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藏象-五脏肾
中医基础理论讲稿-潘毅

生理:“主明则下安”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痫病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心主宰功能失调)
四肢抽搐—肝
口中如作猪羊叫 --肺
二便失禁—肾
口吐涎沫—脾
(2)心主宰人体的(心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藏:藏于体内的内脏。
五脏:心、肝、 脾、肺、肾
六腑:胆、胃、 小肠、大肠、 三焦、膀胱
脏腑
奇恒之腑:脑、 髓、骨、脉、胆、 女子胞
象: 一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二是指以五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 理系统与外在自物环境的事物与现 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古代的解 剖学认识
长期生活 实践的观 察
中医的脏腑不单只是一个解剖学单位,更重要的 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病理学概念。--大大超 越了解剖学的脏腑范围。
一、心系统
概述
【形态位置认识】
《类经图翼·经络》“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之 上,……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赤黄裹脂, 是为心包络”。
心的现代解解剖图(参考)
【心与内外环境的联系】
脏阴—五脏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
脏阳—五脏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
中医脏象 生理病理结合 具有解剖印记的功能 系统 与外环境密切相关
边界模糊 宏观、外延 动态、灵活
体系性
西医脏器 生理病理独立
解剖系统
边界清楚 微观、深入 定态、确定
单一性
中医藏象的本质
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归纳各种生理病理信息 的功能系统。
第二章 藏 象
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中医基础理论 第二章 藏象

中医所言“神”,有着广泛的含义,一般而言, 主要有如下三种: 1、神,神秘玄妙,指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属 性,虽不可测度,却决定着自然变化的规律, 《内经》谓之“神机”—— 自然之神 2、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一般称 之为广义之神(如视觉、听觉、感觉、动作等) —— 生理之神
3、指人的精神活动,含意识、思维和情志活 动,一般称之为狭义的神—— 心理之神
※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而脏腑又是 核心之核心。 ※ 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 体观: 人体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配合六 腑——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沟 通形体官窍,形成五大功能系统。
(三)藏象学说的形成
1、基于古代的解剖知识。
2、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3、长期反复的医疗实践、临床验证三方面。
●其华在面 心之气血上荣于面,其精华可以表现于面部。 反之,面部的色泽变化,最能反映心之气血盛衰、 盈亏。 机理:心主血脉,而面部为血脉极丰富之处。
(二)心开窍于舌 开窍——有相互联系的意思
司 味 觉
舌之功能
调节语言
结构上 心之别络系于舌本,经络沟通 心之气血上荣于舌(舌体血管丰富), 心功能正常—舌体红润、柔软灵活、 语言流利、味觉灵敏 心神调控着舌的运动表述语言、司味觉 心之气血不足——舌质淡白 心之阳气不足——舌淡白胖嫩 功能失常 心火上炎——口舌生疮 心血瘀阻——舌质紫暗 心神失常——舌卷、舌强、舌謇或 失语 功能上
肺的生理特点:气之本;娇柔脆弱;清肃下 降;为阳中之阴,通于秋气。
肺之经脉:属手太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为
表里。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肺主气 ●含义 指肺有主持人体气的功能,内含两个方面:
呼吸之气——气体交换 肺主气
藏象学说-肾周康梅

病理意义:
冬季气候寒冷,水气当旺,素体阳虚,久病阳虚者多冬季发病。 (能夏不能冬)
阳虚性慢性病易在冬季寒冷时复发。
肾与膀胱相表里
• 所属经脉:足少阴肾经
• 养生保健:温肾壮阳、滋阴补肾
• 本草选择: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地黄丸:熟地,山萸肉,山药,茯 苓,丹皮,泽泻。)
肺阳 心阳 肝阳 脾阳 胃阳
病理:
肾阳虚
火少水多
阳虚内寒 形寒肢冷、腰膝冷痛、疲惫乏力、 温化失职 水肿尿少或小便清长、阳痿等
肾阴虚
水少火多
阴不制阳 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口干咽燥、 阴虚内热 耳鸣眩晕、遗精早泄、舌红少津等
㈡肾主水
⒈含义: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 代谢的功能,故肾称“水脏”。
生理意义: 恐是对事物惧怕的一种情神状态,属七情之一。 恐动于心而肾应之。
病理意义: 肾气虚陷
恐伤肾 精不上奉
腰酸腿软、小儿痴呆。 恐则气下
二便失禁、遗精。
肾精不足,髓海失充——易恐。
•在液为唾
含义:
唾为口津中粘 稠度较低多泡沫的液体,有润泽口腔,滋润食 物及滋养肾精的功能。肾与五液中的唾有密切关系。
来源——主要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之精 后天之精
(水谷之精气) 作用——营养脏腑形体官窍组织
先后天的关系
先天促后天: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有利于后天 之精的源源化生
后天养先天:后天之精不断滋养培育先天之精, 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效应。
人体要以先天之精而生,以后天之精而长。
•⑴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机 理: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是肾精及其所 化肾气的生理作用,精是构成人体和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人体生长发 育和生殖的最基本物质。因而人体的 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以及在生命 过程中的生殖能力,都取决于肾精及 肾气的盛衰。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藏象五脏(精品PPT)

六腑之大主” 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
2024/3/12
中医基础理论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自《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和 神明之心以来,一般认为血肉之心主 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人体的生理 活动和心理活动。
1.主血脉
┌─┐┌ 肺气宣发──┤
汗
│肺││
└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
│
│主├┤
控制腠理开阖
──────┘
│行││
调节汗的排泄
调控
│水││
└─┘│
┌将津液下输其它脏腑
└ 肺气肃降──┤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
└浊液下输于肾而化尿──────尿
2024/3/12
中医基础理论
3 朝百脉,主治节
(1)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流经于肺 ,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再将含 有清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肺朝百脉,是气 运血的具体体现。
卫机体的作用
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
2024/3/12
中医基础理论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肺与皮毛的关系示意图
┌──┐ 肺输精于皮毛 肺宣发卫气于皮毛 ┌──┐ │ 肺 ├─────────────────┤皮毛│ └──┘ 皮毛宣散肺气 皮毛受邪内合于肺 └──┘
2024/3/12
中医基础理论
二、肺
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共5叶,左二右三。
功能:主气,司呼吸;行水; 朝百脉,主治节。
特性:华盖;娇脏;主宣发、肃降。
2024/3/12
中医基础理论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第二章 五脏之象

第二章 五脏之象
概说
藏 象
最宝贵的器物
广义 泛指内脏
藏
zà ng
喻指人体 的内脏 深藏于内
狭义
五脏
藏象
cá
精
ng
贮藏
神
形象 解剖形态之象
生理之象 象 表象
病理之象
狭义的脏
以 象 测 藏
应象 内 脏 与 自 然 界 相 通 应的事物和现象
张景岳:“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 藏象。”
血是奉养精神与形体最为重要的物质
《灵枢·营卫生会》:“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 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 生身,莫贵于此。”
经脉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灵枢·本脏》谓:“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 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2.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相傅:辅佐、辅助。
治节:治理调节。
(4)“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肝是产生、耐受、解除疲劳的根本,为藏魂之所。 •肝藏血,血养筋,筋连属关节而主司运动。肝血 充盈,筋膜濡润,运动灵活,能够耐受疲劳;肝 血不足,筋失濡养,可产生疲劳,所以说肝为罢 极之本。 •肝为藏魂之处,魂是在神的支配下的无意识的精 神活动或动作,以肝血为物质基础,肝血充盈, 则魂有所舍,夜寐安和。
膀胱位居下焦,是三焦水液所归之地,故称之为 州都之官。
气化 此指以肾气(阳)为主的各脏腑之气对膀 胱所藏津液的蒸化和升清降浊功能,包括津液的 升腾、输布和尿液的形成、排泄两方面。
总之,十一藏的功能离不开胆,即十一藏的功能 正常与否与胆的功能密切相关。
但并非指胆是十一藏的主宰而凌驾于心君之上, 只是强调了胆的功能而已。
《内经》中类此而强调某一脏腑功能的提法并不 罕见,如“肺者,藏之长”,“胃者,五藏之本”等。
参赛幻灯-藏象与五脏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藏象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概念涵有“藏”和“象”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由于五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故“藏”之所指,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藏”与脏器的区别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的器官而言。
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
中医学的整体观察和“以象测藏”的认识方法,决定了“藏”的结构是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
藏脏器象之涵义有二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藏象——又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五脏藏指具有不同活动规律的内脏藏象内脏的解剖形象内脏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内脏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征象象指内脏的外现表象六腑奇恒之腑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脏腑之间的的相互关系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藏象学说是研究的学说藏象学说概论实体性脏器化生贮藏精气;《素问·五藏别论》:“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六腑中空性脏器受盛传化水谷;脏腑生理特点对临床的意义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一)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二)长期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三)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四)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古代解剖知识认识了内脏的某些功能取象类比整体观察察外知内观察到内在脏腑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概括、抽象、推理归纳藏象学说藏象学说的形成心肺肝脾肾藏象各论五脏系统心✷位置:位于左侧胸腔,两肺之间,外有心包。
藏象五脏

3、肝的系统联系
肝 肝合胆 在体合筋 其华在爪 在窍为目 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 与春气相通应
(五)、肾
位置: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形态:形如豇豆,里白外黑。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 在发,其充在骨。 《素问·六节脏象论》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灵枢·脉度》 肾,开窍于二阴。 《素问·金匮真言论》
脉管的舒缩,推动血液运行。
② 心主血脉的生理表现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主要反映在脉 象(和缓有力、节律均齐)、面色(红润光 泽)、舌质(舌体红活荣润)、胸部感觉 (舒畅)。尤其虚里部位是其功能最集中反 映的部位。其病理表现也多反映于以上各部。 此外,心率、心律、心力亦为反映其主 血脉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
脏器
藏象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 脏 腑 通 过 经 络 联 系 和 功 能 配 合 , 构 成 整 体——脏腑的整体性。 2. 形体、官窍、精、神、气、血、津液与五 脏密切联系——人身整体性。 3.人体与自然界密切联系——天人合一。
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系统 五脏 六腑 在形 其华 开窍 志 液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 ) (2 ) (3 ) (4 )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朝百脉、主治节、助心行血; 肺通调水道;
(1)肺主气、司呼吸;
① 主呼吸之气 含义: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 的场所。通过肺的宣肃作用,吸清排浊,吐故 纳新,完成呼吸功能,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 间的气体交换,维持生命活动。 ② 主一身之气 含义: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参与一身之 气的生成并可调节气的运行。
中医学藏象-五脏

心
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筋, 开窍于舌。
脾
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统摄血 液,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肾
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 水液代谢,主纳气,濡养温煦 脏腑,开窍于耳及二阴。
五脏相互关系
心与肺
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 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 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 ,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 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 畅达全身。
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二者 在呼吸运动方面相互配合,共
同维持呼吸深度。
06 肾系统与功能
肾脏解剖位置及形态
解剖位置
肾脏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形如蚕豆。
形态结构
肾脏外有黄脂包裹,内有肾盂、肾盏等结构,是泌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肾脏生理功能
藏精主水
01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藏精和主水,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密切相
• 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肾阴 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 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03 肝系统与功能
肝脏解剖位置及形态
解剖位置
肝脏位于腹腔右上部,横隔之下,右 胁之内。
按摩保健
可定期进行腰部按摩,促进肾脏血液循环,缓解腰部疲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剖位置及形态
解剖位置
质地与颜色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 上。
肺质软,呈浅红色或红白色,富有弹 性。
形态
肺脏呈圆锥形,具有一尖、一底、两 面和三缘。
肺脏生理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参考文献或目录
《内经》、《简明中医辞典》、《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
备注
教研室中基教研室教师李建平2005年5月10日
2、主水(10分钟)
3、主纳气(10分钟)
4、【现代研究进展】(5分钟)
5、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22分钟)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难点
肾主纳气的功能
教学辅助手段(挂图、模型幻灯、多媒体等)
幻灯、多媒体、可播放录像带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关于肾实质的现代研究。
课堂讨论题、复习思考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
教案
编号: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授课章节
第二章藏象-五脏肾
授课时数
2学时
授课对象
专业:中医学层次:本科
教材版本
统编7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2、了解肾的生理特性。
3、了解肾与形、窍、志、液、时育、生殖与脏腑气化(35分钟)