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试卷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变化,以下哪个阶段不属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婴儿期B. 儿童期C. 青春期D. 老年期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岁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青春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什么?A. 建立信任B. 自我认同感的建立C. 获得自主性D. 形成亲密关系4. 以下哪个选项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提到的“近发展区”概念?A. 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B. 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能够完成的任务C. 儿童在同龄人中能够完成的任务D. 成人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5.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风格”指的是什么?A. 学习者偏好的学习方式B.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C. 学习者的认知能力D. 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6.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观点。
7. 描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中的“发现学习”概念。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8. 论述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9. 分析教育心理学中动机理论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影响,并提出提升学习动机的策略。
四、案例分析题(20分)10. 假设你是一名教育心理学家,你被邀请到一所中学进行教学观察。
在观察中,你发现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出明显的困难。
请根据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答案:一、选择题1. D. 老年期(发展心理学通常不包括老年期,因为老年心理学是独立的研究领域)2. C. 具体运算阶段3. B. 自我认同感的建立4. B. 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能够完成的任务5. A. 学习者偏好的学习方式二、简答题6.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2015年《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试卷

2015年《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试卷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题号1234567答案ABD B B C BD ACD ABD1.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指出,每个人至少具备七种智力,其中包括()A.言语智力B.自知智力C.情绪智力D.空间智力2.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小学阶段,儿童心理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A.信任对不信任B.勤奋感对自卑感C.主动性对内疚感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3.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处于()阶段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4.根据Selman的观点采择理论,哪个年龄段的儿童意识到他人具有复杂、矛盾的感受,认识到他人会违心地去做一些不愿做的事情()A.3~6岁B.5~9岁C.7~12岁D.10~15岁5.下列哪些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范畴()A.辨别学习B.符号代表学习C.规则学习D.命题学习6.态度的形成包括哪几个阶段()A.顺从B.理解C.认同D.内化7.布鲁纳认为,认知表征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A.动作性表征B.映像性表征C.结构性表征D.符号性表征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6分)1.根据认知同化理论,学习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_自我提高内驱力__、__附属内驱力__。
2.__练习_____、__反馈____是影响动作技能获得的两个最重要条件。
3.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条件、对象、___行为______和____程度____。
4.根据库珀的体验式学习理论,学习包括具体经验、__反思性观察__、抽象理解、__主动实验__等方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简述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答: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建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有以下条件:1新的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2学习者认知结构种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知识基础(固定点),便于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也就是具有必要的起点。
2016《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试卷

2016年《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试卷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1. 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其意指认知发展真实水平与()两者之间的距离。
A.最近水平B.可能水平C.目标水平D.理想水平2. 根据塞尔曼的观点采择理论,第二者的互惠式观点采择阶段的儿童,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并认为其他人也会这样,该阶段对应的年龄是()A.5-9岁B.7-12岁C.9-10岁D.10-15岁3. 先行组织者是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具体包括( )A.比较性组织者B.事例性组织者C.陈述性组织者D.程序性组织者4. 下列哪些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范畴( )A.辨别学习B.符号代表学习C.规则学习D.命题学习5. 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下列哪些学习是存在的( )A.有意义的接受学习B.机械的接受学习C.有意义的发现学习D.机械的发现学习6. 用列课文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促进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7. 态度的形成包括哪几个阶段()A.顺从B.理解C.认同D.内化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6分)1. 根据符号学习理论,学习的结果不是S与R的直接联结,应把S-R公式改为S-O-R公式,这里的O代表__有机体的内部变化;学习即学习者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习得目的的符号及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形成___一定的认知地图__。
2. 布鲁纳认为,人类认知表征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即动作性表征、映像性表征_和符号性表征。
3. 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条件、对象、行为和_程度_。
4. 根据库珀的体验式学习理论,学习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理解、主动实验等方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简述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来源及其提升策略;答:(1)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来源:①成败经验。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2个B. 3个C. 4个D. 5个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什么?A. 获得自主性B. 获得主动性C. 获得自我认同D. 获得亲密感3. 以下哪项不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观点?A. 近发展区B. 社会互动的重要性C. 个体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密切联系D. 认知发展是完全由遗传决定的4. 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学习过程主要包括哪些阶段?A. 编码、存储、提取B. 感知、理解、记忆C. 理解、应用、分析D. 观察、模仿、实践5. 以下哪个选项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需求?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6. 教育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维果茨基D. 埃里克森7.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策略?A. 认知策略B. 元认知策略C. 行为策略D. 社会文化策略8.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前习俗水平B. 习俗水平C. 后习俗水平D. 超习俗水平9.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斯金纳C. 弗洛伊德D. 马斯洛10. 在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学习者的内在动机相关?A. 强化B. 奖励C. 自我决定D. 惩罚答案:1. C2. C3. D4. A5. D6. C7. C8. A9. A 10. 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特点。
2. 描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任务。
答案: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特点包括:(1)认知发展是逐步的,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2)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3)儿童通过同化和顺应来适应环境,从而实现认知结构的转变。
2015《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试卷

2015年《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试卷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1.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指出,每个人至少具备七种智力,其中包括(ABD )A.言语智力B.自知智力C.情绪智力D.空间智力2.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小学阶段,儿童心理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B ) A.信任对不信任B.勤奋感对自卑感C.主动性对内疚感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3. 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处于( B ) 阶段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4. 根据Selman的观点采择理论,哪个年龄段的儿童意识到他人具有复杂、矛盾的感受,认识到他人会违心地去做一些不愿做的事情( C )A.3~6岁B.5~9岁C.7~12岁D.10~15岁5. 下列哪些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范畴( BD )A.辨别学习B.符号代表学习C.规则学习D.命题学习6. 态度的形成包括哪几个阶段(ACD )A.顺从B.理解C.认同D.内化7. 布鲁纳认为,认知表征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ABD )A. 动作性表征B. 映像性表征C. 结构性表征D. 符号性表征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6分)1. 根据认知同化理论,学习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___自我提高内驱力_______、___附属内驱力_______。
2. ____练习______、__反馈________是影响动作技能获得的两个最重要条件。
3. 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条件、对象、___行为_______和____标准______。
4. 根据库珀的体验式学习理论,学习包括具体经验、___反思性观察_______、抽象理解、_____主动实验_____等方式。
1.简述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
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库-含参考答案和答题思路(1)(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学习准备、心理发展、注意、感觉、知觉、记忆、遗忘规律、思维、想象、情绪、动机、需要、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学习、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教学设计、品德、心理健康、变式二、单项选择:1.“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C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2.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种体验——当你专心投入于某件事时,会对周围的人或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体现了注意的( B )。
A、稳定性B、集中性C、广度D、分配3.动画的原理是每秒以数十幅画面连续播放,在我们的( A )作用下,造成一种流畅的运动效果。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情景记忆D、内隐记忆4.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规律是( A )。
A、先快后慢,先多后少B、先慢后快,先多后少C、先快后慢,先少后多D、先慢后快,先少后多5.刘老师讲课时,迟到的李珊突然破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看向她。
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C )。
A、随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6.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
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的结论。
这主要体现了思维的( C )。
A、间接性B、相像性C、概括性D、稳定性7.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B )。
A、聚合思维B、分散思维C、常规思维D、理性思维8.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某个阶段的情况是“儿童在遇到问题时能运用思维,但常常不合逻辑”,这是( B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9.口渴会促使人做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 B )。
A、指向功能B、激活功能C、强化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10.小林是一位很想获得成功的有志青年。
他的老板现有三件事情需要完成:一件比较容易,一件难度适中,一件很难。
如果小林可以挑选其中一件来完成,你估计他会( C )。
A、挑选最难的那一件B、挑选最容易的那一件C、挑选难度中等的那一件D、寻求老板的意见来选择11.儿童学会写“石”字后,有助于学习写“磊”字,这是( C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以下是一套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学龄前儿童主要解决的冲突是什么?A. 信任 vs. 不信任B. 自主 vs. 羞愧和怀疑C. 勤奋 vs. 自卑D. 同一性 vs. 角色混乱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维果茨基提出的“近发展区”概念?A. 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B. 学生在成人指导下能完成的任务C. 学生在同伴合作下能完成的任务D. 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完成的任务答案:D4.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儿童的道德判断主要基于什么?A. 个人利益B. 社会规范C. 内在道德标准D. 情感因素答案:B5. 以下哪个阶段不属于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A. 婴儿期B. 童年早期C. 学龄期D. 青春期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皮亚杰的“同化”和“顺应”概念。
答案:同化是指个体将新的信息或经验纳入到现有的认知结构中,而顺应是指个体改变现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信息或经验。
7. 描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信任 vs. 不信任”阶段。
答案:在婴儿期,婴儿通过与照顾者的互动建立信任感。
如果婴儿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他们将发展出信任感,否则可能会发展出不信任感。
8. 解释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答案:维果茨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以及文化工具的使用而实现的。
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的认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答案: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教育者应认识到学生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并提供适当的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更高级的道德判断。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A.组织教学的能力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C.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学生的能力D.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2.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等属于( )A.情绪冲动B.性格障碍C.情绪适应困难D.行为障碍3.问题解决的系列搜索策略也称( )A.启发式B.搜索式C.算法式D.排列式4.奥苏贝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B.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5.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教育与遗传B.遗传与环境C.社会与遗传D.教育与环境6.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那么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7.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D.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8.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 )A.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B.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C.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D.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等9.技能的种类有(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D.认知技能和操作技能1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11.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 )A.能力的量的差异B.能力的质的差异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12.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学习13.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 )A.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B.知识理解的策略和知识记忆的策略C.通用策略和专用策略D.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14.观察法的不足是( )A.难以制定严密的计划B.观察的目的性不能保证C.作出精确的判断相当不易D.所获得的材料不够真实15.根据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C.意识到的动机和没有意识到的动机D.广泛性动机和狭隘性动机16.在问题教学的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激起以下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 A.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试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2分)
1.桑代克的学习律包括( )
A.练习律B.准备律C.接近律D.效果律
2.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中小学阶段,儿童心理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包括( )
A.信任对不信任
B.勤奋感对自卑感
C. 主动性对内疚感
D.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3. 根据帕金斯的“真智力”理论,下列哪些智力是可教的( )
A.神经生理智力B.经验智力C.反思智力D.流体智力
4.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克服自我中心B.获得守恒概念C.能够提出并检验假设D.能够延迟模仿5. 操作行为主义认为,行为强化的规则包括()
A.效果律B.相依律C.准备律D.临近律
6. 学习陈述性知识的有效方法包括( )
A.理解B.复述C.组织D.精加工
7. 根据Selman的角色采择理论,哪个年龄段的儿童意识到他人具有复杂、矛盾的感受,认识到他人会违心地去做一些不愿做的事情( )
A.3~6岁B.5~9岁C.7~12岁D.10~15岁
8. 下列哪些属于程序性知识学习的范畴( )
A.辨别学习B.符号代表学习C.规则学习D.命题学习9. 智力的来源包括()
A.后天习得B.遗传C.自然发展D.教育
10. 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成分()
A.条件B.对象C.行为D.程度
11. 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动机可分为( )
A. 认知内驱力
B. 成长内驱力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计12分)
1. 吉利根认为,道德观的两种基本取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2. 态度的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认知成分、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动作技能获得的两个重要条件。
4. 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__________、__________,是习得陈述性知识的内部条件。
三、简答题(前2题6分,后2题9分,共计30分)
1.简述程序性知识的习得条件。
2.简述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内涵及类别。
3.简述创新学习的内涵,并从生成与创新的关系谈谈如何促进创新学习。
4. 简述发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内涵,并比较其异同。
四、论述题(每题18分,共计36分)
1.简述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并结合教学实践具体阐述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启示。
2. 结合动机设计的ARCS模式,以具体案例说明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