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启东长江中学14-15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

合集下载

【解析版】长江中学2014-2015年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2月)

【解析版】长江中学2014-2015年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2月)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1.下列是某同学在一次作业中的计算摘录:①3a+2b=5ab,②4m3n﹣5mn3=﹣m3n,③4x3•(﹣2x2)=﹣6x5,④4a3b÷(﹣2a2b)=﹣2a,⑤(a3)2=a5,⑥(﹣a)3÷(﹣a)=﹣a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在、、、、中分式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3.如(x+m)与(x+3)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A.﹣3 B.3 C.0 D.14.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A.不变 B.缩小2倍 C.扩大2倍 D.扩大4倍5.甲志愿者计划用若干个工作日完成社区的某项工作,从第三个工作日起,乙志愿者加盟此项工作,且甲、乙两人工效相同,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则甲志愿者计划完成此项工作的天数是()A.8 B.7 C.6 D.56.已知xy>0,化简二次根式x的正确结果为()A.B.C.﹣D.﹣7.若2<a<3,则等于()A.5﹣2a B.1﹣2a C.2a﹣1 D.2a﹣58.如图,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矩形如图,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A.(a﹣b)(a+2b)=a2﹣2b2+ab B.(a+b)2=a2+2ab+b2C.(a﹣b)2=a2﹣2ab+b2D.(a﹣b)(a+b)=a2﹣b29.把(﹣2)2014+(﹣2)2015分解因式的结果是()A.22015B.﹣22015C.﹣22014D.2201410.若方程有增根,则增根可能为()A.0 B.2 C.0或2 D.1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1.计算:(1)(﹣2m2n﹣2)2•(3m﹣1n﹣3)﹣3= ;(2)(ab2)2•(﹣a3b)3÷(﹣5ab)= .12.若4x2+m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实数m的值是.13.若和都是最简二次根式,则m= ,n= .14.已知a+=3,则a2+的值是.15.分解因式x2﹣a2﹣2x﹣2a= .16.若|a﹣b+1|与互为相反数,则(a﹣b)2005= .17.1纳米=0.000000001米,则2纳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米.18.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为.19.甲、乙两个同学分解因式x2+ax+b时,甲看错了b,分解结果为(x+2)(x+4);乙看错了a,分解结果为(x+1)(x+9),则a+b= .20.计算:+++…+= (n为正整数).三、解答题:(21题18分,22、23题6分,24-26题每题4分,27、28题每题6分,共54分)21.计算:(1)+÷;(2)÷(﹣x﹣2);(3)(x+2y﹣3)(x﹣2y+3);(4)[(x+y)2﹣(x﹣y)2]÷(2xy);(5)÷×;(6)•(﹣)÷3.22.因式分解:(1)(m2+n2)2﹣4m2n2;(2)(x﹣1)(x+4)﹣36.23.解方程:(1)+1=(2)=﹣2.24.若2x+5y﹣3=0,求4x•32y的值.25.已知关于x的方程﹣2=解为正数,求m的取值范围.26.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a2+b2+c2=ab+bc+ac,试判断△ABC的形状.27.在争创全国卫生城市的活动中,我市“青年突击队”决定义务清运一堆重达100吨的垃圾,后因附近居民主动参与到义务劳动中,使任务提前完成.下面是城晚记者与青年突击队员的一段对话:通过这段对话,请你求出青年突击队原来每小时清运了多少吨垃圾?28.下面是某同学对多项式(x2﹣4x+2)(x2﹣4x+6)+4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解:设x2﹣4x=y原式=(y+2)(y+6)+4(第一步)=y2+8y+16(第二步)=(y+4)2(第三步)=(x2﹣4x+4)2(第四步)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第二步到第三步运用了因式分解的.A、提取公因式B.平方差公式C、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D.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2)该同学因式分解的结果是否彻底.(填“彻底”或“不彻底”)若不彻底,请直接写出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3)请你模仿以上方法尝试对多项式(x2﹣2x)(x2﹣2x+2)+1进行因式分解.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是某同学在一次作业中的计算摘录:①3a+2b=5ab,②4m3n﹣5mn3=﹣m3n,③4x3•(﹣2x2)=﹣6x5,④4a3b÷(﹣2a2b)=﹣2a,⑤(a3)2=a5,⑥(﹣a)3÷(﹣a)=﹣a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单项式的乘法、除法以及积的乘方、幂的乘方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①3a+2b=5ab,不能合并,故①错误;②4m3n﹣5mn3=﹣m3n,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②错误;③4x3•(﹣2x2)=﹣8x5,故③错误;④4a3b÷(﹣2a2b)=﹣2a,④正确;⑤(a3)2=a6,故⑤错误;⑥(﹣a)3÷(﹣a)=a2,故⑥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用到的知识点有:合并同类项、单项式的乘法、除法以及积的乘方、幂的乘方.2.在、、、、中分式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分式的定义.分析: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解答:解:分式有在、a+共2个.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定义,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所以不是分式,是整式.3.如(x+m)与(x+3)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A.﹣3 B.3 C.0 D.1考点:多项式乘多项式.分析:先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展开求它们的积,并且把m看作常数合并关于x 的同类项,令x的系数为0,得出关于m的方程,求出m的值.解答:解:∵(x+m)(x+3)=x2+3x+mx+3m=x2+(3+m)x+3m,又∵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3+m=0,解得m=﹣3.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根据乘积中不含哪一项,则哪一项的系数等于0列式是解题的关键.4.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A.不变 B.缩小2倍 C.扩大2倍 D.扩大4倍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析:依题意,分别用2x和2y去代换原分式中的x和y,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解答:解:分别用2x和2y去代换原分式中的x和y,得==,可见新分式与原分式相等.故选A.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分子、分母变化的倍数.规律总结:解此类题首先把字母变化后的值代入式子中,然后约分,再与原式比较,最终得出结论.5.甲志愿者计划用若干个工作日完成社区的某项工作,从第三个工作日起,乙志愿者加盟此项工作,且甲、乙两人工效相同,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则甲志愿者计划完成此项工作的天数是()A.8 B.7 C.6 D.5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专题:工程问题.分析:工效常用的等量关系是:工效×时间=工作总量,本题的等量关系为:甲工作量+乙工作量=1,根据从第三个工作日起,乙志愿者加盟此项工作,本题需注意甲比乙多做2天.解答:解:设甲志愿者计划完成此项工作需x天,故甲、乙的工效都为:,甲前两个工作日完成了,剩余的工作日完成了,,则+=1,解得x=8,经检验,x=8是原方程的解.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还考查了工效×时间=工作总量这个等量关系.6.已知xy>0,化简二次根式x的正确结果为()A.B.C.﹣D.﹣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二次根式有意义,y<0,结合已知条件得y<0,化简即可得出最简形式.解答:解:根据题意,xy>0,得x和y同号,又x中,≥0,得y<0,故x<0,y<0,所以原式====﹣.故答案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注意开平方的结果为非负数.7.若2<a<3,则等于()A.5﹣2a B.1﹣2a C.2a﹣1 D.2a﹣5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2<a<3给二次根式开方,得到a﹣2﹣(3﹣a),再计算结果就容易了.解答:解:∵2<a<3,∴=a﹣2﹣(3﹣a)=a﹣2﹣3+a=2a﹣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简二次根式的步骤:①把被开方数分解因式;②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被开方数中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都开出来;③化简后的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中每一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2.8.如图,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矩形如图,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A.(a﹣b)(a+2b)=a2﹣2b2+ab B.(a+b)2=a2+2ab+b2C.(a﹣b)2=a2﹣2ab+b2D.(a﹣b)(a+b)=a2﹣b2考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专题:计算题.分析:左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a2﹣b2,右图中矩形面积=(a+b)(a﹣b),根据二者相等,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可得:(a﹣b)(a+b)=a2﹣b2.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即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就叫做平方差公式.9.把(﹣2)2014+(﹣2)2015分解因式的结果是()A.22015B.﹣22015C.﹣22014D.22014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分析:直接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求出即可.解答:解:(﹣2)2014+(﹣2)2015=(﹣2)2014×(1﹣2)=﹣22014.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找出公因式是解题关键.10.若方程有增根,则增根可能为()A.0 B.2 C.0或2 D.1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专题:计算题.分析:增根是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本题的最简公分母是x(x﹣2),方程有增根,那么最简公分母为0,进而舍去不合题意的解即可.解答:解:∵最简公分母是x(x﹣2),方程有增根,则x(x﹣2)=0,∴x=0或x=2.去分母得:3x=a(x﹣2)+4当x=0时,﹣2a=4,a=﹣2;当x=2时,3x=4,此时x=≠2,∴增根只能为x=0,故选A.点评:增根是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所以判断增根只需让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为0;注意应舍去不合题意的解.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1.计算:(1)(﹣2m2n﹣2)2•(3m﹣1n﹣3)﹣3= m7n5;(2)(ab2)2•(﹣a3b)3÷(﹣5ab)= a10b6.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负整数指数幂.分析:(1)先算乘方,再算乘法,即可得出答案;(2)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原式=4m4n﹣4•(m3n9)=m7n5,故答案为:m7n5;(2)原式=a2b4•(﹣a9b3)÷(﹣5ab)=a10b6,故答案为:a10b6.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注意运算顺序.12.若4x2+m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实数m的值是±12 .考点:完全平方式.专题:常规题型.分析:先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二倍项即可确定k的值.解答:解:∵4x2+mx+9=(2x)2+mx+32,∴mx=±2×2x×3,解得m=±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根据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难点,熟记完全平方公式对解题非常重要.13.若和都是最简二次根式,则m= 1 ,n= 2 .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分析:由于两二次根式都是最简二次根式,因此被开方数的幂指数均为1,由此可得出关于m、n的方程组,可求出m、n的值.解答:解:由题意,知:,解得:;因此m的值为1,n的值为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的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当已知一个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时,那么被开方数(或因式)的幂指数必为1.14.已知a+=3,则a2+的值是7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把已知条件两边平方,然后整理即可求解.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解答:解:∵a+=3,∴a2+2+=9,∴a2+=9﹣2=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利用公式把已知条件两边平方是解题的关键.15.分解因式x2﹣a2﹣2x﹣2a= (x+a)(x﹣a﹣2).考点: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多项式前两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后两项提取﹣2分解,再提取公因式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x+a)(x﹣a)﹣2(x+a)=(x+a)(x﹣a﹣2).故答案为:(x+a)(x﹣a﹣2).点评:此题考查了分解因式﹣分组分解法,选择正确的分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6.若|a﹣b+1|与互为相反数,则(a﹣b)2005= ﹣1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两数之和为0列出等式,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与b的值,即可确定出所求式子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b+1|+=0,∴,解得:,则(a﹣b)2005=(﹣1)2005=﹣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非负数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7.1纳米=0.000000001米,则2纳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109米.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2纳米=0.000000002米=2×109米,故答案为2×109.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8.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为±.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专题:计算题.分析:增根是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有增根,最简公分母x﹣3=0,所以增根是x=3,把增根代入化为整式方程的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x﹣3,得x﹣2(x﹣3)=m2,∵原方程增根为x=3,∴把x=3代入整式方程,得m=±.点评:解决增根问题的步骤:①确定增根的值;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19.甲、乙两个同学分解因式x2+ax+b时,甲看错了b,分解结果为(x+2)(x+4);乙看错了a,分解结果为(x+1)(x+9),则a+b= 15 .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分析:由题意分析a,b是相互独立的,互不影响的,在因式分解中,b决定因式的常数项,a决定因式含x的一次项系数;利用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展开,再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即可求出ab的值.解答:解:分解因式x2+ax+b,甲看错了b,但a是正确的,他分解结果为(x+2)(x+4)=x2+6x+8,∴a=6,同理:乙看错了a,分解结果为(x+1)(x+9)=x2+10x+9,∴b=9,因此a+b=15.故应填15.点评:此题考查因式分解与多项式相乘是互逆运算,利用对应项系数相等是求解的关键.20.计算:+++…+= (n为正整数).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规律型.分析:原式利用拆项法变形后,抵消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2(1﹣+﹣+…+﹣)=2(1﹣)=.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运用拆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题18分,22、23题6分,24-26题每题4分,27、28题每题6分,共54分)21.计算:(1)+÷;(2)÷(﹣x﹣2);(3)(x+2y﹣3)(x﹣2y+3);(4)[(x+y)2﹣(x﹣y)2]÷(2xy);(5)÷×;(6)•(﹣)÷3.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整式的混合运算;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第二项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后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约分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3)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即可得到结果;(4)原式中括号中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去括号合并后相除即可得到结果;(5)原式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6)原式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2)原式=÷=•=﹣;(3)原式=x2﹣(2y﹣3)2=x2﹣4y2+12y﹣9;(4)原式=(x2+2xy+y2﹣x2+2xy﹣y2)÷2xy=4xy÷2xy=2;(5)原式==1;(6)原式=2b•(﹣|a|)÷=﹣a2b.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2.因式分解:(1)(m2+n2)2﹣4m2n2;(2)(x﹣1)(x+4)﹣36.考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2)原式整理后,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即可.解答:解:(1)原式=(m2+n2+2mn)(m2+n2﹣2mn)=(m+n)2(m﹣n)2;(2)原式=x2+3x﹣40=(x﹣5)(x+8).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与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3.解方程:(1)+1=(2)=﹣2.考点:解分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1)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1)去分母得:4x+2x+6=7,移项合并得:6x=1,解得:x=,经检验是分式方程的解;(2)去分母得:1﹣x=﹣1﹣2(x﹣2),去括号得:1﹣x=﹣1﹣2x+4,移项合并得:x=2,经检验x=2是增根,故原方程无解.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24.(4分)(2013春•苏州期末)若2x+5y﹣3=0,求4x•32y的值.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由方程可得2x+5y=3,再把所求的代数式化为同为2的底数的代数式,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计算,最后运用整体代入法求解即可.解答:解:4x•32y=22x•25y=22x+5y∵2x+5y﹣3=0,即2x+5y=3,∴原式=23=8.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理清指数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25.已知关于x的方程﹣2=解为正数,求m的取值范围.考点:分式方程的解.分析:先解关于x的分式方程,求得x的值,然后再依据“解是正数”建立不等式求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去分母,得x﹣2(x﹣3)=m,解得:x=6﹣m,∵x>0,∴6﹣m>0,∴m<6,且x≠3,∴m≠3.∴m<6且m≠3.点评:解答本题时,易漏掉m≠3,这是因为忽略了x﹣3≠0这个隐含的条件而造成的,这应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26.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a2+b2+c2=ab+bc+ac,试判断△ABC的形状.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分析:将已知等式利用配方法进行变形,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0,b﹣c=0,c﹣a=0,即可判断出△ABC的形状.解答:解:∵a2+b2+c2=ab+bc+ac,∴a2+b2+c2﹣ab﹣bc﹣ac=0,∴2a2+2b2+2c2﹣2ab﹣2bc﹣2ac=0,a2+b2﹣2ab+b2+c2﹣2bc+a2+c2﹣2ac=0,∴(a﹣b)2+(b﹣c)2+(c﹣a)2=0,∴a﹣b=0,b﹣c=0,c﹣a=0,∴a=b=c,∴△ABC为等边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非负数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断.关键是将已知等式利用配方法变形,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出a,b,c之间的关系.27.在争创全国卫生城市的活动中,我市“青年突击队”决定义务清运一堆重达100吨的垃圾,后因附近居民主动参与到义务劳动中,使任务提前完成.下面是城晚记者与青年突击队员的一段对话:通过这段对话,请你求出青年突击队原来每小时清运了多少吨垃圾?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首先设青年突击队原来每小时清运了x吨垃圾,居民加入后每小时清运2x吨垃圾,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青年突击队清运25吨垃圾的时间+后来清运75吨垃圾的时间=5小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解答:解:设青年突击队原来每小时清运了x吨垃圾,由题意得:+=5,解得:x=12.5,经检验:x=12.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答:青年突击队原来每小时清运了12.5吨垃圾.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根据时间关系列出方程.28.下面是某同学对多项式(x2﹣4x+2)(x2﹣4x+6)+4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解:设x2﹣4x=y原式=(y+2)(y+6)+4(第一步)=y2+8y+16(第二步)=(y+4)2(第三步)=(x2﹣4x+4)2(第四步)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第二步到第三步运用了因式分解的 C .A、提取公因式B.平方差公式C、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D.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2)该同学因式分解的结果是否彻底不彻底.(填“彻底”或“不彻底”)若不彻底,请直接写出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x﹣2)4.(3)请你模仿以上方法尝试对多项式(x2﹣2x)(x2﹣2x+2)+1进行因式分解.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专题:阅读型.分析:(1)完全平方式是两数的平方和与这两个数积的两倍的和或差;(2)x2﹣4x+4还可以分解,所以是不彻底.(3)按照例题的分解方法进行分解即可.解答:解:(1)运用了C,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2)x2﹣4x+4还可以分解,分解不彻底;(3)设x2﹣2x=y.(x2﹣2x)(x2﹣2x+2)+1,=y(y+2)+1,=y2+2y+1,=(y+1)2,=(x2﹣2x+1)2,=(x﹣1)4.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和学生的模仿理解能力,按照提供的方法和样式解答即可,难度中等.。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教育集团2014-2015学年八年级数学3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教育集团2014-2015学年八年级数学3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HC DA B 某某省启东市长江教育集团2014-2015学年八年级数学3月月考试题4、由线段a 、b 、c 组成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7,b=24,c=25; B 、41,b=4,c=5; C 、a=54,b=1,c=34; D 、a=13,b=14,c=15;5、若平行四边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比为1∶3,则其中较小的内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75°6、菱形和矩形一定都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线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垂直 C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平分7、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对角线AC=8,BD=6,DH ⊥AB 于点H ,则DH 的长度是( ) A 、125 B 、165 C 、245D. 4858、如图,过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交点O 的直线交AD 于E ,交BC 于F ,若AB =5,BC =6,OE =2,那么四边形EFCD 周长是( )A 、16B 、15C 、14D 、137题图 8题图 9题图9、将n 个边长都为1cm 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摆放,点A 1,A 2,…,An 分别是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则n 个正方形重叠形成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和为( ).A 、14 cm 2B 、214n cm- C 、4n cm 2D 、214ncm ⎛⎫ ⎪⎝⎭10 如图,在△ABC 中,AC=BC=2,∠ACB=90°,D 是BC 边的中点,E 是AB 边上一动点,则EC+ED 的最小值是( ) A 、5 B 、3二、填空题(24分) 11函数32-=x y 中自变量的取值X 围是12、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分别是12和5,则斜边上的中线长是 .13、长方形的周长为24cm ,其中一边为x (其中x>0),面积为y cm 2,则这样的长方形中y 与x 的关系可以写为1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D 的坐标分别是(0,0)、(5,0)、(2,3), 则顶点C 的坐标是 。

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苏科版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1.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3,7,则它的周长为()A、 13B、 17C、 13或17D、不能确定2.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3.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作出惟一三角形的是()A.已知两边和夹角 B.已知两角和夹边C.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D.已知三边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 260°,那么它是().A.六边形 B.七边形C.八边形 D.九边形A. 95°B. 120°C. 135°D. 无法确定7.如图,已知CD⊥AB于D,现有四个条件:①AD=ED ②∠A=∠BED ③∠C=∠B ④AC=BE,那么不能得出△ADC≌△EDB的条件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8.如图:EA∥DF,AE=DF,要使△AEC≌△DBF,则只要()A:A B=CD B:EC=BF C:∠A=∠D D:AB=BC9.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若AB=4,AC=6,则AD的取值范围是()A.AD>1B.AD<5C.1<AD<5D.2<AD<1010.如图:已知点E在△ABC的外部,点D在BC边上,DE交AC于F,若∠1=∠2=∠3,AC=AE,则有( )A、△ABD≌△AFDB、△AFE≌△ADCC、△AEF≌△DFCD、△ABC≌△ADE一.用心填一填(每小题3,共24分)11. 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度数比为2∶3∶4,则它的最大内角的度数。

12.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0°,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

13. 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有(填序号)(1)(2)(3)(4)14.如图,从A处观测C处仰角∠CAD=300,从B处观测C处的仰角∠CBD=450,从C外观测A、B两处时视角∠ACB=度17.在△ABC中,AB=AC,AD⊥BC于D点,E、F分别为DB、DC的中点,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对。

2015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和解释)

2015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和解释)

2015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和解释)2014-2015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小伊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每小题4分) 1.若3×9m×27m=321,则m的值为() A. 3 B. 4 C. 5 D. 6 2.若二项式4m2+9加上一个单项式后是一个含m的完全平方式,则这样的单项式共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3.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x+3)(x+2)=x2+5x+6 B. 4x2�9+6x=(2x+3)(2x�3)+6x C. x2+10x+25=(x+5)2 D.10a2b=2a2•5b 4.如图,把矩形ABCD沿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 A.110° B.115° C.120° D.130° 5.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 于E,F两点,∠BEF的平分线交CD于点G,若∠EFG=72°,则∠EGF 等于() A.36° B.54° C.72° D.108° 6.现有一段旧围墙长20米,李叔叔想紧靠这段围墙圈一块长方形空地作为兔舍饲养小兔.已知他圈好的空地如图所示,是一个长方形,它的一条边用墙代替,另三边用总长度为50米的篱笆围成.设垂直于墙的一边的长度为a米,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20<a <50 B.15≤a<25 C.20≤a<25 D.15≤a≤20 二、填空(每小题4分) 7.命题“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逆命题是:. 8.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x�m)2=x2�4x+n,则m+n的值为. 9.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大540°,则多边形的边数为. 10.已知x+3y�3=0,则3x•27y=. 11.已知x�y=4,x�3y=1,则x2�4xy+3y2的值为. 12.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则a的取值范围是.二、解答题:(本大题共4题,计52分.) 13.(12分)(2014秋•灌云县校级月考)计算:(1)(π�2013)0�()�2+|�4| (2)(�2x)2•(x2)3÷(�x)2. 14.(12分)(2013春•江都市校级期末)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18m3�2m;(2)(x2+4)2�16x2. 15.(14分)(2013春•江都市校级期末)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1)求这个方程组的解;(2)当a取什么整数时,这个方程组的解中x为正数,y为非负数. 16.(14分)(2013春•太仓市期末)如图,点D在AB上,直线DG交AF于点E.请从①DG∥AC,②AF平分∠BAC,③AD=DE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构造一个真命题,并说明理由.已知:,求证:.(只须填写序号)2014-2015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小伊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每小题4分)1.若3×9m×27m=321,则m的值为() A. 3 B. 4 C. 5 D. 6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先逆用幂的乘方的性质转化为以3为底数的幂相乘,再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计算后根据指数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3•9m•27m=3•32m•33m=31+2m+3m=321,∴1+2m+3m=21,解得m=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的性质的逆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转化为同底数幂的乘法,理清指数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2.若二项式4m2+9加上一个单项式后是一个含m的完全平方式,则这样的单项式共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考点:完全平方式.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完全平方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能力,式子4m2和9分别是2m和3的平方,可当作首尾两项,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2m和3的乘积的2倍,即±12m,或 m4.解答:解:可添加 m4,±12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完全平方公式灵活应用的能力,把握其公式结构特点是完成此类题的关键. 3.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x+3)(x+2)=x2+5x+6 B. 4x2�9+6x=(2x+3)(2x�3)+6x C. x2+10x+25=(x+5)2 D.10a2b=2a2•5b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把整式变形成整式乘积的形式,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结果不是整式的积的形式,因而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 B、结果不是整式的积的形式,因而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 C、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 D、不是对多项式进行的变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定义,正确理解定义是关键. 4.如图,把矩形ABCD沿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 A.110° B.115° C.120° D.130°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对折前后角相等.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3,∵∠1+∠2+∠3=180°,∴∠2=(180°�50°)÷2=65°,∵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EF+∠2=180°,∴∠AEF=180°�65°=11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 5.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两点,∠BEF的平分线交CD于点G,若∠EFG=72°,则∠EGF等于()A.36° B.54° C.72° D.108°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平行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解答:解:∵AB∥CD,∴∠BEF+∠EFG=180°,∴∠BEF=180�72=108°;∵EG平分∠BEF,∴∠BEG=54°;∵AB∥CD,∴∠EGF=∠BEG=54°.故选B.点评:平行线有三个性质,其基本图形都是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解答此类题关键是在复杂图形之中辨认出应用性质的基本图形,从而利用其性质和已知条件计算. 6.现有一段旧围墙长20米,李叔叔想紧靠这段围墙圈一块长方形空地作为兔舍饲养小兔.已知他圈好的空地如图所示,是一个长方形,它的一条边用墙代替,另三边用总长度为50米的篱笆围成.设垂直于墙的一边的长度为a米,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0<a<50 B.15≤a<25 C.20≤a <25 D.15≤a≤20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分析:根据平行于墙的一边的长度不大于20米,大于0米,列出不等式组,求出解集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15≤a<25,则a的取值范围是15≤a <25;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平行于墙的一边的长度不大于20米,大于0米,列出不等式组.二、填空(每小题4分) 7.命题“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逆命题是:如果三角形有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先找到原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再将题设和结论互换,即可而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解答:解:因为“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题设是“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结论是“两个锐角互余”,所以逆命题是:“如果三角形有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如果三角形有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互逆命题的知识,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8.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x�m)2=x2�4x+n,则m+n的值为 6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展开,求出m、n 的值,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x�m)2=x2�4x+n,∴x2�2mx+m2=x2�4x+n,∴�2m=�4,解得:m=2,∴n=22=4,∴m+n=4+2=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注意:(a±b)2=a2±2ab+b2. 9.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大540°,则多边形的边数为7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外角和定理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360°+540°,解得n=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与边数无关. 10.已知x+3y�3=0,则3x•27y=27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求出x+3y=3,代入3x•27y=3x+3y,求出即可.解答:解:∵x+3y�3=0,∴x+3y=3,∴3x•27y,=3x×33y, =3x+3y, =33, =27.故答案为:27.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的应用,用了整体代入思想,即把x+3y当作一个整体来代入. 11.已知x�y=4,x�3y=1,则x2�4xy+3y2的值为 4 .考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后,将各自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x�y=4,x�3y=1,∴x2�4xy+3y2=(x�y)(x�3y)=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熟练掌握十字相乘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2.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则a的取值范围是a≥�2 .考点:不等式的解集.分析:根据找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同小取小)得出a+4≥2,根据已知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a+4≥2,解得a≥�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注意: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二、解答题:(本大题共4题,计52分.) 13.(12分)(2014秋•灌云县校级月考)计算:(1)(π�2013)0�()�2+|�4| (2)(�2x)2•(x2)3÷(�x)2.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第一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二项利用负整数指数幂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再利用单项式乘除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1�9+4=�4;(2)原式=4x8÷x2=4x6.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4.(12分)(2013春•江都市校级期末)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18m3�2m;(2)(x2+4)2�16x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1)先提取公因式2m,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2)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解答:(1)解:18m3�2m, =2m(9m2�1), =2m(3m+1)(3m�1);(2)解:(x2+4)2�16x2, =(x2+4+4x)(x2+4�4x), =(x+2)2(x�2)2.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 15.(14分)(2013春•江都市校级期末)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1)求这个方程组的解;(2)当a取什么整数时,这个方程组的解中x为正数,y为非负数.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专题:计算题.分析:(1)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即可;(2)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得到a的取值范围,然后写出范围内的整数即可.解答:解:(1),①+②得,2x=2a�2,解得x=a�1,①�②得,2y=6�2a,解得y=3�a,所以,方程组的解是;(2)∵x为正数,y为非负数,∴ ,由①得,a>1,由②得,a≤3,所以,1<a≤3,∵a为整数,∴a=2或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较小时可用代入法,当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用加减消元法较简单. 16.(14分)(2013春•太仓市期末)如图,点D在AB上,直线DG交AF于点E.请从①DG∥AC,②AF平分∠BAC,③AD=DE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构造一个真命题,并说明理由.已知:①②,求证:③.(只须填写序号)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只要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并且结论正确就行,答案并不唯一.解答:解:已知:①②,求证:③.证明:∵DG∥AC,∴∠DEA=∠FAC.∵AF平分∠BAC,∴∠BAF=∠FAC,∴∠DEA=∠DAE,∴AD=DE.故答案为:①②,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难度适中,注意本题答案不唯一.本题还可以选择已知:①③,求证:②或者已知:②③,求证:①.。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完整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完整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完整答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的倒数是( )A .-2B .12-C .12D .22.如果y =2x -+2x -+3,那么y x 的算术平方根是( )A .2B .3C .9D .±3 3.关于x 的方程32211x m x x -=+++无解,则m 的值为( ) A .﹣5 B .﹣8 C .﹣2 D .5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140°,∠D=90°,OB 平分∠ABC ,OC 平分∠BCD ,则∠BOC=( )A .105°B .115°C .125°D .135°5.如图,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2()a a c c b -++-的结果是( )A .2c ﹣bB .﹣bC .bD .﹣2a ﹣b6.如图,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EFG 边长分别为a 和b ,正方形CEFG 绕点C 旋转,给出下列结论:①BE=DG ;②BE ⊥DG ;③DE 2+BG 2=2a 2+2b 2,其中正确结论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k x x +-+=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0k ≥B .0k ≤C .0k <且1k ≠-D .0k ≤且1k ≠-8.如图是甲、乙两车在某时段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乙前4秒行驶的路程为48米B.在0到8秒内甲的速度每秒增加4米/秒C.两车到第3秒时行驶的路程相等D.在4至8秒内甲的速度都大于乙的速度9.如图,五边形ABCDE中有一正三角形ACD,若AB=DE,BC=AE,∠E=115°,则∠BAE的度数为何?()A.115 B.120 C.125 D.13010.如图,已知某广场菱形花坛ABCD的周长是24米,∠BAD=60°,则花坛对角线AC的长等于()A.3B.6米C.3D.3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11a b<<,则a b+=__________.2x1-x的取值范围是▲.3.已知x、y满足方程组2524x yx y+=⎧⎨+=⎩,则x y-的值为________.4.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________。

江苏省上学期初中八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附解析答案)

江苏省上学期初中八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附解析答案)

江苏省上学期初中八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面有4个汽车标志图案,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A.一定全等B.一定不全等C.不一定全等D.面积相等4.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则∠B的度数为()A.30° B.50° C.90° D.100°5.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A.∠BAC=∠DAC B.CB=CD C.∠BCA=∠DCA D.∠B=∠D=90°6.一块三角形玻璃样板不慎被小强同学碰破,成了四片完整四碎片(如图所示),聪明的小强经过仔细的考虑认为只要带其中的两块碎片去玻璃店就可以让师傅画一块与以前一样的玻璃样板.你认为下列四个答案中考虑最全面的是()A.带其中的任意两块去都可以 B.带1、2或2、3去就可以了C.带1、4或3、4去就可以了 D.带1、4或2、4或3、4去均可7.如图,△ABC≌△DEF,点A与D,B与E分别是对应顶点,且测BC=5cm,BF=7cm,则BE 长为()A.1cm B.2cm C.3cm D.4cm8.如图,是4×4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4个小方格涂成了黑色.现在要从其余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也涂成黑色,使整个黑色部分图形构成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白色小方格有()A.1个 B.2个C.3个 D.4个9.如图,AB=AC,AC≠BC,AH⊥BC于H,BD⊥AC于D,CE⊥AB于E,AH、BD、CE交于点O,图中全等直角三角形的对数()A.3 B.4 C.5 D.610.如图,AE⊥AB,且AE=AB,BC⊥CD,且BC=CD,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是()A.30 B.50 C.60 D.80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2分,共18分)11.工人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的那样上两条斜拉的木条(即图中的AB,CD两根木条),这样做的依据是.12.在“线段、角、三角形、圆、等腰梯形”这五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其中对称轴最多的是.13.如图,若△ABC≌△ADE,且∠B=60°,∠C=30°,则∠DAE= .14.若△ABC≌△DEF,且△ABC的周长为12,若AB=5,EF=4,AC= .15.如图,∠1=∠2,要使△ABE≌△ACE,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填上你认为适当的一个条件即可).16.如图,△ABC中,∠C=90°,AC=BC,AD是∠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E,若AB=10cm,则△DBE的周长等于 .17.如图所示,AB=AC,AD=AE,∠BAC=∠DAE,∠1=25°,∠2=30°,则∠3= .18.AD是△ABC的中线,DE=DF.下列说法:①CE=BF;②△ABD和△ACD面积相等;③BF∥CE;④△BDF≌△CDE.其中正确的有(写正确的序号)三、作图题(20题6分,21题8分,共14分)20.画出△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A′B′C′.21.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014-2015学年江苏启东长江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苏科版】

2014-2015学年江苏启东长江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苏科版】

江苏启东长江中学14-15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2、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 A. SSS B. SAS C. AAS D. ASA3、在图几何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2个B .3个C .4个D .54、如图,已知AB =DC ,AD =BC ,E ,F 在DB 上两点且BF =DE ,若∠AEB ∠ADB =30°,则∠BCF = ( )A.150°B.90°C.80°D.40°5、如果两个三角形中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 )A.相等B.不相等C.互余或相等D.互补或相等 6.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图①)按如下步骤操作:(1)以过点A 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B 恰好落在AD 边上,折痕与BC 边交于点E (如图②);(2)以过点E 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BC 边上,折痕EF 交AD 边于点F (如图③); (3)将纸片收展平,那么∠AFE 的度数为( )D(4) (2)EA D F9、如图,∠BOC=130°,∠ABO=∠CBE ,∠ACO=∠BCD ,∠CDE=45°,FA ⊥BA 交BC 延长线于F ,则∠FAC 的度数为( )A 、5°B 、10°C 、15°D 、以上答案都不对。

10、如图,一△ABC 纸片中,AE 平分∠BAC ,将∠B 对折至D ,使其边BE 的一部分与AE 重合,折痕为EF ,∠AEC=72°,∠DFA=8°,则∠C 的度数为( ) A 、68° B 、72° C 、40° D 、8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α=________.12、如图,OC 平分∠AOB ,∠AOC=20°,P 为OC 上一点,PD=PE ,OD ≠OE ,∠OPE=110°,则∠ODP= °。

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C
D
BE
C
F
图2
A
B
E
图1
8.如图 3,△ABC≌△FE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图 10
E
)C
A
图3
F
D B
A.EC=BD
B.EF∥AB
C.DF=BD
D.AC∥FD
9.四边形 ABCD中,如果∠A+∠C+∠D=280°,则∠B 的度数是( )
A.80° B.90° C.170° D.20°
10.内角和等于外角和 2 倍的多边形是( ) A.五边形 B.六边形 C.七边形 D.八边形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 数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2,2,4 C.3,4,5 D.3,4,8 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7cm,则此三角形第三边长可能是( ) A.3cm B.4 cm C. 7 cm D.11cm 3.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
一个) 三、解答题(共 40分)
1.已知:如图,∠1=∠2,∠C=∠D,求证:AC=AD. (8 分)
C
A
1 2
B
D
.(只写
4、已知:△ABC中,AB=AC,D、E 分别为 AB、AC的中点
求证:∠ABE=∠ACD
(8 分)
2、已知:如图∠1=∠2,∠3=∠4,求证:△ABC≌△ABD。 (8 分)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6.如图 1,△ABD≌△ACE,点 B 和点 C 是对应顶点,AB=8,AD=6,BD=7,则 B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江苏启东长江中学14-15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
1
2、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 A. SSS B. SAS C. AAS D. ASA
3、在图几何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4、如图,已知AB =DC ,AD =BC ,
E ,
F 在DB 上两点且BF =DE ,若∠AEB ∠ADB =30°,则∠BCF = ( )
A.150°
B.90°
C.80°
D.40°
5、如果两个三角形中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 )
A.相等
B.不相等
C.互余或相等
D.互补或相等 6.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图①)按如下步骤操作:(1)以过点A 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B 恰好落在AD 边上,折痕与BC 边交于点E (如图②);(2)以过点E 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BC 边上,折痕EF 交AD 边于点F (如图③); (3)将纸片收展平,那么∠AFE 的度数为( )
D
(4) (2)
E
A D F
9、如图,∠BOC=130°,∠ABO=∠CBE ,∠ACO=∠BCD ,∠CDE=45°,FA ⊥BA 交BC 延长线于F ,则∠FAC 的度数为( )
A 、5°
B 、10°
C 、15°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10、如图,一△ABC 纸片中,AE 平分∠BAC ,将∠B 对折至D ,使其边BE 的一部分与AE 重合,折痕为EF ,∠AEC=72°,∠DFA=8°,则∠C 的度数为( ) A 、68° B 、72° C 、40° D 、80°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α=________.
12、如图,OC 平分∠AOB ,∠AOC=20°,P 为OC 上一点,PD=PE ,OD ≠OE ,∠OPE=110°,则∠ODP= °。

13、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所形成的新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520,则原多边形边数是 . 14、如图,AE 是△ABC 的角平分线,AD ⊥BC 于点D ,若∠BAC=120°,∠C=40°,则∠DAE 的度数是_______
15、如图,△ABC 中,∠B=∠C,AB=AC,D 、F 在BC 边上,BF=CD ,E 在AC 边上,∠ADE=∠AED ,
∠EDC=23°,则∠FAC= °。

16、如图,△ABC 中,∠ACB=90°,AC=BC=5,BE ⊥CE 于E ,AD ⊥CE 于D ,AD=4,BE=3,则DE= 。

17、已知,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y 轴上,BC ⊥x 轴于点C ,点A 关于直线OB 的对称点D 恰好在BC 上,点E 与点O 关于直线BC 对称,∠OBC =35°,则∠OED = °。

18、如图,在△ABC 中,∠BAC =72°,∠B =68度,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于D 、
(7)
(12) (14)
(16)
B
A C F D
E
(15)
A
C
E
F
G
B
D E ,则∠EAD 的度数= °。

三、解答题(19 -24题每题6分,25题4分,26题6分)
19、在一藏宝图中,点A (2,4),已知A 与B 关于Y 轴对称,点C 与点A 关于X 轴对称。

(1)写出B 、C 的坐标;(2)已知藏宝地点在D ,且△ACD 与△ABC 全等,你能找到宝藏地D 吗?写出D 所有可能的坐标。

20、如图所示,已知∠AOB 和两点M 、N ,画一点P ,使得点P 到∠AOB 的两边距离相等, 且PM=PN 。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1、如图,在ABC △中,D 是AB 上一点,DF 交AC 于点E ,DE FE =,AE CE =,AB 与CF 有什么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22、已知:如图,C 为BE 上一点,点A D ,分别在BE 两侧.AB ED ∥,AB CE =,
BC ED =.求证:AC CD =.
23.如图,△ABC 中,BC=AC ,∠ACB=90°,BD 平分∠ABC ,AE ⊥BD ,交BD 延长线于E ,(1)∠BAE=∠ADE ,(2)请写出AE 与B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7)
(18)
A
D
B
C
F
E
(21)
A
C
E
D
B
(22)
B
A
C
D
E
(23)
(20)
24、如图,△ABC 中,∠ACB=90°,AC=BC ,AE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CF ⊥AE 于F ,过B 作BD ⊥BC ,交CF 的延长线于D 。

①试说明AE=CD ②若AC=12cm ,求BD 的长。

25、如图,AB=AC ,BD=CD ,延长DB 至M ,使MB=21 AB ,延长DC 至N ,使NC=2
1
AC ,求证:∠MAB=∠NAC 。

26、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 ⊥CD ,AB=BC ,∠ABC=120°,∠MBN=60°,∠MBN 绕点B 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D ,DC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 ,F 。

当∠MBN 绕点B 旋转到AE=CF 时(如图1),易证AE+CF=EF 。

当∠MBN 绕点B 旋转到
AE ≠CF 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E ,CF ,EF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提醒:图1
M A B C N
不需要证明;图2、图3中如果AE+CF=EF成立的请证明;不成立的写出关系,不要证明。


解答题
19、解:(1)B(-2,4),C(2,-4) (2)D(-2,-4),(4,-4),(4,4)
20-22略23、延长AE、BC交于F,24、(1)略,(2)BD=6,25、连接AD(略)
26、图2成立,图3不成立,
证明图2,
延长DC至点K,使,连结BK,则,








即,
图3不成立,的关系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