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资料-古诗诵读4.大林寺桃花_鄂教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的古诗大林寺桃花的意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的古诗大林寺桃花的意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的古诗大林寺桃花的意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的古诗大林寺桃花的意思是: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纪游诗。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写出了作者
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和意外的惊喜,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是唐人绝句中一首
珍品。
原文如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大林寺桃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大林寺桃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大林寺桃花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课文《大林寺桃花》。

2.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能够正确记述。

3.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和对桃花的热爱。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记述故事情节。

2.掌握正确的朗读语音语调。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寓意深远的句子,并能够理解其意义。

2.充分表达对桃花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感受。

教学准备1.教师:课文《大林寺桃花》的课件、笔记本。

2.学生:课本、书包、铅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与学生打招呼,带领学生进入课堂。

2.引入话题:“大家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3.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帮助学生引导到春天的话题。

预习导入(10分钟)1.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桃花?”2.学生回答,教师鼓励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过桃花的经历。

3.提示学生打开课本,找到《大林寺桃花》这篇课文。

阅读理解(20分钟)1.教师讲解课文的背景和故事情节,并带领学生读一遍课文。

2.教师提问:“《大林寺桃花》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请你们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帮助他们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训练(15分钟)1.教师分段讲解课文,并带领学生跟读。

2.强调正确的语音语调,帮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达的情感。

3.分角色表演课文,增加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分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桃花故事,编写故事情节。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引导他们合作讨论分工,共同完成。

3.每组派出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故事情节。

情感体验(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桃花图片,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桃花的美丽。

2.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要保护大自然,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3.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桃花。

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强调课文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课文对我们的启示。

《大林寺桃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大林寺桃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大林寺桃花》原文、翻译及赏析《大林寺桃花》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奇警的地方,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林寺桃花》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注释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指花凋谢了。

山寺:指大林寺。

始:才;刚刚。

长恨:常常惋惜。

春归:春天回去了。

觅:寻找。

不知:岂料,想不到。

转:反。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赏析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

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大林寺桃花》课件(共20张PPT)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大林寺桃花》课件(共20张PPT)

古诗新译栈
05
明诗意
四月,山下的花儿都谢 了,山上的大林寺里的桃花 却刚刚盛开。常常惋惜春天 远去,再也无处寻找。岂料, 它竟然悄悄来到这深山之中。
完整地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我能行!
06
悟诗情
“四月”,点明诗人的登山时间应是暮春时 节,春已远去,芳华落尽。然而,恰是这场“芳 菲尽”,更显出“始盛开”的惊奇与欢喜。

漫读好时光
四月山中有桃花
这个四月,怎能辜负? 四月的风,四月的雨,四月的阳光,四月的花朵。四月,是挟着蒙蒙细雨的暖流, 是流淌在春风里的温柔。四月,无边的春光在表达一种崭新、一种成长、一种生机盎 然。民国才女林徽因写得好: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面风……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 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白居易就是在这样的春日里,登上庐山香炉峰顶,写下了这首看似平淡的小诗。
04
晓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817年(唐宪 宗元和十二年)。相传白居易写 这首《大林寺桃花》之前,曾担 任朝廷重臣,由于得罪了权贵, 被贬江州,担任一个很小的职 务——司马。因此,他心情郁闷。 四月的一天,白居易与十七友人 行至人迹罕至的大林寺,此处山 高地深,景物气候与平地聚落不 同,虽然时至孟夏,桃花却刚刚 开始绽放,触景生情,写就此诗。
生 共
画出诗人情感变化图。 我能行!
创意写作坊
作者的心情由“低落叹春”变得“心花怒放”, 通过“芳菲尽”与“始盛开”的对比,更能凸显诗人 此时的惊喜。
♢联系生活想象:山下 “芳菲尽”与山上“始盛开 ”有着怎样不同的景象?
♢桃花盛开,天地大美 。面对如此美景,白居易的 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学古诗词】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大林寺桃花(带译文简析)

【小学古诗词】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大林寺桃花(带译文简析)

【小学古诗词】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大林寺桃花(带译文简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method!【小学古诗词】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大林寺桃花(带译文简析)古诗词的学习是语文的重要一部分,小学到高中,每一本语文书中都要有古诗词的背诵,一定要重视起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大林寺桃花1教案 鄂教版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大林寺桃花1教案 鄂教版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大林寺桃花1教案鄂教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知识与能力>:1.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过程与方法>:熟读成诵,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难点: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大体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描写春天的古诗,现在我们来个比赛,看谁的古诗背得多。

2.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3.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简介作者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位互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用卡片检查生字认读:寺菲觅6.检查指导朗读读古诗。

三、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3.说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四、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大海的歌 1教学反思浙教版《大海的歌》是一组儿童诗,由《天和海》、《海上的风》和《大海睡了》三首诗组成。

三首诗都是写大海的,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描写了大海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喜爱大海的感情。

这篇课文应该让孩子们自读自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海之美,感悟语言之美,感悟作者的发现之美。

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从而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读中得。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学习这组诗歌时,我先让学生个别朗读课文,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了解到了大海的哪些特点,又体会到了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个性化的体会去品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大海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经典诵读_大林寺桃花_课件

经典诵读_大林寺桃花_课件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分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绩 ,













我们,还在路上……
三年级经典诵读名师课程
三年级经典诵读名师课程
三年级经典诵读名师课程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三年级经典诵读名师课程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zhuǎn
不知转入此中来。
三年级经典诵读名师课程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三年级经典诵读名师课程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三年级经典诵读名师课程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三年级经典诵读名师课程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三年级经典诵读名师课程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4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4

古诗诵读4:大林寺桃花教学目标:1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 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大体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阅读积累白居易的《琵琶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描写春天的古诗,现在我们来个比赛,看谁的古诗背得多。

2、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3、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简介作者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位互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用卡片检查生字认读:寺菲觅6、检查指导朗读读古诗。

三、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3、说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四、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资料: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

这是一首纪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

关于他写这首诗的一点情况,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参考。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

我们从紧跟后面的“常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小朋友们欣赏山里的 图片,从中理解为什么说山 势越高,气温越低的原因。
2019/12/30
2019/12/30
• 这是一首纪游诗,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 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 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 了意想不到的景色—竟有一片刚刚盛开的桃 花;荡漾着浓浓的春意,诗人感叹归去的春 天无处可寻,原来它并未归去,不过像小孩 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山寺里来 了。
2019/12/30
随堂练习
1、抄写生字。 2、理解:山里的桃花为什么开得迟? 3、背诵古诗。
2019/12/30
2019/12/30
2019/?
2019/12/30
我们学过哪些关于春天的古诗? 《春日》【宋】朱熹 《春晓》【唐】孟浩然
2019/12/30
大林寺桃花
2019/12/30
资料宝袋
大林寺
江西庐山香炉峰顶
2019/12/30
如 今 的 大 林 寺
2019/12/30
7、春归:( 春天回去了 )。 8、觅:( 寻找 )。 9、不知:( 岂料、想不到 )。 10、转:( 反 )。 11、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
2019/12/30
古诗全解:
句意:
四月里别处的春花都凋谢了, 大 林寺的桃花却刚刚开放。人们常说春天 走了再也没地方寻找, 却没料到春天 却悄悄地转移到这里来了。
2019/12/30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2019/12/30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
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在 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 了不少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的 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 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他一生作 诗很多,以讽喻诗最有名,语言通 俗易懂。白居易有“诗魔”和“诗王”、 “诗史”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卖炭翁》、《琵琶行》等。
2019/12/30
心灵感悟
•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 盛开”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山外春已归去 的时节,在山中却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色 。这种自然界的强烈反差,令诗人产生了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 复杂感慨。从字面上,诗人在登山之前, 曾为春光逝去而怨恨或失望,当一片春景 映眼帘时,又感到一些由衷的惊喜与无奈 的宽慰。或许这种感慨,表面上是由自然 景色变化而发,实际上是曲折地反映出他 悲凉而惆怅的情怀。
2019/12/30
请欣赏桃花美景
2019/12/30
2019/12/30
2019/12/30
• 想想大林寺的桃花 和普通的桃花有什么不 一样?
2019/12/30
• 大林寺所在地,地势较高、气修寒 冷,一般地方桃花在早春二月开放 ,四月凋谢,这里却到四月才盛开 。我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 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 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 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 地方来罢了。
2019/12/30
恨hèn
字词乐园 ɡuī

觅mì
2019/12/30
转 zhuǎn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2019/12/30
1、人间:( 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 2、芳菲:(盛开的花 )。 3、尽:(指花调谢了 )。 4、山寺:( 指大林寺 )。 5、始:( 开始 )。 6、长恨:( 常常怨恨 ) 。
2019/12/30
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所以季节的出现也较 晚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林寺的桃花在 季节上为什么比山下要开得迟? 从气象的角度 来解释,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受了气温差异” 的影响。也就是说,大林寺桃花之所以开得迟, 原因是由于这里是“山势高,而气温低” 的缘故。
2019/12/30
2019/12/30
• 这首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 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灵巧,富于 情趣,启人深思,惹人喜爱,是唐人绝句中 又一珍品。
2019/12/30
主题概括
这首诗前两句讲四月 春末在山寺见到桃花, 后两句再表达诗人在 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悦 心情。透露了诗人对 宁静、和谐、清新的 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