与患 者沟通 , 及时 了解患者的各种想法 , 并及 时给予正确 的指导 。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 需要 患者掌握 自我管理
联合用药可 以是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 口服 降糖 药物联合使用 , 使作用加强 , 或者是胰岛素和一种 疗 , 已经达到 临床有效最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声带手术中应用的效果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声带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摘要目的:评价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住院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3.0mg/kg 配以维库溴铵0.1mg/kg诱导麻醉,在2分钟内完成气管插管术;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0~1.5mg/kg,后注入瑞芬太尼1.0μg/kg,2分钟内完成麻醉诱导插管术,然后静脉持续注射瑞芬太尼0.1~0.3μg/(kg·分)维持麻醉。
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B组苏醒时间短于A组,B组体动反应、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少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及短效的肌松药应用于支撑喉镜下声门声带手术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术后患者能早清醒,早拔管。
关键词瑞芬太尼异丙酚声带手术静脉麻醉瑞芬太尼是一种短效的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强,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效应清除快;主要经血浆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不依赖肝肾功能[1],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中等手术及门诊中已手术广泛应用,但因镇痛性差,临床效果未够理想[2];联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应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麻醉,取得较理想的麻醉效果,为该类短小手术寻找到一种较为满意的麻醉方法,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选择耳鼻喉科住院手术患者80例,患者麻醉前评估分级ASAⅠ~Ⅱ级,所有患者均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结节摘除术,其中男56例,女24例,体重45~82kg。
无药物过敏史及使用瑞芬太尼的禁忌证,随机均分为两组。
A组(丙泊酚组)和B组(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
麻醉方法:患者术前禁食禁饮6~8小时,入手术室后以面罩供氧,开放静脉为输液通道,快速输注晶体或胶体300~500ml,以短效肌松药配予作快速诱导,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3.0mg/kg,2分钟内完成诱导插管术。
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0~1.5mg/kg,再注入瑞芬太尼1.0μg/kg,2分钟内完成麻醉诱导插管术。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临床观察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临床观察资料与方法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40例,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18~25岁,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两组,静吸复合麻醉(C)组和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R)组,每组2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及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
方法:两组均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未用镇静剂。
C组:依次静脉注入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mg/kg 、阿曲库铵0.6mg/kg诱导插管,术中以1%~1.5%异氟醚吸入和异丙酚2~4mg/(kg·小时)泵注维持麻醉。
R组:静脉注入瑞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mg/kg、阿曲库铵0.6mg/kg诱导插管,术中以异丙酚2~4mg/(kg·小时) ,瑞芬太尼0.05~1μg/(kg·分钟)泵注维持麻醉。
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后停止维持麻醉用药,待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清醒后拔管。
观察指标:监测两组BP、HR、SPO2。
以病人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5分钟后所检测的数据作为基础值,记录支撑喉镜置入和息肉摘除时的BP和HR,及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
统计学: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BP、HR、SPO2比较,见表1。
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见表2。
讨论支持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时间虽短,但气管内植物神经丰富,咽喉部和气管内有丰富的压力,化学和温度感受器,感觉神经丰富,因此对各种刺激非常敏感,喉部刺激时易引起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等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1]。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超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恢复迅速平稳,易于控制[2],有良好的镇静作用,但不能消除疼痛。
而瑞芬太尼是新合成的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因结构中含有酯键而通过血浆和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而具有起效快、消除快、持续输注半衰期短的优点,长时间给药无蓄积。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临床研究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临床研究陈云长【摘要】选取拟行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30例。
A组给予持续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全凭静脉麻醉,B组给予持续泵注丙泊酚及间断追加芬太尼维持麻醉。
比较两组麻醉效果。
结果A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B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1页(P322-322)【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支撑喉镜;声带息肉【作者】陈云长【作者单位】崇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崇州 6112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2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由于气管内感觉神经丰富,因此对各种刺激非常敏感,支撑喉镜的固定可引起剧烈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要求患者有充分的镇静镇痛,声带松弛良好,无吞咽反射,为施术者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
此类手术时间短,要求术后患者能迅速苏醒,及时恢复会厌部保护性反射,因此,要求麻醉起效迅速,镇痛镇静充分,苏醒迅速。
本文特分析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拟行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60例,均无精神病、神经病史,无心血管疾病,肝肺肾功能正常,无长期服用阿片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史,无麻醉药品过敏史。
所有患者随机数字分为A组B组各30例。
A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46.2±9.4岁,体重58.6± 5.8Kg,手术时间20.5±5.5min;B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8.3±8.2岁,体重48.3±8.2Kg,手术时间23.5±6.5min。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及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

[ 5 ] T h o r n t o n M A , M a h e s h B N, L a n g J . P o s t e r i o r e p i s t a x i s :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蚌埠 医学院学报 2 0 1 3 年 4月第 3 8卷第4期
近 年来 , 随着 鼻 内镜 技 术 的发 展 、 普及 , 很 多 鼻 腔 深部 出血 可 以通过 鼻 内镜检 查 、 治疗 , 多数 可 以确
44 9
本项 研 究 所 纳入 患 者 均 为反 复 鼻 腔深 部 出血 , 并 没 有对 所有 患者 进 行 随 机选 择 , 仅包 括 经 外 院或
[ 参 考 文 献 ]
[ 1 ] P a d g h a m N. E p i s t a x i s : a n a t o mi c a l a n d c l i n i c l a c o r r e l a t e s [ J ] . J
L a r y n g o l O t o l , 1 9 9 0 , 1 0 4 ( 4 ) : 3 0 8— 3 1 1 .
应依鼻腔深度及 以上 出血 的好发 部位进行 详细检 查。对于门、 急诊无条件进行鼻 内镜检查 的情况时 , 也可 依 常见 出血 部位 进 行 有 目的 的鼻 腔 填 塞 , 填 塞
效果 较 盲 目鼻腔 深部 填塞 时要 好 。
[ 文章编 号]1 0 0 0 - 2 2 0 0 ( 2 0 1 3 ) 0 4 - 0 4 4 9 - 0 3
献 报 道并 不 一 致 , 可能是人种差 异 , 或 文 献 中报
[ 2 ] J a c k s o n K R. F a c t o r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a c t i v e , r e f r a c t o r y e p i s t a x i s [ J ] . Ar c h O t o l a r y n g o l He a d N e c k S u r g , 1 9 8 8, 1 1 4( 8) : 8 6 2—
喉罩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在小儿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

喉罩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在小儿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喉罩下静脉全麻在小儿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40例2~8岁在肠镜下行息肉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患儿经静脉注射丙泊酚2.5㎎∕㎏和瑞芬太尼1.5µg∕㎏(给药时间>60s),置入喉罩,保留自主呼吸,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2~4㎎•㎏-1•h-1,瑞芬太尼0.1~0.2µg•㎏-1•min-1,手术结束时停用麻醉药,清醒后拔出喉罩。
B组给予咪唑安定0.1㎎∕㎏,患儿入睡后,静脉给予氯胺酮2㎎∕㎏,并面罩吸氧,麻醉维持咪唑安定0.1㎎•㎏-1•h-1,氯胺酮1㎎•㎏-1•h-1,术中根据手术需要调整输注速度,手术结束前5min停药。
两组患儿术中持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SPO2%)。
结果两组麻醉方法均有较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均能满足手术需要。
A组患儿气道的控制效果优于B组。
A组患儿苏醒时间短于B组。
结论:喉罩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中能提高气道管理的安全性,有利于麻醉深度的控制,不失为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喉罩丙泊酚瑞芬太尼结肠镜小儿手术肠镜检查治疗时患者常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明显不适,尤其是小儿清醒状态下常不能合作,需行麻醉才能在安静状态下完成肠镜检查及治疗术。
静脉全麻已普遍应用于小儿无痛肠镜诊疗术中,但临床上麻醉深度难以掌控,容易出现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通过观察喉罩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在小儿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2年2月40例已经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直肠息肉拟在肠镜下行息肉切除术的患儿,年龄2~8岁,ASAⅠ级,无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疾病。
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喉罩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年龄(4.3±1.6)岁,体重(15.8±5.6)㎏;B组(氯胺酮+咪唑安定麻醉)年龄(4.5±2.1)岁,体重(15.1±6.1)㎏。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_冯旭

2012年1月第19卷第3期·麻醉与镇痛·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冯旭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丹东118002[摘要]目的总结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通过收集整理本院2006年3月~2010年3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数据,同时结合其他参考资料,总结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的相关疗效及应用特点。
结果217例患者,苏醒时均较安静,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应用能克服传统麻醉产生的术后恢复期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两组诱导后、插管后与诱导前、插管前比较,均P<0.05,而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则P<0.01,实验组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SBP、DBP显著升高。
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相对效价比芬太尼、阿芬太尼明显,是声带息肉摘除术中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药物。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声带息肉;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1(c)-0087-02声带息肉多为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所致,主要症状:常继发呼吸道感染,以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为主,拖延不治,会带来失声,甚至癌变的危害。
声带息肉手术分为很多种,具体有直接喉镜手术、间接喉镜手术、支撑喉镜手术、电子纤维喉镜手术,本文中讨论的是支撑喉镜手术。
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时,手术器械操作、麻醉诱导、支撑喉插管和术后拔支撑喉镜管等不良刺激,会引发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也可引起下丘脑-垂体系统的激活,释放皮质醇、儿茶酚胺等应激激素,主要表现为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及血糖(Glu)的升高,造成机体高代谢、高氧耗,尤其是对那些有心脏病、高血压等高危因素患者造成潜在的生命威胁[1]。
笔者比较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静脉麻醉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用于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手术,并分析、记录有关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总结更有效的麻醉方法。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漆招【摘要】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者80例,观察组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插入支撑喉镜后5 min及拔出喉镜后1 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丙泊酚总用量、意识消失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和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对比发现,插入支撑喉镜后5 min及拔出喉镜后1 min对照组患者SBP、DBP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HR增快(P<0.05),插入支撑喉镜后5 min及拔出喉镜后1 min对照组SBP、DBP较观察组显著升高,HR明显增快(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丙泊酚总用量(102.4±30.8)mg少于对照组(165.6±31.5)mg,观察组患者麻醉后意识消失时间(10.9±4.2)min及停药后苏醒时间(4.5±1.6)min均短于对照组(18.6±4.7)min和(7.1±2.4)min.对照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0%)明显高于观察组(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7(023)018【总页数】3页(P40-42)【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声带息肉;支撑喉镜;血流动力学【作者】漆招【作者单位】萍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萍乡 337055【正文语种】中文声带息肉是一种好发于一侧或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边缘的良性增生性疾病。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方式,手术时间一般较短[1]。
气管和咽喉部黏膜中交感神经十分丰富,麻醉诱导、插入及拔出支撑喉镜管和手术器械操作等不良刺激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失常等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表现和儿茶酚胺、皮质醇等应激激素水平的升高[2],因此该手术对麻醉要求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声带息肉手术
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但需全麻气管插管,要求诱导快,有一定麻醉深度,苏醒迅速而完全。
因此,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药物非常重要。
本研究应用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全凭静脉联合麻醉用于声带息肉手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其声带息肉手术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5~55岁,体重50~85kg,ASA Ⅰ~Ⅱ级,术前查体心肺无异常,肝肾功能正常,无麻醉禁忌症。
1.2 麻醉方法。
患者麻醉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输注复方氯化钠,监测BP、HR、ECG、SPO2。
麻醉诱导雷米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2mg/kg,阿曲库铵0.6mg/kg。
2min后行气管插管接麻醉机行控制通气。
麻醉维持:丙泊酚每小时3~5mg/kg,雷米芬太尼每小时12~20μg/kg。
术中根据生命体征调整麻醉药用量,气管插管后静注地塞米松10mg,以减轻术后咽喉部组织及声带水肿。
术毕停止输注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静注曲马多1.5mg/kg。
观察指标,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声带息肉切除时(T3),气管插管时(T4)的MAP及HR,记录停药至完全清醒的时间(苏醒时间)。
1.3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P <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麻醉诱导前与诱导后,比较MAP、HR均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表1),术中血液动力学相对平稳,术毕苏醒时间5~10min,无延迟、低氧血症、喉痉挛等发生。
术后随访患者恢复顺利,无麻醉并发症。
3 讨论
雷米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超短效μ阿片受体激动药,具有起效迅速,镇痛作用强,半衰期短,无蓄积性的优点,在麻醉诱导中应注意给药速度,防止血压、心率大幅度波动;丙泊酚属于快速短效的静脉麻醉药。
采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和非去极化肌松药阿曲库铵全凭静脉麻醉可以迅速有效的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维持手术中血液动力学与稳定,保持合适的麻醉深度,麻醉苏醒迅速,无残留肌松
作用和呼吸抑制,停药后镇痛作用迅速消失,给予适量曲马多,疼痛控制较满意,又不影响苏醒。
总之,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是此种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