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乌塔》教学设计
《乌塔》语文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乌塔》的内容;(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背景,了解乌塔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乌塔》的内容;(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乌塔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乌塔的历史和文化价值;(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乌塔》。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乌塔的历史和文化价值;(3)学生总结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学会运用。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汇报;(3)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欣赏与实践:(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2)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练笔;(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2)学生谈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合作意识等;2. 学习成果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等;3.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四年级上册语文《乌塔》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情节,理解主人公乌塔的形象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主人公乌塔的形象特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环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的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生字词的含义,学会新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乌塔的形象特点。
(2)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实践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自然、关爱他人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作文评价:通过学生的作文,评价其在关爱自然、关爱他人方面的理解与应用。
六、教学内容:1. 深入学习课文,分析乌塔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
2.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的认识。
七、教学过程: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乌塔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
小学《乌塔》的教学设计

小学《乌塔》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乌塔》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2.能够运用阅读策略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
3.培养对生活中的小事感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小说《乌塔》,了解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形象,以及相应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小事感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说《乌塔》的复印件、课堂展示材料、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通过询问学生关于小说的基本素材,如作者、标题等,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通过展示图片或短视频,激发学生对小说情节的兴趣。
二、阅读与理解(20分钟)
1.学生阅读小说《乌塔》的第一章,并回答相关问题,检查阅读理解
情况。
2.分组讨论一下章节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形象。
3.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说的主题,并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表达的思想。
三、丰富阅读(25分钟)
1.组织学生分小组依次朗读小说的其他章节,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
分享各自的感受和理解。
2.在小组内就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进行讨论,学生可以用自己理解的
方式表达。
四、思考与延伸(20分钟)
五、总结与归纳(15分钟)
1.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总结整个故事情节和主题。
2.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小说《乌塔》的读后感。
2.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其他类似的文学作品,并记录自己的感想。
四年级语文上册《乌塔》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乌塔》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乌塔的环境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会作者对乌塔的描绘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与理解(1)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想象乌塔的美丽景色。
(3)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2 生字词学习(1)列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自主学习。
(2)通过组内讨论,让学生互相解答生字词的含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乌塔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2)激发学生对乌塔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乌塔的美。
(2)学生通过课文,找出描述乌塔的句子,并与同学分享。
3.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乌塔的环境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关于乌塔的小故事。
(2)学生互相交流故事,教师进行点评。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4.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4.3 学生对乌塔环境特点及其与人类关系的理解程度。
4.4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小故事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乌塔》。
5.2 与乌塔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5.3 生字词卡片。
5.4 乌塔环境特点及其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乌塔环境特点及其与人类关系的理解。
四年级语文上册《乌塔》教案、教学设计

5.课堂分享:下节课请同学们准备好自己的阅读心得、写作练习和拓展活动成果,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共同交流、学习。
作业布置要求:
1.课后阅读要认真思考,做好笔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写作练习要注重语言表达和情感传递,展示自己的文学素养。
3.拓展活动要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实践能力。
-总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主题思想,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式: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究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讨论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乌塔》,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热爱自然: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关爱动物:通过乌塔的故事,引导学生关爱动物,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美好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阅读、写作等任务,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4.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大自然和动物,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4.家庭作业要按时完成,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四年级语文上册《乌塔》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讲述的人物和事件,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2)培养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2)培养学生勇敢、坚强、自立自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课文中人物品质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掌握。
2. 课文中长句子的理解与朗读。
3. 课文中人物品质的深刻体会。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出示课文《乌塔》,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述的主题。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特别是长句子和难读的部分。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5. 感悟人物品质:(1)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勇敢、坚强、自立自强的品质。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情感教育。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人物品质的体会。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勇敢、坚强、自立自强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生字词掌握情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品质的感悟等方面。
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乌塔课文原文及教案

乌塔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乌塔》是一篇描写小乌鸦为了救被猎人捉住的乌龟而勇敢献身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小乌鸦和乌龟成为了好朋友。
一天,乌龟被猎人捉住了,小乌鸦决定去救它。
小乌鸦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引诱猎人上当,最终成功地救出了乌龟。
在救乌龟的过程中,小乌鸦不幸被猎人射中,牺牲了自己。
乌龟为了纪念小乌鸦,把它葬在了森林里最高的地方,让小乌鸦永远地看着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乌鸦勇敢、善良的品质。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乌鸦和乌龟的友谊。
2. 学会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小乌鸦勇敢、善良的品质。
2. 培养学生朗读、表达、创新能力。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小乌鸦和乌龟的友谊。
2. 采用讲演结合法,教师讲述课文,学生表演情景,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乌塔》的原文文本。
2.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如乌鸦和乌龟的图片,森林环境的图片或视频等。
3. 准备情景剧用的道具和服装,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情景剧中。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乌鸦和乌龟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引出今天的课文《乌塔》。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情景剧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根据课文内容编排一段情景剧,进行表演。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表演,讨论乌鸦和乌龟的友谊,以及乌鸦的勇敢和善良。
5. 延伸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关爱动物,进行延伸拓展。
八、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乌鸦和乌龟的友谊,体会乌鸦的勇敢和善良,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乌塔》教学设计五则[名师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乌塔》教学设计五则[名师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1a9e7edef705cc1755270975.png)
《乌塔》教学设计五则《乌塔》教学设计之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学法引导(-)教师教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
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难点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疑点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三)解决办法1.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流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建议(幻灯片1)。
⑴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乌塔
【备课资料包】
罗马,意大利的首都,位于台伯河下游平原,
是意大利政治、历史和文化和和交通中心,同时
也是古罗马和世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已有2500
余年历史。
它是一座艺术宝库、文化名城,也是
罗马天主教廷所在地。
是意大利占地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览地之一。
另有,意大利著名足球俱乐部“罗马”、同名美国电视剧《罗马》和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罗马。
佛罗伦萨(Florence)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
城市,托斯卡纳区首府。
位于亚平宁山脉中段西
麓盆地中。
十五至十六世纪时佛罗伦萨是欧洲最
著名的艺术中心,以美术工艺品和纺织品驰名全
欧。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
1865-1871年曾为意大利王国统一后的临时首都。
工业以玻璃器皿、陶瓷、高级服装、皮革为主。
金银加工、艺术复制品等工艺品亦很有名。
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与威尼斯双年展、米兰三年展并称意大利三大艺术展。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
岸重要港口。
人口34.3万(有统计显示,1957年威尼斯的常
住人口为17.4万,而2009年10月份刚刚公布的常住人口
总数还不到6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主建于离岸4公里
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
由铁路、公路、桥与
陆地相连。
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条水道、401座桥
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
【教学目标】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3.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教学准备】图片、投影、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建议(幻灯片1)。
⑴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有的同学会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会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4、快速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⑴自理能力强。
如:说话间,它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⑵生活经验丰富。
如:她告诉我“罗马很热,街上小摊卖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贵,你要到超级市场去卖。
”
⑶热情、活泼。
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马上拿糖给我吃
⑷生存能力强。
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
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⑸有责任感。
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买礼物。
⑹做事有条理,有计划。
如:她拿出一摞书给我看,全是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每个国家都是厚厚的一册,介绍得十分详细……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
四、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
(出示幻灯片2)
⑴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⑵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⑶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⑴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⑶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五、布置实践作业:(幻灯片3)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小调查《从乌塔中外小学生的不同》。
查找资料,分析原因,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27 乌塔
设计好旅行路线、日程
查警察局电话号码独自一人游欧洲
给家里打电话(寄明信片)
为旅行准备三年
【教学评价方案】
1·达标测评
参评人数()
2·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